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范文第1篇

一、受灾情况

入汛以来,我市先后多次遭受暴雨、风雹和山体滑坡灾害。尤其是10月28日以来,由于持续强降雨,我市遭受了198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大面积山洪、滑坡、泥石流山地灾害,致使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公路、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毁损,__县城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汉江洪峰两次大大超过警戒水位,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

1、降雨强度大。全市平均降雨量高达83.8 毫米,部分县区高达 152.6 毫米。降雨导致汉江干流和各主要支流出现重大汛情, 汉江流量达到15200m3/s,超出警戒流量5200m3/s;__城区两次一号命令, 汉江沿线两次组织紧急撤离淹没区群众17728户、61588人。

2、地质灾害频发。全市因灾发生滑坡、泥石流20__多处,迫使44839户,186232人紧急撤离,其中百亩以上的滑坡、泥石流达420多处。

3、受灾范围广。灾害使全市10个县区都遭受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灾害涉及全市135个乡镇,受灾人口142.3万人,成灾79.6万人;农作物受灾124.5万亩,成灾70.5万亩,绝收28.5万亩。因灾死亡 24人,失踪51人。

4、灾害损失严重。因灾倒房37375间,涉及15234户、55181 人;损坏民房79714间,涉及27540户、100591人;紧急转移安置 29130户、101235人。特别是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冲毁干线公路 12.5公里;冲毁通讯电缆214杆公里,光缆180公里;冲毁堤防959处、171公里,小水电站27座,水文站17个,塘坝296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6329万元。

二、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及时安排部署了防汛工作,组织力量对沿江城镇、病险水库、滑坡险段和危房校舍等重要部位进行了多次全面检查,逐一制定防汛预案,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夯实了防汛抢险工作责任和措施。灾害发生后,全市上下紧急动员,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开展了抢险救灾工作。

1、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灾情发生后,市级领导迅速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赴灾区一线实地指挥抢险救灾;受灾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了防灾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和查灾排险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前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冲锋在前,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把灾害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2、认真安排灾民生活。我们把保障灾民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当务之急。按照实物救灾的原则,采取由县乡政府负责,以村组为单位,党员干部包干到人的办法,逐户逐人安排灾民生活。

3、严密防范地质灾害事故。针对山体土壤含水饱和,续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增大的情况,我们果断采取了防范、抢险和治理措施。一方面,对各县区山体滑坡情况尤其是新发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居住在危重滑坡险段的群众,果断实施了撤离,对有滑坡隐患和险情的地段,落实了监测人员、监控责任和防抢预案,确保一旦出现险情,人员能够迅速安全撤离;另一方面,对已出现的滑坡,及时组织群众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清理。同时,在省地质专家的指导下,初步对宁陕县城周边的重危滑坡山体进行了调查,提出了人员回撤和县城清理的初步意见。

4、抓紧抢修基础设施。采取群众会战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办法,紧急组织施工力量,尽快恢复“三通”。

5、扎实开展生产自救。在做好灾民生活安排、严防地质灾害续发、抓紧抢修“三通”的同时,迅速组织县乡干部深入灾区,带领群众广泛开展生产自救,加强受灾农作物的秋田管理,切实抓好秋季成熟农作物和林特产品的采收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组织地搞好劳务输出,尽力增加灾民收入。

三、今后一个阶段全市工作重点

总的要求是: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一手抓生产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全面夺取抗洪救灾工作的胜利,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

一是扎实安排灾民生活。进一步以村为单位,逐户逐人摸清底子,继续实行党员干部包抓等有效措施,分阶段安排好灾民基本生活。在采取救灾简易房、分插安置、投亲靠友等措施的同时,迅速启动灾民建房和抢修工作。继续抓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能安全越冬。

二是抓紧抢修基础设施。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投工投劳,迅速抢修水毁公路、电力、通讯、水利和市政等基础设施,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抓好中小学危房校舍的排危加固工作,确保师生安全;采取学生分流、就近转学、外地寄学、腾出公房、搭建临时校舍等办法,确保灾区的每一名学生9月15日前全部能够正常上学。

三是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迅速深入农村,组织发动群众加强受灾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抢收成熟秋粮作物和多种经营产品。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和灾民参与基础设施抢修,千方百计增加灾民的现金收入。

四是继续抓好防汛防灾。严密注意灾情 ,加强预测预报;对全市山体滑坡情况和防滑措施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监测、防范、抢险、撤离和

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不出现因山体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五是确保经济建设方面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努力创造条件,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超额完成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任务,拉动经济增长。

