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乐诗朗诵音乐

配乐诗朗诵音乐

配乐诗朗诵音乐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1篇

一、形象设计

朗诵者的形象要意气风发、光彩照人,仪表要端庄大方、亲切自然。男士要将头发梳理整齐,将胡须修理干净;女士要注意发型大方,化妆得体。

朗诵者的服装应整洁大方,男士一般着西装,系领带;女士可着套裙,最好穿八成新的衣鞋,以免给自己制造紧张感。服饰要和朗诵的内容、朗诵者的体貌相配合;服装和鞋子要配套,上装和下装从款式到颜色要和谐;装饰物要和服饰及人物身份统一,戴手表等应松紧适度,女性所配饰品最多不超过3件,不要配戴叮咚作响或太夸张的首饰。朗诵古典诗词可着古装,如朗诵李白的诗《将进酒》可穿古代长袍,衣袂飘飘,以展现这首诗飘逸豪放的风格。朗诵近代作品可着近代服装,如朗诵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可穿“五四”运动时期流行的学生装。

二、舞美设计

简单的道具、布景、灯光舞台等辅助手段,对朗诵也有很大好处,能更好地体现朗诵作品的意境,烘托朗诵的气氛。

朗诵的道具应简朴,如朗诵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可在蓝背景里放两个暗红的灯笼;朗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可放一辆轮椅、一张椅子;朗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片段,可垂一片晾晒的鱼网。

朗诵的布景应令人赏心悦目,图案和色彩要和朗诵的主题相匹配,或热烈如火,或沉静幽雅,或古色古香,还可用高低不同的台阶作背景。

根据朗诵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采用不同色彩的灯光来烘托气氛。例如,朗诵朱自清的《春》,光线的主色调可用绿色;朗诵郭沫若的《雷电颂》时,可把前台的灯光熄掉,增加明暗对比度,还可根据朗诵的内容在高潮时突然打开舞台上所有灯光,令受众产生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将作品的感染力推到最高潮,或根据朗诵的内容需要采用追光等。

三、乐舞设计

朗诵中配以适当的音乐,有助于营造气氛,渲染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乐曲可以是播放录音,也可以是现场伴奏。例如,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泽群穿着浅色长袍朗诵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旁边坐着一位美少女弹奏古筝。

精心选择和编配乐曲,有时甚至需要将几首曲子加以剪辑编配。配乐应选择情绪变化不大、风格稳定统一的乐曲,或选择一些主题不明朗或无主题的乐曲。这样,乐曲一旦与朗诵相配合,朗诵会自然而然地赋予它某种情绪色彩。所选乐曲还应尽量突出所朗诵作品的风格,如朗诵闻捷的《吐鲁番情歌》,可配以新疆民乐;朗诵中国古典诗词,可配以二胡、箫、笛、琵琶等;而朗诵抒情、深沉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可配以钢琴、小提琴或大提琴等。音乐常在朗诵前开始,有时也可根据需要等朗诵一段内容后再演奏或播放配乐。若是乐曲组合,应注意过渡、衔接应自然,一般应做到淡入淡出,即前一首曲子渐止,后一首曲子渐行渐起。有时,在两首曲子中也可适当留有空白。朗诵时,还可以配以哼唱、合唱或舞蹈、情景表演等辅助手段,但舞台、情景表演等要为增强朗诵的感染力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

四、形式设计

朗诵时,配以新颖恰当的形式、富有创意的朗诵方式,往往能让受众耳目一新。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央视的新年新诗会等朗诵活动的不断开展,朗诵的形式不断创新,更增强了朗诵的感染力。朗诵的形式分为独诵、对诵、联诵、分角色朗诵、群诵、合诵等。

1.独诵

朗诵材料的绝大部分适合独诵,有关个人情感的内容则更要通过独诵来实现。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那段经典的独白片断,非独诵不可。

