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女与野兽童话

美女与野兽童话

美女与野兽童话

美女与野兽童话范文第1篇

与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待王子救赎的设定不同,贝儿可以说是迪士尼公主里的异类,她代表了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群体。虽然动画片的受众定位是儿童,但这部由1991年动画版《美女与野兽》翻拍的真人电影的观众主体却是成人。工业化流程完备、制作精良、出手阔绰的迪士尼,每年都要召唤为现实奔波的人们返回童年温暖的蛋壳,唤醒成人残存的公主王子梦,小憩以后满血走出影院,再与世界厮杀周旋。

“少女心”的永久普适性

1991年的动画版《美女与野兽》一举拿下两项奥斯卡金像奖、三项金球奖、四项格莱美奖与其他数不清的奖项及提名,同时也揽获了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体,并成功地开发了一整条衍生品商业链。

2017年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在预热期时,迪士尼出品的玫瑰塑料水杯及New ?Balance的主题运动鞋便在几天内售罄,足以看出粉丝对影片的热情并未因25年的间隔而消亡,而是变成了对翻拍经典的期待。

谈及真人版电影对动画版的忠实度,导演比尔・康顿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最完美动人的电影,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一个已经完美的东西。”《美女与野兽》真人版电影在尝试将动画版真人实景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少量改动是几处情节与人物背景的填充。

为了更为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影片将贝儿打造成一个21世纪的杰出女性形象,也增加了让原本动画世界情节更加圆润的几位配角。迪士尼的童话故事经久不衰,离不开它普适性的主题与所传达的积极精神。

主演艾玛・沃森并不需要对角色进行太多的诠释,因为影片中的贝儿仿佛是她的翻版。真实生活中的沃森:出生在巴黎,和爸爸一起长大,喜爱阅读,有独立精神,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庸。沃森毕业于常春藤高校,在《哈利・波特》系列饰演赫敏而成名的她并没有因为星途坦荡而放弃读书,2016年,艾玛・沃森为女权主义发声,呼吁男女平等。

影片将沃森的性格特点浓缩在贝儿生活的小村庄中:周遭的村民麻木封闭又愚蠢,识字且爱阅读的贝儿和她睿智的爸爸成了村里的另类。不施粉黛的贝儿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诱人魅力,连直男癌患者、军官斯科特都被她深深吸引。但贝儿当然不会屈从于斯科特为她勾勒的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贝儿在城堡中英勇救父,和怪兽王子斗智斗勇,最终她和怪兽王子因为在面对狼群时互助互爱以及他们对阅读的共同喜爱而打破藩篱,互生情愫。

放在今天,童话故事变成了一个图书馆钉子户知识女青年遇见面目全非还脾气暴躁的没落王子,相爱的概率低到尘埃。在 “你美你说了算”的颜控时代,迪士尼再度传递的是: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灵魂的吸引。

善良、自强、爱、慷慨、温柔、坚定……这些主题词是迪士尼一贯糅合到剧作的基础导向。如果王子没有那么幸运,救赎他的贝儿不具备这些美好的品质,王子将永远是城堡的困兽,为自私冷漠付出终生代价。而童话好在,它给犯错的人惩罚的同时,也给予其反省的机会。比起人面兽心的加斯顿,改过自新的野兽学会了爱而后得到救赎。这也是迪士尼一贯的风格,大方向传递健康、积极的心态,铺设圆满结局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所以,不论你是不是少女,《美女与野兽》的梦幻浪漫与正义能量都具有永久普适性。

如何用实力保证情怀?

无论是当年的《美女与野兽》《花木兰》还是这两年的《海洋奇缘》等,我们喜欢迪士尼电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每部都有好音乐听。动漫版《美女与野兽》中的主题歌《Beauty and the Beast》,经由席琳・迪翁和比柏・布莱森的精彩演绎,几乎瞬间红遍全球,成为至今百听不厌的经典。

据介绍,导演比尔・康顿为迪士尼执导的这部《美女与野兽》,还从1994年首演的迪士尼同名百老汇音乐剧中取材。而这部戏中,由动画片音乐作曲家艾伦・曼肯和蒂姆・赖斯创作的多首歌曲,都是动画片里所没有的。所以,这部戏更像一部音乐剧电影。

有趣的是,动漫电影《美女与野兽》的主题歌《Beauty and the Beast》是男女声对唱,那里的爱情是男女间相互倾诉。但在真人版中,这首美妙的歌曲却由那把憨态可掬的茶壶奶奶演唱,那是一种旁观者对爱的咏叹。画面中翩翩起舞的一对沐浴在爱中的“美女”和“野兽”,那种冲破一切世俗的藩篱奋不顾身的爱情令人艳羡令人心生感动。

