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第1篇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国产电影制作了很多抗日电影。2020年最新的抗日战争电影有哪些?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国产最新抗日战争电影大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请您阅读。

抗日战争电影1由台湾知名女导演郑芬芬执导的电影《畹町桥》在云南省畹町举行开拍仪式。影片将通过一名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的故事,追忆远征军滇缅抗战历史。

电影《畹町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滇缅抗日战场为背景,以一名远征军老兵上官青回国寻亲的回忆为主线,用上官青与远征军连长凌河和当地傣家姑娘玉香3个年轻人在战争中的命运、情感,再现惨烈而英勇的滇缅抗战历史,追忆入缅作战远征军的功绩。

导演郑芬芬说,这次拍摄抗战题材影片,与自己以前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是远征军在中国抗日历史上功勋卓著,她希望以电影的视角,讲述一个充满人性内涵和对战争反思的远征军抗战、情感故事,让人们了解远征军入缅作战历史。

畹町桥是中缅两国交界河上的界桥,于1938年抢修滇缅公路时初建,是当时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交通口岸。1942年,中国十万远征军从畹町桥出境,赴缅作战,抗击日军,在对日作战岁月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创造了辉煌的抗战历史。

抗日战争电影2正值“九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由香港导演吕小龙执导并主演,严歌苓任文学顾问,郑佩佩携女儿原子鏸,搭档老戏骨曾江领衔主演的首部“慰安妇”题材电影《黎明之眼》,今日曝光海报及预告片,影片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影片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用写实手法全景记录“慰安妇”所受的非人待遇,在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同时,更揭开至今仍未被正视和尊重的“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档案。

全景记录——“慰安妇”群体无法愈合之伤

1994年,由吕小龙自导自演的影片《地狱究竟有几层》引发各界人士对“慰安妇”历史的关注。20--年间,吕导持续深入研究“慰安妇”问题,面对日本政府“不道歉、不赔偿”的消极态度,以及“慰安妇”相继含恨离世的紧迫现状,他首度聚焦“慰安妇家族伤痛”这一题材,不仅全景呈现出抗日战争年代“慰安妇”这一饱受摧残的悲惨群体,更以跨越祖孙三代的全新视角审视“慰安妇”历史所带给后人难以愈合的情感裂口。导演吕小龙表示:“我曾亲自拜访过一些‘慰安妇’,她们之中不少已经90岁高龄,疾病缠身,晚年生活尤其困苦,更有不少故去的老人等不到日本的道歉,至死不能瞑目。这让我感到时间的紧迫,我们必须要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也必须让国人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首搬银幕——定档9.18揭日军侵华暴行

电影《黎明之眼》最终将上映档期锁定在“9.18国耻日”。主创团队排除万难取得大量史实影像资料,并首次将“慰安妇”这一敏感题材搬上大银幕,承载着强烈的民族情怀。片方负责人表示:“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起,83年间这段历史得不到日本的正视,和对军国主义侵略恶行的忏悔。我们看到的反而是篡改历史教科书、解禁集体自卫权、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南京大屠杀’,种种劣行践踏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底线。影片选定9月18日上映,就是想警醒世人,有些历史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被日本侵略的屈辱历史就是不能被忘记的。而战争的伤痛,对于女人,比男人更深。《黎明之眼》就将用镜头还原这段更应被正视的‘慰安妇’伤痛史。”

双发海报预告——打开慰安妇的生命档案

在日前曝光的影片先导预告中,现代场景与黑白影像交互出现,将和平年代下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段屈辱悲惨的历史中,打开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档案。而同时的“黎明之眼”版海报,则透过一只沧桑流泪的眼睛,影射出慰安妇被日军凌辱的凄凉惨象。导演吕小龙透露:“20--年间对‘慰安妇’历史史实的深入研究,让我愈发认定那段历史不应被国人遗忘,更不应被日本扭曲。《黎明之眼》将直面战争对女性肉体和灵魂的双重迫害,同时将片名定名为‘黎明之眼’,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殷切希望。虽然战争的痛苦永远留在了人们心底,虽然让日本正视历史问题的道路依旧艰辛而漫长,但对于那些曾被战争伤害的人们,我们始终坚信黑夜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将照亮双眼,温暖每颗曾饱受摧残的心。”

抗日战争电影3今天早上,我收看了中央6台播出的《鸡毛信》。被主人公海娃的勇敢深深的感动了。

一天早上,海娃住的村庄被鬼子扫荡了。鬼子把海娃抓走当带路的。在这之前,一位八路军队长交给海娃一封鸡毛信,里面装着重要信息。晚上,鬼子们又冷又饿,便把海娃的羊抢走杀了吃,海娃想:幸好领头羊没有被抢走,要不然鸡毛信就完蛋了……。

为了把鸡毛信及时送给张连长,海娃想出了一个办法,“逃走”。凌晨,海娃的计划开始实施,海娃跑呀跑,终于跑到了第一座山,山上有鬼子挥动红旗,海娃也跟挥手。结果,把信甩掉了,海娃过了关以后,便翻山越岭,在休息的时候,发现信已经丢了,他便回去找信,虽然找到了,但又被鬼子发现了,海娃只好硬着头皮回去。第二天,海娃骗鬼子说他知道一条捷径,便带领鬼子走进了山道狭窄的石公山,而鬼子却不擅长走山路,海娃呢?趁机跑了。随后几个鬼子追了上去……。

鬼子越追越紧了,海娃对鬼子喊:“八路军来了。”鬼子便信以为真,等他们反应过来,海娃早已跑远了,正在这危机关头,八路军战士从天而降,把海娃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最后,信安全地送到了张连长手里。接着,张连长发动了攻势,活捉了日本鬼子首领。

看完电影以后,我感觉海娃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而且有一些办法我们跟本想不出来。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危险事,便大呼小叫,而影片中的海娃在大敌当前时却十分镇定。所以,我们一定要向海娃学习。

