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育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缺失,这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界的一个关注问题。我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此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

所谓传承,就是要尊重和传播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的载体与镜像。他凝结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就很难真正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来,甚至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部分学生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表现出一种陌生的态度,他们听惯了迪斯科节奏,电声磁带和通俗音乐,而对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委婉悠长的戏曲唱腔,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还有每年的招生考试中,演唱民歌、演奏民乐的考生却寥寥无几。在迪斯科、爵士、摇滚等外来音乐的旋律中如痴如醉。这种现象若任其发展,不仅可能造成中国民族音乐的后继乏人,而且很有可能造成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断裂。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其应有之义。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民族音乐的积累和储备,增厚学生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使学生在与世界其他异质音乐文化的比较鉴赏中,了解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跨文化的开放多维的音乐视阈。广泛吸纳各民族音乐的优长,以母语音乐为基础,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因此,在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并进而推动当代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校音乐专业不仅仅是技艺型人才,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因为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技艺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民族音乐浓缩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格、情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通过对《长征组歌》、《梁祝》等作品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音乐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它对于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培养其审美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应在理念上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大纲、教材和教学方面应形成系统化和科学化。从一个学校的整体看,教材和大纲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极为丰富的音乐,应该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的精华和风格编入教材,传授给学生。并将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安排足够的课时。只有突出了民族特色的教材,才能使我们高校的教学更具有民族化,有价值,立得住,更容易被承认。当然,这里并不排斥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同时还应该在吸取外国的民族音乐精华中来进一步充实自己。

2.在具体的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应表现在各个学科上,如在声乐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浏览大量的我国优秀的民族歌剧;在舞蹈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学习一些民族民间舞蹈,或尝试民族歌舞的编导;在和声课上,尽可能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视唱练耳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民歌或具有民族调式的乐曲;在民族民间音乐课上,让学生广泛浏览、演唱民歌和戏曲音乐;在器乐选修课上要让学生多选学民族器乐,并建立民乐队,开设民乐合奏课。从情感上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3.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通过演唱,演奏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从技术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异性,而且还应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内在情感、音乐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民族音乐,体会其中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由表及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尊重和传承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三、结束语

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志在通过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要不断加强探索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

[2]陶敏霞.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与欣赏.陕西人民出版社.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第2篇

内蒙古昊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茂林同志,热心于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他和著名书法家刘佑华同志共同发起成立了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在总结、倡导、弘扬昭君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和显著成绩。

1998年,张茂林在研究历史名人王昭君、学习昭君团结和平精神的过程中,提出“昭君文化”的概念,并在刘佑华的帮助下,首次系统提出“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论课题成果。这一成果先后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国家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肯定认可,并受到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一课题成果经过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四届昭君文化节的具体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对外影响、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文化品牌。昭君文化作为民族团结和平的象征,不但在国内起到“团结、稳定、和睦、发展、进步”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对各国缓和民族冲突、化解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也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目前,弘扬昭君文化已经由一个企业和地区的课题成果,发展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大项目。昭君文化研究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总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出昭君文化项目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大力配合呼和浩特市委、政府继续办好每年的昭君文化节;另一方面在呼和浩特地区建设内蒙古昭君文化乐园,作为女工光彩事业的一个重点项目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示范基地。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对此十分鼓励和支持。内蒙古昭君文化乐园建设分为昭君文化广场区、昭君文化碑林区和民族团结住宅乐园区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既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项目,也是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昭君文化的集中地。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学习与研究》、《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中国统一战线》、《内蒙古日报》、《实践》、《西部时报》等报刊先后报道了内蒙古弘扬昭君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对弘扬昭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初中音乐教学;作用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几年来,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将学校开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实践研究落到实处,也使得学校特色文化逐渐形成。学校创设校园文化,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以来,我们学校在改革中进行整合、拓展与探究,在完成教材中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入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及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感知及鉴赏能力,并扩大音乐视野,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很多优秀作品是通过音乐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在教育中要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上欣赏课时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各种图片,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与此同时,又将各民族的风格通过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音乐所采取的措施

(1)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知识,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民间舞蹈。教师不仅在学习中了解了民族音乐,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使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有计划安排教师走出校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同时进行系统学习,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

(2)运用多元文化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在以往,我们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在平时的电视或一些媒体中稍有了解,但由于日常生活中缺少能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的方法,反而学生对于一些流行音乐较为认同。

所以,在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中,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文化传统、语言及民歌风格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各种图片及视频,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体验到不同的视听享受,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赏析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故而,在音乐教学中更新以往音乐教育理念,以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本观念,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通过音乐来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

