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战76周年

抗战76周年

抗战76周年范文第1篇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心得1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______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20_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20_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71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20_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_年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心得2

 

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就想到了战争时期牺牲了的英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面神圣的五星红旗。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才有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面神圣的五星红旗。

 

每一次唱起这庄严的国歌,在那激荡人心的乐曲声响起时,哪一个中国人,哪一个炎黄子孙,不是肃然起敬、激动万分呢?因为它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那烽火不断的乱世中,伟大的作曲家—聂耳用慷慨的歌词和雄浑的乐曲,用为国献身的勇气谱写了它,从此,战斗之歌时刻回荡在神州大地。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每次都发自内心去唱这国歌,心中的自豪感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为我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当我国南极考察人员凭着自己的科技力量,乘着自己的万吨巨轮登上南极大陆,建立起我们自己的长城站、中山站的时候;当我国运动员登上了世界之最—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谁不为这高兴,谁不为这自豪。如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颁奖台上,以前被称为“东亞病夫”的中国人,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有多少人为这惊讶,有多少人为这赞叹……

 

我为祖国的日溢强盛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一个拥有 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党的领导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开发区星罗棋布,高楼大厦到处都有;高科技捷报频传,卫星、火箭连连发射;重点工程节节胜利;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使“东方明珠”—香港重返祖国。人们安居乐业,我们的祖国正向前飞奔!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的祖国必将在这国歌的旋律当中勇敢站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心得3

 

铭记历史,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以史为鉴,就是对未来的。

 

悠悠的岁月不能将它尘封,虚伪的谎言不能将它掩饰,它见证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蜕变,它亲睹过侵略者狰狞可憎的面孔,它也震惊于中国战士誓死卫国的决心,它将一切的罪恶与正义,悲恸与欢乐,怯懦与不屈尽数收集,让时光为它们串成一条线,当人们回首往事时,一切清晰明了。它便是历史。

 

历史的长卷缓缓铺开,讲述着一段血色的岁月......

 

枪炮狂吼,血染大地,呼号声于天地间久久回荡。战士们同仇敌忾,举枪怒号,那细小的枪口怎能泄尽他们心中的愤恨!看着昔日默契的战友死在自己身旁,听着敌军轰炸机投落炸弹后震耳的爆炸声中夹杂着的乡亲们凄厉而绝望的哀嚎,他们无能为力。武器落后,敌众我寡,但每个人都深知,只要自己退后一步,原本可怜的胜算便又少了一分;只要自己畏缩一分,便对不起死去的战友,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要么守住阵地,要么全军覆没。要么赢,要么死!他们不惧一切,在枪林弹雨中奋勇还击,杀身成仁,死得其所,以鲜血铺就中华崛起之路......

 

中华人民在数不尽的反击与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正气,终于击溃日寇,守住国土,守得正气天地存!

 

而今天,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前军人整齐的方队,傲然的身姿,先进的武装充分地展示了战士意志之坚和中国国防力量之强。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让人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平是一艘航轮,能载着人们驶向美好的未来!

 

抗战76周年范文第2篇

军统局过问,美女特工浮出水面

郑苹如出生于1918年,祖籍浙江兰溪。父亲郑钺先生早年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支持者。孙中山流亡日本时,郑钺也陪同前往并娶了位日本女子为妻。妻子敬仰中华文化,为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郑华君。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郑华君以自己日本人的身份作掩护,在上海参加地下活动。在家庭的影响下,郑苹如从小就立下了为国立功的宏大志愿。长到19岁时,郑苹如已出落得风姿绰约,是上海有名的美女。中国当时最有影响的画报――《良友》曾以她的照片作为封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国献身的美女特工,如果不是因为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和大汉奸周佛海的一次谈话,竟然有可能被永远尘封在历史深处不为外人所知――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关押在重庆歌乐山下白公馆内的大汉奸周佛海,拐弯抹角地向来“看望”他的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打探自己的命运,他问沈醉:“隔壁关的丁默村也为你们出过力,你们为什么不肯放过他?还在六年前派一个女特工去暗杀他?”

沈醉对丁默村并不陌生,丁默村也曾是军统人员,曾任军统第三处处长。后来投入日本人怀抱,组建了76号特工总部,被任命为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也被关在了白公馆。但是周佛海说的“女特工”却让沈醉一头雾水:“那个女特工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周佛海说:“她叫郑苹如。因为暗杀丁默村未遂,被下令枪毙了,死时才23岁……”

沈醉一听,觉得这件事很没人情味:无论郑苹茹是什么人,只要是为国家献身的,就应该青史留名。于是他立即到军统局要求查询郑苹如的档案。但是翻遍了花名册也没发现“郑苹如”三个字。沈醉又请中统局人事部门帮忙查阅,得到的回答是:中统的名册中也没有郑苹如这个人!沈醉只好请上海方面查清此人的身份。

不久,从上海传来讯息:郑苹如只是中统的一名“运用人员”,因此没造册登记。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郑苹如的男朋友竟然是时任中统局“上海专员办事处”主任委员的嵇希宗。嵇希宗是陈果夫、陈立夫的亲表弟。日军占领上海前后,他是中统局上海特区情报股外勤人员。1941年春抵重庆,任中统局“党派调查处总干事”,不久被派来上海。抗战胜利后任中统局“上海专员办事处”主任委员。

嵇希宗第一次见到郑苹如是在郑苹如家里。那天他跟一位朋友去郑家拜访,无意中见到了郑苹如,当时就被她惊人的美貌打动了,心里暗自惊赞叹世上竟有如此美女,而且她的言谈举止更是温文尔雅,让人着迷。他决心把郑苹如追到手。

为了能与郑苹如经常见面,嵇希宗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以“抗战救国”的名义,动员郑苹如参与中统的活动,他相信郑苹如和她的父母肯定不会拒绝的。

果然不出嵇希宗所料,郑苹如一听说为抗战出力,立即表示:“无论叫什么事,我都不害怕!”而郑钺夫妇也表示大力支持女儿,嵇希宗大喜过望。从此,他成了郑府的常客,每次来访,都“郑伯伯”、“郑伯母”喊得亲热,却只字不提自己已有妻儿。时间久了,郑氏夫妇就喜欢上了他。郑苹如更是敬重嵇希宗有勇有谋,有爱国热情,心里也接受了他。

深入虎穴,成功营救抗日猛将

这一天,嵇希宗向郑苹如布置了一项任务:营救军统特工熊剑东。

熊剑东是浙江新昌县人,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军淞沪特遣分队”队长,并兼嘉定、昆山、青浦等六县游击总队司令。1939年3月在上海被日军抓捕,关进了沪西“杀人魔窟”。

“杀人魔窟”是日军与汪伪政府合办的“特工总部”,位于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这里戒备森严,郑苹如怎样进去呢?

