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窦娥冤电影

窦娥冤电影

窦娥冤电影

窦娥冤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视戏曲 电视化 《窦娥冤》

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我们在各大电视台可以看到的电视戏曲主要形式有:舞台戏曲实况录像节目、戏曲专题节目和戏曲电视剧。它们分别代表电视戏曲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在戏曲与电视结合方面就进行了大胆尝试,全剧采用舞台布景与实景结合,从戏曲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戏曲艺术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更高阶段上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中国戏曲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传神。传统的戏曲演出,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全景式的表演,演员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演员的舞台活动无需交代。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观众只能远距离地观赏,演员的动作往往是高度夸张的,这些特点都是由舞台演出所决定的。而屏幕中,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现在的戏剧电视节目都是多机拍摄、自由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演员表演,这无疑扩大了观众的视角,尤其是俯仰拍摄,给观众不同于剧场的视觉感受,增加了表演的表现力。但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观众,观众只能随着镜头的推、拉、跟、摇、移去观赏,看到的只是摄像者想看到的,再加上近景镜头的频繁运用,容易造成演员关系的混乱,缺乏彼此的呼应,尤其是戏剧电视剧中的搭景使空间显得有限,人物活动易乱。在这一方面,蒲剧片《窦娥冤》避免了这样的缺点,片中窦娥前往刑场的路途上,整个画面以窦娥为中心,其他人物不上场,人物关系明朗清晰,主次分明。在舞台上人物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物虽多而不乱,所以说在屏幕上就一定要注意剧场观赏时的整体性特点,全景与中近景的合理交叉,否则多视角的优势可能会变成缺点。其次,电视的小屏幕决定了观众与电视的距离一般在二至三米之间,在镜头运用上也多中、近、特写镜头,由此使得舞台的远距离观赏变成了近距离的审视,这就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表演上的一点问题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在实景环境中把握戏曲美的要素,就必须要求戏曲演员有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才有可能使电视戏曲艺术得于日臻完美成热和发展。在戏曲舞台上能产生效应的“明星”的容貌、体态处于次要位置,但在电视屏幕上可能上升到主要地位。这些艺术家可能因为年龄、容貌、体态等原因,一个中近镜头往往使得观众的美感尽失。这就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多用全景镜头,或者由年轻演员表演,艺术家退居幕后配音。因为艺术追求的是尽善尽美,而电视又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追求画面美感,是其自身规律的要求。蒲剧《窦娥冤》从舞台演出本到电视分镜头拍摄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地想象,情景交融,既充分展示电视艺术技巧的运用,又着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尽力体现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把握住戏曲审美艺术性与电视审美艺术性、构建出鲜活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使电视戏曲艺术片《窦娥冤》更好听、更好看……

《窦娥冤》的创作人员热悉戏曲艺术的时空转换关系、把握电视艺术场景写实、时空转换关系、充分利用镜头切换突出简洁,贴切地保持与剧情、人物内心情绪、唱词时空关系的一致、使电视艺术的镜头运用得到了发挥。剧中高潮处,窦娥行刑后,白练瞬间变成红练渐渐消失于漫漫大雪中,紧接着连续几个空镜头,被雪覆盖的台桌以及柱子等等,这一组空镜头将窦娥的冤屈形象地告诉了观众,画面的构思胜过了很多言语唱白的表达,实乃妙不可言,而窦娥在临死之前舍性命含冤情的大段唱腔,丰富的面部表情,戏曲化的技巧身段,又保留并发展了戏曲的精华。既有影视的写实,又丰富了戏曲的写意;既有影视的叙事特点,又有戏曲写意的意境;既保留了戏曲大段唱腔又具备了民族歌剧咏叹调的意蕴堪称电视戏曲的精品。

“境随情迁,时由心变”是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时空观。其自然环境往往是由剧中人物带出场的,如《窦娥冤》中的大部分情节,就是在写实的景物当中展开的,荒郊野外、庭院、花草、衙门、墙头、夜色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尤其在牢房,窦娥一个人痛苦地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电视戏曲真实地插叙再现了窦娥与相公、婆婆、父亲的美好场面。在真实景物的氛围中,再通过电视画面的着意渲染,使得离别格外令人伤感,且戏曲演员确实流出了眼泪,更让电视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因而,这种写实手法不仅没有破坏舞台戏曲的诗化意境,相反使意境更加优美、深邃,其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

