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通用范文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对我而言,其中最富有哲理的、让我领悟最深的是“德行”类。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则小故事把管宁与华歆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也教导我们不要被权势所诱惑。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关于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为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十多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世说新语》故事短小,尽管每个故事都只有寥寥数语,但它总能述说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它用风趣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个简单却又不平凡的故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世说新语》总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通用范文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我觉得最富有哲理的是《言语》,寥寥数语的小故事却诉说着发人深思的大道理。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因此名利面前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举例来说,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共同在菜园里种菜,劳作中他们翻出了一块金子。管宁没有捡起金块,而是把金子视作土块,继续干活。华韵却把金子拿在手里,反复地看不忍丢弃,导致管宁对他心存芥蒂。还有一次,两人一起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路过,引起大家围观。华韵丢下书本也去凑热闹,管宁心里十分不满。于是,他拿刀割断草席,和华韵分席而坐,说:我们不是朋友!因为管宁发现他们两人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华韵太看重金钱和名利。而华韵因此失去了一位人生路上的真正益友。这就是著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简单但道理很深刻。我绝不会学华韵,不是自己的东西,我绝不存占有之心,我绝不为名利失去自己的良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

  因为《世说新语》里面这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我的整个暑假才变得意义非凡!

  关于《世说新语》读后感通用范文

  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读书笔记:孟子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殷羡做到了前两句,忽视了后一句。不过道家向来都是视名利如浮云,视仁义如粪土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唯性之所在!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第2篇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它是指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其经验重新建构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课内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知识、掌握阅读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必须重于研究,勤于实践,重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下面略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可在每篇课文重难点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质疑发现问题等学情,确立本课要探究的问题组,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明确答案。

例如有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了张晓风的《行道树》。字词和文学常识环节过后,就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5分钟过后,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的什么?为什么快乐?

梳理问题后,四人小组探究,然后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整节课中学生走进了文本,积极思维,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品味赏析语言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水平的捷径,品味赏析语言能力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感积淀深浅的体现。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析语言能力,阅读水平不言而喻。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研读赏析的环节: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却饱含深情。这种韵味,大家能体味到吗?请分角色读8-16段,小组讨论后回答如下:

生1:描写老王的外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作者把它比成“僵尸”,又打上一棍会散成一堆白骨。写出了病重。

生2:“直僵僵”“镶嵌”,用词贴切,写出病态的严重。

生3:二十个鸡蛋,却说“数不清”,表达了老王心中的感激不尽。

师问:老王送给我二十个鸡蛋,为什么数不清呢?

生4:“强笑”一词写出“我”看到老王的形象,有说不出的心酸和感激。

师: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她还感到“愧作”,“愧怍”是什么意思?

生:惭愧。生:因为没请他喝杯茶。生:没请他坐坐。生:她觉得做得还不够。老王在的特殊环境中,关心着“我”一家,作者感动。当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老王悄然离开,作者感到愧疚。

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品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语感,学会了赏析。

三、设置情境

〖HJ0.35mm]笔者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在于阅读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用新的视角和手法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全新创造性思维。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在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展开观察、思考、想象和质疑的翅膀,使他们在阅读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投入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拿《爱莲说》一课的导入为例,面对这幅美丽高洁的荷花图,你会用哪些诗句来描绘它?接下来展示资料链接,了解作者。然后利用朗读课件来课文,疏通大意,读懂课文。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入研读赏析,设置问题探究:菊、牡丹、莲你最喜欢谁?试着排排它在你心中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①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②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爱莲,即爱君子之德。作者借莲自喻,表达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格。

③花之富贵。刘禹锡《赏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牡丹芳》:“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徐凝:“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

④花之隐逸。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写了很多田园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他避开浊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⑤根据课文,按照莲、菊、牡丹象征的“品格”和作者的喜好,再给它们排个序,并说明理由。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最后迁移延伸:你会托物言志吗?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口述“爱说”,并说明理由。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字:商业语境 军旅语境 爱国主义 市场运作 均衡点

一、商业语境的提升对军旅小说的创作是利是弊

自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化对军旅小说的创作的影响在21世纪也更加凸显起来,主要表现在军旅小说写作逐渐向批量化生产的方向发展。通过阅读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军旅小说以及研究新世纪以来军旅小说创作数量增长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市场化运营对于军旅小说的创作有利有弊,而且利大于弊。