嵇希宗早已成竹在胸,他诡秘地对郑苹如说:“你可以大大方方的、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进去,因为你是去看望你从前的校长!”

“我从前的校长?他是谁?”

“丁默村!”

郑苹如想起来了,她读中学时,校长确实叫丁默村。可这个丁校长怎么会在“76号”?

嵇希宗说:“可别小看了你的丁校长,他如今是‘杀人魔窟’的魔头,掌握着生杀大权!”

“虽说是当年的校长,但是这么多年没见面,他还能认识我吗?”郑苹如很担心。

嵇希宗说:“就凭你的条件,谁见了不心动?我敢断定你会马到成功!”他知道,丁默村是个赫赫有名的大色鬼,郑苹如的美貌又是世间少有,他姓丁的见了焉能不动邪念?但是眼看一只羊羔就要被送入虎口,嵇希宗心里不是滋味。他突然喊一声“苹如”,忘情地把郑苹如拉进怀里……

“76号”的两扇大铁门紧闭着,门内的警卫人员身挎长枪、短枪,暗处还架着机关枪。

警卫见一位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款款走来,眼睛都直了。他们主动讨好地问:“小姐,你找谁?”

郑苹如微笑着说:“丁默村。”

小特务们一惊:敢直呼丁主任大名,定然来者不善!他们立即进去通报丁默村。

一会儿工夫,当年那个在女学生面前总是色迷迷的“丁校长”慢悠悠地出来了,他虽然不认识郑苹如,但听见郑苹如喊他“丁校长”,便上前抓住郑苹茹的小手,说:“啊,啊,是你呀!进来进来,到会客厅坐!”

初次见面,郑苹如欲擒故纵,一杯茶还没喝完就起身告辞了。丁默村恳求郑苹如常来走走,“别忘了丁校长”。郑苹如点头说:“当然可以,到时丁校长可不要把我拒之门外哟!”

郑苹如从此成为丁默村的常客。有一次,丁默村关切地问她:“你现在的学校(上海法学院)不是内迁了吗,既然不能读书了,何不先找一份工作?”

郑苹如说:“找工作的事我不急,倒是有一件事想麻烦丁校长,不知您赏脸不赏脸?”

“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吧!”

“我有位女性朋友有事想对您说,我可以带她来见你吗?”

丁默村忙点头:“你只管带她来见就是了!”

原来,被郑苹如引见的就是熊剑东的夫人唐逸君。唐逸君唉声叹气地对丁默村说:“我丈夫是生意人,被日本人当成‘重庆分子’抓捕了,请求丁校长高抬贵手……”

几天后,熊剑东果然被放了出来。郑苹如长舒一口气。可她哪里知道,日本人放掉熊剑东是计划内的事,丁默村只不过是给她送了个顺水人情而已。熊剑东的“释放”,背后有一笔肮脏的交易,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以色为饵,杀贼不成身陷囹圄

营救成功后,郑苹如再也不想走近“76号”、再也不想见到“丁校长”了。想起他那双贼溜溜的眼睛就不寒而栗!但是,嵇希宗却要求她继续接近丁默村。

嵇希宗开导她说:“常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必须取得丁默村的绝对信任,无论他对你提出什么要求,包括要跟你上床,你也得答应他,明白吗?”

“什么?跟这个禽兽汉奸上床?希宗,这话是你说的吗?”

“苹如,事到如今,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身上肩负着党国重任呀!”

“我的任务是什么?”

“引蛇出洞,为国锄奸!中统、军统早已下令,要给‘76号’以沉重打击,重点任务是暗杀主任丁默村。但是,锄奸任务一次次失败,连经验丰富的少将特派员戴星炳也落入贼手。堂堂将军,身先士卒,视死如归,为了什么?”

见郑苹如沉默不语,嵇希宗接着说:“苹如,难道我愿意让丁默村玷污你吗?但是为了党国,我们只能作最惨痛的牺牲了。你要相信,在我心目中,你永远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天使,等锄奸完成,我们就举行婚礼。苹如,让我们携手迎接那幸福的日子早些到来吧!”

郑苹如听得泪流满面,但她内心仍旧踌躇、举棋不定。

恰在此时,丁默村又一次指示爪牙对租界内“不听话”的报社大打出手。他们砸烂了《中美晚报》报馆,枪杀报馆人员一名,重伤一名排字工人,并暗杀了对这一案件做出正义判决的法官。

被暗杀的法官叫郁华,是郑苹如特别敬重的叔叔!郑苹如的父亲是郁叔叔的上司和老师。两家关系亲密。苹如还曾在郁家见过郁法官的胞弟、“”作家郁达夫,并且读过郁达夫的许多作品。如今,这么一位伸张正义的好法官却被当街枪杀了,怎不叫郑苹如悲愤交加?郑苹如迫不及待地约了嵇希宗,对他说:“我决定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939年年底,日本驻上海的特务机关头目晴气庆胤邀请大汉奸们于圣诞节之夜到“重光堂”(日特务机关所在地)共度佳节。他还特意给丁默村打电话,要他带上漂亮女秘书。

郑苹如及时向嵇希宗通报了这一重要信息,他们决定在圣诞节这天实施锄奸行动。

圣诞节这天下午,郑苹如噘着嘴对丁默村说:“你看,我穿这么一件旧呢子大衣,怎么好意思出席宴会?会给你丢面子的。我还是不去了吧!”

