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爱孤寡老人

关爱孤寡老人

关爱孤寡老人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第1篇

老人,他们是最脆弱也最容易满足的群体,是最伟大尊贵又最渺小寂寞的特殊群体,他们不需要金钱,不需要礼物,不需要奢华的居所,无声的陪伴、孩子气的斗嘴,甚至是不耐烦的责备,都是他们心中回味无穷的快乐。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简单的人儿,唯一的愿望是后代过得安好。多少个病魔缠身的夜晚,他们等候在电话旁,只为告诉你,想你了,最近身体挺好,会让你别担心,好好工作,注意身体,实在忙就别回来,家里一切都好。其实他们一直都盼着,想着,在那无数个日夜春秋。

苍老枯瘦的身躯是丑陋吗?家酿食品是不卫生吗?时代的发展真的不断拉大了两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吗?儿女工作忙的都来不及回一趟家、打一声电话吗?富裕的物质条件、昂贵的营养品真的是老人们需要的吗?

有一群来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他们在校敬爱师长、在家孝顺长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们不忍老人们孤寂悲伤的愁容,暑假期间开展了盐城下乡活动。

2016年7月,在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董慧老师和分团委书记戴银老师的指导下,“梦之队”到达盐城射阳县社会福利院,开展为期8日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7月7日,“梦之队”队员们提前到福利院做好交接工作。福利院王院长热情接待了队员们,询问并安排好活动流程。随后,福利院徐丽老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娱乐、餐饮等场所。10个队员们也在当晚搬进了一间简陋的旅馆,发扬了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7月8日下午,“梦之队”编排和表演的“夕阳无限好,温暖在人间”文艺下乡联欢会正式开始,共八个精彩节目和热闹的老人互动环节。张旭良担任主持,充分带动了现场氛围。小品《洗脚》深深拨动了老人们的心弦,满脸褶纹的脸上多了几行泪痕。周伟的黄梅戏《风尘女画家》朗朗上口,让老人们眼前一亮。队员们还邀请了原上海淮剧团的老师清唱了一小段,余音绕梁。

表演结束后,队员们到住宿区看望了可爱的老人们,帮他们打扫卫生、浇花,和他们聊天。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第2篇

一、做好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以来,孤寡老弱的贫困人群备受关注各地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其脱贫。“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谈会也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们都很清楚中西部一些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状况较为严峻,精准识别与扶贫难度更大,尤其是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可见,对于我们能否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精准扶贫的工作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对于我们整体目标实现也将会具有战略意义。尽管我国脱贫扶贫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贫困人口大量的减少,贫困地区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但是针对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脱贫任务依然严峻。

