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学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医学实验中才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的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桥梁课,实验教学更显得重要。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技术与操作技能,它不仅只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更是对理论知识的拓展和升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自然与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衍生出各种新的细菌病毒危害我们的健康,要求我们对实验教学加快改革和创新。本文就几年来笔者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希望对加快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所帮助。

一、以学生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需主动思考或查阅其他资料,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上基础医学知识内容繁杂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质量自然不高。俗话说,“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对此,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进了目前普遍受学生欢迎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率先倡导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5个阶段。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利用精心准备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适时启发学生充分整合和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以“反复感染病人需要做何种处理?”引导学生结合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讨论、分析,得出需要对感染部位标本做“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从而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实验原理及用途。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同时,抛弃传统的教师安排既定试验的方法,设立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例如,以“未知”的病原标本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根据已掌握的微生物学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来探讨可能性的病原体。比如,在“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法”的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采集自己的口腔牙垢作为标本来源,并提供所需的无菌器材、染料、显微镜等,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已学习的涂片和染色方法来观察自己口腔中存在哪些病原体。由于学生觉得与自身健康有关联,则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出现各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完成实验报告,并提出“如何鉴定口腔中的病原体”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更多知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这是做好实验的基础。既要求熟透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关注国内外新型的细菌病毒的相关知识。如近几年出现的引起“非典”的病毒,引起“甲流”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更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等。我们通过实验教师的反复练习和以老带新、外出学习进修等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技能。特别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认真细致的做好预实验,以确保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动作规范、结果准确。

实验教学工作既繁杂又具体,存在着一定的体力劳动和机械重复的工作,要求实验教师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学生细致耐心,一丝不苟。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与医学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做好实验示教,比如,最基础也很重要的无菌操作技术,教师做示教时就需要把每个细节步骤都演示出来,并认真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深入检查,随时提醒学生可能疏漏的问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三、完善考核制度,综合测评学生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参加实验学习的综合测评,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的考核,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实验考试成绩。共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期终总成绩的30%。具体如下:

严格考勤,认真记录,规范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严格的纪律性;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实验操作的考核非常重要,是衡量学生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我们着重对无菌技术,细菌的接种培养技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革兰染色法,细菌的划线分离等进行考核。每个教师监考一个考场,考生随机抽做一个实验,教师在监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询问实验理论及其注意事项等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情况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综合给出实验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方法、结果及注意事项的综合描述。既是实验完成质量的反馈,也是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本室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一般认真细致,能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督促学生改正,并杜绝实验报告中学生“抄袭”、“拼凑”等不道德行为。

实验考试是实验课程结束前对做过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主要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所以,如何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是我们时刻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心付出,通过加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Thammasitboon K,Sukotjo C,Howell H,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 at the 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self-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in postdoctoral training[J].J Dent Educ,2007,71(8):1080-1089.

[2],闫玉文.在参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4):325.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四层实践教学模式

中文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1-0240-02

Reacher on the Reform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WANG Wei1,2, ZHOU Ning-ning1,3

(1.Tongda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2.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3.College of Compu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is a course with great applicability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we mainly disscuss the reforming attempt in the pattern of this course 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can fully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four layer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the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of microcomputer; practical teaching; the four layer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类等工科专业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微机接口技术,兼顾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在该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操作,才能够掌握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规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加深基本概念的理解。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现状

1)课时安排上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该课程共安排四次实践课,内容包括两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运用定时/计数器8254设计流光发生器以及利用系统定时源设计定时中断程序。实践课时过少。两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践,根本没办法达到“深入理解机器工作基本原理和培养低层编程意识及思想”的汇编语言学习目的。[1]而汇编语言理解的不透彻,会直接影响接口部分的实现能力。

2)教学内容上重软件、轻硬件

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在PC机上,编写一些汇编程序,只有设计流光发生器这个实验,学生能真正动手参与硬件电路的连接,但这基本上也是一个芯片功能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课上,老师把程序编写好,学生照着老师的步骤连接好各种线路,再把程序录入、调试运行,观察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就行了。最后导致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是一个结论。基本上学生没有自主的创新环节。

