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第1篇

2、《抗战侦察兵》:是一部网络小说,讲述了侦察兵在1933年的长城罗文峪和日寇浴血厮杀的故事……

3、《抗日之横扫天下》:主角因意外穿越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由此展开了自己的抗日之旅……

4、《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罗霄带领着自己手下的虎牙特战队穿越到了抗日时期,投身于抗日战争之中,和敌人斗智斗勇。

5、《抗日之我为战神》:主角杨震在回到抗日战争时期之后,在那里建立了一支勇猛的铁军战队,和敌人展开了厮杀,最终胜利而归。

6、《烽烟尽处》:是一部网络小说,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不仅描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还描述了主角的命运和重大历史事件。

7、《抗日之特战兵王》:抗日之特战兵王:超级兵王因意外穿越到了30年代的淞沪战场至上,面对即将溃败的景象,他究竟是如何力挽狂澜的呢?

8、《交锋》:是在起点网连载的网络小说,讲述了一段关于抗日谍战特供的故事,不仅有热血刺激的战争场景,还描写了关于地下情报工作者的故事。

9、《抗战之还我河山》:讲述了也一段非常热血的抗日战争故事,如果喜欢军事抗战类型的小说,这部作品一定要看,非常的经典。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第2篇

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兵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他们不求回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不用在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需要了解、关爱这一群体,让爱驻夕阳。同时,我们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抗战故事,通过故事走进他们、学习他们,并将他们故事广泛传颂,影响更多青年,从而加强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因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组织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通过走访山东省枣庄、临沂、海阳、甘肃会宁等地的老兵及老兵后代,为老兵送去关爱和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并考察、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瞻仰红色历史遗迹,传承红色精神,共创中国梦。

二、活动主题

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红色精神

三、走访地点简介

山东枣庄。

枣庄是中共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一直是防抗敌人侵略的重要武装部队,抗战期间涌现出了大批抗日战争英雄,目前有很多抗日英雄后代在那里生活。

山东临沂。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山东海阳。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走访红色抗日根据地,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为抗战老兵和其后代带去关爱及敬意,倾听他们的抗战故事,与媒体合作,开展抗战故事连载,广泛宣传抗战老兵的生活经历和抗战故事。实践结束后,将抗战老兵优秀事迹带到大学校园,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呼吁大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勉励大学生肩负起社会责任,不忘时代使命。

(二)、走访甘肃会宁、山东枣庄、去临沂,海阳等地,重走红色圣地,考察、学习红色历史遗址,通过走访实践,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同时,进行红色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发挥调,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效能发挥长效机制,并努力吸引红色文化进校园。

(三)、制作抗战老兵访谈录及访谈视频集,整理抗战故事,并编撰成册,整理调研资料,形成调研报告,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加强和学校周围红色革命根据地合作,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

四、实践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7月1日—7月30日)。开展寻访实践队培训工作,包括安全、调研技能、宣传、访谈技能等培训;搜集寻访地点相关历史资料;和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定合作关系;确定实践路线,为抗战老兵准备慰问物资;联系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准备工作;与相关企业、公益组织合作,争取支持和物资赞助。

2、实践过程

寻访第一站(8月1日—8月 3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枣庄,寻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走访枣庄抗日纪念馆,记录抗战老人故事,学习抗战精神,调研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

寻访第二站(8月4日—8月6日),实践队奔赴山东临沂,调研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历史遗址,走访抗战老兵,学习抗战历史和革命精神,做好抗战故事采写及访谈资料整理,调研临沂红色文化育人现状。

寻访第三站(8月7日—8月9日),实践队奔赴山东海阳,感受海阳抗日地雷战的光辉历史,调研海阳红色文化发展特色及育人机制,走访抗战老兵及老兵后代,寻找最美抗战故事。

寻访第四站(8月9日—8月18日),实践队奔赴甘肃会宁,学习会宁红色历史文化,调研会宁红色文化特色和育人效能发挥情况,走访抗战老兵,为抗战老兵带去慰问,采写抗战故事。

3、实践后期

做好调研资料整理及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整理抗战老兵访谈资料(视频、文字),作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素材,整理抗战故事,形成抗战故事集,在校园开展寻访实践报告会,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红色精神传承,共建中国梦。

五、活动可行性

1、弘毅党员先锋实践队已经联系两年奔赴山东枣庄、临沂开展社会实践及考察学习活动,对当地有较深的了解,和当地部门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另外实践队已经联系三年奔赴甘肃会宁开展支教工作,对会宁及当地抗战老兵均有了解。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第3篇

作者开门见山就把枪口对准那些祭出“人道主义”大旗的知识分子。她描述女主人公、高材生纳塔利娅如何因未能通过行动阻止战争愧疚不已,这种愧疚感又如何“化身为帮助他人的渴望”,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一种挖苦的口吻揭示了这种“羞愧感”的本质:“因为我们在新闻里知晓了他们的疾苦,早已习惯把他们的挣扎定义为我们奋斗的理由、争辩时必须涉及的议题,并使我们那些微不足道的叛逆充满正义感。”

