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范文第1篇

从孤山寺北前往贾亭西,接着到湖东,最后到达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白居易是在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时候创作了这首诗。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来源:文章屋网 )

钱塘湖春行范文第2篇

古代诗词的教学,最高境界为能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如何借助于想象,再创造一个符合诗意的意境呢?只有在诗歌精练而含蓄的语言上下功夫。以诗歌的词语激发学生的想象,再力求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为此,我曾尝试过“剥而复加,层层赏析”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把诗句的修饰语一层一层地剥下来剩下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每加一层,分析一层,这样“剥而复加”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歌赏析的过程。 在歌咏西湖的诗人中,唐代白居易可以说是最熟悉西湖,也与西湖最有感情的诗人。因为他曾任过杭州刺史。他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同传为歌咏西湖的佳作。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早春西湖的具体印象。白居易骑马观赏西湖,紧扣一个“早春”特点,把个西湖描写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首联和尾联交代游踪,扣一个“行”字。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首联还写了湖上春水初涨,天上白云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轮廓。尾联点明最爱光顾之处,杨成阴的白沙堤,无限风光,尽在此中。 其实全诗赏析的重点应在颔联和颈联,他们扣一个“春”字。一般来说,描写春天应离不了花草,小鸟,就一点来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处,即紧紧扣住了初春特征。仔细揣摩这几句诗是如何描写初春的特征的呢,“剥而复加”的方法,更有利于我们赏析诗句。 先看颔联 莺争树-----------------------------------燕啄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处处) (家家) “莺争树,燕啄泥”是两个主谓结构,“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早春特色。 第一层:加了个“暖”字,暖树是向阳的枝头,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是因为春寒料峭,他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大自然已经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 第二层:加了个“早”字“新”字,这两个字,写出了人们初见莺燕的喜悦。早莺出来了,新燕归来了,人们仿佛带着满脸欣喜的神色,在用手指指点点,迎接给同样们捎来春的消息的使者。他们或许会想:连黄莺,燕子都来了,身上厚重的棉衣应该下掉了,应该像黄莺,燕子一样,欢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了。 第三层:加了个“几处”“谁家”,注意,这里不是“处处”“家家”,范围上是有很大限制的,用语也极有分寸,一方面因为少而带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这时毕竟还是初春,还没有到“到处莺歌燕舞”的时候。 三层分析下来,令人惊叹:“写的真是初春景色!”。 再看颈联: 花迷人眼------------------------草没马蹄 乱化迷人眼 -------------------浅草没马蹄 乱化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同样,“花迷人眼,草没马蹄”也是两个主谓结构,是一般的陈述。 第一层:加了个“乱”字,使人想到朱自清《春》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几句话给“乱”字作了最好的注解,由此也可以联想到花的勃勃生机。加了个“浅”字,说明草也就是寸许光景,马蹄踏在录草如茵的草地上,那草儿嫩绿的汁液可曾染绿了马蹄? 第二层:加了个“渐欲”加了个“才能”用词更是精确,那野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迎风盛开,“渐欲”使人想起不久以后姹紫嫣红一片,岂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才能”显示春草虽生长很快,但毕竟才是初春,草还来不及长得太深,不久过后,草长莺飞,那一片西湖早春的醉人春色,定会叫人流连忘返。 用这种“剥而复加”的方法也可以赏析杜牧的《清明》: 雨纷纷------------人断魂------------酒何处------------------杏花村 清明雨纷纷-----路上人断魂------借问酒何处-----------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通过修饰语的一层层剥下来,再一层层加上去,层层赏析,更加有利于理解诗意,也更加方便于进入诗的意境之中。“剥而复加,层层赏析”是诗词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钱塘湖春行范文第3篇