抗日战争电影4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31日18时,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自治区党委各部、委、办、局干部职工900余人,在自治区党委会议中心二楼礼堂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彭德怀元帅曾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由此观之,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8月28日,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百团大战》将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影片,《百团大战》以类型化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这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今天的中国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按照、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观看电影《百团大战》的通知要求,作为自治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已经安排组织全区各地、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各族各界人士观看影片。

在笔者看来,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观看电影《百团大战》,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全民抗战生生不息的精神。试想,当时我们在那么贫弱的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赶走战争恶魔,迎来和平天使。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精神不能丢,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前辈英雄,永远不能忘却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抗日战争电影5那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抗日战争影片《地道战》。当那“地道战,嘿!地道战……”这首结束曲响起的时候,我不禁再一次回荡在那战火纷飞的时代――

在冀中平原上活跃着一支领导的敌后游击队,他们在根据地领导着广大农民群众,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利用地下巷道巧妙地利用有限而又低劣的战斗武器――红缨枪、铁锹、锄头、火铳把用大炮、机抢武装着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那些地下巷道真是神通广大、神出鬼没,你看这头连着东家,那头连着西家;那一个个的“烟盖”的作用更大了,当发现敌人往地道里放毒烟时,地道盖子一下子全都盖上了,敌人放了烟也是白放的,丝毫伤不到里面的群众,而且那些烟还会自动往回倒流,从而让敌人自讨苦吃。地道的作用并不只有这一些,它还具有战斗力呢?你睢,若是哪个地道被敌人发现了,那它就变成了敌人的坟墓――敌人一进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满锋利竹签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击队员杀死,那个场面真是让人好开心。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古代人民留给后人的琦丽的瑰宝,那么我们可以说冀中平原下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地下巷道就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最有力的见证。它们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敌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辛劳的结果。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一锹一锹地挖,一担担地挑,一寸一寸地推进,硬是在地下创下了如此宏伟的抗敌工程,这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明知强敌当道,明白敌人装备精良,但他们却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给敌人予以迎头痛击。

闭目反思,在当今各种物资充沛、设备齐全的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里,我们的国家面对周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我们的民族又该怎样面对着世界烈强的窥觑?钩鱼岛的纷争、台海的风云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的国人绝不能安于现状,而要像冀中平原根据地的群众们那样居安思危,要不断增强国力,加强国防力量,绝不能让历史重演,要让我们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这和平的时代,沐浴着美好的时光,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我们要以光烈为榜样,增强知识,学好本领,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才能把我们的中华民族那不屈不挠的勤劳的民族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强大。

回想起《地道战》中的一幕幕,再联想现在的国际风云,我觉得自己的担子好重好重……

抗日战争电影6这周四,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色·戒》;批判;民族历史

《色·戒》在意大利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在国内也受到一些主流媒体的热捧与欣赏。但当它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美国上映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一些美国评论家至今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这样一部美化汉奸、自我侮辱的电影能够得到中国电影主管部门的批准?为什么这部电影在中国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好评?《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色·戒》:“假如美国导演执导出这样一部电影,那么这部片子的导演一定会因侮辱国家罪而受到的,但在中国这部影片却受到如此之多的好评,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部电影只会令人昏睡并带着腐烂的历史霉变气息。”奥斯卡奖评委宣称:“我们绝对不会给这部卖国影片给予任何的嘉奖,这是为了维护人最起码的道德和尊严。”同时《色·戒》被美国WFCC评为2007年度十大耻辱片之一,她们强烈谴责女主角爱上一个者,有辱女性的尊严。《色·戒》小说原型郑苹如的家人也站出来指责这部影片,郑苹如80多岁高龄的妹妹郑静芝在洛杉矶召开的新闻会上表示,李安导演让她去世的姐姐蒙羞,她姐姐被冤枉了。

一、电影颠覆民族历史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全民族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共同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是一场艰苦的解放战争,无数的抗日志士牺牲在这场战争中。在民族存亡关头,全国人民不分天南地北,不分男女老少,不惧艰难不惧牺牲,团结在一起抵制侵略者,八年抗战一共伤亡3 500万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色·戒》这部电影却对抗日战争进行了大量的篡改,似乎是有意识地抢救汪伪政府的历史行动,李安导演说:这样一段历史就是要被记录下来,当今的年轻人距离那个时代太远了,我们不拍这样一部电影,将来就永远不可能了。但是我们究竟要记录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又要给现代的年轻人灌输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观?影片中汪伪政府的汉奸一个个坚定勇敢,汪伪政府的运作也井然有序,相反爱国者一方成员却没有同仇敌忾的基础,而且组织涣散,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对侵略者的仇视与憎恨,他们就好像是一群无知的学生受到民族主义意识的蛊惑而参加抗日活动。这几个学生代表着那个特殊时期的爱国青年,而更广泛的群体则是日本占领区大街上的人群,他们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在影片中这些人置身事外,安逸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对侵略者的仇恨,也没有对抗日志士的同情,这场战争好像只是侵略者的帮凶同爱国志士两派之间的斗争。在电影最后刺杀易先生的行动失败,汪伪政府封锁交通时,一个中年妇女甚至喃喃自语:我还要回家去烧饭呢。这部影片似乎在暗示中国抗日志士的民族主义感情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爱国者、侵略者、汉奸没有本质的区别。