2.对诵

两人朗诵,一般为男女对诵。在朗诵时,男女交替,有的地方也需要男女合诵。对诵适合于较长的作品,特别是内容带有两极化色彩的作品。例如,2008新年新诗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修平和王世林朗诵的《我在一棵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就是对诵。对诵的关键是搭档配合要协调默契,表现出来的风格要统一,形式与内容要一致,双方的音色、音质、身高体态、气质风度等条件最好比较接近,以利于整体的协调。有时,根据作品内容的特殊要求,也可以有较大的反差。

3.联诵

联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分别担当一个朗诵材料中的不同部分的朗读,如诗的节或文章的段落,以组合成朗诵的整体,这种联诵适合较长的诗文;第二种是指若干个朗诵者各诵一首独立的短诗,连缀在一起组成系列式的单元,如朗诵唐诗绝句组合。联诵的实质仍是独诵,但比独诵有着更丰富的表现力。

分角色朗诵比较适合于童话、寓言、叙事散文、剧本等作品,或生动活泼,或绘声绘色,或锋芒毕露,或异彩纷呈,富有艺术感染力。

4.群诵

这是集体朗诵的一种形式,适合气势磅礴的作品,可安排一人或数人担任领诵,高潮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例如,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可先由一人领诵,朗诵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时,改为群诵,中间“旭日初升,其道大光……”部分又由领朗诵,结尾再次群诵。这样表现作品富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具有很强的鼓舞性。

5.合诵

它是指作品的一部分由一人或几人领诵,其余部分由大家齐声朗诵,其实质是独诵、对诵与群诵的结合,要求领诵和齐声朗诵配置得当。合诵变化多样、气势恢弘,给人强烈的震撼,在大型演出中分量较重。

在对诵、合诵、群诵中,还可以采用压字朗读、重复朗读等富有变化的形式,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感染力。例如,2010年新年新诗会《囚歌》的朗诵,就多处运用了压字、重复的技巧。当朗诵者读到“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时,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了“自由”、“自由”的和声,产生了回声般的效果,显得非常有厚重感。

朗诵时,形象设计、舞美设计、乐舞设计和形式设计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往往能将受众带入优美的意境,获得愉悦的享受。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和梦桐朗诵穆旦的诗歌《在寒冷腊月的夜里》,其道具是一张旧桌子、一把旧椅子,桌上放着一叠发黄的信纸和一支笔,朱军身着蓝色粗布长衫,围着灰色的长围巾,梦桐身穿深色的旗袍。深蓝的灯光、飘雪的背景,让受众回到了20世纪40年代。钢琴曲响起,朱军坐在桌前,拿着笔,轻轻朗诵,时而搓手,时而呵手,时而写字,表现出气候的严寒。至尾声时,他站起来,走到梦桐身边并肩站着,合诵结束全诗。这一节目将道具、布景、朗诵、态势语言、配乐、灯光等和谐完美地统一起来,既符合诗歌的具体情境(天气寒冷),又符合诗歌的时代历史背景,向受众很好地诠释了诗的内容,感染力极强,令人回味无穷。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2篇

一、抑扬顿挫的魅力――音乐在诵读歌吟中的美感效应

一些诗歌美文,读来或清越响亮,或抑扬顿挫;有的回环唱叹,有的声情并茂;既注意节奏和谐,又注意言简意赅。这一切富于音乐美、形象美、简练美的民族语言特色。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口诵心惟,才能形成一种深厚的美学积淀。音乐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1.配乐的朗读

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来诵读,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心入诗境,让学生在诗我合一的妙境中含英咀华,尽享诗情的甘醇。有的现代美文,如果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来朗读,也能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如朱自清的《春》,我曾经让学生自选配乐自录朗诵,组织了一次朗诵比赛。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诵,形成了一次诵读热潮。声与乐的配合自然营造出了审美的教学时空,更不用说那些在古代就是可以因声起韵的经典诗词曲了。

2.悠扬的吟诵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吟诵艺术专家陈少松先生,非常赞同用吟诵来学习探究古诗词等,有时通过吟诵感受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均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吟诵也不拘泥于某种流派,因为它实际上只是一种优美的抒发,长声吟之,即能闪烁出美学光彩。