一、吴越国的水系与水环境

吴越国的水系主要是钱塘江与太湖。此外江南运河、浙江运河也对吴越国的水利建设与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钱塘江是吴越国境内最主要的水系。钱塘江发源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北支新安江、南支兰江,两江在今建德梅城汇合后称富春江。富春江水电站以下受潮汐影响,为钱江塘的河口区,在接纳浦阳、曹娥等江后,流经杭州湾,注入东海。钱塘江流经吴越国衢、处、婺、睦、杭诸州。由于钱塘江进入杭州湾的河口段,都是疏松细致的沙质土壤,经不起涌潮的冲击、淘刷,同时上游夹带的泥沙和海潮卷来的沉积物不断淤填,致钱塘江主流经常变迁,或南坍北涨,或北坍南涨,摇摆不定。但是,早期钱塘江的的流向是比较稳定的,它从赭山、龛山之间入海,这一入海口被后人称为南大门。吴越国时期钱塘江即经此道入海。从十二世纪以后,钱塘江河口的变迁逐渐变得频烦而明显。这很可能与很可能与吴越国前后的两浙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有关。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垦殖,致使钱塘江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增多。

钱塘江入海处为杭州湾,杭州湾北岸自四世纪来一直不断北坍、东移。唐宋时期,柘林、奉贤一带的海岸向东推移到奉城、大团之间。在海岸线东移过程中,受到约束的外海潮流强度日益增强,在它的冲刷与破坏下,引起海岸内(北)坍。王盘山以北的九涂十八滩、海盐东南五十里的贮水陂、十五里的望海镇,以及五里的望月亭,相继沦于海中。据估计,仅乍浦以南地区,自武则天外视元年(770)到北宋建隆元年(960)间,即有十九公里宽的土地被海潮冲蚀。吴越国正处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杭州湾南岸则处于涨――坍――再涨的循环中。吴越国时期,杭州湾南岸处于外涨过程中。但变化不是非常明显、剧烈。

太湖古称震泽,是由构造运动与泻湖封闭相互作用形成的。古震泽的范围很大,北起长江岸边,南达杭州湾北岸。后来其中心地区沉降,接纳天目山的苕溪、茅山的荆溪成湖。太湖出海道古称三江,即娄江、松江与东江。三江古时极大,尤其是松江唐时河口处宽二十里。唐时东江、娄江发生淤塞,太湖平原洼地变成沼泽,太湖范围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宋人P说:“今二江已塞,而一江又浅。”其子P侨也说:“今则二江已绝,唯吴松一江存焉。”1可知娄江、东江到五代时已经淤塞。据《宋史》记载,吴越国“起长安堰至盐官,彻清水浦入于海”,又“开大盈、顾汇、柘湖,下金山小官浦以入海”,2实际上代替了原来的东江;又“开无锡莲蓉河,武进庙堂港,常熟E泾、梅里入大江”,实际上代替了原来的娄江。

江南运河又称浙西运河,是大运河在吴越境内一段,北起吴与南唐之润州,绕太湖东岸达苏州,南迄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运河,秦时,江南运河初具雏形。东吴赤乌八年(245),发屯兵三万,开破岗渎以通吴(苏州)、会(绍兴)船舰,使江南运河初有规模,其后的东晋、南朝均有浚治。隋炀帝大业六年(610)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大体即吴越国时期的江南运河。杭州上塘河南口,钱钱B曾在些挖茅山河直通钱塘江,并在河口立龙山、浙江二闸,以阻塞潮沙进入运河。北宋以后,二闸相继崩废。

浙东运河,自越州西郭钱塘江边的西陵,全长约50公里,由西晋惠帝(290-306)时任会稽内史的贺循主持开凿。西陵后称西兴,故又名西兴运河。自此向东,可至明州。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又从西郭至西陵筑新堤百里,即运道塘,俗称官塘,也叫纤道塘。吴越国的浙东运河,当袭唐时之旧。

二、吴越国的水利机构与水利部队

吴越国设置了专门的治水机构。有关文献中提到吴越国的都水营田使,《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钱氏时尝置都水营田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盖当是时,方欲富境御敌,必以是为先务。”《十国春秋》省称作“都水营使”,谓“是时,置都水营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军,亦谓之撩清;命于太湖旁置撩清卒四部,凡七八千人,常为田事,治河筑堤,一路径下吴淞江,一路自急水港下丈胶入海,居民旱则运水种田,涝则引水出田。”3实际上,都水营田使不是一个机构,而是由都水使、营田使两部分组成。

