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情名诗

爱情名诗

爱情名诗

爱情名诗范文第1篇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爱情名诗范文第2篇

屈原爱兰花,有“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兰藏幽而有芳”,“纫秋兰以为佩”等名句。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传世名句。杜甫作诗一向严肃,却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句子,桃花盛开,深红浅红,浓淡相间,令人流连,一句中连用两个爱字,爱花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写有一首《白牡丹》:“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宫中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这是诗人自我调侃的诗。以白牡丹自喻,说她有点冷淡,虽有牡丹之名,却不讨人喜欢。

唐代权贵多喜爱紫牡丹,不喜欢白牡丹,所以裴潾有诗云:“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此诗表面上写牡丹,实际是写人情世态。诗人在忠州时,在城东坡上种了许多桃李,作诗说:“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从种花树中悟出养民的道理。临别时,写有绝句二首,其中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城桃李种新成。”“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表明了对老百姓的殷殷之情。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写有一首《江花落》:“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表面写眼前景色,实际是抒发诗人凄凉的情绪。

司空图的《故乡杏花》:“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在孤寂中,收到故乡寄来的花和酒,睹物思人,一喜一忧,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黄巢的咏花诗就另有一种气派。《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咏物言志,为菊花抱不平。表示自己将来如若大权在握,就让桃花与菊花在一处盛开。《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剑拔弩张,充满杀机,要改造乾坤了。刘禹锡的“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花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刺诗。描写他去后所栽的桃树,而今引人注目,观赏之人络绎不绝,辛辣地讽刺了当朝那些显赫一时的新贵。因为这首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刘禹锡被贬到更远的地方为官。

周敦颐一生爱莲,他的《爱莲说》脍炙人口,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的名句。苏轼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将花比为杨贵妃,爱花之情跃然纸上。欧阳修喜爱牡丹,著有《洛阳牡丹记》,并作了一首长诗《洛阳牡丹图》,想象丰富,词章华丽,历来为人称道。林和靖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一生不娶,植梅养鹤,自谓“梅妻鹤子”,他的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蕴藉含蓄,意境隽永,一向为人赞赏。此后,这两个词即成为梅花的代称。后来,姜夔用《疏影》、《暗香》作两首咏梅词赠送范石湖,传为有名的词作。

爱情名诗范文第3篇

一、游吟诗人的出现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游吟诗人也叫游唱歌手,游唱诗人。游吟诗人的出现有特定的时代与历史文化背景。究其根源是为十字军的尚武精神与骑士风度衍生的音乐表现促成其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的。他们皆不是流浪汉,尤其在早期,皆是上层人物、王侯、贵族。游吟诗人写出作品后,自己并不演唱,而是让那些漫游的音乐家、艺人替他们演唱,以传播他们的音乐作品。

游吟诗人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万斯,称为troubadours。当时使用的是南部的方言奥克语而创作的。最早的一位游吟诗人是博瓦图的伯爵威廉九世(1087—1127)。而最著名的一位是贝尔特朗(约1180—1195年行唱,死于约1215年),此外著名的游吟诗人还有:玛尔卡布吕、贝尔那、兰博、发第等。南方游唱诗人的歌曲至今尚存246首,诗词约2600首。在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称为trouveres。他们是使用北方的方言奥依尔语(日后演变为现代的法语)而创作的。著名的有狮心王理查(1199年卒)、布隆岱尔、奎斯尼(1150-1226)、白弄得(1150-1200)、亚当等,而其中亚当是北部最著名的游吟诗人,他曾作有歌唱戏剧《罗宾与马丽翁》,被后人视为歌剧的先驱。北部游唱诗人的作品尚存至今的较多,曲调约1400首,诗词约4000首。法国南部与北部的游唱歌曲保存于手抄本歌集内(chansonniers),歌曲的记谱法多使用格里高利圣歌的记谱法。歌曲曲调的节奏是视诗词的节奏而定的,曲调的进行较自由和主观。

