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江雪诗

江雪诗

江雪诗范文第1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如下: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诗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 :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孙大雨,1997)

版本4: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to?hill?”和“from?path?to?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江雪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柳宗元《江雪》 文本补遗 意象化/意境化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62

Explore Snow and River

――"River Snow" Text Addendum

DING We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wan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River Snow" is a famous Tang Dynasty poet Liu's famous through the ages, the poem with only twenty words for us to shape a drank "Never Lonely," the fisherman imag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gained. This ancient Masterpiece of Jiangsu primary language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seventh book of the text, table of contents Bibei became one of the students. However, in addition to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of the desolate, lonely, this poem there are other points worth tasting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oints, these points are on the text to expand knowledge played a bigger role. This article points to a description of these languages in order, and tried to pass a certain level of filling, improve the "River Snow"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 imagery of poetry, the mood of the text to provide more learning.

Key words Liu Zongyuan; text addendum; image/mood

1 关于现今《江雪》的普遍教学重点

现今在《江雪》一诗的教学中,讲授的重点集于“雪”字之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作者笔下雪景进行反复的诵读、讨论、研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诗人的孤独心情。在这些讲解中,茫茫大雪就是诗人心情的直接写照,“鸟飞绝”、“人踪灭”等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可以说,“雪”字作为整首诗的线索所在,贯穿始终,给学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景感。统观这类以“雪”为核心重点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学过程来说,结构清晰、层层递进;对于学生来说,深入浅出、有助理解;对于教师来说,易于把握、便于组织。因此,现今我们读《江雪》、说《江雪》、教《江雪》,更多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读“雪”、说“雪”、教“雪”。在一定程度上,这“茫茫大雪”带来的孤独寂寞,已经成为了这首诗的全部精神意义,也成为了课堂上相对较为单一的言语。

2 对《江雪》的一些文本解读补遗

2.1 关注《江雪》的写作背景

《江雪》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在这首诗创作的前一年,柳宗元业已经历了“永贞革新”的挫败,而被贬往邵州(今湖南邵阳),在赶往邵州的途中,又收到朝廷敕令,加贬去更偏远的永州(今湖南永州)做司马,《江雪》应是写于永州任上。在不少课堂范本中,我们看到过教师对于这段背景的介绍,大多数集中于强调柳宗元被贬的历史事实,从而为后文提炼诗人的愤懑、孤寂心情打下伏笔。这些设计的确为后文的讲解做了一些铺垫,然而,我们在教授古诗时,往往发现一个难点:学生对作者所处时代、身世背景的了解是非常粗浅的。只用简单的文字介绍来提炼古诗的主旨,有时难免走入“形而上”的误区。那么,如何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弥补呢?笔者认为还是通过文本结合史料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永州的相关地理特征:永州属于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年均气温为17.6-18.6℃,无霜期为286-311天,日最低气温0℃以下的天数只有8-15天。而据《零陵地区历史大事年表》(零陵,永州旧名)记载,公元805年 “永州大旱”;806年“境内地动。翌年,霪雨成灾”;808年“大旱成灾”。由此可见,永州地区虽有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然而却很少有大雪漫天的天气。其次,我们再来看柳宗元自己在元和二年(807年)的叙述:“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一个“幸”字也点出了永州大雪的罕见。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提问:“据史料记载,永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极少下雪。柳宗元到永州的第二年,竟然下起漫天大雪。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番银装素裹、诗情画意的美妙雪景,而对于当时的柳宗元来说,他会不会和别人一样感同身受呢?”随后可以引出被贬的史实,进而联系到他内心的阴郁。笔者觉得,这样的设计更加适合学情,课堂切入得也更加顺畅自然。

