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讨会方案

研讨会方案

研讨会方案

研讨会方案范文第1篇

地方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四川大学陈廷湘介绍了西南地区民国地方档案藏量和收集整理情况。他认为中国历史思维与史学发展路径的特点决定了档案史料具有特殊意义,目前地方馆藏民国档案的数字化任务十分紧迫,应引起学界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贵州师范大学徐晓光介绍了清水江文书的特征、研究现状及当代启示。山东大学龙圣基于冕宁档案的整理、研究现状,就地方档案与社会史的研究分享了他个人的体会。辽宁大学赵彦昌全面考述了中国古代契约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及特点。中山大学肖代龙就中国近代海关档案文献整理关注的主题、成果展开了思考与述评。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胡开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的编研经验为例,强调重视档案编研的方法、视野及人才选拔的通透性。河北师范大学秦进才介绍了长芦盐务档案概况,并分享了《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精选》整理过程中的思路、实践与体会,强调了档案整理人员“内行化”的重要性。西南大学马强对涪陵白鹤梁和汉中褒谷石门宋人石刻题记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地方石刻文献的历史地理学价值及其他价值。西华师范大学杨小平(注:以下未注明单位者,均来自“西华师范大学”)认为黄山书社新出《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收录并依次影印全部原件档案、采用类表格形式重编并完善目录,造福了学界,但存在检索不便、黑白印刷导致部分内容无法识别、缺少相应索引和内容说明等遗憾。

地方档案(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司法档案,这也是目前法律史研究方兴未艾的一个重要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刘伟对清末审判厅设置情况与州县官的审判权进行了考察。河南大学杨松涛对近代早期中国与英格兰地方法院案件进行统计比较,认为 “好讼”与“厌诉”这样的标签掩盖了许多中西地方诉讼本身所具有的复杂面相。上海交通大学张朝阳利用江西都昌县|上曹家所藏诉讼文书,以及江西都昌县档案馆馆藏诉讼抄底,对清代诉讼案中法律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四川大学周琳考察了清代《巴县档案》中70个行帮公产纠纷案例,发现清代重庆的行帮公产纠纷多数不易用调解的方式解决,行帮更倾向于通过诉讼处理此类问题。浙江师范大学于帅以《清嘉庆年间处州府青田县〈陈氏、金氏等互控山林争产案〉文卷抄白》为中心,考订案件始末,深入探析清代地方诉讼的特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之杨利用清代地方档案、契约文本和民事习惯,以实证的方法对田宅买卖中的找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方官在依据情理作出偏向于贫困当事人的裁判时,以契约公平作为怜贫扶弱的限度。沈阳师范大学冯学伟以传统戏剧中的状词制作过程及家族文书中保存的状词草稿为对象,展示了状纸进入公门前的状态,并分析民间法律资源的不同获取途径。沈阳师范大学张田田以《樊山政书》为中心,从自理词讼册的批阅着手,探寻清代法律教育状况。西北师范大学金怡基于对紫阳正堂司法档案的考察,探究同治四年田土纠纷的民事司法实践,认为州县官面对民事土地纠纷案件,很少依律而断,在审理上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左平详细考察了清代州县佐杂官擅受词讼的原因、方式及结果。成都大学张晓霞聚焦清代巴县档案,考察了清代抱告制度在州县民事诉讼中的实践。中国人民大学郭宇昕利用南部档案探析了清代绅衿抱告制度。李增增以《南部档案》为中心,对清代的“帮讼”现象作了初步的探讨。朱仕金对明清乡约所建置进行了考释。

