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战胜利手抄报

抗战胜利手抄报

抗战胜利手抄报范文第1篇

1、以新学期讲话为契机,由王校长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号召全体师生在9月3日观看抗日战争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阵胜利阅兵式,四、五、六年级学生写出观后感;利用班会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了“四个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即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部红色电影,听一次红色讲座,讲一个红色故事,对全校师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以班级为单位,收集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材料和图片制作手抄报,同学们有的上网收集,有的摘抄,有的查阅书报、杂志,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的目的。

3、学校少先队向全体学生发出号召,利用班会课观看抗日战争影片如《抗战》、《太行山上》、《血战台儿庄》、《唐山大地震》等优秀影视作品,并开展师生征文比赛。

4、结合我校实际,在上下午预备铃后,播放革命歌曲,并要求以班为单位教唱几首抗战期间儿童歌曲,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抗战胜利手抄报范文第2篇

这是我的地图收藏中的一件珍品。它由胶东大众报社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月出版。这张图图廓高60厘米,宽40厘米,双色印刷,在图上波罗的海局部有手工蓝色染色。图上无经纬线,地域大体在东经20度至45度,北纬45度至65度之间,从德波边界到乌拉尔山脉以西,从黑海到列宁格勒以北的广阔地域。1943年5月,在这个地域内的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刚刚告捷,莫斯科保卫战也在一年前胜利结束,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还在进行,整个战场上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反法西斯同盟国倾斜。

本图实际上是该地域地图的一份精心复制版。因为图上并没有标示苏德两军的实际战场态势、攻防方向、德军占领地域等信息。我认为,这是因为当时胶东根据地的军民尚无法获取那个遥远战场上的具体地理信息,无法作出精确标示的缘故。但是本图的出版发行恰恰表明中国抗日战场军民对苏联战场的密切关注,表明中国抗日军民把整个反法西斯战场视同一个整体。

出版这张地图的1943年5月,我胶东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五年浴血斗争,已经壮大成长。在军事上,坚持进行游击战争,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政权建设方面,全面实行抗日民主政治。1942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根据地的中心黄县(今龙口市)实行了精兵简政。这一年下半年,还根据上级的部署,在根据地内开展减租减息和雇工增资运动。上述政策的实行,大大加强了党的领导,团结和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巩固发展了抗日根据地。这张地图当时标价一元五角,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到一袋面粉。显然这个价格考虑了这张地图需要者的购买能力,也从一个小侧面反映出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情况。

研究这张图就不能不说到胶东《大众报》。1938年8月13日,青岛、烟台、威海等港口和胶济线铁路沿线城市先后被日寇占领,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中共山东省胶东特委为了宣传、组织、发动群众抗日救国,在黄县南部山区的古刹莱山院创办了这份抗日报纸。贺致平任社长,李研吾任总编。报社设编辑部、印刷部、经理部和电台。报纸为四开四版,第一版为社论和要闻,第二版是国内新闻,第三版是国际新闻,第四版是地方新闻和副刊。1939年报社迁往莱阳东馆村,随后辗转于掖县及胶东其他地方。1948年改名为《胶东日报》,对开铅印。1950年4月随着中共胶东区党委的撤销而停刊。

说起《大众报》的电台,今天听来几乎是一个传奇:报纸创刊初期,报社电台首任台长于伯显和副台长葛次元自己试制成功收报机,保证了及时抄录新华社新闻。1941年,他又试制成功发报机。《大众报》自制成发报机后首次发出的消息即为《我胶东部队再次解放重镇黄城集》,新华总社第二天便向全国转发了这一电讯,及时向外界报道了胶东军民的英雄事迹。1942年11月日军扫荡,年仅37岁的于伯显在牙前县北阁子村遭敌包围,中弹牺牲。