游吟诗人所写的诗种类很多,体裁多种多样,如:1.canso,即爱情诗歌,由于贵族王公追求“骑士风范”,故此题材居多。2.sirventese,即讽刺诗,多用熟识的曲调配合。3.pastourelle,即牧人歌曲,多用对话形式写成。4.aube,即唤醒恋爱者之歌。 5.tenso或jeu-padi,即两人或三人交谈的诗歌。6.chansondegeste,即战争歌曲。乐曲结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祷文式(litang):战争歌曲属此式。2.轮唱式(日ondel):舞曲类型的轮旋曲,重复诗歌、叙事歌均使用此曲式。3.继抒咏式(seqentia):一种悲忧的歌曲、诗曲和一种舞曲,埃斯坦匹达使用此曲式。4.赞美歌式(hymni):歌曲、齐拍歌曲和一种环舞歌曲采用此曲式。

游吟诗人创作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乐节完整,段落分明,节奏清楚,调式终止明显。音乐的节奏以诗的韵律为基础。诗的韵律,例如抑扬格的配置,则构成了歌曲的曲式。法国游唱歌手最常用的乐器是“维沃尔”(viole),这种弦乐器是提琴的祖先,有时也用“竖琴”(日otta)作伴奏。游吟诗人所演唱的歌曲多种多样,丰富了世俗音乐的题材与体裁。

二、爱情歌手的出现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游吟诗人的创作形态于12世纪传人德国并影响了贵族们世俗音乐的创作,从而使那里诞生了“爱情歌手”。爱情歌手虽大多数是贵族和骑士,但与“吟唱歌手”不同,他们的作品不是交与流浪艺人演唱,而是自己来演唱。爱情歌手的艺术繁盛期是在?3世纪。我们可以在r.斯特劳斯的歌剧《贡特拉姆》中欣赏到他们当年的身姿。著名的爱情歌手有亨利、尼达、瓦尔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瓦尔特,他从1187年开始创作,被公认为是德国真正的艺术家。

爱情歌手的记谱法与游吟诗人一样,也采用了格里高利的记谱法,其节奏也是根据诗的韵律而来的。作品篇幅较长,形式讲究,歌词无大的意义,曲体上最常见的是两个诗段(stollen)用同一旋律演唱,收尾段用另一个旋律(abgerang),形成aab的曲式,后来的aaba形式,是在最后又重复了前面的诗段旋律,因而显示了aba曲式的趋向。逐渐向我们认为完美的音乐形式贴近。

在14世纪,一些城市的爱情歌手组织了自己规章严格的行会组织,它不仅是训练歌唱的机构,而且有自己的艺术评定等级规定。他们关于等级的规定是这样的:“识谱不太熟悉的人,叫学徒;识谱熟练的人叫学友;会唱五六首歌曲的人叫歌人;为曲调制作词句的人叫诗人;创造曲调的人叫师傅。”其中能创造曲调的人——师傅(后来发展成名歌手)算是造诣最高的。

“爱情歌手”整整活跃了3个世纪,到14世纪前半叶,逐渐衰败,骑士阶级的遗产由中产阶级的市民承继下来,无论在法国和德国,当游吟诗人与爱情歌手越来越多的在有教养的中产阶级市民而不是贵族为主的阶层中流传时,名歌手作为爱情歌手的继承者应运而生。

名歌手不是到处游荡,而是有组织的机构。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师傅即名歌手。

他们的音乐被称为“meistergesang”,皆按照严谨的法规来创作,曲式多为分段式,主要的名歌手有刚拉·纳狄高、史巴定·威狄、亚当·布治文、汉斯·萨克司。汉斯·萨克司的生平被瓦格纳作为他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的题材,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的生活和组织情况。“骑士音乐”这种世俗音乐发展到名歌手时代,伴奏乐器不仅有提琴、竖琴和轻便的风琴,而且还有肖姆管(双簧管的前身)、铃鼓、琉特琴、古提琴、拨弦扬琴、小号、竖笛、横笛等等。这些骑士音乐多半是自弹自唱的民谣,但也不乏演唱与伴奏者的合作。

