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3的倍数特征课件

3的倍数特征课件

3的倍数特征课件

3的倍数特征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激活;探究;练习;建构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来探究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为以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打好重要基础。知识的学习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材通过一个例题和“做一做”,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2、5的倍数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与3的倍数特征相比较,规律比较明显,而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较难发现,并且易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例题首先安排找出3的倍数,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猜想、验证,逐步归纳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做一做”是在学生初步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判断和写3的倍数,重点强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它就是3的倍数。

教学实践

一、激活经验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请用学过的知识解答。

课件出示: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

25 36 60 45 59 72 83

2的倍数 5的倍数

学生活动:在作业纸上填一填。

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师: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3的倍数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们的生活较远,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先复习运用2、5的倍数特征,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中,多数学生能快速找到2和5的倍数,通过集合圈的形式能够巩固学生对2和5的倍数特征的理解。然后回顾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发现的过程: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通过谈话揭示新的问题:3的倍数特征,运用负迁移使学生引发猜想、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师: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说说你的想法。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师: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23是3的倍数吗?16和59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想,一般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猜想应该看个位上的数,这是十分正常的思维现象,也是探索问题的开始。这时教师拿出实际的数,使学生发现猜想不正确,形成思维冲突,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探求欲望。]

2.利用经验,主动探究

(1)找出3的倍数

课件出示:

师:在表中将3的倍数用荧光笔涂上红色。

学生活动:用荧光笔涂色,交流、呈现所涂的3的倍数,有错的修正。

(2)探索特征

师:横着看,前10个3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哪些数字?

学生活动:很快找到前10个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讨论发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数。

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前10个3的倍数,学生发现找3的倍数仅仅看个位上的数字是不行的,现在前10个3的倍数的个位从0到9都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横着看不行,还可以怎么看?仅仅看个位不行?还要看什么位?努力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师:横着看不行,还可以怎么看?你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有什么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师:根据大家的发现你能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码?

[设计意图:学生从涂色的部分很快发现可以斜着看,并且很快会发现:3、12、21;6、15、24、33、42、51;9、18、27、36、45、54、63、72、81;93、84、75……发现3的倍数的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位置还是3的倍数; 还可能发现3的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变小,十位上的数变大也还是3的倍数;或发现个位上的数少1,十位上的数多1,但是和不变,和分别是3、6、9、12、15……通过口算这些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有规律的:都是3的倍数。

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大多学生数感不强,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的活动,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的特点,先横着观察没有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斜着观察,通过对比、类推发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正好是3的倍数,继而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修改板书(将前面的板书个位上是3、6、9?擦掉,写上: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3)强化认识

师: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字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同座互相找几个怎样的数算一算,看看会不是3的倍数。(学生计算)

师:任意找几个三位数或四位数,用今天发现的结论判断一下是不是3的倍数,同座互相用除法算一算,看是不是符合上面的结论。

交流:你举的什么数,与这个结论相符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与验证,通过计算验证是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任意数,让学生自己举例和验证生活中的任意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探究兴趣;通过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验证猜想,感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围绕问题逐层深入展开探究活动,发现特征,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比、验证、归纳、概括等能力。]

(4)运用知识

课件出示“做一做”。

师:下面数字卡片摆出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活动:同座讨论互说,大组汇报。

师: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三个数成为3的倍数,怎么想?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大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原来是3的倍数的后面可以添加0、3、6、9。原来不是3的倍数的可以凑成和是3的倍数,如58和46后面分别可以添加2、5、8。

[设计意图:这一题的第一问学生很快就能运用本节课发现的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但是第二问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有遗漏,但是通过大组汇报和教师的小结综合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要让学生掌握这种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通过数学交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多层练习

1.课件呈现题目,做练习三第3~5题

[设计意图:第3题要求学生把3的倍数圈出来,交流哪些是3的倍数,说说理由,主要为了巩固学生灵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的能力。第4题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在不同判断方法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第5题,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要让学生掌握这种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2.知识链接:你知道吗?

我们学习了2、5和3的倍数特征,10以内其他的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请边读边想。

①能被4整除的数的末两位也能被4整除;

②能被6整除的数的末位是偶数,且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③7的倍数的特征: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是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是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是7的倍档墓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以此类推;

④能被8整除的数的末3位也是8的倍数;

你明白了吗?请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考一考吧!