于伯显193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七七事变后,身为中学教员的他自发拉起了抗日武装,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考证《大众报》史料的时候,我惊诧地发现,在抗日战争中,《大众报》竟有几十个同志为国捐躯!1939年12月10日拂晓,反扫荡中,中共胶东区党校和大众报社在掖县三元乡河南村被日寇围袭。三元乡位于掖县与招远县交界处,是中共胶东区党委党校及《大众报》的所在地。日军侵袭三元乡前,党校及报社的同志已转移到三元乡北郊的河南村,不想拂晓又被日军包围,党校和报社200多人刚冲出村去,敌人设在高地上的机枪就扫射过来,很多同志倒在血泊中。党校校长李辰之及李振云、徐业昌、王军光、阮志刚,胶东区妇救会负责人毕纯都光荣牺牲。女同志林治惠被日本兵逮住,她狠狠地咬住一个日本兵的手指,另一个日本兵用刺刀刺破了她的腹部,挑出了她的肠子,24岁的林治惠惨死在日本兵的刺刀下。在这次惨案中,党校的27位同志和大众报社34位同志壮烈牺牲。

我不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报业历史上,还有没有一次牺牲34位战士的事情?无论如何,这些党的新闻工作的先烈们是不应当被忘记的!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大众报》的全体同志克服设备不全、环境条件差的困难,行军时身带包袱,怀揣纸笔,打开包袱就办公,拿出纸笔就写稿。日寇扫荡活动频繁时,报社的同志们常常在山上露宿,早晨起来全身都是露水。为了及时抄收新华社电讯,电台的同志在反扫荡的间隙也要坚持工作,他们把天线拉在树上,坐在石头上抄收电文。排版和印刷的同志为了及时印报,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开机工作,一有敌情立即拆卸机器分散转移。就这样,《大众报》前后出刊12年之久。抗战时通讯员有300多名,发行达到10万多份。

揣度着面前的这张《苏德战场详图》,遥想着先辈们在那样艰难的形势下,居然能够印制出这样高质量的地图,不能不令人感佩!

史载,《大众报》印刷厂筹建时仅有十几名职工,一台脚踏圆盘机、一台油印机和一部分铅字;以后从济南搞到一台残缺不全的铅印机和一些老五号铅字,又招收了十几名印刷技术工人。1939年1月1日,大众报社正式出版了红色四开铅印的《大众报》第一期4000份。《大众报》创刊后,三日一期,期期不误,而且印数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引起敌寇的注意和恐慌。在敌寇军事进攻之下,报社印刷厂为了减小目标,化整为零,将工厂分成三个小厂,其中一厂主要任务是印报,二厂主要任务是印刷军用地图、宣传画和小学课本,三厂主要任务是印刷当时抗战所需的各种书籍。从1938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三个印刷厂先后转移过30多个地方,但印刷书报却从未中断。到抗战胜利之时,《大众报》印刷厂已是一个拥有200多人,能够承印书刊、报纸、宣传画等各种印刷品的综合性印刷厂了。

抗战胜利手抄报范文第3篇

学校关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方案【一】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青少年为重点,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功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抗战精神,宣传威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的光辉历程,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牢记历史,增强干部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信心和决心。

二、活动安排

1、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宣誓”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2、各班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组织召开班会,在广大中学生中广泛开展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活动,教导学生牢记历史,履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每班办一期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手抄报。

4、组织全体中学生“阅读一本反映抗战的书籍,观看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学唱一首抗战歌曲”。并要求全体学生撰写观后感,帮助青少年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5、邀请我校历史教师王翠燕对全体中学生做专题报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历史的宣传教育。

学校关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今年9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活动月和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根据郧县教育局印发关于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我校集中在九月——十月份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1周年”活动。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会议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着力宣传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着力宣传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青少年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青少年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激励和动员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时间

2019年9月1日——10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一)利用每周周一的升旗仪式,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爱国、爱校、自爱教育,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奋发学习,立志振兴中华。(德育处负责)

