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第1篇

曾经,你和我一起分享快乐,分担悲伤。 曾经,我站在你手上为你献出我的歌声。 曾经,我们在一起谈天论地,享受阳光。 曾经,我在你面前许下庄重的承诺。 当我再回到这茂绿的草坪, 却只剩下一块孤零零的树根。 我四处奔波,只为寻到你一点踪迹。 在村子里, 在煤油灯前, 我看见了将生命融入那跳动的火的你, 曾经那高大的你, 只化作了一团火。 不, 你的生命没有走到尽头, 你就在前方, 现在的我追求着, 追求着曾经的你。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第2篇

――新美南吉

有人说,读新美南吉的文字,就像是在冬日里数着一缕缕阳光,原野上飘来的雪意,在阳光里消散;或者是冬夜里细数着在雪地里的“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那声音让人因发现同类的存在而感到安慰。

我想,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崧舟老师就是新美南吉的“同类”。他们同样对一切生命怀着深切的同情与爱意,一样深刻地体会着世间的忧伤与孤独,也一样努力地用最纯粹的爱对抗生命的虚无,为原本平淡素朴的人生赋予丰满深厚的意义。只不过新美南吉用的是写作的方式,而王老师用的是语文的方式。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场相遇,那么,王崧舟执教《去年的树》,就像是他与新美南吉跨越时空的凝视,这样的对话注定与众不同。所以很多人在听完这一课之后,纷纷感叹到:“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我知道,这“不一样”首先来自对文本的解读。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王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巧妙地抓住关键词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树与鸟儿相守相伴的幸福。是的,如果世间注定孤独,那么朋友就是这茫茫森林中的相互慰藉,那“一唱,一听”是简单至极的交流与沟通,也是不用多言的相知与默会。

“于千万棵树里遇见这一棵树,于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一只鸟”,显然,王老师在课中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感受丰沛了“一”的意蕴。其实,“一”不只是数词“一”,不只是“唯一”的“一”,“一”也是芸芸众生里的每一个“一”,哪怕你不是一棵“特别”的树,不“茂盛”,不“引人注目”,也总有一只愿意为你歌唱的鸟儿会在郁郁苍苍的森林里,一眼将你认出。

鸟儿与树在美好的相守中度过了春,度过了夏,度过了秋,当冬天来到,鸟儿不得不飞往南方时,他们约定来年再相见,再歌唱,再倾听。

可是,当鸟儿飞回时,她的朋友树却不见了,他被砍倒、拉走,又切成细条条做成了火柴。文本始终平静地讲述着这遭遇,可是谁都知道,这平静的语气下暗藏着多少人生的旋涡与感慨!世事无常,当大树与鸟儿淡淡地相约时,他们又如何能预想到这样的变故!用王老师课上的话说,大树是“拧不过自己的命啊!”

新美南吉的童话就是这样,总是以死亡、离去、怅惘为结局。他在童话中,注入了自己对于人生不可避免的处境的体验与悲剧感。是的,新美南吉在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与死亡,但是,他知道人需要一种正视离别、正视生命逝去的勇气。于是,对于树的离开,鸟儿也一样,没有过多忧伤和抱怨,她在苦苦地追问、寻找之后,又一次为树歌唱,尽管这已经是“去年的树”了。歌唱之后,“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种最终放下的释然,让人想起新美南吉的另一个童话――《蜗牛的悲哀》,在这个童话的结尾,蜗牛自言自语道:“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有悲哀。我必须化解自己的悲哀才行。”

王老师知道,在这个故事里鸟儿是用歌唱化解悲哀的,这歌唱里就有一种对抗无常的永恒,那是曾经相依相伴的美好,也是超越死亡的真情。

当然,面对四年级的孩子,教师无法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完全传递给他们,《去年的树》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生命的成长不断去阅读与体会的故事。因此,在课堂上,王老师只是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去朗读、理解、体验与想象。可以说,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对这则童话的阅读是诗性的,诗情的,也是审美的。