二、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

贫困问题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能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那么贫困是如何定义的呢?刘豪兴教授认为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英国社会学家比德•汤森认为“当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缺乏必要的资源,不易获取食物、参加活动、拥有公认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被排除在一般的居住条件、社会习惯和活动之外时,即为贫困。”[1]在贫困人口中,有一类特殊困难的群体,即孤寡老弱者,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目标,其生活状况及其转变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本文关于孤寡老弱的界定是:一是无儿无女,独身一人,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身体状态较差,甚至身患慢性病、肺病或其他疾病等;二是空巢老人,年龄多为55岁以上,多为一人在家或者是两位老人,亲人看望次数少时间少;三是身体残疾,比如视力有问题,耳聋,哑巴等群体。为了调查孤寡老弱人口的生活状况以及扶贫工作的效果,我们组织研究生成立课题小组,专赴皖南山区某县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该县地处安徽省东南方向,长江三角洲西边,皖、苏、浙三省的交界处。调查小组包括带队老师一行十人,八人组成4支小分队。我们小分队走访了该县的54户贫困户,切实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到底有没有脱贫,生活是不是到达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通过走访这些贫困户发现,基本都是孤寡老弱的贫困人口。其生活中基本的状况比较差。具体表现如下:(一)居住条件脏乱差、环境恶劣。绝大部分的孤寡老弱贫困人群居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面,居住条件差设施不足,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改善,导致住宿环境恶劣;因经济原因无力修建房屋,导致无房可住。有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居住在村委会以前的破房子里面,上面的瓦片破碎,零零散散的大小窟窿。有些享受国家危房政策进行了重新修建,但面积狭小仅够老人居住。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就难以得到妥善的安排。(二)经济收入低。该县耕地面积少,种植面积多为山地,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孤寡老弱群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分较重,种植作物普遍以山竹为主。在收入方面,主要来源是出售扫把,因手工速度慢和交通不便,产量较少,价格较低。在走访中,身体素质好的老人以此谋生,而身体素质差的老人并无此收入来源。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给再多的补贴、实施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是无济于事的。贫穷依旧贫穷,只有彻底的改变人们对小农经济的陈旧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三)养老基础公益设施薄弱。通过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农村现有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敬老院等公益机构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善、运行状况不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形同虚设,同时浪费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这些养老公益机构和设施数量较少,随着孤寡老弱群体年龄的逐渐增大,可能会陷入既没有后代的照顾,又没有养老送终场所的境地,这将带来较大的社会问题。(四)帮扶措施缺少针对性。部分帮扶责任人制定的帮扶措施单一,主要是低保、五保等资金。帮扶方式主要是物质支援,缺少对孤寡老弱的精神帮扶。有些孤寡老弱人群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之后,缺少在感情和心灵抚慰,产生孤独感。在帮扶的内容上,重形式轻能力,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特点实行有针对性地扶持工作,特别是自食其力能力的帮扶。如有些技术特长、民间手艺的人员,缺少原料来源和市场营销,有些技术难题无法自我解决,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支持。如果帮扶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的实际情况执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难以达到脱贫的目标。所以帮扶干部要做更细致的工作,懂得精准扶贫,研究贫困情况和贫困原因等。这就需要帮扶干部有创造性的扶贫,切身体会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到灵活脱贫。

三、孤寡老弱贫困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以将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原因大体归结为三类:第一种是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第二种政府管理部门的原因;第三种社会救助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一)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于1959年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主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首先,贫困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兼容而处于边缘状态的特有文化。处于这种文化之中的人们有种强烈的宿命感和无助感等,同时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认识自己的困难。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对周围人和后代都会产生影响,使贫困得以维持和繁衍。”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参与意识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够。农村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人员尤其是孤寡老弱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年老体弱,他们居住在边远山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对外界形势发展变化知之甚少,其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鉴于孤寡老弱群体以及这种现实情况,这些贫困人口缺乏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安于现状就是他们认为最好的状况。导致对于政府的帮扶工作以及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不了解,不知道,不参与,不关心。或者出现相反的状况对政府救助的期望值过高,争当贫困户,一切依赖政府,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有的地方农村传统孝道观念弱化,子女认为养老要交给政府,对自己的父母不问不顾。[2](二)管理部门的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基层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深、了解不清、理解不透,导致贫困户对扶贫政策、扶贫内容理解不到位、认识有误区,导致扶贫政策无法落实到每家每户。二是目前的贫困衡量标准不具有客观性。标准因人而异,对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难以精确计量。贫困户是按照行政程序选出来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渠道多且有一定的隐蔽性,只能根据本人申报,走访村民所得,无法精准衡量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从而导致贫困户产生具有主观性,扶贫不具备精准性。(三)社会救助和环境的原因。一是社会救助形式单一。由于救助对象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五保、低保生活仅能够维持生存,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物资匮乏,调研的数据中社会救助一览项目少,资金少。有些也仅仅指的是年前村干部给的300~500元的福利。虽然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救助、现金救助,但是难以覆盖全部的孤寡老弱群体。二社会关注度低。目前许多社会机构、志愿者组织、爱心团体目光都聚集在一些典型的事件和地区。而对于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少有关注。三是自然环境的原因。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低山和丘陵地带,群山环绕,距离中心城镇和经济发展地区较远,远离交通主干线。