地方档案(文献)的发掘与出版促进了对地方衙门房科、衙门群体、衙门运作的研究。吴佩林对地方政府“房”设置的源流及清代州县衙门的分房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串房”的各种表现做了深入分析,认为“有序”的衙门内部运作中隐藏着“无序”的事实。苟德仪对清代州县工房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书吏数量、工房木戳进行了讨论,揭示了清代州县制度的具体运作情况。江西社会科学院王涛对明清卫所六房进行了探讨。西南政法大学梁勇考察了清末渝城的警政。台湾故宫博物院陈重方探讨了清代仵作具有的经验、知识及影响。上海交通大学严新宇以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为基础,揭示了这一时期该地地方治理在很大程度上由乡约、保长、客长、团首等乡保人员来进行和完成的状况。河北师范大学丁钰津对清代直隶省增设府州建制情况进行了探析。四川文理学院陈显川从公私视角出发,对陋规的演变进行了追根溯源。王同朝对晚清三费局展开了研究。李升涛以南部档案为中心,讨论了乡村市场中的场头、客总。湖南大学刘艳伟以南部县为例,对清末四川乡试中的地方政府展开了研究。翟兴龙对南部档案所见晚清州县之社仓及其运作进行考察,认为晚清以来州县政府在社仓运作中发挥决定作用,在社首选任及社仓经管中,州县政府往往是政策的决策者。暨南大学梁敏玲结合南海县、番禺县乡村地区的状况,从“捕属”切入,在时间上梳理了清代广州城厢基层行政运作的变化及其与地域社会的互动,为清代城市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可供思考的角度。白莎莎探讨了清代州县书吏薪金变化及其原因。张加培对清代州县的官媒展开了论述。河北师范大学孙兵讨论了清咸同年间山东州县团练抗粮抗官活动与官府应对情况,认为学界“团练势力极度膨胀”说法有待商榷。胡宁讨论了晚清地方官府祈雨的程序及其对祈雨的态度。

地方档案(文献)中所包含文书种类繁多,使对文书制度和文书本身的精细研究成为可能。首都师范大学魏光奇通过探讨清代州县文簿册报制度及其在运作中所表现出的弊病,透视秦汉以来中国传统行政既不同于其他社会文明“传统型”行政,也不同于现代“法理型”行政的重要特点。黎春林深入研究t禀这一公文形式,对其渊源、流转程序、格式特点、性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楚强从文书制度探讨了州县书吏对衙门的控制。袁慧以南部档案为例,对比分析了差票与存查、签的异同。林勃以南部档案为中心,研究了清代州县印信制度的运行。铜仁学院杨春君对清代奏折的语言规范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吴海蓉选取了南部档案中出现的八个字进行考释、对比和推理。贺敬朱就南部档案的俗字进行了分析。

研讨会方案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淮安高质量举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力争将本届研讨会办成全国科协系统影响力最强、学术层次最高、系列成果最为丰硕的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会议之一,也将促进淮安市海智工作高质量发展。

预期成果:组织以江苏、淮安交通建设成就为重点的成果展示,广泛宣传“十三五”国家交通发展巨大成就,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搭建两岸专业人员开放交流平台;搭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桥梁,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形成专家建议上报中国科协、国台办;组织两岸人才专业考察、专家建言献策,提出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的对策建议;遴选一批高质量论文,出版有正式刊号论文集;拓展和推动两岸青年人才科技交流、文化融合。

二、工作举措

(一)全方面争取支持。保持与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主承办单位的密切沟通和联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力争使研讨会能得到更多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领导和省市相关领导的支持。活动拟邀请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省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史和平担任名誉主席,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孙春雷、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马兴发和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理事长邱裕钧担任大会主席。认真落实陈之常市长“要围绕会议主题,在交通年度工作中予以重点推进,让与会代表可感知”的批示精神,逐条细化落实。

(二)全身心求实效。为确保本次活动的效果,深入研究历届研讨会的机制和成果,围绕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提出召开圆桌献策会议、合作项目签约的建议,也提出了遴选主旨报告专家、完善活动主题和主要板块活动的设想,得到了省科协的重视,并在论坛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我们将宣传工作纳入全市外宣大盘子统筹,在信息、体制创新等环节,集聚全国、省级媒体资源,凸显淮安的交通优势,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激发和放大活动效应。

(三)全景式谋协调。研讨会将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协调做细做实筹备工作,确保在淮安举办一届高质量研讨会。加强与省市科协及市相关部门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对接好各项筹备工作,活动报批、资源汇聚、上下对接等各项筹备工作将有序推进。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领导的要求,做好专业展览、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的推进。进行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挂图作战。

(四)全方位抓落实。本届研讨会精心组织实施研讨会的各板块活动,全方面集聚海峡两岸专家智慧,搭建两岸专业人才开放合作平台,谋划淮安枢纽城市的对策、发展路径,持续推动淮安现代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举办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拟邀请中国科协、省科协、淮安市领导致辞;拟邀请两岸3位左右重量级专家作主题报告。