(二)、以“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读书教育征文活动。征文于9月20日前传至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万义兵。(校团委、高二年级文科负责)

(三)组织举办主题班会。各班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刊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黑板报。 时间:9月20日——21日

负责:学生会宣传部(10月22日由校团委组织评比)

(三)“红歌连连唱”歌咏赛

要求:以抗战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

时间:10月上旬

负责:高一年级

抗战胜利手抄报范文第4篇

党的知识手抄报材料一党的简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xx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xx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xx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xx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爱国,既不等于爱这个国家的政府,也不等于爱这个国家实行的主义。

爱国,就是爱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而不是爱这片土地的统治者。

爱国,就是爱这个国家的人民,而不是爱这个国家的政府。

爱国,就是要让这个国家走向民主而不是走向专制。

爱国,就是要让国民走向自由而不是成为奴隶。

爱国,就是要勇于支持弱势群体正义的行为,就是要敢于反对贪官权贵的横行霸道。 爱国,就是要能够接受别国对本国合理的批评而敢于反对这个国家不合理的制度。 爱国,既要能支持政府有利于国民的政策,也要敢于反对政府压制或剥削国民的行为。 爱国,既要同情民众的疾苦,也要憎恨贪官的腐败。

爱国,既要为历史上的辉煌和今天的成就而自豪,也要为传统的专制和今天的落后感到羞耻。 爱国,既不是盲目排外,也不是骄傲自满。

爱国,既要勇于承认别国的优点,也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爱国,既要反抗外族野蛮的侵略和专制的统治,也要学习外国的科技文明和民主制度。

爱国,既是一种感情,也要保持理智。

爱国,不是无原则地支持某个领袖,不是无原则地为一个政权捐躯。

爱国,就是要勇于为人民的自由而牺牲,而不是被人利用成为排外的工具,成为专制政权维护统治的牺牲品。

党的知识手抄报材料二党的发展历程1920xx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20xx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全国各地新出版在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达到400多种。比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评论》外,还有《少年中国》、《觉醒》、《湘江评论》等。1920xx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20xx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编辑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他们的推动下,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xx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0xx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0xx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0xx年1月到1920xx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

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0xx年至1920xx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0xx年到1920xx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0xx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0xx年大革命失败到1920xx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0xx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0xx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0xx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xx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党的知识手抄报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1、为什么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凝聚我们这个国家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淡化、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成为公害,腐化堕落现象存在。

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而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全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为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刻不容缓。它不仅仅是青少年团体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青少年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二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三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四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动者。

4、现在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抗战胜利手抄报范文第5篇

张爱萍参加革命时很年轻,经历过红军长征、新四军抗战的艰苦磨砺。他熟读古代兵书,借古鉴今,常结合战争实际教育和训练部队。他文武双全,被誉为“马背诗人”。

血雨腥风,长征前后的艰苦磨砺

张爱萍上将军政全能、文武双全,善长诗词、书法和音乐,被誉为“军中才子”、“马背诗人”。

他15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8岁转入中国共产党,20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4年9月,24岁的张爱萍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任政治委员。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19岁那年,他改了名字。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的“川陕边防督办”、军阀刘存厚鱼肉人民,张端绪十分憎恨他。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想:要打倒军阀,就必须要有武装;要革命到底,就一定会有流血牺牲。于是,他改名为“爱萍”。“萍”的含意,一为“浮萍”,漂泊不定;一为“青萍”,即宝剑―斩杀不平!在前面加一个“爱”字,更能彰显坚决的革命斗争信念。那时,母亲已经悄悄地给他定了亲,也依旧没能改变他坚定要“走”的决心。“爱萍”看似充满女性化气息,实则极具阳刚之气!