2.2 关注《江雪》的文本意象

《江雪》全文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写山中之景,后两句特写渔翁动作。在现在的很多课堂实例之中,把前两句进行略讲,甚至于略去不讲,着力去感悟后两句中的渔翁形象,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一首绝句古诗,少则二十字,多则也仅仅二十八字,每一个字也都是作者当年仔细反复推敲斟酌而得来,可以说得上是字字珠玑。即便是在一首诗中,每句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会有所不同的,不能够一概而论。我们就从诗题出发,《江雪》这个题目其实本来就非常值得探究:这是一条怎样的江?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雪?其实在这里,“江”和“雪”本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却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组合到了一起,这样的一种组合却给了读者比“江”和“雪”本身都要更强烈的画面感――“江流缓缓而动,部分江面也许已经结冰,大雪纷纷扬扬、四散飘落,江心白雾茫茫、一片模糊。”这种“机缘巧合”与其说是当日恶劣无比的天气,不如说是柳宗元的双眼和内心。至此,一个教学知识点也应运而生:“江河和雪花本都是大自然的事物(意象),而作者却把他们组合到了一起,一下子带给人视觉画面上的冲击,仿佛江面更宽阔了,雪花更繁密了(意境),这样的写法其实也是一种情景交融”;再来看“鸟飞绝”和“人踪灭”,这两处清晰地表明,这个地方曾经有过鸟兽鱼虫,有过烟火人家,那应该是春和景明、花团似锦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千山”的艰险嶙峋,即便是“万径”的道阻且长,也不会阻挡生命体的存活,因为有一个良好的外在自然环境。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鸟儿和人类都消失了踪影,山石和曲径反而成了唯一陪伴诗人的事物,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就可以联系到作者的生平向学生讲述了:“柳宗元的遭遇正是他笔下的这些意象,鸟儿和人迹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如他自己失去了得以生存的政治背景,所以他沦落至此,发此感慨。”这前两句,对于提炼渔翁形象,非但不会毫无用处,反而应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关注柳宗元的内心矛盾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颇有意味:“在这两句诗里,有一个动词,写得最为传神,是哪一个呢?”学生的回答定然是这个“钓”字,“钓”字本身也许并无太多出彩之处,原因就在于“钓”的是“雪”。在大多数的课例中,我们听到的是:“诗中写到:钓雪,鱼钩是用来钓雪的吗……那么,渔翁想钓的是什么呢?”若无事先铺垫,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得准确。笔者认为,渔翁在这里,为什么就不可能是真的在钓雪呢?驾着一叶扁舟,穿了一身蓑衣,驶往江心进行垂钓,鱼虫绝迹的江河里,剩下的就的确只有冰雪了。钓雪的身影背后,是万籁俱寂、林寒洞肃,渔翁知道此时水中只剩下了什么――剩下的自然应该是他现在所需要的,或者说所追求的东西。换句话说,他钓的就是这方冰雪,且不一定再有其它的想法。渔翁,或者说柳宗元,是靠着这方冰雪在体察生活的情味、人生的理趣。其实,钓鱼也罢,钓雪也罢,早已成为了渔翁生活的一隅。那么我们在这里,又何须太过刻意的去追问这所钓之物呢?――“渔翁在茫茫江中钓起一方冰雪,大家觉得这些冰雪意味着什么呢?”如此发问,学生是不是能从事物本身出发,先顺利地探求、整理好这一种观点呢?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柳宗元的另外一种心态。“孤舟蓑笠”,留给读者的应是一个不太清晰的背影或者侧影,也应该是一个相对较远的镜头。我们也时常听到教者在课上发问:“这一叶孤舟,这一件蓑衣,代表的是渔翁心中怎样的心情呢?”笔者觉得,衣物终究只是衣物,除去遮风挡雨、御寒保暖的本职作用,单从衣物本身来说,如此发问,很难给学生以明确、准确的引导,学生可能只是从字面上“领会”了“孤独”。其实,我们不妨还是把这些意象更加细节化、意境化。首先,“孤舟”因何而孤?若是当时船儿漂在潺潺清溪之中,两岸鸟语花香,四周明艳动人,想必即便只有这一条船,也万不会让人觉得是“孤舟”。这个“孤”字不仅仅体现在船只的数量或是渔翁的数量,还更多的体现在周围环境给人带来的精神张力。“也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这艘船曾经到过一条蜿蜒的溪流,四处一片美景。大家觉得这是一叶‘孤舟’吗?那现在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用一个简单的对比手法来设计问题,应该会比直接从“孤舟”本身出发效果更好。

其次来看“蓑笠”。在《说文解字》中,“蓑”其实应该写作“衰”,本义为用草编织的雨衣;“笠”的本义则为用竹篾等编成的遮阳或挡雨的帽子。笔者认为,“蓑笠”都是草、竹之物,应皆取材于周遭的“千山”、“万径”之中。渔翁身披“蓑笠”,似乎也是有意无意应和身后的万千背景。作者更深层次的告诉了我们,现在陪伴渔翁的,其实只有这些自然事物,那就是萧索的冰天雪地――“作者在这里,写到了一个身着雨衣斗笠的渔翁,简陋的蓑笠都由竹草制成,而四周萧条的千山万径也由竹草覆盖。这一番描写,大家觉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在这里,还是通过由意象化到意境化的潜移默化,体现渔翁内心的孤独。