吟诵艺术用得好,语文课堂上的诗就有了生命。仿佛是让那些平面的文字都站了起来,平平仄仄地更突现了高低远近的视感,抑扬舒疾中也更易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深度。在这种音乐时间“流”和虚拟的音乐三维空间里,学生对诵读作品的审美潜质被自然诱发。

3.如歌的行板

有时用歌唱作品的方式,会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亲近感,新奇感。这种零距离接触使蒙在作品上的辽远而神秘的面纱缓缓落下,学生对它的兴趣使它产生了另一种风采,也使语文课堂产生一种非常规的律动。如上李商隐的《无题》时,我先给大家唱徐小凤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回环往复的旋律很容易学会,学生在齐声相和中很快记住了这首诗和这一曲调。而如果以李诗曲调唱杜诗,学生就觉得不合适,这一曲调只适合表达李商隐意象晦涩朦胧、抒情深挚绵邈的风格。一曲歌罢,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对律诗大家的风格有了更好的领会。

二、开启心灵的远游――音乐对想象能力和情感智力的培养

音乐有非具象性、非理念性、不确定性的特点,音乐对人作用又最直接,直指心灵,不经过任何“中介”和“转译”,它本身所固有的这些特性,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够得到最广阔、最自由的发展机会。因此,在语文审美教学中引入音乐这一载体,无疑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审美时空。

1.意境再现与再造

经典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教师可充分利用音乐效果来创设出一种审美意境,从而领会其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领悟作者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我在课堂上播放孙道临先生的唐诗解说,在悠扬空灵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声中,同学们听着孙先生的深情表述:这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春晨,拂晓的一场雨刚刚沾湿了地面就停歇了……”学生在音乐声中融入到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中。

2.情感智力的提升

音乐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其中溶解着各种思想,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恰当运用音乐,学生的心弦容易和音乐的旋律产生审美的共振,可以在语文审美教学的流程中使学生敛容沉思,砥砺志向,陶冶情操,震撼心灵,使之情感丰富、敏锐,善于感受万事万物,善于体悟、深思。

有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用音乐来表达就很恰当。音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去感应文字,从而更好地去发现自我,发现世界,感悟和珍惜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感悟和珍惜我们的生命。时光是最好的选择大师,经过它的披沙拣金,流行风刮过剩下的就是经典。它们可以成为培育丰富敏锐的情感的土壤,也可以成为我们表达的主题,或者枝枝叶叶的细节。

三、穿越时空的会晤――音乐对文学的深层描述

1.泛舟流动着音乐的诗河

音乐如一条河,舒缓地流在上下五千年的诗歌里。在邓丽君的深情款款的《在水一方》中,我们揭开《诗经》的封面,依然可见北方的水色河光,蒹葭苍苍,白露茫茫,生动的形象伫立在水中央;你翻开郭沫若的《雷电颂》,依稀可见行吟泽畔的屈子,峨冠博带,漫漫求索而不得,泪湿诗行;在纳西古乐《浪淘沙》中尽情表达对李煜和那个远去时代的缅怀;在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中体察苏子关于渺小和博大、短暂和永恒的哲思……

2.聆听经典的课堂

注意社会环境给教学对象带来的冲击,有选择地优化语文教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审美教学资源。我曾把一些学生带进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的音乐厅,聆听“唐诗宋词名家朗诵会”。台上的表演艺术家们在专门配乐中声情并茂地朗诵,学生在台下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地跟着诵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用心聆听,你便会发现,中国的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境界不是醇厚秀雅,极尽苍茫之致,就是古意磅礴,充满雄浑之气。若没有词的描绘,音乐就不完全了;而若没有音乐的旋律,词也就少了灵动。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具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和力量。欣赏音乐既可以调剂精神,又可以受到教育,是一种高尚而有益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学中,巧妙地结合音乐,创设“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训练思维,提高人的生活品位,使人的精神追求建立在高起点上,在各方面都会收到更好、更能适应时代潮流的效果。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诵读氛围;诵读形式;吟诵调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绵延数千年,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形式多变的现代诗,都映衬着中国的璀璨文化。“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诗词在其最早的时候就注定了吟唱这一特质。我们要绵延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继承中华诗词的优良传统,使诗词这颗文化明珠在时代光芒的照耀下,发光发热,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诗词诵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但事实是,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诗词的识记和意境的品味,而诗词的诵读则无足轻重。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诗词诵读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诗词要诵读得声情并茂,充分融入学生的情感和想象,绝非易事。在节奏、重音、语速、语调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其中,节奏的划分就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也能一下看出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何为节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古典诗文的节奏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一句诗文里适当的地方所作的短暂的停顿。语文教学中给诗词划分节奏,大部分是依据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来划分的。我认为,根据诗词所表达的意义和诵读的情感需要给诗词划分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朗诵。因为诵读的节奏应当与诗词的感情保持一致。一般来说,抒发细腻的感情时,应用缓慢的节奏,停顿较多。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而表现激昂、奔放的感情时,则用较为急速的节奏。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划分完节奏后,我会建议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根据划分的节奏读下来,意思有没有读破,即我们常说的读破句,检验的方法是根据你划的节奏读下来,看别人能否听懂(或者索性给同学读一下),如果能听懂就是正确的,相反就有误了。