四、总结延伸

1.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拓展延伸。思考: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9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五、设计思路

本课基于“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经历、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1.创设问题,激活经验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课相对来说,内容比较枯燥,需要教师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从已有的数中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回顾探究的思路,接着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引发知识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的探究新知做好心理准备。

2.自主探究,建构特征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比如在猜想环节,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说出各种猜想,在第一次猜想时,教师让学生用正例、反例进行验证;第二次猜想后,教师着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讨论,通过计算验证,从而才得出结论。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这一探究过程,真真切切地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3.重视知识,关注方法

3的倍数特征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亲历;探究;合作;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一再提到: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尤其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强调过程,认为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形成的过程.重视过程的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的总量肯定比以往要减少,要经历探索,意味着学生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一、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更好的体现了连这一点,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来归纳、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猜想

上课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复习引入:2和5的倍数分别有什么特征?学生回顾后提出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这时我引导学生及时猜想:3的倍数的有什么特征?猜测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猜测到3的倍数的特征就是个位上的数字是3的倍数。

2、验证

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写出来一些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66、99、、、发现12、15、18、21等数字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我又出示一组数字;13、16、19、26、29、、、学生又发现这些数个位上的数虽然都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是3的倍数。

通过验证,学生得出不能看一个数的个位来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效果较好。

3、亲历

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其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理解、来亲历“3的倍数特征”概念的形成过程,我是这样做的:

(1)引入:从3的倍数的表面上我们很难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我们想一想别的方法:动手摆一摆。

出示数位顺序表,拿出3张小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摆出12,展示摆法:在十位下面摆一个圆片,表示一个十,在个位上摆两个圆片,表示2个一,合起来表示12.

(2)延伸:摆一摆:36、15、18、111、102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片很快分别摆出以上几个数字,并验证一下,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学生验证得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让他们再仔细观察圆片的个数,学生4人小组讨论。

4、探究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运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感悟了3的倍数的特征,他们发现36:个位和十位合起来是9个圆片;15:个位和十位合起来是6个圆片;18:个位和十位合起来是9个圆片、、、而9和6都是3的倍数,在自主探究中学生概括出:3+6=9,1+5=6,1+1+1=3等,这些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5、感悟

学生通过以上探索,初步归纳得出: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让学生感悟,自己写一些数,用上面的方法来判断自己写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从而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二、通过让学生从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入手,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人合作意识,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创建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关于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学生触摸、观察,用眼比较、用手比较、用心比较,在教学中互相合作,去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来体验和感情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于面积单位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脑筋转起来,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的倍数特征课件范文第3篇

一、 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思想

认识倍数和因数概念后的巩固练习: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接着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并说说其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师:如果不给乘法算式,而是给出3、12、36,请围绕因数和倍数说几句话。

生1:3是36的因数,12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36也是12的倍数。

师:其实在说之前,他已经先想好了一个什么算式?

生2:12×3=36,36÷3=12,36÷12=3。

师:还可以说哪些话?

生3:12是3的倍数。

师:对啊,12是3的倍数,36也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还有哪些?

生4:3。

师:怎么想出的?

生4:3×1=3,所以3是3的倍数。

生5:6是3的倍数,因为3×2=6。

师:接着写哪个数?

生6:9、12、15……

师:写得完吗?

生6:写不完。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一个个找到的?

生7:用3从小到大乘一个个自然数得到的。

师:真好,这就是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板书:有序)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提炼,把活动经验提升为“有序思考”这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需要与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具体数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于这些活动过程之中。由于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特征,所以教师应设法为学生设计好数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经历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观察、去体验交流、去感悟提升,逐步积累并提升属于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 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学习方法

师:试着找找2和5的倍数,写出5个后写上省略号就行。

(学生写后组织汇报,然后组织观察: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小的是这个数本身。(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一起观察证实这个说法。)

师:那么最大的呢?

生: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来观察一个数倍数的特点的?

生:刚才我们找出了倍数中最小、最大的数。

生:我们还从倍数的个数方面总结了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师:对,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共同特点。(教师随机板书:最小、最大、个数)

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内隐性特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提炼并外显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过程中,初步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学习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写倍数活动,再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倍数,讨论一个数的倍数具有什么特点。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并帮助学生把这种探索发现的经验总结提炼为数学学习方法。我们知道,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不易被学生自己主动把握到,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炼和外显。因此,课堂中教师在评价、强化,以及归纳小结时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提升,使之条理化、经验化。

三、 迁移数学活动经验以探索新知

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教学:

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找,然后组织展示。

生1:36、18、12、9、6

生2:1、36 2、18 3、12 4、9 6、6

师:第二位同学找全了吗?猜猜他是怎么找的?

