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情人生格言

爱情人生格言

爱情人生格言

爱情人生格言范文第1篇

遇到匆匆离开你的人时,要谢谢他曾走过你的全部,因为他是你精彩回忆的一部分。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不去,因为人的生中遇到知已真不容易。

爱你可以多一些,当然也可以少一些,甚至一点儿都不给你。爱你时,那爱多的令你脑满肠肥;不爱你时,你连唾沫星儿都捞不着。

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大自然的珍宝,是欢乐的宝库,是最大的愉快,是从不使人生厌的祝福。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宣嚣而凛洌,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爱情有一千个动人的心弦而又各不相同的音符。

其实我不怕分离,怕看的只是绝情,至少让我能证明,你我曾一样真心。

爱情人生格言范文第2篇

伦理学不为人创造出一种价值规范,即使其中部分有规范性的成份,但它由此岸的生命情感世界自然呈现出来,源于人的生命情感的象征。伦理学描述人的生命情感的逻辑图景,即爱的图景。当然,这种图景不能同人的生活与人性相对立。人的现实生活,主要是一种情感生活,离开情感而相互照面在根本上是不可能的。至少,陌生人的照面,是基于他们同为人的同根体验。所以,伦理学的原则是情感的、爱的原则而非理智的、思的原则。所以,伦理学拒绝寻问为什么爱的问题,由于人所爱的对象就构成他爱的原因。它使用的陈述句,是描述性的而非判断性的。伦理学不执着于人的行为的应然性,在逻辑上没有支持或反对它的结论的证据。在此意义上,伦理学不是一种理论。这并不是指伦理不关怀普遍的道德问题,但不像罗素所说的那样伦理学会赋予我们个人的某些欲望以普遍性。

伦理学不认识道德上的善 伦理学展示爱的普遍逻辑图式。

如果从人的文化心理中的客体化本源的相关性方面来审视伦理学,那么,它所展示的个人的某些欲望,乃是共在者全体在此岸世界同根的欲望。伦理学不评价人的行为但同人的行为相关联。相反,人的行为源于人的生命情感的展示。个体生命选择什么样的行为,除了根据其理性外,还更多地以情感原则为原则。此岸的情感生活,主要表现为爱的行为。人只有从爱的行为过程中才会理解爱的本根;男女只有在爱的实践中才明白自己寻到什么样的爱。从爱的行为探究伦理学,就是从个体生命的情感活动展示伦理学。

同样,把伦理学的使命规定为“认识道德上的善”, 这是科学主义伦理学对其使命的无明,又是它的必然推论。

伦理学的对象与其说是善,不如说是人在此岸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感图景。善仅仅为伦理学附带的产物。伦理学家,不可能也不应该教导人爱谁及如何爱。因为,爱隶属于个人的实践。而且,伦理学不能停留在认识爱的水平上,它要展示、呈现爱的逻辑图式。以此岸的生命情感为对象的伦理学,使人丧失了为之下定义的条件。伦理学家只能象征性地描述那些展示此岸世界的情感生命。相反,外在于人的意识生命的道德,也外在于共在活动中的精神生命体。这种道德,通过理性的论证演绎出来,认识善构成其内在的动机。它是法律而非道德。因为,真正道德的律令,不能由理性给出证据,它源于人的生命情感的需要,从人的生命情感在此岸世界中生长出来。若某人感受不到爱的需要,任何关于爱的道德律令对他将无效。

伦理学的社会性 社会伦理学以社会主体论为特点。这个主体,不是一个认识性的理智主体而是实践性的情感主体。伦理学关怀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或他们的情感共在。这为伦理学所独有的社会性。诚然,共在者全体的情感共在,超越于任何个别的共在者之上。任何个别的共在者,都不可能为共在者全体的情感共在承诺可能性。只有在差别于人的耶稣基督的上帝那里,共在者全体的共在才成为现实。换言之,是那承诺共在者全体的存在性的存在本身,构成普遍道德的内容。个别道德的共在从此才获得了终极依据。

普遍道德的普遍性,根植于普遍存在中。这种存在是普遍的,它内含永远超越个别存在者的力量,同时和个别存在者发生内在关联。只要个别存在者在共在活动中守护着自己和对方的存在性,这种根源于个别道德的存在者就分享了普遍道德。按照普遍道德的承诺,任何个别存在者的存在性的被剥夺都是不道德的。并且,那剥夺个别存在者的存在性的剥夺者,往往充当普遍道德的化身,否则,他就失去剥夺他人存在性的根据。在此关于普遍道德与个别道德的关系的探究,表明伦理学的社会性还有在上的存在本源。

