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敬日记

孝敬日记

孝敬日记

孝敬日记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 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善 了孝道思想的 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 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 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 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 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 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 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 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 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 ,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 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 ·丧服篇》引《礼记 ·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 ·内则》日:“慈 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 ·孝行》。

⑤《大戴礼记 ·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 ·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

⑩《礼记 ·内则》。

⑩《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 -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 ·万章上》。

② 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 ·离娄上》。

③《苟子 ·大略》。

③《孟子 ·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④《论语 ·子张》。

⑨《礼记 ·檀弓上》。

③《礼记 ·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61~171页。

④⑩《孝经 ·三才章》。

⑩《孝经 ·五刑章》。

孝敬日记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按照xxx安排部署,结合《xxx》相关要求,在全局组织开展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之孝行机关创建活动,现根据我局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xxx中心工作,以孝道文化为纽带,通过开展一系列人文关怀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局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孝敬父母、扶老助弱、感恩社会的良好氛围,使“孝”字融入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在家尽孝、在岗尽忠”根植于2020年党建工作。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孝行机关创建活动中。

二、具体措施

(一)围绕“知孝”下功夫

在全局广泛开展孝道文化宣传活动,一是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各支部书记围绕“孝”讲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二是开展作品征集活动,在全局征集与“孝”有关的作品,可以是摄影、书法、文学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三是开展“敬老孝老模范标兵”评选活动,在全局评选模范标兵,树立榜样,利用榜样作用带动全局党员干部“知孝道”。通过一系列活动,大力实施孝道文化传播,引导党员干部知孝义、讲孝德。同时,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通过走廊、宣传栏、电子屏等展示孝道文化,打造具有我局特色的“孝道文化长廊”,营造孝道文化的宣传氛围,形成“人人讲孝道,人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围绕“行孝”下功夫

立足日常,从小处着眼、小事着手,在全局广泛开展“孝行十个一”活动,即“带父母做一次健康体检、为父母添一套贴心服装、帮父母做一顿可口饭菜、给父母发一个暖心红包、陪父母唠一次家长里短、教父母练一套健身体操、陪父 母看一场戏曲电影、向老人做一次成长汇报、与老人照一张全家合影、帮父母圆一个未了心愿”实践活动,日常打卡,在全局形成争先行孝的良好氛围。利用党支部、党小组互相积分评比的形式,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局党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表彰。

(三)围绕“节孝”下功夫

把握重要节日,开展各具特色的节日活动,形成“每逢佳节倍敬老”的良好风尚。一是在中秋和春节等传统节日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送去良好的祝愿,营造浓厚的敬老孝老、幸福祥和的节日氛围。二是在“五一”、“七一”、“八一”等重大政治节日走访慰问“老功臣”,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崇高荣誉。三是把每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所在的月份定为“敬老月”,集中组织开展系列敬老孝老活动。通过一系列节日活动,让孝道文化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让老一辈真正感受到孝道文化的美好。

(四)围绕“延孝”下功夫

充分利用我局有利平台,开展孝道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社会活动,一是依托扶贫工作,将孝道文化向农村延伸。广大党员干部要视百姓如父母,与扶贫的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结对助困活动,用孝道文化打造乡村敬老爱老、扶老助弱的道德风尚,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力量。二是依托“共建小区”,将孝道文化向社区延伸。利用张贴孝道文化宣传图片等形式,在有条件的社区、居民楼道、文化广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脍炙人口的孝道文化阵地,提升社区孝道文化软环境,让小区居民不仅感受到共建工作带来的物质变化,同时也享受孝道文化的精神食粮。三是依托日常工作,将孝道文化向企业延伸。动员企业开展“知孝道、践孝行”活动,倡导“责任心源于孝心”、“百善孝为先”理念,助力企业文化品牌打造。达到以文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四是依托志愿服务,将孝道文化向社会延件。发挥我局党员志愿服务队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入公共场所开展有针对性、各具特色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对老年人群和弱势群体从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法律援助、文体健身、节日探访等方面进行特色帮扶,不定期深入敬老院、光荣院等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将孝道文化成果向社会延伸。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科室要把孝行机关建设提上日程,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积极制定活动方案,按照部署开展各项活动,为孝道之乡创建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孝敬日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曾子 礼学思想 孝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师从孔子,少孔子46岁。他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孔子评价:“参也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但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并且为人老实,对人态度谦逊,做事小心谨慎。孔子去世后,他成为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对于曾子的思想,学术界有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孝理论、修身等方面。而曾子的礼学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前辈学者对此涉及的很少。本文试着对曾子礼学思想形成的渊源、思想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浅显分析,希望进一步丰富其研究内容。