生3:他是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想乘法算式,几乘几等于36,那么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

师:嗯,他学会了有序地想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因数,这样不会遗漏。(板书:不遗漏)

生4:他多写了一个6,因为已经重复了。

师:对,照这样找下去,到重复出现前面的因数时,就可以停止了。有序的思考还能做到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

教师用课件演示一对一对写36的因数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练习写出15、16的因数。练习后组织汇报交流,接着引导学生反思: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大的一个因数总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都是1。

师:根据刚才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特点的经验,我们还要看看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师(归纳):是啊,找因数时要一对一对地找,从最小的开始,想到1就想到本身,然后一个个往中间找,因此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发展性,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获得经验之外,还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加强应用,巩固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们猜猜生2是怎样找全36的所有因数的,这其实是在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活动过程,提炼活动经验。而之前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所获得的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则在探索新知时得到了有效的迁移。同样,在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时,教师又注意帮助学生迁移先前观察一个数倍数特点的经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迁移应用,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四、 主动反思学习过程以积累经验

师:学到这儿,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又是怎样学的?

课件出示三个问题:

(1)我们是根据怎样的算式找到倍数和因数关系的?

(2)又是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

(3)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征?

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发言。

生1:我们是根据乘法或除法算式来找到倍数和因数的。想到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我们就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2:我们是有序地来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这样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3:我们从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最小的,以及他们的个数等三个方面来观察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教师相机画上表格线,形成一张因数、倍数特征的表格。

3的倍数特征课件范文第4篇

数学课数感“美感”一、让数感变成“美感”——走向生活

数学课程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但是,老师如果赋予它生活的魅力,数学课同样会上的和音乐课那么激情飞扬、和美术课那样赏心悦目,回味无穷。比如,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学生跳圆圈舞、交谊舞的情境,伴着柔美、欢快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音乐课”吸引住了,学生边欣赏边窃窃私语“不是上数学课吗?怎么好像是音乐课”,学生带着这种好奇,我因势利导展开了这节不同寻常的数学课。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下个月刘老师的学校里要开运动会,同学们想在开幕式上表演团体操,前两天啊,他们已经开始排练了,老师到现场录了两段录像,想看吗?(生:想。)

2.出示视频

师: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她们想跳圆圈舞,围成几个圆圈,边转边跳;他们想跳交谊舞,看,配合得多默契呀。

生1:圆圈舞5人一组。

生2:圆圈舞有3组。

生3:交谊舞两人一组。

……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学校聘请你们当导演,高兴吗?那现在你们是什么了?(导演)导演们,想一想,这两项表演分别可以选多少人参加?咱们先来看圆圈舞,5人一组,可以选几组参加?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1:可以选1组,共5人,5×1=5,(师板书: 5)

师:你的声音真洪亮,谁能一口气多说几组?

生2:可以选2组,共10人,5×2=10,(师板书: 10);还可以选3组,共15人,5×3=15,(师板书: 15)

师:好厉害呀。把算式藏在心里,直接说人数你还行吗?(生齐说:行)

生:20、25、30、35、40

……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我们要把数感还原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二、让数感变成“美感”——观察和思考的支撑

任何知识的建立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数感也同样需要一定个体的思考和观察的支撑。如在本堂课中做了如下设计:

课堂回顾:引导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初步发现

师:圆圈舞的人数是5的倍数,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的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选好代表准备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再说说是怎么发现的?

组1:一个比一个大5,我们发现10比5大5,15比10大5,20比15大5。

师:嗯,你们很善于观察,相邻的两个5的倍数之间确实有这样的关系。你们组还有补充吗?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组2:个位上是5或0。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指):5、0、5、0、5、0。

……

师(小结):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数学中一共有10个数字,0、1、2、3……,5的倍数个位上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5或0,其它的8个数字都没有。那十位上有没有固定的数字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家看,十位上有1、2、3、、4……0,10个数字都有可能,没有固定的。而个位上却只有两个固定的数字——

生:5或0。

3.验证

师:唉,个位上是5或0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吗?拿不准了是吗?孩子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拿不准,咱们再找几个大数来验证一下不就得了,拿出计算器,285——怎么样?(生:是。)

师:怎么验证的?