显然,舞台戏曲唱腔的脸谱化和一板一眼的节奏显然己不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现代观众更乐于接受贴近现实的生活化的表演。于是《窦娥冤》中在表现窦娥迎接婆婆时,画面是她焦急表情以及迎接婆婆快步,这本是戏曲舞台的表演身段,但辅之电视镜头的处理技法,既逼真又形象。再如婆婆说道“坐堂招夫”时,窦娥满脸复杂的表情,然后紧接着切到灵位的画面,表现此举对相公的不敬,有预示的作用。这里主人公的表情与灵位紧密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视镜头的技术化处理,戏曲音乐的歌唱化及念白的口语化,以及字幕的运用等,在戏曲电视中都有所尝试,并不同程度地丰富了电视戏曲的表现手段与艺术内涵,在《窦娥冤》中明显可以看到。当然,并非戏曲电视就完美无缺了,有时因其过多压缩传统戏曲的唱词和舞台剧精湛的表演动作,使得戏迷观众感觉在唱腔与演技上不过瘾,且在戏曲与生活化的结合方式上有时也显得生硬。也就是说,戏曲电视作为传统戏曲嬗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既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又要保持和发展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孟繁树.戏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戏曲艺术,2000,(2).

[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

[4]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3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00.

[6]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8]马元素.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艺术研究,2003,(3).

窦娥冤电影范文第2篇

一、只有切合时空,程式才能用得“准”

任何戏剧情节,都有其具体、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毫无疑问,广大观众希望秦腔表演中的艺术形象以及由艺术形象组成的生活画面要酷似生活,贴切、逼真地再现生活,使他们觉得“象”,感到“真”,认为“就是这个样子”。观众群体心理上的共鸣或认同,是秦腔表演艺术获得成功的前提。要想得到这种共鸣或认同,演员在表演程式的运用上,必须确立切合时空条件的观念,严格地从剧情规定的时间(如年代、季节、昼夜、时辰等)和空间(如山野、河川、道路、厅堂等)出发,选取那些适宜、得体的表演程式加以编排和运用。如果不顾及特定的情境、具体的时空条件,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但程式不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还可能出现阴差阳错,贻笑大方。至于那些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嗜好,赢得所谓“彩头”而一味地堆砌程式、卖弄“绝活”的做法,只会使高雅的民族戏曲艺术蜕变为粗劣的把式杂耍,除了哗众取宠之外,很难谈得上秦腔表演程式的艺术价值了。

二、只有大胆创新,程式才能用得“活”

戏曲是时代的艺术,应当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革。一部秦腔史,实质上也是一部秦腔改革创新史。秦腔,自秦之击筑叩缶,唐之梨园演绎,元之院本杂剧,至明代方臻成熟。此后,清朝艺人魏长生予秦腔以全面鼎新,演出轰动京华,“海外咸知有魏三”;辛亥以来,西安易俗社清除流弊、锐意革新,使秦腔以高雅清丽的风格唱遍西北大地,再展繁茂新技;建国后,以马健翎为代表的艺术家对秦腔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其在全国戏曲汇演中大放异彩;再后来诞生的秦腔电影电视艺术片,更是以独特、感人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的男女老幼。不难看出,秦腔艺术每前进一步(哪怕是一小步),都需要艺术家们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热情。可以说,没有大胆的改革创新,就没有秦腔艺术的今天。那些声名远播的秦腔大师或高手,无一不是艺术革新的巧匠和尖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继续发展秦腔艺术的责任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的肩头。我想,好高骛远是不现实的,志大才疏是没有用的。我们应当义无反顾地奋发图强,积极探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这两年,在老师和同仁们的鼎力相助下,我不揣力之绵薄,对《窦娥冤・法场》一折的传统表演程式进行了大胆改进。比如,在情节的铺垫上,新加了引子《提监》:冷月,铁窗,昏灯,残更,“孤凄凄坐牢房灯昏月暗,铁窗外早已是漏尽更残;恨赃官贪贿赂将我判斩,怎能够拨云雾洗雪沉冤”――身穿罪衣、含冤受屈的弱女窦娥几句如泣如诉的吟唱,就将戏之缘由交待得一清二楚,并使悲凉之气悄然弥漫于台上台下、眉宇胸间。在窦娥的刑具上,也作了新的改革。按一般老的演法,窦娥是背绑手、插标旗,如此真倒真矣,但大大限制了表演。我认为,艺术程式本身就是夸张的,刑具的处理,应当看上去既不失监囚的身份,又尽可能便于演员发挥表演才能。于是,将其改为双手加戴锁链,从而为表演提供了广阔得多的空间,以较大幅度的形体动作,更好地揭示了该剧凝重、深刻的内涵。在舞台的调度上,也予以新的处理:当窦娥满腔悲愤、高唱尖板“没来由犯王法横遭刑宪”的时候,一般老的程式是刽子手平八字摆开,没有什么动作,台上显得既平且凉。将其改为在窦娥演唱的同时,八名刽子手随着唱腔的抑扬顿挫,在台上凶神恶煞般地“掏八字”,比较生动地烘托出了肃杀、野蛮的封建专制社会特有的刑场气氛。这些探索,曾受到西安《秦苑》、《西宁晚报》、《甘肃日报》等报刊文章的关注和肯定。

