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范文第1篇

曾经崇拜“奥特曼”

焦俊艳饰演的何兰芬,可爱、勇敢、坚定,她对革命伴侣李侠不留余地的保护和成全,以及坚韧的革命信念,都赢得了观众的赞赏。而生活中的焦俊艳,身上充满80后的典型特征,她特别爱笑,问起她最崇拜的英雄,她竟然说喜欢的第一个英雄是“奥特曼”。

“小时候对英雄的感知很片面,以为高大勇猛有特殊本领的人物就是英雄。但是,当我走进《电波》剧组,让自己融入到曾经的那段血火岁月中,看到牺牲了的革命前辈的事迹,才逐渐明白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要面对各种磨难和选择,他们并不是本领高强,而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牺牲小我,走向更崇高的境界。”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经典作品,孙道临和袁霞老师塑造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出演这样经典的角色难免会招致非议,面对这样的可能,作为新人的焦俊艳的确有极大的压力。“当时去试镜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能成。直到进组后,听导演讲了创作基调,又看了很多当年谍战工作者的真实史料,研究了其他演员的同类作品,心里才慢慢有了底。导演说,这个剧本创作了三年时间,之所以会用新人,是因为电视剧剧本比原来的电影剧本更丰满,何兰芬这个角色,是有成长历程的,而且剧中她作为李侠的革命伴侣,情感的走向也是逐步明朗的。我的年龄和阅历,正好逐步展现何兰芬从莽撞到成熟的心路历程。”

我在《电波》的日子

“我记得有一场戏是我为了掩护他而受伤了。当时躺在病床上,李侠来看我。为了拍这场戏,显出中弹后的虚弱感,我一整天没吃没喝,疲乏到极点。这时李侠坐在我的床边,轻轻握起我的手,就那么含泪凝视着我,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但那一握给我的触动特别大,我的人物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那一刻感觉自己就是何兰芬,为他死也是值得的。”

焦俊艳版的何兰芬机智灵敏,敢爱敢恨。为了革命事业,与战友李侠假扮夫妻,朝夕相处之后产生了真感情。有观众觉得这个角色形象与《潜伏》中的翠平很相似。焦俊艳说,“这两个角色看似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她与李侠刚扮夫妻时的冲动鲁莽;她穿不惯旗袍;她在李侠爱人没有牺牲之前选择把感情深埋的心路,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但故事大背景的不同,人物性格的处理和把握就会不同。我们这个创作组是老带新,虽然没有什么明星大腕,但每个人的表演都很真诚,很细腻,演李侠的赵立新老师,他给我的帮助特别大。”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范文第2篇

易经,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张爱玲自传小说《小团圆》带给读者的震撼余波尚在,其另外两部自传小说《雷峰塔》与《易经》又已“出土”(2010年9月,《雷峰塔》《易经》英文原著与中文译本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台湾皇冠出版社同时推出;今年5月,中文译本简体字版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它们将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与反应呢?

出版商将《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合称为张爱玲的自传“三部曲”。其实,这三部自传小说,并非严格意义的“三部曲”。

《雷峰塔》与《易经》,是张爱玲1957年至1964年之间用英文完成的自传小说,最初只是一部,叫《易经》(The Book of Change),但因篇幅太长,写完后她将其腰斩为两截,前半部分为《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寓意与鲁迅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相似),后半部分仍叫《易经》。这(两)部名为“易经”的自传小说,将人生多变、无以预测之“变易”性、人间感情多为功利驱策之“交易”本质、以及个人命运难以超越历史宿命之“不易”等诸多意涵,通过女主人公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复杂的人生体验,昭示给了读者(参见王德威《雷峰塔》《易经》英文版前言)。