三、民间歌谣的出现促进了世俗音乐的发展

在起初,世俗的歌曲和宗教的歌曲是分不清的。它们的调性、旋律的进行方式都很相似,常常用同一旋律,用来唱两种不同性质的(宗教和世俗的)歌词,民歌的旋律是根据教会的旋律而产生是无疑的。可看出民间音乐与宗教的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在法国,流浪艺人的音乐体裁是声乐,首先是附伴奏的舞蹈性歌曲体裁,叫asso—nance,那些独唱的歌曲,既有叙事性的,也有抒情性的,其音乐风格结合了教会的特点和民间世俗的特点,虽然有些曲调和教会歌调相近,但由于在曲调中加进了许多装饰音,并使其更富于节奏感和舞蹈性,还有由重复诗节合并后几个字形成的副歌,这些都使之形成了与教会音乐截然不同的世俗音乐风格,这种结构可在欧勃利所著的《法国音乐最古的资料》中所举的一首牧歌中看到。在德国,它的民歌不像法国的民歌,它中世纪的民歌和上层阶级的歌曲相去不远,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的,无论王侯还是农夫,僧侣还是马夫,都唱一样的歌曲作乐。这样的歌曲反映着整个的社会生活,因此,它是美丽的,有力量的。其音乐多为表现喜悦情怀的,旋律简洁,结构匀称,节奏多变而有力量,歌曲的结尾由于感情的自由流露而生气勃勃。在当时的欧洲各国,民歌的题材大致是相仿的,总不外是乡村的爱情故事,青年妇女不满意她的丈夫,战争的回忆等等,充分体现了世俗人民的生活情况。

无论是游吟诗人,爱情歌手还是民间歌谣都充分体现了它们单声部音乐的魅力,在当时打破了教会音乐一统天下的“历史的沉闷”,发展了世俗音乐,为以后建立更丰富的和声的复音音乐而打下了基础,所以,中世纪欧洲世俗音乐的兴起,它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保·郎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沈旋.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爱情名诗范文第4篇

斯宾塞的代表作是叙事长诗《仙后》,但他的爱情诗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久负盛名,是不可多得的瑰丽珍品。这些爱情诗主要是献给伊丽莎白・博伊尔的,堪称“伊丽莎白・博伊尔组诗”,包括《爱情小诗》和《祝婚曲》。其中,《爱情小诗》与锡德尼的《爱星者和星》、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三大十四行诗组诗。

斯宾塞1597年曾和玛查比娅丝・查尔德结婚,生有两个子女。1580年,他来到爱尔兰工作,但妻子因病去世了。1590年,他迁到爱尔兰的芒斯特市科克县的基尔科尔曼宅邸,拥有约3000英亩土地。1591年,因为长诗《仙后》,他被引进宫廷,觐见了伊丽莎白女王,女王对这首长诗大加褒奖,特批给他50英镑终生年金。与此同时,他认识了和兄弟一起来到科克附近的美丽少女伊丽莎白・博伊尔,对她一见倾心,并且向她求爱。尽管此时诗人已经名满英国,也颇富有,但可能由于年龄(斯宾塞此时已40来岁,而伊丽莎白则是一位少女)等原因,女方在较长的时间里反映相当冷淡,但诗人热情如火痴情如醉,锲而不舍地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狂热追求,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遂心如愿地娶回了自己的意中人。他把自己的这一曲折的求爱过程写成了89首十四行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关于爱情小诗,胡家峦指出:“就结构的完整性而言,《爱情小诗》胜过锡德尼的组诗,可以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媲美。《爱情小诗》中明确提及‘伊丽莎白’这个名字(第74首)。组诗中可以觉察到时间的推移:从一年的元旦(第4首)开始,经过四旬斋(第22首)、岁暮(第60首),直到次年元旦(第62首)、复活节(第68首)及以后,求爱大约经历了一年多时间。邓洛普认为组诗可分三个部分:首尾两部分各21首诗,形成前后对称的格局,中心部分则有47首诗,与为期40天的四旬斋、外加7个星期日的数字相应。汤普森又认为,组诗所描述的求爱的曲折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60首)表现渴慕、忧伤和痛苦等强烈情感;第二阶段(第59―62首)标志着从激情向平静过渡;第三阶段(第63―89首)抒发获得爱情的幸福和喜悦。”细读原作,我们认为这组诗表现的求爱历程中的情感变化,相当明显地体现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第1―62首诗,主要表现女方的美丽美德、高傲冷漠,诗人的渴慕、劝诱、执著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忧伤痛苦、自我鼓励等情绪。