“礼”在殷商时期主要是宗教祭祀仪式。“礼者,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许慎:《说文解字》)到了周代,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系统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始宣扬礼,把礼看作是规范尊卑长幼的社会生活秩序的根本,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孔子认为礼是人的立身之本,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孔子归纳礼的意义是:“民之所由生,礼为大。无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夫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孔子用“仁”来解释礼,把礼与仁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仁是内心的修养,礼是外在行为的表现。

作为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礼是曾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孝”释“礼”、礼下庶人和躬身施礼三方面。

一、以“孝”释“礼”

曾子强调礼,认为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能避免“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等不良行为发生。孝是礼的具体体现,礼首先表现在家庭伦理中,在家庭里,事亲要做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孟子•滕文公上》)曾子认为事父母要用真情,用衷心敬重之情来敬养父母,这样才是大孝, 如果用虚假的情感来应付,则是小人之举。“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可谓孝矣。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人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在养亲上,曾子继承了孔子敬亲的思想,而且认为对父母的孝养要有紧迫感:“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乎?”(《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在孝养父母时要让父母心情愉快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内侧》)孝子应该秉承父母之志,“无私忧、无私乐。” 以“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一切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为转移。“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在办理父母丧事时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簋而哀戚之,擗踊哭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孝经•丧亲章》)父母去世后,要用诚挚之心来行祭奠之礼,要做到:“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思念已故的祖先。居丧期间的恭敬与哀戚之心情同尊重父母在世时一样。应该:“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孝经•丧亲章》)

孝其次表现在社会和治国中,曾子把孝与忠君联系起来,“事君不忠,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强调对国家要忠诚,认为那才是礼之本。“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强调国君带头施礼,节俭过日子。他认为如果国君生活奢侈,那么其他社会层的官吏就不愿意把礼的细节一一做到,而在国人大多奢侈时,国君要带头就要表现出节俭的作风,在国人大多简朴时,国君要处处表现礼节。“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礼记•擅弓篇》)

曾子通过“以孝释礼”,使礼具有了具体性,礼不再是孔子要求的内圣的仁的高度,而是融于日常生活中,表现在家庭中,表现在忠君报国上,这样礼的内容就更加具体。

二、礼下庶人

“礼”最早是贵族们依靠地位优势,有意识地制定出的一套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首先表现在对祭祀活动的规定上,区别于普通百姓,排斥庶人的参与,“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上》)即是对此的明确说明。

曾子用孝来解释礼,并把孝分成三个层次:“大孝尊亲、中孝不辱、小孝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君子之孝属于“大孝”的范围,而“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是庶人之孝”。 (《孝经•庶人章》)庶人之孝虽然达不到君子的标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美食来孝敬父母,达到庶人应该尽孝的礼仪。曾子对于不同阶层的人应该做到礼的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曾子把那些原本属于贵族的礼仪贯穿于日常人情之中,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规范,使普通人更容易接受和遵守。他把孝融入到礼学中,使礼下庶人成为可能,礼成为人人努力都可以达到的目标。

三、躬身施礼

曾子不但倡导礼下庶人,而且积极躬身实施礼。具体表现在孝敬父母上和个人修养等方面。曾子是一位孝子,他不但推行孝的理论,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实施孝道。《新语》上篇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醒,调寒温,适轻重,免之于糜粥之间,行于衽席之上”。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孟子•离娄上》记载曾子对其父亲曾皙十分孝顺“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曾子对其后母也至孝,“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常常夜里起来“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孔子家语》)曾子在生活中躬身实施孝道,把孝作为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法则。以孝为礼,他说:“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著心于此,济其志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强调不但要有孝之心,也要有行孝之行为,融尊敬于孝亲的行为中。

曾子在生活中敬养父母,但对父母的过错也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帮着父母改正错误,按着“以正致谏”、“以义辅亲”的原则,和颜悦色、婉言相向,劝谏父母。对待父母的态度是“爱而敬”。(《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对待父母的言行是“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把礼融入生活的养亲、敬亲和谏亲之中。