三、只有熔铸形象,程式才能用得“妙”

文艺作品特别是戏曲作品,主要是通过调动各种艺术手段熔铸、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越鲜明、越生动、越典型,就越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演员在运用表演程式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首先应考虑的便是如何去熔铸、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在元杂剧《窦娥冤》中,关汉卿以蘸满血泪和激情的如椽之笔,通过窦娥这个普通童养媳无辜被杀的悲惨故事,酣畅淋漓地揭露了封建专制的野蛮与黑暗,讴歌了窦娥善良的品格和坚强的反抗精神,树起了古典悲剧史上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丰碑大纛。

抚今追昔,我领悟到,一个青年演员能够在秦腔舞台上担纲饰演窦娥这样一个千斤重、万民知的角色,不能不说是件幸事。

几年来,为了塑造好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我将马克思的一段话置诸案头,反复咀嚼:“应当使受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宣扬耻辱,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这段座右铭,常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也使我潜意识中艺术创作的渴望和灵感得到启示和激发。我十分珍视这种震撼和启示,并努力将其渗透到我的舞台表演实践之中。

为了表现窦娥蒙冤受屈、惊恐不定的情绪,我设计了转身、哀求、磕头、遭拒等细微层次,辅之以外翻云、双车轮、双冲袖、大卷云等水袖程式和退步、雀步、蹉步、跪步扑地等台步程式,汇成一种倾诉、控诉的艺术语言。为了揭露封建恶势力的恃强凌弱、凶狠残暴,在窦娥被押赴刑场的途中,我大胆地运用了生角使用的“甩壳子”、“倒食虎”等程式动作,有力地反衬和鞭挞了贪官污吏们“狼吃小羊”式的野蛮、虚伪和凶残。为了突出强调窦娥顽强抗争、思念亲人的性格与心情,面对刽子手的踢打推搡,我借势加上了疾转体360度接“屁股坐”及一长排“转跪”,在把握人物身份和心境的基础上,作了具有较强张力的渲染。为了熔铸和维护窦娥纯洁、善良、坚强、崇高的艺术形象,当窦娥面对明晃晃的屠刀和生离死别的婆母,不堪重压、即将晕厥之际,我没有简单地让其跌倒在地,而是冲破古典戏曲中一般旦角身段程式的局限,借用了舞剧中一个昂首向天、悲怆欲绝的硬挺“亮相”。当窦娥绝望地仰视苍穹,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呐喊并发下三桩誓愿之后,我将刀起头落、窦娥扑倒在地的常用演出程式,改成了步上高台,举目远眺,随着午时三刻的亡命鼓声,躯体慢慢前倾,然后突然走了一个180度转体接“硬僵尸”。一霎时,“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碧血飞白练,大雪落人间,强烈地奏响了含冤赴死、死不瞑目、“覆盆不照太阳晖”、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千古绝唱,成功地使戏剧情绪由悲苦发展到悲壮,让观众在受到撕心裂肺般猛烈撞击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悲剧之壮美。

对于我在秦腔表演程式方面的探索和追求,许多专家和广大观众给予我热情的支持,兰州市、甘肃省的青年演员大奖赛还分别给我颁发了特等奖和一等奖。我知道,这里饱含着党和人民对青年演员的鼓励和希冀,我决不能忘乎所以,决不愧对上下四方的厚爱与热望。

四、只有苦练勤学,程式才能用得“精”

窦娥冤电影范文第3篇

1.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并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的大师是德国的。()

A.格罗赛

B.黑格尔

C.狄索瓦

D.康拉德·费德勒

2.徐冰的《生命潭》是一幅作品。()

A.油画

B.版画

c.摄影

D.水彩画

3.绘画的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属于。()

A.印象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表现主义

4.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达·芬奇

C.贺拉斯

D.亚里士多德

5.《登幽州台歌》是我国代诗人陈子昂的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A.宋

B.晋

C.唐

D.明

6.我国明代艺术成就的画家之一是。()

A.宗白华

B.黄庭坚

C.徐渭

D.王世贞

7.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属于法国的。()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8.静物油画《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A.高更

B.莫奈

C.梵·高

D.米勒

9.《岳阳楼记》是我国北宋文学家的散文名篇。()

A.韩愈

B.欧阳修

C.柳宗元

D.范仲淹

10.我国的雕塑作品《人面鼎》产生于。()

A.东汉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殷商

11.《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七言绝句

B.散文

C.抒情诗

D.叙事诗

12.《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德国

13.下列属于法国小说家福楼拜创作的名著是。()

A.《羊脂球》

B.《包法利夫人》

C.《项莲》

D.《红与黑》

14.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的唐代画家是。()

A.吴道子

B.周方

C.张择端

D.张噪

15.喜剧《钦差大臣》的作者是。()

A.雨果

B.莫里哀

C.博马舍

D.果戈里

16.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罗丹的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像》等。()

A.15

B.17

C.18

D.19

17.在《文心雕龙》里把文学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文艺理论家是。().

