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雷锋简报

学雷锋简报

学雷锋简报范文第1篇

学习雷锋精神 共筑防疫长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晏县文明办<关于印发《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扎实做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力量。城西社区依据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了以“学习雷锋精神 共筑防疫长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开展学习宣讲,发扬雷锋精神战疫情。城西社区在防控疫情期间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新媒体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活动,并在微信群、朋友圈组织动员辖区青年开展“争做防疫志愿者”活动,在本次防疫工作中共动员志愿者开展登记、消毒、巡逻等工作约80余人次,切实加强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国家观、社会观,增强了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助力复工复产复学,发扬志愿精神解困难。疫情期间,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作用,围绕复工复产复学的疫情防控需求,在严密保障志愿者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我社区组织志愿者及时与外省来县人员主动联系,对于省外返县人员进行一对一提前报备工作,及时登记信息上报,做好居家留观工作。并做好留观人员生活用品、学习工具等物品的购买配送工作,并向留观人员发放留观人员须知,科学防疫知识等宣传材料。对我辖区居民赴其他县复工复产复学的,在经过严密审核后及时开具相关证明,杜绝因社区原因造成复工复产复学难的现象出现。

学雷锋简报范文第2篇

学雷锋活动月纪念雷锋牺牲50周年朗诵诗

雷锋(诗4首)

王家富

拜访雷锋故居

在小镇繁华的影子里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骨头一般硬扎的黄土地

托起土砖小木屋,真像

五十多年前的主人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破败得不能再破败了

房梁上飘落一粒尘灰

突然拨出谁的眼泪

庭前,郁郁葱葱的绿

雷锋像章

作为首次参观纪念,我在雷锋故居

带回一枚像章 别在胸口

似乎就有一股力量

在湖面,击起层层涟漪

雷雨中,递给陌生孩子的一把雨伞

车流里,捡拾他人掉下的物品

公交上,自然让座,友善提醒

小偷盯上的钱包

如果有老人跌倒

我自然会扶起市井冷漠的眼神

不用担心,是否会成为“彭宇第二”

当胸口,有一枚温暖的像章

是的,这个时代更需要雷锋

需要雷锋,就像沙丁鱼

需要鲶鱼

破冰

滋生,春风化雨的暖意

就像荒凉的山丘,需要

一粒种

破壳

报告,春潮涌动的生气

长沙<——>沈阳

这是一列火车,普通得

像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

绿皮车厢的一粒粒螺丝钉

这是一条纽带,一头拴着故乡

一头拴着名字闪光的疆场

视人民至上的,人民总把他的故事世代颂扬

这是一条道路。趟过泥泞

穿越荆棘的穷苦孩子

享受哪怕一滴阳光,也要回报春晖万丈

这是一个小小的示范。一个自然的举动

刺激着市井那根冷漠的血管

学雷锋简报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围绕推进文明河南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将雷锋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努力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时代化和常态化,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努力提高全院干警的文明执法意识,确保我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 增辉文明洛阳

三、活动要求

“学雷锋”活动要立足本职,立足科室,使学雷锋深入到每个干警,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流于形式。

四、活动时间

20xx年全年,其中3月为集中活动月

五、组织领导

组 长:全二民 院党组成员 政治处主任

副组长:李 瑛 人事科科长

田 炜 宣传科科长

成 员: 张新治 崔瑞珠 周 静 董国强

六、活动内容

(一)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学习教育和主题实践,加强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持久化。

(二)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要把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作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全院干警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促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发挥先进典型作用。要把学雷锋与创先争优以及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树立学雷锋典型,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积极培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感召激励广大干警。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现实意义,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认真准备、周密安排、精心部署,迅速掀起学雷锋活动的高潮。

学雷锋简报范文第4篇

40多年来,人们一直深深地怀念和崇敬着雷锋这位普通的士兵。人们从他的身上感受到道德与操守的力量,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这是雷锋精神长久不衰的认同基础,也是雷锋精神不能退出时代舞台的根本原因。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始终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身上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的时代呼唤雷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雷锋式的新人。

选文1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孙俊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