当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此课的“不一样”更在于王老师课堂教学的背后承载着他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熟悉王老师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他始终在用自己的课堂探究、印证“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的对立与统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强调“阅读本位”的,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主流读写观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而2004年福建师大的潘新和先生在自己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颠覆性地提出了“写作本位”说,他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这一读写观是“写作本位”的。二者的指向截然相反,也恰恰表明了二者是互补的,它们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2010年,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就是用同一文本演绎两种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人为的分裂,让老师们去体会,去思考;2011年,王老师推出的《望月》一课,则试图将两种价值取向融在同一课里,当然,这种融合还有些类似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拼接;现在,王老师用《去年的树》来演绎两种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在这一课里,我们隐隐能感觉到有“学习阅读理解”与“学习表达运用”两条线,但这两条线始终相辅相成,形成一股合力,指向学生完善的语文体验与语文素养。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听课的老师认为此课完美地体现着修订版课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张。本课出人意料地安排了三次练笔,这三次练笔既是创造一种理解课文内容的最佳情境,又通过对比强化感知了文本最大的言语秘妙――平淡的语言表达着深厚的情感。有人说,这种方式有些像心理学中的“试误”,先让学生根据常规思维,给课文“涂脂抹粉”,到最后“洗尽铅华”,还原文字最真实最自然最美丽的面孔,借此让学生品味文本“语至淡、情至深”的表达特色。借《去年的树》,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新美南吉素朴恬淡的文风,也能感受到日本文学纤细含蓄的特质以及日本美学的物哀、幽玄与空寂。

这几年,语文界纷纷喊着“让语文回家”,王老师就是在用自己的课堂探索“回家的路怎样走”,他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却又清楚地把握着语文课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质,并且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文学本身的审美性。他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境,帮助学生扩大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语言运用的品位,又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内容理解、情感熏陶、思想梳理有机相融。

《去年的树》是一则童话。我们知道,真正经典的童话,不仅仅是为儿童的,它不仅表现了童梦之境,张扬了儿童的游戏与狂欢精神,同时也给予成人一定的启示意义,激活了成人的体验与思考。

感谢王老师,保护了经典童话的这种特质,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在新美南吉平静恬淡的文字里感受到他所传达的万千情绪,让我们在阅读的体验中不能自拔,甚至暗暗心惊。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童话;童心;教学策略

童话是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夸张、拟人等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段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童话教学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心灵,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以童话绚丽而多彩的语言,美好而深刻的内涵,宽广而深邃的情怀,启迪心智放飞梦想。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小学语文低段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开启童心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善于创设情境,就能开启童心,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苏教版下册中《会走路的树》一课时,我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引出课文的内容,作为这个故事的开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我播放春天早晨树林的美丽画面,并深情描述:多么美丽的树林啊!看,一只小鸟正站在枝头欣赏呢!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描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将他们拉进了课文描绘的情境中。接着,教师说:突然,小鸟看见“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会怎么想呀?这一问,勾起了学生的猜测热情,开启了童心,让他们饶有兴致的猜测中感受到小鸟的好奇。

二、朗读感悟,润泽童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在它或婉转优美或形象生动的语言中,一个个丰满典型的形象,一段段缠绵悱恻的感情,一件件呼之欲出的故事,总能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诗意多彩的语言,启发学生揣摩、品读童话的语言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二下中《会走路的树》一课中,当小鸟在第二年春天又碰到了会走路的树时,有了一番对话,其中两句对话我先

出示对话:“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接着就有了下面的教学:

生:“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很平静)。

师:小驯鹿多么激动呀,请再读一读,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

师:明显进步了很多。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善于接受别人好的建议。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把这里的感叹号换成句号,读读看,还有激动的感觉吗?

生:练习读。

生:不行,这样就不能表达他的激动了。

师:好的,那我改过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

师:小小的标点也能提醒我们怎么去读书。谁再来读。

生:读“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

师:两个是的,读得越来越快了。

生:读“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

师:一声比一声高了。还有这一句谁来读?

(生读:“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驯鹿叫起来。)

师:你这不是叫呀,你这是说。叫起来的声音应该怎样?不要告诉我答案,你读出来。(生读,有进步)

师:谁也想来叫一叫?(生读,读得很好)

师:小鸟此时是怎样地叫?