A.谢赫

B.钟荣

C.刘勰

D.陆机

18.下列作品属于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的是。()

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B.对彼得教堂

C.巴黎圣母院

D.朗香教堂

19.小说家福楼拜创作了名著《包法利夫人》。()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0.《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部小说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高尔基

C.雨果

D.托尔斯泰

二、筒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22.简述审美想像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23.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戏曲艺术作品:《窦娥冤》

25.电影艺术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

26.绘画艺术作品:《游春图》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为什么说艺术的起源是多因的,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28.试论艺术意境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色。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2.B3.C4.C5.C

6.C7.D8.C9.Dl0.D

11.Dl2.Al3.Bl4.Dl5.D

16.Dl7.Cl8.Al9.B20.B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1)艺术作品的题材,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基本材料,既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客观生活环境、情节、人物和情感等。

(2)艺术作品的主题,也叫主旨或主题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体现出的主要思想内涵。主题的来源,一方面是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渗入,它凝聚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评判。

(3)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是:题材是主题的基础,主题是题材的提炼、概括与升华。主题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经过主题的凝聚,题材不再是零星的片断,而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主题并非每个艺术作品所必备的,如单纯的图案装饰等可以没有主题,但艺术作品不能没有题材。

22.(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履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想象的特征: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23.(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体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晶内容的存在方式,亦既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三、作品赏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元代伟大现实主义剧作家关汉卿作。窦娥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窦娥所唱的《滚绣球》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窦娥发的三桩誓愿,是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该曲结构严谨、人物丰满、曲文优美,同时具有现实主义悲剧作品的浪漫色彩。

25.《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电影故事片,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影片有三条情节线:一条是素芬与婆婆、孩子所经历的苦难生活,真实地表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人民的贫困与痛苦,有着强烈的控诉作用;另一条是张忠良由一个抗日爱国青年走向堕落,混入****的上层社会的过程。影片围绕这一条线,还写了一批政客、官商,有力地暴露了******官僚统治集团不顾民族危机,大发国难财的罪恶和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第三条是写张忠良的弟弟张忠明投奔山区游击队,战后留在解放区工作。影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以更广阔的人生画面,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苦斗和受难,在抗战后继续忍受的欺压与凌辱诉之于银幕。影片中三条情节线交织发展,对比描写,构成了抗战前后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这部影片最后让素芬自尽前给儿子留下了“不要学爸爸要学叔叔”的遗言。这一简短的话语,大大深化了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思考的结果。被誉为中国电影第一部史诗式影片,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峰。影片典型地体现了导演善于动用电影艺术的综合手段,从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心理出发,采取对比手法,讴歌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部史诗式的影片有着辽阔的社会背景,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大,但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情节步步展开,直至高潮结局。

26.展子虔,隋代画家。所画《游春图》为绢本。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匦。全图描绘官贵仕人在风和日丽、春*宜人的季节,于郊外“踏青”的游乐情景。图卷以自然风光为主,人物殿阁点缀其间。用笔设色上,以青绿勾填法描绘山川、人物、树石,并直接用青绿赫石涂染,显现早期山水画敷彩浓烈,富丽堂皇的古拙之美。《游春图》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仅说明隋代山水画独立成宗,而且改变了魏晋以来山水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形成了“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合理比例。此时的树木也不再是“伸臂布指”的幼稚形态,画法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夹叶点”。但山石的画法仍处于“有勾无皴”(一种表现山石质感的用笔方法)的初级阶段。着色呈“青绿色”,开青绿山水画之先河。这幅被誉为“唐画之祖”的青绿山水画作,对初唐山水画家的山水画起直接的启迪和楷模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1)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艺术起源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全面提示艺术产生的根源。

窦娥冤电影范文第4篇

【文章一】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是。()

A.模仿发生说

B.游戏发生说

C.巫术发生说

D.劳动发生说

答案:A

2.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答案:C

3.《农夫的鞋》的作者是。()

A.梵高

B.罗丹

C.塞尚

D.高更

答案:A

4.在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了懒惰成性、不可救药的“多余人”典型形象的作家是()