(3)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的是由它的民风、民俗、民乐表现出来,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学校本着尊重传统、传承经典理念,以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为主题,学校安排班主任利用班团会等课余时间,组织活动探究,体验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音乐、舞蹈。各班级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各自班级特色的民族舞蹈创建展示活动。学生通过查找各种媒体及教师指导下,创编少数民族舞蹈,通过探究、展示、体验,同学们深入民俗、深入文化、深入时代,“亲眼目睹”、“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对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点点滴滴地融入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第4篇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情境的设置。营造文化氛围。老师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篇目的同时,要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用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知识来处理这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经典联系起来,作为评价或指导。当学生将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古人说过的话联系在一起时,他将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名篇占有很大的份额,这些课文蕴含着传统文化大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的精髓要植根于现代语文的沃野之中。课程标准别提到在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注重生命教育。语文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单元主题为线索,贯穿传统文化教育。

二、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语文校本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多元状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但其中有两种文化起核心作用,那就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提倡积极人世,讲究“有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提倡人要有理想、有抱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即《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更多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容,充满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睿智。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天真热情,可塑性强,应该接受最经典、最有思维价值以及人文价值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主要通过书籍这一载体,所以中小学生要多学习经典著作,让孩子们知道,该做怎样的人,该如何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在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小学生来说,应选择那些具有规范性的、智力启蒙类的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经典注重先做人,后为事,其中有不少育人的经典教育方法和内容,如《弟子规》中“人则孝,出则悌”,“泛爱民,亲贤仁”,这些对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十分重要。接受这些知识,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规范,将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知书达理的人、有德行的人。中学生可选择《论语》、《老子》、《大学》和《中庸》等强调德行修养和人生哲理的书籍。如《老子》中包含了优秀的思维方法。所谓“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些充满睿智的思考、奇妙的思维方式,带有思辩性的话语,将引领同学们很大的探究兴趣。语文教师要对这些经典进行筛选,按主题进行归类。语文教研组应该组织力量编写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又乐于接受的,富有校本特色的教材内容。通过学习这些校本教材,让学生懂得:传统文化并不全是艰涩难懂的“故纸堆”或“老皇历”,里边包含着很多值得学习、继承、弘扬的内容。我们要研究如何在读经活动中自然渗透德育内容,自觉传承前辈身上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文以载道,教化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利用语文活动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峡库区:土家族;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一、土家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是三峡库区移民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土家族传统文化表现在土家族民俗文化、伦理道德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等各项社会活动中,是土家族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精华的历史积淀,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心声、愿望和要求,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优良的民族特性在土家族悠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被土家儿女代代相传,并且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一)热爱祖国

在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一直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有一股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极强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明代嘉靖年间,土家儿女背井离乡,到东南沿海清剿倭寇,并获剿倭平寇卫国‘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在近代历史上,土家族人民继承和发扬爱国传统,勇于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陈连升、罗荣光、温朝钟、黄玉山等都是爱国英杰。在解放战争中,土家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民族解放,这些都体现了土家族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团结互助

团结互助、光明磊落、富于集体主义精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世代承袭的淳朴古风和崇高美德。土家人在发生矛盾时,“以和为贵”、“和气值于金”的原则使得邻里之间和气安宁。在土家山寨的公众社团,即“邀会”中,土家人依靠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把自己民族群众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牢固的民族。“山上打肉,见人有分”是“梅山会”的古规,诸如“土地会”、“清明会”、“姑娘会”等活动体现了土家族人民淳朴的古风中的和谐面貌。即使在当今社会,这些依然存在于土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三)诚实守信

土家人认为讲情义、守信义是做人的原则,“为人之道,以情义为本”、“情义人品重千斤”。在土家族村落,有很多良好的传统风俗习惯世代承袭。形成了很多不成文的村约,大家都自觉遵守。如集体防盗匪、防野兽、防山火等定有村约;本村人受到外来欺负,全村人要齐心协力捍卫本村利益,也是村约;在农事生产上,土家存在的村约还相当严格;土家山寨村民如果发生纠纷,因土家族历来朴拙淳直,惧管怕讼,所以一般由族长进行调解、仲裁,“做客莫落后,见官莫上前”,或者由发生纠纷的双方赌咒发誓,自行调解。这些村规村约,虽然在当代被社会主义的新风所取代,但很多富有民族传统道德的,却仍在世代相传。