生:他是高兴地叫,他见到了会走路的树是驯鹿,特别高兴。

师:是呀,见到了朋友的儿子,这是一份怎样的欣喜,怎能不叫呢?谁来做这只惊喜的小鸟。(生朗读,读得不错)

在朗读中感悟,或体会人物的情感,或感知文本构思的巧妙,或感受人物形象的可爱,或体悟语言文字的精美,就能润泽童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发挥想象,放飞童心

童话的特点就是幻想,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这些上反映和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学生领悟文本,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带进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去,启发学生想象。

如《会走路的树》一课中,我设计的这样几个环节,都是要求学生进行想象的:“小树可能陪着小鸟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一些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又如“小鸟和小树告别了,会说些什么呢?”通过师生角色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小鸟和小树之间那恋恋不舍的告别之情和深厚的友谊,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友谊,为理解全文,朗读全文,打下感情基调。课文的最后还有一个补白的地方“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又让学生再次进行想象说话。通过这样的想象说话训练,就是想让学生贴近故事中的角色,甚至就是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童心,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完善故事结局,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四、角色表演,演绎童心

童话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要想让课堂更真实,更富有趣味性,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儿童的表演欲十分强烈,而童话表演就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表演方式。学生通过表演,能更主动地理解文章,把握形象,积累语言,实践语言。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第4篇

下面是我教《那树》(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下)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几个做法和思考。

一、沉醉朗读,把握作品的脉搏。

师:把题目用赞叹的语气读出来

生:那――树――啊!(饱含赞美之情)

师:找出文中赞美“那树”的句子,用类似的感情读出来。

生: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间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语气舒缓,重读“立”字,表现那树的坚毅)

生: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语调轻柔,读出那树对人的荫庇)

生:入夜,毛毛细雨比猎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美美地读,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

生: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语气铿锵有力,表现那树的执著、坚定)

生: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重读“通灵”“先”体现那树的善良)

师:把题目用痛苦的语气读出来。

生:那――树――哟!(饱含痛苦无奈之情)

师:找出文中表现“那树”痛苦无奈的句子,并用类似的情感读出来。

生: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读得非常沉重、缓慢、表现那树的痛苦遭遇)

生: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走。(读出激愤之情)

生: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把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读得无限痛楚和无奈)

生:那树仅仅在倒地时了一声。(读成降调、轻声,表现那树举重若轻坦然领死)

生: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读得庄严、肃穆,像给那树唱挽歌)

生: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三个“一层”和“闷死”重读,表现那树的无限痛苦和悲哀)

师:同学们再找出文中人类对“那树”愚妄无知的句子。

生: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读出浓重的疑惑之情,表现人类的浅薄无知)

生: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重读“咬”“嚼”“白森林”表现人类的凶暴)

生: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有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米(读成欣喜状,表现人类的浅薄、势利)

生: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用沉重语气读,表现人类的残忍,作者的愤恨)

师:通过对课文多角度的朗读,你是否领悟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沉痛、悲愤的感情。

生:树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生存之本,舍弃它,我们就如无源之水,将失去生机与活力。

生:那树是奉献者,但它的结局是悲惨的,通过这种因果错位,我看到了现实中也有奉献者不被理解的,他们是痛苦和悲哀的,让我想到了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也是悲凉的奉献者。

生:我看到文章反映的是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矛盾。

生:我看到作者在倡导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朗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在朗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者的理解、感悟与态度。确实,通过对《那树》的多角度朗读,学生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悲哀、幽怨和愤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既多向又深刻。

二、揣摩词句,感悟语言的张力。

师:我们的这些领悟是否为架空分析呢?文中的词句是否承载了这些意义呢?下面就重点词句加以揣摩。

生:“立”字作者不厌其烦,不怕有重复之嫌,几乎是连用6次,凸现那树的傲然雄姿。

生:连用6次“立”,一方面说明树的古老,另一方面和后面的一个“倒”字形成对比,既表明它坚强,又表明它有脆弱、悲惨的一面。

生:“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表明人类不断蚕食大自然、索取大自然,那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生:“灰白色包围”“碾进灰色”说明那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生:“于是鸟来了,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表明那树对自然、对人类的佑护。

生:“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大地”“沉默”“暗中”表现了那树默默的奉献精神。

生:“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表现了那树愈挫愈勇、无私、宽厚的性格。

生:“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表现那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生:“诗意”一词,传达出那树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生:“听见老树叹息”,我仿佛听见那树对人类行为的抱怨和无奈。

生:“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造,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这是那树对人类毁树的一个小小惩罚。

生:“咬”“嚼”“白森森”,再现了人类屠杀大自然生命的图景,从听觉视觉上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

生:“那一蓬蓬叶子依旧绿”的“依旧”,说明了那树无论在怎样的险恶之下,总是表现出它应有的生命状态。

通过对《那树》丰富的词句品味,发现了文本的词句都指向形象、情感、主题等,无一游离。学生在体验揣摩词句的妙趣中,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钥匙,即通过对作为文本细部的词句的探幽发微,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从因果联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关注细节,倾心文本的对话。

师:那么文中的细节也是否承载了我们体验到的意义呢?