和动画片相仿,真人版一样使用了大量多媒体制造的动漫效果。所以,拍成3D还是给观众的视觉增加了几分奇幻效果。和26年前相比,如今的科技手段早已今非昔比,那些悠鹄吹淖雷印⒅蛱ā⒉韬、茶杯、大衣柜、钢琴都被惟妙惟肖地赋予了真实的生命,那些雪中的森林、城堡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

为了还原贝儿的黄礼裙,剧组请来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获得者杰奎琳・杜兰。50多米的绸缎欧根纱与280米的丝线,再点缀216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这条最后与野兽共舞的标志性贝儿礼裙,耗时12000个小时,用料巨多的同时如羽毛般轻盈,且全部为环保有机材料。

远景可以看到迪士尼将野兽的城堡做成自己logo的样子,这样抢戏也是可爱。野兽城堡里舞会大厅的地板由12000平方英尺人造大理石铺设而成,大厅悬挂着10盏14×7英尺的大型玻璃吊灯,都是基于凡尔赛宫真实的吊灯设计而成。耗费了1500朵红玫瑰的背景墙,璀璨如星空般的大堂内8700多支蜡烛,以及耗时15周才制作完成的篱笆树木与2000根冰柱……整部影片华丽非凡,动用了1000人以上的制作团队全天候工作。从场景到服饰,迪士尼制作的精细度无可挑剔。

同时,真人版《美女与野兽》的演员阵容也很强大,除了上文提过的艾玛・沃森,《唐顿庄园》走红的“大表哥”丹・斯蒂文斯饰演野兽,卢克・伊万斯则饰演反派人物加斯顿,艾玛・汤普森饰演茶壶太太等,全明星压阵迪士尼童话,着实为这部电影提供了人气保证。

美女与野兽童话范文第2篇

>> 美女与野兽 《美女与野兽》 做素颜美女路人也能变明星 美女与野兽的较量 Savages当美女即是野兽 野兽美女出林门 为何美女总是配“野兽”? 美的代言:美女还是野兽? 3D蜜月:美女与野兽 为什么美女都配了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 野兽 坏话也能变钱袋 野花也能变财富 游客也能变冠军 车灯也能变聪明 沙子也能变真金 仓库也能变聪明 毒液也能变宝藏 坂田藤十郎扮美女与野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下载FotoMorch并安装。

然后在FotoMorph中新建一个Morph Sequence项目(如图1),顶部切换到Image标签,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空白框画布,点击左侧的Start Image,打开open标签,选择左侧画布中的图片,例如一张美女图,之后切换到End Image,选择一头雪豹的图片(如图2)。

我们发现这张图片的右下角有个水印,因此有必要对图片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单击左侧的“Deform”,在有水印的地方点击鼠标进行拖拽,将水印拖出图片。完成之后单击“OK”(如图3)。

选中顶端的Control标签,在左侧的美女图片的嘴角描出定位点,这时在右侧图片的对应位置也会生成对应的定位点,描画完左侧的定位点之后,要将右侧雪豹图片上的定位点调整到与左侧人像相对应的位置(如图4)。

接下来依次在鼻子、眼睛、头发等位置描出定位点。这里有个小技巧,由于图片不大,描画眼睛的时候相对费力,我们可以拖动两张图片中间的按钮来放大图片,放大左侧图片的时候,右侧图片也会随之同步放大,如果不想让右侧图片同步放大,可以单击那个小锁的图标,这样两边图片放大就不会同步了(如图5)。

总的原则就是――头对头,眼对眼,嘴对嘴。五官对应的越准确,效果就越好(如图6)。不满意则可以点击左边Delete All Dots删除所有的关键点重新勾画。

美女与野兽童话范文第3篇

在这样的情绪下,看了《金刚》。

同样的题材,给迪斯尼拍,就是《美女与野兽》。而在这部电影的最后,金刚没有变成王子,野兽还是野兽,所以,只能被杀死。这就是人类世界与童话世界的差别。虽然,在童话世界里,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才行。野兽再善良也不行,必须是被女巫施了魔法的王子,恢复了俊美的外表,才是完美的结局。

金刚虽然没有足够的智慧,但是有无比的力量和勇气。当他站在纽约的塔顶上,抵抗着子弹的袭击,用手折断撞向它的战斗机时,已经幻化成一个孤胆英雄,为了心爱的人,与敌人英勇奋战。这样的情节,让人很难分辨是非曲直。某一时刻,甚至希望金刚冲破这一切的阻碍,带着安回到孤岛上去。虽然这并非安的心愿。