在个人修养上,曾子认为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他要求对待他人的态度要恭敬有礼,而且必须发自内心,不能有勉强,神态要安祥,动作不要迟缓,谦虚而不谄媚,宽和而不放纵,给予他人以恩惠时要以礼相待,说话时言语要直爽但是不能急躁。“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无私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曾子认为君子不能妒人之才,自己好也要喜欢看到别人好,自己有才能也要喜欢别人有才能,自己没有才能不要嫉妒别人的才能。“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要与人为善,“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而成人之美。”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处于战国初期的曾子能够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坚持完善礼的内容,用以“孝”释“礼”,礼下庶人和躬身施礼等形式来展现礼学,对我们当今社会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礼是人应该遵循的社会生活准则,失去礼将会造成社会混乱。礼是通过人的个体表现出来的,只有人人守礼、施礼,社会才能稳定,才能更文明。“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过多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情感的需求,忽视了对礼的行为的遵守,由此导致人们内心空虚、缺乏道德、利益至上、人情冷漠等问题。曾子的“慎独”和“内省”的思想,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时刻检讨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自检自律,培养高尚的品质,从内心检点自己的行为,遵守礼。他的“攻其恶、去私欲,从事于义”以及 “见利思辱、嗜欲思耻”的修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唯利至上的人们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我们学习曾子的从仁爱之心出发,真正地爱人、助人、推己及人,在生活中用尊敬和仁爱之心去处理人际关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为人际交往注入情感色彩和人情的光辉。达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共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境界 。使人人都按照现代文明的社会公德去行事,更加自觉的遵循社会的准则。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2]《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编纂委员会编:《曾子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孝敬日记范文第4篇

近年来,县老年学学会联合县老干局、老龄办、教育局等部门在城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孝道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有无现实意义,如何在校园中开展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今后应如何引向深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县城及周边的几所中小学,与参与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入地座谈讨论。集大家所言、所为、所思,汇集成《孝道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这篇文章,与大家共酌。

一、孝道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1、孝道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的内在柱石,传统孝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党的十提出民族复兴中国梦,构建美丽中国的今天,大力弘扬和践行孝道文化,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进一步拓展中国几千年孝文化的内涵,丰富孝文化的内容十分必要。只有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培养青少年孝亲敬老的优良品质,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具有现实的意义。

2、孝道教育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大,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在我国城乡有着不同的家庭结构,在城镇,现在普遍的情况是“421”的家庭结构,6个大人爱着一个“小皇帝”,“爱小轻老”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爱心,孝敬意识相对较差。因而应当以孝道为切入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

3、孝道教育是解决青少年孝行缺失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日益发展进步,使学校、社会、家庭无形中削弱了对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于是各种不良孝道观越来越年轻化,使青少年孝道伦理缺失。青少年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知自爱,缺乏大爱。这样的思想传承毒害的不是一代,所以加强孝文化教育是势在必行。

4、孝道教育是激发青少年学生爱国热情的需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一中国力量就包含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小孝事亲、大孝为国”。孝道教育从少小抓起,奉亲敬老从小事做起,这是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是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社会、爱祖国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一份巨大的助推力。

5、孝道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心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爱心品德的形成,应该由表及里、由亲至疏、由家至国,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做起,再将爱的感情如同水圈一样,由小到大,一圈又一圈地波及开来。

培养孝心就是培养孩子的知恩图报的感恩之心。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对父母感恩之心才会延伸到感恩社会,感恩祖国之情,从而才会使孩子放眼乐观天下事,爱心善待世间人。

二、在校园中开展孝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

(一)搞好调查

1、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及孝亲敬老表现的一般情况。我们通过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召开多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的一般情况。通过座谈交流,初步发现我县城区各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诸如亲子关系等总体上基本是健康的、正常的,但在孝敬父母、长辈等道德表现方面,似乎与学校的教育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一些在师生印象中在校表现较好的学生,在家里却未必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2、开展问卷调查。为了解学生孝亲敬老的孝行表现,我们又开展了各中小学全校性的问卷调查。我们将问卷内容按“尊敬长辈”、“关心长辈”、“与长辈沟通”以及“分担家务”四个部分,共设计了10个学生便于回答的“孝亲”问题,在城区10所学校近500名学生中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汇总分析,我们基本掌握了各校学生及部分家庭在孝亲敬老方面的大体情况。