都水使者,又作都水使,见于记载者甚多,如据《吴郡通典》:“[钱]元V性俭约而恭靖,在苏州三十年,保全屏蔽,厥功甚伟。海虞二十四浦,潮汐二至,挟沙以入,淤塞支港。元V遣开江营将梅世忠为都水使,每港募兵丁,设插港口,按时启闭,以备旱涝。更虞海滨多警,授李开山为水寨将军,屯兵于浒浦岗身,召民开市,民称利便。”又据《琴川志》卷一《营寨》:“开江营,钱氏有国时所创,宋因之。有卒千人,为两指挥,第一在常熟,第二指挥在昆山。”同书卷五《水利》:“钱氏有国时,创开江营,置都水使者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宋朝因之,有卒千人,为两指挥,第一在常熟,第二在昆山,专职修F。自郡民朱医花石纲,尽夺营卒以往,开江营遂空,而修F之事废矣。”可见,都水使者是撩清军(撩浅军)的指挥官。撩浅军(撩清军),又称开江营,其长官称都水使者,或简称作都水使。有兵千人,分两指挥部署,一在昆山,一在常熟,进行水利建设。

据苏轼《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吴越国时,于西湖“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4可见,吴越国类似的水利部队不仅昆山、常熟有,杭州西湖也有。

除都水使外,又有营田司。吴越国有营田司,其长官为营田使。北宋著名水利专家P之子P侨说:“浙西,昔有营田司。自唐至钱氏时,其来源去委,悉有防、堰闸之制。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使溢聚,以为腹内畎亩之患。是以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5营田为国家所有土地,唐时中央政府在州或节镇设营田使管理营田事务。营田及营田民都直属中央,州县不得过问。在唐五代,凡有营田之地,藩镇节帅例兼营田使之职。吴越国后期产生了诸如“掌屯田”、“判军粮营田事”等等临时性差遣职务,统一管理吴越国的屯田、营田事务。

吴越国有些地方上还有专门的水利部队,称营田军。一代名臣范仲淹,其曾祖父曾为吴越国中吴军节度推官。范仲淹后在庆历新政的著名纲领性文件《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到吴越国的治水副使,说:“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是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6营田军的长官称为营田指挥使,如《资治通鉴》记载吴越助后周攻打南唐事,曾提到“苏州营田指挥使陈满”。7其下则有营田甲将、营田副将等官。8

从P氏与范仲淹的记载,营田司与营田军对吴越国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

三、吴越国的重要水利工程

(1)钱氏捍海塘

钱氏捍海塘是钱塘江的护岸工程。吴越建都杭州,位于钱塘江到杭州湾的出口处。这里风大浪急,潮汐作用强,因而使钱塘江岸受到严重的冲刷破坏,威胁都城。为了保护杭州城不爱潮汐的侵袭,钱H于开平年间修筑海塘。据《宋史・河渠志》的记载,刚开始筑塘时,似仍沿用唐代修筑土塘的旧法,“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后改用竹笼填石、固以木吨法,终使“堤岸既固,居民乃奠”。9