3 小结

综上所述,柳宗元《江雪》一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言点。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除了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传承发扬,还应对文本进行全面思考,深入彻底地去挖掘更多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字字珠玑的古诗,更需要我们去深思熟虑每一个字,细细揣摩每一个字所包含的可能含义。而对于古诗中基本都会出现的种种意象,更应多加一分敏感、一份留心,因为这必然衬托、指向着诗的某种意境,而意境往往体现出来的又是诗歌的主旨,对领会文本中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在更多的文本当中,我们解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广泛搜罗、综合筛选、分类研究、耐心总结的过程。每一个写作的背景,每一个讲解的重点,都值得教师们仔细推敲。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最完整的解读呈现给学生,尽力去做到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这也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江雪诗范文第4篇

《江雪》和《夜雪》写的都是冬天的雪景。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触觉、视觉、感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来源:文章屋网 )

江雪诗范文第5篇

早在秦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就与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汉代的《白狼歌》据许多学者考证,认为是纳西族先民的作品。但是,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是从元代开始的,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兵分三路进入云南。忽必烈亲率中路兵马,经今盐源、永宁一带,乘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丽江纳西部落首领麦良到江边迎降,立茶罕章管民官,后又改置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特别是1275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结束了长期以来云南与内地隔离的状况,同时也开始了丽江纳西族地区一页新的历史。

元朝在云南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在云南首建孔庙、创庙学、购经史、授学田,在中庆、大理设儒学提举,并先后在包括丽江在内的一些路、府设立学校,积极提倡和传播汉文化。

这时期,王沂、李京等中原内地的汉族文人,先后以官员的身份到丽江考察,写下了《麽些诏》、《雪山》、《雪山歌》等描写丽江山水景物和纳西族风土民情的诗作。如王沂的《雪山》:“山高摩苍穹,积雪何年始?沟壑下萦回,水奔石齿齿。方夏偶经过,肌肤犹栗起;绝顶人莫升,仙灵应会此。”又如李京的《雪山歌》:“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摩天,衡华真成两邱垤。平生爱作子长游,览胜探奇不少休;安得乘风凌绝顶,倒骑箕尾看神州。”这些诗篇,是元代中原内地汉族文人留给丽江、留给纳西族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明代,进一步在云南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行汉文化。明洪武十五年(1382),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顺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赐“木”姓,封木得(阿甲阿得)为丽江军民府世袭土知府。永乐十三年(1418),在丽江府所属通安、宝山、巨津、兰州等地设立学校,给境内封建领主贵族子弟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为使他们的子弟读儒书、习汉字,接受中原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不惜重金从内地聘请汉族文人做家庭教师;为了应取功名,还将其子弟送往鹤庆、大理等地入学、应试。《明史・丽江土司传》称:“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守礼义,以丽江木氏为首。”由此说明,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已成为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家族的盛事。

明朝丽江第六代土知府木泰(1455―1502),字本安,号圣介。木泰是第一个用汉文字写诗作文的纳西族文人,以而被他的后人们誉为是“不学而识本方文字,旁通百蛮各家诸书”的先祖麦宗再世。木泰写的七律《两关使节》,是现存最早的一首纳西族汉文诗。其诗曰:“郡治南山设两关,两关并扼两山间;霓旌风送难留阻,驿骑飞驰易往还。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折梅寄赠皇华使,愿上封章慰百蛮。”全诗表达了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对明王朝的忠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密切关系和纳西族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和联系。

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的产生,标志着汉文化在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深入传播,是元、明以来纳西族、特别是贵族阶层热心学习汉文化的结果。木泰之后,相继出现了用汉文字写诗作文的木氏作家群。他们文学造诣较高,作品数量也相当多,仅木公、木青和木增三人,就一共创作了十四部诗文集,并全部付梓刊行。

木公(1494―1554),字恕卿,号雪山,又号万松。自幼深受其祖父木泰的影响,勤奋嗜学,好为诗。木公袭职以后,每当政务之暇,以诗书自娱,广交名士,常与永昌张禺山、蒙化左黄山相唱和,时称“三山”(因自号雪山)。与谪居来云南的新都状元杨慎交谊亦深,常有诗书往来,互相酬唱。