丁默村乐了:“这事还不好解决吗?我们先到服装店为你买新大衣……”

“真的?那我在‘西比利亚皮装店’相中了一件大衣……”

“就到‘西比利亚’,我正想给你买一件节日礼物呢。”丁默村拥着郑苹如进了防弹轿车。

轿车离开“76号”,只十几分钟便到了“西比利亚皮装店”――这里是拟定的锄奸地点。她的战友已化装成下里巴人混迹于人流中,等待时机,枪杀丁默村。 下车后,郑苹如把丁默村挽得紧紧的,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此时,她已发现了人群中的嵇希宗西装革履,戴茶色宽边眼镜,脖子上系着长围巾。郑苹如心里一惊:他怎么穿得这么亮丽?这样是很容易暴露的!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时间改正了。

郑苹如和丁默村走进皮衣店,一边挑选衣服,一边有说有笑。丁默村毕竟是个老狐狸,他一边应付郑苹如,一边观察玻璃窗外的动静。鬼鬼祟祟的嵇希宗让他立即嗅到了异常气味,说时迟,那时快,他突然把一沓钞票扔给郑苹如:“你自己挑吧!我有事,先走了!”说完,撒腿冲出商店侧门,奔向街对面,跳上轿车,命令司机:“快开!”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按行动方案,埋伏于正门两侧,现在猎物却从侧门溜了!等反应过来飞步追赶时,已是鞭长莫及……

圣诞节行动前功尽弃。郑苹如回到家,越想越伤心,一夜泪水未干。

嵇希宗却在上司面前把失败原因全推在郑苹如身上。他说:“郑苹如神情太紧张,引起了丁默村的警觉……”回过头又约见郑苹如,对她百般安慰。他说:“你没暴露身份,所以尽管放宽心,继续与丁默村来往,寻找下一次机会。”

郑苹如虽然惊魂未定,但是经不住“未婚夫”地劝慰,于是决定再冒风险。

郑苹如给丁默村打电话说:“默村,你好吗?那天可把我吓坏了,到底出了什么事了?这几天我提心吊胆,尽做噩梦……”

丁默村说:“小宝贝,你不必害怕,那天只是小事一桩……你快来吧,我的身边怎能少了你这个秘书?”

于是,郑苹如再次进入“76号”,然而,这一次她踏上的却是一条不归之路。

坚贞不屈,女特工从容赴死

进入“76号”的大门,日本宪兵队队长涩谷就满面笑容地说:“郑小姐,请上轿车!”

“76号”大院何必以车代步?郑苹如正疑惑之际,突然从屋子里冲出两个人来,皮笑肉不笑地盯着她。这两个人,一个是“76号”警卫大队长吴四宝,另一个是第一行动队队长林之江。郑苹如感到势头不妙,她强自镇静地说:“轿车就不必了吧,我自己走进去……”话还没说完,林之江上前一把将郑苹如推上汽车,骂道:“臭娘们儿别装腔作势了!”说着,用手枪抵着郑苹如的胸脯,命令司机:“开车!”

主审郑苹如的是吴四宝的老婆佘爱珍。她对郑苹如施以最残酷地折磨,几乎用遍了所有刑具。但郑苹如咬紧牙关,一口咬定“西比利亚”枪击事件纯属感情纠葛。她说,她对丁默村是真心的,不嫌他老,不嫌他丑,为了与他相好还得罪了父母,可是丁默村到处招蜂引蝶。因此,她就花钱请来吓唬吓唬他,并没想要他的命……

“你说你买通威胁丁主任,叫什么名字,你怎么认识他的,他家住哪里?”

“是黑社会的帮会成员名字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姓张。”

“按他们的帮规,只能在他们规定的地点见面。”

“什么地点?”

“兆丰公园人工湖,湖边第二棵柳树下。”郑苹如从容的回答。

其实在审讯过程中,日本特务机关头目晴气庆胤曾动了恻隐之心,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不知为什么,很想救她,哪怕是免她一死也好。但是丁默村不答应,汪兆铭(即)先生也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也就作罢了。”

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们终于决定在1940年2月7日秘密枪杀郑苹如。

这一日午后,汉奸特务来见郑苹如,说:“郑小姐,恭喜你了,日本皇军和汪主席都下达了命令,要恢复你的自由。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带你出去散散心,顺便逛逛商店,你看好不好?”

郑苹如顿时明白,与亲人永别的日子到了。她从容不迫地换一身洁净衣服,穿上母亲送进来的高跟鞋,理一理头发,说一声“走吧”,径直走出牢房,上了日本军车。

刑场在西郊徐家汇火车站附近的一片荒地里,大坑已经挖好。行刑的小特务把郑苹如推下汽车,又一步步将她推到土坑旁边。站在郑苹如的身后,他举起枪,手和胳膊不停地颤抖……

“你,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开枪之前,小特务问郑苹如。

“这样的好天气,这样好的地方,白日青天,红颜薄命,竟这样撒手西去!我请你不要毁了我自己一向珍惜的容颜,帮帮忙,打得准一点,别把我弄得一塌糊涂。”郑苹如抬头望天,平静地说。

这便是郑苹如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抗战76周年范文第3篇

期待已久的总决赛终于随着骑士淘汰活塞之后,拉开了大幕。由于马刺战绩好于骑士,所以马刺率先在主场迎接骑士的挑战。骑士进入总决赛对于球迷来说,也是个惊喜,他们在落后的情况下连扳四场淘汰卫冕冠军活塞,就在人们祈盼骑士继续自己的状态时,比赛却早早分出了胜负,总决赛呈现了一面倒的局面,甚是难看。最终,马刺四比零横扫骑士。第一次进入总决赛的詹姆斯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赛场,看着马刺球员在自家门口庆祝胜利。

四比零一个尴尬的比分,看到这样的比分不由让我想起历史上呈现一面倒的十大总决赛。

1、熟悉NBA历史的人都知道。60年代的NBA属于凯尔特人队。从1959至1966年,“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和他执教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创下了不可思议的“八连冠”,又在1968、1969年两度称雄,写下了“绿色王朝”NBA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1959年的总决赛中,凯尔特人队四比零大胜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当时,实力超群的凯尔特人队进入总决赛之后。面对挑战者的顽强抵抗没有丝毫手下留情,很快阿波利斯湖人队就招架不住凯尔特人的犀利进攻,被横扫出局。用实力说话的凯尔特人队,就此拉开自己球队辉煌历史的第一页,NBA也就此进入了凯尔特人时代。

2、1968年才加入NBA的雄鹿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然而年轻的他们却在进入NBA后的第三年就拿到了总冠军。初加盟NBA的雄鹿队还是一支鱼腩之师,直到贾巴尔的到来,雄鹿队算是旧貌换新颜了。