诗人一再写到女方的美丽和美德:“我所崇拜的那位美丽的姑娘/证明这世界是多么值得赞叹;/那团被天国圣火点燃的光亮,/由她擢开,从我卑微的心田。/她的灿烂光辉使我眼花缭乱,/我不能再容忍看见凡夫俗景;/面对那稀有罕见的绝世奇观,/我只能呆呆站立,目不转睛。/每当我想说出她应得的赞称,/骇然惊诧总是凝住我的舌头;/每当我想写下她高洁的芳名,/奇思异想总是攫住我的双手;/但在我心中,我依然在写在说,/说我无法言传笔书的天姿国色。”“奔波的商人啊,你们不辞辛劳,/为谋利,去把金银珠玉寻探:/去掠夺两个印度群岛的财宝,/何必徒然去寻觅,跑得那么远?/看吧,我的爱人身上就包含/在远方才能找到的全世界的奇珍;/要说蓝宝石,那是她纯蓝的双眼;/要说红宝石,那是她无瑕的朱唇;/说珍珠,她的皓齿纯净而圆浑;/说象牙,她的额角如象牙般美丽;/说黄金,她的秀发金质最纯;/说白银,她的素手银辉熠熠。/但是,最最美丽却没人看见的,/是她的心灵,/装饰着众多美德。”她的眼睛更美,甚至只有上帝能相比:“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找寻,什么/能比拟那双照亮我灵魂的眼睛,/虽然我在这世上找到很多很多,/但都不敢用来比喻那灿灿光明。/不能比太阳,眼睛夜里也晶莹;/不能比月亮,因明眸没有圆缺;/不能比星星,眼睛更清亮明净;/不能比火焰,因明眸永不熄灭;/不能比钻石,因为钻石太硬撅;/不能比雷电,因为雷电太短促;/不能比水晶,因为水晶会碎裂;/不能比玻璃,那是对她的亵渎;/那么,只有把那眼睛与上帝相比,/它们是那么相似,光辉普照大地。”

然而,尽管诗人热情似火,激情澎湃,狂热追求,但伊丽莎白却无动于衷,高傲冷漠:“圆圆转轮,只要天长地久,/也能割断最最坚硬的铁器;/涓涓细泉,只要日月长流,/也能穿透最最坚硬的燧石。/可是我不尽的眼泪和唏嘘,/却不能软化她的铁石心肠;/她甚至不肯听听我的哀乞,/她甚至不愿看看我的悲伤。/我恳求,她要我意志坚强,/我流泪,她说是水流雨飘,/我叹息,她说是装模作样,/我痛苦,她竟然开怀大笑。/于是我白白地哀求痛苦伤心,/她依然如铁如石,毫不动情。”“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舞台上,/我爱人就像观者,懈怠慵懒,/看我变着法把我的才智伪装,/看着我把一幕幕露天戏上演。/有时候适逢良机我尽兴尽欢,/戴上快乐的面罩演一出喜剧;/但每当我的欢笑又变成哀叹,/我痛苦,伤心,开始演悲剧。/可她只是目不转睛把我凝视,/不为我喜而喜,为我悲而悲;/我哭她却笑,而我笑她又讥,/她的心永远是座森严的堡垒。/什么能打动她?如果悲喜均不能,/那她只是块石头,而不是个女人。”她甚至对我“千般刁难,万般侮辱”,即使遇上暴风雨,也未表现出一丝柔情:“事先规定的拜访时间刚过去,/无情的美人就立即叫我离开:/但这时上天又降下可怕的暴风雨,/像要我违背她的意旨留下来。/我该听上天还是她的安排?/上天最了解什么对我最好:/但她的意旨把我的生命主宰,/她是我人间的上苍,我不得违拗。/但是上天啊,你知道这一切苦恼,/既然暴风雨并不能使我留下,/那就平息吧,不然你和她一道/必将合力地把我给彻底摧垮。/单是她降在我身上的风狂雨骤,/就足够一个男子汉来全力承受。”诗人为此产生了深深的无尽的忧伤痛苦:“请告诉我这些愁苦何日能消,/何时能结束这些残酷的折磨,/或者我今生将永远焦思烦恼,/永远也没有希望能得到解脱;/是否我永远没法把安宁获得,/也没法取悦于她诱人的眼睛;/是否它们的残酷将越来越多,/而我的悲惨不幸也与日俱增……”

