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1 研读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存在这样的现象:①不管是原来的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带有某种一厢情愿的人为设定。例如:现用的新教材每个知识板块在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安排,这样知识不系统、学生又遗忘较快,造成了知识断链的现象,加大了温故知新的难度。再如,情境图过多冲淡了学生思维,练习题设计过少等;②教材使用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这就决定一些反映时代的内容不可能及时地被收集进教材;③教材内容的呈现不能“穷尽”。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例如:统计中的数据、几何知识中的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等,教材呈现的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这样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④在教材中,素材的选择是个“例子”。在使用教材时我们可以看到教材编写者非常注重数学素材的遴选。事实上,数学知识可供选用的素材是多样的,教材选编的只是许多素材中的一个。由于不同地域的学生的生活现实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同一本教材不可能同时符合所有学生的生活现实的。

由此可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虽然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内容,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有所选择加工,合理组织。在素材的遴选上,最好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恰当设问,赋予教学内容探索性。

目前的课堂上,大部分课堂还存在教师提问题针对性不强或过细、过窄,缺乏思维含量,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解放了学生的口,却限制了学生的脑。因此,为了落实新课标,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变“小步子”为“大步走”,提供给学生的问题要体现探索性,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如: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今年春季,校园新栽了一些树。(课件出示)①银杏树20棵;②杨树69棵。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回答,课件演示。①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②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师:现在有了4条信息,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反馈,课件出示:①学校今年栽银杏树20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学校今年栽杨树多少棵?②学校今年栽银杏树20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学校今年栽杨树多少棵?③学校今年栽杨树69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学校今年栽银杏树多少棵?④学校今年栽杨树69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学校今年栽银杏树多少棵?师:同学们提出了4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会解答吗?试试看。学生解答。师:第三个问题想试一试吗?请列式解答,学生尝试。师: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法。

上面片断,教师体现了用教材的理念,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从情境出发,通过构造题目和分类,比较和整理,讨论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在解决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过程中,获取了知识。

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问题可探究、能探究。

3 拉长空间,凸显教学内容的过程性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的吸取知识、记忆、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再创造”过程,学生只有参与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所获得的体验才是刻骨铭心的,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如何将作为思维结果的教学内容看作思维过程的材料,把“现成”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建构的数学,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如:圆锥体积教学。

3.1 创设问题情境。师:下面是一根圆柱体木头,张师傅想用它做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60厘米的圆锥。张师傅应该怎样做?

60厘米

20厘米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经过小组交流,总结:①截取5厘米长的圆柱形木头;②找出圆柱一个底面的中心;③沿着这个中心点和圆柱另一底面削去边缘部分。(辅以计算机媒体演示)。

3.2 猜测估计,建立联系。师:请你估计一下,这个做成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0厘米的圆锥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并说出估计的理由 ,讨论后归纳。

3.3 实验得出结论。①操作。学生根据已经准备好的材料(等底等高的、等底不等高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若干个,沙子及实验盒等)以小组为单位验证假设。(材料可提前分组准备)②讨论。交流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一个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③运用公式,抽象归纳公式;④尝试解答例题,巩固练习。

现行教材“圆锥的体积”一节,提供的思维素材可以分成两个部分: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②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上面的教学片断则扩充为五个环节,1~3环节主要体现了思维的外感过程,即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从外部获取思维材料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形成结构。最后的环节是思维的再现外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心智技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样改造教材,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猜想实践的能力。

4 重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旧教材是过分地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现在的教材很多内容又缺乏系统性。按照系统论原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对教材适当重组,整体呈现,更有利于学生探索。如:“正、反比例意义”教学:①教师结合学习实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相关联的量之后出示正反比例两个表格让学生填表;②填表后,师出示自主探究提纲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a.找一找:表中有相关联的量吗?如果有是哪两种?b.想一想:一种量发生变化,另一种量是怎样随着变化的?c.算一算:计算相对应的每组数,你有什么发现?师生讨论、交流;③师:生活中也有许多在正、反比例的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要求同学们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具体要求是每次出去比上一次多2名同学,第一次出去了2人,第二次出去了4人,第三次出去了6人,那么,出去的人数和次数成什么比例?学生回答后。师:同学们走出教室后排队做操,如果全班96人,站2排,每排48人;站3排,每排32人;站4排,每排24人,你们说每排的人数和排数成什么比例?