女人总希望能有一个人,像金刚一样无条件地爱着她,视她如公主。然而他势必不是她最终的选择,因为他已是她的囊中物,不再稀罕。

看过电影之后,突然很想吃菠萝饭。也许是头顶羽盔、身披金甲的菠萝引发了我对金刚的同情,恁时,对水果的热情潮起。把新鲜菠萝从中间切开,取出果肉,切成碎粒,把虾仁、青豆、火腿丁、菠萝粒和米饭炒在一起,加上柠檬汁和椰奶,炒熟后再放进菠萝碗里。炒饭吸收了菠萝和椰奶的香味,口感清爽香甜。

水果一般都被当作零食或饭后甜点,很少当作正餐,这主要是由于水果不适宜烹调。然而,对于不喜欢做饭的人来说,水果却是很好的选择。水果的颜色鲜丽美观,可以刺激食欲;口感清爽甜美,又可以中和肉类的厚重味道;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可以满足身体的部分需要。

我们印象中的金刚,应该是只喜欢吃香蕉的,可是电影里的金刚却好像是食肉动物。据说,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园里的猩猩,主要是以吃蔬菜水果为主,比如苹果、香蕉、白菜等等,但是,它也不会刻意拒绝肉、蛋、奶。而且,大猩猩的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儿童。虽然它们也会有情绪,但是,很难像电影中的那样,有情有义。

美女与野兽童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沉默的羔羊;人格

当我从镜头上第一次看到这个著名的心理医生时,排除影片前面所给的暗示以及环境氛围,完全不能将他与囚犯、心理变态、“食人狂”这些个字眼联系起来。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汉尼伯,一头令人恐怖的野兽!这是影片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的,无论是借人之口,还是由他亲自执行。他静静地站在牢房中央,就那样静静地站着,双手垂下。可立刻又让人觉得并不是在立正,而只是稍息着像一头肆机而动的野兽。他说话的声音是那么傲慢,根本不屑于对寻常人运用他深奥的智慧,他的目光空虚而锐利,能够看到人的心底。他是一位博学家,也是一个连环杀手。因为他犯罪的特征是吃掉受害者身体的某一部分,固被称为“Hannibal the Cannibal”,但《沉没的羔羊》所讲述的却是寻找另一个连环杀手“Buffalo Bill”的故事。而正因为没有人能从汉尼拔的口中探知对查找野牛比尔有利的线索,才使FBI的上层想到派遣一个年轻的美女新手史达玲去做调查。于是,美女与野兽就成了这个恐怖故事的中心。很多人也看过另一部有关美女与野兽故事的影片——《金刚》,影片中,故事中野兽都未曾对美女构成过威胁,相反的,它却从始之终、义无反顾地一次次拯救美女并爱上了她,影片最后金刚的死或许应归因于美女。所以对于《沉默的羔羊》中海特医生来说,野兽的定义化身也注定了他的可怜与可悲。

《滚石》对《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的评价是:……影片的魅力在于将残忍的惊恐和宽厚的仁慈融为一体。我很认同这种残忍的惊恐与宽厚的仁慈的融合,但是我更加认为这种融合体的化身即为海特医生。因为他一面要担当着医生这一体面工作治病救人的角色,他是天使,然而另一方面,他却在疯狂地间歇性地杀人与吃人,这无疑又是恶魔或野兽的化身。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海特自身的矛盾,他可以医治别人的心理疾病,可是却无法使自己解脱病患;海特的目光中深藏的是彷徨与无助——他可以帮助他人却没有人能帮他。即便是他那看似从容不迫的举止和娓娓道来的话语,这些也只不过是这个可怜人唯一可以自我伪装和攫取他人注意的方式。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中,早期经验和望的内心冲突决定了个体今后人格的发展。在生活中,个体的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人格的发展扭曲,都能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原因。也就是说,是童年生活经历中的挫折或者阴影直接影响个体的性格、行为、观念等方面。影片中史达玲、海特医生和水牛比尔都是这样。 女主人公心理上的隐疾——童年父亲死去的创伤和看到被宰杀的羔羊在惨叫却无能为力的深刻愧疚及刺激——事实上羔羊没有沉默,临死前是定然的拼命叫着的,而小女孩的心却沉默了下来,把恐惧、抗争、不平等等都封锁在了记忆里,这些使她时常在梦中听到一种羔羊的尖叫声,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有一种羔羊情节。当成年后成为FBI学员的她看到那一个个被剥皮的受害者的照片时,这种潜在的羔羊情节又被深刻地激发了出来,让她义无返顾的甚至毫无畏惧的去一次次接近越来越可怕的恶魔,因为她想去拯救“它们”要那些困饶着她内心的尖叫声停止。在面对海特医生时,史达玲被海特一次又一次的剖析,内心却被这个恶魔般的男人治愈。海特的“宽厚与仁慈”在史玲达身上一次又一次的不断聚集融合。在他们二人这里我丝毫都没有觉察到海特对史达玲的危险性及威胁性,相反的我更多的是看了一种类似来自父亲般的怜爱以及史达玲对海特父亲般的信任,也由此在史达玲面前海特的兽性也被安抚下来,在史达玲面前海特的假面人格也不复存在。这一点对于海特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点我始终搞不懂,就是为什么在他们二者之间竟会出现如此微妙的关系,又为什么只在史达玲面前海特医生会显示他那内心善的一面?难道是由史达玲海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或许是史达玲的单纯、善良和未经世事使唤起海特意识里的正常的人格显现。然而即便是如此,这种史达玲对于海特医生安抚的状态也是短暂的,因为海特隐疾更深层的东西却未被发掘,而唯一想发掘他,对他感兴趣的却是那些惟利是图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海特的回击方式要么是不屑要么是伺机的杀戮。海特的可怜与可悲还不只在于此,在他自己面对自我的时候,选择的却是逃避,一个名副其实的著名心理医最终沦落的却同样也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找不出任何评论性的话语,更多的是感叹,感慨这个“可怜人”!海特医生是个象征阴影的角色,在他的潜意识里具有一种救世的情结。至少在最后他逃离时将一个警察象耶酥一样扎在那里可以反映出一点。他的吃人可能和一种原始的力量感有关,在南太平洋上以前所流传的曼纳信仰象征一类意思。当一个人试图去获得力量时,那些原始人就去杀另一个强壮的人。这样他可以获得那个强壮的人身上的力量和智慧,这种力量在宗教学上就称为曼纳。或许是自己内心得不到拯救的缘故,像海特这样的人更愿意去充当拯救他人的角色,要作为救世主,他又必须去不断的杀戮以攫取更多在他隐患内心看来的原始力量。其实,对于像海特一样的人,我们能预示到的就是他悲剧性的结局。然而我也在思考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的病态社会中对于人性的冷漠和漠视造成的吗?或许还有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原因吧!这些也更有待于我们去继续的发觉和思考。