此外,本课程理论课主要学习了8254定时/计数器、8259中断控制器、8250串行接口芯片和8255并行接口芯片等典型芯片的工作原理,但由于实践学时较少,在实践操作中并没有全部涉及到。实践环节的欠缺,导致很多同学尤其是通达学生普遍感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学生学习完了这门课程后,对于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和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应用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创新设计。这和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当今实践教学目的除了验证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应用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和思维方式以及工程实践能力。[2]为此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上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形成软件实验、硬件基础实验、实训和课外科研的结构模式。

前两个阶段主要进行汇编语言软件实验和硬件验证型实验。主要是加深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解机器工作基本原理和培养低层编程意识的基本能力以及书写规范实验报告的能力。本阶段的实验要紧扣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指导书有详细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资源配置、实验的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和实现功能等。使得学生快速学习和理解实验内容。

实训是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践。可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实验,主要进行简单硬件设计实验。选做部分主要进行硬件综合型实验,学生每5-7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题,不完全受课堂教学内容限制,合作完成实验。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3]

在本阶段可以引入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 lem2based learning, PBL)的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且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致分为问题提出、资料查阅、讨论研究和总结反思4个主要步骤。每个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逐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为主,作为合作者的教师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必做题阶段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担任组长,由其选择组员并确定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实验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研究的空间。此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在成绩评定时,不要过于强调实验结果的成功,防止学生为追求成绩而选择过于保守的方案。

课外科研活动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学生会科协合作的方式,成立若干个课外创新小组。课程组的老师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带领创新小组与研究生相结合进行一些科研活动。如课题组的老师设计完成的“PD-32开放式微型计算机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真正体现了32位微机的特点,学生通过在该装置上的实验操作,能进一步加深对接口原理的理解。已广泛的应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

3 结束语

通过本课程实践内容的改革与尝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随着微机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使实验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并结合科研项目开发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爽.汇编语言[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

[2] 吕淑平,朱齐丹,曾薄文.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91-92.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弹性实验;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51-02

大学生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1,2]。但长期以来,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教师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另外,这种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对于探讨科学问题兴趣的流失,使得实验课程教学沦为简单模仿实验步骤和机械式操作的尴尬境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和改善教学方法已是当务之急[4]。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6]。我们的实践教学改革结果表明,选择弹性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探索操作实验,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弹性实验教学模式定义

所谓“弹性”,是指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出实验题目,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和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实验题目进行把关,学生再根据试验题目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内容,撰写预习实验报告,并开展探索性实验。在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内容有很大的主动权。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题目、实验内容进行系统把关。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反馈式的互动。弹性实验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还能实现“一对一”式的教学和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内容的设置

弹性实验课程体系在实验内容设置上与传统实验教学有较大的差别。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均为教师指定,且实验内容非常具体,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偏多,不同的实验内容之间缺乏联系和连续性。弹性实验内容设置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入手,将传统实验由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在具体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教师以实验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为指南,以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点为导入点,引导学生围绕着实验教学目标和基本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确定实验题目和内容。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受到专业知识面、科学素养、实验探索经验等因素的限制,提出的实验题目和内容往往出现兴趣占主导地位,实验教学目标和基本知识点被忽略的现象,因此在学生确定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的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实验指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教学基本知识点出发去思考问题。此外,实验指导教师还需对学生确定实验题目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多轮互动式修正,确定每组学生的实验题目和内容。

三、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

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区别于传统“灌输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弹性体系在授课方式上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环节上分为提出问题、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在提出问题阶段,实验指导教师先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实验教学目标、任务及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围绕实验教学目标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问题,即确定实验题目。在解析问题阶段,实验指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并撰写和提交预习实验报告。教师收到预习实验报告后,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实验方法的正确性等角度进行把关和修正,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然后学生再根据教师意见进一步修改并重新提交给指导教师,直到实验方案可行、实验方法正确为止。解决问题阶段即为学生进实验室开展探索性实验的过程。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授课方式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先按自己预习实验报告所列的实验材料到指导教师处领取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然后指导教着重讲解本单元实验涉及的基本知识点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接着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探索性实验。