正反比例意义的教学,现行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是先教正比例,再教反比例,最后进行对比练习,这样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探索活动的开展。上面的教学对教材进行重组,主体教学内容由正、反比例各一个例题组成。例题的呈现形式也进行了改变。总之,将正、反比例放在同一节课对比教学,更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挑战性和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生整体感知,利于建构。

5 解读教材,提升处理运用教材能力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教学效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教育工作都对于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反思和总结。一般而言,一节好课不在于没有错误, 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错误资源,通过“设错――纠错――醒悟”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错误中寻找疑惑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错题深处有亮色”,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和积累的错误资源,把它作为学生反思、探究的材料,能有效地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纠正自己的不足,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正确处理错误资源是一个值得重视、思考、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错为鉴,深化知识理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流行过这样的一句话:数学教学,讲招不讲理。这样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是机械地记忆,虽然很快获得了答案,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在数学的理解、自身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自己先做,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等发生错误以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达到深化对知识理解的教育目标。如这样一个例子:山岚小学今年春季进行植树,五年级栽树64棵,比四年级栽的棵树的2倍还多8棵,四年级栽树多少棵?结果学生出现三种列式:①64×2+8;②(64-8)÷2;③(64+8)÷2,老师先让这三位学生分别说出列式的理由后,但不做及时评价,而是让学生写出本题的数量关系式。五年级栽的棵树减少8棵是四年级棵数的2倍,则正确列式应是(64-8)÷2。在这之后,还要求他们针对自己原先的错误列式改编成解决问题,并把新改编的解决问题抄在黑板上①64×2+8:五年级栽树64棵,四年级栽树比五年级的2倍还多8棵,四年级栽树多少棵?式子②(78+6)÷2:五年级栽树64棵,比四年级栽的棵树的2倍少8棵,四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样,有意识地从错误列式出发,改编解决问题,使所列算式符合改编后的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使类似的错误不再重犯。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总是伴随学生成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发扬其 “闪光点” ,及时捕捉学生犯错误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发展。

二、以错为鉴,培养严谨态度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有效的纠错追问能让学生迷途知返

叶圣陶曾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发生错误是非常正常而且是难以避免的。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旅途中,同样会发生很多错误。如果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在错误面前稍作停留,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案例再现】教学《孔乙己》片段:

师:以嘲讽孔乙己来娱乐自己的冷漠看客,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1:使孔乙己在悲惨中死去。

生2:使鲁迅也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也变成了冷漠的人。

(显然,这个学生误把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我”和作者鲁迅画上等号了。)

师追问:看来鲁迅的经历还真丰富,《孔乙己》里在咸亨酒店当过伙计,《藤野先生》里告诉我们曾东渡日本学医,《狂人日记》里却又不幸神经失常,最后,还成了伟大的文学家。力求用文字来摇旗呐喊唤醒国人麻木灵魂的鲁迅先生,他真的曾那么冷酷地对待过孔乙己吗?

生2(恍然大悟):我忘记这篇是小说了,小说里的“我”并不一定是作者。

师:对。这篇小说中的“我”并不是鲁迅先生,但鲁迅先生安排小伙计这个角色,却大有深意……

【教学反思】学生之所以发生错误,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散文,写作记叙文的时候形成了思维的定势,“我”就是作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我要感谢这位出现错误的学生。他的出错是那么自然,他犯的错,把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说中线索人物“我”的作用上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的有效追问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把修辞和说明方法混淆了,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杂糅了,主题理解偏差了,文言文解释短路了……凡此种种,如同知识的嫩芽旱的牢笼死死网住,这时教师的启迪如同载着雨滴的云朵及时降临,一两拨千斤的语言,把那个“迷途的羔羊”顺利地牵引了回来。在这同时,也带回了可能会犯错的一大批同学。

二、有效的启迪追问能使课堂教学画龙点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多少意外不可以预约?有多少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教师要能够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为我所用。用学生的智慧去启发其他学生的智慧。把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启迪智慧的场所。实际上,许多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启迪式追问,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案例再现】《谈生命》教学片段:

师:读文章最高的境界是涵咏品读,读出灵魂,读出自己。请大家结合“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谈谈你的理解。

生1:黄莺清吟如同别人对你的赞美,杜鹃啼血就像听到悲伤的消息,而枭鸟的怪鸣,可以联系到他人对你的责难。

生2:黄莺清吟是和我一起欢笑的人,杜鹃啼血陪我一起痛哭的人,枭鸟的怪鸣指的是在我痛哭时欢笑的人。

师追问: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同学们,对那些枭鸟怪鸣般的责难与幸灾乐祸,你会报以怎样的态度呢?