(二)问题分析

学生在“孝亲敬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分为“叛逆型、依赖型、奢侈型、自私型、冷漠型”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情况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偏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曾狭隘地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孝顺父母。

2、知行脱节。多数学生知道体贴父母,关爱老人的道理,但缺乏行动的自觉。

3、认识错位。大部分学生认为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自己还是学生,需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抚养、呵护,自己还没有能力孝敬父母,等自己长大成人再尽孝也不迟。

4、认识失误。相当一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一味迎合子女的无理要求,对子女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致于现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都是小事,长大了就会知道孝敬父母了。有了这种思想,家长就疏于对孩子的孝道教育,客观地造成了孩子的不孝行为。

(三)几点作法

针对上述情况,在对青少年孝亲敬老教育中,我们不仅在认知层面上加强宣传教育,更注意努力创设有效载体,搭建孝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平台。

1、举办作文大赛,学生人人参与。为了更好地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县老年学学会会同县老干局、县老龄办、县教育体育局共同发起,在县 移动公司大力赞助下,于20__年9月举办了“移动杯”《镇安县首届中小学生“孝亲敬老”作文大赛》。这次大赛涉及了镇安城区十一所中小学校,有9000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会与各学校教师共同组织对优秀作文进行了评选,并在县二中召开一千多名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颁奖大会,县上四套班子的领导出席,对优秀者进行了奖励。这次活动,历时一年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广大师生普遍反映良好,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大赛,使孝道教育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使学校孝道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常规内容,并纳入了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

2、利用县关工委、教育局、科协、老年学学会联合举办的《镇安县中小学生科普夏令营》主办《孝亲敬老》讲座,用现实生活中孝亲敬老的动人故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3、孝道文化进幼儿。2013年“六一”儿童节在县欣星幼儿园、东坪春晖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献孝心”活动。让孩子们向长辈献上自己绘的画、拥抱长辈并亲吻,使到场的幼儿家长激动得热泪盈眶,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自己的孝心,也使幼儿从小受到孝道的教育。

孝道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初步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少学生反躬自问,开始检讨和纠正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中的毛病和缺点。一些家长感动地说,孝道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好,它使孩子们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立志读书,报效国家。

三、孝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引向深入的思考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延续下去的德育工程,它没有捷径可走。怎样才能使这项工作行之有效,对青少年爱心孝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抓好以下措施。

1、扩面延伸 在城区中小学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大赛的扩面工作,将大赛从城区中小学扩展到农村中小学,让全县中小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将获奖作文结集出版,还选拔出最佳习作的践行者,在中、小学校巡回演讲。

2、抓好基地 不仅组织作文大赛,而且要引导学生践行,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每个学校在校园的相近社区、敬老院建立德育基地。学校与社区互动,定期组织学生为基地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困难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如清扫庭院、整理房间、提水拾柴、清洗衣物等献爱心活动。常年坚持,届届传承,基地不变,让践行的学生争心小使者、为老服务小义工。

3、开展“三进”

(1)孝道文化进课堂。各校以《孝道十八课》为基本教材,在政治和思品课上学习。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小故事诠释了孝道的意义、功能。通过晨会、班队会、辩论会、绘画、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中内涵与阐明的道理。(2)孝道文化进家庭。“孝”文化教育根本在于示范传承。从小在孩子以上中播下孝的种子,靠的是成人的示范教育,身体力行。为了让的孝道教育走进家庭,每周末要求孩子回家后必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做记录,班里进行评比,以激励孩子积极帮助家长做事的兴趣。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夸夸咱家小孝星”的征文活动,评出优秀者请进学校给学生演讲。

利用特定节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每逢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感恩节,学校倡导每个学生为这长做一件“感恩长辈”的事。(3)孝道文化进心灵。举办“学会感恩,立志成才”、“让孝心飞扬”、“孝心,在这里闪光”的报告会。给孩子们的心灵播下孝的种子。

孝敬日记范文第5篇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共同阅读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小学,请您阅读!

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1奶奶死了,小屋子里那张桌也不见了。还记得那是张矮小的方桌,涂的漆也掉得差不多了,远远看去还真是张美观的花桌子!