但痴情的诗人处于矛盾的心态之中:既深感心上人像个“女暴君”,“对我百般蹂躏,任意作践,把我的生活打入十八层地狱”,又不忍对她责备太多,因此,极力为她辩护、开脱:“若对她吹毛求疵,说她太高贵,/就是对我心中之爱粗暴的侮辱;/她身上我最最赞赏的端庄之美,/在这个世上最不应该遭人忌妒。/因为她那高贵的脸上分明显出/对庸俗的蔑视,对卑劣的鄙夷,/威慑着那些轻率而猥陋的眼目,/使它们不敢在她身上恣意放肆。/这高贵值得称赞,端庄是名誉,/她眼里闪烁着勇敢的纯洁之光;/她那美丽的容貌像美丽的军旗,/不顾敌人们的挑衅,傲然飘扬。/假如没有这一份自娱自足的傲慢,/这世上便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流连。”并且一再自我鼓励,为自己打气:“千万不要沮丧,如果她那颗心/仍然未被打动,依然高傲冷漠;/这样的爱并非那种世俗的春情,/这爱越经磨难,越是锲而不舍。/那年久的橡树,树汁尚未干涸,/虽说从不曾接受过雷电的洗礼,/可它一旦燃烧,将迸发出炽热,/它腾起的熊熊火焰将铺天盖地。/真难啊,要在那颗善良的心底,/点燃那永远燃烧的新的火焰;/爱的痛苦将长久折磨我的躯体,/纯洁的热情惟有死亡才能割断。/所以哟,要是爱的结合天长地久,/千万别指望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玫瑰可爱,但却开放在荆丛;/杜松可爱,但有锋利的枝条;/野蔷薇可爱,但能把人刺痛;/枞树花可爱,但枞树枝太粗糙。/丝柏可爱,但它树皮太苍老;/坚果可爱,但它的果仁苦涩;/金雀花可爱,但却遍布山坳;/莫利草可爱,但根却是黑色。/种种可爱总是与瑕疵相调和,/才使得人们对可爱更加向往;/因为对轻而易举到手的欢乐,/人们虽然享受,却很少珍藏。/那吗要在乎这小小的痛苦,/痛苦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幸福。”并且,采用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们惯用的手法(法国诗人龙沙和英国莎士比亚都用过这种方法)――自己的诗歌将使恋人千古流芳来劝诱心上人:“既然时间的荣耀不过一堆脏土,/骄傲的美人请告诉我为何骄傲;/当死亡的阴影把美本身也遮覆,/你就会知道美是多么微不足道。/今朝的偶像衣着华丽风致娟好,/但总有一天会脱下借来的美衣;/现在虽有千人赞慕,万众倾倒,/那时将被人遗忘,像不曾在世。/不会有人再把你挂念把你问及,/不会有人再把你述说把你缅怀,/只有我这用徒然痛苦凝成的诗/才能使你的芳名流传千秋万代。/美人哟,别再为易逝红颜而骄傲,/请珍惜这将使你得到永生的诗稿。”甚至在长久无望的追求后一度感到自己是凡夫俗子,不配与这种天仙神女相爱:“造物主灿烂辉煌的美的典范,/我胸中的偶像,心里的至圣,/从今以后我的恭敬难以言传,/再也不敢贸然说她倨傲骄矜。/因为她是造物主创造的精品,/与天上的众天使是亲姊亲妹;/由天国的圣人亲手抚育成人,/每位圣人都用礼物将她饰缀;/在凡人眼里她是欢乐的蓓蕾,/是清晨的鲜花,黎明的曙光;/那除了承认她理当傲睨卑微,/有何理由对她的爱痴心妄想?/这种天仙神女应当被顶礼膜拜,/而不应该与凡夫俗子相亲相爱。”

第二阶段包括第63―89首诗,主要表现获得爱情的幸福与喜悦,进而表达与恋人分别的痛苦,并再次抒写自己的诗歌将使恋人不朽。

在疲惫不堪的诗人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伊丽莎白突然回心转意,接受了诗人的求爱,诗人不禁欣喜万分,也感慨万端:“经历了不曾经历的狂风暴雨,/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千难万险;/也曾有过沮丧,曾有过恐惧,/我的船曾被抛向死亡的边缘。/但我终于看见了幸福的彼岸,/那个我心灵久久渴望的地方;/远远望去他给予我亲切之感,/那么富饶美丽,更令我神往。/真幸运终能在那儿好好休憩;/最后的欢乐足以把过去遗忘,/忘掉曾使我气馁的痛苦忧郁。/有此极乐所有的痛苦微不足道,/有此至福所有的忧郁都显太少。”“像一名追得精疲力尽的猎手,/眼睁睁看着猎物从跟前逃逸,/他坐在一片树荫下歇息停留,/被猎物愚弄的猎犬气喘吁吁。/我也这样经历了漫长的追觅,/但当我已经放弃徒然的追赶,/那头温驯的小鹿却回心转意,/回到我身边的小溪啜饮清泉。/她用她温柔的眼睛把我观看,/勇敢地站在溪旁,无意逃遁;/直到我抓住她,她微微发颤,/我用她的好心将她牢牢缚紧。/真奇怪,一头自由自在的小鹿,/竟然因为她的痴迷而被我捉住。”