《雷峰塔》叙述女主人公琵琶4岁到18岁的成长经历,即张爱玲童年和少年时期在上海的家庭生活经验,《易经》则叙述她18岁至22岁的一段人生,即考入香港大学、随后遭遇战争,香港沦陷后被迫返回上海的这段经历。这两部小说完成后,几经周折,终因“政治不正确”而未能出版――美国出版商认为张将旧中国写得如此不堪,则证明了共产党革命的合法性(见宋以朗《引言》)。1952年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就有用双语不断翻译和重写自己小说的习惯(如《秧歌》《赤地之恋》《五四遗事》均属于英―中或中―英的翻译;而《金锁记》,则在中文与英文之间来回改写过四五次,产生了The Golden Cangue, Pink Tears,The Rouge of the North,《怨女》等不同文本),而《雷峰塔》和《易经》接近完成时,她原本准备自己翻译成中文,结果由于英文本卖不出去,张爱玲心灰意冷,翻译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完成于1975―1976年的《小团圆》,某个角度讲,也不妨视为张爱玲对此前未遂的《雷峰塔》《易经》翻译的继续,只不过《小团圆》的写作动机,不是翻译,而是重述,因此更准确地讲,《小团圆》是对《雷峰塔》《易经》的重写与续写。《小团圆》前半部内容是《雷峰塔》与《易经》的浓缩,后半部,则是接着《易经》往下写,叙述女主人公22岁返回上海以后的生涯,其中最重要的故事,莫过于女主人公与邵之雍(即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结婚与分手的过程;而其赴美以后一些重要的人生经验(如堕胎),则在意识流的穿插中隐隐闪现。《小团圆》使张爱玲的大半生经历,有了一个完整的叙述,它已经是浓缩的“三部曲”。因此,假使张爱玲在世,她会不会同意在《小团圆》之外,再将《雷峰塔》和《易经》以中文译出,也许还是一个问题。但《雷峰塔》《易经》文本本身,以大量生活细节的展示,使我们有机会深入《小团圆》里半数故事的肌理,更深入地窥视这个家族的历史,更细致地理解张爱玲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与心灵创伤,不失为我们了解张爱玲成长历史、解读其心灵创伤的最佳材料。

因此,由于写作及出版的偶然性,《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并非小说文体学上通常所说的“三部曲”;然而这三部小说,一方面为解读张爱玲的人生与心理,贡献了极为难得的材料;另一方面,它们在叙事方式上的特征与变化,也是探求张爱玲艺术创造与艺术心理的珍贵样本。

《雷锋塔》的开头几章,展现的是一个幼年主人公眼中的世界。在父母高贵神秘的家族生活中,童年的视野,寂寞、单纯,成人生活河流中毫不经意的瞬间,最终都以晦暗、悠长而充满童真趣味的童年记忆底色,珍藏进主人公的成长历史中。童年跟仆人在一起的生活,占据了张爱玲童年记忆的最大部分,那些漫长而琐碎的生活场景,蓄满了童年张爱玲幼小心灵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情,而这一点,在《小团圆》中因叙事的浓缩而未能充分展现。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张爱玲不大懂得底层生活,尤其不懂得中国的乡村。张爱玲前半生的生活经验,确实都发生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天津、上海、香港,而她的生存环境,也是高门巨族或中产市民。然而,张爱玲的书写,固然是属于“都市”和“贵族”(遗老遗少)的,但《雷峰塔》的童年视角,却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展示了乡土中国影影绰绰的绝望幻象。