《色·戒》在美国上映后,美国中文媒体纷纷披露说电影中王桂芝的原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情局的情报员郑苹如,随后郑苹如居住在洛杉矶的妹妹打破沉默,向社会大众还原事实的真相:郑苹如是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牺牲时只有23岁,因为刺杀行动失败而被捕,在牺牲之前郑苹如只有一个交往不久的男朋友,从来没有谈过恋爱。自己的母亲木村花子是日本人,抗日战争打响后,母亲毅然决然跟随丈夫回到上海,当郑苹如刺杀行动失败被捕后,日伪政府曾经提出只要父亲郑钺到伪政府任职,就可以保郑苹如不死,但遭到父亲的拒绝,就连爱女心切的母亲也没有劝过父亲半句,最后郑苹如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大哥在日本学习飞行,回到中国后在重庆参加了中国空军,后来也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尽管《色·戒》的导演一再辩解说影片中没有原型人物,全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影片最后已经明确指出易先生就是大汉奸丁某。电影颠覆这段民族历史,让事实中不存在的抗日人物爱上了大汉奸,给观众呈现的是七十年前为了抗日战争捐躯的革命先烈在汉奸身下婉转求欢,最后臣服于汉奸的与大钻石的形象,为抗日战争献身的女性形象就这样被扭曲、玷污。

二、亵渎抗日先烈

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不论什么家庭什么出身的人,只要是为了民族的自由与胜利,都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投身到战争中,他们应当受到民族的尊重与崇拜,这不仅仅是在中国,而且是任何一个国家民众应当有的品质。然而电影《色·戒》在极力贬低郑苹如烈士形象的同时,却在大力美化汉奸、丑化抗日志士,似乎在营造一种正不压邪的气氛。在爱国志士群体中,男性懦弱无能,在赴刑场就义时,他们不是从容应对,而是反绑着跪倒地上,在颤抖和懦弱中面面相觑,神情是那么的凄惨、悲切、悔恨,他们惧怕牺牲惧怕死亡,甚至后悔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电影中的爱国青年不再是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有为青年,而是乳臭未干、嫖过娼、一时冲动的乌合之众。卖国的汉奸不再是可憎可恨的形象,而是风流倜傥,懂得爱情并珍惜爱情的成熟男子,当然汉奸有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影片中他们似乎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曲线救国。

当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写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提词:“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前,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在历史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色·戒》无视中华民族的情感,无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质,通过对这一特殊时期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篡改,淡化了人们对悲壮民族历史的记忆,亵渎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反抗外来侵略者、民族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女性志士的代表人物王佳芝臣服于大汉奸的与大钻戒,最后甚至因为所谓的“爱情”而背叛组织,导致组织的瓦解;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也被导演了、了、虐待了,最后被迫跪倒在地,等着大汉奸的审判。这部电影没有给予抗日英雄最起码的尊重,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严重歪曲,更是对在战争中牺牲的3 500万烈士灵魂的亵渎。

三、玷污人性尊严

面对外界对《色·戒》的批判,有人用人性作为辩护武器,他们认为这是复杂人性最真实的表达,电影的导演李安也有这种表示:人性来源于人内心,其中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可恶的一面;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充满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与矛盾。一部文艺作品在表达时可以呈现出其人性善良的一面,也可以呈现出人性可恶的一面,作家在描写一部文艺作品时不可能单单进行善恶的描写,他还必须在善与恶面前做出选择,作品必须有一个感情倾向。古今中外的作家大都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善良的高歌,抨击人性的丑恶,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感动,让人对人性的善良增强信心。

用电影表达复杂的人性、剖析人性善恶本质的作品在电影史上屡见不鲜,就如日本电影《人性的证明》、中国电影《人证》等。《人证》这部20世纪7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展现了人性最为黑暗的一面:国会议员的妻子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去,杀害了自己的儿子,影片运用时空交接的方法,将母亲杀害儿子时狰狞的表情与乔尼幼年母子欢愉的场景交替呈现于镜头前,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将人性丑恶的一面最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但在电影的最后,当真相大白时女主角还是抛出了儿子的草帽,跳下悬崖,最终还是母爱战胜了邪恶,使人性的善良得到了证明。《色·戒》用电影语言表达的人类至高无上的人性,反映的却是人性阴暗、魔鬼、可恶的一面,这是对人性的一种玷污。

四、扭曲艺术宗旨

当外界质疑《色·戒》这部影片并不符合历史时,李安导演回答说这部电影是艺术,不是历史,要知道,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脱离社会现实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必须符合创作者主观上或者客观上的价值观,电影艺术也是一样,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人们认识社会,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也在传递着一种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创作者如果说一部电影是纯粹的艺术,不反映任何价值观,也无关于历史与政治,那么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属于美学范畴,它和其他作品一样必须体现艺术的根本宗旨,其中包含有人类的理想、思想观与价值观,尤其是通过对人类恶行的揭示与抨击歌颂人性的善良。

《色·戒》在刻意美化以易先生为代表的恶人,在掩饰易默成变节投靠侵略者与王桂芝出卖同胞的时候,极力丑化抗日青年的民主大爱。这就是导演说的:“我们不是在讲道德、法律、历史、习惯,而是在讲这些东西之间存在的模糊地带,这就是艺术”。《色·戒》通过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将一种情感与感受传递给观众,这种感受并不是人们通过一般逻辑可以理解的,但是却能够植入观众心中,这种感受就是:只有人性的需求是最真实的、最可靠的,而那些所谓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导演试图通过这种极其卑劣的手段消除民族的大爱,让女主角牺牲组织与他人的生命去拯救自己的爱人,并且至死不悔,影片抨击与歌颂的对象完全颠倒,扭曲艺术的根本宗旨。