A.高尔基

B.冈察洛夫

C.契诃夫

D.托尔斯泰

答案:B

5.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

A.传播主体

B.艺术信息

C.传播媒介

D.传播受众

答案:D

6.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答案:C

7.出品《未来世界》、《超人》这两部影片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答案:B

8.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对这个时期的诗歌、书法等作品创作中深层的意蕴具有重要影响。()

A.儒学

B.玄学

C.禅学

D.实用主义

答案:B

9.以孤篇享誉全唐的诗人是。()

A.陈子昂

B.李白

C.张若虚

D.杜甫

答案:C

10.艺术鉴赏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领悟与净化

D.知觉与感知

答案:D

11.《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A.达·芬奇

B.罗丹

C.丹纳

D.但丁

答案:A

12.《阿细跳月》这部舞蹈是族创作的。()

A.苗

B.傣

C.彝

D.白

答案:C

13.列宁称赞的《热情奏鸣曲》作者贝多芬是的音乐家。()

A.匈牙利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B

14.书法艺术产生于。()

A.英国

B.朝鲜

C.中国

D.古罗马

答案:C

15.悲剧的效果是。()

A.单纯的痛感

B.单纯的快乐

C.由快感到痛感

D.由痛感到快感

答案:D

16.《大卫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

A.罗丹

B.拉斐尔

C.达·芬奇

D.米开朗基罗

答案:D

17.《离骚》的作者是。()

A.宋玉

B.屈原

C.郭沫若

D.蔡文姬

答案:B

18.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是。()

A.《牡丹亭》

B.《三国演义》

C.《窦娥冤》

D.《西游记》

答案:A

19.《西厢记》的作者是我国元代的。()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汤显祖

答案:C

20.电影艺术诞生于。()

A.1890年

B.1895年

C.1905年

D.1915年

答案:B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述审美期待的涵义。

答案:(1)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鉴赏之前或鉴赏过程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期待视野,并希冀在鉴赏中得到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2)文体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3)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4)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2.简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主要任务。

答案:(1)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办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

23.简述艺术传播的含义及艺术传播的五要素。

答案:(1)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2)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是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音乐艺术作品:《十面埋伏》

答案:《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原为琵琶名曲,隋代秦汉子作,历实无其人。明末清初王猷定说:“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非,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些描写与《十面埋伏》的音乐意境极为近似,可能即为《十面》之前身。琵琶曲分为两个大类,即文曲与武曲。主要是按照精神气质上的区别来划分的,类似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之分。《十面》属于武曲代表性作品。曲子戏剧性和写实性兼而有之,表现了刘邦和项羽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极尽琵琶揉、挑、推、扫等技巧,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战争场面。它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音乐作品之一。

25.雕塑艺术作品:《思想者》

答案:罗丹,法国雕塑家。雕塑《思想者》是世界上最的雕像之一。它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男子是谁?他在想什么?没有答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这件作品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在《地狱之门》中,他可能是正在思考创作问题的但丁,也可能是罗丹自己,类似于自我的精神肖像。更广泛一点说,他象征着思想。无论怎样,这个人物的外形控制了罗丹的手。《思想者》成为惟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展览中出现。所到之处,批评家满怀兴趣和欣赏之心对它进行分析。这件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对解剖学的自由运用,大块隆起的部分使光线产生阴影效果,这与学院派冷冰冰的精细雕塑形成鲜明的对比。

26.园林艺术作品:苏州拙政园

答案: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建于明代,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园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的古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中园是主体和精华所在。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西园北半部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等景点。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美在不言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咫尺之内现乾坤”是其设计和建造的理想品质。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答案:(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

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的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则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简言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分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

28.试述文学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文学和戏剧的密切联系,首先表现在它们都要利用语言这个含义丰富的媒介,剧本称为戏剧文学,对戏剧艺术审美品质的高下有“先天性”的重大影响。为戏剧提供以对话的方式展开的戏剧情节,作为戏剧演出的草本。特别是以再现为主的文学与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和塑人物的戏剧更加接近,因而富有情节性的文学作品常常被改编搬上舞台。但是文学形象以间接性为基本特征,只能凭借想象展现,不像以演员行动为基础的戏剧,可以直接感知于视听,还可以综合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而再现可感的生活的情景。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其广阔,不受时间限制,几乎无所不能,而戏剧则强调时空的调试集中。以情动人,是文学与戏剧的共同要求。在戏剧冲突中表现更更直露,更强烈。抒情性的文学常常因为缺少情节性而难以作为戏剧的文本,而诗意和诗化的语言可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

【文章二】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的唐代画家是。()

A.吴道子

B.周方

C.张择端

D.张噪

答案:D

2.喜剧《钦差大臣》的作者是。()

A.雨果

B.莫里哀

C.博马舍

D.果戈里

答案:D

3.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罗丹的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像》等。()

A.15

B.17

C.18

D.19

答案:D

4.在《文心雕龙》里把文学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文艺理论家是。().