童年张爱玲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不是父母,而是乡下来的保姆、仆人,童年那无聊而悠长的光阴,是在他们身边磨磨蹭蹭度过的。通过这些乡下人,她与中国社会底层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系,一种隔膜的却又是直接而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后来在她“千里寻夫”的《异乡记》中,再次得到呈现。老保姆何干,是主人公祖母在世时的忠实佣人,带过她的父亲,后来又带她。母亲不在的时光,何干代替了母亲,给予了她最多的母爱。何干家在安徽乡下,通过她和她身后模糊的家,张爱玲感受到了那个与何干生命相连的广大而荒凉的乡村,那种赤贫、愚昧、绝望,成为张爱玲对乡土中国最原初与最感性的记忆。何干的儿子时不时来一趟上海,目的只有一个:向母亲要钱。何干一面骂他不争气,一面也留他在厨房搭铺住上个把月,然后,几乎每一次都是这样,将所挣的全部积蓄悉数交给儿子带走。而每一次何干探亲回来,都会变得苍老――底层人(农民)无奈的挣扎,绝望的生活,她从小就从何干的唠叨中、从何干的忧郁中深切地感受到。何干年老辞别主人归家的一幕,是那样令人心碎,《雷峰塔》的叙述,也因一个破败的中国乡村的绝望幻象,完成了主人公童年至少年成长背景的完整勾勒。《雷峰塔》以舒缓而平淡的笔触揭示的张爱玲对乡土中国的模糊印象,令人有如读鲁迅的《故乡》,心中充满凄凉、悲哀的沉重。

为什么冷如冰霜的张爱玲,能够对人性有如此执著的关怀?她若真的寡情,怎能写出那么多让人感慨不已的人生故事?《雷峰塔》的童年叙事,为我们洞察和理解张爱玲冷漠外表下人性中的“善”,提供了理解的空间。

《雷峰塔》与《易经》,基本是一种单一的视角、历时性的叙述,视角随主人公的成长而变化。这种平淡的叙述,原本是一种冒险,张爱玲当时给宋淇夫妇的信中,就披露过自己的担心:她拿不准读者是否有耐心听她那些非常个人化的、不连贯的、模糊的、缺少戏剧性的琐碎生活细节的讲述。然而,除却这样的视点和语调,大家族中孤寂而漫长的成长体验,又如何能够重现呢?

尽管我们早在《童言无忌》和《私语》中,已经感知张爱玲与母亲的疏离,然而当《小团圆》出版时,小说所展示的母女间的隔膜、猜疑与怨恨,还是令人感到吃惊。《小团圆》一开始,就将母亲钉在了耻辱柱上――她将女儿所得的800元奖学金打牌输掉了,且怀疑老师私自奖励的这笔钱来路不正。母女半生的恩怨,到此达到一个顶点,主人公与母亲恩断义绝,后来以坚决还钱来了断与母亲的亲情。《雷峰塔》和《易经》,以更加丰富的细节描写与想象,呈现母女疏离的漫长过程,并对母亲的形象与性格有更充分的刻画。在《私语》中,张爱玲说过,“我一直是用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尽管母亲从来没有满足过她需要的母爱,但她仍然爱她,崇拜她,以致爱屋及乌,凡是母亲喜欢的,她都喜欢,包括色彩、英格兰、法兰西、老舍小说《二马》等;因为母亲喜欢她弹钢琴,就学了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钢琴。在遭遇父亲毒打和禁闭之后,因心中有对母亲强烈的爱和信任,才选择出逃投奔。这种罗曼蒂克的爱,一直持续到她与母亲住到一起以后。起初,问母亲要钱“是亲切有味的事”,“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童言无忌》中这些节制的暗示,在《小团圆》中得到细节的呈现,而这种呈现的原初面貌,却在《雷峰塔》和《易经》中。《雷峰塔》《易经》两部小说,包含了被《小团圆》缩减的家族隐私,如母女关系、母亲与姑姑的私生活及相互矛盾,家族的其他丑闻等,尽管这些细节描写不乏小说家的虚构与夸张(如《雷峰塔》将弟弟的结局处理为死亡),但细节的丰富和视点的内聚,仍然为我们理解张爱玲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形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出逃、与母亲姑姑住在公寓的经历,在《私语》和《小团圆》里都写到过,但在《易经》中最为详细。在准备留学考试的那段时光,她经常独自拿着书到阳台上,母亲因她的累赘而脾气变坏,因她的蠢笨而对自己的付出充满狐疑,这寄人篱下的孤独与无助,使她对现实和未来充满绝望――愈是痛苦,愈是可耻。我们(指她和母亲――引者注)是在互相毁灭,从前我们不是这样的。别将她(指母亲――引者注)整个毁了。从屋顶跳下去,让大地狠狠拍你一个耳光,夺走你的生命。她没低头看七层楼下的人行道,但人行道就在下面,几分钟的距离,也不过是另一个混凝土块,摊平了的,周围这些弯腰驼背蹲着的沉默形体,影子投在夕阳下,一样的真实。你啊,贪恋着无穷无尽的转世投胎,给你一条命都嫌多……