《雪山始音》是木公的第一部诗集,也是纳西族的第一部汉文诗集。木公二十九岁时,将他自己历年来所写二百余首诗求正于滇西名士、永昌进士张志淳。由于丽江地处边徼,交通闭塞,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麽些”还是个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起初,张志淳也以“地殊俗异”而不相信木公能用汉文字写诗作文。后来,他认真阅读了木公寄来的全部诗稿,并经过详细了解木公的生平和为人,深为木公的勤奋嗜学和艺术才华感叹不已。张志淳将木公寄来的全部诗稿编订为一集,写了序文,并题诗集名曰《雪山始音》。张志淳在序文中写道:“雪山者,丽之望也;始音者,丽初无诗而今创有也。”深切地表达了这位老一辈汉族诗人、学者对兄弟民族青年诗人的深挚情谊和殷切期望。

之后,木公又相继创作了《隐园春兴》、《雪山庚子稿》、《万松吟卷》、《玉湖游录》、《仙楼琼华》等五部诗集,由杨慎、张含、李元阳、贾体仁等名人分别作序。另有《雪山诗选》,为木公的诗选集,由杨慎编选并作序。收入集中的作品,是从木公的六部诗集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作,体现了作者各个时期的艺术特色和风貌。

木青(1568―1597),号华岳,又号松鹤,为明朝丽江第十二代土知府。《六公传》称:木青“游意述作,怡情声律,其所著撰,如仙跨鹤,渺不可即;又如胡马嘶群,声振万里。其书法,秀骨森然,飘洒若仙。”他自幼聪颖好学,能诗工书,且精于音律,惜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九岁而卒。遗作有诗集《玉水清音》。部分诗作收入《滇南诗略》、《列朝诗选》、《清诗略》中。《列朝诗集・小传》曰:“木青诗‘轻云不障千秋雪,曲栏偏宜半亩荷’、‘含烟翠筱和春瘦,啄麦黄鸡佐酒肥’、‘堤岸绿销应有限,渚莲红褪岂无愁’,皆中土诗句也。”

木增(1587―1646),号华岳,又号生白。他十岁时,其父木青逝世,十一岁袭职,为明朝丽江第十三代土知府。木增力倡学习汉文化,他于万历年间兴建的万卷楼,以藏书丰富而闻名于世。《新篡云南通志・古迹》:万卷楼“为木氏藏书之所。楼中凡宋、明各善本数以万计,群书锓版亦能备其大要。”木增还在芝山解脱林创设印刷所,从内地请来印刷工匠,刻印木氏历代诗文。锓版印刷的大藏经《甘珠尔》,被称为丽江版大藏经。

木增三十八岁退隐,让位给儿子木懿,自己则在芝山解脱林南林别墅静居著述。徐霞客、周月泉、担当等先后来到丽江,木增以上宾相待,视若良师益友,结为文字交。木增请徐 霞客为其四子授课,并说:“此中无名师,未窥中原文脉。”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又特意为担当在玉龙山西麓修建了一寓庐,以待交游。与董其昌、周延儒、张邦纪等中原名士交谊亦深,常有诗书往来,互相酬唱。木增有诗、文、词、赋共1000多篇(首),分别收入《芝山云P集》、《山中逸趣》、《啸月堂诗》、《空翠居集》、《光碧楼诗抄》、《云P淡墨》等六部集子中。其中《云蔼淡墨》六卷,是木增的读书札记,曾经徐霞客校订,分门标类。清《四库全书・子部杂家》对此书有提要介绍。木增还工于书法,大学士周延儒称其“字逼钟王”。有行草中堂“谈空客喜花含笑,说法僧闻鸟乱啼”,现收藏于博物馆。

木高(1515―l568),字守贵,号端峰,又号长江主人。他主要以武功著称,但也擅长于写诗。最为著名的是他题在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水台石岩上的一首七律:“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同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玉,羡此当人了上乘。”这首诗以其浓郁的画意诗情为人们所喜爱,也为后人研究东巴教史提供了重要信息。此外,木高还留下一首摩崖诗,与其父木公的诗一同刻在白沙崖脚村西石壁上。

木靖是明代木氏作家群中的最后一位诗人。七律《雪山》是木靖唯一流传下来的一首诗:“边关一窦隔m瘢固守提封去路难;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波澜。舆图虽尽天犹广,月令无凭夏亦寒;磅礴远呈精白意,忽从日下见长安。”此诗在纳西族文人中广为传诵,认为是木氏作家群中题咏雪山诗的压卷之作。