时势造英雄!沙场征战,血雨腥风,艰苦磨砺,宝剑锋寒。在艰苦卓绝的长征初期,张爱萍在两个月内由红十二团政治委员晋升为红四师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时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的张爱萍参加了突破第4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1935年1月,张爱萍在师长张宗逊负伤、师政治委员黄克诚生病的情况下,责无旁贷地挑起指挥红四师参加土城战役的重任。在正面主攻郭勋祺的青杠坡战斗中,红四师英勇奋战,给川军的“模范师”以严重打击。1935年2月,红三军团由3个师缩编为4个团,张爱萍任第十一团政治委员。紧接着,他率部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攻克遵义城、坚守老鸦山等战斗。红十一团或担任前卫,或负责主攻,为红军长征途中取得第一个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中旬,红军向大渡河进军途中,张爱萍改任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团长是彭雪枫。

6月18日,经历了与凶恶敌人战斗的抢渡大渡河,与恶劣环境搏弈的翻越夹金山,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兴奋不已的张爱萍赋诗一首:

夹金六月犹飞雪,红军渡泸从头越。

夜宿南麓孤月升,晨攀北峰冷日斜。

银海茫茫鸟兽绝,寒风凛凛休停歇。

狂喜两军巧会师,欢声雷动天地裂。

8月的盛夏,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的红一、红四方面军继续北进。张爱萍和彭雪枫率第十三团作为右路军的先锋之一,经过艰难跋涉,终于通过了人迹罕至、气候无常的数百里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地区后,张爱萍再赋诗一首: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坐地随意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9月12日,一路北上的红一军、红三军,根据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决定,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3个纵队,团改称大队。张爱萍任第二纵队第十三大队政治委员,陈赓任大队长。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晚,支队司令员让素有“摸黑清”之称的张爱萍记下一个命令。一边口述,张爱萍一边以膝盖为桌撰写文书。不一会儿,张爱萍就把这份将第十三大队调归第一纵队的命令写好了。点灯后,审阅着字迹清楚,行距相等,字距匀称,没有漏字、叠字的命令文书,不由得夸赞:“张爱萍真是‘一遍清’啊。”聊起这份“绝活”,张爱萍说,这是他每天晚上都要以此方式记日记或写“打油诗”练出的硬功。

10月19日,越过六盘山、冲破军队最后一道封锁线的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激情满怀的张爱萍精心完成了一首《胜利到达吴起镇》:

秋风凉月伴征程,马不停蹄步疾行。

未遇人群逾四月,夜半宿营吴起镇。

晨见村头聚乡亲,高喊欢迎铁红军。

方知陕北苏区境,惊喜已抵自家门。

军民相会激情涌,欢呼声震九重云。

长征前后的一年多时间,张爱萍分别担任红三军团第十一、十二、十三团政治委员,为这3个主力团接受艰苦卓绝的考验,取得卓著功勋,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这3个团分别演变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第二营、第三营和师独立团第二营,第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九五团、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三九团和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第五七二团。

1935年12月,张爱萍任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并开始认真学习马术。接着,他又学习马上劈刀、射击等战术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挥小型实战,张爱萍做到了骑术精湛,刀枪纯熟。红军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中,张爱萍率骑兵团转战长城内外的榆林、靖边、定边、安边地区,牵制敌军,纵横驰骋,从而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后来,军委骑兵团演变为八路军第一二师骑兵营、骑兵第一师。张爱萍作为首任骑兵团政治委员,为这支团队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宝剑锋寒,抗战时期率部东进

1938年9月,张爱萍奉命调到新四军工作,先任中共豫皖省委书记,配合豫东新四军游击支队建立豫东根据地并向津浦路东敌后发展。1939年初夏,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成立,张爱萍任处长,组织领导开辟皖东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12月,张爱萍被任命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皖东北地区所有地方武装。张爱萍认为皖东北比皖东更接近华北,而且可以作为挺进苏北的跳板,也可与从南向北发展的、粟裕部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打击顽军。这正符合中共中央向东发展的战略意图。

1940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到皖东北检查工作。张爱萍与他在根据地与日伪顽周旋了一个多月。两人多次探讨新四军的战略计划。刘少奇指出,应把苏北看作新四军的战略突击方向。他疾呼:“广泛猛烈地向东发展,一直发展到海边上去!”