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帮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协调各方的领导力量,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切实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劳动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孤寡老弱贫困群体的帮扶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提升贫困人群的自食其力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特长,一人一法,让他们真正脱贫致富。社会学中的“3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其中“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有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对于此方面来说实现其能力增长是具有困难的,从侧面来看也为我们扶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角度。“经济人假设”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导致的,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完全负责,对于此人群绝不能把他们也当作遗传人来对待,他们的能力增长是具有很大的空间。主要包括:管理能力,资金获取能力,应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针对这部分的孤寡老弱群体来说,缺少能力正是他们的短板,需要我们去“补短板”。例如,在我们走访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孤寡老人一个人守着一片山,但却只是守,无法变成自己的“金山”,缺少管理能力的他们不知如何使这一“金山”变成自己的收益。再如有些老人扎扫把,技术精湛,但缺少市场信息,不知市场的需求,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可见,孤寡老弱群体脱贫的速度某种意义取决于能力增长的速度。[3]

(三)加强文化扶贫力度

“问题人的假设”是指出生于道德约束松弛、家教环境恶劣、缺乏理财能力的“问题家庭”的人不易融入主流社会,难以获得较高的稳定的收入。因此需要加强文化扶贫力度。农村往往是现代文化的薄弱之处,特别是处于封闭环境下的边远地区。辛秋水提出“扶贫扶人,扶智扶文”的方针策略。文化扶贫的方案涉及多方面具体内容,包括设置贴报栏,建立贴报栏群、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建立图书馆、民主选举村干部等。这些对于加强文化扶贫与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高水平的硬件设施。但是对于问题人这些外部条件并不能让他真正的坐在教室去学习,应切身的考虑问题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问题。我认为此应该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让问题人树立自己的信念,自身有要改变要自强要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扶贫需先扶智,扶贫需先扶知。”[4]

(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和提高医疗机

构数量和质量贫困地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使贫困孤寡老弱群体老有所靠,病有所医。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尤其是路途遥远、山地较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必须改善就医条件,配论坛56备医疗人员,提高质量。加强医疗卫生的宣传,定期组织体检,对残疾和重大疾病的人员实行医疗救助政策,消除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

(五)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生

活质量长期以来,孤寡老弱群体中许多人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群体多为孤身一人,身体较差,加之身体疾病和冷清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悲痛、后悔、自责、忧郁、感觉被社会所抛弃。他们不能够主动的融入社会,周边人群也不能接受他们。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酿成案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我们应从根源入手,动员社会和家庭主动与其接触,给予人文关怀,创造孤寡老弱群体的喜爱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引导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将此群体的服务纳入活动的日程。目前,志愿者的服务集中于大城市,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等方式推送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状态,倡导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关爱这些孤寡老弱群体。

(六)建立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一方面不仅可以援助孤寡老弱群体的社会建设,包括养老院、敬老院以及福利院基础公益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在侧面可以保障孤寡老弱群体的生活,免除后顾之忧。关于基金来源,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中国贫困地区不能只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这远远是不够的。比如经济发展地区向贫困地区孤寡老弱群体进行募捐;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捐款。地方政府同时可以设立专项储备孤寡老弱群体的捐款账户,包括一些林地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出让土地使用金按一定的比例的收益划拨到储存账户。

总而言之,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特别针对孤寡老弱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咬紧牙关努力翻越的大山。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就是贫困的根,彻底解决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问题,才能把这些根连根拔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陈媛 胡庆十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葛晓梅.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168-169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第3篇

全面帮扶,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成果

人人有责“挑担子”。县委规定帮扶困难群众,党员干部人人有责。其中,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年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3户,科级干部每年帮扶不少于两户,其他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的方式进行帮扶。目前,全县已有3284名党员干部和5656户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

集思广益“出点子”。在帮扶工作中,梓潼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注重引导困难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着力帮助他们增强市场意识,规避生产发展的风险,为困难群众送去各类技术资料2.3万余份。仁和镇烈火村村民梁伦一直缺乏增收项目,村“两委”针对他会驾驶农用车的专长,帮他搞起了运输,使梁伦很快迈上了致富路。

