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塘湖春行翻译

钱塘湖春行翻译

钱塘湖春行翻译

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第1篇

1、浅草才能没马蹄翻译: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2、出处与原文:《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来源:文章屋网 )

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美学理论;古典诗词;英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57-02

一、翻译美学理论

中华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化文学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语言的不同,翻译便成了这种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

作为一门从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学科,翻译美学与处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每个人密切相关。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并且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也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芒。清末马建忠提出的“善译论”强调翻译要确知原文“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 。马建忠的“善译论”是一种基于真、善、美的翻译审美描写。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论。“三难”之说的特点在“雅”,“雅”显然属于美学范畴。严复所崇尚的“古雅”,完全是基于对当时审美接受论的考虑。除此之外,还有傅雷的“神似重于形似论”,这里的“神”指神韵、精神,是一种超出外在的精神气质。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翻译学而言,美学模式可以说是翻译学的最重要的模式,因为美学模式能最充分地反映汉语的本质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

二、古诗词之美

(一)语言美

从语言美学视角来看,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承载着意义的艺术符号,富含美的意味和情趣。中国古诗是语言最精炼、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积淀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翻译美学看来,语言美是存在于语言中的一个审美信息结构,不仅可以意会而且可以言传。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对其进行解剖、分析,再逐步加以完善。从最基层看,语言美产生于优化的词语搭配。例如中国诗话史上的著名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对“绿”、“到”、“过”、“满” 等字进行了仔细揣摩推敲,说明了他对用词的考究。细细地品读这首诗,我们就能悟出“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到”、“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外晓寒轻”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赞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的词《沁园春・长沙》里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击”字用得好,有出击、撞击、冲击、搏击等义,很有力度,写出了雄鹰搏击蓝天的气势,要是换作“飞”或“翔”,就索然无味了。“翔”字也用得好,这里用了“移词”格(本来用于甲事物的词,临时移用于乙事物),把本来用于形容鸟儿的“翔”,用来描写鱼。“鱼翔浅底,给读者展现出一幅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像小鸟在空中滑翔的画面。

(二)音韵美

语言中的韵具有音乐美和气质美两个方面。中国的诗论、文论历来都很重视韵。明代的文论家陆明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运,无韵则局。”由此可见韵对汉语的重要性,它关系到语言的活力、品位、力量和效果。汉语的音美除了体现在高低、韵律、节奏上,还体现在声调上,汉语最富特色的是四声声调。中国的古典韵律诗就是以声调的平仄搭配组合为特色的,以近体诗七律为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杨柳阴里白沙堤。”这样悦耳的格律被誉为“流转如歌”,一点也不夸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用七对叠音开篇,其中五对属于低调齿龈音,齿音可以产生一种凄清、凄厉、凄惨的心理和情感效应,“戚戚”更具有一种入声低回调,与“哭泣”、“哽咽”谐音。强化的视听感性同时依托着诗人凄苦的情思意境,打造出了诗人失魂落魄的意象,令人万分怜惜。

(三)意象美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构成传统诗词的基本元素。朱光潜称:“每个诗的境界都必须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简称‘景’。”对于中国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意象就是诗歌的灵魂。比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绘出秋日将晚时山间的景色,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皓月当空,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诗人置身其中,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全诗无一字直言情,然而又显得字字言情。这种主客统一的鲜明而又朦胧的境界,产生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象。还有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这首诗含蓄隽永的境界美,从情景交融的意象中渗透出来。

三、 如何译出古诗词之美

形神兼似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诗歌的翻译应当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兼顾内容与形式,做到形神兼似”,“最大限度地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风格美”。但是译诗难,译古诗更难。在做不到形神兼似的前提下,就要力求传神,力求保持原诗词的意义和意境翻译。只要译出了神韵意境也就译出了诗。

(一)分析原诗词的风格特点

中国古诗词从《诗经》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主旨丰富多彩。以唐诗为例,常见的主旨有歌颂祖国山河、抒发个人抱负、抨击社会现实等。不同的主旨就会有不同的风格,所用的意象及表达的意境也是不同的。以唐诗《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首先来看这首诗的主旨,在一个春日的清晨,诗人通过捕捉一些诸如鸟啼、春雨、落花等春日典型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春光易逝的伤感之情。整首诗清丽婉转、节奏明快。前两句表达了喜春之情,后两句表达了惜春之忧。我们来看这首诗的译文:“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awake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该译文很好的体现了原诗的音韵和节奏,“lying, crying”、“showers, flowers”均为重音在前的双音节词,整首诗的节奏基本为“扬抑―扬抑―扬抑―扬抑”,循环往复,轻重音有规律的相互交替,听起来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悦耳,具有很鲜明的节奏感。整个译文的风格和原诗的风格很契合。