二是举办4个专业分论坛。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论坛,将围绕都市圈综合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站城融合主题开展。智慧赋能现代交通论坛,将围绕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交通大脑技术及存适性、智慧物流系统建设和数字赋能交通治理开展主题研讨。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论坛,将围绕人文交通发展实践、公交优先发展策略、慢行交通出行优化和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开展主题研讨。都市交通青年论坛,将围绕两岸青年专业人才成长、两岸文化融合开展专题研讨。

三是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专业参观。将组织与会专家参观江苏交通发展成果展示;组织台湾及市外嘉宾参观淮安交通建设成就。

四是组织专家建言献策圆桌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淮安市交通发展征求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五是举办闭幕式。各分论坛交流汇报成果;第30届研讨会举办地推介。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研究商讨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确定研讨会方案。

4月份底前,完成调研、细化研讨会方案,研究确定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形成研讨会方案。

5月份底前,开展论文征集,印发论文征集通知,在海峡两岸同步开展论文征集工作。

6月份,组织论文评审、专家邀请,对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审,确定交流论文,编撰论文集,邀请演讲嘉宾。

6月份,完成会议报批,向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报批、中国科协的项目经费申报等工作。

研讨会方案范文第3篇

机关各股室: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按照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为切实抓好我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工作,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学习对象:局机关全体人员。

二、学习方法:自学和集体学习(全体人员)

三、学习资料

《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

党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       设工作会议时的重要进话。

四、集中学习时间

1.9月18日(周三)下午局二楼会议室

2.9月19日(周四)下午局二楼会议室

五、交流研讨

1.时间:9月20日

2.对象:班子成员

3.地点:局二楼会议室

4.研讨内容:按照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的要求,结合集体学习内容,围绕“不忘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主题,联系个人工作思想实际,谈认识、讲体会,摆问题、找差距。

五、学习要求

研讨会方案范文第4篇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部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自2010年以来,中阿博览会(原中阿经贸论坛)已在宁夏成功举办了五届,在国际、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9月11日举行的“中阿卫生合作论坛”是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的6个子论坛之一,它由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演讲、卫生合作研讨会、学术交流大会、健康产业博览会暨健康产业论坛四大板块组成。其中,学术交流大会板块共举办4场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分别是:中阿传染病防控研讨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术交流大会、眼科国际高峰会议和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会议。

宁夏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中阿传染病防控研讨会”的承办方之一,首次参与了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备与承办。工作期间,相关科室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如何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做好重大会议专题档的收集,真实反映会议全貌,并为今后类似活动的举办提供参考与借鉴,成为今后中心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一、疾控工作重大会议的特点

1.会议目标特定性。疾控工作重大会议是真实反映疾病预防制工作进展、管理、科研与民生项目的一面镜子,会议目的性强,意义重大,任务目标一致,因此它所形成的档案具有很强的特定性或专一性。

2.资料产生阶段性。疾控机构是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工作指令来举办重大的工作会议,因此会议资料的产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某个时期文件会集中产出。

3.人员组成临时性。对于重大的疾控工作会议而言,会议筹备工作往往需要几个部门联合承办,其工作人员多由卫计委下属不同单位的职员或疾控机构内部的不同员工临时出任。

二、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资料收集情况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旨在为来自我国、世界卫生组织和阿拉伯国家的传染病防控专家们搭起切磋、交流的国际平台,共同探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其会议材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文书资料:研讨会筹备期间形成的请示、批复、函及通知等有关文件资料;会议结束后形成的各种相关工作总结。

2.工作资料:研讨会筹备过程中制定的各种工作方案、接待方案、工作任务分解细则;研讨会实施方案、工作手册、会务指南、日程安排(中、英、阿文)、会议报到册、开幕式主持词、嘉宾致辞以及研讨会筹备、举办过程中形成或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等。