出谋划策“找路子”。针对一些困难群众脱贫步伐缓慢的实际,梓潼县大力整合部门资源,多渠道为困难群众寻找致富门路。三泉乡兴隆村村民蒲志才在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很快在外地找到了务工单位,有了可观的劳务收入。自强镇邀请县农业局的专家现场为贫困户“把脉”、“支招”,收到了良好效果。

解困助贫“帮票子”。梓潼县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实际对困难群众进行物资、资金等多方面的帮扶,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仅2007年就为困难群众捐献了价值达100万元的钱物。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县城乡低保户数量已分别达1.08万余人、7700人,每月发放低保金分别为79.8万元、15.4万元。

整合力量,确保留守儿童茁壮成长

近年来,针对大批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梓潼县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

夯实基础、学校当先。梓潼县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各学校纷纷制订有效措施和开展多种活动,每学期末由县教育体育局进行考核。他们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千方百计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手拉手”等活动,着力增强留守儿童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助其健康成长。

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县委既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又大力整合社会力量,多次组织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进行研讨,总结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经验。县惠民帮扶中心协调县民政局等单位优先考虑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资金帮扶,有效解决了孩子们的生活困难。

家校联动、共同扶助。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搭建学校、家长和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平台。学校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共同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他们和父母通过电话维系和增强亲情。文昌镇三小还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创建了“留守学生”网站,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敬老爱老,确保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梓潼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将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2007年,梓潼县共发放“五保”金91.53万元,并对1017名孤寡老人进行供养。同时,完善社会福利设施,改善孤寡老人的居住环境,积极开工建设敬老院。各乡镇通过土地自耕自种、代耕代种、转包他人等形式,充分满足孤寡老人的口粮供给,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第4篇

二、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的提高,城市孩子受到更好教育,人们生活得到更多保障。可是在那些经济水平还有欠发展的地方,教育设施不够完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年轻人员出去务工,家里只剩下行动不便,已是高龄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我们有义务要为他们贡献我们自己,将我们所学专业能运用到实践,能更早接触社会,服务社会。

三、活动目的:

1、增加孩子们的课外知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2、以活动的形式,增强孩子们的团结意识。

3、为孤寡老人带去便利。

4、了解孤寡老人的不便之处,为下次活动的进行采集资料。

5、同时可以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湘南学院社会科学系

承办单位:湘南学院社会工作者协会

五、活动对象:侨爱小学学生及抚养学生的孤寡老人

六、活动时间: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七、活动流程:

1、联系场地负责人,熟悉活动场所,协商好活动时间,由双方负责人提前做好安排。

2、确定活动名额,组织报名。

3、告知活动人员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做适当的培训。

4、提前购买物资。

5、活动当天集合统一前往目的地,活动过后统一返回学校。

八、活动安排:

活动安排分为三步:

(一)上午:支教主体活动,分年级给小朋友们上课,组织学习型游戏,如抢字游戏,认字,找朋友,填运算符号游戏。

(二)中午:帮助孤寡老人:分组去不同的孤寡老人家,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据不同老人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

(三)下午:两点以后,活动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分班级组织活动。如才艺表演、爱国教育,安全知识等,同时让小朋友体验运动的乐趣,如夹乒乓球,三人四足游戏,抢椅子等。

2、第二部分:开展集体活动。将全体学生集合起来进行汇报演出。

活动后期:总结此次活动,将其不足、优点都可一一列出来,写成报告交到办公,

并可以收集同学们的心得。

九、注意事项:

1、活动人员在活动开展期间服从管理,不得单独行动。

2、注意个人行为,维护个人与学校形象。

3、活动人员自备水、干粮等必需品,统一时间就餐。

4、活动人员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在侨爱小学开展活动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问题,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与个人的人身安全。对小孩子要有耐心,态度要和善。

6、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告知负责人。

7、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注意措辞用语,体现大学生风范。

8、明确立场,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社会工作者,而不是去玩的大学生,踏踏实实做事。

关爱孤寡老人范文第5篇

有关于致民政局的感谢信范本1尊敬的碑林区民政局孔维岳局长和相关人员:

你们好!