(二)分析原诗词中修辞手法的应用

中国古诗词中有大量修辞手法的使用,只要译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在原诗词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如何实现情景交融下的物化和人化,就能成功将原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再现于译文中。例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中就有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她对拟人手法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把对人的情感移用到物身上,活化了物,给人一种颇富人情味的印象。我们来看李清照词《蝶恋花》的上阕:“暖风晴雨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在这首词中,作者“用美人的脸颊来比红梅,形象更加生动,又用美人的媚眼来比含苞欲放的柳枝吐出的嫩芽”,使早春那种春风乍起、万物复苏的景象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柳树抽出了嫩芽,梅花竞相开放,细长的柳叶似少女妩媚多情的眼睛,而娇嫩的梅花犹如少女的香腮。来看王椒升的译文:“Willow sprouts like a girl’s eyes, Plum blossoms rosy-cheeked: Already one feels the heart of spring stirring.”译文中使用了“like” 这一明喻的标志词,将柳枝像媚眼,红梅像脸颊分开翻译,并且贴切使用了“rosy”一词,既说少女脸颊的粉嫩又说梅花的颜色,栩栩如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想翻译出古诗词的意境,就要对原诗词的风格特点以及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加以分析。但是译诗难,译古诗更难。它对译者的个人能力和努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品读古诗词,多实践练习,才能了解并掌握中西诗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呈现出最佳的译本。

[参考文献]

[1]刘金龙,刘晓民.跨文化视角下的古诗词曲英译研究[J].翻译教学与研究,2010,(1).

[2]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北京・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2.

[4]吴嘉茜.李清照词中修辞手法英译比较研究[J] .翻译教学与研究,2011,(2).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6]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J].百年中国文艺研究,2009,(1).

[7]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2).

[8]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第3篇

一、翻译美学理论

中华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化文学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语言的不同,翻译便成了这种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

作为一门从美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学科,翻译美学与处于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每个人密切相关。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并且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也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芒。清末马建忠提出的“善译论”强调翻译要确知原文“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 。马建忠的“善译论”是一种基于真、善、美的翻译审美描写。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论。“三难”之说的特点在“雅”,“雅”显然属于美学范畴。严复所崇尚的“古雅”,完全是基于对当时审美接受论的考虑。除此之外,还有傅雷的“神似重于形似论”,这里的“神”指神韵、精神,是一种超出外在的精神气质。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翻译学而言,美学模式可以说是翻译学的最重要的模式,因为美学模式能最充分地反映汉语的本质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

二、古诗词之美

(一)语言美

从语言美学视角来看,汉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承载着意义的艺术符号,富含美的意味和情趣。中国古诗是语言最精炼、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形式,积淀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翻译美学看来,语言美是存在于语言中的一个审美信息结构,不仅可以意会而且可以言传。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对其进行解剖、分析,再逐步加以完善。从最基层看,语言美产生于优化的词语搭配。例如中国诗话史上的著名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对“绿”、“到”、“过”、“满” 等字进行了仔细揣摩推敲,说明了他对用词的考究。细细地品读这首诗,我们就能悟出“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到”、“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烟外晓寒轻”两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赞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里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击”字用得好,有出击、撞击、冲击、搏击等义,很有力度,写出了雄鹰搏击蓝天的气势,要是换作“飞”或“翔”,就索然无味了。“翔”字也用得好,这里用了“移词”格(本来用于甲事物的词,临时移用于乙事物),把本来用于形容鸟儿的“翔”,用来描写鱼。“鱼翔浅底,给读者展现出一幅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像小鸟在空中滑翔的画面。