四、弹性实验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制度

科学的实验考核评价制度不应只对实验结果做出简单评价,而是要涵盖从实验题目的凝练、实验内容的提出、资料的查阅、预习实验报告的撰写、探索性实验的开展及最终实验报告质量整个过程。通过完整的考核制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弹性实验教学模式示例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为例,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般设置为10―12个学时,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该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微生物简单染色及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及结果判断、培养基制备、高压蒸汽灭菌、环境中微生物分离计数、微生物群体形态特征观察。在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传统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一般开设了三个实验:(1)微生物染色及显微镜观察;(2)培养基配置;(3)土壤微生物分离计数[7]。这三个实验中有两个是操作性实验,一个是设计性实验。各实验内容单一、连贯性不强,也不具有科研探索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在弹性实验教学的指导下,可以紧扣实验教学大纲,将实验内容优化为一个设计性、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环境中功能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及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题目具体化,如土壤中抗重金属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分解微生物分离计数及优势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这些创新性实验不仅囊括了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能很好的达到实验教学目标,还结合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了探索研究的创新元素。

六、结语

弹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及独立开展探索性实验等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在弹性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比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要大,这也要求教师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要奉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厉旭云,梅汝焕,叶治国,富丽琴,夏强,陆源.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131-135.

[2]陶雷,何斌,莫赞,陈恩孝.高校经济管理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19-120.

[3]王悦,刘文.浅议对传统实验教学的继承与摒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4):14,30.

[4]刘银萍,彭端,蒋力立.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27-30.

[5]李琰,吴建强,齐凤艳.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34-137.

[6]梁文耀,陈武喝.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89-196.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第4篇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可在传统的师授模式下引入微课教学和网络教学,模拟诊室、“三步强化训练法”等方法。

1.推拿手法教学过程中,手法较多,包括了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其中又包含了30多个小的手法,内容较多,如何让学生记住各种手法,并且熟练掌握这些手法呢?近几年,微课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推拿手法教学中来。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目前,国内高校微课资源的主要类型包括理论讲授型和实践演示型,推拿手法更侧重于实践演示型,通常为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适合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展开微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开展一节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如在讲授揉法时,教师可以对揉法的概念、分类、动作要领先做整体的介绍,然后教师分别演示各种揉法,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推拿手法的知识。

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与书本上。教师可以将一些规范化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的复习从课上转移到课后。要学好推拿学,不仅仅局限于手法、功法的学习,还应了解运动医学、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再学习,将较好的网络资源,如美式正脊疗法、拉伸疗法、运动疗法等适当引入推拿手法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可使学生更透彻理解推拿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手法,最终发挥临床治疗效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模拟诊室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它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上将一个学生模拟成病人,让几个学生尝试推拿治疗病人。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规范推拿的手法、力度,指正治疗的不足。如此,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治疗中,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亲手进行治疗,再次遇到患者时就心中有数了。模拟诊室的建立使学生充分的得到练习,从而为推拿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三步强化训练法”:第一步,学生阅读推拿手法图谱,图谱下配有相关该手法的说明,但关键词及重要的知识空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将手法填到空白处;第二步,代教教师提供给学生带有穴位描述的文字资料,学生根据穴位的描述,自己进行推拿手法图谱的绘制;第三步,教师负责抽取中医科需推拿患者病例,针对不同病情由学生制定推拿治疗方法,书写医嘱报告,进行推拿手法应用能力训练。带教老师对学生书写的医嘱报告严格把关、认真修改、合理评分,不合格报告应重写,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高临床技能

推拿手法“三分学,七分练”。如果光听不练,到头来也只是纸上谈兵,临床时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是提高手法的重要手段。

理论课讲述手法操作时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之间互相练习,师者随堂指导纠正手法的不足并在学生身上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法的轻重缓急,使学生自觉地感到手法的进步和规范手法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实训课时,再安排学生加深巩固手法之余,可以因材施教。现阶段,学生多因生活姿势不良引起骨骼变形、肌肉酸楚不适,师者可以以此为契机,为需要的学生治疗,然后从旁辅导其同学,以点带面、蚌病成珠,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的练习、使教学模式从老师的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的需求。此外,课后大量的练习时间弥补了课上的不足,对于教育教学起到极大作用。

当学生手法练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师者即应指导学生转入实体练习阶段。从课堂中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组织带领学生在校园范围内给需要的师生进行治疗并间接指导不足。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模拟进入到临床,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收获颇丰。学生在活动中感到小有所成辉不断激励其前进,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引入自我保护的内容,喻教于景中。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渠道寻找动手机会。在校为同学老师、在家为父母亲戚做一些推拿,鼓励一些学生参加推拿手法课程等系列培训,考取职业鉴定中心的中级或高级按摩师的鉴定资格。