五、结 语

众多学者在批判《色·戒》的信中这样说道:“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184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国行动,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男女老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柱,这其中郑苹如舍生殉国的壮举终不能灭。但在这些民主志士的背后,先是无良文人张爱玲以小说《色,戒》篡改郑苹如的英雄事迹,随后又是李安的电影《色·戒》以卑劣的色情抗日烈士的名节。这种公然践踏中华民族感情伦理的行为,对于任何尚有良知的中华儿女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无论李安导演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想要表达一种怎么样的人性本质,但都必须站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尊重人性的角度进行创作,民族先烈的名节容不得半点侮辱,中华民族的精神容不得半点玷污。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电影《色·戒》批判[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2] 张莉卓.“李氏”重释“张氏”,《色戒》中的《色戒》[J].青年文学家,2011(11).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抗战题材 喜剧电影 美学蕴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一直备受电影界关注,电影工作者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杰出的艺术才华拍摄了如《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太行山上》等许多经典的抗战影片,这些电影以严肃深刻的历史主题和宏大壮烈的战争场景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然而,在同样是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中,却有一类电影与那些史诗电影风格迥异,如《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巧奔妙逃》、《举起手来》及其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等为人津津乐道的抗战题材喜剧电影,它们一改以往凝重浑厚、气势恢弘的电影风格,而以出人意料、想落天外的喜剧情节,诙谐幽默、滑稽夸张的喜剧表演为观众所喜爱,其寓庄于谐、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令人耳目一新。综观此类电影,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由冯小宁执导,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2003年出品的《举起手来》和2010年推出的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两部影片均以抗日战争期间各方爱国人士义无反顾,为保护文物免遭日军掳掠而演绎的动人故事。《举起手来》以回忆的形式反映青年大学生和普通百姓郭大叔由于偶然的机缘结识并加入护宝的队伍中,随后和八路军一起为保护文物和鬼子斗智斗勇,终使文物化险为夷。导演冯小宁在《举起手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后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又推出了情节更加曲折离奇、更富吸引力的《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影片沿续《举起手来》的主题和风格,但将故事放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演绎共产党、、美军等各方力量,为保护文物,捍卫民族尊严,为正义战胜邪恶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由于《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采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的拍摄方法,使得影片画面更加逼真,场面更为宏大,视听效果更富冲击力,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电影上映以来,获得观众的一致赞誉。由张建亚担任导演,199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三毛从军记》也是一部出色的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片中的主角由贾林扮演三毛、魏宗万扮演老鬼,叙述了在三毛从军的经历中,发生的桩桩件件荒诞搞笑的故事,如影片中用牛绑上炸药去炸敌人的炮兵阵地结果却是给敌人送去了鲜美的牛肉大餐的意外结果,深挖战壕将日军困在里面等,都极富戏剧性,同时也为广大观众重新塑造了三毛这一家喻户晓的可爱的人物形象。同样是由张建亚执导,199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绝境逢生》也是一部使人看后喜不自胜的优秀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片中以潘长江扮演的铁匠和魏宗万扮演的老万为代表的一群普通渔民为营救美国潜水艇艇员而与狡猾诡诈的日军展开一场惊险的斗争,影片故事情节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此外,由孙敏担任导演,1995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制作,孙敏、黄宏、魏宗万、赵亮主演的《巧奔妙逃》也演绎了一场围绕各方人士对日军战略进攻图的争夺而发生的曲折生动的故事,最终日军战略进攻图重又回到八路军的手中,而费尽心机的日军只是得到了一个无用的唱本,影片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精巧的艺术构思是影片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上述抗战题材喜剧电影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超凡脱俗的艺术构思、精巧细致的情节安排、笑料迭出的场景设计和激动人心的情感脉络,所以影片一经公映,即备受好评。

其次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表演。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以其出色的观赏性、娱乐性有口皆碑。影片中演员以精湛的演技将敌我双方的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潘长江扮演的“罗圈腿”中村下等兵,其夸张搞笑、极富谐谑的表演在《举起手来》和《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达扮演的郭大叔也是动作滑稽,表情幽默,个性鲜明。其他人物如我姥姥、日军指挥官、翻译官等人物也都是举手投足形神毕肖,人物形象鲜活丰满。他们诙谐幽默、富于夸张的表演为电影添加了浓郁的喜剧色彩。影片《三毛从军记》中的三毛在新兵军训时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如发军装时由于身材矮小,只能穿一身极不合体的军装,训练打靶时却误中飞鸟,吃饭时栽入饭桶等,滑稽搞笑,风趣无穷。影片中排长牺牲了,老万指挥炮火射击为其报仇时,嘴里喷出长长的火焰;战斗结束,三毛用布满弹洞的头盔去盛水洗澡;在观看劳军表演时仿佛自己化身为岳武穆,英勇杀敌,躲在草垛中一枪打死四个日本兵,幻想着自己得到了一枚大大的勋章等一系列诙谐情景,都令人捧腹。电影《绝境逢生》中,魏宗万和潘长江以出色的艺术表演,为观众呈现出一幕幕令人或哑然失笑、或开怀大笑的欢快情景,影片妙趣横生的对白让人忍俊不禁,酣畅淋漓的表演令人赏心悦目。影片中精巧绝妙的动作设计和夸张搞笑的表演令观众目不暇接,如老万用鱼叉射杀日军的幽默动作,美军将日军的手榴弹当做橄榄球抛来抛去的设计,以及铁匠挥舞大铁锤追打日军的夸张表演,使得整个影片趣味十足,喜剧效果非常显著。影片《巧奔妙逃》中日军佐佐木一郎少佐原是一个乡村小学音乐教师,酷爱音乐,喜好收藏乐器,结果却阴差阳错地参军来到了中国。日军缴获了老幺的弹棉花工具,佐佐木一郎以为是一件罕见的乐器。当佐佐木一郎逼迫老幺拿着弹棉花的工具唱歌,而阿贵给鬼子的解说词却是错乱颠倒,令人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影片插科打诨,调侃搞笑,语言幽默诙谐,情趣盎然。娱乐观众是喜剧电影的一个创作目的,“从形式上看,喜剧的创作追求和观赏效果都统一于幽默,从观众的反应来考察,就是笑”①。滑稽幽默的表演,妙趣横生的语言,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使得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一改严肃电影的厚重深沉,给人以精彩纷呈的视觉感受和痛快淋漓的感情宣泄。