A.谢赫

B.钟荣

C.刘勰

D.陆机

答案:C

5.下列作品属于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的是。()

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B.对彼得教堂

C.巴黎圣母院

D.朗香教堂

答案:A

6.小说家福楼拜创作了名著《包法利夫人》。()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B

7.《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部小说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高尔基

C.雨果

D.托尔斯泰

答案:B

8.被称为“艺术学之父”,并首先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的大师是德国的。()

A.格罗赛

B.黑格尔

C.狄索瓦

D.康拉德·费德勒

答案:D

9.徐冰的《生命潭》是一幅作品。()

A.油画

B.版画

C.摄影

D.水彩画

答案:B

10.绘画的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属于。()

A.印象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表现主义

答案:C

11.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达·芬奇

C.贺拉斯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12.《登幽州台歌》是我国代诗人陈子昂的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

A.宋

B.晋

C.唐

D.明

答案:C

13.我国明代艺术成就的画家之一是。()

A.宗白华

B.黄庭坚

C.徐渭

D.王世贞

答案:C

14.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属于法国的。()

A.现实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答案:D

15.静物油画《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作品。()

A.高更

B.莫奈

C.梵·高

D.米勒

答案:C

16.《岳阳楼记》是我国北宋文学家的散文名篇。()

A.韩愈

B.欧阳修

C.柳宗元

D.范仲淹

答案:D

17.我国的雕塑作品《人面鼎》产生于。()

A.东汉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殷商

答案:D

18.《木兰诗》是我国北朝时期的一首。()

A.七言绝句

B.散文

C.抒情诗

D.叙事诗

答案:D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德国

答案:A

20.下列属于法国小说家福楼拜创作的名著是。()

A.《羊脂球》

B.《包法利夫人》

C.《项莲》

D.《红与黑》

答案:B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体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晶内容的存在方式,亦既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22.简述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答案:(1)艺术作品的题材,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基本材料,既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客观生活环境、情节、人物和情感等。

(2)艺术作品的主题,也叫主旨或主题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体现出的主要思想内涵。主题的来源,一方面是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渗入,它凝聚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评判。

(3)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是:题材是主题的基础,主题是题材的提炼、概括与升华。主题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经过主题的凝聚,题材不再是零星的片断,而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主题并非每个艺术作品所必备的,如单纯的图案装饰等可以没有主题,但艺术作品不能没有题材。

23.简述审美想像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答案:(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履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想象的特征:第一,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绘画艺术作品:《游春图》

答案:展子虔,隋代画家。所画《游春图》为绢本。该画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匦。全图描绘官贵仕人在风和日丽、春*宜人的季节,于郊外“踏青”的游乐情景。图卷以自然风光为主,人物殿阁点缀其间。用笔设色上,以青绿勾填法描绘山川、人物、树石,并直接用青绿赫石涂染,显现早期山水画敷彩浓烈,富丽堂皇的古拙之美。《游春图》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仅说明隋代山水画独立成宗,而且改变了魏晋以来山水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形成了“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合理比例。此时的树木也不再是“伸臂布指”的幼稚形态,画法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夹叶点”。但山石的画法仍处于“有勾无皴”(一种表现山石质感的用笔方法)的初级阶段。着色呈“青绿色”,开青绿山水画之先河。这幅被誉为“唐画之祖”的青绿山水画作,对初唐山水画家的山水画起直接的启迪和楷模作用。

25.戏曲艺术作品:《窦娥冤》

答案: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元代伟大现实主义剧作家关汉卿作。窦娥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窦娥所唱的《滚绣球》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窦娥发的三桩誓愿,是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该曲结构严谨、人物丰满、曲文优美,同时具有现实主义悲剧作品的浪漫色彩。

26.电影艺术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元代伟大现实主义剧作家关汉卿作。窦娥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窦娥所唱的《滚绣球》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窦娥发的三桩誓愿,是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该曲结构严谨、人物丰满、曲文优美,同时具有现实主义悲剧作品的浪漫色彩。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试论艺术意境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色。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情中有境,境中有情。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②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③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28.为什么说艺术的起源是多因的,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答案:(1)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艺术起源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全面提示艺术产生的根源。

(2)事实上,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艺术的起源很可能是多因的,而不是单因的,但艺术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三】

1.民族舞“赛乃姆”属于( )