1970年,在“天勾”贾巴尔的带领下。雄鹿队以56胜26负的战绩,彻底摆脱了垫底球队的阴影,并成功晋级东区决赛,但这一年他们没有收获。1971年,借助于另一位全明星球员“大O”奥斯卡・罗伯特逊(Oscar Robertson)加盟所带来的宝贵经验,雄鹿队在总决赛中以干净利落的四比零将巴尔迪摩子弹队(现在的华盛顿子弹队)横扫出门,轻松赢得总冠军。此后几年,雄鹿虽再没有染指过总冠军,但球队保持了强队本色,并成为NBA历史上第一支连续三个赛季常规赛取得60场以上胜利的球队。

3、1983年,湖人与76人交手的总决赛可谓是经典。当时湖人拥有“魔术师”约翰逊和“天勾”贾巴尔;76人方面。球队由摩西・马龙和欧文率领。尽管“魔术师”约翰逊掌控外线,尽管贾巴尔坐镇,但摩西・马龙和欧文率领的76人却在四场比赛就结束了湖人的表演,而且每场比赛76人都净胜对手10分,最终捧起了总冠军奖杯。

由于双方阵容都比较明星化,所以比赛也颇具看点。其中一场比赛,76人队还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比赛中,半场结束时湖人领先76人3分,下半场比赛马龙和欧文发威,结果76人反败为胜。从此来看,76人夺取总冠军也是情理之中。

4、1989年。底特律活塞队在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以105:97击败了洛杉矶湖人队,从而实现了横扫对手,并赢得了球队历史上的首个总冠军。这场比赛同时也是传奇巨星“天勾”贾巴尔所打的最后一场NBA比赛。其实,活塞夺取那一年的总冠军也有些许的幸运,由于湖人当家球星“魔术师”约翰逊的受伤。使得湖人在比赛中缺少了很大的竞争力,所以活塞能够夺冠的难度也就降低。不管怎样,“天勾”贾巴尔用总冠军来结束球员生涯,也算是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5、1990-1991赛季,乔丹平均每场比赛拿下31.5分,获得常规赛MVP。在乔丹的率领下,公牛队一举杀人当年的NBA总决赛,对手为西部的湖人队。总决赛之前。“魔术师”约翰逊说:“乔丹和公牛无法赢得总冠军。”结果,却和约翰逊说的恰恰相反,公牛不但赢得了总冠军,而且横扫对手轻松戴上了总冠军戒指。那一年,公牛开始统治联盟,公牛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此后,公牛队使得很多球员总冠军的梦想付诸东流,梦想的破灭,也让很多人抱怨与乔丹在一个时代,简直就是生不逢时,这样的球员不在少数,如马龙、斯托克顿、巴克利等人。

那个时代只属于公牛,只属于乔丹!

6、1995年总决赛,休斯敦火箭队与奥兰多魔术队交锋,也是初出茅庐的奥尼尔和传奇中锋奥拉朱旺的对抗。年轻的奥尼尔当时是第一年参加总决赛,第一次他就尝到了失败的苦果。其实,从季后赛排名来看,魔术是东部的头号球队,火箭仅仅是第六名。总决赛,火箭却给魔术上了一课,告诉他们排名并不是夺冠的第一要素。实力才是最好的夺冠武器。那年,火箭最后以四比零横扫魔术,奥尼尔也首次尝到耻辱的感觉。

7、1996年总决赛,公牛对阵超音速。开赛公牛取得三比零的领先,为了能够在主场庆祝胜利,客场作战的公牛放水让超音速赢得了两场胜利。回到主场后,公牛顺利夺冠。夺冠当天,乔丹流下了眼泪,因为那天是父亲节,刚刚失去父亲的乔丹用冠军来悼念父亲。

8、2002年总决赛,湖人与新泽西网对阵。说起来湖人与网队之间还有着不浅的渊源,新泽西队内有6个人曾经在洛杉矶生活过,甚至连他们的主教练斯克特也曾以湖人队主力后卫的身份拿过总冠军,并在1996年从湖人队退役,而湖人队主教练杰克逊也曾经身披新泽西网队的战袍在赛场上拼杀过。湖人队的奥尼尔,更是生在长在新泽西的地道新泽西人。即使两队有着很深的渊源,赛场上湖人却没有给网队任何机会,四场比赛就结束了总决赛,球队也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抗战76周年范文第4篇

人心齐,泰山移。无论是基层治理还是疫情防控,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那么76天纪录片观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76天纪录片观后感范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76天纪录片观后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于全党上下无异于是一场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政治“大考”。在疫情面前,党中央高瞻远瞩、严密部署,各级党委(党组)主动出击、迅速迎战,上下协同、高效有序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充分印证了我党的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制度执行到位的“最后一公里”,应稳扎稳打、实打实锤,视疫情为考场,在“疫战”中淬炼党建引领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思想引领稳定力。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起着举旗帜、聚民心的关键作用,思想引领是团结群众、凝聚共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到了攻坚期,各基层党组织要筑牢疫情防控的“思想堤坝”,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既不轻战也不畏战,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过分恐慌,科学理性应对疫情。要坚决杜绝“差不多就行”的走过场行为,必须不打折扣将中央指示精神落实到疫情防控每一项工作任务中;要坚决防止“没那么倒霉”的侥幸心理,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起群防群治的防疫意识。心手相连、攻克时艰,凝聚起抗击疫情“不胜不休”的强大信念,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组织引领强动力。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是抗击疫情的“压舱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乡街、村社党组织冲锋在前、日夜坚守,构筑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彰显了强大的政治担当。要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上下功夫,着力强化组织引领力,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结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起在制度执行上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聚沙成塔的工作局面,使组织引领成为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合理、有序有效运行的强大动力。

榜样引领增活力。人心齐,泰山移。无论是基层治理还是疫情防控,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在防疫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人们并肩战斗的感人场景,他们中有身披白色“战袍”,舍身忘死的医护人员;有高举大喇叭走街串户,硬核带劲的村社干部;有日夜坚守在交通要塞,身先士卒的交通警察;还有不计报酬无偿奉献,主动请战的党群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勾勒出群众心中“防控英雄”的画像,感染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场战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要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活调动一切力量,不断拓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半径”,就一定能构建起抗击疫情的最大“同心圆”。

76天纪录片观后感二

中国书法中有种说法叫“人各有体”,说的是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书写风格。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危机时,也有自己的处理风格。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向世人展现的,是一场“中国式”的战“疫”。