四、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市这次灾害涉及的范围大,损失相当严重,目前气温下降较快,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有几个问题恳请省委、省政府帮助解决:

(一)关于灾民生活安置和建房补助问题。一是全市因灾需紧急转移安置灾民29130户、101235人,需紧急转移安置资金500万元;二是全市有142.3万人受灾,成灾79.3万人,新灾造成缺粮群众达20万人,通过余缺调剂,邻里相帮等办法可解决10万人口粮问题,仍需国家口粮救济10万人,入冬前需救济粮450万公斤,需口粮款700万元;三是全市灾民越冬棉衣缺口10万件,棉被缺口7万件;四是全市因灾造成3730人伤病,其中重伤病人员932人,请求省上帮助解决灾民医疗防疫补助款200万元.

(二)关于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问题。一是我市国省干线公路的恢复请尽快安排资金,力争年底前恢复到灾前水平;二是农村公路水毁修复问题,请求省上补助抢修费用500万元 .

抢险救灾范文第2篇

概况:xx村隶属于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区中心地带,地处石人山半山腰,是滑坡、岩崩的高危地带,加上民房是祖上留下的土木结构居多,分散在两山一沟,信息、交通不便,旱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给救助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按照xx街道办事处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编制本村防御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村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下设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员(各村民小组长)组成。

(3)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地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5月1日—7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填制发放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置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黄早平保管。

抢险救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

抢险救灾是我军担负的多样化军事任务之一,军队作为抢险救灾任务中的突击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军参与的几次大规模抢险救灾行动来看,尽管军队抢险救灾已经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但是抢险救灾法律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一些条款规定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军队抢险救灾实践中的一些常见涉法问题规定不明,使得军队的相关行动缺乏法律依据。缕清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让我军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得到更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更好地发挥军队在抢险救灾行动中的突击作用。

一、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法律依据

我军参加抢险救灾行动有以下几个层次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其中“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即是我军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宪法依据。国防法第58条明确规定:“现役军人应该发挥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4条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wWw.lw881.com

在宪法和国防法的基础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于2005年6月7日颁布了《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条例规定了军队在抢险救灾任务中的法律地位、职责任务、指挥协同、物资装备保障、费用承担、奖励抚恤等内容,是我军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具体法规依据。

二、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法律在不同的层次上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目前军队抢险救灾的法律适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综合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法律适用中出现最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程序启动方面规定不明确

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应以各级政府请求为主要形式,以主动施救为必要补充。军队发现紧急险情、灾情,在地方政府未来得及请求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规定主动实施抢救行为,同时向上级报告。但是条例对于哪些情况属于部队可以主动采取行动的紧急情况,并没有做具体的细则规定,使得部队不好把握。由此带来主动采取行动情况下的军队后勤保障、救灾费用承担、军人合法权益维护等问题无法明确。因此,需要在立法上对军队主动参加抢险救灾的条件、标准作出具体规定。

2.军队参与灾后重建任务方面规定不明确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预案中,都将军队的职责任务规定为应急救援和处置,而不是预防和恢复重建。抢险救灾条例对军队的任务作了适当拓展,规定军队在必要时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但是条例对军队协助重建的条件、标准、时间节点、费用承担等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使得部队参与重建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必要的费用来源。

3.军队参与抢险救灾训练组织问题规定不明确

条例规定有关军事机关应制定参加抢险救灾预案,组织部队开展必要的抢险救灾训练。但是军队的性质、驻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不相同。训练演练具体由谁组织,哪些部队有必要开展训练,预案的制定是否应与地方政府救灾预案联动等问题都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规范。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省军区系统、各驻军部队都有一些自己的应急训练方式和经验,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在面临大规模的抢险救灾任务时,容易产生各行其是,协调困难的情况。抢险救灾立法应适当汲取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在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经费保障等问题上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将军队参与抢险救灾的训练组织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

4.军队的紧急处置权设定不明确

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为抢救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财产,部队时常会面临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而此处置措施可能会损害其他合法利益的情况。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处置权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具体内容作了规定。但抢险救灾条例对军队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是否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何种情况下采取紧急处置并没有明确规定。军队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遇到紧急处置情况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

5.军队抢险救灾行动中的征用问题规定不明确

抢险救灾任务往往事发突然、情况紧急。部队预有装备物资一时很难满足大规模救灾任务的需要,在灾区临时大量采购又很不现实。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容许国家和军队有过多的反应时间,就会产生须紧急征用民用装备、物资、房屋土地的问题。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2条规定了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的条款。但是我国现行法律中,除了以动员令为前提的国防征用外,涉及军队征用的只有戒严法第19条第1款,该条款规定了执行戒严任务的解放军现场指挥员的临时征用权。抢险救灾条例并没有对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面临的紧急征用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6.军队抢险救灾行动中的军事交通问题规定不明确