张爱萍也冷静地分析了皖东北根据地的优势:西有彭雪枫的豫皖苏根据地,南有张云逸的皖东根据地作掩护,南下的八路军跨过陇海线就可以在此休整。部队可以坐待时机成熟进入苏北。

皖东北的战略价值终于凸显出来,并得到中共中原局的认同。张爱萍投入到了尽心尽力地经营好皖东北根据地的工作中。

1940年8月底,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他们均成为战将黄克诚部队中的骁将。9月3日,张爱萍率部东进苏北,增援渡江北上之新四军,最终完成中共中央向东发展的战略意图。驻扎下来以后,他和韦国清在部队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肃清游击习气、建设正规化军队的教育,对提高战斗力大有裨益。很快,张爱萍率部接连取得了奇袭翰林庄、伏击梁岔、攻克高邮和占领宿(县)沭(阳)(东)海等战斗的胜利。

1941年1月上旬,蓄意制造了皖南事变,激起八路军、新四军的极大愤慨。1月下旬,中共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决定将陇海路以南、长江南北地区的新四军、八路军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坚决抗击日伪军。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改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张爱萍任旅长,韦国清任政治委员。

2月11日,第九旅攻打江苏省泗阳县青阳镇。张爱萍随突击营攻进镇内,逐墙进行突破。第二十五团在镇西北方向发起进攻时,遭到负隅顽抗,主攻连被压在一堵高墙后面。张爱萍赶到双方对峙的最前沿,副团长沙风向他汇报了情况。接着,张爱萍登上一个小炮楼,居高临下查清日伪军的火力点。他不顾危险,抽掉小炮楼上望孔中一块堵着的砖头,察看敌情,发现右下侧有个火力点。没想到,敌人竟先开枪,子弹差点击中张爱萍。说时迟,那时快,他迅疾从警卫员手里接过20响的快慢机,猛地推开砖头,向刚才发现的目标猛烈扫射,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点。与此同时,被压在大墙后面的部队迅疾冲了过去。此战结果,新四军歼伪军1个团,毙伤其40余人,俘副团长以下400余人,而自身仅伤亡16人。可以说,张爱萍身先士卒,为最终攻克青阳镇立下殊功。

借古鉴今,结合战争整训部队

张爱萍一边打仗,一边整训部队。他熟读古代兵书并善于研究兵法,借古鉴今,常结合战争实际教育和训练部队。

在政治思想教育上,张爱萍认为明代名将王鸣鹤的“练心”说颇能借鉴。王鸣鹤在万历年间刊行的重要兵书《登坛必究》中说:“练兵之法,莫先练心。人心齐一,则百万之众即一人之身。将知兵,兵知将,如子弟之卫父兄,人乎之捍头目,而常胜在我矣。”张爱萍在一次报告中谈到思想教育:“首先从政治上提高它。政治工作是主要的,先从抗日保家开始来启发大家的阶级觉悟,建立党的支部,加强对共产党认识的教育,拿红军的优良传统、斗争历史,以及苏联革命战争中的例子来说明革命的过程和前途,使全体指战员了解游击队有走向正规军的必要。”

在提高军事技术上,张爱萍推崇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练胆”、“教技”说。俞大猷在兵书《正气堂集》里讲,“练兵必先练胆”,“练胆必先教技”。“教兵之法,练胆为先;练胆之法,习艺为先。艺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张爱萍推陈出新,在近战方面着重练习刺杀、投弹、敌火下的运动;在夜战方面着重练习利用地形、地物、战斗队形、侦察警戒及夜袭。