生1:如果我因此失落颓废,不是会受到更多的责难吗?我会让自己成长得更好,就算没有黄莺清吟,我也会唱歌给自己听。

生2:我感谢那些在我哭泣时幸灾乐祸的人,我不能让别人左右我的生活。

【教学反思】《谈生命》的作者以达观的胸怀书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正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我们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认识。如果学生的理解止步于生命中会有来自外界的各种“频道”的声音,而不去自我追问“面对责难与讥讽,我该如何?”那就和作品的主旨擦肩而过,也不能在情感上种植这样的观念: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教师的启迪式追问,巧妙地处理了生成性资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有效的顺延式追问能使学生拨云见月

有时想想,语文的课堂教学真的只能是农业而非工业。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时令的,成长规律的。更重要的是,长在农田里的,没有完全一样的禾苗,没有完全相同的谷穗。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固然非常丰富。但有些往往是学生探索失败的一个例证,又或者,对于一个话题会百家争鸣,不可定锤。教师的提示性追问就要让学生拨开自己看不见的云雾,在他自己的角度去仰望青天。

【案例再现】《那树》教学片段:

师:那树走过了城市建设风风雨雨的几十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着它的绿、它的阴凉,却又在一天深夜被无情的电锯宣判了死刑。那树的消亡到底是不是悲剧?

生1:是悲剧。大树被砍了,连蚂蚁也来参加葬礼。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也恰恰是作者的恻隐之心,作者觉得那树是不应该被砍的。

师追问:这场冲突以大树的信仰消亡为结局,的确有几分悲剧色彩。所以你认为作者也觉得那树不该砍。是否是悲剧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谁?

生2:那树。

师继续追问:那树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死的?

生3:在屠刀面前,那树是坦然从容的。“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

师小结:在经历过自己的辉煌后坦然接受退出的命运,坦然地用自己年迈生命的消亡换得新生事物的成长。看来,大树最终的消亡不是喜剧,不是悲剧,而是正剧。

【教学反思】在这个片段中,老师的追问是有指向性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追问,使学生的发现走出了主题理解的歧途。因为此文语言悲愤而深沉,不少读者容易单纯地理解为作者反对人类文明,主张回到过去田园生活时代。其实不然。本文写作大树命运引发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的命意表面看简单,其实有一定的复杂性。看来作者只是反对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只是期待以更好的文明来取代已有的文明。

顺延式追问,避免了痕迹明显的牵引,多了顺藤摸瓜的喜悦。教师的顺延式追问,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让学生巧借文本,用思维之光拨开误读的云雾,领会创作者的用意。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练习设计 有效性 层次 思维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成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练习是否有效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关系着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但是,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上存在许多不足:对数学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明确,缺乏练习的针对性;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形式单一,缺乏练习的层次性;对数学练习设计的容量大,缺乏练习的变化性。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如何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进行数学练习设计,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应担当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1.重点突出,要有目标性

课堂练习的主要功能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必须的技能;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令学生产生情感的动力。所以可以认为课堂练习是由只关注知识到既关注知识又关注思维的过程。老师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突出重点,要有目的性。老师们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已经反反复复向学生强调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要用对应的底乘底边对应的高,可是学生还是会出现底和高不对应的情况,而这正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书上有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cm,高是5cm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在反复推敲之后,将练习改为:分别测量平行四边的两组底和高,得到16cm、10cm、8cm、5cm四个数据,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如下图)

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哪两组数据的乘积会相等,从而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底和高,再通过填写图中的数据进一步明白老师所讲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要用对应的底乘对应的高”这句话的含义,变式练习的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目标多元化的练习设计与以往只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套用公式进行常规练习相比更能突破知识难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在让学生学会合情的推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2.精而有效,要有针对性

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更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新课程改革之前,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学生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机械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抑郁和反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们应努力做到练习设计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要想精练,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以少胜多的目的[1]。以往我们设计的应用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学生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而答案的不惟一,则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开放的解题策略。如学生学习完相遇应用题后,可设计一道练习:东西两站相距45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站出发,甲每分钟走55米,乙每分钟走60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学生学完相遇问题后按照思维定势,往往会把它作为相遇问题进行考虑,实际上此题要区分四种不同的情况,同向而行和相向而行及相背而行。相向而行即为相遇问题解答应为450-(55+60)×3;背向而行考虑解答应为450+(55+60)×3;同向而行考虑解答应为450-(60-55)×3; 450+(60-55)×3.这道题的解决采取的策略显然是不一样的,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不光巩固了所学的新授知识,还有机地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每个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和多样化和灵活性,形成了开放的解题策略。

在六年级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关知识时已临近小升初的复习阶段了,每堂练习课的教学设计除了要做到少而精外,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在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中,甲队和乙队共种了400棵树苗,已知甲队和乙队种的树苗的比是3:5,求甲乙两队各种树苗多少棵(请用至少三种不同的方法解答)?这道题从表面上来分析没有什么难度,实际上“至少用三种不同方法解答”的解题要求却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经过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之后,学生们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五种不同的方法: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用方程解答;用整数的归一法解答;用分数的方法解答;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答。可见,老师创设“一题多解”解法发散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与此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实践应用中闪亮。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低年级;语文教学;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44-02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学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同学们渗透环保教育,使同学们感知现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来谈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

1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如《秋天》一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三册其中有一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家乡,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2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授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出音乐,边在黑板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二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一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一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第三至第九段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五花八门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 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4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