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范文第1篇

听房东这么一说,我真发现最近牛津的超市、巧克力店,还有地摊儿(牛津一样有地摊儿,但都集中在露天市场里)都摆出了很多彩蛋。不过,我从未将此和鸡蛋联系起来,总认为那是蛋形巧克力而已。房东说其实大多英国百姓家里的彩蛋是真蛋。复活节早上,家里会把早餐用的蛋分放在几个盛有不同颜色的食用染料的锅里煮,这样端上来的蛋不再是白色或浅棕色的,而是黄色或粉红色,蓝色或绿色的。这些彩蛋精美漂亮且富有装饰性,它们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心愿,也是在与人们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

英国大部分节日都起源于宗教。复活节发生在过了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原是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实际上,圣诞节一过,复活节巧克力蛋便在糖果店里摆出来了。那些最小和花样最简单的很便宜,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彩蛋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方旦糖,长一英寸多一点,外面是一层薄薄的巧克力,里面是又甜又软的面团,然后再用彩色的锡箔纸包装成各种形状。另一种比鸭蛋稍大一点的是空蛋,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巧克力壳。复活节临近时,糖果店的橱窗里会摆满各种精美的彩蛋。对英国孩子们来说,复活节收到彩蛋是最开心的事儿了。

很显然,西方复活节的彩蛋其实大多只有蛋的外形而并无蛋的内涵,而我们的鸡蛋却个个货真价实。幼时与鸡蛋有关的记忆都是甜蜜温馨的。在家乡最普遍的是立夏吃鸡蛋。艰苦岁月里,很多人都会“瘦夏”,所以在立夏节气来临前,先补一补。韭菜炒鸡蛋自然是美味无比,涨鸡蛋(及鸡蛋糕)和肉皮一起煨,起锅时再洒点儿青蒜末和香油胡椒粉那叫一个香。大人立夏吃了蛋基本意味着正式进入农忙了。对孩子来说立夏是个很好玩儿的节日:立夏那天,老家大大小小的孩子脖子上都会挂一个蛋网,内装一个鸡蛋,用鸭蛋、鹅蛋的也有,但以鸡蛋为正宗。先说这蛋网,条件好的人家用彩色毛线结成,而大多数孩子的蛋网是妈妈捻的棉线结的。蛋网织好以后,到田边打上一把蚕豆叶,和蛋网一起搓揉直到网子变成翠翠的绿色,将它轻轻挂起晾干即成。蚕豆叶已经成了一个个柔柔的小绿球,但可别扔,将它小心理平、展开,在开口的一端,使劲儿一吹,就是一个小气球,叶子脉络分明可见,非常漂亮。注视叶子慢慢鼓起的眼神满含欣喜和满足,一片片吹过去,不厌其烦,笑声不断。如果你揉叶子动作太重叶子很可能有洞漏气,或者力气太小都吹不出那椭圆形的叶球。这是立夏前做好的准备工作。记不清女孩几岁开始学织蛋网了,似乎从来就会,也记不清男孩会不会织蛋网,只记得他们吹豆叶神勇无比,往往一气呵成。

立夏一早,大人们煮好鸡蛋,装入蛋网,孩子或将蛋网套在脖子上,或扣在书包旁,或提在手中,每个蛋网下面都留着长穗穗,随着孩子们一蹦一跳,一飘一飘地很神气。那时候因为难得吃一次鸡蛋,谁都不会一早就将这个宝贝吃掉,更别说还有即将开始的更加精彩的“斗蛋”节目呢!有时候等不及到学校,在上学路上遇到小伙伴,斗蛋就开始了。斗鸡蛋,蛋头对蛋头(略尖的一端),蛋尾对蛋尾。两蛋先轻轻碰一下,再渐渐用力。斗鸡蛋大多都在本班内进行,很少班际赛。不用排秩序册,一般半天时间都会斗完。我整个小学阶段有两次得了冠军,荣获“蛋王”称号。我把蛋王挂在床头,好几天都舍不得吃,直到妈妈说再不吃蛋就要臭了,才很不情愿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将蛋壳敲碎,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我的“蛋将军”。斗蛋其实也有技巧,我的切身体会是:鸡蛋是否经得起敲打固然与蛋壳的坚硬程度有关,但也与握蛋手势和面积有关。如果你只用三根手指捏着鸡蛋去斗,十有八九一触即溃。