在解放后到二十世纪末期间,我国文学界创作的军旅小说屈指可数,只有有限的几个作家,有限的几部作品,其共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军旅性极强,“样板戏”式色彩浓厚。第二,个性不足,缺乏独特的故事情节。第三,故事设计平淡,模式化严重,主要的情节冲突与故事结局大同小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军旅小说创作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飞跃,首先表现为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军旅小说作家,如徐贵祥、冯冀、刘猛、王长水、王玉斌等,其次,军旅小说作品数量在纸媒与电子媒体上都有了飞跃,其中不乏优秀的军旅小说作品,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军旅小说在新时期遇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壤。

市场对军旅小说的创作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作用。[1]其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化运作给小说创作带来了较高的收益,这其中包括可见的经济收益与不可见的影响收益,这对于作家有着直接的推动力;[2]其次,市场化运作直接带动了传媒的发展,传媒的发展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军旅小说,并走上由读到写的道路;第三,市场化运作在扩大了创作队伍的同时增强了作家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这对于中低层次的军旅小说创作有着直接的推动力,而九十年代后国家设立的诸多文学奖项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等则成为了高层次军旅小说作家的奋斗目标,这对于催生大量的、高质量的军旅小说作品影响突出。[3]然而市场化运作同样也带来了些许的不足,比如作品过分追逐卖点而抛弃了文学性与严肃性,信息的爆炸造成部分作家作品多而不精,作品粗糙等,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中国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数量与质量上升的势头。

二、新时期历史背景下的军旅语境应该从何体现

在新时期历史背景下,军旅小说作品同样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军旅小说得以成为商品是由于其具有作为使用价值的可读性以及作为附加价值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其社会价值的重大,军旅小说必然有一些不可以违背的创作原则与思想引导,也就是新时期军旅小说创作的军旅语境,简而言之,这样的语境可以说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在军旅小说创作中可以表现为诸多形式:对于反应战争时期的小说,主要体现在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歌颂以及对历史的客观真实还原上,它们一方面给读者输入了一种伟大的、英勇的心理暗示的同时让读者对历史、对敌对力量有了客观的理解,在使读者产生强大的内心力量同时不会盲目自大,对我国我军的力量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对于反应新军事变革的小说,爱国主义则可以体现在对新军事变革思路的创新性研究、对和平时期军内弊病的指摘、对提升部队新时代战斗力的方法探究、对和平时期典型爱国军人的合理宣传与歌颂以及对战斗英雄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对于科幻类军旅小说,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体现同样有章可循。科幻类军旅小说可以有科幻的武器装备以及科幻的场景布置,但是人的思想与人的言行要符合客观的标准,塑造严肃的正面英雄形象。不论是反应任何历史阶段的军旅小说,其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原则不能抛弃,其文学性也同样不能抛弃,文学性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原则都应该通过小说的人物、情节设置以及场景布置来体现。那么,在军旅小说创作中应该如何潜移默化地体现着三个本质的特征呢,这就需要考虑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新平衡的具体标准了。

三、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平衡的参考标准

既然商业语境比例上升对于军旅小说创作利大于弊,而且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可以做到共存共荣,那么把握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均衡点的标准便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了新世纪成书的大部分优秀军旅小说中以及电子媒体与互联网上的部分军旅小说之后,笔者将商业语境与军旅语境平衡的参考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将文学性作为评判作品质量的第一标准。市场对于作品数量的需求是巨大的,这就催生了一批网络作家,他们中更多的是将小说创作当做一种获得生活经济支撑的手段或者是当做一种名利试投资而进行。作品的文学性是作者灵感、创意与写作能力的综合,是需要下功夫才可以实现的。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其作品的一些主要弊病:情节发展缓慢,内容密度低,往往要几章才能不甚完整地讲述一个情节;夹杂了过多的无价值语言,对场景的描写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繁冗而无用;通过完全不切实际的情节转折来弥补故事本身缺乏的情节设计艺术;在小说创作中掺入部分暴力与色情等场面描写[4]等等。这些作品更多的是被读者用作娱乐性消费,[5]从中无法产生可以获得任何一种文学奖的作品,而通过阅读典型的优秀军旅小说,我们会发现它们征服读者的是作品中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引导读者对人性或时局进行独立的有见解的思考,同时也包含了部分或美好或曲折的爱情故事做穿插。小说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它的文学性与诗歌、散文、戏剧等艺术的文学表现形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它在更加接地气、更加广泛地使用群众语言的同时丝毫不忽略其文学性的体现。军旅小说的文学性应该尤其表现在具有部队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军营气息和实战色彩的故事情节安排、以及能够反映出军旅生活中或悲壮或热血等氛围的情景描写等。在市场化运作成功的条件中,低俗趣味完全不是必须的,文学性与思想性依旧是赢得读者青睐的根本性条件。