三月,是学雷锋的日子,也是人们想起雷锋,评价雷锋的日子。

有人说,当今时代已不再需要雷锋了。现在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在这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要是不为自己着想,那他根本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在很多人看来,挣钱是第一目的,我有钱了,管你下岗、失业,管你饿死、冻死!因此,学雷锋的人日渐其少。

我们的时代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

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没有减弱雷锋精神的光芒,反而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它的运行机制和运作理义同雷锋精神并不相悖。比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是一个必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需要艰苦奋斗携手合作的团队精神;再比如,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原则。道德情操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社会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更突出、更重要的作用。

其实我们没有经常提及雷锋,并不等于雷锋就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身边,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无数雷锋式的人在行动着。“感动中国”里的丛飞为了一句承诺,十几年来一直资助失学儿童,花了百万元,还欠下一身债;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不顾生命危险,三次下海勇救落水者,等等。

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也无处不在:帮助别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车,帮助别人捡起掉在地上的文具盒,帮助别人找寻丢失的东西,帮助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帮别人拾起地上的垃圾……

我们的人民怀念雷锋,我们的时代呼唤雷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雷锋式的新人。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在谋生时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帮助别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还有一切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活得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贵的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创新。一句话,我们不仅需要,还应大力提倡雷锋精神。

有雷锋的社会会更和谐更美好。

(选自《上饶之窗》,有删改)

情感共鸣: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没有减弱雷锋精神的光芒,反而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因此,我们不仅需要雷锋精神,还应大力提倡雷锋精神。一个民族,若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精神,缺少不了雷锋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同样离不开雷锋精神。有雷锋的社会会更和谐更美好。

阅读思考:

1.为什么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

2.在我们身边,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无数雷锋式的人在行动着。请说说在你身边体现雷锋精神的人和事。

3.为什么说“有雷锋的社会会更和谐更美好”呢?

选文2

回报“雷锋”

逍遥

新闻人物:吴绍立,吉林省长春市人,年届五十,当过工人,也当过出租车司机。2006年3月份,他拿出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办了“回报雷锋工作室”,帮助“学雷锋”的人。在长春市南关区全安广场附近一间租来的民房里,添置些简单的办公设备,吴绍立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了他们的“事业”。

记者:据说,你想做回报雷锋的事有十年了,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用心?

吴绍立: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学雷锋,默默地为大家做好事,他们不想得到什么回报,但他们自己也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应该有一些人组织起来给他们以关爱和回报,包括生活上以及精神上的。我想通过“回报雷锋”这个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同时也通过工作室为他们搭建一个温暖的家,告诉他们社会需要他们,更支持他们。

记者:你做回报雷锋的事,那你觉得自己是雷锋吗?

吴绍立:这只是我的一个心愿而已。我年纪大了,很多学雷锋的人年纪也大了,再拖下去自己的心愿不知何时能了。那天我们采访吉林省九台市卡伦镇的一个老革命,他叫金登一,朝鲜族,都八十四五岁了,身体不好,现在只能通过写字跟他交流,昨天我们给他发了慰问金和一个证书。我再不做,再过几年,这些人就都看不着了。

记者:有报道提到了你的两次感动:一次是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一次是从媒体上知道了双目失明的老教师冯志远的事迹。为什么会那样感动?

吴绍立:我只是个普通市民,觉悟没那么高,只是觉得我们的社会太需要有人付出爱心了。雷锋已经走了很多年,但是他的精神永不磨灭。如果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像雷锋那样去做,雷锋精神就会慢慢淡化。

记者:雷锋精神不求回报,你偏偏要回报雷锋,有没有感觉到这中间的错位?

吴绍立:没有。现在是市场经济,就该讲究回报,而且我们的做法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我们提出资助一些人的时候,开始他们也有人不接受,但是经过我们的解释之后,也都接受了,毕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我只是个普通市民,觉悟没那么高,只是觉得我们的社会太需要有人付出爱心了。雷锋已经走了很多年,但是他的精神永不磨灭。如果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像雷锋那样去做,雷锋精神就会慢慢淡化。”这是在没有雷锋的日子里对雷锋最好的回报。文章写了一个普通市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己不求回报,却创办了“回报雷锋工作室”,帮助“学雷锋”的人。这种雷锋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阅读思考:

1.你对吴绍立创办“回报雷锋工作室”是怎样看待的?