以点成面,步步为营,层层严防构建钢铁长城。建广厦者,亦需一砖一瓦地往上垒。砖瓦坚固,房屋不倒;砖瓦稀松,柱倒屋塌。在一个国家中,人民群众就是这一砖一瓦,在这次疫情中,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以村(居)、街道为最基础的战斗堡垒,以乡镇、县、市、省层层划分战斗单元,坚守自己的阵地,严加防控,确保疫情不传播,确诊人员能及时有效得到治疗。步步为营,方能步步为赢,我们用这种“以点成面”的战斗方式使得整个防疫战线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

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群策群力全面精准抗疫。“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虽然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也有“术业有专攻”之说,在疫情防控中,医疗人员挺身而出救死扶伤;各级政府、人民子弟兵各司其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证国家正常运转;民众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心系疫情,尽自己所能,捐款捐物。换言之,我们的人民正如螺丝钉一般,把一个个普通的螺丝钉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得国家这个大机器稳步前进,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也正因如此,疫情才能“快、准、稳”地得到控制。

上下一心,组织有力,举国一致齐力抵御“疫魔”。“群雁无首不成行”,夜里的船只也需要灯塔来指引方向。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举全国之力共同抗击疫情。一声令下,全国各省市医疗队伍驰援武汉,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湖北。“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组织有力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团结一心的人民的奋战下,在强大国力的支持下,“疫魔”终将被战胜,人民生活终将重入正轨。

警惕反弹,“穷寇”宜追,不获全胜坚决“不罢休”。毛泽东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经过两个月奋战,国内疫情终于得到控制,确诊人数也是日渐减少,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消除的程度,所以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后关头,就越要严加防控,加之国外疫情暴发,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做好防控工作。

英雄的人民,即将打赢一场“中国式”的战“疫”。烟水初销,风弱催柳,正是一年春好处,让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迎接胜利的到来。

76天纪录片观后感三

为民初心不能丢,战疫精神不可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大战、大考中,无数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先锋本色。他们切实解民心、排民忧,让一朵朵初心之花绽放在人民群众心中,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让初心之花绽放在顽强拼搏、坚守阵前的决心之中,永葆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的“使命感”。时代是“出卷人”,而我们是“答卷人”,要答好这套“时代答卷”,共产党员要拼搏在先、死守阵前。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每一个战场都需要共产党员积极应战,有的人刚下战场,又上另一战场,各项任务挑战“无缝对接”,他们一心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奋不顾身、无怨无悔。既然在入党的那一刻坚定地宣读了入党誓词,就要做好随时冲在前方、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准备。面对当前压在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座座“大山”,我们要清晰认识到攻克危就是机的时代前景,让初心之花绽放在顽强拼搏、坚守阵前的决心之中,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像过去赶跑列强、斗垮压迫一般,鼓足士气、不畏挑战,不获全胜决不鸣金收兵,以常态化作战的斗争态度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信任。

让初心之花绽放在舍己为民、矢志奉献的信念之中,永葆中国共产党克己奉公的“责任心”。“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疫情发生以来,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从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有力举措到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无不展现优秀共产党领袖的强烈责任心;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落细各项举措,为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在防疫和复工之间准确把握每个节点,无不践行“人民政府”为人民负责的铿锵誓言;数千万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要么冲刺一线,不论生死、不计报酬,要么坚守岗位,为人民群众构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无不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矢志奉献。初心是为民,而奉献就是责任。面对这次疫情大考,中国共产党始终让初心之花绽放在舍己为民、矢志奉献的信念之中,让热血沸腾在守护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添必胜筹码。

让初心之花绽放在团结人民、共克时艰的实践之中,永葆中国共产党根植人民的“烟火气”。“独木难支,众木成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成长壮大,正是因为背靠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可爱、最体贴也最勇敢的人民,他们会在我们艰苦战斗时递上一杯热茶,也会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前赴后继完成我们的使命。无论是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还是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的背后,都离不开14亿同胞的鼎力支持与理解配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共产党员用真情守护人民,人民也同样在以真心予以回馈。点点微光,终汇聚成温暖春光;众志成城,终凝聚成家国安宁的强大合力。有这么好的人民,我们从来都没有理由说放弃,而是始终让初心之花绽放在团结人民、共克时艰的实践之中,在每一次危机之中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初心之花写下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心系人民的动人“花语”。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我们要一以贯之让初心之花绽放在人民群众心之所向,让守护伟力蓬勃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不断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奉献力量、谱写新篇。

76天纪录片观后感四

自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__镇全体党员干部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攻坚防疫战!退伍军人__通过郯城县农村党组织选配改革试点的考试,成为了前茅茨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军队,他艰苦训练努力拼搏,苦难险阻坚守防线;在基层,他牢记初心不忘人民,田间地头热心服务;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发扬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战斗精神,践行初心,勇当先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的本色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选配改革书记的风采。

硬核消息宣传到位,确保防疫知识入脑入心。为了让村民充分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疫情相关知识,__将自己的手机彩铃都换成了防控宣传标语,他让村里的喇叭响起来,每天高频次、多时度、全方位播报疫情宣传信息;让宣传标语挂起来,在村里的主干道和主要场所都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让权威信息转起来,在村微信群中转发最新疫情动态、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权威媒体疫情信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不信谣、不传谣,为群众解疑释惑,避免群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值守防护摸排到位,有效管控减少风险隐患。__在村里成立了值班防护小组,在村内主要路口全部设置卡哨,带头村内党员轮班值守,严防死控,确保“本村村民不外出,外地车辆不进入”,做好外来车辆、人员的检测监控,有效控制人员的流动及疫情的传播。为了做好村内人员排查工作,他对村内流动人员的走向和情况做到全盘掌握,对有__旅行史和__返乡的人员进行严格摸排,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管控减少风险隐患。

消毒防疫服务到位,关心关爱关怀群众安全。__组织人员对村内逐街逐巷定时进行消毒杀菌,确保不留空地,全面消杀,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对于村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贫困户家庭,他扛起喷壶挨家挨户进行消毒工作,帮助行动不便的困难人员和居家隔离的人员代购物品,对村民做到有忙必帮,有需必到,忠于职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以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6天纪录片观后感五