第二,对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要进行有力的、符合读者接受需求的宣扬。一部优秀的军旅小说作品必然包含着积极的思想以及正面的心理暗示,同样地在对小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灌注的同时也要注意笔法与文法的运用,从而使正面的思想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

首先,对民族自豪感的体现是作者与读者建立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在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国民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近一百年来从未达到过的高度,军旅小说作家内心的这种自豪感比普通人更加强烈,因此在进行军旅小说创作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爱国主义思想的合理宣传以及对民族自豪感的恰当体现,这样便符合了读者内心中对本国军队神圣化、强大化的心理需求。当然,作者在体现自己的民族优越感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敌人也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敌方的指挥官的军事素质与个人素养甚至超过己方军队的部分指战员,客观地提升对手的能力不但不会让读者产生“受挫感”,反而可以激发读者内心的英雄主义热情,同时这对于增强文章可读性以及设置高水平的情节铺垫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要通过对己方部队合理的失败与挫折飙血来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热情与英雄主义情绪。如在都梁先生的作品《亮剑》中对于骑兵连的全军覆没的描写,惋惜中不失悲壮,让读者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爱国热火与杀敌豪情。又如徐贵祥先生创作的《明天战争》中对有远见有思想的88师师长岑立昊降职降级的描写,不但没有让人感觉部队体制陈旧,改革无望,反而为后面岑立昊的升任到更高的平台发挥更广阔的作用做了铺垫,从整部小说看来,其前期挫折的铺陈是具有明显积极意义的。

再次,在文章创作中作者要注意情节的设置要有现实性,避免理想化的冲突解决方式。随着我国目前军旅小说读者的知识水平上升,他们对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对于小说中存在的部分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尽管在作者看来也许是一种小聪明,但读者则往往因为这些脱节现象降低对小说的印象评分。例如在《永不磨灭的番号》原著小说中也存在着手榴弹炸飞机的情节,本来整部小说给人的印象非常不错,但是由于最后的这个情节与现实严重脱节,导致读者与观众对小说及同名电视剧的结尾评价较低。

由于上述标准较难拿捏,部分聪明的作者选择避开对读者心理引导的探索,转而突出故事的情节以及对其他问题的思考,诸如对人物关系以及情节设置是否合理云云。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利于作者更深入地研究情节的设置,增强文章的阅读价值,但是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都还是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好恶与取舍,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开始之前明确自己的思维引导方向,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遵循这样的引导方向,避免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迷失自我。[6]

四、结语

新世纪条件下,军旅小说的影响范围变得空前广泛,因此也更需要对其军旅性加以引导。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审核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作家内心的创作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二者的合力下,军旅小说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市场运作的巨大力量并对国民起到充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3]孔会侠.论新世纪以来市场化文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兰州大学学报,2009(6) :63.

[2]张光芒.论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4(5):5.

[4]何海巍.当代文学的欲望叙事与道德价值困惑[J].前沿,2006(5):234.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一、剖析“品读感悟”的几个问题

(一)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教师的备课缺少对文本的先期阅读,只是“拿来主义”地看看教学参考用书的文本解读。由于自己没能深入研读文本,没能把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融于文本中,建构文本的新意义,所以就不可能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样的课堂教学大都是浅入浅出,没有广度,缺乏深度。

(二)天马行空,忽视能力

师生在课堂上大都关注文本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真挚、教学媒体的花哨,而“文字”这个语文最基础的“细胞”却被逐渐疏远了。课堂上很少能看到师生对字词的精心赏析、对句子的细心揣摩。这样的语文阅读不是心灵与文本的交流,而是在文字的世界里走马观花,当然也就不会有文字敏感力的提升。

(三)节外生枝,游离主旨

师生、生生对话没有明确集中的主题,显得拉拉杂杂或泛泛而谈,有时还节外生枝,失去了“语文味”。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品读的重点,如果不加取舍、不选角度地教学,学生的思考就很难深入。