诗人更为能吻到心上人而深深陶醉,浮想联翩:“承蒙她恩典,我亲吻她的芳唇,/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盛开的花园;/那弥散的芳香馥郁,如兰之馨,/最适合少女们装饰情人的房间。/那芳唇闻起来像清馨的紫罗兰,/她红润的双颊犹如红红的玫瑰;/她雪白的面额好似含苞的水仙,/她可爱的眼睛像石竹正溢芳菲。/她的颈脖香如耧斗菜令人心醉,/她的胸脯像一堆草莓芗泽四溢;/她的似百合,子叶尚未褪,/她的乳峰恍若茉莉花沁人心脾。/所有的奇花异卉都散发奇馨异香,/但她那美妙的气息比花儿更芬芳。”进而鼓励爱人行乐须及春:“阳春哟,伟大的爱神之信使,/你的衣袍上正绽开朵朵花蕾,/生长于大地之百花争艳斗丽,/都那么绚烂多彩,娇娆柔媚。/去见我的爱吧,她尚在冬闺,/睡眼惺忪,无忧无虑地倚躺;/告诉她良辰苦短,兔走乌飞,/除非她能够抓住飞逝的时光。/所以哟,叫她快快梳洗停当,/到爱神的信徒中去侍奉爱神;/谁若是错过了她命定的情郎,/爱神的惩罚将是眼泪和悔恨。/快享受甜蜜的爱,趁青春妙龄,/因为谁也不能唤回逝去的光阴。”与此同时,诗人又深感自己配不上恋人,于是便一再安慰自己和恋人――自己的诗歌可以使她万古流芳:“对于你所拥有的一千种幸运,/对于上天赐你的一万种恩惠,/唯有这一点最容易被人看轻,/你所爱上的人是如此的卑微。/你哟,你风姿绰约典雅高贵,/你哟,你绝世独立千载难求,/这世间难觅佳婿与你相匹配,/你为何纡尊降贵,如此屈就?/但你因此获得了更大的荣耀,/这种荣耀胜过你嫁一名王子;/因为现在你的光彩更加不朽,/在我隐密的心中更辉煌壮丽。/不过既然你的光辉已把我照亮,/那我的反射就将使你万古流芳。”“那一日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海滩,/可海浪卷来,卷走了她的名字;/我再一次用手把名字写在海滩,/但潮水涌来,把我的辛劳吞噬。/她说:自负的人,别徒劳无益,/竟想让一个普通名字长存永驻,/因为连我自己也如同我的名字,/终会像这样被抹掉,化为尘土。/我说:不会,让那些庶民村姑/回归尘土,可你的芳名将永生;/我的诗将使你的美德流传千古,/我要把你辉煌的名字写在天空。/这样,即使死神征服了整个人寰,/我们的爱也将永存并将新生繁衍。”

爱情名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 英国诗歌 自然意象 爱情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浩如烟海,然而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贯穿其中。在这一时期。英国的诗坛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爱情诗人,他们吟唱出大量扣人心弦的爱情诗歌。虽说表达爱情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文艺复兴时期琳琅满目的爱情诗,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这就是:许多诗人借用了自然意象抒发自己的强烈情感。本文仅从几位诗人的几首诗来浅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如何借意象来描述人间最动人、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的。

一、温暖的夏日、灿烂的朝阳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常常首先想到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因为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深入民间并且盛演不衰。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主题就是友谊与爱情。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他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夏天,比作朝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在英国,夏天是一个宜人、美丽的季节,远离了冬季的阴冷与潮湿,它的温暖与美丽使得它成了一个爱情肆意滋长的季节,莎士比亚把他的爱人比作这个浪漫的季节,美丽又温柔。但他又觉得。夏天也远远比不上他的爱人。因为英国的夏天偶尔也会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偶尔也会狂风肆虐。残酷无情。夏天也会良辰美景一朝尽,空留些许怅惘。而他的爱人,远比这美丽的夏日更温婉、更可爱、更多情。爱人的完美无瑕。就这样在生命的长河里慢慢地沉淀。愈久愈美、愈久愈醇。