2020年,却迎来一个巨大的挑战,新型肺炎首先在武汉爆发,而后蔓延全国,看到中国的大公鸡地图全变红后,此时的红色是如此“耀眼”,让人感到压抑,让人感到恐惧,似乎比当年的非典更可怕。2003年未能陪祖国抗非典,2020年我们陪祖国抗疫情!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最简单的就是安安稳稳的做“宅女”、“宅男”,钟南山爷爷说过“在前线工作着的医务人员,用生命在为我们打仗,这个难关能不能快速渡过,不仅仅是靠医务人员,还要靠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不出去,就能拖死耗死这场瘟疫,你们出门玩一次,就是在拖大家后腿一次。”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现在的暂时安稳,是那些医务人员用生命在抵抗病毒,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拖国家的后腿,利用这些时间查漏补缺,迎接我们的高考。

其次,杜绝野味,这次疫情爆发于武汉,就是因为当地的海鲜市场贩卖各种野生动物,导致病毒从蝙蝠身上传到了人类的身上。曾有记者暗访,当地的海鲜市场遍地都是各种野生动物尸体、内脏,甚至在疫情已经爆发后,仍然有不法商家出售野味,只是因为人类的一时贪嘴,造就了今天的局面,可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我开始杜绝野味,并且积极宣传,告诉身边的人,通过互联网,告诉全国的人,我们的后勤事务做好了,那些医务战士们才能打赢这场战“疫”。

最后,不信谣言,网上随随便便一条假新闻就让人信服,双黄连、酒精在各个药店脱销。而终南山的劝告却无人理会,依然我行我素,走亲访友。我们在抗击疫情同时,更要打击这些造谣者,传播正能量,都做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不是最美的逆行者,但我们可以做最美的守护者;我们不能冲锋陷阵,但是我们可以做强大的后盾;我们虽没有超高的医务水平,但我们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抗战76周年范文第5篇

1931年7月,正当袁殊以满腔热忱为左翼文化运动奉献力量、投身反帝爱国斗争之时,中共中央负责情报工作的潘汉年根据隐蔽斗争的需要,将他调到情报战线工作。从此,袁殊的名字从进步文化圈子中销声匿迹。

10月的一天,袁殊接到潘梓年的通知,来到位于静安寺的一家白俄咖啡馆,潘汉年和他的助手欧阳新(化名王子春)正在等着他。他们代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正式吸收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秘密党员,参加中央特科工作。

当时,由于顾顺章、向忠发的叛变,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共产党人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追求真理,袁殊毅然作出了这一政治抉择。

潘汉年对他说:“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组织成员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今后要渐渐褪去红色,伪装成灰色小市民,寻机打入敌人内部。”

王子春说:“在敌人内部做分化瓦解工作是危险的,你很可能被捕入狱,也可能亲眼看着组织成员被敌人严刑拷打,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暴露自己。你甚至可能永远背负反动罪名死去,但党是知道你的。”

潘汉年接着说:“要终守自己的信念。一个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业,除了生命,还有更难的,是要毁掉自己的名誉。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无名英雄。”

潘汉年指定王子春为袁殊的单线联系人。经过两个多月的正式训练,袁殊掌握了进行秘密联络、传递消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王子春耐心地帮袁殊梳理亲朋关系,袁殊想起有个表兄贾伯涛在中任要职。

贾伯涛是袁殊娘舅贾宝书的大儿子,由袁殊的父亲袁晓岚推荐到黄埔军校学习,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担任过黄埔同学会会长,先后在湖北、上海警备司令部任职。袁殊从不与他们来往,几乎忘记了这位表兄。王子春指示袁殊立即设法与贾伯涛联系,请求代为谋职。贾因袁晓岚推荐上黄埔的关系,很快便将袁殊介绍给了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

王子春要求袁殊写个简历,强调“厌倦了左倾活动,想过安稳日子”的愿望。并让袁殊投其所好,准备一份“工作意见书”附上。吴醒亚看了连声称“好”,当即要袁殊加入他的湖北帮,为他打探社会消息。

1933年,吴醒亚成立了CC系秘密小派别“干社”,与之对应的则是戴笠以黄埔学生为班底成立的“复兴社”。这两个法西斯组织以拥蒋为宗旨同时出现在上海政治舞台上。

袁殊被任命为“干社”情报股股长。任行动股股长的是李士群。李士群曾在上世纪20年代加入过中国共产党,被捕后公开叛变革命。王子春指示袁殊严密监视李士群的行动。最初打入吴醒亚特工组织时,给吴醒亚的情报完全由王子春提供,都是些无重大价值的情报,诸如西南派系联合反蒋内幕之类的消息。一次,在王子春指示下,袁殊利用胡抱一和王亚樵的关系,与程潜部队驻沪代表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密谈,为吴醒亚立了一“功”。王子春让袁殊趁机向吴醒亚讨个新闻记者职业,以便开展工作。于是袁殊被介绍到“新声通讯社”当了一名记者。“新声通讯社”虽然是个政治色彩不十分浓厚的民间通讯社,但记者是无冕帝王,能上通天下达地,自由采访社会新闻。袁殊因此能经常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了解一些政府的内幕消息,同时,也有机会出席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在王子春的精心策划下,他结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外交官岩井英一。

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袁殊迅速打开了秘密工作的局面,不仅成功地打入中统,还进入了日本外务省情报机构,为日后潘汉年在日伪时期领导对日情报斗争获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打入了军统,被委任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

情报组少将组长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代表在庐山举行谈判,被迫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进一步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局面逐步形成,9月两党再度正式合作。

一天清晨,戴笠突然亲临位于武康路的袁殊妻子马景星的私宅,要袁殊第二天9点去面谈,同来的军统上海区区长周道三留下地址后便登车而去。袁殊感到十分意外,立即向潘汉年汇报。潘汉年分析戴笠是要袁殊为他做事,认为“机会难得”,要袁殊趁机打入军统。

淞沪抗战爆发后形势急剧紧张,开始向大后方撤退。戴笠正在布置潜伏任务,急需懂日语的情报人员。杜月笙提醒戴笠,曾被军统逮捕过的袁殊是留日学生,有很多日本方面的关系,现在生活正无着落,不妨给他布置些任务。

接受了潘汉年的指示后,袁殊如约来见戴笠。戴笠毫无客套,劈头就问:“你现在靠什么生活?”

袁殊按事先想好的回答:“靠老婆生活。”

戴马上说:“那你就给我做事。”

袁殊问:“不知戴先生要我做什么事?”

戴笠说:“留日学生不做抗日工作做什么?”