我也在假想如果要治愈海特医生的隐疾或许他应该像史达玲一样,遇到一个像他自己那样聪明智慧,并且关注他人心灵际遇的人来帮自己摆脱梦魇。可是这样的人在哪呢?

参考文献:

美女与野兽童话范文第5篇

一个午后,我去乐儿家做客,参观了她室外的园圃。这个小园圃未见精心打理,几株绿植自由散漫地生长着。我注意到,在一丛扇形的绿植前,竖着一个纯白色的瓷瓶,柱式的瓶身,宽浅的盆面。我正要问这是不是刻意的摆设,乐儿就告诉我,这白色瓷瓶并不只是景观摆设,它其实是鸟儿饮水兼洗澡的水池。我听后很高兴,从这点可以看出,乐儿不仅喜欢艺术,还十分爱护小动物。

虽然那个午后,园中未见鸟儿来访,但不难想象,那些小家伙儿在外面玩得又累又渴又脏之后,来到此处饮水、梳洗,得有多么惬意。

除了鸟儿,这园圃也常有其他野生小动物造访。听乐儿讲,有一天她在园圃发现一只蜥蜴,不知为何受了重伤,蜷缩在绿草丛中。乐儿赶紧打电话给“电线”――一个负责野生动物救援的公益机构。之后,按该机构提供的建议,乐儿和先生一起驱车,把蜥蜴送到诊所接受兽医的义务治疗。可惜这只蜥蜴实在伤得太重,没办法救治,为了不让它在痛苦中死去,兽医为它注射了安乐药剂。乐儿为此事,遗憾了好久。

有一回,乐儿送给我一本她出版的儿童图书。这是一本诗配画的精美图书,书中乐儿按从A到Z的字母顺序,描绘了澳洲土生土长的飞禽走兽,还配上了一首首押韵的儿歌。当时,乐儿如数家珍般,指着书中各种各样的鸟兽虫鱼讲给我听,使我增长了很多澳洲野生动物知识。回到家阅读时,我信手翻到字母X的页面。在这一页面上,乐儿画了3种澳大利亚已经灭绝的有袋哺乳动物的遗骸,所配小诗为:不是所有的动物,仍与我们同在。此处它们的骨架,展现它们的体态。它们灭绝了,我们低头默哀。身带育儿袋的狮子,先于我们离开。塔斯马尼亚老虎,死于动物园的囚笼。照顾动物生命吧,让灭绝不再!

乐儿出版这本儿童图书的初衷,是因为她大女儿一家移居苏格兰。乐儿常常给两个小外孙写信,附上她手绘的动物和自编的儿歌,让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小外孙,能熟悉并喜爱澳洲的动物。慢慢积累多了,她便将这些绘画、诗歌整理出版,献给更多的澳洲儿童,让孩子们了解野生动物,并能爱护野生动物。

乐儿与野生动物的故事,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科学美容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潇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

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