《国防交通条例》规定军车在战时和特殊情况下可以优先通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安全规范》则规定,对有交通违法行为的正在执行紧急公务的军队和武警部队车辆,应当立即放行。然而作为交通部门主要执法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中具有“优先通行权”的只有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并未将军用车辆列入优先通行车辆范围。军队执行任务时的优先通行权尚需要协调解决,抢险救灾任务不属于战时,但是任务的紧急性决定了优先通行权会影响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这一点在法律上应得到明确和统一。

三、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的对策

1.对《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进行修改补充

如上所述,抢险救灾条例在程序启动、参与重建、训练保障、费用保障等方面规定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细化。例如程序启动中军队主动救灾的条件、标准和事后授权程序的规定;军队参与重建行动中各层级法律规定的一致性,救灾行动与重建行动的界限划分,军队参加重建的必要性标准制定;军队参与救灾训练的军地联动,预案编制和费用保障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使作为军队行动具体法律依据的抢险救灾条例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抢险救灾范文第4篇

一、抢险救灾中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违法乱纪问题。在抢险救灾中,武警官兵接触钱物机会多,管理不善,容易发生抢、盗和私藏钱物等问题。大的灾害发生区域,不仅有家庭,还有一些国家金融机构,由于自然灾害的强力破坏,大量的钱物和贵重物品被掩埋在废墟之中,由于灾情严重,这些钱物往往处于无人管控之中。如汶川救灾过程中,某总队在救灾期间,官兵从废墟中仅搜出现金3700多万元、金银手饰和贵重物品500多件、有效证券价值近1亿多元。

(二)警民纠纷问题。武警官兵参加抢险救灾,大多数时间与灾区群众打交道,一方面对于我们武警部队服务人民,树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是个较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不到位,则容易发生警民纠纷等问题,如私入民宅、私拿救灾物品、与群众争水争食争购物资等容易引起警民纠纷事件,严重损坏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

(三)事故伤亡问题。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一是随时都要经受地震余震、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龙卷风、森林大火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自身安全受到影响;二是天灾发生后,灾区次生灾害横行,武警官兵不仅冲在抢险救灾最前线,而且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经受疾病考验的几率最大;三是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官兵一旦开赴灾区,就如同上了战场一般,夜以继日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例如抗震救灾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武警官兵要面对繁重的任务,夜以继日地进行抢险救灾,不仅没有时间休息,就连吃饭睡觉都难以顾上,精神高度紧张,对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身体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第四是自然灾害对我武警官兵家庭也造成较大伤害,特别是地处灾区的部队和家是灾区的官兵,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受灾,而这些人员中,大都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二、抢险救灾中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建强管理网络,加强部队组织管理

一是完善组织,进一步建全管理网络。武警部队遂行抢险救灾,部队受任务、驻地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出现“多地部署,数线作战”的态势,在原有组织基础上,要根据部队现有情况,重新建立各种组织,以便加强部队组织管理。在原有行政组织基础上,根据抢险救灾实际情况,再层层建立管理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和骨干党员,把管理网络建全起来。使抢险救灾官兵人人都在组织之中,人人都在管理之中。二是要划分责任,让管理网络发挥作用。有职无责,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工作难以落实。因此,在抢险救灾中,抢险救灾部队必须把管理责任细化到每个单位和官兵个人,让每一个组织都发挥作用,让每一名官兵肩上都有责任。特别是管理层,要根据抢险救灾实际,针对抢险救灾区域大,通信难,危险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划片分区专抓,坚持定人定点包干。