这种高高在上的“正义感”会使读者喜滋滋地看到,主人公充满科学和理性的“奋斗”,是如何在乡村坚如磐石的沉默面前、在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中不堪一击的。不过小说最终的目的不是讽刺,也不是究责,而是着眼于如何弥合战争造成的创伤,这些创伤不只是物质灾难和肉身之痛,还包括伤痕累累的心灵—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而走入这些受伤的灵魂,也成为纳塔利娅重新认识和理解这片古老又忧伤的土地和居于其上的人的生存意义的契机。因而,从这个意义来讲,本书看似一本逡巡战争灾难性后果的群像小说,实则是一出疗救灵魂、抚慰众生、回归生命本源的心灵“奥德赛”。

小说由众多故事串联而成,打个比方的话,纳塔利娅的志愿救护工作好比一条主线,缀满主线左右的是她道听途说来的各种故事,将各种故事统摄起来的是她刚刚去世的外公,外公既是其中一些故事的讲述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参与者。小说结尾,这些上溯百年的故事通过纳塔利娅的转变起到了干预当下的作用,“虚构”取代“真实”而成为了“真实”本身。

这些老故事,如“不死人”、“老虎的妻子”、“屠夫”、“大熊”、“药师”等等,它们不无原型,但添油加醋后反而成了迷信。迷信虽荒谬,却因其是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映而别具生命力,它们在小说中起着一种诡异的作用:一方面,在国家瓦解、法律弛废和社会崩坏中(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崩溃、南斯拉夫内战和诸多无休无止的民族冲突),成为防止人伦关系彻底堕落的支柱;另一方面,又成为阻碍人们彼此了解和宽容的障碍,除“不死人”外,很多故事都以悲剧收场了,但内中是非却并非单纯到读者可立马作出爽快的道德判断,如虐待“虎妻”的“屠夫”丈夫,其实也是一个和九岁时的外公一样有着梦想的年轻人,其人其事,莫不让人遗憾和怜悯。

同时,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建立起外公早年经历与后来岁月中所坚守的处世原则的联系,对他来说,连同其终身怀揣的那本载有老虎故事的《丛林之书》,这神秘斑斓、生机勃勃的“大猫”俨然是时代剧变中保持自由、矜持与尊严的象征。而从整体来看,从未直接登场的外公在小说中的意义亦堪为“大猫”的变体,见首不见尾,却是所有故事的灵魂。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作者开头对那些诡异故事抱持一种边撒花边吐槽的姿态的话,那么在处理战争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时候,则明显倾向于发挥它们的“正能量”,这使小说关于迷信的话题更具一种戏剧性的张力,使人不由得将焦点从甄别真伪转移到更加重要的东西上去。“我们讲给自己的那些故事远比我们眼目所见的世界要真实”,作者有把握,在这种情绪的引领下,你会搁置这些故事的真伪性,正如你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两个故事版本间的倾向性选择。

比如“不死人”故事的最后部分,外公与“不死人”在一家饭店重逢,饭店侍者将于第二天死于战火,一番思想斗争后,外公终于站在了引领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的“不死人”一边,同意让侍者在甜蜜的工作中离世,而不是怀揣着必死的恐惧死去。“人死之时,死于恐惧;但是,孩子死的时候和活的时候一样—他们死于希望”,即使像孩子那样“死于希望”是如“不死人”的故事一样,是外公编出来的谎言,但对于生者的慰藉是与让死者安息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

小说结尾体现了作者难得的诗情,她想象外公小时失踪的那只老虎始终居住在他家乡的某个地方:“在它的回忆里,一切已死寂,唯有老虎的妻子还在,在好多夜里,它会不停呼喊她,声声陡急,声声萦绕。那呼声孤零而低沉,再也无人听到。”事实上,老虎早就不在,“虎妻”已离人世,家乡也已沦落为他乡,再也回不去。只留外公的遗愿,包裹在这如琥珀一样的残念中,“声声陡急,声声萦绕”,通过作者的妙笔,驻留在我们心头。

相对于温情的结局,全书风格却是意外的冷峻,除极少使用比喻之类的修辞手法外,对战争的叙述多为直来直去的白描,那些亦真亦假的故事则充满血淋淋的自然主义色彩,抒情亦只出现在纳塔利娅谴责“掘地人”挖尸祭奠的那些义正词严却又无比愚蠢的桥段,这使得这部由女性创作的小说显得刚毅又“残忍”,不过这种写法倒是剔除了“疗伤”小说常常摆脱不得的甜腻腻的陈词滥调。作者克制情绪的手法使小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美,在这里,催泪是矫揉造作的代名词,是无法获得读者同情的。

全球新闻记者(第四版)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第4篇

真实世界的商战没有文艺作品中那么多爱恨纠葛,只是一切向钱看。

利益的核心集中在股权,尤其是一个企业的控制权上。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瞅准了这最大的利益。这中间的种种争斗,写下来就是一本《股权战争》。