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环境和氛围也很重要。当学生在一个完整而又真实的背景中,抒感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感情就会更为丰富。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诗词的情感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在引导学生朗诵《水调歌头》时,曾创设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在古筝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烘托下,大屏幕配有情意绵绵的“月下思亲”图、“孤身起舞”图,这些“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诵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感受朗读的美感熏陶。记得那节朗诵课,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一首诗歌竟然出现了多种朗读风格。有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听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有的学生诵读时做出相应匹配的动作:时而抬头,时而低头,时而左右手交替挥动,激动时甚至高举双手;更有甚者在讲台上边读边轻轻地跳起舞来……最后全班学生竟然不约而同地跟着《春江花月夜》高歌起来。学生的表现让我意外,使我不禁从心底发出感叹:一个好的氛围真的可以事半功倍!之后引导学生朗诵诗词,我都尽可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还应该在形式上给学生留出空间。现在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普遍采用独诵、对诵、小组诵等基本诵读方法。如果一首诗词只有一个诵读形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朗诵诗歌产生厌倦。其实,每一首诗歌都有多种诵读形式,只要老师肯研究和尝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想推荐一种少用的诵读形式――吟诵中的吟诵调。

吟诵调遵循“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原则,是一种独特的唱歌式的吟诵方式。其实最初的诗词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毛诗序》这样论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代诗词吟诵调是由浅吟低叹或长歌啸咏的诗歌语言形成的,因而吟诵调的旋律自然是建立在诗歌语言吟唱的基础上。它在历史上延续了两三千年之久。然而百年来的社会剧变,极大地侵蚀了吟诵生存的文化土壤。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吟诵调,在我们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调查和保护它时,正在一步步地滑向历史边缘。因此,现在知道和使用吟诵调朗诵诗歌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保留吟诵调,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又重新对它作出了研究,2003年10月19日,北京第六届国际音乐节首演了作曲家郭文景的两部歌剧:《夜宴》和《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都以吟诵调为其音乐唱段、人物对白、情景叙事的主要风格样式,得到了许多文化人士的赞叹和热爱。我也是在一次培训学习中,领略了一位名师用吟诵调指引学生诵读诗歌的风采后也在尝试使用。记得第一次用时,是在教学生朗读《春夜喜雨》。我先按照常用的朗诵方法,在古筝音乐的伴奏下,给学生独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学生反应很平淡,觉得没有新鲜感。接着我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了用吟诵调吟诵的《春夜喜雨》,这时学生的反应激烈,他们的表情惊讶、好奇、兴奋、迷惑、恍然大悟……看到他们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被这种新奇的诵读方式所吸引。然后我根据这首诗的平仄关系,(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给他们讲了吟诵调的吟诵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因声入境、显示个性,如何注意抑扬、顿挫、断续、轻重、疾徐、反复,如何做到脸色与眼神、体态律动。我边讲边唱边示范动作。学生个个目瞪口呆。最后,我把整首诗歌用吟诵调进行演绎。这次,学生都跟着低声吟诵起来……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走廊里、校道上,我还会不时听到一些学生用吟诵调诵读《春夜喜雨》。那时,我知道我的方法见效了。此后,诗词诵读教学又多了一种独特的形式。