可想到自己18岁了,应该读书,将来才能还母亲的钱,自杀的念头遂又作罢――这令人心酸的细节,与《雷峰塔》《易经》中的其他细节描写一样,深入揭示了张爱玲心灵创伤的隐秘所在。

翔实的记录,固然为我们了解作者本人,如她性格的形成、心理的体验,她对世界的认识及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她反讽风格的形成等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作为小说,《雷峰塔》和《易经》的叙述策略是否值得推崇,是可以讨论的。这两部作品的叙述方式,极像《红楼梦》,张爱玲对细节的敏感、偏爱及出色表现,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这样的叙事风格,在并未有“大观园”生活经验的绝大多数现代的普通读者面前,尤其在对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完全隔膜的英文读者面前,其繁冗琐碎,确实考验读者的耐性。《易经》书写主人公在香港读大学时遭遇战争的经历,显得尤其冗长沉闷。其实,散文《烬馀录》在描写这段经历时,她和同学的自私、冷漠,对伤员的不耐烦等,已透露出一种反省,但未说破,简洁的语言中有一种感情张力在里头。同样的,《私语》写母女关系,“看得出母亲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一句话就道出了母女关系可怕的疏离。在早期散文里,她的语言是节制的,因而也是富于感情张力的。但是到了《雷峰塔》《易经》,全部铺张开来写,巨细无遗,赏罚分明,而视角又完全是主人公的内聚焦的。这单调、平淡的流水账似的叙述,对于并不怎么欣赏《红楼梦》的读者,不免是一种负担。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范文第3篇

一、倡导人格本位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格,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品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品质的总和,被称为人的“第二生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标准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结合在一起设计的,主张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具体地说,健全的人格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责任意识,在责任中最优秀的品质是诚实;二是有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勇气,只要不违背道德,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三是有健康的心态,有宽容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四是有合作精神,不仅要学会与人合作,还要学会自律、自制。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不管将来做什么,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人格本位教育的理念是植根于人文与科学的土壤,是以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其实质就是一种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更要加强健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主体,只有培养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才是真正遵从了教育的规律。“从学生自主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培养人文素质就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无论学生之间先天资质差异多大,要欣赏他们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主发展。”[1]因此,培养人文素质就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健全人格教育应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操

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仁爱孝悌。“仁”的核心是“爱人”,即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在家庭生活中,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会生活中,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前中学生所缺乏的美德正是爱“人”这一点,关爱他人,己经成为我们新一代中学生所需的必修课,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之一。实施“学会关心”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关心人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的关爱精神和富有关爱精神的完全人格。[2]

中华民族美德中的“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有着“一诺千金”的优良传统,从古代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到现代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所有的教育家都一脉相承,不仅把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道德的基础,以“诚”为基础,给别人以充分的信任,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我们要教育中学生坚持实事求是,养成尊重事实、言行一致的习惯,不文过饰非,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诚信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赢得与他人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机会。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贯彻诚实、守信的教育,确立诚信、友善、公平、责任、遵守规则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落脚点。