(二)音韵美

语言中的韵具有音乐美和气质美两个方面。中国的诗论、文论历来都很重视韵。明代的文论家陆明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运,无韵则局。”由此可见韵对汉语的重要性,它关系到语言的活力、品位、力量和效果。汉语的音美除了体现在高低、韵律、节奏上,还体现在声调上,汉语最富特色的是四声声调。中国的古典韵律诗就是以声调的平仄搭配组合为特色的,以近体诗七律为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杨柳阴里白沙堤。”这样悦耳的格律被誉为“流转如歌”,一点也不夸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用七对叠音开篇,其中五对属于低调齿龈音,齿音可以产生一种凄清、凄厉、凄惨的心理和情感效应,“戚戚”更具有一种入声低回调,与“哭泣”、“哽咽”谐音。强化的视听感性同时依托着诗人凄苦的情思意境,打造出了诗人失魂落魄的意象,令人万分怜惜。

(三)意象美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构成传统诗词的基本元素。朱光潜称:“每个诗的境界都必须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简称‘景’。”对于中国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而言,意象就是诗歌的灵魂。比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绘出秋日将晚时山间的景色,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皓月当空,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诗人置身其中,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全诗无一字直言情,然而又显得字字言情。这种主客统一的鲜明而又朦胧的境界,产生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象。还有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含蓄隽永的境界美,从情景交融的意象中渗透出来。

三、 如何译出古诗词之美

形神兼似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诗歌的翻译应当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兼顾内容与形式,做到形神兼似”,“最大限度地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风格美”。但是译诗难,译古诗更难。在做不到形神兼似的前提下,就要力求传神,力求保持原诗词的意义和意境翻译。只要译出了神韵意境也就译出了诗。

(一)分析原诗词的风格特点

中国古诗词从《诗经》到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主旨丰富多彩。以唐诗为例,常见的主旨有歌颂祖国山河、抒发个人抱负、抨击社会现实等。不同的主旨就会有不同的风格,所用的意象及表达的意境也是不同的。以唐诗《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首先来看这首诗的主旨,在一个春日的清晨,诗人通过捕捉一些诸如鸟啼、春雨、落花等春日典型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春光易逝的伤感之情。整首诗清丽婉转、节奏明快。前两句表达了喜春之情,后两句表达了惜春之忧。我们来看这首诗的译文:“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awake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该译文很好的体现了原诗的音韵和节奏,“lying, crying”、“showers, flowers”均为重音在前的双音节词,整首诗的节奏基本为“扬抑―扬抑―扬抑―扬抑”,循环往复,轻重音有规律的相互交替,听起来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悦耳,具有很鲜明的节奏感。整个译文的风格和原诗的风格很契合。

(二)分析原诗词中修辞手法的应用

中国古诗词中有大量修辞手法的使用,只要译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在原诗词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如何实现情景交融下的物化和人化,就能成功将原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再现于译文中。例如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中就有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她对拟人手法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把对人的情感移用到物身上,活化了物,给人一种颇富人情味的印象。我们来看李清照词《蝶恋花》的上阕:“暖风晴雨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在这首词中,作者“用美人的脸颊来比红梅,形象更加生动,又用美人的媚眼来比含苞欲放的柳枝吐出的嫩芽”,使早春那种春风乍起、万物复苏的景象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柳树抽出了嫩芽,梅花竞相开放,细长的柳叶似少女妩媚多情的眼睛,而娇嫩的梅花犹如少女的香腮。来看王椒升的译文:“Willow sprouts like a girl’s eyes, Plum blossoms rosy-cheeked: Already one feels the heart of spring stirring.”译文中使用了“like” 这一明喻的标志词,将柳枝像媚眼,红梅像脸颊分开翻译,并且贴切使用了“rosy”一词,既说少女脸颊的粉嫩又说梅花的颜色,栩栩如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美。