三、完善考核形式和方法,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考试既是检测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又是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现阶段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推拿的考核。我们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过硬、动手能力卓越、思维活跃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采取的考试形式仍在引导学生仅仅拘泥于书本上的文字,且一站式的考试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推拿学的考核,应该包括理论知识、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方式应多元化,分为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项目分别有书面卷纸、技能操作、社会实践。其中,卷子应该围绕核心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考倒学生而是让他们实际掌握所学的内容。此外,还应该包含横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操作考试应尽量避免人为的感觉、肉眼目测。这样主观且片面影响手法考试的准确性,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结合科技产物替代人的评测,如推拿手法测定仪,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推拿按摩手法所产生的力量变化,经过传感器变换为电信号,通过数据卡,计算机分析处理,学生可即时在显示器上看到直观的推拿按摩波形。经实验数据的分析,得知用力的轻重,将结果与教师的操作手法对照,使推拿按摩正确的手法变得容易掌握,并且能够达到考核的客观性、合理性。

微创外科实习自我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魏雅冬(1978-),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42-0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由于这些高校大都处于中心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所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服务面向都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学校办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调,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极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形式之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同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因此,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的配套课程,与理论课密不可分,是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必修实验课。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1.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使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以讲述式教学为主,实验内容基本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之间几乎都是独立的。教师依照教材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加之部分学生课前不做预习,课上缺乏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2.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现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体系改革又增设了许多新课程,但实验教学未能跟得上,学生只能在实验课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几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不过关,实验习惯差,设计思维和分析能力不强,或者不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结果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的现象。

由于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忙于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生产实践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样也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本过程

1.改革实验预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做好一个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事先没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实验效果也不会很好,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主要以预习报告为主,再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学生一个实验预习情况的评价。笔者在课上发现学生虽然写了预习报告,但是对于本次实验,从目的、原理到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理解得不透彻。基于这个问题,改革从最基本的板书做起,实验课之前只把本次课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标题写上,然后以提问或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便检查学生对本次实验的预习情况,根据回答问题情况给出一个预习评价,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改革实验准备

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量大,有时为了准备一次实验,往往要花费几倍于实验课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以往的实验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老师来完成的。看起来是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一次实验课所需实验用品都分别让学生来准备,包括玻璃器皿的洗涤、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等。这样不但能减轻实验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更让他们能够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效果。

3.转变学生的实验态度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都认为实验课最后都能通过。在本次教学改革的上学期有一个学生就没得到学分,因为实验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来到课堂就有实验成绩。基于这个问题,课上笔者重点强调课上的实验态度问题,来到课堂就一定要动手操作。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是学生以前没有或很少接触到的,特别是无菌操作技术,因为这个基本操作贯穿于整门实验课的始终。所以在实验课上反复强调实验课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学改革的学期期末所有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而且成绩可嘉。

4.改革实验报告评价重点,侧重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情况的汇总和记录。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总是有少数几个同学的报告有雷同的现象,主要是思考题雷同现象严重。尤其是“微生物数目的测定”这次实验,对于这种现象实验报告一律不给分数。为了提高学生的报告质量,报告的重点放在结果分析和思考题上,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去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理想的结果要加以分析。思考题的回答要各抒己见,不得雷同。而且最终报告的成绩平均分要在20分以上才能取得学分,这样做能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真正从实验中得到了收获和提高。

5.改革考核成绩评定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笔者改革了期末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在以往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评定都在于每次的实验课,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卫生,然后取平均值,这样总会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基于这个问题,实验课成绩评定增加了期末考核这一环节,分值占15%~20%,考核的内容包括笔试和操作。笔试是统一的题目,操作是涉及很多操作内容,以题签的形式让学生随便抽取,内容基本涵盖了整门课程的基本操作。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过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6.改革课程内容

以往的微生物实验多数都是以验证性实验类型为主,这样的内容不适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笔者在这学期的实验课内容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比如让学生从土壤中分离大肠杆菌、根瘤菌及酵母菌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改革评价

1.课后评价

每一次实验课结束后都会找学生代表询问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实验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升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2.学期评价

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前后,针对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进行了调查。教改前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平均为80%,教改后满意率提高到94%,学生满意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反映实验课上老师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了,所以他们对实验课也更加重视了,主动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以上是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作出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既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有重要意义,也适应了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今后还将继续探索、调整、改进以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塑造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童,陈德春,曲占庆.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66-68.

相关期刊更多

微创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微创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微创泌尿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