钱氏捍海塘的原始面貌长期不为人们所知,直到1983年年初,杭州市南星桥凤山道口附近的江城路立体交叉侨施工现场发现海塘遗迹。该海塘遗迹在同年7月24日至8月20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从这次考古发掘看,钱氏捍海塘是用石头、竹木和细沙土等材料筑成的。海塘基础宽25.25、面部宽8.75、残高5.05米,属“竹笼石塘”结构。整个海塘由扎实稳固的基础、立于水际的巨大“曛”和建筑讲究的塘面保护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曛”,《梦溪笔谈》中有记载,称“钱塘江钱氏时为石堤,堤外又值大木十余行,谓之曛”。10考古发掘中发现两排“曛”,位于离塘岸的水际,用来抗击潮水的冲击,又可以使潮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迂回沉积,起到保护海塘的作用。至于塘面保护层,钱氏捍海塘的内外坡保护层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方法。内坡的保护层大部分用含铁量较高的砂石和带炭屑的炉渣状物质筑成,对保护塘沙、避免雨水冲刷流失,起到良好的作用。塘外坡是迎水面,它要迎接巨大浪潮的冲击。钱氏捍海塘系用抛石护岸的办法,即在培土筑塘的过程中,外侧铺上一层厚厚的石块,形成石头护塘面。11钱氏挥海塘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筑塘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到唐代,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成片修筑海塘依然是版筑土塘。钱氏捍海塘采用“竹笼沉石”并因以木桩的方法,是筑塘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改进。钱氏捍海塘立“曛”于水际保护海塘也是十分科学的。在外坡抛石护岸,在内坡和顶面加筑一层坚硬的保护面,是筑塘方法的又一大改进。钱氏捍海塘,对后世的海塘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建筑结构及其相应的措施为后代所利用,直到元代才被 “木柜石塘”所取代。

(2)太湖流域圩田

圩田,或称为围田,它是在低洼地区发展起来,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加以置闸、开渠、灌溉、车戽、防护等等设施的水利工程。吴越国的太湖流域圩田分布在今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北部地区。太湖地区自然条件的特点是西北西南地势高,一般高度在海平面30米至500米以上,下游地势低洼,其高度高出吴淞海平面仅几米。而这一低洼地区,其近江沿海有一条不规则的弧形地带,地势高于内部湖沼集中地区,平均高度约4-7米,有“岗身”(或作“岗阜”)围绕其间。因此太湖以东、常熟以南、嘉兴以北的地区,恰在碟形洼地中央,高平在3.5米以下,有些地区更在2米以下。在这一碟形低洼地区,集水量大,浅水湖沼面积广,成为低田区。吴越国的圩田就构筑在这一低洼地区。在吴淞江北,自太仓东迤逦至常熟北,再顺着西北方面展延到江阴,这沿江几宽十余里的碟缘地带,其地势比内部湖沼地区为高。以南的钱塘江口沿海地带,也是这种情况,构成高田区。依P《水利书》的记载,吴越国的圩田制度,就是依据这一低田――高田的特殊地势,按照“五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渠系规划原则设计布置的。12为了保证整个圩田系统的正常运转,吴越国开浚了大量出海河道。

(3)杭州西湖

西湖的水资源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城市饮用水,如唐时杭州刺史李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以供居民饮用。二是农业用水,唐时另一个杭州刺史白居易筑堤蓄水。据《白氏长庆集》卷59《钱塘湖石记》的记载,说西湖水位“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三是交通用水,为江南运河提供水源。

到唐朝末年,西湖葑草蔓合,湖面缩小,蓄水量减少。据苏轼《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吴越国时,“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13当时杭州与西湖相配套的城市水利设施还包括城内、城外若干河渠。城内河渠有:茅山河,在城东,出保安水门接龙山河入钱塘江;盐桥河,南北向,居中,是城内河渠的干线;清湖河,西湖所引水量除供六井外都归此河,然后出余杭水门。这些河都可以通船,出水门后与城外河渠相连。此外,西湖东北杭州城外诸河河渠,主要有上下河塘,就是江南运河。它自西湖引水灌溉沿河两岸农田,通船北上可至秀州、苏州等地。据《十国春秋》卷78,与此相配套的一项措施是设置龙山、浙江两闸。

(4)越州鉴湖

吴越国鉴湖水利工程事见曾巩《越州鉴湖图序》的记载:“鉴湖,一曰南湖,南并山,北属州城漕渠,东西距江,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然南湖繇汉历吴、晋以来,接于唐,又接于钱B父子之有此州,其利未尝废者。彼或以区区之地当天下,或以数州为镇,或以一国自王,内有供养禄廪之须,外有贡输问遗之奉,非得晏然而已也。故强水土之政以力本利农,亦皆有数。而钱B之法最详,至今尚多传于人者。则其利之不废有以也。”14可见,鉴湖水利工程初创于汉之马臻,后来相沿不废,直到吴越国。吴越国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在鉴湖水利工程的维护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法,所以曾巩说“钱H之法最详”。