三、关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构建学生的理想价值体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传统教育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把知识和道德视为教育的起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生命的根基。”[3]“现代教育将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起点,即教育的生命优先。”[4]现代教育以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为前提,将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起点,把培养能够维持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能够提升生命的健全人格作为其基本追求,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积极开放的态度,在活泼丰富的交流中充满感动、激情和想象。面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挑战,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应该担负起铸造学生灵魂的重任。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实施生命教育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育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正确了解生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现象的可贵与神圣,启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积极情感,形成尊重自己和周围生命的伦理取向。其次,要让学生正确对待生死与人生意义的课题,正确接纳“生存——死亡”这一人生哲学的终极概念,教育中学生规划自己的生涯,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实践人生理想。最后,要内化内省、整合知行。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内化为指导人生目标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白“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应担负起重要责任,从关注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发展的理念出发,让中学生树立起敬畏生命的意识,使他们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从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涉及人的品格、情操、意志、理想、信念,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到视角新颖,真实可信,突出细节,掌握激发情感的一般艺术,那思想政治课就会离学生越近,被学生接受,并深入内心。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通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烈的爱家乡之情、浓郁的爱父母之情以及和谐的师生情、友爱的同学情谊;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从身边小事(人物)入手,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有仁爱之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感应,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实现思想与思想交流、精神与精神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陶冶出高尚的情操。“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22。

[2]班华.学会关心——一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J].教育研究,2003,(12)。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范文第4篇

关键字:浪漫主义 情节 环境 人物描写

作品《基督山伯爵》以18 世纪法国七月王朝复辟为历史背景展开,以主人公水手埃德蒙的爱恨情仇为主线,在一场阴谋中拉开序幕。水手爱德蒙为人正直、善良、爱情美满、才华横溢,不幸在邓格拉斯、弗尔南多、邻居卡德罗斯和检察官维尔福的共同陷害下,被关进监牢14 年。故事一开始便以人性的光芒和阴暗互为矛盾展开,阴暗与贪婪首先占据了上风。经过14 年的牢狱生活,在法利亚长老的帮助下,爱德蒙成功逃脱,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现世。人性的阴暗使得他展开了他的复仇计划,以撒旦般的凶狠报复了仇人,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宽恕。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浪漫主义随之蓬勃发展。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自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浪漫主义竭力表现理想,表现主观愿望,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强调文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以在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遵循理想化的原则,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主观的愿望。

19 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大仲马一生著作颇丰,硕果累累。大仲马曾经说:“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我用来挂小说的一只钉子。”大仲马的小说多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主人公的离奇遭遇为内容,情节生动曲折,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洪流爆发般的故事情节,剑拔弩张的打斗动作,轮廓清晰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写作语言构成了大仲马的主要创作特色。

一、小说情节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因素

浪漫主义因素主要蕴含于小说曲折离奇的情节中,往往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基度山伯爵》正是以情节取胜。除了一些现实主义的描写外,还有一些“非现实”并带有奇幻色彩的内容。小说以基度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 精彩地运用了“悬念”、“突发”、“发现”、“戏剧”等手法, 在叙述上有较大的密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这一切使这部小说充满了张力, 洋溢着叙述本身所产生的美。

一次阴谋让爱得蒙・邓蒂斯从一个有着光明前程和美好爱情的水手瞬间变成了阶下囚徒。14 年悲惨的地牢生活让他坚定了复仇的决心。蒙冤的主人公入狱后是死是活?越狱后能否报仇,如何复仇?大仲马就紧扣着这条主线,密布下一连串的情节。在婚筵高潮上,邓蒂斯突遭飞来横祸;在绝望的死牢里,他又获得不期而至的遗产;在罗马广场上,临刑的犯人当众从绞架上得救;在邦杜加客栈里,卡德罗斯夫妇图财害命的血雨腥风;维尔福活埋亲生子的恐怖之夜;马瑟夫伯爵出卖希腊总督的往事;吝啬的邓格拉司在匪窟被敲诈的大快人心的场面等等。最后他神奇地凭借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精彩地走完了自己的复仇之旅。