伦理学对象的后验性 价值逻辑论用后验性限定社会伦理学。后验性,指在个体生命经验了经验之后产生的经验。如同科学的经验对象一样,社会伦理学的后验性,使它面对着现成性的经验对象,即使该对象必须在个体生命的经验之后。个体生命只要是完全的,他就会经验到生命情感在不同层面上的对象化对象。而且,社会伦理学的后验性,迫使个体生命和他所爱的对象发生关联。个体生命所爱的对象必须内化为他自己的感性经验,否则,情感共在就不可能发生于他身上。

伦理学对象的后验性,意味着它以此岸世界的生命情感——性爱、亲爱、情爱、友爱、圣爱——为对象。

生命情感的此岸性,指个体生命在存在活动中所经验的情感对象的现成性。爱的对象,就是那从虚无地平线上耸立的人,就是那和爱者一样具有动物性与神圣性向度的被爱者。个体生命通过和其他共在者相遇,丰富着自己的动物性与神圣性的情感内容。爱本身乃是对爱的方式的创造,其结果形成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这人格置身于动物性与神圣性之间。 转贴于

生命情感首先展示在伦理学家的此岸生活里。伦理学,并不是为了认识而是要求个体生命体验这种生活,体验生命同根的源泉。对生命情感在不同层面的对象化毫无体验的人,对伦理学就不会有差别性的言说。当然,这种体验,并不以艺术形式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是借助感受内化于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中。

伦理学的对象,唤起个体生命向共在者全体合一同根的欲望,它拒绝任何事实的判断,它不对任何同根体验的状况进行论断,因而不可能找到一种客观的证据来反驳伦理主体有无同根体验。在此意义上,伦理学所含的陈述句是描述性的,描述的正误无关紧要。科学能够探讨生命情感的各种起因和实现方法,其中不含任何真正的伦理句。因为科学涉及何为正误的问题。“虽然科学确不能解决各种价值问题,但那是因为,它们根本不可能用理智来解决,它们不属于真伪的问题。任何可获得的知识,它必然是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的;而科学不能发现的东西,人类是不可能知道的。” 罗素在此言说出科学作为一种学问形态的有限性,但这并不会导致否认伦理学对象的可感受性。

伦理学语言的后验性 伦理学对人的行为不作出任何价值判断,但它要用感受性象征语言呈现伦理学家的生命情感体验。

价值逻辑论把语言的起源问题悬置起来,根据语言的功能把它分为符号性语言、象征性语言、指使性语言。符号性语言强调所指与能指的差别性,语音的差别导致语意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人的理性发挥作用的前提。语音与语意之间,是一种社会性的契约关系。语言起源的所谓约定俗成论,就是根据符号性语言的意义发生方式提出来的。

象征性语言的所指与能指,处于一种相关性状态,语意的差别和语形相关,语形的不同带出语意的不同。语意出于语形的展示、流射。其中,能指与所指,既不是外在的强加关系,也不是解释者附加的产物,而是所指从能指中呈现、语意从语形中涌现。符号学利用符号性语言体系的经验,不可能在根本上阐明象征的功用,更不可能对象征性语言体系作出明晰的规定。在象征性语言中,语词的所指与能指的相关性决定了语意的多样性,尽管这种语意始终和语形相关联。

指使性语言的所指与能指,完全处于同一的关系中。人在这样的语言活动中,即是他的存在本身的昭示。语词的所指就是能指所表示的东西,语音或语形的差别对于语意的出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的绝对同一性,甚至是和人的生命存在的同一性。

生命情感的特点是它的流逝性,当其流在不同的存在者身上时形成不同的情爱图景。这种作为伦理学对象的情感,要求其呈现语言的象征性,而且是基于情感主体的感受而非形式化的感觉。伦理情感的呈现,是为了呈现者本身的生命存在。感受者在感受现实的情感图景中,感受到自己生命情感的留驻。所以,伦理学将展示此岸的生命情感图景当作自己的使命。由此表明,在伦理学中无所谓真理与谬误的问题,它也不是为了传达知识。虽然我们关于生命情感的感受是在符号语言中不可言说的,但在象征语言中我们依然可言说自己的内在感受。情爱感受的存在依据,在感受者的个体生命里。在此意义上,伦理学是通过改变他人的生命情感来改变他人行为的。