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第4篇

包容冰

走出狭小相互奉承的圈子

淡漠虚假的微笑和表情

一个人深入夜晚,静思默想

对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一叶草

滋生敬畏。无语的事物从不掩饰

脊梁,而隐忍深沉的思想

之所以宁静致远。不说

此长彼短。平静的湖水没有波澜

心静则万物静

奔跑的只是浮华的表象

在多年的行走和历练中

对于得到和失去脸不变色

心不跳。世界就变得博大起来

心就像海洋一样辽阔

深不可测。谛听万物鸣响的真意

和哭泣陈述乐极生悲

悲极不再生乐的结局

若要执意那样认可。也许

你向觉悟走进了半步

不说话的父亲

晕倒在阳春三月的傍晚

不说话的父亲

呼吸急促,眉眼不睁

大有撒手人寰的险情

父亲,我连夜赶回老家

在你耳边,叫了几声

你不停地,

总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偏瘫在一旁的母亲

语言模糊,带有哽咽……

父亲,你不能急于先走

你一走,孤独的母亲

苦难更深,罪孽更重

旧池塘

――暮春,雨中,与胡人诸兄结伴同游

谷雨

这里偏安一隅,几乎无人造访

这里有宋朝的银杏、香樟,明清的戏台和祠堂

这里有旧池塘

――从我的衣服里洗出斑驳的树影和

白日梦境。

我太困了,睡意细如一尾白鱼

翻着肚皮,掉进旧池塘里

人世的绳索拉扯着我,肉身逃到清朝

与池塘对岸的桃花联姻

她的妖媚和纯真,她的藏在镜子里的美

和一世的贞洁、言辞、爱恨。

――谁在旧池塘里复活桃花的命运?

又是谁在诗书里恢复远山和树的秩序?

整个上午倏忽而去。门前的流水

永未止歇。

时值中午,我们坐在木房子的二楼用餐

我们围在桌前畅谈国事

仿佛桌椅油漆的旧时光,深不可测

却无关痛痒。

在荻浦村,旧池塘不止一个

桃花亦非三两朵

的确,如你所见

不是每一朵桃花都充满喜悦,不是每一个

旧池塘里

都有痛苦修补过的痕迹。

一棵树

毛立国

1

对落日最后喊一声

这是我父亲咽气前的一口血

一声后的世界该是如何的平静

2

现在该世界

捕捉我的心跳了

然后,看一丝阳光

翻译山腰的刀刃

以及父亲和我瞩目的笈笈草

在背阴间多么守秩序

而我在阳间呼吸

天黑前的一口氧气

3

等落日完全被淹没以后

在人间,多冷啊

我的心在草叶上打颤

再走几步

就涉入秋天的深处

每一片树叶的漂流

都和我一样

都和风一样

4

二百多年的暮色里

我站立。大地站立

你不知道我在人间轮回了几次

你不知道我一个人

走过的每一条路

它都为我铺上眼泪 乱石 病毒和陷阱

5

一个人 一棵树

多么简单的关系和距离

我们不言不语

我们不移不动

我流着你的血

我落着你的叶 我怀疑孤独

春天飘满落叶(外一首)

――写给海子

李川

在这个春天里,我的眼前

全是飘动的落叶,仿佛

那就是诗歌飘飞的纸钱

你说过:春暖花开

却头枕着山海关,冰冷的铁轨

任世代的列车,飞逝而过

你可曾看到,春花绽开的模样

春雨,可曾把你的血液

带进梦魇的家园

你说过:面朝大海

却躺在小小的山丘之上

任孤独和潮湿的风

把你的肉体浸占

你可曾听到大海的歌唱

海风的甜言蜜语

为何今天是你的生日

明天,就是你的祭日

这是不是上天精心策划的阴谋

就像,你精心策划了

一个诗歌的王朝和时代

窗外

当客车

小憩的时候

我有意透过车窗

目击到一位拾垃圾的老汉

他弓着身子

像一个剪影贴在墙角

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

零晨三点十八分

正是夜色朦胧

灯光轻柔

粉水晶

马鱼

滑过指尖的沁凉

滴落在手腕

一圈圈绕成

我的三宅一生

你的清澈蕴藉

一泓不竭的温润

波光里有神灵

驾着古老的幸福

航行在我额头

此生注定我眩晕于

一颗心灵的折光

为满湖寒冰下的

一尾锦鲤雀跃

菩提下

高敏

抚摸百年菩提苍老的躯干

千年的遗存亲历了岁月的变迁

仰望天汉楼上疯长的绿草

历史的阳光刺痛了我的双眼

透过斑驳陆离的树影

我看见设坛拜将袅袅的青烟

穿越车马粼粼的栈道

我听见明修暗度震天的呐喊

高耸入云繁茂的枝叶

托举起汉室伟业的梦幻

深植大地纵横的根须

思量着风雨飘摇的沉淀

人潮攒动的喧嚣

难掩昔日宫廷的威严

寂静默然的沧桑

述说今朝菩提的涅

黄义

冬天是什么 冬天是银行

所有的积蓄都会存到里面

包括感情

冬天是什么 冬天是地窖

所有物质都会储备

包括精神

冬天是个吸入器

所有的热情

包括爱、包括恨、

包括思念、包括牵挂

都一揽无遗的被吸纳

所以这个冬天纯洁得

一无所有

所以这个冬天

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85-01

诗是人类的个性体验,是我国文化的精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但初中生对古典诗歌越来越陌生了,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诗歌教学接地气,学生才会学、乐学。