在训练战术方法上,张爱萍对《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津津乐道。唐朝名将李靖说:“教得其道,则士为乐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这与王鸣鹤主张的“因其才力而授习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处。张爱萍将李靖的话语引申为不搞教条主义,反对盲目训练,注重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实践中,张爱萍既师承古人,又变阵融新。以拼刺刀为例,当时的刺刀与枪柄上的螺丝连接不牢,刺刀刺在敌人身上容易和枪脱离,因而拼杀效果不太理想。张爱萍便想到了简便实用的劈刀,并在整训中增加了劈刀课目。夜袭突击队过去只配手榴弹和短枪,张爱萍要求每人再配备一柄大刀,并强化训练。他再三强调:“劈刀不是劈花刀,应该采取日本式的劈剑术的动作。”整训后,大刀队成了第九旅的一绝。在后来的战斗中,当展开白刃格斗时,日军一见新四军指战员从背后抽出大刀,就胆战心惊,狼奔豕突。

由于张爱萍严以治军,第九旅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迅速成长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

1941年5月初,张爱萍指挥第九旅进行洪泽湖战斗。第二十五团第三营和警卫连奉命从临淮的老汴河口下水,其他各部在岸上进入阵地。部队刚进入洪泽湖口,就与水匪高铸九设卡的10余只钢板划子和其他30余艘船遭遇。新四军以轻重机枪猛烈射击,击穿水匪木船上的钢板,水匪大惊,四处溃散。张爱萍下令各部展开追击。第二十五团第二营和团直属部队接近高铸九水寨,与高铸九属下的王大明鸭枪队相遇。王大明已被张爱萍争取过来,所以,鸭枪队面对新四军时朝天放空枪。当新四军临近时,鸭枪队则掉转枪口,向高部开火。高铸九慌乱中乘船向南突围。他逃上岸后进了盱眙县城,投靠了日军。5月4日中午,高部及其他水匪被压缩于成子湖东南湖面,大部被歼。第二十五团第一营围攻另一水匪陈佩华部,第二天早上,陈部分头乘船向高良涧、老子山、盱眙方向突围。新四军紧追不放,大部匪徒在高良涧被新四军俘获,陈佩华也被活捉。少数匪徒在老子山附近,由日军开枪掩护得以逃脱。

此役胜利结束后,洪泽湖成了抗日根据地的内湖。为此,张爱萍作诗《平定洪泽湖》一首:

洪泽水怪乱水天,奋举龙泉捣龙潭。

红旗漫展万众勇,白帆云扬千樯舷。

塞江倒海斩妖孽,长风劈浪扫敌顽。

肠乌红天炀红泊,渔歌满湖鱼满船。

11月,张爱萍升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他上任后即组织全师军政大训练,并在全师排以上干部会上作了《认真改变我们的军事教育法》的报告。

兵形如水,军民团结苏北反扫荡

1943年初,苏北根据地军民积极展开了春季反扫荡斗争。张爱萍奉命统一领导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3个团和第七旅第二十一团及地方部队在盐阜地区坚持原地、分散作战,以抗击日伪军2万余人的疯狂扫荡,掩护主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面对敌人的进攻,结合盐阜区一片平原、处处水网的特点,张爱萍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采取了“敌进我进,敌退我进”的战术原则,即:日伪军开始扫荡时,则以宽大正面的防御战术阻击;日伪军前进时,则分散对其两翼包抄,转至敌人侧后追击,咬住不放;如日伪军反击时,则再迂回其侧翼,进行包抄袭击,紧紧盯住,不断袭扰,以疲惫敌人;当日伪军大举扫荡时,其兵力大大分散,则乘虚转进敌军区域隐蔽待机,并相机给兵力薄弱的日伪军据点以打击,抄其“老窝”,以牵制扫荡之敌军,对方势必撤回救援,这样就缩短了敌军在根据地扫荡的时间;当日伪军在根据地设立新的据点后开始撤回时,则分路转回原根据地,给新建据点敌军以反击,捣其“新巢”,处处占主动。