3.嘉?e及授课专家资料,包括嘉宾及授课专家的中英文个人简介、PPT课件(中、英、阿文)、交流资料等。

4.音像资料:研讨会筹备、举办期间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

5.财务资料:研讨会筹备、举办期间产生的会务经费预决算报表、会务费支出明细表、凭证、账簿及其他核算资料。

6.电子资料,包括电子照片、电子文档、光盘等。

7.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如:会场效果图、会场背景墙、工作人员信息、主要领导、专家、嘉宾行程安排、会务接待车辆安排等。

三、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资料收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经过多方努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圆满举办,资料收集工作也如期完成,但档案资料收集的硬伤也凸显了出来。

1.档案部门对重大会议的参与度为零。中心作为研讨会的承办方之一,在落实工作任务时,从未提及档案部门的职责,最后的资料整理工作,也由别的科室负责。

2.研讨会材料归档不齐。由于中心的档案部门从未制定过《重大会议专题文件资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而我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也没有相应的文件,只是在会议结束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疾控处(研讨会的另一承办部门)印发的《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传染病防控研讨会总结工作安排》一文中列出要求上报的资料,但从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份工作安排缺失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如:主流媒体的报道资料、重要的工作信息与电子邮件、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等。

3.文件、资料保管分散。中心多个部门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筹备,因此筹备工作中形成的许多文件、音像或有价值的实物资料,都散落在不同科室的个人手中,造成重大会议资料收集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这些科室在筹备过程中更侧重于工作任务本身,因而很容易忽略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产生材料收集不完整的现象。

4.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低。在研讨会筹备与后会资料整理期间,中心没有专职档案人员参与此项工作,而各科室参与筹备工作的人员,因没有接受过档案知识专业培训,所以专业技能较低。

四、加强重大工作会议专题档案资料收集与管理的方法

1.档案管理及时介入。与疾控工作有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或其他重大工作会议具有显明的工作特征和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长期以来,由于疏于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管理,重大会议专题档案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今后再次筹备重大疾控工作会议时,会议的主办方或承办方,应在第一时间向各自的档案部门进行通报,并将档案部门列为筹备工作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会议各项工作,加强对重大会议专题档案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工作,以保证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与及时性,不断丰富馆藏内容。

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档案部门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工作需求,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除了制定《疾控工作重大会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之外,在重大会议筹备期间,还应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工作特点,细化资料收集工作的时间节点,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同时,档案部门还应落实档案接收流程,完善档案工作网络。

3.专业培训,提升素养。档案部门应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实操培训,观摩自治区和银川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料,听专家全面讲解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的方法与技术,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强化档案责任意识。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中心档案室还可聘请专家进行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研讨会方案范文第5篇

震撼:大学课堂竟然可以如此精彩

尽管哈佛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早已蜚声中外,尽管我们带着极高的期望值和朝圣般的心情而去,但哈佛教授们展示给我们的大学课堂,精彩程度仍然超出了想象。在我看来,在哈佛,讲台就是舞台,教室就是剧场,一堂堂课就是教授与学生共同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的话剧。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话剧是怎样的精彩:

(一)课室设计中承载的教学理念

在哈佛,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课室的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课室的学生座位是呈U形排列的,中间一块马蹄形的空地留给教授做讲台。如此的设计使教授们一走上讲台就等于来到了学生中间,被学生们三面包围着,瞬间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极好的“地理”条件。另外,说马蹄形的空地是教授的讲台并不确切,因为其实根本没有“台”,与我们的教室讲台高于地面相反,哈佛的教室是用阶梯式的座位将学生的位置层层提高,且各排座位之间的落差大到足以使前排座位的学生坐下来挡不住后排座位的学生以及学生面前的姓名标识牌,姓名标识牌则竖立在课桌上预留的缝隙里。这样,即使在近百人的课室中,教师也可以一览无遗地看见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也可随时叫出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室环境中,每一个学生都像是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其课室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各排座位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需要时教师可以一边讲课一边轻而易举地来到任何一个学生身旁。二是教室的吸音效果极好,容纳我们研讨班75位学员的教室并不小,但不仅教授从不需要使用麦克风,而且坐在任何位置的学员发言全班也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特别适合课堂讨论。

(二)教授们的风采与激情

在哈佛的课堂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是教授们那好莱坞明星般的风采。给我们上课的教授无论高矮胖瘦,无论男女也无论老少,无一不是衣冠楚楚,精神饱满,气质非凡。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极美、极酷、极富感染力。这无与伦比的魅力无疑首先得益于教授们丰富的内涵和知识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对教学工作的虔诚与热爱,断难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潇洒。