在俺乡下,人入土为安,要带上他生前喜欢的东西陪葬。可爸说,那桌子埋了怪可惜的,就近到村头张六叔家劈成些许小木块,当木材烧了。

奶奶平生没什么喜欢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惟独只喜欢那张花桌子。吃饭时,她不和我们一道,只在自我的花桌子上吃。有一次吃饭时,我好奇地走过去碰了下花桌子,爸便紧张地走过来抱起我便走开了。回头望着奶奶眼里满是晶莹的泪珠。

办丧事那天,来了好多亲朋好友,打牌的打牌,说笑的说笑。有个不知是哪个亲戚家的小孩儿还放起了烟花,好不热闹!之后那个小孩被大人喝住了,不准放,还欲出手打他,那小孩顿时惊得大哭起来。二妈看见了,忙搂着孝服里的花裙子跑过来赔笑到:“孩子有什么错别打嘛!看他可爱的样儿。”忙用手逗起那小孩儿来。

按我们村中的习俗,老人死了,他的后代要跪在灵前守孝。爸一跪就是一小时,妈叫我给他端杯热水去。可刚到爸身前,不知谁挤了我下,满杯的水都洒在爸的身上了。爸立刻惊起,一边用手拍着他那白色孝服里的华丽的西服,一边大声呵斥我:“你怎样搞的,端杯水都端不好,洒在老人棺材前是对她的不尊敬。”

“哦。”其实奶奶的灵位前早就是湿的了,不知是谁不留意把水洒了。望着奶奶的灵位我心里默默地想:“奶奶,您安息吧。您的儿子和您的孙儿正为您进孝呢。”

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2秋天来了,树叶犹如蝴蝶般的飘落下来,那一片树叶飘飘扬扬的落地生根,自立一门。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单位回到了家中,此时我已是一家之主了,9岁的儿子是我最大的骄傲,说着,我突然看到了餐桌上那杯已冷了的咖啡,旁边还有一张小纸条,上方是儿子稚嫩的字“爸爸生日快乐!”这个小鬼,我自我都忘了,他却还记得。我悄悄地走进儿子的卧室,他已经睡了,睡得那么香,我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他忽然醒了,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爸爸,生日快乐!”我笑了,笑得那么甜,这也许就是做爸爸的快乐吧!我将儿子推开,让他去睡觉。他乖乖的说“晚安”便走了。此刻已经晚上2点了,但是我还要为工作奋斗,坐在桌前,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的走着,我伸了个懒腰。没想到顿时时针逆时针飞奔起来,一切又回到了儿时。

看看周围,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切,原先刚才是我的幻想啊!虽然只是幻想,但依然值得我去思索。幻想中的那个稚嫩,天真,孝顺的儿子是多么的令人骄傲而那个父亲又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天底下似乎所有的父母都是那样,但所有的子女也是那么的孝顺吗?不是!我就不是,从小娇生惯养的我认为父母就是为我们服务的,就是为了记住我们的生日的,我们理所应当的理解父母的爱。

我此时的脸红了,眼睛也湿润了。为什么父母记儿女的生日是那么清楚,我们却记住的是自我的生日?!我从书桌前站起身来,端起一杯热水放在了母亲的床头柜上,并在纸上写下的那不于言表的几个字“妈妈,我爱你”我慢慢的闭上了眼,仍有那肆意的泪水冲刷着脸颊。

又是一年秋来到,往年的那片树叶再次飘飘扬扬的飞舞在空中,它找到了自我离开的那个大树,无怨无悔的飞向那枯老的枝桠上,使荒凉的秋天中弥漫着孝的清香。

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3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个笑语不断、快乐幸福的家,在那里面,可有我一份不可缺少的功劳呀,因为呀,我是一个“孝”星。

放学回家,我看家姥姥正在吃力的搬着东西,便跑过帮忙,姥姥向我满意的笑了一笑,其实啊,老人也需要别人的爱护。

晚上,我看见爸爸正在工作,便给他倒了一杯热茶,爸爸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其实啊,爸爸也需要别人的关心。