(四)崇尚礼仪

尊师爱教,尊老爱幼,崇尚礼仪是土家人追求的美德。土家族与人交往,都很讲情礼文明,注重和珍惜民族声誉。对人称呼,无论亲友长幼,“尊敬”二字为先。在家族生活中,土家人特别重视讲古传谱和家族家风。逢年过节,祭祀等活动时,长辈们都会向家人讲礼仪道德。重情节、礼行、讲友好、尚文明,是土家人人生的四大礼仪。土家族在其一生中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之中。礼仪较多。但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和婚礼、寿礼、葬礼。“这四大礼仪所举行的仪式活动,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他们把土家族传统的人生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多重的民俗结构特点,而且还长期地支配着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及信仰生活,这四大礼仪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

(五)民族审美情操

土家族在各种节日活动中,总要以歌舞相庆。跳丧、祭祀、农事、喜庆是土家族歌乐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在这些民族活动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如“撒尔嗬”、“摆手舞”、“毛古斯”、“哭嫁歌”等。土家族的民族审美情操除了歌乐歌舞外,还集中表现在土家族传统的织锦上,“西兰卡普”绚烂多姿,每种花纹图式都反映了土家人独特的民族魅力和审美情操。

二、三峡库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党和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中明确指出,在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传承民族精神,发掘、弘扬民族文化。由于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外流,进城务工的年轻一辈成为受异族文化冲击的首要对象,民族传统文化随之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文化传承断裂现象。在这些情况的逐年演变下。道德伦理问题,其子女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问题,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问题等等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们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与变化势必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影响。所以对于移民新区这样的基层社区有必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剔除如、扰乱村社治安、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建设健康文明的村社生活。

(二)弘扬与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问题

三峡库区的各民族都有着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三峡工程的进行。相应的都有保护机制,但仍存在着众多忧虑,如土家族语言。土家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语言文化靠口传心授代代传承,“彭英明主编的《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第二章《语言文化》中说:‘在570多万人中,现今操土家语的只有42万多人”’根据《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一书的论述,我们可以究其部分原因,有现代化教育因素、劳动外流、市场因素、城市化与现代传媒等。土家语的濒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家族传统文化面临的文化变迁危机,但是我们要从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关键是要保护及时得当,同时要尊重土家群众的意愿,了解土家人在文化转型中的各种因素,不能采取强制性的、不符合实际的“一刀切”的文化保护措施。

总之。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持。所以必须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加强移民聚居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并将其形成一套科学的、长期的文化机制,有力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并与之协调共同发展。

三、如何弘扬库区民族传统文化

党的新农村建设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仅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更要同步建设新农村文化,改变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匮

乏现状,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建设库区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如在土家族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中,“热爱祖国、团结和合、邻里安宁、尊师重教、勤劳忌懒、节俭致富、诚实守信、尊老扶幼”是土家族社区的行为风尚。在歌舞文体活动中,“摆手舞”、“毛古斯”、“新春舞狮”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土家族葬礼中的哭丧、婚礼上的哭嫁,有助于人们心情的宣泄,加强亲情关爱。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奇特的构思和丰富的审美情操,表现了土家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这些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当前库区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发展乡、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立综合性的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保护、发展和培育少数民族特色表演艺术,支持民族特色艺术表演团体建设。开展大型民族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

(二)发展库区民族文化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步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的政策要求,也是地区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客观需要。三峡库区的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和苗族,弘扬土家族、苗族的传统文化,其关键是要打造民族品牌,民族品牌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凝聚了本民族的智慧和特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晶的载体,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所在。

第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土家族的标志性舞蹈“摆手舞”,内容健康、古朴典雅、形象优美,在各种文化艺术节上一直是大放异彩;土家族的织锦“西兰卡普”。以其严谨的结构、精美的工艺、绚丽的色彩、多样的品种著称于世;土家族的“哭嫁歌”,被称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土家族的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土家族打击乐“打溜子”是土家族人民独创的民族音乐,《金鸡出山》、《喜迎火车进山来》曾获国内外的好评。对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不仅要保留浓厚的民族风味,而且要日益创新,形成有质量、有内涵、有规模的世界级品牌文化。

第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生态区的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大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照国家的相关政策,首先,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其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管理保护结合起来。最后。要把政府重视引导与群众的自主作用结合起来,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保护,群众的自觉性和热忱努力,还应重视从少年儿童抓起,进行社区乡土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从小热爱土家族文化。

第三,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发展农村经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以此来构建民族文化精神。所以首先要在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更多更好符合市场需要、满足群众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