在莎士比亚的诗中。爱人也并非永远如此的完美。在另外一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中将自己的爱人比作朝阳,通篇运用了比喻、“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华丽的词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朝阳初起,青山与碧草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下,时间万物生机勃勃。在诗人的眼中。自己的爱人就如这“灿烂的朝阳”,给他带来无限的希望。可是,这美丽的景色却是如此短暂,转瞬间被乌云遮盖。爱情也如此脆弱与短暂,当诗人还没有来得及尽情地品尝它的醇美,就已无情地离他而去。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朝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是好景不长,爱人突然翻脸,移情别恋。我们能体会到面对爱人的离去,他的伤感与无奈。更让人感动的是,与在诗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于爱人的宽容和对她的珍惜。既然天上的太阳都有瑕疵,又何必渴求人间的凡人呢?诗人充满爱的心胸是如何的宽广!

二、美丽的花园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喜欢用宇宙意象,这在诗人马维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的诗中也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论为当时的英国诗人提供了众多涉及宇宙的方方面面的意象,这些意象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按照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的构成学说,有形宇宙的主要特征是圆形。圆形是传统宇宙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形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是以圆形对世界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的。马维尔在其作品《花园》中引用了西方古典神话中的两个典故。太阳神Apollo追求仙女Daphne,追得她无奈何,只得变成一棵月桂树。牧羊人和猎手的保护神Pan,追求女神Syrinx,把她也逼得变成了芦苇。女神未得。最后追到手的总是一棵树木。在这首诗中。关于圆的意象比比皆是:

我过的这种生活多美妙啊!,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一束束甜蔓的葡萄在我嘴上,挤出像那美酒一般的琼浆;/仙桃,还有那美妙无比的玉桃/自动伸到我手里,无反掌之劳;/走路的时候。我被瓜绊了一跤,/我陷进鲜花,在青草上摔倒。

葡萄、仙桃、玉桃、瓜、苹果等等,都隐含了“圆”的意象。圆形象征圆满、完美。拥有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爱情是诗人的理想。尽管激情过后,一切都会归于平淡。尽管失去爱情时,人们只好隐逸到自然中来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恬静,只好用对大自然的爱将男女之爱取而代之。

三、无情的潮水,有情的人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翻译和创作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歌。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最优美的爱情诗。斯宾塞的诗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注入了当时的一些新思想,心灵美更胜于外表美,美丽由于诗人的歌颂而得到不朽。斯宾塞的诗歌总是与水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创作的爱情十四行诗《小爱神》(Amoretti)无论是就形式还是意义而言,都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海意象。揭示自然尤其是海意象及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世间万变。唯有爱情永恒。下面就是斯宾塞写给他未婚妻伊丽莎白的那首著名的爱情十四行诗:

有一天,我想把她名字写在沙滩上。/大浪冲来,把那个名字洗掉;/我把她的名字再一次写上,/潮水又使我的辛苦变为徒劳。/“妄想者,”她说,“何必空把心操,/想叫一个必抒的人变成不配;/我知道我将腐烂如秋草,/我的名字也将会化为乌有。”,/“不,”我说,“让卑劣者费尽计谋”/而仍归于一死。你却会声名永留:/我的诗笔将使你的美德长留,/并把你光辉的名字写天国。/死亡可以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却会使生命永不枯。

斯宾塞和他的恋人在夏日的海边,谈情说爱。平常的环境、平淡的日子,诗人充满诗意的行为使爱情变得如此浪漫、坚贞。潮水无情,让人感叹生命的残酷。而坚贞的爱情却能使无情的潮水无可奈何。这首诗中,诗人用看似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通过描述诗人在海滩上一次次地写恋人的名字。海水又一次次无情地抹去,以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我们能体会到诗人诗人对心爱的姑娘那种真挚、动人的感情。诗人要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下姑娘的美丽,他相信自己诗中伊丽莎白的美德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美。

在这里诗人采用了一种普遍的意象: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的生命,生老病死循环往复,而并非一个固定静止的事物。潮水正是生命的源泉,男人写的字被海水吞没正是寓意人必须服从生命循环的规律。但是惟一不变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为,诗歌已使之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