二、抓实“品读感悟”的几个着力点

(一)关注文本语言,提高文字敏感力

教学中,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激发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文、思考,更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去品味文字:品味文字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品味文字的语境意义,品味文字的文化意义,使这些好词佳句如同随风潜入夜的好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这也就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础。

(二)引领深度阅读,品味文本价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文本价值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进入到“文本深层”, 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文能力,进而探究文本的精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三)品味美感,体会文本温度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去关注文本的“言语”,认真聆听它的声音,辨别它的色彩,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自我的世界走进作者的人生和文本之中,进而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发展思维和想象,感受文本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从而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引领“品读感悟”的几个突破点

下面从操作层面谈谈如何引领学生品读感悟。

(一)朗读吟诵,在体味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在读中,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吟咏诵读中,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例如《珍珠鸟》一文,在教学珍珠鸟样子的段落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学生通过关键词“小脑袋”“小家伙”“雏儿”“球儿”一下就能体会出作者对珍珠鸟深深的喜爱。学生通过朗读吟诵,对文章的内容有所理解,在阅读中增强了语感。

(二)还原语境,在联系中感悟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但是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理解,割裂了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和意蕴。于是,联系语境去感悟文本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例如,《草原》中有一句话:“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如果以《现代汉语词典》作解释,“洒脱”就是“(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这样的告知,“风格”“拘束”都是新词,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图画或视频,感知草原的平坦和一望无垠,体会游客们喜悦的心情,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洒脱”的感觉就足够了。

(三)转换补白,在想象中感悟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诗人,儿童的世界是异想天开的世界,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角。想象令阅读教学成为师生、生生思想交流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有两种形式。一是转换,即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文字描述的情景转换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这在古诗教学中运用较多。二是补白,即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进行想象。例如《放小鸟》,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鸟妈妈找孩子来了的时候,老师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清脆的鸟叫声,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听到妈妈在叫唤,你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学生的情绪被激发了:“妈妈,我想你!”“妈妈,你不要来,他们会捉住你的!”……这些想象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自然就在内心萌发了。

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言说特征高度凝炼集中精神内指性双重陌生化韵律节奏

诗歌被认为是文学中最具审美性的艺术,其语言是最近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诗意表达。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乃是最切近于人之本质的”。任何文体,都可通过对语言的辩析而达其本质,创作主体无论怎样表达其思想感情,必须落脚在语言上,阅读主体只有根据其言说方式才能通达所建立的艺术世界,洞悉创作主体精神之微,除此我们不能获得更好的途径.故探究诗歌的言说方式,有利于对诗歌本质的把握。那么诗歌具有哪些言说特征呢?下面试对此作点分析。

精神内指性特征这主要是指诗歌语言所构织的符号体系表面上是某种情景的外在表征,是用某些自然社会事物组成,实际上它承载了抒情主体的精神,要向阅读主体昭示诗人的内心,它通过对语句的择炼,准确地传达出抒情主体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下特定的心情和感受。这种感受是内在于主体的,是主体在对于外在世界的感知过程中而内化于诗人精神世界的。文学是人类精神的象征体,诗歌更是强化了这种特点。诗虽然也营构情境,但这种情景不象小说和散文那样是象征社会历史,而是象征创作主体的精神和灵魂,是抒情主体精神的外化,而且这种精神更多的是一点感触、体味、情绪,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事实上诗歌语言就在于让阅读主体对它的解读,进入艺术情景,通过对情景的体昧,阅读主体得以感受创作主体在那时那地那景的心情,与他一道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奥妙,走向美的世界,诗歌语言仅仅是一个门径,而所构织的世界不过是一个窗口,这门径这窗口,是一个规范,一个通道,一个意义空间,阅读主体以此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决不是现实的,也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得到的,它只存在于诗人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只在诗人的内心中。如果说散文小说的艺术世界是以描写或虚拟类客观世界为目标,那么诗歌就不是这样了,相反,它要么直陈心曲,有所感触即脱口而出,要么是对外在事象的描摹(它要选择、加工、提炼、组织)营造意境来象征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要么也虚构某个世界来象征诗人的感受,但这个世界不及小说散文世界清晰,而是模糊含混以至是抽象的,这在抒情诗歌更是如此。