再次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形式。喜剧电影不仅仅是以幽默诙谐、夸张搞笑的形式来取悦观众,还应以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富于教育意义。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许多电影制作者为利益驱使,一味以票房业绩为追逐目标,而忽略了电影的思想内容、艺术品位和社会教育功能。作为文艺的一种样式,电影不仅仅是“游于艺”,给人以情感的愉悦,而且要“厚人伦,美教化”,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感召。优秀的电影不仅要在票房上创造佳绩,更应在社会效益上取得丰硕成果。电影作为现代传媒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抗战喜剧影片在给大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使人受到巨大的教益。民族危亡之际国人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与残暴狡猾的敌人斗智斗勇,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精神气质,这些都在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寓庄于谐,将严肃深沉的思想寄寓于诙谐幽默之中,电影没有浓墨重彩地塑造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而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调精心叙写普通人在抗战中的行为和情感。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说:“人物所说的话,以及他如何说,同他的社会和历史地位是必须相称的。”②在《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巧奔妙逃》、《举起手来》以及续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等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中,影片中的主角虽然多是再平凡不过、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也说不出高深的道理,但那平实质朴的言语和机敏果敢的行动,却将一腔爱国热忱展露无遗。《举起手来》以及《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将中华儿女为保护国宝文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寓于轻松搞笑的形式之下。《三毛从军记》中的老鬼,三毛和一批敢死队队员英勇杀敌,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使我们既爱又敬。影片中团长组织敢死队捣毁敌人的炮兵阵地,老鬼临行前悲壮激昂,将家中老母托付他人,毅然赴难,那种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的壮怀激烈、舍生忘死的精神感天动地。三毛在跳伞被挂在树枝上时面对日军的枪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体现出一个普通士兵的高贵民族气节。

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也展现了群众的无穷智慧,如《巧奔妙逃》中老幺、阿贵等人与鬼子巧妙周旋,逃脱险境;《绝境逢生》中老万计辨美人鱼。这些影片在轻松欢快的艺术形式下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发挥群体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电影《巧奔妙逃》中说书人受到老幺和顺子的感染而决定和他们一起打鬼子,以及影片中广大的普通百姓高举木棍、斧头等各式武器追打鬼子那声势浩大的场景,反映了普通民众抗击外辱的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正如电影中老幺、说书人以及店铺掌柜都反复提到的一句话:“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抗日。”《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皆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反抗残暴、唾弃邪恶,张扬人道、维护尊严。抗战题材喜剧电影昭示出一个真理,即伟大的力量蕴藏在广大民众之中。这些影片也以寓庄于谐的形式反映国力羸弱必然受人欺凌的严肃主题,如《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中日本军人餐桌上摆放着的竟然是以中国版图为形状,上面写有“中国”字样的蛋糕,在他们恣意尽情享用时,穿插日军坦克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肆虐、炸弹狂轰滥炸的镜头,这样的场景安排让每一位观众不由得在义愤填膺之余,产生深沉的思考。

抗日题材喜剧电影中也蕴涵尖锐的讽刺批判精神。鲁迅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③如影片《三毛从军记》对于的腐败和种种荒诞现象进行了极为辛辣的嘲讽,面对道貌岸然的达官显贵与淳厚朴实的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的截然相反的表现,人们更对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所作出的牺牲和无私奉献肃然起敬。《三毛从军记》对当时的消极抗日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如在那“我们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下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达官显贵、少爷姨太却在作威作福,逍遥快活,戴着防毒面具轻歌曼舞;军情急迫,牛师长却在与打情骂俏,结果贻误军机。身负重责、畏罪自杀的牛师长却被奉为抗日的民族英雄,颇具讽刺意味。而影片的另一幕――当三毛和老鬼被编入突击队深入敌后,准备里应外合,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时,结果却因为作战计划取消让他们苦等了数年,三毛和老鬼恪尽职守却被无情地遗忘了。影片结尾,以三毛一声深重的叹息“完了”结尾,可谓振聋发聩,含蓄隽永,它既指影片结束了,但又有更深刻的寓意,使人观影之后感觉余韵绵长,发人深思。

电影作为现代视听传媒,不能仅仅是实现其娱乐功能,而理应承担起教育的作用,在这方面,《举起手来》、《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绝境逢生》、《三毛从军记》、《巧奔妙逃》等抗战题材喜剧影片可以说是典范。这些电影既不是编织一个荒诞不经、博人一笑的故事,也不是“”电影那种面目生硬的说教,而是采用一种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人所喜闻乐见,使观众在欣赏电影之余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

在众多抗战题材电影中,抗战题材喜剧电影可以说是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熔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炉,以轻松欢快、滑稽搞笑的艺术形式重塑原本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其新颖的艺术构思、独特的叙事模式、诙谐幽默的表演和浑厚深沉的思想内涵为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SZYZJ25)]

注 释:

①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②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9页。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第4篇

《举起手来》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是一部很不错的经典电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供大家参考。

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1我常常忍不住笑出声来,没办法,就是让人不得不笑,炎热的夏天,这部电影却象如同解暑的冰淇淋,让人身心为之清爽。

笑星郭达和潘长江分别饰演可爱憨厚的中国农民和有着严重罗圈腿的蠢笨如猪的鬼子兵。操着一口汉中的口音长着一个典型汉奸脑袋的演员李鸣也是笑料连连,只是我很诧异,那日本队长听不懂中国老百姓说话,可怎么就能听懂这翻译官的陕西话呢?