就此次贵局帮扶93岁孤寡老人崔育英一事,我非常感动。因此特写此信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此次孤寡老人崔育英不幸不慎骨折住院,多亏了孔局长和相关人员前来探视并雪中送炭,垫付了大部分治疗费用,由孔局长急人所急,牵头立即启动基础保障行动,决定特事特办,审批手续后置,先期在碑林区民政局的医前救助金拿出8000元支付老人的医疗费用,再有慈善协会从1元捐的活动里拿出3000元,合计11000元交付红会医院骨科住院部。以及西安市红会医院也免除了住院费和手术费等相关费用。对于没有收入的孤寡老人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你们一直在关心并扶助着社区里孤寡老人,使他们能感受到区政府的温暖和关爱,实在享受到来自社会的扶助,实在难得。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急人所急、全力帮扶孤寡老人、做爱心接力传递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一事值得赞赏。感谢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感谢公益互助的网友们和其他一切呵护关爱孤寡老人的善良的人们!正是那古诗云:人心生善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最后,我代表93高龄的孤寡老人崔育英女士、代表愿意被我代表的公益互助的网友们和一切具有高尚公德心、默默奉献爱心的的女士和一直具备善良意愿并付诸行动的社会上的仁人雅士们,在此再次深表谢忱!并对碑林区民政局孔局长和相关人员的爱心善行义举致敬!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有关于致民政局的感谢信范本2致民政局:

我们一家五口是租住在孝南区城东一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家里老人是癌症患者,儿子是脑瘫,所以家庭情况一直很差。20xx年初就抱着试试的态度给湖北省省长信箱写了一封信,请求多关注这样的家庭和这类的孩子,没有想到20xx年年底居然得到关注:孝南区广场街街道办事处涂主任的关心,给我们送来了党的温暖。

涂主任他们一行当天到我们家落实情况后,当天晚上就送来了慰问金,我们夫妻因为工作原因都没有和他们一行见过面,但是从电话中,收到了他们的关心,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说句心里话,这是我30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温暖。

还有要感谢广场街的一位杨姐,我没有见过她,也不知道她是哪位领导,但是她给了我们家很大的关注,她不光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的问候,还把我们家的情况汇报给了孝感市民政局,将我们家孩子在云梦道桥镇不给办低保的事情也汇报给了民政局领导。虽然我们到现在还是没有办到这个低保,但是我还是很感激她。

谢谢他们对于我们弱势群体的关心,希望对这样的群体能得到长期的关注。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有关于致民政局的感谢信范本3唐山市民政局:

我是一名军队退休老干部,1991年安置到唐山市军休二所,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0xx年。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军休所就是我们军休干部的家。

能来到军休二所是很幸运的,政府对军休干部很重视,各项待遇非常不错,服务也是一流的。刚刚交接到地方政府后,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生活待遇。军休所及时按照政策规定落实了各项待遇和医疗保险,我们的顾虑没有了。

离开部队后,我们平时比较关心政治生活。为此,军休所设立了会议室、学习室、阅览室,为军休干部订阅了《人民日报》、《健康报》、《老年报》、《中国社会报》、《解放军报》等报纸杂志,购买了300多册各类书籍,学习室内配备了电视,安装了空调,暖气,饮水机。军休所党支部会定期举办党员活动,组织我们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使我们的思想和党组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军休所还积极开展了各种精神文化生活。所里设立了娱乐室、健身房、乒乓球室,业余时间,我们打打牌,下下象棋,锻炼锻炼身体。每年都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门球比赛、象棋比赛、书画展都是我们参加的项目,节假日组织军休干部出去参观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之,我们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军休所的工作人员总在细微之处打动我们。逢年过节入户慰问,还为我们军休干部过生日,送鲜花和慰问品,让我们很感动。特别是军休所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上车下车的时候,工作人员总是第一个在车门口,搀扶我们上下车,虽然只是简单的一搀一扶却让我们心里十分温暖。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