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经常采用,它既是言说方式,也是一种艺术特征-诗歌中的一切意象意境都非实在的,它不过是以此象征诗人的思想情感元素,意境不过是情感元素的语言乌托邦,一首诗就是这个乌托邦呈现出的小小世界,诗人的精神就被编织在这个有序的言说体系中。王绷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所构织的意境一目了然:一个明月之夜,抒情主体坐在幽静的竹林深处,独自弹琴歌啸。但是它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却是相当复杂的,那种孤独那种自赏,那种内心的空灵与宁静,所渗透出的深深的却是淡淡的隐忧,以及让人感觉有些恐怖的寂寞与冷清,都流露于字里行间、构成意境则由琴、竹林、明月寥寥几个意象构成一个有形的世界,它是抒情主人公此时此情的映射,是情感因子的象征、而“独”、“幽”、“啸”、“深”、“明”,这几个字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富有主体精神和情感性的词语,赋予了整首诗以主体内涵的点睛之笔,它使有形的世界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载体,而是一个独具灵魂的生命体;“独”正好与“幽”“深”相对应,用“啸”而不用“唱”,则让人体会到诗人那种寂寞而凄冷的内心世界。一轮孤月,形影相吊,月虽“明”,但亮而冷,给深幽的竹林笼上了一层惨淡的氛围,我们决不会想到明月的正面之意,相反,“明月”所蕴含的团圆之类的象征意义加强了抒情主体的寂寥,可见诗歌语言所创造的世界总是指向诗人的内心,它不过是诗人主观精神的象征存在。

陌生化效果的双重建构 陌生化是指创作主体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组织在语言中,运用诸如省略(虚白)、颠倒、反复、隐喻、夸张、象征、悖论、复义等手法强化,引起阅读主体的注意,增加阅读主体的感知难度,拉长感知时间,使阅读主体得到全新的启示和感受。它打破了日常语言的能指所指关系,建立起属于某一特定文本的语言符号体系,在艺术作品中,日常语言符号变成了能指而指向这个言说体系中的某种意义,也就是说所指不是现实的,而是存在于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中,这些符号构成一个能指体系,指向创作主体所指的某个世界,诗歌更是如此:在小说散文中,单个的同句不能普遍构成陌生化效果,它们更接近于日常语言,只有它们所构成的体系才能构成新的能指所指关系,在诗歌中则首先通过对单个词句的能指与所指的扭曲变形达到第一层陌生化效果,诗歌语言不仅要重新建构单个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而且通过这个新的能指所指关系来建构艺术世界,实现语言乌托邦,这是第二重陌生化效果。可见诗歌语言主要是语言符号的双重陌生化效果的二度建构-诗歌语言的最大特征是省略、跳跃和隐喻的运用,不象小说散文那样在乎语句的连贯性,意义的完整明确性,也不在乎表达或描写的细腻(这样就不能构成隐喻效果而更多的是明喻)诉求本文世界的完整,它恰恰要通过语言的不连贯性、意义的断裂性、逻辑的跳跃性,创造意义的虚白(以有生无,进而以无生有),追求诗义的多重性,丰富性与蕴含性,这就要靠陌生化的双重处理。

郭i若《呜蝉》:“声声不息的呜蝉呀!/秋哟! 时浪的波音哟!/一声声长此逝了――――――”先看第一层陌生化即词语的陌生化。散文语序应是“秋哟!声声不息的呜蝉呀!”,散文言说应当是“秋天来了,蝉一声一声叫个不停”,但是诗人把它颠倒省略,使之生成多重意义:强调呜蝉的声音“声声不息”,衬托秋的静寂;这首诗是诗人触景生情的产物,暗示主体内心的不宁静;把表明时序节候的“秋”放在第二句之首,突出了感秋之意,与蝉声一起增加了抒情主体的感慨之气,放在“时浪”之前,意在突出诗人对于五四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如秋般远去的感伤,正好与末句的意义相匹配。故这里的“秋”不单指时令节候,它与“长逝”的“时浪”还构成隐喻关系。结构上,“声声不息的呜蝉”与“一声声长此逝了”构成反义复叠,把在现实生活中本不相关的具体的呜蝉、秋与抽象的时代联系起来,意义上跳跃性相当大,正常逻辑断裂,但是它遵循了抒情主体的精神逻辑,留下意义空间从而完成了意义的创造。这里,秋、呜蝉与时代联系并不是单靠一般的颠倒语序运用对照就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即不能仅靠话语结构的组织实现,它必须要对词语本身进行陌生化处理:首先是用感叹词“呀”、“哟”、“了”及最末的省略号加强 低沉的抒情氛围,以从情感上把秋、鸣蝉和时代协调在一起二是“声声不息”修饰“呜蝉”与“一声声长逝”相对照,强化抒情主体的时代感慨,在通常的能指所指关系下,时代与声音是联系不上的,但抒情主体用“时浪”来指五四狂飚突进精神,这样就能与“长逝”相配,断言时代精神远去,整个符号体系就成了抒情主体这种感受新的能指系统。诗歌多重意义就通过对语言进行双重陌生化处理来实现其独特言说,并使诗歌语言具有高度凝炼的效果。