A.蒙古族舞蹈

B.藏族舞蹈

C.苗族舞蹈

D.维吾尔族舞蹈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

2.吴哥窟建筑群位于( )

A.泰国

B.缅甸

C.柬埔寨

D.越南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建筑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吴哥窟建筑群位于柬埔寨,以建筑宏伟和浮雕细致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的庙宇。

3.后期印象派画作《星空》的作者是( )

A.莫奈

B.高更

C.雷诺阿

D.凡·高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绘画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星空》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1889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

4.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舞剧是( )

A.《王后喜剧芭蕾》

B.《吉赛尔》

C.《睡美人》

D.《天鹅湖》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1581年,意大利籍艺术家们在法国宫廷排演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舞剧《王后喜剧芭蕾》后,芭蕾舞迅速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

5.下列影片中,属于商业片的是( )

A.《三峡好人》

B.《钢的琴》

C.《三枪拍案惊奇》

D.《转山》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影片《三枪拍案惊奇》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三枪拍案惊奇》是由导演张艺谋执导,当红明星孙红雷、小沈阳、闰妮等出演的一部贺岁喜剧,属商业片范畴。这部影片在商业上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中国内地票房突破了两亿大关。

6.下列电视作品中属于纪录片的是( )

A.《话说长江》

B.《四世同堂》

C.《汉武大帝》

D.《雍正王朝》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视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话说长江》是一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它使得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和自然风光,是中国纪录片的里程碑。

7.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命题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

【应试指导】孔子曾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命题,认为诗可以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是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制度,而乐则陶冶人的性情和德性,也就是通过艺术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

8.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

A.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B.形象性、情感性、实用性

C.形象性、实用性、审美性

D.实用性、情感性、审美性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应试指导】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1)形象性。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领悟式的审美创造。(2)情感性。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3)审美性。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

9.艺术意象产生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

A.艺术体验阶段

B.艺术构思阶段

C.艺术表现阶段

D.艺术传播阶段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创作过程。

【应试指导】艺术创作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其中,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10.《美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德国美学家( )

A.黑格尔

B.康德

C.席勒

D.谢林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审美教育常识。

【应试指导】《美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并系统阐释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第11题单选 雕塑作品《掷铁饼者》创作于()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时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掷铁饼者》创作于古希腊时期,是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米隆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

第12题单选 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仪式活动的英国学者是()

A.席勒

B.普列汉诺夫

C.克罗齐

D.弗雷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其代表人物有英国学者泰勒和弗雷泽。其中,弗雷泽在其的《金枝》一书中,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

第13题单选 俄国画家列宾的名作《伊凡?雷帝杀子》属于()

A.巡回展览画派

B.印象派

C.表现主义流派

D.浪漫主义流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列宾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伊凡雷帝杀子》是其代表作。

第14题单选 下列民乐作品中,属于经典琵琶演奏曲目的是()

A.《江河水》

B.《二泉映月》

C.《十面埋伏》

D.《高山流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曲,又名《淮阴平楚》,是武曲的代表作。《二泉映月》是华彦钧的二胡代表作。《江河水》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第15题单选 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属于()

A.私家园林

B.皇家园林

C.寺庙园林

D.公共园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圆明园属于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是清朝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

第16题单选 被誉为世界古代建筑奇迹之一的帕提农神庙建造于()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罗马

D.古希腊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帕提农神庙建于古希腊时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祭奉雅典护神雅典娜的神庙,是希腊本土的多立克式神庙,也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第17题单选 绘画名作《鸢尾花》的作者是()

A.凡?高

B.塞尚

C.高更

D.毕加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鸢尾花》是凡?高的作品。凡?高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代表作有《向日葵》等。

第18题单选 “繁漪”这一人物形象出自话剧()

A.《北京人》

B.《雷雨》

C.《日出》

D.《茶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繁漪是曹禺在话剧《雷雨》中塑造的一个悲剧女性形象。《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中外文艺界高度的评价,始终是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常青树。

第19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表情艺术的是()

A.文学、电影

B.绘画、书法

C.音乐、舞蹈

D.雕塑、戏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音乐和舞蹈属于表情艺术。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戏剧、电影属于综合艺术,绘画、书法、雕塑属于造型艺术。

第20题单选 绘画的主要艺术语言是()

A.构图、色彩和声音

B.镜头、场景和蒙太奇

C.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D.构图、线条和色彩

窦娥冤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戏剧导演;舞台行动;舞台表达方式;戏曲元素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49-01