让我们携手共进,弘扬诗词文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把我们中华诗词的精神命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密不可分;有机整合;开发智力;激发兴趣;提高效率;音乐导入;配乐朗诵;音乐欣赏

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二者总是结伴而行、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风》、《雅》、《颂》就是按音乐来分类的,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合乐的唱词。唐诗中有些作品也是合乐的唱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一首在唐代十分流行、到处传唱的送别诗,又称为《阳关曲》《阳光三叠》等。白居易的诗,在当时,社会各界很多人耳熟能详,在人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配乐演唱不无关系。至于被称为长短句的词,更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为它与音乐密切相关,所以在唐五代也被称为曲子词。金元时期的散曲是产生于北方的一种新诗体,也是入乐歌唱的,当时称之为“乐府”。由此可见,文学与音乐的渊源由来已久。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音乐声波能对大脑进行理疗,使脑神经元得到有益的补偿。优美的音乐通过声波刺激中枢神经产生的愉悦情绪,可以激发智力活动。在音乐中思考问题、阅读和写作业,甚至可以把注意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为音乐具有掩蔽性,可以挡住外来音响对大脑的干扰,也可以阻止大脑内部其他信号的传递。学习过程中有音乐陪伴可以缓解大脑疲劳。思考时,悠扬或欢快的音乐在耳畔回荡,能使人倍感轻松、愉悦,充满活力。

既然音乐对智力开发、愉悦心情、振作精神有诸多益处,那么,如何将音乐与文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之积极地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近年来,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尝试了音乐导入、配乐朗诵、音乐欣赏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音乐导入新课以营造特定氛围

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营造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许多课文都可以用音乐来导入。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用音乐导入,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古今中外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导入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灵活精心的选择,选择与作品内容有联系的、与课文的思想感情基调一致的音乐作品。

例如,在教学《敕勒歌》一课时,笔者先演唱《草原颂歌》,继之用竹笛演奏《牧民新歌》,然后问学生:“歌词和乐曲反映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你们仿佛从中听到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歌词唱得很明白,‘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牛羊满山冈’,只有内蒙古大草原才有这独特的风光。”有的说:“从乐曲中我仿佛听到了萧萧的马鸣声和得得的马蹄声,仿佛看到了牧民跨着骏马,挥动鞭子,赶着牛羊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啃吃野草、纵横驰奔。”这样,通过音乐给学生设置疑问,又把音乐与课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神思带到了敕勒川中和阴山脚下,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课文的愿望。

二、配乐朗诵以理解作品内涵

配乐朗诵的最大好处是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去思维、想象、创造。教学古诗词时,可结合诗作中的意境选取和古诗渊源相近的古筝曲、琵琶曲等中国古典民族音乐。借助这些音乐的深邃而磅礴、庄严而抒情的翅膀把读者带人这些古诗文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意,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着美妙的乐声旋律,吟诵着朗朗上口的诗文,能使读者感到仿佛回到作者生活的年代,与作者对饮而歌、促膝交谈,共同推敲着每一句诗词。在这种情况下,美文与美乐达到完美的结合,课堂上流淌着诗与乐的美。

例如:唐代李贺的《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名为写马,实为写人。作者以马自喻,借马托意,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壮渴望在西北辽阔原野上纵横奔驰的骏马形象,表达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我配上竹笛演奏的《骑兵进行曲》进行朗诵,要求学生结合作品内容,并参考《骏马奔驰保边疆》的歌词描绘乐曲所表现的画面。一个学生描绘道:“(乐曲)时而舒缓自如、信马由缰,这是战斗间隙短暂的歇息;时而紧张急促、高亢激越,这是激烈的战争场面。听到这样的乐曲和朗诵,我们仿佛听到战马萧萧嘶鸣、急速奔驰,看到戍边将士横刀跃马冲锋陷阵与敌人短兵相接。这画面真是震撼人心啊!”