伦理学使命的后验性 伦理学在对象、语言上的后验性,带出它在使命上的后验性。价值逻辑论在关于伦理学的定义中指出:它的目的,是在此岸社会为人类中的个体生命建立原初人格。对于个体生命言,它要形成其原初人格;对于人类生命言,它将彰显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并汇注为理想的人生形象。无论原初人格或理想人生形象的生成,都是个体生命在经验生命情感后的一种经验。这正是伦理学使命的后验性的涵义。

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根源于他对在上终极信仰的承受,即使他以某种伪终极信仰为终极信仰。个体生命以此为基点,对其所遭遇的一切展开价值判断。一般情况下,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具有时间性的规定性,他在一段时期内自认为是对自己最根本的人格观念,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实质上,伦理的人生,就是探究原初人格的原初性的一生。一些普遍的观念,往往成为激励人生开掘原初人格的动力。例如,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经常发生质变,但他对艺术本身的信仰依然如故,而且,作为艺术家的原初人格的原初形式,通常伴随个别艺术家的人生。

爱情人生格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魅力 感染学生 陶冶情操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语文在现代,已成了每个人生活中必须有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它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种回味无穷终身受用的持久力。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教师的魅力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语文课堂。

一、精彩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溶入语言,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

教师的语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师的语言如果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会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要求口才好,表达能力强。上课时妙语联珠、舌灿莲花;掌声不断、笑语相连;或悲或喜、或嗔或怒,声调抑扬顿挫得当,轻重缓急适宜。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定能扣击学生的心灵,敲开他们的心扉。有如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进青少年的心房,又像和煦的春风吹开他们张张笑脸,更似一首首悠扬悦耳的乐曲让学生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坐在这样的课堂上,相信想开小差都难啊。

当代教育讲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尤其要少讲、精讲,要以训练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陶冶语文情操为目的。但这决不是不讲,要讲得更精、更到位、更投入、更精彩。不讲则已,一讲惊人,一讲成名。

二、营造课堂亲和度,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中央电视台遴选百家讲坛坛主的三点要求:一是学术水平,二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亲和力。亲和力决定亲和度,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必备能力。所谓亲和度,是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性格,但更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责任感、事业心。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内敛的人站到讲台上却成为另一个人,他激情四射,充满活力,风趣幽默。要创设充满魅力、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师就不能只带着教材、教案、课件走进教室,他必须要带着微笑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本质是把对学生的感情写在我们的脸上,把我们对职业的热情、对人生的热爱体现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这样的课堂学生如沐春风,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享受生命的成长。

教师应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丰富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教师有了人格魅力,他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他的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方面,语文老师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她洋溢着围炉夜话般的和谐与随意,弥漫着“侍坐”式的平等和宽容;流动着人性的魅力与诗意的光彩,展示着温馨与浪漫的情怀;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飞跃着瑰丽的想象。而这种教学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渊博的学识魅力打动学生

一个好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博学多闻,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要吸引多元文化,要通晓历史政治,天文地理,文学军事,音乐绘画,集百家之所长,大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有着丰富学识的语文教师,才会教育出爱学习、爱思考的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会在课堂上引经据典,谈笑风生;才会睿智幽默,诙谐风趣;才会让学生在“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广阔空间中领略语文文化的精彩和魅力;才会让学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收获和感慨;才会有激情语文,诗意语文。

“长绠易汲深井之水,潜水难负载重之舟”。现代社会生活对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应是自来水,长流水。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人。应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在学生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博览群书永不殆尽的学者形象。我们要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学习终生,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总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家,更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

四、真实的情感关爱学生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心,是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师爱才是师魂。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是公正的,理智的,无私的。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当作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权贵子弟不偏爱,对贫寒学生更关心,对优等生不溺爱,对后进生多亲近。

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教师爱学生就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宽容的实质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是涉世不深的少年儿童,犯错误是难免的。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人恒过,然后能改”,“浪子回头金不换”。容忍学生犯错,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挫折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美。

教师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和平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自信地创造。

爱情人生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舍 母亲 北平 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0-01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系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两篇独立的文章个体,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或情感表现上均有很多相通互释之处,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展现了老舍在散文文体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1 两个人物,一种载体

在老舍的生命中,有两个人物对其至关重要,血脉牵连,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故乡北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先生的母亲出身农家,一生艰辛困苦,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但母亲勤劳、宽厚、坚忍,活得硬朗,给予老舍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老舍又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其生命的脐带,是他漂泊游离在外最温暖的精神归宿,所以,老舍对北平的深深依恋、款款相思,是一种从血脉里流出来的爱。对于心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老舍又是通过“散文”这一文体载体来展现的。