自1907年话剧传入中国,导演艺术开始成为中国话剧成长发展的支柱力量,打破了长期以来狭窄、单一的表演形式,舞台表达也走向了多元化态势。国内外的话剧导演纷纷意识到只有推倒旧的创作理念,破除旧的创作框架,以多样化的形式才能吸纳更多戏剧内容,表达更多舞台意蕴。所以现在的话剧舞台上,融合了众多其他艺术领域的元素,这些不同于以往的剧场效果,突破了传统话剧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一、视频拍摄的现场直播在话剧舞台上的运用

说到话剧舞台上视频拍摄的现场直播,就不得不说2016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赌徒》了。这是由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编剧,德国弗兰克・卡斯托夫导演的话剧,讲述了身无分文的家庭教师阿历克赛,在德国城镇罗雷特堡的里赢得巨款。他无药可救地爱上了将军的继女波琳娜,然而波琳娜对他却非常恶毒。倾家荡产的将军急切地等着继承富有姨妈的遗产,却惊讶地发现她活得好好的。姨妈很快就迷上了,把众人想要的遗产输了个精光。

该剧的舞美设计很是巧妙,在转台的帮助下展现出了5个不同的场景,而被4个场景围在中间的第五个场景观众是看不见的,导演在此运用摄像机拍摄的方式,将第五个场景中的表演展现在LED屏幕上。整个下半场接近10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所有演员都在观众看不到的第五个舞台空间表演,他们围坐在赌桌旁下注,直至后来情绪越来越失控,输光了唯一的遗产。对于话剧舞台上此种新颖的呈现方式,观众在散场后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类观众表示不能完全适应摇晃的镜头,让人觉得头晕目眩、很不舒服。而另一类观众则对此赞不绝口,直呼过瘾。大量近景、特写的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演员额头滚落的汗珠、骰子掷出去那一刻的瞳孔放大,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台下无法关注的细节,但这一切却通过摄像机的捕捉,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许多时候,我们在台下看不清剧中人物的脸,只能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动作中感知他们的个性、心态和表情,而卡斯托夫导演采用的这一新颖的舞台表达方式无疑弥补了这些缺憾,使观众在感官上产生强烈的冲击,这也是弗兰克・卡斯托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戏剧的一种新的诠释。

二、中国戏曲元素在话剧中的运用

去年话剧《窦娥》曾在北京、西安多地巡回演出,这个年轻的剧目收获了众多好评,还登上了2016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的舞台。这部以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为原型创作的话剧,讲述了从小被父亲寄养的窦娥在阴曹地府般的山阳县等待着父亲的归来,但却遭遇不公正的陷害,成为了杀人嫌疑犯。谁知从远方而来的审判官竟是抛弃自己的父亲窦天章,窦娥原认为父亲会为自己做主,找出真凶,没想到父亲竟不愿与这个跪在自己面前的女儿相认。窦娥在绝望中被屈打成招,她发下三个“感天动地”的诅咒:第一,鲜血飞上白练;第二,山阳县三年旱灾;第三,六月飞雪。导演的创作手法,在现实与传统之间游走自如。蔡婆的戏曲表演方式,与她手中象征儿子的娃娃,结合巧妙,带有强烈的悲哀意味。张驴儿也融入了一些戏曲丑角的味道,让我们看到了命运对于人类的捉弄。话剧以边唱边舞的戏曲模式代替了传统的舞白,导演巧妙地利用了小提琴、二胡、大鼓这三种中西结合的乐器的独有音质、节奏,凸显了窦娥命运的起伏和弥漫全剧的悲剧性氛围。

三、运用在话剧舞台上的蒙太奇式的时空跳跃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曾毫不讳言自己在电影中找到了灵感,通过学习王家卫的电影,找到了一种用新鲜的讲故事的方法去表达内容的方式。她导演的话剧《生死场》根据萧红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的剪接手法、现代绘画中的造型意识等都被她用在了这部话剧中,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生活在中国东北农村的一群普通农民从愚昧到觉悟,直至走向抗日道路的历程,描述了呼兰河畔中国农民在生与死的历程中展示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力。话剧《生死场》在继承话剧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电影元素,大量运用蒙太奇式的时空跳跃,增强了话剧的叙事性,为我们营造了强烈的视听效果。在话剧《生死场》中,观众一开始看到的是互不关联的片段,每个片段感觉都相对独立。但随着情节的不断展开,平行的故事情节互相交叉,发生了时间的转换。各种矛盾接踵而至,不关联的片段又被这些矛盾紧紧联系在一起。《生死场》充满了插叙、倒叙的叙事手段,造成一种时空跳转的感觉,让剧情跌宕起伏,令观众回味无穷。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观看过一部作品之后,会被导演的真诚创作,演员的真诚表演,灯光、舞美等部门完美的配合所感动,这个真诚无关技术、无关经验,而是源于那个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角落的点。有了这把真诚的尺子,戏剧作品才能打动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