立夏吃蛋是为应节,生日吃蛋则是对孩子最大的优待了。儿时家乡有句俗语“大人一顿饭,小人一个蛋”。某日早晨妈妈给了其中一人一只熟鸡蛋,那就是说,那天是他/她的生日。妈妈一边给一边说:今天是你生日,吃个蛋,希望你长得越来越高。生日这天是不可以随便说话的,也不能哭,不能与别的孩子疯闹,别的孩子也要相让一点。还有,切记不能让高个子摸你的头顶,因为一旦摸了就长不过他了。兜里多了一个热乎乎的鸡蛋,感觉十分欢喜和满足。但有时候恶作剧的小朋友会突然从后面摸一下你的头顶,于是,就会非常担心自己长不高,非得趁他不在意时再摸回来。相互摸来摸去摸头顶,嘻嘻哈哈笑不停。即使摸不回来,这种担心往往到第二天也就忘光了。我最难忘的是儿时吃生日鸡蛋时的感觉,因为兄弟姐妹中,只有我一人享此殊荣,为避开饥饿的眼神,常常是一人躲着悄悄吃。记得有一次,妈妈给鸡蛋时,不慎被小弟看见了,从那一刻起,他的眼光就盯牢了我(更确切地说是我囊中的鸡蛋)。实在受不了小弟馋馋的目光,最后我只好在垂涎欲滴中先扳下一半给了小弟,当然也没有忘记分给大弟和妹妹一人一小块蛋白,姐弟四人含笑细嚼慢咽。妈妈笑着说:“懂一份人事儿吃一份亏啊,丫头长大了!”后来生日若干,啖蛋无数,竟然只有这个生日鸡蛋的滋味最为特别,难忘至今。

民间交往中,鸡蛋还是生子报喜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老家生了儿子要给亲朋好友送红蛋,生了女儿要给近邻远亲送喜糖。其实鸡蛋并不比喜糖贵重,为何有如此区别呢?细细想来,女儿带来的是甜蜜,儿子则意味着家族后继有人。传宗接代最直观的比喻莫过于蛋与鸡生生不息的更替了。由此看来,后来引进的生日蛋糕既甜蜜又兴旺,又不落重男轻女口实,倒是兼得两者之长了。难怪西风一吹,国人纷纷仿效,现在生日恐怕是吃蛋糕者占了多数。

节日吃鸡蛋,其实也是首重其新生、易生以及再生等寓意。西方的复活节中,彩蛋是重要象征。这个节日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复活节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这段时间中国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和节日,那就是清明。清明节的日期一般在4月4日至6日之间。于是,很自然地,人们就会将这两个节日进行比较。作家郑渊洁就曾说“东半球清明节和西半球复活节比邻而居,相差没几天,都是和死有关的节。东半球死了就死了,死人给活人腾地儿,活人不忘礼让之恩,每年缅怀祭奠。西半球死了又复活,兔子般超强繁殖,破壳而出芸芸众生。东方崇尚对死人好,西方信奉对活人好”(《清明节和复活节――地球日记》)。其实东半球也有不少国家过复活节的,有次给留学生上课时,一位韩国太太带来了一包鸡蛋,分给班里的同学和上课的老师。每个蛋上面画了笑脸,或写上“God bless you”(主保佑你),我问为何,学生笑道:“老师,今天是复活节啊!”