高度凝炼集中凝炼,是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而诗歌这一特征最明显。一般说来,短小精悍,多用短句是其语言特点。诗歌往往择取生活的某个片断,或瞬间的感受,或一点断想,或一点情绪,它们最能激起创作主体的情感波澜,这种情感往往难以言喻而复杂的,它随时在诗人的内心冲突奔涌,总想寻求某种渠道,走向现实。创作主体反复蕴酿,以选取最能承载这种感受和情绪的词句。诗歌不可能象小说散文那样尽情铺展敷衍,即使写重大题材也高度简洁概括,有时仅用一两句话便表达出一种哲理,一种情思,一种体悟,一种情怀,一种人生境界,以最少的语言蕴含尽可能多的意义,我以为这才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坡《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所表达的哲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又非三两句说得清楚,它寓于社会生活而又内在于主体精神的感悟,如果用现代哲学思想加以表述,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一大通语言,可能还根本无法阐明、我们仅凭这首诗所采用的两个意象“琴”、“指头”,以及由抒情主体通过几句简单的话语所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联想到一系列相关的涵义-可见,诗歌不仅在于对象所包蕴的意义有多大,更在于用精炼的语言向阅读主体言说了进而启示了些什么,把感受主体引向何方,在多大程度上引多远。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两句是解读全诗28句的钥匙,它不仅告诉我们抒情主体为什么会呼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还点出历史的一种价值悖论、社会讽刺。它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就是通过词语的联想关系实现的。“卑鄙者”、“高尚者”会让我们联想到社会历史中一系列类似的人,“通行证”、“墓志铭”则让我们联想到一系列社会现象和人生轨迹,它们把我们引向了历史和人生的深处,诗人通过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事物(如琴与匣)或是有概括性的词语(如卑鄙者与高尚者)来涵盖相应的意义,从而扩大诗歌的内涵和外延,诗歌的凝炼性就这样体现出来。意境是中国古诗歌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其效果在创造一个象征体系而达于对社会、自然、人生、宇宙的敞亮,它正是诗歌追求语言高度凝炼的结果:意境所传达的意义的难度在于我们无法完全用理性的思辨加以阐明,而在于借助语言符号所建构的体系向读者暗示,引导读者的情感思维走向这个世界,而达于无限之境+

追求韵律节奏诗歌语言的节奏韵律是所有文学语言中最明显的。朱光潜说:“节奏自然也是帮助和谐的,但和谐不仅限于节奏,它的要素是‘调质’的悦耳性”,“诗讲究声音,一方面在节奏,在长短、高低、轻重的起伏一方面也在调质,在字音本身的和谐以及音与义的调协”,新诗不象古诗那样刻意追求外在的音律,但总是有意无意的追求节奏韵律,使语调和谐,说得简单点就是通过节奏设置达到语言的顺畅,有适当的起伏,有恰当的轻重,有合适的长短,读起来不象科学语言那样费劲,也不象小说语言和散文语言那样散缓不收,以此来看现代新诗又如何呢?现代新诗的语言趋于散文化,那么它与散文语言的区别何在?除了高度凝炼、精神内指特征和双重陌生化处理以外,就是节奏韵律。这种节奏不仅是外在音节的停顿押韵之类,更在于抒情主体的情感起伏流动,即是说,诗歌语言是随着抒情主体在特定情景下思想情感变化的展开而推演的,使它与抒情主体的情感相结合,诗歌节奏的变化就意味着抒情主体情感的变化,它们是二而一的。在不能完全追求古诗确定的音节停顿的情况下,内在的节奏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追求,否则诗歌语言将散缓枝漫,没有起伏推进的韵律感。诗歌的节奏与诗歌双重陌生化和高度凝炼相紧密联系,因为在打破了正常的能指所指关系的情况下,要区别于散文语言而要能被阅读、

相关期刊更多

管子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理工大学

躬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南阳市文联

档案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