一、读品交错,激趣阅读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任何有效的学习,都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古典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教学上简单的讲授,或“老师讲,学生听”,只能使本来就比较“难啃”的诗文愈加乏味。而教学中注重对诗歌诵读和品味,能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

1.诵读时善于联想。学生在整体感知诗歌时,要注重原生态阅读,与文本的对话,发挥其对生活联想的空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教学中灵活运用朗诵更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诗歌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可以更贴切地理解深刻的诗文内涵。以九年级下册的《关雎》为例,初中生对《诗经》这样的经典诗歌接触少,有些隐晦字词(如:窈窕、好逑)较难掌握。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诵,穿插一些词语的理解进行再朗诵,以加深对文本的真实体验,“窈窕(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好的配偶)”,已知的感知材料,结合自己的联想,要读出思恋男子那种追求美、追求健康、追求幸福的积极生活态度。反复诵读是学生感知全文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诗歌课堂教学要读出韵味,读出本义,读出语文课堂的声色之美。

2.品味时巧用想象。诗中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及情感,只有深入品尝,才能发现其“诗味”,提高学生欣赏的品位和审美的情趣。诗歌品读教学可分三个步骤:

首先,揣摩诗的意象。每一首诗都有其不同的意象:有人喜欢用酒抒写离别之情,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人喜欢用流水传达人生哀愁,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喜欢用梅花象征不屈精神,如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因此,品读诗歌要善于抓住意象,结合写作背景,还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不依赖教师的简单传授,改变学生这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促进学生对诗歌的探究和欣赏。

其次,赏析诗词佳句。在诗歌教学中最能激起学生思想火花的句子,就是有浓缩精华的名言佳句。它的使用率高,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赏析佳句作为品味诗歌的突破口,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笔者在教陶渊明《饮酒》诗歌时,引导学生找名句,如先提问:这首诗哪些是名句?你为什么喜欢它?同学们都很积极地找出来了,有的说“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好,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有的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好,写诗人虽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还有的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好,道出了人生之真意,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然而,很多名句都是诗人思想的升华“所在地”,读懂名句,就使学生对诗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再现诗的情境。读有所感,读有所获,这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观念。诗歌教学是否能使学生有所斩获,不只停留在“读一读,想一想”,而在于“写一写”。“写一写”就是结合自己的想象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但不是简单、枯燥的直译。如教王维《山居秋暝》时,笔者让学生想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就有学生这样写道:“一场秋雨之后,深山显得特别清朗,天气格外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松林,撒落斑驳的倩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学生通过动手改写,还可用画画的形式画出来,不仅对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语言和感悟的能力。

二、了解学情,学以致用

学生学得怎样,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以致用,注重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把握好考查内容的尺度,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强化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引导学生“推敲”,抓住重点字词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1.明确学习目标,学考结合,钻研考题方向。考试是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检验和评价标准。如果只是单纯地翻译诗句,或者寻章摘句地分析,只会割裂诗意中的整体美感。例如,在学习完王维《山居秋暝》后,以中考的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为例切入,分析可见近几年古诗赏析考查有上升趋势,应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样的题型。《钱塘湖春行》只考查两道题:一是对诗中词语的整体理解,如“请写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特色的四个景物”;二是概括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如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很快找到“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的早春景物,由诗中的意象可看出诗人游春时愉快的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上来,不再觉得学诗是件苦事,而是很好的得分点,学起诗歌来更是乐此不疲。

2.紧扣理解背诵,默写内化,探究深层含义。诗歌考试的形式多样,其中最基本的是默写古诗文的名言名句题目,中考这道题就占有一定的份量,涵盖了诗、词、文言文名句积累的考查。除了抓好基本功训练,如不张冠李戴,不写错漏字外,还应该形成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再认识,以期对阅读或写作有所帮助。如考纲要求重点背诵的60篇诗词,大多是千古名篇,只有理解地背诵,加深印象,才能达到教学的标准。

三、多元活动,点燃激情

“教无定法”诗歌教学形式同样也显得多样化,用“活动”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突破“死去活来”学诗歌的瓶颈,还可以带动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相关期刊更多

人民音乐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水利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水利厅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