小说所具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不仅表现在情节设计的跌宕起伏,还表现在作者想象出的一些“非现实”的,带有奇幻色彩的内容。比如在牢狱生活中,爱德蒙与法利亚长老的囚室相邻是个偶然。长老的逃跑计划偏偏出了一点差错,隧道贯通了两个人的囚室,这又是个偶然。法利亚长老学识渊博并知道一笔巨额宝藏,这似乎只是小说一种有意的安排。爱德蒙要完成自己“体面的”复仇,离不了学识和财富。大仲马将现实和“非现实”糅合在一起,读者从来没有被骗的感觉,反而得到一种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满足感。感受到一种“超人”的力量和才能,这正是浪漫主义小说的特色之一。

二、环境描写中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整部小说在述说其故事情结之余,环境描写也处处洋溢着丰富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作品环境刻画丰富细腻:景色迷人的马塞,安乐的加泰罗尼亚渔村,罗马的夜间斗兽场等一系列充满意境的场景,使整个故事显得如诗如画,,色彩纷呈,氛围也被烘托的热烈而壮观。小说描写的社会面极广,上述至路易十八的豪华宫廷,上流阶层的灯红酒绿,下至被压迫阶层的灰暗天日和监狱的阴森无情。有绿林强盗们的疏财仗义,也有市井小民的清贫,全都得到了细致的描写。例如,在描写皇宫贵族时,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路易十八奢侈的生活作风和富丽堂皇的雕廊画壁。描写上流酒会的场景更是贴切入微:那些流光溢彩的走廊、靓丽炫目的服饰、极尽奢华的庭院,无不让我艳羡至极。作品中, 很多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特征的,就连往事的叙述也是由对话组成的, 就像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动而又自然。在此之外,大仲马的异域风情描写也很真实。正是这五光十色的社会和异域风土人情有机的结合,更表现出了大仲马的广阔视野和浪漫主义艺术趣味熔于一炉的技巧,这种特点也是与小说的传奇性紧密相连的,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三、人物体现的浪漫主义特色

出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将领之家的大仲马, 从小就拥护资产阶级革命, 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在文学创作中,大仲马把他的资产阶级革命信念感情和反封建思想都添加在了《基督山伯爵》中。通过对爱德蒙悲惨遭遇的描写, 大仲马立场鲜明, 反对封建势力对人民大众的残酷迫害。特别是在对复仇阶段的爱德蒙的描写中,充分显示出了主人公运筹帷幄,一步一步地成功复仇。大仲马把男主人公放置于一个富于骑士精神,思想极度开放的时代里,从天堂掉入地狱, 从彻底绝望到充满希望。小说的结局也耐人寻味:基督山伯爵大仇已报,在他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他说:“现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终止了。巴黎,告别了!” “世界上并无所谓的快乐,也无所谓的痛苦;唯有两种处境的比较罢了,唯有经历过最大厄运磨难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所在,尽情的享受生命的快乐吧!永远记住:在上帝揭开人类未来的图景前,人类的智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经历了如此坎坷的人生之后,这种心境更是值得深思,渗透着淡淡的浪漫主义情调。

一个多世纪以来,《基督山伯爵》的读者已遍布全世界,被众多读者所欣赏和喜爱。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曾称赞它是一部“令人精神焕发的书”;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表明最喜爱的小说家之一就是《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这一切都表明,这部小说完全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并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好评。当复仇使我们不幸时, 宽恕使我们落泪; 痛苦消融在人性中, 便生出完美。《基督山伯爵》以通俗的文学形式向世人展现了超凡的浪漫主义气息,虽然不具备高超深奥的哲理和光芒万丈的气势,但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极具描写天赋的环境刻画,经历复仇又走向正义的爱德蒙的心路历程,使得这部作品经久不衰,广为传颂。

参考文献:

[1] 安・莫洛亚著,秦关根译.大仲马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2] 王佐良等.《欧洲文化入门》[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郑克鲁.基督山恩仇记( 第二版)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 3: 1.