生:285除以5等于57。

师:1860(生:是)

师:7982(生:不是)

4.总结

师(小结):看来只要个位上是5或0,这个数就一定是5的倍数。个位上不是5或0,这个数就不是5的倍数。

在探究5的倍数特征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初步观察特征,学生对5的倍数特征大体有了了解,利用组间交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整理自己发现的规律,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既可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又可以辩证的整理自己的发现,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数感通过学生的独立观察、思考、集体的验证、交流,最后慢慢建立最后的数学结论,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慢慢渗透数感的一种美。

三、让数感变成“美感”——数学现实意义的美

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老师,让学生发现5的倍数特征之后,就急忙让学生把规律背熟。至于5的倍数特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不去深究,学生自然也不知道所以然,因此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又加了一个环节——探究算理。

课堂回顾:

师:咱们学习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为什么。那关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1: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

生2:2的倍数为什么也只看个位?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5的倍数为什么只看个位。看,35是不是5的倍数?(生:是)

师: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就行了,十位的3可以撇开不看?

生1:5的倍数是“个位是5或0”。

师:对,这一点我们已经研究出来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只看个位的5,不看十位的3?

生1: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除以5肯定能除尽,个位上的5有可能除尽,有可能除不尽,看十位的数就没有意义了。

师:她说十位上的数没有意义,十位上的数有没有意义?有。可十位的3为什么不用看?

生(几个):3是2的倍数。

师:3是2的倍数?

生(几个):是30。

师:噢,30肯定是2的倍数。一起看,35就是3个十和5个一(屏幕出示),好先看第一个十,我们从10里面5个5个地分(课件圈圈儿),有剩余吗?(没有)

师:没有剩余,就说明10肯定是5的倍数,那3个10呢?(生齐说:也是。)

……

师:整百、甚至整千、整万的数一定都是5的倍数,所以也可以撇开不看,只看哪儿?

生(齐):个位。

师:如果个位是7呢,还是不是5的倍数?(生齐说:不是。)

师:那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解释一下为什么2的倍数也只看个位?

生:整十、整百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除以2也能除尽),所以不用看了。

师:也只看哪里?

生(齐):个位。

3的倍数特征课件范文第5篇

所谓平衡,这里是指教师输出知识信息与学生输入知识信息之间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排除干扰,尽可能地提高输出信息的质量,减少信息的模糊度,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从而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促进师生之间在知识信息输入与输出上的平衡,并通过强化训练,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应用的转化过程。

一、合理选择教学突破口

教学突破口对于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既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关,又与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有关,还关系到学生求知欲望是否强烈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新的内容,使师生间从教学伊始就为输入与输出信息之间趋于平衡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从学生已经掌握的一些数量关系切入,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推理,使学生掌握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始,教师出示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苹果树每行6棵,桃树每行7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学这道题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以下几题,并让他们说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每行7棵,桃树共有多少棵?小芳家栽了8行苹果树,每行6棵,苹果树共有多少棵?小芳家栽了21棵桃树和48棵苹果树,桃树和苹果树共有多少棵……这样既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度关注教学过程

人的认识有两次转化,第一次转化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完成这次转化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势必让学生感到困难,导致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透、记忆不牢、运用不活。这样的课堂教学,又回到了以往注入式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的平衡状态也就失去了。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设置悬念,让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再假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避免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式影响。然后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使他们进一步直观地看出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的倍数,并统计所用算珠的颗数,从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在“试一试”中对这一特征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教师揭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这样教学,教师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三、科学设计训练内容

认识的第二次转化,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只有完成了这次转化,学生才能深刻、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自己的能力。学生的认识转化离不开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练习的反馈及时调控教学,进行多次信息输出,以便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由易到难,从课内到课外,并适当增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

例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通过例题讲解有关9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尝试练习,归纳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抢答等形式的训练巩固新知。

又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掌握周长计算的公式后,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书本等实际物体的长和宽进行周长的计算,然后根据学生的交流反馈调整教学。课尾带领学生走向课外,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先猜一猜它们的周长,再和自己的测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形成直观的周长概念。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完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应用的第二次转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相关期刊更多

陶瓷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中国稀土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深冷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