这种水利工程的创立,也与绍兴平原独特的地形地貌有关:平原南部是会稽山脉,从东南到西北呈半弧形将绍兴平原围在当中,山间高地上湖泊密布;平原北部是杭州湾。可见,越州是典型的“地――原――海”台阶式地形。马臻将山上这些分散的湖泊合而为一,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库,这就是镜湖。在湖的北端筑堤蓄水,并设置斗门。耕地干涸,则放水入田;耕地水多,则放水入海。

到宋以后,鉴湖水利工程也受到了人为的破坏。随着人口的聚积,绍兴平原上已经无田可耕,人们便向山要田,向湖要田。曾巩《越州鉴湖图序》:“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祥符之间,二十七户,庆历之间二户,为田四顷。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几尽矣。”15说的便是这种情形。这种“盗湖为田”的行为,也有一些文献称之为“围湖造田”,或称之为“围田”。这是由于,盗湖者既要“盗湖为田”,自然不是把整个镜湖中的水放干,然后变湖为田;而是在湖内辟出一块一块的区域,四周修筑堤岸,在堤岸里面耕田。最后,这种区域越辟越多,整个镜湖“废几尽矣”,丧失了蓄水溉田的功能。受损害的便鉴湖下游古已有之的耕田。

(5)明州广德湖

广德湖位于鄞西平原上,在鄞县西十二里。在宁波平原,甬江上有二源:西来的为姚江,南来的为奉化江。其中,鄞江为奉化江上的最大支流。余姚江、奉化江在今宁波市会合后称甬江,向东北流至镇海出口。这样,整个宁波平原被划分为东西两片,西片即为鄞西平原。在唐以前,上流诸水尽泄江中。由于甬江较小,稍遇天旱,咸潮上溯,使江水既不能灌溉,又不能饮用,给当地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唐大和七年(833)县令王元日韦主持修建它山堰,阻咸,蓄淡,引水。广德湖可谓是这一系统水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储蓄淡水,既可灌溉鄞西平原的广大农田,又可引水入城以供生活饮用。

广德湖原名鹦湖,唐大历八年(773)县令储仙舟加以修治,改名广德湖。贞元元年(785)刺史任侗又加修治、扩大。至吴越国时,广德湖湖湮塞。建隆年间,钱亿为明州地方官,在广德湖周围筑塘。他集乡夫万人为十队,工程共化给米九千硕、钱五十万,钱亿又出金千缗以补修治之费。塘堤周长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丈。据说,当时它山堰损苦,无法修复,钱亿跪请于神,使它山堰恢复运作。16

注释:

1《吴郡志》卷19《水利》。

2《宋史》卷348《毛渐传》。

3吴任臣《十国春秋》卷78《武肃王世家》武肃王天宝八年末。

4《苏轼文集》卷30《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

5《吴郡志》卷19《水利》引P《水利书》。

6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7《资治通鉴》卷二九二后周世宗显德三年二月条。

8《吴都文粹》续集补遗卷上有李浔《吴越故东海徐太夫人墓志》。

9《宋史》卷97《河渠志》。

10沈括:《梦溪笔谈》卷11《官政》。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钱氏捍海塘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4期。

12缪启愉:《吴越钱氏在太湖地区的圩田制度和水利系统》,《农史研究集刊》第2册。

13《苏轼文集》卷30《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

14《曾巩集》卷13《越州鉴湖图序》。

钱塘湖春行范文第4篇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范文第5篇

何处才有正宗的野生鱼呢?