又如教学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配以乐曲《鹧鸪飞》,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配以乐曲《紫竹调》朗诵作品。从课后反馈的信息来看,此举收效甚佳。

三、课后欣赏音乐以体会作者情思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宇宙问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总是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也无不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学科教学也不例外,也是由各方面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总体。在这些“各方面相互联系”中,就存在本门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重视并加强本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是辩证唯物论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前文述到,文学与音乐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音乐欣赏,让学生欣赏一些与作品内容有关联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调动情绪、活跃气氛、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思。

例如:元代乔吉的《水仙子·寻梅》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咏梅曲,描写作者冒着风雪严寒到处寻梅的经过以及寻梅之后的心情,用拟人化手法刻画了梅花坚贞高雅的品格和冰清玉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贤者的向往与追求。教学本课时,在讲读赏析告一段落后,笔者分别引申出陆游和的《卜算子·咏梅》词来加以对照,引导学生辨析历代文人写梅的异同,然后小结道:“梅花的形象可用四句话来概括——万木凋零独自开,傲霜斗雪显风采,不与百花争奇艳,只为神州报春来。正因为梅花具有高洁坚贞的品格,所以成了历代文人赞颂的对象,在他们的笔下成了英勇顽强不避艰险不怕牺牲的志士仁人的象征。最后让我们通过对乐曲《红梅赞》的欣赏来感受梅花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思吧,”(笔者用竹笛演奏,奏毕,掌声雷动,课程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配乐诗朗诵音乐范文第5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校从环境入手诗化校园,营造诵读氛围。张贴优秀中华经典诗文的字画、条幅,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诗文佳作佳句。如在教学楼上悬挂了“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花香果香不如书香”等催人奋进的标语。出自《大学》中经典涵义的“一训三风”、如“讲让型仁,博学尚行”等。楼层文化长廊开辟了“古诗角”、“经典壁”、“经典诗文推荐栏”、“诗文图展台”、“学生才艺展示窗”等。学校每天由校园广播播放古诗新韵,以校园背景音乐营造诵读环境,如《春江花月夜》、《渔舟晚唱》、《高山流水》等经典音乐,与学生一起晨读经典。校园处处弥漫着悠悠的书香情愫。

二、听取“娃”声一片

为了让学生在六年的时间里掌握最优秀的经典诗文,我校把“经典诗文诵读”列为校本课程开设。组织语文教师精心采撷包含唐诗、宋词、汉赋在内的国学经典。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分年段落实《小学生新背古诗80首》;分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同时注重古诗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兼顾系统性,以主题的方式编辑如四季篇、言志篇、劝学篇、送别篇、感恩篇等。学生每天在校园背景音乐中吟诵。从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从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唐诗宋词、美文华章,在音乐的引导下,朗朗上口,此起彼伏,“娃”声一片。

三、 红杏枝头春意闹

让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兴趣长久不衰,必须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以活动促进诵读,以诵读内化言行。

⒈“一日一诗”。每班教室黑板上设有固定的“一日一诗”栏。教师把每周诵读的诗文抄写出来,教师利用小课间10分钟组织“一日一诗一歌”吟唱。学生吟诵诗文,摇头晃脑,抑扬顿挫,韵味无穷。经典诗文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让学生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回归课堂,聚气凝神。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

⒉ 创编古诗韵律操。语文老师和音乐教师联手集经典诗文、音乐舞蹈之大成,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经典诗文诵读中,运用顶针手法把古诗串联起来,配上古典音乐和舞蹈动作,演绎古诗与古诗新唱。这样使学生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学生做起韵律操来特别有韵味和美感。我校创编的古诗韵律操(一)(二)套,涵括了近百篇古诗文。这套古诗韵律操已被移植到“百校扶百校”结对帮扶学校的龙岗区龙园意境小学作为国学操交流学习。

⒊ 诵读与艺术教育并举。把寓教于乐的活动是进行诗文诵读的良好途径。我校把诵读与书法、绘画、表演等融为一体,作为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载体。如成立“诗文配画组”、“诗文表演组”等,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熟读成诵的诗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绘成题诗图并进行展示。对一些适合表演的诗文则改编成诗文剧进行表演,这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