本书讲述了14个有关股权、控制权争夺的故事,看似兵不血刃,却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马云“偷”支付宝与夺回阿里巴巴集团控制权开战、国美电器陈黄对决、新浪5次更迭CEO、雷士照明阎吴PK……这14个故事,几乎囊括了过去10年最为激烈的控制权争夺战。

因其争夺激烈,影响深远,所以每一个故事发生时,都是各大媒体跟踪的热点。但这些报道大多限于当时的事态变化,限于记者所能采访到的相关人士,故呈现出碎片化的形态。

本书作者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自身扎实跟踪报道的前提下,适度取材还原事情的全貌。他将这14个背后是无数枯燥法律文件、涉及一箩筐陌生专业术语的争端,用简单且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当得起“深入浅出”四字。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喜欢看商战故事的人来说,这本书有14个好看的故事;对于未来有望成为类似故事的主角们,这些如同商学院教材。

之所以写的是10年来的故事,是因为书中的公司或是境外上市公司、或是搭好架构打算去境外上市——民营企业的批量出海上市,不过十来年历史而已。

但本书绝不是仅对海外架构公司有意义。随着本土基金的崛起,以上种种纠葛,将在本土公司与本土私募基金之间重演;随着中国公司法与国际接轨,股权战争可能在任何公司身上发生。

书架

《人类的出路》

作者:马克·德·维利耶[加]

译者:唐奇

定价:39.80元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本书中,人类所面临的日益紧迫的全球性挑战,首次被视为大型危机管理的一个方面。尽管许多危机互为因果,但解决方案也能发挥连锁效应。人们已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作出改变。

《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

作者:王振耀

定价:35.00元

出版:中国商业出版社

作者王振耀长期担任国家部委的高级官员,后辞职下海,引起媒体热议。这是一本官场回忆录,教会广大读者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这又是一本改革实录,真实地讲述了中国的未来方向。

《书虫小鼠》

作者: 萨姆·萨维奇[美]

译者: 蔡海燕、李宗陶

定价: 25.00元

有关战争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于《永不磨灭的番号》(以下简称“番号”),溢美之词已经太多。如今电视观众的共识是――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好看、好笑、好玩。但在表面热闹渐渐退去后,此剧的章法、情怀还有想象力才如同礁石一般从海面上浮现出来。

何谓章法?章法即最普遍有效的手段,人类无论人种、民族、文明程度,讲故事的方式大体相同――融合了人物命运、外部事件、矛盾冲突等等元素的大情节叙事模式可以涵盖绝大部分故事类型。“番号”中以李大本事为首的一群抗日战场上的“散兵游勇”,历经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各自的命运因此发生转变。这些转变同时关照人物的灵魂,比如李大本事,从毁灭性的战争创伤中重新走出,在民族战争的洗礼中体味到至为宝贵的境界。这是该剧的大章法,有了大章法还要有小章法,小章法具体到每一场戏该怎么写怎么拍。篇幅所限,我们只举一个例子,“番号”中的动作戏极为精彩,通常编剧会在写到动作场面时以“此处激战十分钟”之类的话一笔带过,但“番号”中的动作戏显然是有详细描写的,“番号”用实打实的上百场动作戏告诉我们,追逐、打斗、枪战的场面首先关照的是故事走向、人物性格,其次才是视听刺激。每一拳打出去都是有原因的,每一枪开出来都是有目标的,逃跑是情节的转折,追逐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力量。这样写这样拍的戏,怎能不好看?

何谓情怀?情怀是故事所散发出来的光晕,是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心灵交互。战争故事中的情怀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战争中正义和邪恶的划分,当然,正义和邪恶都是相对的,这个问题暂且不谈,中国人的抗战剧有一个最大公约数的情怀――民族主义。打鬼子的人都是民族英雄,从霍去病到岳飞到戚继光再到数不清的抗日英雄,他们的作为对于普通观众有天然、强大的感染力。情怀在另一方面源自人性,这个相对于民族主义而言,更具体、更触手可及。人性的情怀更深源自人的卑微,个体的力量之于战争是渺小的,个体在战争中所受的伤害又是巨大的。面对死亡,任何的胆怯、恐惧、逃避,甚至是背叛都有其合理的解读层面。英雄并非一个符号,英雄首先是一个人。这些话虽已耳熟能详,但落实起来却总会成为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容易被一些既定的更为宏大的意识形态所左右。“番号”当中那些人物,抗日英雄――共军、国军、土匪,全部毫不迟疑地依从一个人性的基本原则。甚至是日军、皇协军,也全部都在这个基本原则的框架之内,只是略有夸张扭曲。情怀在人性原则的基础之上,会轻松超越民族主义,上升到一个更加纯粹的高度。否则,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人,怎么去拍描写一个德国人拯救犹太人的《辛德勒名单》?

最后谈一下想象力,电影学院的杜庆春老师将“番号”一类的电视剧称为“抗日幻想剧”,此言精辟!在抗战题材领域,中国人想象力在章法和情怀的基础上,正在任意翱翔。幻想并不等于妄想,能够在心灵疮疤上幻想的民族才真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