清明节吃鸡蛋范文第2篇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9、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0、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1、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13、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14、菠菠粿

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15、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16、乌稔(rěn)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17、润饼菜

清明节吃鸡蛋范文第3篇

传统饮食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

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饮食风俗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以前他们用来捣年糕用)捣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融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倒好后我们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我们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在河南清明节,人们最常吃的是馓子、枣糕、鸡蛋……

吃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吃鸡蛋

在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烧钱纸的规矩禁忌1.清明之前要在路口烧,据说路口烧纸钱可以通到冥界。不宜挑选车多人多的马路,阳气较重。

2.烧纸钱之前要拿出几张,烧给孤魂野鬼,让它们不去圈地。

3.圈地画圈的时候一个人一圈,或者画一个整圈在圈的时候要念叨自己祭奠的亲人的姓名,圈子不能有缺口。

4.必须用一个木棍,确保烧纸全部燃烧完毕。

5.祭酒(水)在烧完之后,在圈子外面抛洒一圈,称之为破散。

6.纸钱不能一下子全部放进去,要一张一张的放或者两三张放,让纸钱在手里燃烧一半之后再丢出去。

7.烧纸过程之中嘴里一定要念叨要对亲人说的话,与此同时无论是蹲着或者跪着,要强调对亲人的思念。

8.在烧的过程中如果有风千万不要去管他,圈中没有燃烧尽的要用木棍挑拨燃尽,要不亲人收到的是不完整的,风吹走代表的是取走了。

清明节吃鸡蛋范文第4篇

 在国外,有许多关于吃鸡蛋的奇风异俗。     英国    在英国,每逢到节日盛宴,人们爱把鸡蛋打破,滴入清水中,以其形状来占日后的生活是否美满。然后,再拌入白糖蒸熟,意味着生活美满、和谐。     法国    在法国的一些偏僻村寨,男婚女嫁时,新娘总喜欢把鸡蛋偷放在衣裤中。当步入洞房时,故意跌倒,让鸡蛋掉出,以示自己会“生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青年,把鸡蛋看成是神圣、纯洁的爱情象征。每逢复活节到来的第一个星期一,青年们聚会跳舞,谈情说爱,处于热恋中的男女青年,总喜欢忠贞不渝。如果男子不吃女子送的鸡蛋,则说明不爱对方,或爱情破裂。     土耳其    在土耳其,鸡蛋是生育的象征。如果姑娘立志不谈恋爱,不结婚的话,她是一辈子不吃鸡蛋的。吃鸡蛋的姑娘则表示她们要婚配,要做妈妈。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鸡蛋是绝育东西,妇女吃了鸡蛋就不会生孩子。因此,妇女一般不吃鸡蛋。     罗马尼亚    在罗马尼亚,妇女认为多吃鸡蛋可多生儿养女,人丁兴旺。因此,该国妇女最喜欢吃鸡蛋。     摩洛哥    摩洛哥有一种奇怪风俗,妇女不能当着丈夫的面吃鸡蛋,否则就会遭到丈夫的谴责。因此,妇女吃鸡蛋只能躲起来吃。

..各国吃鸡蛋奇风异俗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清明节吃鸡蛋范文第5篇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节,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节日了。每当粽子的清香在家里弥漫时,我就知道端午节要到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

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只记得端午节那天早上醒来,手脚与脖子上便被妈妈系上了五彩线。

端午节,经常与家人来到江边洗脸,说是为了消灾祛病,站在江边,仿佛看到几千年前屈原为国捐躯的悲壮画面,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经常在返回的途中摘几片艾叶,插在家里的门窗上,艾叶如一个个绿色的精灵般,浑身散发着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回到家后便要煮粽子,我是特别喜欢吃粽子的,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艳的红枣。煮熟后,慢慢地剥开粽叶,一股清香夹杂着红枣的香甜扑面而来,只见洁白的糯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的宝石,令人垂涎三尺。

家里煮粽子时还要煮些鸡蛋鸭蛋,据说吃五月粽子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鸡蛋鸭蛋放在正午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可我并不喜欢吃鸡蛋,拿了鸡蛋无非是与家人一起顶鸡蛋,可至于端午节为什么顶鸡蛋,我并不清楚,只知道顶鸡蛋这一活动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与小小的成就感。每当早饭完毕,桌上总会剩下顶碎的大大小小许多鸡蛋没有人吃,最后只好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