激情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是讲台上的哈佛教授们留给我的另一深刻印象。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有几十年教龄的资深教授,都是提前十几分钟就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为了精心准备上课,教授们课前一般不与学员交流,课后当然是有问必答。而一旦开始上课,教授就像入了戏的演员,完全沉浸在已经烂熟于心的剧本当中,分不清角色与本色了,讲到激动时声情并茂甚至手舞足蹈。教授的激情感染着学生,课堂就这么活跃了。同时,教授又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导演,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或讲解或提问或倾听,收放自如地掌控着课堂的一切,使之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三)教授们的绝活

采用过案例教学法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案例教学中除了案例材料的选择之外,要点和难点还包括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析问题,避免就事论事不得要领;如何控制课堂讨论的中心与主线,避免众说纷纭离题万里;如何控制进度与时间,避免到点下课有头无尾等等。笔者留意到,哈佛教授们在课堂上,对此人人都有一手绝活,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既能通过“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提恰当的问题”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不露声色地及时叫停学生偏离主题的废话;他们既能激励学生天马行空地展开思维,又能牢牢掌握讨论的主线避免野马脱缰,还能将课堂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准确到分钟,下课时间总会在教授刚好做完总结或讲完课的时候来临。不仅如此,讲台上忙碌不已的教授还能注意到某个角落里某个学生一言不发正在神游,于是冷不丁走过去给他一个“cold call”(根据哈佛教授的介绍,“cold call”就是向没有举手发言的同学提问)将其拉回课堂。教授们的另一手绝活是,无论课程内容或案例材料有多单调枯燥,经他们一番幽默与睿智的解说与煽动,“剧情”便引人入胜,学生们便也雀跃了。以笔者的亲身体会来说,研讨班讨论的案例内容与本人的专业有距离,加之时差颠倒,每次预习阅读案例材料时都困顿不已,可一到课堂上就被教授所吸引,瞌睡全无,且想开小差都难。到研讨班后期,笔者为偷师学艺,曾多次试图从案例讨论的具体内容中超脱出来,专门观察教授们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提问和发言,也就是努力想要开小差,但稍不留神还是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回所讨论的具体问题当中去,跟着教授的指挥棒转起来。教授的课堂吸引力可见一斑。

感动:教授们对教学工作如此敬畏与投入

在我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工作不被教授们所重视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认为,美国也是如此。马廷奇(2008)就曾总结说“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们越来越远离教学,甚至近似于专职研究者”。此前,我对此类说法亦是深信不疑的。但是,本次哈佛之行彻底颠覆了我早先的认识。因为我们亲眼看到,美国的教授们不轻视教学,恰恰相反,他们对教学工作有着满腔的热情和深深的敬畏。至少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是这样。

且看他们为教学工作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一)千锤百炼的教学方案

哈佛商学院以案例教学为主,教授们除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调研、收集、选择、撰写案例之外,在每个案例投入使用之前,对该案例的教学方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多少次的反复研究和讨论。案例可供哪些专业方向使用?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关键问题有哪些?怎样切入?课堂上第一个问题该问什么?怎么问?最后需不需要总结?从哪些方面总结?等等,都要反复研究论证。每个案例经反复讨论后通常会确定几套教学方案,较大的案例还会集中多个专业方向的教授来共

同探讨,我们就曾观摩过一个案例教学方案的“专家会诊”,来自商学院若干个专业的近10名教授,其中包括多个资深教授和两个来观摩的年经教师,针对一个案例的教学方案进行热烈的讨论和磋商。在我们研讨班中还碰到这么一个案例,我们手中已经有两套教学方案了,每套方案讨论的切入点和所提的第一个问题都不同,课前要求我们对两套方案进行思考,但等到教授来上课的时候,却没有按其中任何一套方案,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有学员问他为什么不按照既定的方案?这位资深教授说:按已有的方案当然省事,但如果停止思考和尝试,新的方案就不会产生,他认为对教学方案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每周一次的小组备课与教学总结