他对“敌进我进”的通俗解释是:“我们不是坚持内线作战吗?根据地被敌人占领了,我们再‘敌进我退’,还能退到哪里去?因此,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一个‘敌进我进’,再来一个‘敌退我进’。这样,既利于我们回旋,又使敌人有后顾之忧,作战的主动权便完全操纵在我们的手上了。”

布置完主力部队的作战任务,张爱萍又将目光转向民兵和地方部队,他以四川人特有的幽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三种作战方法:一是引诱敌人的“小孩拉瞎子法”,即以小部队引诱日伪军向新四军有利的方向行动,以杀伤日伪军或破坏其计划;二是阻滞敌人的“狗咬叫花子法”,即以小分队分散包抄、迂回敌后,跟踪追击,咬住不放;三是使敌人疲惫的“老头挖洞逗猴子法”,即待进犯之日伪军宿营时,于日伪军营地外挖洞隐蔽,向其宿营地投掷手榴弹或鸣枪,以疲惫日伪军,而敌军想还击却扫射不着。

张爱萍说:兵形如水,因地制流。打仗用兵,变化多端。只要有利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总目的,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1943年2月7日至22日,日伪军集结2万多人,采取分进合围、海上封锁的拉网战术,在飞机、骑兵的配合下,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以盐河以东、射阳河以北地域为重点,大举向根据地进攻。在进行反扫荡动员时,张爱萍一字一顿庄严地宣布:“战斗中,如果谁向后退,就枪毙谁。如果我向后退,你们就枪毙我!”

接着,张爱萍率部在根据地内与日伪军顽强周旋,“敌进我进,敌退我进”,搞得敌人晕头转向。盐阜区地方军民及民兵也采取“村村抵抗、处处放枪”的打法,在日伪军经过的道路分散设伏,给其必要杀伤后迅速撤离,分散隐蔽,入夜再复集中,以袭扰日伪军。同时,军民还采用挖沟、拆墙、筑坝、拆炮楼、打狗等措施,配合反扫荡战斗。

新四军成功地抵挡了日伪军一个多月的进攻,日伪军扫荡无大战果,只得灰溜溜地撤退。张爱萍立即抓住战机,对敌实施反击,以收复被占领的重要村镇。

攻克陈集,收复失地再立功勋

3月下旬,新四军攻击位于阜宁中心区最大的陈集据点。陈集的守军为日军崖畅野中队,共89人,装备精良,工事坚固,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并建有弹药库。如果及时拔掉这个据点,有利于改变双方态势,争得战场主动权。为此,张爱萍决定,由胡继成率第二十三团攻取陈集,特务营配合,其余部队担任阻击并袭击、牵制陈集据点之敌。

战前,张爱萍来到第二十三团,提出了四面包围,多路而又有重点地攻击的作战方法。张爱萍说:“我们这次要用‘火烧赤壁’的办法,多准备些弓矢,箭头上包裹蘸过火油的棉花。我们要用这种武器来摧毁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他还要每个参战连队组织一个20人左右的奋勇队,完成刺杀、投弹等任务。

24日夜,攻击部队隐蔽集结于陈集西北,分三路完成了对陈集的包围。

日军中队主要驻在陈集镇西的几所坚固民房里,另有一小部分兵力,驻于镇东北之太平庙。他们在镇中心设了一座很高的望台,筑了许多碉堡和射击掩体,还把集镇四周的桥梁拆毁,并在河里放了鹿砦。

战斗打响之前,张爱萍又到了第二十三团二营主攻第五连,他站在最前沿,实施最有效的指挥。夜晚9点多,尖刀班顺着交通沟快速行进到陈集的圩河边,干掉了日军哨兵。尔后,第五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日军的营区。机枪、手榴弹、蘸了油的弓矢,一齐向日营袭去。日军顿时死伤大片。接着,他们退到一个三面临水的院落内,借势负隅顽抗。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张爱萍接到报告后,给第二十三团团长胡继成下命令:“没有别的办法,还是火攻!”