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保护国宝的过程中,适时的夸张还有阴错阳差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因为中国老百姓防不胜防的地雷,鬼子只好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而且不敢用手往前去摸,只好用嘴吹去地上的浮土,灰头土脸地往前爬。可笑的是,前面的鬼子这样做也就罢了,后面的鬼子依然吹土如前。

喂鬼子的饭和喂猪的食就那么凑巧地调换了一下,郭达家的大花猪吃上了做梦也难梦到的面条儿,鬼子队长的胡子茬上满是猪食的'残渣……

两个小孩子把鬼子也给整得团团转,把酒瓶的酒换成汽油,鬼子喝下去后,一个小炮仗打将过去,鬼子表演着满嘴冒火的杂技,竟然长立不倒,最后掉到井里爬上来后好象还安然无恙……

罗圈腿鬼子喝了小孩子放了青蛙的尿水,青蛙“咕呱”叫声不断;戏里面的各种工具总能适时凑巧地打到敌人的要害部位;鬼子队长骑着大花猪发号施令;甚至连老郭家那头驴也是位抗日英雄,恰到好处的抬蹄伸腿让人忍俊不禁,那驴占了便宜以后也会发出爽朗的舒心的笑声……

影片不由让我想起了小时侯看过的电影,那个时候经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对坏蛋是切齿的恨,对英雄是由衷的敬。冯小宁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有过去那种风格,入木三分的夸张把敌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极点,放声大笑的同时更明白了是非美丑。

看过冯小宁导演的《紫日》也是抗日题材的,那部电影的结局是一个日本小姑娘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却死在了日本兵的枪口之下,记得当时我是流泪了的。同样的战争题材,不同的表现手法,却在彰显着同样的一个主题:正视战争,回归和平!

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2安静的会场里,随着荧屏亮起,电影就开始了,那一曲宏亮搞怪的山歌传入耳中,顿时引起了全场一片笑声,在一阵欢笑声与潘长江的搞笑演技中,“举起手来”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画面中。

剧情在一个女主持的话语中展开了,故事的背景在抗日战争年代,一个姑娘在一次意外中卷入了与日军展开的一次国宝争夺战。随着电影的不断放映,更多惊险又搞笑的情节也引起了大家持续不断的欢笑。可是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一笑了之。

当两名装备简陋的八路军从煤堆中奋然跃出对付数十名之多的日军时,我们都不禁暗暗的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是他们有如神助般成功地劫了火车。就在这时一名驾着轰炸机的日本兵赶来了,我刚放下的心又一下子被提了起来,然而不消几分钟,这架轰炸机竟然被八路军用机qiāng扫了下来,全场又爆笑一片,可是我却笑不出来。在日军侵略中国时,情况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日军个个装备精良,全副武装,而我们呢?则是小米加步qiāng,可即使是在这般环境中,我们也挺了过来,就像电影中的那样奇迹般地赶走了侵略我们的日军,电影也许有些夸张,可是在现实中,当年爱国的军民却凭着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奇迹。我不禁暗暗地在心中喝彩:中国人好样的!

在接下来电影中,在一幕幕搞笑的画面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抗日战争的不易,尽管在电影里日本人被塑造成了十分窝囊的形象,可是在当时日本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团结起来了,即使是日本也不得不被我们所逼退,一种自豪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最后当美丽的晚霞爬满了整片天空,当火红的太阳渐渐向西落下时,在天边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举起手来!”在山的顶端,有个人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这时,这部令我感触颇多的电影也即将结束,我却还沉浸在其中、意犹未尽。不仅是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带给了我们许多欢笑,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军民同心,靠智慧和团结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电影中那每一幕精彩的画面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久久难以平复。

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3昨天晚上我看了《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中国,那是一个美丽又响亮的名字,它存在着每个人的心灵里,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一个古老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一个历尽沧桑、磨难、痛苦和悲惨境遇的民族,但它同时又是一个坚强、勇敢、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伟大国家。当历数我们经历过的磨难,就不得不提到那让人愤恨难忘的日本侵略史,同时也要感叹我们民族的坚强不屈,抗击救国的抗日传奇。当美丽的晚霞映满了整片天空,当太阳渐渐向西落下时,在天的那边突然传来一声:“举起手来!”在山的顶端,有个人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这时,《举起手来》也将至结束,我却还沉浸在其中。不仅是这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的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精彩的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难以平复。

当三个八路军在火车上以微薄的力量抗击几十个日本鬼子和一架日本战斗机时,我的心紧紧的纠结在一起。但他们用几把枪和他们的机智勇敢,就将阻碍他们的日本鬼子一一击退时,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骄傲的`激情。当那架战斗机在天空中对着火车头扫射时,我得心不免有些紧张,会不会打到火车头?会不会引起爆炸?八路军会不会就这样牺牲?日本鬼子会不会抢走国宝?一个个问题都是那么扣人心弦。但当那架战斗机仅仅八路军用机关枪打落时,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暗喝彩:“中国人好样的!”

在整个影片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女大学生误将猪食当作饭盛给日本鬼子,两个机智的小男孩把自己身上那带有腥味的水和癞蛤蟆装进了鬼子们的水壶里。当看到日本鬼子吃着老百姓们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这些食物时,我是笑得那么的痛快过瘾。”真棒!中国人好样的!”

当那块藏在西瓜中的炸弹爆炸时,当那个进入这个村庄的日本鬼子的队长被炸得粉身碎骨时,当这支日本鬼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分五裂时,我笑了,十分振奋地笑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日本鬼子会在我们国土上双手举起手投降,然后像老鼠一样灰溜溜地逃出我们神圣的领土。有许许多多的让我们中国人为之喝彩的一刻,那是难以用手中的笔和语言所形容的。孩子们露出了无忧的笑容;老奶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广大群众露出了胜利的笑容。歌声回荡在山谷,笑脸映红了天边。

“日本鬼子,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4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问我,近来看什么电视最入迷?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抗战影片是我们全家人的最爱;如果你问我,哪部抗战影片你看了最过瘾?我会更兴奋地回答你:没有一部影片能够比得上!

说起这部爱国主义教育片,它没有其他同题材的严肃和沉重,是一部让我们在笑声中引起思考获得力量的优秀电影.它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八路军,老百姓和机灵的儿童团员与日本鬼子斗志斗勇,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出石桥村,并消灭了占领石桥村地日本鬼子.