我有个朋友,人称“吃客”。杭州人叫“吃客”者,大抵就是现在称作“美食家”的人。介绍道,你如果想吃野生鱼,只有钱塘江边餐馆做的鱼肴最地道,因为江边农庄烧的鱼,品种多、新鲜,味道好,是地道江上渔民捕获的野生鱼。

我们一行闻讯,赶往江边探个究竟(上泗双浦镇),领队“吃客”对于江畔餐馆了如指掌,说道:“吃野生鱼,江边各家餐馆做得都不错,直接从渔船进货,少了渔贩、菜场环节,比城里要便宜。我去吃过几次,多是熟人,不会糊弄人。”

走进大厅,老板迎上前,说道:“刚从渔民手中进货,我立马叫人烧。”

片刻之后,菜肴就端上来了,第一盘是清蒸刀鱼。

吃客熟门熟路,说道:“刀鱼是洄游鱼类,一种名贵鱼品,难于网箱养殖,前几年水质欠佳,数量减少,叫出了天价。

好在近年水质有改善,别处引为稀罕的刀鱼居然浮上餐桌。”

他说:“刀鱼以‘鲜、嫩’二字名列鱼肴榜首。古人将它列为‘天下第一鲜’,吃刀鱼以清明前最好。早年清明节,百姓菜篮里装几条刀鱼回家,犹如过中秋吃只阳澄湖大闸蟹,价贵,但亲友难得聚餐,百姓虽说节俭,到了节日也舍得花钱。现在不同了,刀鱼数量少,好多地方价格几经滚涨,高得咋舌,谈价色变。

刀鱼不同于常鱼,出水后在网中拼命挣扎,几分钟就死了。菜场用碎冰包裹,多半是隔天货,品质与价格大打折扣。这里吃刀鱼却是新货,不信?

看一下就晓得,不是上宾,好东西是不上桌的。”

众人定睛观看,果见鱼体窄长而偏薄,呈银白色,汤色微红,鱼身不长,形若尖刀。刀鱼,又称“刀鲚”,鱼鳞极细,色如银。刚出水时,银光闪闪,修长若刀,故而得名。

杭州人吃刀鱼以钱塘江产为佳品。

古人将刀鱼、鲥鱼、鲻鱼并列为“富春三绝”。

清代,李渔称刀鱼为“春馔妙物”,他说:“食鲫鱼鲟鳇鱼有厌时,鲚则愈嚼愈甘,至果腹而不能释乎。”

北宋,坡守杭,喜食刀鱼,有“恣看收网出银刀”之句赞叹。

吃客说道:“每当清明前后,刀鱼溯流而上,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渔讯,农谚有‘春潮迷雾刀鱼肥’。每到柳丝初绿之时,江涛如雪,渔舟竞发。

归来时,篓里闪闪银光,这里边,有着道不尽的渔家之乐。”

讲到吃刀鱼的秘诀,又说:“江畔刀鱼多是正宗钱塘江水域捞捕,城里也有刀鱼供应,但多是湖刀、海刀、河刀,口感、品质甚差,远不能与江刀相比。大体上说,在钱塘江海口捕的刀鱼,亦称‘钱塘江刀鱼’,但多是‘海刀’。那里近海捕捞,盐分重,肉头粗,虽条重个大,口味比起江刀要逊色许多。春季,刀鱼溯流而上,游至下沙、钱江一桥至富春江下游汇集成群,鱼体盐分淡化得恰如其分。同样称‘钱塘江刀鱼’,不同水域捕获的刀鱼,味道判若天壤,以下沙至闻堰段水中捕捉的刀鱼味最好。刀鱼游过钱江一桥,在淡水中鱼体长肥,肉质变嫩,口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钱塘江杭州湾海口捕获的刀鱼,虽也称钱塘江刀鱼,口感就要略逊一筹。”

我听了,忙问:“那么,所谓‘江刀’‘海刀’有区别吗?”

他说:“这个容易辨识,江刀、海刀在外观上有别,江刀体形修长,背鳍微黄,腹部肉质较厚;海刀肚腹泛黑,新鲜江刀鱼鳃、鳞片鲜红;海刀鱼体大,肉质粗糙;湖刀则是江刀近亲,菜场常被人拿来当江刀卖,但是口感相差甚远。至于说海刀、湖刀的味道与富春江捕捉的刀鱼不可同日而语。吃客一品就晓得。按时髦说法,只能称作‘山寨版刀鱼’了。”

同行一位记者听了,说道:“现在富春江鲥鱼的数量寥若晨星,所以刀鱼就更珍贵了。此鱼以清明前味最佳,且雄性多,体大、脂肪厚,味佳。到了春夏之交,捕获的刀鱼以雌性为主,鱼体小,脂肪少,口味自然差劲一点。”

吃客又说道,刀鱼名贵精致,来之不易,古人吃刀鱼有讲究,他们不叫“吃”而称“品”。那么,如何“品”呢?