妈妈给我织了一件毛衣,我高兴的穿在身上,连连说:“真好看,真好看,妈妈的手艺真棒!”妈妈欣慰的笑了,其实啊,妈妈也需要别人的赞美。

当然,有时候也会发生不愉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回家晚了,妈妈严厉的责怪我说:“回来的这么晚,是不是违反纪律被老师留下了。”我一听,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不禁脱口而出:“妈妈,你怎样不做调查,就随便批评人呢?”我的态度激怒了妈妈:“你翅膀长硬了敢这样跟我说话……”此时,我好想哭可当我看到妈妈那有生气又悲哀的脸庞时,我明白自我做错了,此刻妈妈正在气头上,不能顶嘴,有话要好好说,于是我轻声的说:“妈妈,这天下午我参加编黑板报,所以晚回家了。对不起,妈妈,请您原谅。”妈妈听了之后,愣了一下,说:“孩子,是妈妈错怪了你,请原谅。”于是,我和妈妈和好后,欢乐的笑声又重新回荡在夜空里。

孝敬父母是我国传统美德,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孝”星吧!让我们家中永远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4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如果,你连“孝”都做不到,那么,请不要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你不孝敬父母,那么你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你不孝敬父母,你会受到道德的遣责;如果你不孝敬父母,用信仰佛教的话来说,那就是你死后上不了天堂。如果哪个没良心的人要问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那么请你先问问自我,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谁给了我生命?是谁给了我丰衣足食的日子?是谁在我的病床前不离不弃?是谁在为我昂贵的学费四处奔波?是谁在我出远门的时候偷偷地抹眼泪?又是谁在儿女回来时在门口翘首盼望?如果你不明白,那么我告诉你那是父母,是给了我们生的权利的爹妈!不说之后的,就说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仅这一点我们也感激不完啊!如果不是他们你凭什么活在这个世上?所以你又凭什么不孝敬他们?当你入学的那天父母替你拿着新书包,当你走在雨天里父母替你打雨伞,当你受委屈的时候,是父母在此后偷偷地心疼流泪。当你出生的那天,妈妈放下了她所有的爱好。当你入学的那天爸爸便没日没夜地工作、挣钱。不知不觉中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一眨眼第一个十几年过去了,你是不是也曾在哪一个回头看到父母那两鬓的白发?他们被我们这些孩子催老了!

但是你有问侯过爸爸妈妈一声好吗?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挣来血汗钱却被你拿去网吧逍遥,拿去任意挥霍,当你在学校里与老师顶嘴的时候,当你在网吧里腾云驾雾地打CF的时候,当你买着大束的玫瑰花去谈恋爱的时候,你有想过那些钱是哪来的吗?那我告诉你,那是爸妈用血汗挣来的!如果你说他们养你是该的,那么请你听着:你心疼他们,孝敬更是就应的!也许父母此刻还有时光,他们带年轻,能够养我们,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老去,死去的那天?我想过,到了那时你再去说你是那么爱他们,你有多后悔,请问,他们还能听到吧?还有用吗?正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要。所以,不要等到以后,就此刻请你心疼一下你的父母,孝敬一下他们,哪怕是拉着他们的手散步啊!时光不等人,孝敬不分年轻!父母会有老的一天,但是他们却时刻都需要我们的孝啊!请你孝敬一下他们好吗?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的权利他们给了我们一个精彩人生的开始他们给了我们丰衣足食的日子他们给了我们人世间最了不起的东西——爱!……我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我生命,我要孝敬我的父母,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他们用他的博大包容了我的一切!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的世界!

孝敬父母600字演讲稿5满意答案感激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

我最最感激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用博大的胸怀与深沉的爱包容了我的一切优点与缺点,慷慨地送给我一个属于我自我的空间,让我伸展开双臂,拥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

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我明白,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女儿能凭借自我的本事,去过更好的生活。

最终有一天,父母的愿望实现了:最终有了一个属于我的幸福美满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这由衷的笑容里,我却看到了父母额头不知何时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鬓角也多了缕缕白发。

父母的心中依然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牵挂着女儿,牵挂着他们的小外孙。于是,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们已近六十岁的年纪里,又做起了外孙女的“老保姆”,看着外孙女如童年时的我一般聪明乖巧的样貌,父母满足地笑了。只是,他们已不再年轻……

我感激我的父母,当我已不再年少,当我悄悄地数着父母头上的缕缕白发,当我轻轻地抚摸父母脸上的道道皱纹;

我感激我的父母,当父母已不再年轻,当春去秋来父母无声的爱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当父母慈祥的双眼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与温情;

我感激我的父母,当我初为人母用满心的关爱去呵护自我的小宝宝,当我轻轻地为女儿唱起那首《你欢乐所以我欢乐》……

我最终明白:

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