其中一个片段至今让我难忘: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村子唯一的出路---石桥炸掉,然后在村子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兵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却慢悠悠地走上石桥,不慌不忙一泡尿地把导火线浇灭,还张开夸张地\"大笑\"起来,这可笑的一幕,让残暴的日军惊呆了.日本鬼子们,你们看到了吗?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你们践踏我们的领土,我们是不会饶恕你的.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当看到惊险的一幕,我心里就为那里的人们捏一把汗,要知道敌人是如此狡猾,如此丧心病狂;当看到中国人民巧妙地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时,我的心里有感到十分畅快.在片尾,一个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傻了饿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起来......

这生动的一幕,表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了,中国人民8年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终于胜利啦!

举起手来观后感范文600字5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情节很简单,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菩萨开始的,一位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最后敌人严重受挫,八路军和老百姓取得了圆满成功。保护国宝的过程中,适时的夸张还有阴错阳差使日本鬼子丑态百出,让所有观看此片的中国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恶气。

看完这部影片,不由让我想起了小时侯看过的电影,那个时候经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对坏蛋是切齿的恨,对英雄是由衷的敬。《举起手来》这部电影我觉得很有过去那种风格,入木三分的夸张把敌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极点,放声大笑的同时更明白了是非美丑,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正视战争,回归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开怀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毁,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并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一幕,不正证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和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中国人民最后能够不当亡国奴了。

抗战电影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年轻化;偶像化;过度神话;历史真实

中图分类号:I20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75-02

一、抗战题材电视剧及年轻化抗战剧热播原因

(一)抗战剧的题材

抗战题材电视剧作为表现特殊的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等的特殊剧种,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又逐渐细化出大致以下四种亚类型:1.具有高度写实性,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注重史诗性、艺术性地再现抗战历史的作品[1]。如《诺尔曼·白求恩》(2006)《叶挺将军》(2007)《在重庆》(2008)等。2.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经过二度甚至三度创作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作品。如《夜幕下的哈尔滨》(2007)、《霓虹灯下的哨兵》、(2007)《洪湖赤卫队》(2010)等。3.在抗战背景下,具有更多虚构性质,富有传奇性,带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人物从“高大全”的传统英雄人物向带有更多“草根”性质,具有匪气、痞气等的英雄人物转变的作品。如《亮剑》(2006)、《我的兄弟叫顺溜》(2009)、《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正者无敌》(2012)等。4.以谍战或江湖恩怨等为主题,虚构色彩与传奇色彩更浓厚的抗战作品。如《潜伏》(2008)、《黑玫瑰》(2009)、《勇者无敌》(2009)、《密使》(2011)、《攻心》(2012)等。

(二)年轻化抗战剧热播原因

1.受行政政策与政治语境影响。第一,2012年初广电总局的限制古装剧的要求使得很多影视公司转向能够替代古装剧的剧种,抗战剧由于其具有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等的特殊功用成为不二之选;第二,古装剧种的减少使得荧屏抗战剧的增加。抗战剧作为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其内容的兼容度非常巨大,在抗战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可以容纳谍战剧的惊险刺激、动作片的潇洒帅气、枪战片的紧张暴力、偶像剧的唯美浪漫等诸多元素。例如《战旗》中除了男女主人公的欢喜冤家,还有男二号蒋毅扮演的钱柏豪所上演的谍战场面,而他对剧中金戈妻子无私深沉的爱也让看多了男女分分合合甚至遭遇了情感创伤的观众得到了心理补偿和慰藉。抗战题材电视剧由于其弘扬主旋律的特殊性使得过审相对容易。特别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党的十在今年召开,一方面成为此类题材热播的助推剂,另一方面抗战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又强化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对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年轻化的观剧群体日渐壮大。由于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电视剧的受众群体有向年轻人过渡的趋势。曾经被称为“叛逆”代名词的80后都已至而立之年,90后也已长成,甚至00后已开始崭露头角,在偶像剧中浇灌成长的年轻人以及青少年所形成的审美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的人群。代际的划分也催生了抗战剧的年轻化,传统抗战剧的几种类型模式因审美疲劳与陈旧模式而满足不了年轻观众的需求。用偶像型的明星担纲主演,以时尚的造型抓人眼球,用复杂的偶像剧桥段丰富剧情,因此使得“年轻化”的抗战剧赢得了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众群体的青睐,又推动了抗战剧年轻化潮流的进一步发展。《彼岸1945》中主人公苏台英的扮演者周渝民,因出演红极一时的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中神情忧郁帅气的花泽类走红,此后又塑造了多部偶像剧中的经典角色,拥有众多粉丝。由他这一偶像型演员的身份来出演主旋律的抗战题材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看点,满足了众多对他青睐的粉丝的期待。

3.顺应市场需求,迎合了演员、制作方与播出方的利益。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年轻化抗战剧的制作与走红也是必然。传统的抗战剧因模式化已满足不了观众需求,利用年轻的偶像型演员来演抗战剧可以保证收视,而“偶像”对于明星来讲既是光环也是包袱,在拍过数年戏之后他们更渴望摆脱“偶像”的包袱,跨到实力派的行列,因此他们也愿意用抗战剧来实现自身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型,这也促成了创作方愿意用偶像演员,偶像演员乐意来拍抗战剧从而创作出一系列年轻化抗战剧作品的趋势。同时,播出方因偶像明星的加盟,在播出时可以赚得更多的观众关注时间,从而满足己方的利益需要。