2.吴绍立做回报雷锋的事,你觉得他是雷锋吗?

3.“如果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像雷锋那样去做,雷锋精神就会慢慢淡化。”现在雷锋精神是否淡化,请谈谈你的看法。

选文3

永远的“雷锋叔叔”

武天敏

一个小个子湖南兵,是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巨人。

一个普通的驾驶员,是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标兵。

――他的名字叫雷锋。屈指算来,如果他没有牺牲,今年也应该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但是,今天的孩子们依然称呼他“雷锋叔叔”。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雷锋不仅没有死,他甚至不会衰老,他永远年轻。

魂兮不朽,是谓永生!

永生,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向往,为什么它如此钟情于一名年轻的中国士兵?

这个如同宇宙一样神秘的人生难题,曾让无数哲学家孜孜探索,却被这名中国士兵用朴实的语言一语道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一个智慧的雷锋。他让有限与无限的对立,在用生命为人民服务中得到统一。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此人懂得一点哲学。”这位伟大的马列主义哲学家一眼就看出,雷锋光辉的一生,得益于他懂得“人为什么活着”的道理。

――这是一个幸福的雷锋。他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一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为别人谋幸福上,以积极的精神态度,获得了人生的幸福和幸福的人生。

――这是一个伟大的雷锋。他让人们看到,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意义的人,都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哪怕他们只是普通人。如果没有他们为理想燃烧生命,人类社会就将失去真理的火花,人类的精神家园就将荒芜。

因此,雷锋不死,雷锋不老。活着的时候,他感动着身边的战友,感动着暴雨中的大娘、建筑工地的工人、火车上的旅客……离开他的日子里,他的名字被亿万人怀念,他的品格让亿万人景仰。

在抚顺的陵园里,雷锋沉默着――

仰望天穹,发光的不都是恒星;但是,人们“头顶的星空”之所以依然灿烂,那是因为恒星在燃烧!

(选自《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雷锋不仅没有死,他甚至不会衰老,他永远年轻。”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缅怀雷锋。雷锋是一个智慧的雷锋,是一个幸福的雷锋,是一个伟大的雷锋。离开他的日子里,他的名字被亿万人怀念,他的品格让亿万人景仰。排比段的运用,更增强了这种气势。

阅读思考:

1.为什么说“一个小个子湖南兵,是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巨人”?

学雷锋简报范文第5篇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 年8 月30 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雷锋牺牲后的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雷锋的32篇日记。接着,《人民日报》等也相继刊登雷锋日记。其中,许多句子让人们备感亲切,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就是如此。1963年,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在报上看到这首诗激动不已,一口气将它谱写成一首女声独唱的歌曲,并发表在1963年2月21日的《文汇报》上,歌曲的标题是《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

但这首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并不是雷锋写的,它的原创者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姚筱舟。姚筱舟将这首诗署名“焦萍”,发表在 1959 年5 月26 日出版的陕西《总路线诗传单》(第8期)上。雷锋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摘抄在自己的日记中。雷锋牺牲后,《前进报》把这首诗当成雷锋日记发表出来。雷锋摘抄时,将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了“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并将表现“”的第三段删除了。应该说,雷锋这一改一删是很精当的。对这首诗十分关注,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希望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也许因为过问了此事,这首名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再度发表时注明“焦萍词”,而非“摘自《雷锋日记》”。但即便如此,后来也有人误认为这首歌词,是一个署名“焦萍”的人根据《雷锋日记》中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改写的。

《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了雷锋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一个军人把党比作生身母亲的真挚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没有完全运用“山歌”风格,而采取了一种戏剧性的手法。整个音乐充满音区的对立,力度的对比,节奏的对比,调性的对比,情绪的对比。这种对比,正是歌曲的成功所在。

《唱支山歌给党听》由任桂珍首唱,后来才由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当时,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一天她在校园里听到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曲简直就是为她这个藏族翻身农奴写的,于是就请教她的老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如何演唱这首歌曲。在王品素的精心辅导下,才旦卓玛在1964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唱此歌,一鸣惊人。从此,人们就将才旦卓玛与《唱支山歌给党听》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祖国亿万儿女表达对党无限热爱的一支心曲。

(选自《新湘评论》2010年第6期)

相关期刊更多

雷达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类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