大家举筷品尝,果真,入口鲜香扑鼻,肉质绵密嫩滑,味鲜芡甘。只是患于鱼刺过多,难于大快朵颐。只得细啜慢食,不过,刀鱼刺很软,吃时也不费劲。

吃客接着说:“清明节前吃刀鱼不怕鱼刺,俗话有‘节前鱼骨软如绵,节后鱼骨硬如铁’,如果清明后,就要小心鱼刺鲠喉,也就是老人说的‘刀不过清明’。古代文人金圣叹认为,刀鱼刺多,乃人生一大憾事。”

其实,刀鱼刺多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如果没有鱼刺,鲜嫩的刀鱼肉就一口滑进肚中,哪能细细品尝?不就辜负了“天赠美馔”?

只因刀鱼刺多,才能让鱼肉在嘴中慢慢回旋,更觉其味之绵远悠长。

吃客介绍道,刀鱼菜名目众多,有香炸刀鱼、红烧刀鱼、火烤刀鱼、鸭舌刀鱼、腐衣刀鱼、刀鱼凤尾、金狮戏刀鱼、拔丝刀鱼等。

不过,多数餐馆以古法烹饪为主,即,清蒸刀鱼,因清蒸才能吃出本味。

伙计听了,便说,现在刀鱼烹制方法有别于其他清蒸鱼类,做法是先刮鱼鳞,用竹筷从鱼鳃处插入鱼肚,卷出内脏和鳃,清水洗净,在热水锅中稍烫一下捞出;将鱼放在汤盆里,鱼身置笋片、火腿片、冬菇、葱段、姜片,包上网油,加精盐、酱油、绍酒,上笼旺火蒸10 min;鱼熟,立时出笼;然后,将卤汁掺入锅内,加鸡汤50 g,烧滚后倒入鱼盆即成。

做好此菜的功夫全在于火候,如鱼体过小,只须8 min就行。

不过,我还是喜欢吃炸刀鱼,做功亦不复杂,先将刀鱼洗净,切段,放入碗中加入盐、鸡精、花椒粉、料酒、姜葱腌制15 min;将腌制的鱼沾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也可倒上卤汁,则其味更好。

而今,许多款爷行程匆匆,哪有时间“慢嚼细品”,想吃刀鱼,又怕刺多,食时,分拆鱼骨、刺芒功夫多。餐馆便独创了去骨刀鱼片、刀鱼茸等,做出来的菜味道虽逊色一点,也很受欢迎。

民国时,浦阳江上的渔民有吃“刀鱼饭”的习俗,方法是将刀鱼钉在木架上或锅盖上,置于饭锅中蒸煮,饭熟了,鱼也烂了,鱼肉掉在饭中,鱼刺则留在木架或锅盖上。此法简便,鱼香饭熟,又不忧鱼刺。

另一种制作刀鱼的方法,称“鱼皮法”,就是先揭鱼皮,带出部分鱼刺,然后,刮出鱼肉,覆盖在鱼皮上靠肉的那面,再以刀背或木柄轻拍,鱼刺便留在肉皮中,用刀抹一下,便成了骨刺全无的刀鱼肉了。

乾隆南巡时,过渡钱塘江到绍兴去,在岸边小酒店中吃了一碗刀鱼汁面,连声称绝。那么,这款受到皇帝夸奖的名肴是如何制成的?

我考查过书籍,方法是,采用去刺取肉后的鱼骨,熬成汤,加上用刀鱼肉精心炒成的刀鱼松一同烹制,此面汤浓如乳汁,肥而不腻,清香味鲜。

相关期刊更多

人民音乐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水利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水利厅

文化交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