二、抗战剧年轻化趋势的嬗变及特点

(一)抗战剧年轻化趋势的嬗变

2012年尤其是在下半年具有重大意义的十召开前后,抗战剧扎堆荧屏,其中重要的变化也引起了广泛热议,即抗战剧的年轻化趋势,演员向年轻化、偶像化发展,以俊男美女的靓丽组合驰骋战场,剧情向具有谍战剧、偶像剧色彩的元素靠拢,造型时尚,传统中不乏现代元素,画面突破以往战争戏的单色调场景,更具有唯美气息[2]。年轻化抗战剧这一新的抗战剧亚类型在这股潮流中成形:1.一向以在荧屏上演绎居家小男人的文章出演的《雪豹》开启了“抗战剧”年轻化的潮流;《江湖儿女》新颖的打出了“唯美抗战”的旗号,俊男靓女和人物造型给受众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2.《彼岸1945》以曾经出演《流星花园》中帅气忧郁的台湾偶像明星周渝民主演,剧情架构具有偶像剧的模型;《战旗》的创作方在创作中就强调“年轻化”倾向,“抗战剧的突破是年轻化”,融合了当下最受年轻观众欢迎的青春偶像剧、战争剧、谍战剧元素。

(二)以上几部典型的年轻化抗战剧具有以下特点

1.向都市剧靠拢[3]。首先偶像明星担纲主演,演员组合强调俊男靓女,其次造型时尚考究,充满都市感和时尚范儿。如《向着炮火前进》中的主人公雷子枫由吴奇隆扮演,哈雷摩托、鸡冠头等等造型前卫,欧式沙发在片中屡见不鲜,即使在战场迎敌也会把沙发放在那儿摆个酷酷的姿势。

2.向动作片靠拢。主人公动作戏精彩,男主人公都是战场上的铁金刚,能够以一敌百,女主人公也毫不示弱,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向着炮火前进》里面的雷子枫还是《战旗》中的金戈,都有精准的枪法,矫健的身手,特别是《战旗》中的女主人公,青年演员王媛可扮演的金花尤其擅长双枪,几乎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3.向偶像剧靠拢。传统的抗战剧多是“男人戏”,女人大多为陪衬。年轻化抗战剧中爱情的比重大大增加,人物情感关系纠结复杂,而剧情也更为“虐心”。《战旗》中的金戈和金花是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在磕磕绊绊的相处过程中渐生情愫;《彼岸1945》的剧情以周渝民扮演的苏台英回家为线索,从另一个更具人性化的角度描述了战争带给人的灾难,剧情更向偶像剧靠拢。

4.“高知英雄”走红。受市场驱动影响而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此种匪气、脾气的草根英雄呈井喷之势活跃于荧屏,盲目跟风,缺乏创新使得人物形象同质化严重,造成观众审美疲劳而日渐式微,因此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受过专业训练和学习的职业军人“高知英雄”走红。此外剧中的“高知英雄”多是“高富帅”,拥有良好的军纪风貌和得体的着装。《彼岸1945》中的苏台英帅气内敛,是名台科大毕业的医生,医术高超,又心地善良,即使在战场也是秉持着“我只救人不杀人”的理念。年轻化抗战剧的男主角无不是帅气逼人又才智过人,同以往的抗战剧类型形成鲜明的风格对比。

三、年轻化抗战剧的前景

1.目前年轻化抗战剧最饱受争议的是视觉造型上的过于现代化而失去了历史真实感。《向着炮火前进》即是典型的例子,剧中吴奇隆的鸡冠头、墨镜、哈雷摩托等的造型虽然拉风时尚,但是失去了历史真实感与厚重感,《战旗》中王雷的军用皮夹克、枪弹库、紧身的短上衣造型则赢得了口碑,皆因其历史感与现代时尚感的完美糅合。因此在年轻化抗战剧中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细节的考究是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2.年轻化抗战剧切忌过度神话“高知英雄”。剧中英雄们动作戏众多并且夸张,虽然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但是因与现实过大的差距从而产生玄虚之感,加大了戏说成分,不利于对于历史事实的正确普及及历史厚重感的积累。如《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数次在战场上的摆酷造型,虽然会在画面视觉上看起来帅气十足,但是在当时危急的战场上不符合现实逻辑,会造成观众跳戏的后果,因此成为观众诟病的把柄,这也是年轻化抗战剧需要吸取的经验。

3.年轻化抗战剧虽然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但偶像明星的加盟,历史感与现代时尚感杂糅的视觉效果,偶像剧的感情框架都是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因素。儿女情长不应成为被某些专家学者诟病的话题,爱情、亲情、友情是永恒的话题,透过儿女情长的失去更能彰显出战争的残酷性,透过复杂的情感纠葛也更能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人性的纠结复杂、民族情结的展示都是年轻化抗战剧需要表现的主题。从这一方面来讲,《彼岸1945》是具有很好示范效果的典型。抗战剧的历史从1958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台湾也被日本侵占长达五十年之久,而大陆由于之前政策等原因对台湾人受日本侵略的历史表达较少,从这一角度下拍出的电视剧题材更少,《彼岸1945》从“回家”这一本身就充满亲情韵味的主题出发,通过年轻偶像演员的表演,战争片与现实剧、偶像剧等各种剧种精粹相融合的手段来深刻的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剧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而他们的悲剧正是保受战争之苦的世人的缩影,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年轻化抗战剧因其特殊性必然要承担着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实现人文关怀的历史责任。

四、结 语

传统的抗战剧因模式化而日益式微,随着年轻观剧群体的崛起,年轻化抗战剧慢慢的正形成一种亚类型。抗战题材电视剧不同于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和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谱写的历史,历史记忆、民族精神都需要弘扬,因此抗战题材本质上的教化功能多于娱乐功能,表面上剧集的插科打诨也不能掩盖严肃深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依然需要被记忆,被回顾,更好的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中日关系更加敏感紧张的时期,怎样客观表现历史,怎样从战争中表现人性是重要的话题。既要有对国人人性的探索,也应进行对敌方人性的探索,这是具有普世性的话题。总而言之,年轻化抗战剧虽然包涵年轻、偶像、时尚、刺激等字眼,但是内涵依然要保持深刻、严肃,忠于历史、正视历史,在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之间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 戴清,焦朦.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倾向的反思——传奇化、浪漫化与游戏化漫议[J].当代电视,2011(4).

相关期刊更多

抗战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抗战史料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