[4] 吴岳添.《法国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 弗・梅林著,樊集译.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责任编辑:杨 丽荣

[6] 高尔基著,程同平译.文学书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让生命充满爱完整版范文第5篇

一般人看沙漠,都是荒芜大漠,飞沙走石似地呼号咆哮式的。三毛却刚好相反,她看沙漠是千般妩媚万般温柔。不仅因为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看沙漠,还源于她对这片热土诚挚的爱。而三毛在这些以自述性口吻记录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中流露着她的喜怒哀乐,她用质朴的语言表现对真善美的呼唤,同时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引发人们对生存的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真,即规律性;善,即目的性;美,则是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三毛便遵循着这一规律,在寻求生命的脉动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由创造,成就了沙漠中独具魅力的奇女子。在她的作品中,大漠图景,风土人情,处处体现着美。透过美,也表现着生活中的真与善。

纵观三毛的一生:移民的身份,使她从小敏感善察;少年时的心理疾病,又使她始终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奉行着自己的价值观;成年后踏遍千山万水、不断追寻自由梦的经历,更使她成了“精神流浪者”的代名词。她是家庭和社会的“叛逆者”,她拥有自觉的生命意识,不愿苟且于庸碌的凡人生活,而是怀着对命运虔诚的感悟自觉地去远方“流浪”。她的边缘人身份,决定了她充满传奇的人生,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人生,而创作的独特视角,又使她的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品格。

面对贫瘠的撒哈拉,三毛说“我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在这里三毛个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三毛热爱这撒哈拉土地上的一切:结婚纪念物的骆驼头骨,铺在床上的费尽心思得来的花毯子,原始古老的风俗习惯,在撒哈拉上生活的朴质人民,都是真善美世界活生生的载体。三毛在沙漠里的生活,都用她如花的妙笔一一记录了下来,真实而自然,浪漫优美而善良,成为了一部追求真善美的教科书。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凝聚在她本人和她的文字里,有了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

三毛秉着一颗善良的心面对世界,她认为世界也是善意的。三毛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充满了热爱,在她的笔下人性的美显现着它的光辉。三毛对世界真诚,世界对三毛也是真诚的。在撒哈拉里三毛度过了最放松最浪漫的时光,她把整颗心交给了大漠,大漠也回报她以美妙和充满情趣的生活。三毛照自己的本心去生活,没有顾忌世俗的一切牵绊,所以活出了真我。

三毛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她的个性决定了她的创作。“我执”的创作心态、亦真亦幻的文本呈现,真诚自然的叙述语言,都使得她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三毛式风格。三毛谈不上是大家,但她的创作流淌着处子般的真诚,洋溢着一个平凡女人对理想人生境界不平凡的追求。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使她的文字平添了一份现实生活的浪漫。她的作品视角独特,行文洒脱,自有一番别样的美在其中。

这便是三毛身体力行的自自然然、实实在在,凝聚着真善美的人生。

三毛遵循着最简单地生活箴言:热爱生命。她说:“不要说人,能看见一棵草,一滴晨曦下的露水,它们都会触动我的心灵。”(三毛《哭泣的骆驼》[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30)三毛对生命的热爱如斯。

生命,在一个人身上凝聚、流动和迸放,也以时间长度表现为生涯过程,并通过人的言行思想体现出其丰富的内蕴--或璀璨辉煌如玉如日,或暗淡冷寂如夜如冬,或滋润飘逸如雨如云,或滋长丰硕如禾如树……实质是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的抗衡。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求索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发展、自我在世界上的发挥。( 孙锦《凡尘追梦人——三毛人生与创作解读》[J].安徽文学 ,2009(12):11)

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了久违的故乡。那时她已在异国多年,也心存了各种风情。但还有比沙漠更合适安顿下三毛云游四方的心的居所吗?沙本是世间最无依无着之物,安定流浪听凭风停风起。而沙漠收容他们--还有三毛,一并揽入了它的怀抱,这是何等的包容并蓄,像母亲宽广的怀抱等着漂游不定的赤子归来。也只有在广袤的大漠中,三毛才会似艳红般绽放,只有沙漠的热度和噪砺才能让她显得饱满与奔突。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还有生命的张力与生存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