他向袁殊交代了工作,给了两项具体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将来时局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坚持留在上海。

如此一来袁殊又打入了军统,被委任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虽然要接受一名军衔比他低的军统上海区区长的领导,但他得以充分利用打入军统的机会开展情报工作,从事秘密地下抗日斗争。

袁殊定期在善钟路拉斐德路口一家高级咖啡馆与潘汉年见面。除汇报军统内部情况外,还将深入“日本特别调查班”进行反侦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潘汉年。

“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日本政府决定增兵上海。9月中旬派往上海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近20万人。10月初,第一零一师团、第九师团、第十三师团又先后抵沪。日军企图迅速进入苏州河一线消灭上海北部中国守军。为配合守军打击侵略者,袁殊化装成日本学生,冒着生命危险亲临日军阵地侦察。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置身于荷枪实弹的日本人中间,一边机智地应付着正在指挥部队的军曹,一边将日军和军车调动情况记在心中。他顺利完成实地侦察任务,提供了重要军事情报,为上海抗战立了大功。

袁殊除肩负隐蔽战线特殊任务外,还以各种化名从事文化、新闻战线的抗日救亡工作。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时期,双方创办了一张文化界抗日统战性质的《救亡日报》。这张四开一张的报纸是在指示之下,由潘汉年出面与负责文化工作的潘公展商谈,各出资500元开办的。我方由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创办伊始,在政策思想方面双方就存在着矛盾和斗争。郭沫若亲自采访和撰写的评论文章坚持团结抗战的大方向,方面的周寒梅却千方百计要改动内容,在印刷发行上百般刁难。夏衍遂请袁殊出面斡旋。袁殊运用他的特殊社会关系,几经交涉,以“不要过分为难”等等理由劝阻了周,使郭沫若的文章得以全文刊登。为表谢意,郭老手书诗一首赠袁殊:

猛论如虎贪击狠,狂寇而今已碰墙。十万健儿争死国,拼将碧血染疆场。

在险恶的环境中,袁殊单枪匹马战斗在敌人营垒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潘汉年于12月中旬撤离到香港,行前向袁殊交代:今后通过刘少文与组织保持联系,但有关情报方面的情况仍只与他(潘汉年)单线联络。

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反动派两股邪恶势力,坚守在孤岛的上海地下党困难重重,袁殊单枪匹马战斗在敌人营垒,环境更为险恶。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袁殊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内外反动派角逐情报沙场,进行着一场极其特殊的生死较量。

1938年夏,他亲自领导策划行动小组干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虹口本田纱厂后院有一个日本海军军火仓库,袁殊派人侦察后,发现只有一个当伙夫的外乡人可以自由出入。于是派“抗日铁血团”的王铁民化装成黄包车夫,以帮助买菜为名出面搭讪,一来二去混熟了。一天,袁殊将事先准备好的定时炸药交给王铁民,王将炸药藏在送给伙夫的菜筐内,由伙夫带进库房,并约好“晚上务必出来去相亲”。待到深夜,一声巨响把日海军仓库引爆,冲天大火划破夜空,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上海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年末,他又组织了伏击汉奸、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和伪大民会会长冯心如的秘密行动。

1939年5月,戴笠电召袁殊到香港,嘉奖“行动小组”抗日有功。戴笠单独召见袁殊给予奖励,并布置暗杀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的任务。李士群投靠日本人后,杀了不少军统的人,戴笠对其恨之入骨,决心除掉他。

在香港,袁殊与潘汉年单独见面,汇报了在上海的工作。潘汉年告之不久即将去上海。

回上海后,袁殊开始着手策划爆炸汪伪76号特工总部事宜。他亲自画了地形图,派人从76号后面的菜地挖地道,正当计划实施之际,暗中投靠李士群的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将他出卖。李士群将袁殊扣押在76号,拿出袁殊亲手绘制的76号地形图、爆破计划书,逼迫他说:“凡以武力反抗皇军占领者,一律就地处决。要么与我们合作,要么就地处决。”

袁殊从容地对李士群说:“打仗有胜有负,今天我失败了,听凭你处置!”

李士群见状,换了一副面孔,他拿来一堆钱放在袁殊面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并强调:“日本人一般是不收回死刑成命的。”

袁殊立即说:“你为日本人办事,我就没有日本的关系吗?”

李士群怔住,他知道袁殊有许多日本朋友,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按袁殊的要求去做:为他安排洗澡,端酒上菜,派自己老婆去袁家通知马景星送换洗衣裳。

袁殊趁机暗示马景星去见潘汉年。马景星到潘袁约定见面的咖啡馆告诉潘“小袁出事了”,潘汉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说:“打个电话通知岩井救人。”

岩井果然以“袁殊是外务省的人”为由,疏通渠道将他保了出来。

为了党的情报工作褪去进步色彩,

公开当上了“汉奸”

抗战全国爆发后,由于全国人民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侵略者以武力迅速的计划宣告失败。为继续实现吞并中国的野心,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以华制华”的侵略步骤,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手段,加紧扶植汉奸政权,并在我根据地边沿搞两面政策,宣传“中日一体化”走“共存共荣的和平道路”。

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阴谋和蚕食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面,坚持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在敌占区建立“灰色政权”、办“灰色报纸”,以公开合法的斗争方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经党中央研究批准,从香港、桂林、延安等地抽调人员协助袁殊组建班子,在上海宝山路938号对外挂上了“岩井公馆”的招牌(实则并不是岩井的公馆)。控制本部的主要人选均由潘汉年幕后选派:主任陈孚木是潘通过何香凝出面请来的统战人士,副主任兼主干由袁殊(化名严军光)担任,协助袁殊总揽人事、财务大权的翁从六(翁永清)、负责新闻出版编译工作的恽逸群(恽介生)、鲁风(刘祖澄)、秘书周静(唐埙)、电台负责人刘人寿(杨静远)等均是我地下党员。

潘汉年周全地考虑到,对军统方面必须有一个合乎情理的说辞,不能割断联系。他让袁殊给戴笠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由于王天木出卖,爆炸76号事败露,被日宪兵司令部判死刑。因岩井出面营救,不得已与日本人“合作”,虽身为李陵但不忘汉室……潘汉年派一位名叫张子羽的人到重庆去沟通戴笠的关系。戴笠当初启用袁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他“深入日本关系,交换和平意见”,所以正中下怀,遂托张子羽带来亲笔回信,勉励袁殊继续为军统效力。