众所周知,小说、戏剧是老舍最擅长的文体,那么他为什么却用散文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当归因于“散文”这一文体独特的审美内涵。现代散文可谓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宁馨儿,其产生是伴随着“人的发现”而成立的,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扬弃、超越,最重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作者个人)走进了散文,激活了散文的“心”,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大放光彩,作者能够本色流露、独抒性灵。老舍写母亲或北平,都是其最熟悉、最能展现真实情感的人物,所以,无需小说情节的虚构、环境的大肆铺染、人物的雕琢粉饰,只需要抒写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本真自我。同时,散文“散行成文”的形式,自由疏放的笔法,不拘泥于窠臼的特点,又使得作者有充裕的发挥空间和灵动的性情抒发。所以,老舍毅然选取了“散文”这一载体来对母亲和故乡北平喃喃诉语、情感流淌和心灵的倾诉,尽情尽兴,无所牵绊,写出最真实最可感的母亲与北平。总之,用散文承载母亲和北平,两者更丰满真切,又最熨帖作者的心灵。

2 类似笔法,两相映照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而且共同传达出一种情感:作者对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至情至性的爱。

其一,小处着眼,平凡之中见真谛。母亲和北平,都算得上很大的字眼,但作者两篇均未从大处落墨,而是从平凡的事物、日常的琐事入手,如写母亲,只是撷取了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事不大,语不绮,却把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人格魅力及作者对于母亲真切深沉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想北平》中写北平,也未泼墨北京的雄壮大气,跃然作者笔端的是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溅着泥点的韭菜叶,这些点点滴滴、司空见惯的平民物件,却又最能反映出老舍爱的是真实的北平,这种爱已渗透到生命里,与爱母亲一般。

其二,语言朴质,平淡之中见绚丽。苏轼评陶潜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老舍的语言风格亦如是。《我的母亲》中,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极富韵致。“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不祥的消息”,此句中连用四个“怕”,表达出内心的恐惧,行文之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朴情浓。而《想北平》中也是信手拈来,“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平平淡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 安适。作者于两篇文章中均抛开了一切美好的词语,一切好听好看的字,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最无华晓畅的白话,表达出最淳厚深挚的爱,对母亲,对北平。

其三,抒情结尾,平白之中见真情。两篇文章都以抒情这一表达方式结尾,平白的话语却带有作者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因他爱母亲,爱北平,所以,这种赤子之爱使得作者心痛落泪。《我的母亲》结尾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直抒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思念和失去慈母后内心深处无以言说的悲伤哀痛之情。《想北平》的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亦是字字含泪,宣泄了作者对北平的炙心思念之情。两篇文章的结尾都以简短的直接抒情戛然而止,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3 彼此交融,互为诠释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虽是老舍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但两篇文章互相埋笔,均可寻出对方的踪影。《想北平》创作于1936年,作者当时身在异乡,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机,“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老舍先生身为心系故乡的游子,忧心如焚,写下了这篇动情带泪的《想北平》。而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对北平的爱,作者是用以对母亲的爱作比喻的。“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在这里,作者写北平之爱是通过母亲之爱呈现的。

而在《我的母亲》中,通篇写母亲,其中也流露出对北平的牵念和爱,文中提及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鬼子占据北平之事,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故乡的惦念和忧心。老舍把之于母亲之爱和北平之情已经融合在一起了,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此外,《我的母亲》中写到母亲爱花,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母亲的浇灌与爱护,而母亲的性格传给了我,所以,在《想北平》里,老舍将这一性格在北平这一故土上继续伸延,“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都是老舍心中北平最风情美丽的景儿,因为从这里仿佛寻到了母亲亲切的身影,想北平,也是在想母亲。

所以,在《想北平》中我们能感到老舍对我的母亲的爱,而在《我的母亲》里又透出作者对北平的想,两篇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

简言之,对比《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大致的手法、相似的语言风格,同时传达出一种共同的情感,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在写“我的母亲”、“北平”,作者是真正地在想。这两篇文章也仿佛双子星座,彼此相连相牵:《我的母亲》可为《想母亲》;而《想北平》亦可作《我的北平》,二者均被老舍至情至性的“爱”牵在一起。

参考文献

爱情人生格言范文第5篇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我们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

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别要注重身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的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其次,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

最后,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师爱是培养师生情,使之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师爱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而我要说,有了爱才有教育的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生命的甘霖,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点。那么我们必须用爱浇灌,为爱盛放,奉献自己的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在教育的神圣殿堂耕耘多年,我逐渐懂得: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教育要从爱开始。要做好一名人民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大公无私,让爱撒向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朵花都淋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