元、明以来,丽江虽称建有学校,但由于文化教育被木氏土司及其它贵族垄断,一般平民子弟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孔子六十代孙山东曲阜人孔兴询到丽江任府通判,“见丽山水清奇,人才秀美,请置学校,为土舍所挠”。他力排阻挠,捐出俸银,几经周折,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建成了丽江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学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设府学于学宫,正式招收平民子弟入学,从而开创了丽江平民子弟入学读书的先河。

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归流。改流后首任丽江流官知府杨E,以及以后继任的流官知府管学宣、儒学教授万咸燕等人,是几位有真才实学、为官清正廉洁的知识分子。他们热心丽江的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创建了雪山书院,重修了兴建于康熙年间的玉河书院,又在各乡镇创办了十二个义学馆,动员鼓励平民子弟入学。一时间,读书识字蔚然成风。管学宣、万咸燕还修篡了丽江的第一部地方志――《乾隆丽江府志略》。杨E在玉龙山石崖上题写了“玉柱擎天”四个骨力雄健、气势磅礴的大字,成为丽江又一重要摩崖景观。

丽江改土归流以后,入学就读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受门第的限制,纳西族和各民族的子弟有了入学读书、接受汉文化的机会。《光绪丽江府志稿・选举志》载:“自雍正初改流,而后士之争,自濯磨,出类拔萃者胪有其人。未百年间,掇科捷南宫者相继接踵,而后先辉映焉。”从雍正初年到清末的180年间,丽江学子经过应试考取功名的,计有进士7人,举人60余人,副榜10余人,优贡3人,拔贡20余人。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些故事:

丽江古城西,正对碗豆桥有一叫科贡坊的小巷,纳西语叫“牌坊过”,意为有牌坊的巷子。科贡坊虽然不大,却很有名气,十几户人家就出两个进士、好几个举人和拔贡。清嘉庆六年,巷里的杨兆兰、杨兆荣俩兄弟,一个中了举人,一个考上了拔贡;道光十七年,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又中了举人,人们称之为“一门三举”;道光九年,巷里的学子王春藻中了进士,成为继龚渤之后的丽江第二位进士。为此,官府在巷口修建了一座两层的牌坊,取巷名为“科贡坊”。光绪十八年,科贡坊巷的和庚吉也考中了进士,为丽江历史上的第七个进士。之后,有一当地富商捐资,将科贡坊改建为三层门楼。从四方街朝碗豆桥放眼望去,科贡坊巍然耸立,成为丽江文化辉煌的见证。

古城里有一杨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据说在清代,族中先后有九人考取举人,六人考取拔贡。因此,在杨家老宅的大门上题有这样一副对联:“六酉拔贡第;九世大夫府”。

光绪十五年(1889),丽江纳西族和庚吉(松樵)、王成章(竹淇)、李怀忠(梅卿)、周(兰屏)同时中举,一时传为佳话,时称“松、竹、梅、兰四举”。

与此同时,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来自新兴的各个阶层的诗人、作家,他们大多是汉文化素养很高的纳西族文人,作品风格各异,运用传统的表现形式,抒写情怀,描绘家乡的山水景物,反映社会生活、风土民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写的《纳西族文学史》中,称这一时期纳西族文人、以及明代木氏诸人创作的诗、文、词、赋等为“纳西族作家文学”,以区别于民间口头文学和用纳西族象形文字记载在东巴古籍中的“东巴文学”。清代丽江众多的诗人、作家中,较著名的有:

周之松,字鹤亭,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曾长期主讲丽江雪山书院,当时纳西族科贡之士,多出其门下。周之松是丽江江改士归流以后,最先有作品传世的平民出身的纳西族诗人。《丽郡诗征》收录有他的一组咏物诗。

李洋(1770―1840),嘉庆五年(1800)庚申科举人。曾任云南通海县教谕多年,但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其弟李溢存拉萨经商,捐资修建丽江文笔峰灵洞,李洋在洞上题书“南瞻第一灵洞”及跋语。他的《文笔峰》、《茶花》等诗作,至令为人们传诵。李洋的诗现存二百余首。(手抄本,丽江县图书馆收藏)

桑映斗(1782―l850),字聚伍,号沁亭。他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造诣,成就比较突出,在丽江流传广,影响大。《铁砚堂诗稿》收录了他一生创作的诗歌二千多首,后失散,仅余四卷,存诗441首。

相关期刊更多

阅江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长江学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武汉大学

江海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