我们在研讨班上了解到,在哈佛商学院,以教学小组为单位,每周一次例会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总结,交流教学体会,依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表现研究探讨现有教案的利与弊。笔者曾询问一位给我们讲课的教授,周复一周的例会是否会流于形式,是否真有意义。教授不仅给了肯定的答复,而且补充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被指派上某一门课而感到荣幸,都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将课上好,而每次小组会都是一次极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不仅是笔者,来自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教授们也为他们这种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感叹不已。

(三)科研:高质量教学的源泉

无论多么高明的导演多么优秀的演员,如果没有精彩的剧本,是拍不出好电影的。大学教学也一样,没有深厚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和后盾,就不可能有真正高质量的教学。正如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2002)所说,“在任何杰出的大学,教学和研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最优秀的研究和学术工作中获得的重要思想和发现,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源泉。这是优秀大学中的教学与其他类型大学教学相区别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哈佛案例教学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教授们在案例的收集与研究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将撰写教学案例作为其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研讨班所讨论的案例中,就有经过资深教授跟踪研究一个典型企业达20多年的成果);二是因为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活生生的真实的企业。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绿,工商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尤其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也正因为其教学以研究为基础,而研究又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所以他们课堂上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包括案例研讨、教学实验甚至教学“游戏”,都能够高度模拟现实世界。这里还需要提及的是,没有美国许多著名企业对大学教育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在我们研讨班上,教授曾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在他的案头,摆放着多个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企业案例,但无法投入使用,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同意使用案例的前提是要将有损企业形象的不美的地方删除。可删除以后的案例还有多少价值呢?

(四)细致入微的课前准备

本次研讨班的性质使我们有机会与哈佛的教授们探讨大学教学工作的诸多问题。我们研讨班的负责人马歇尔教授介绍其接受讲课任务之后进行课前准备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感慨不已。他说,每次接受授课任务后,除了对课程内容的精心准备之外,他还要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对着学生的照片逐个记忆学生的面孔,研究学生的背景,包括来自哪里、已经受过的教育和工作经历等等。洞悉学生背景对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熟悉学生面孔则是为了每次下课后能准确地回忆并登记各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在那里,课堂发言的数量和质量是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因为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姓名的发音千奇百怪,为了能在课堂上准确地叫出班上学生的姓名,他在开学前会请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到他办公室录下其姓名的发音,然后对着录音反复练习,“课堂上念错学生的名字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即使他来自阿拉伯也一样”,他说。能够如此敬畏教学、尊重学生的教授,还会有什么讲不好的课吗?

思考:我们向哈佛教授们学什么?

哈佛之行留给我们的,除了震撼与感动,更多的应该是思考。中国大学的发展目前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许将是多少代人的梦想,但一切都要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与借鉴。参加哈佛的研讨班目的就在于学习与借鉴。然而,除了研讨班本身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向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学点什么?笔者认为,仅就教学而言,课堂上的风度翩翩、幽默睿智等极具个人魅力的方面也许不是人人可为,但以下方面却是值得每一个大学教师认真思考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

(一)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大学的功能需要教师来实现,随着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功能的日益强化,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身份也被不断强化着,科研成果几乎成了评价教师学术成绩的唯一标准,而教学则不被看作是一种学术活动,也少有人会真正从教学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实际上,这与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无论大学的功能和教师的职责发生怎样的变化,即使是研究型大学,只要其培养人才的功能一天不消失,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职责就应当始终得到坚守。而作为一个教学者,课堂教学和学生就应在其工作中占据相当的份量。哈佛商学院作为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商学院,其教授对教学职责的坚守可以证明教学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研讨班一次“关于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的讨论中,一位教授曾不无幽默地说,做一个好老师太容易了,你只要爱你的学生就可以了。怎样传递爱的信息呢?哦,你要用行动告诉他,你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冥思苦想,想要告诉他一些新的东西,他每次来到你的课堂都有惊喜,你绝不会让他浪费宝贵的青春去听你站在黑板前念你那发黄的讲稿。这或许已经道破了怎样做一个好老师的“天机”,一个好的大学教师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学者,一个每天冥思苦想的研究者,但他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他是为了不断将“新的东西”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他许许多多的“新东西”走出校门,走向广阔的社会,去放飞梦想,去创造财富,去做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