于是,蘸了油、点上火的弓矢像萤火虫一样,朝日军猬集的院落飞去,终于把这座院落烧着了。屋内的日军,一边灭火,一边疯狂地以密集的火力顽抗。后半夜下起了雨,把火浇灭了,日军暂逃过一劫。

25日凌晨,战斗还没有结束。如果拖到白天,等敌人的增援部队一到,新四军就危险了。张爱萍急中生智,决定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把日军赶出来再打,即部队包围东、北、南三面,西边的部队则后撤到陈集西北角后埋伏起来。接着,正面攻击开始。奋勇队在机枪的掩护下,迅速占领了与敌人只有一墙之隔的一间房子,并将机枪架在了房顶上,向敌人猛烈射击,投掷密集的手榴弹。之后,奋勇队的勇士们又从房上跳下来,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一时间,刺刀相向,杀声连天。

经过激战,只剩下小部分日军由西南向西北逃窜。张爱萍很快调来了机枪,架在自己的指挥位置上。随即,子弹像扇面似地向正在往外冲的几个日本兵扫去。接着,二连也攻入了院子。残存日军随其中队长崖畅野拼命西逃,被埋伏的新四军歼灭。另有13名日军被俘。至此,张爱萍指挥部队收复了陈集。

战斗胜利后,张爱萍赋诗《陈集歼灭战》:

风送春暖鱼水融,月照铁马虎胆雄。

千村人迎招手笑,百户犬卧抚怀中。

大圣扬威罗刹腹,小鬼跪降龟壳丛。

陈集歼敌获全胜,丧魂落魄寇技穷。

接着,谢振华率第二十四团在3月31日攻占八滩,歼灭日军山本中队和伪军共220余人。之前,陈发鸿率第二十二团于3月19日在单家港遭遇战中,歼灭日伪军340多人,负责具体指挥的第二十二团副团长童世明壮烈牺牲。

这三仗是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反扫荡作战中的著名战斗。

经过历时63天艰苦而巧妙的战斗,张爱萍率部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收复失地。

1944年9月13日,张爱萍升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他随即率领全师指战员开展对日军的反扫荡、反蚕食的杀敌竞赛活动,先后拔掉30余个日伪军据点,解放睢南、宿南地区及睢宁县。

1945年7月25日,张爱萍本着边打仗边建军的原则,向部队颁布了《关于今后建军方针及明春前中心任务和工作秩序》的训令。强调“保证党的绝对领导,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与民主政府的法令,坚决完成党的任务,加强和健全政治工作及政工制度,达到政策统一,指挥统一”。

与此同时,张爱萍继续组织部队攻打日伪军占领的城市及据点。他率领第四师和淮北军区一部先后拔除了时村集、永安集、灰古集、孙瞳集、濉溪口、后马家等日伪军据点,迫使双沟伪军全部投降;攻克了曹村、夹沟、桃山、四堡、符离集等9个车站;收复了泗县、宿迁、泗阳、灵璧、萧县、永城、五河等县城。张爱萍还指挥淮北军区主力和地方民兵及广大群众重点破击津浦铁路徐(州)蚌(埠)段,不仅切断了龟缩在徐州的日军之退路和援路,而且切断了日伪军南北之交通线。

8月15日傍晚,张爱萍得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不禁由衷欣喜,万分激动,遂吟《浪淘沙》一首:

抗战历八年,豫皖苏边,敌后浴血扫狼烟。

创建抗日根据地,还我河山,捷报震耳传。

日寇乞怜,抗御外寇史空前。

祖国独立奠国基,改地换天。

新四军第三、第四师主力日后成为著名的王牌第三十九军、第二十一军。张爱萍作为新四军这两支部队的领导人之一,对部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期刊更多

抗战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抗战史料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