袁殊机智地取信于岩井,他对日本人搞“全面和平”的政治谋略进行反利用,巧妙地掩护了潘汉年等我方同志,以及设在岩井公馆内的电台。岩井消除疑虑,放手让潘袁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合作”。

为了完成深入日伪获取情报的重任,潘袁默契配合串演了一场“戏中戏”,利用日方提供的方便和经费,拓展了我方在香港的情报战线。潘汉年在袁殊的保驾护航下,出入日伪如走平道。他从容地往来于沪港之间,暗中领导着他的情报班子,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战略情报,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狼”共舞14年的袁殊回到了党的怀抱

1945年9月,党组织通过恽逸群通知袁殊做好转移到解放区的准备。与此同时,戴笠派先行人员王新衡委任袁殊为军统上海站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袁殊敷衍了几天后,便隐蔽起来。

戴笠到达上海要亲自接见袁殊,王新衡在上海《申报》登“寻人启事”,也未见袁殊露面。 1945年10月7日凌晨,在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华中局联络部的精心安排下,袁殊与翁从六、梅丹馨、李钦方分别来到兆丰公园集中,等在那里的交通员黄炜、王平带领他们分乘三辆三轮车向青浦驶去。平时这条路线的交通由一名女同志担任,这次组织上临时增派了一名男同志。交通员听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因此特别小心关照。一路上有时换乘小轿车,有时步行穿过乡间小路,安全抵达新四军淞沪支队司令部――青浦观音堂。由于《双十协定》的签定,淞沪支队必须北撤。他们又第二次转移,乘船渡江到达解放区的新港镇,当地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北撤部队,以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袁殊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欣喜。渡江后,袁殊一行接着行军去淮阴,华中局联络部部长杨帆亲自到码头迎接他到驻地,、饶漱石分别宴请他,欢迎他来到解放区。他还见到了左翼文化界的老朋友楼适夷、阿英、匡亚明、李一氓、冯定、吴克坚等人。14年来他与“狼”共舞,单枪匹马战斗在敌人心脏里,为了完成掩护任务,必须串演反面角色,甚至在生活方式上也要与敌人“合流”,难言的苦衷不能向任何人诉说……现在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家庭。他向华中局书记饶漱石提出,希望到延安去学习,饶说交通有困难,劝他留在华中局工作。

到解放区的最初几个月,袁殊写白区工作经验、敌后14年自传,写汪伪、日特、军统内部材料,担任华中局联络部第一工委主任,后负责国统区宁沪一带的策反工作。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建议,袁殊对外以他的亲戚为名改姓曾,秘密党员时期的党龄以后再算,现在以曾达斋的名字重新登记入党。

1946年初,确知袁殊到了解放区,军统下了通缉令,派一个连去苏州抄家,袁殊的妻子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从后门脱身跑回上海。南京一家小报出现了“袁殊病逝”的消息,一度在敌占区扮演反派角色的“汉奸”名字,从此便在政治舞台上消失。

1949年2月,北平解放。李克农亲自调袁殊到中央情报部门工作,他随冯铉到北平报到。在国务院情报总署、中央军委联络部工作的日日夜夜,是袁殊一生中最为红火的日子。他每天工作到深夜,专门从事日本问题的研究,定期为《世界知识》撰写有关日本问题的政论性文章。袁殊有着极好的口才,经常为部里的干部和年轻同志作报告,谈白区工作经验,讲有关日本问题,在部里被称为“日本问题专家”。

“就是把我烧成灰,我也是心向共产党的。”

1955年,正当袁殊以充沛的精力、满腔的热情为新中国的情报事业奉献力量时,发生了“潘汉年案件”,他长期在潘汉年领导下工作,以“反革命罪”受到株连,含冤入狱。

1975年5月15日,在狱中度过20年零40天的袁殊告别了秦城监狱,被送到位于武昌大军山的一个农场。64岁的他,以“不带帽的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学习和劳动改造,并被允许通过农场管理人员与亲属通信。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后,他即着手给原机关老领导写信,以“生命不息,绝不停步”的执著精神,请求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77年5月,袁殊被准假25天回京探亲,终于与离别20年的子女团聚。20多年恍如隔世,他得知老母亲在1971年去世,第三任妻子在“”中受迫害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不免伤感万分;但看到儿女们均已成家,工作生活安定,又深感安慰。回到湖北后,他写了《遥想》诗一首:

骸骨托付军山上,

留于儿孙凭悼长。

三春堤上莺歌柳,

墓霭林前燕舞塘。

草木百代凌霜劲,

江流千载洗沙忙。

盛世朝朝新曙色,

故国风景更浓妆。

他认为自己会在农场度过余生,订了一个坚持劳动、坚持学习、坚持节约的计划,从每月仅有的22.5元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订了《红旗》、《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考古》四种报刊。除了每日半天劳动半天集体学习外,晚上的时间他都用来阅读书报、写学习心得,还将狱中心吟默诵的诗句,凭记忆整理出来。

1978年10月,袁殊第二次回京探亲。他到中组部递交了要求重新复查自己问题的信函,向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申诉材料。在儿子曾龙陪同下,来到原所在单位,当年的老同志接见了他,答应替他向有关领导转交要求重新审查问题的材料。他斩钉截铁地说:“就是把我烧成灰,我也是心向共产党的。”

回到农场后,袁殊继续进行申诉。他在给儿女的信中说:“监狱里的审讯记录都是我赖以的依据……我的事看似复杂,骨子里两个字就能说明问题,政治上我对党问心无愧,这一点我死可瞑目。”他坚信自己能够得到,写下了《感愤》:

万锤难裂百炼钢,

千烁不破一天霜。

风雪年年驱病劫,

晨星旦暮洗寒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给袁殊带来了希望,但他却得了半身不遂。经治疗,病情得到缓解。

1980年元月,袁殊尚未痊愈,便来到北京等待。文化界的老朋友姜椿芳、楼适夷、阳翰笙、梅益等前来看望,不仅帮他解决住房困难,还给予经济方面的帮助。袁殊原在单位领导专门派人送来生活补助费,并组成复查小组,重新复查他的问题。

在等待的两年中,袁殊用已不灵活的右手,日夜伏案写自己几十年的社会政治经历。尽管刚从极“左”阴影中走出的人们,认识问题仍有偏颇之处,战争时期情报工作背景复杂、都是单线联系,但是袁殊仍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歪曲历史,不为了能得到而说违心的话。

相关期刊更多

抗战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抗战史料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