(二)依法从严施管,加强官兵行为管理。要想抓好抢险救灾中的管理工作,严格管控人员是抢险救灾任务的一个重点。一要明确抢险救灾中的管理规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武警法》,这部法律是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基本法律,也是官兵依法行动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对抢险救灾中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中遇到的涉法问题有详细的规定。二要明确宿营地和现场管理规定。要明确人员活动范围。把划分的管理区域向官兵通报,使人人皆知。严格人员、车辆出入规定。严禁官兵非任务外出和单独外出,禁止探亲访友。确因任务必须外出时,提高审批权限,由所在地最高指挥员批准,明确活动范围、外出时间和注意事项。三要依法奖惩。严格执行抢险救灾纪律是确保任务完成的保证。按照严于平时、严于其他部队的原则,依法搞好奖惩。首先要以奖励为主,抢险救灾一线的部队要及时进行总结表扬,加大奖励的力度,大力开展火线入党,火线立功受奖等激发官兵抢险救灾热情的奖励活动。不失时机地运用先进典型激发官兵的斗志,对正确对待家庭困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要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大力宣扬他们的事迹,激励大家学先进,比先进,正确对待暂时困难;在家庭受灾严重的官兵中开展“舍小家顾大家”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性宣扬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扎实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做好抗震救灾官兵的安全稳定工作,就是要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特别是家庭受灾的官兵,各级干部骨干要靠上去,防止他们因思想不稳定发生事故,特别是基层中队(连)干部骨干要与家庭受灾的官兵结成互助对子,做到思想工作有人做,实际困难有人帮,行为举止有人管,确保官兵的思想稳定。再次对于违抗命令,不服从管理,不履行职责,贻误战机,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等违规违纪人员,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以警示部队。

(三)结合驻地实际,搞好生活管理

抢险救灾范文第5篇

油料保障

油料保障,是指组织油料和油料装备供应、管理所采取的各项保证性措施及进行的相应活动。包括计划筹措油料及油料装备,开设野战油库(加油站、加油点),组织油料补给等。计划筹措油料及油料装备的主要内容包括:预计油料消耗量,分配油料消耗限额,组织油料及油料装备储备,拟制油料保障计划等。预计油料消耗量的方法通常有标准法、基数里程法(摩托小时)和经验法;分配油料消耗限额应本着“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分配油料消耗限额,油料消耗限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按需分配法、标准分配法、概略分配法、系数分配法四种;油料储备通常是在携、运行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具体区分时,可采取重点加大、平均加大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拟制油料保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任务与保障关系,包括上级与本级的供应关系、本级的供应任务和配属部(分)队的供应关系;油料保障力量部署,包括部署形式、油库(站、点)的配置位置、保障力量编组与分工及预备力量的建立等;油料及油料装备储备基金,包括上级规定、本级对下级的区分;油料消耗限额,包括上级的规定、机动限额、分配形式和方法及保障重点等;油料补充,包括抢险救灾前、抢险救灾中的油料补充方法、加油的组织形式等;技术保障,主要是明确油料装备的修理与后送;其他有关事项。野战油库(加油站、加油点)一般配置在本级后勤地域内的适当位置,其展开地幅应充分考虑灾情影响,具体布局应根据油库规模、库区地形和保障任务等确定,主要形式有分区布局和多点综合布局两种。野战加油站的主要任务是为过往车辆和运输分队加注油料。开设野战加油站,应以运(加)油车和加油挂车为主,采取以车代库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强机动性,提高动中保障能力。野战加油站一般配置在本级后勤地域内的主要路口附近,并应靠近野战油库或运输分队,有良好的迂回道路,方便车辆进出加油。野战加油站开设数量,应根据部队抢险救灾任务、后勤部署形式、保障任务、保障能力以及灾情、地形、道路等具体情况而定。野战加油点通常以少量加油车或运输车配以加油装置编成。开设在远离油库、加油站,不便于库、站保障的地域。其任务是对单独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分队和零星车辆实施定点和机动巡回保障。其数量可根据油料保障的实际需求确定。组织油料补给的方法主要有:定点补给、伴随补给、前送补给、自领补给、调剂补给。

军需物资保障

军需物资包括给养、给养装备器材、被服、装具及日用品。其保障内容主要包括军需物资的预计、筹划、储备、补给和管理。预计军需物资需要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给养物资、被装物资和日用品需要量的预先计划。给养物资需要量预计主要根据给养物资供应标准、部队供应实力、抢险持续时间、热食保障率、物资损失率等因素确定。被装物资需要量预计主要以替换率和供应实力为依据计算,日用品需要量预计通常按一个月量进行预计,具体数量可由部队视情确定。军需物资筹措的方式主要有后方供应、就地筹措。后方供应通常采取下级申请供应与上级计划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就地筹措可分为依靠地方支前机构筹措和部队直接从市场采购两种方法。军需物资储备应当以移动储备为主,视抢险需要适当加大储备。军需物资补给主要包括抢险救灾饮食保障、被装保障和现场日用品供应等。现场饮食保障通常包括热食保障、野战食品保障和饮水保障等。野战被装保障通常分为换季被装保障和替换被装保障。现场日用品供应由军人服务社(小卖部)负责,一般采用配合销售、随机销售和利用地方供应网点销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军需物资管理要坚持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收发、登记、统计制度、点验和检查制度。

营房物资保障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口腔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卫生厅

地火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西南公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