生:“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这一细节的深意在于“那树”曾经是作为人类的图腾和庇护神,暗示后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与那树的矛盾冲突。

生:“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多少斤木柴。”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人类面对温情的奉献的“那树”,不仅不知报答,而且榨取它最后的价值,多功利的人类啊。

生:“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多么传神的细节!一方面表现“那树”千百年来与其他物种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表现它的善良,它在临死之前还荫庇朋友。

生:“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细节。蚂蚁失去大树后失去了家园,那么失去地球伙伴的孤独人类,最终也将失去生存的家园。

生:“当幼苗生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这一细节的内容是丰富的。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是“那树”永远的生命信念;“那树”的贡献是徒劳的,是令人悲哀的;面对痛苦的结局,去乞求上帝是那样孤苦无援。

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迅速进入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四、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师:刚才一位同学提到张晓风的《行道树》,同学们把《那树》与《行道树》比较阅读,一定会有新奇的发现。

生:两篇写树的文章都具有象征意义,其意义都与奉献有关。

生:《行道树》的思想性比较单一,《那树》的思想指向比较丰富。

生:《行道树》采用第一人称,便于进入树的内心世界,更利于抒情;《那树》运用第三人称,更加客观地叙述,更真切动人。

生:《行道树》通过树的心理描述表现主题,《那树》通过树的品格与遭遇,专家的意见与作者的感情的双重对比凸现主题。

去年的树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读

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语言描述情境,创设情境或描绘画面,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导入新课。这样使孩子们在阅读前,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阅读全文的欲望,使学生乐于阅读。

(1)引言导入。

在初读阶段,导入新课和弄清思路对于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初读作好铺垫。如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老师导言: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刚刚游览了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欣赏了它的优美风景与丰富的物产。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游览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那儿林海的美丽吧!接着出示地图,让孩子们找出小兴安岭的所在,再读读自己查阅的资料。知道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东北部,是重要林区之一,那里树多,而且物产丰富。老师说: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小兴安岭游览,看一看你喜欢小兴安岭的什么季节。然后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说喜欢春天的,有说喜欢夏天的,有说喜欢秋天的,有说喜欢冬天的,还有的说一年四季我都喜欢。

老师问:为什么?

同学甲说:春天树木是嫩绿的,所以我想春天去那里看看。

同学乙说:夏天树木是茂盛的,葱葱茏茏,所以我很想去。

老师又问:除了树木美之外,那里的物产也非常丰富,读一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把小兴安岭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介绍给大家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这时,孩子们急于想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从而产生了阅读的兴趣。于是,学生会饱含情感把课文读完。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寓教于乐。如教学《花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边听边想象意境,然后,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接下来,通过屏幕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到“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意境,随之出现不同时间花开的情境,让孩子们体会花的神韵与美。这时,孩子们有一种陶醉的神态,会用自己的体会去初读课文,特别是作者写“花开”,用了许多动词:吹、绽开、醒来、怒放、苏星、舒展等,读得会更生动,更体会到花的美,会用真挚的情感去阅读全文。

二、强化情境,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内容――细读

细读指仔细地阅读教材的重点词句,通过重点阅读才能感悟内容,理解内容,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一般情境教学中,通过教材描绘具体情境,结合实例点拨、设疑、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让学生进入课文中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这样更好地细读课文,从而理解作品语言,受到作品的感染,加深对作品理解。

(1)利用肢体语言。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一些课文中的词语,让孩子们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演一演等手段,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样读起来会准确、流利、有感情。如《回声》一课第四自然段中“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这句话中有动作词“捡、扔、激”,让孩子们做“捡”、“扔”的动作,然后让孩子们想象听到声音,看扑通画面的波纹,体会“激”意思。抓重点,孩子们会轻松理解其中的意思,并愉快的读这部分。

(2)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内容。

强化情境,也就是把课文中作者所蕴含的具体事物生活空间的情感,通过场景、氛围和图画流露出来。这种形与情的相互作用下,使他们眼前出现相类似的场景,进入合理想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丰富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阅读作品中更得到升华。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段中,省略号略掉了什么?大家还知道小兴安岭有什么树?学生很快会说很多,数也数不清。想想几百里都是树,那说明树木多,也说明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从而眼前会出现一片无垠的“绿海”。这样读起课文来会边读、边想象、边欣赏,感知小兴安岭的风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