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要事迹怎么写

主要事迹怎么写

主要事迹怎么写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1篇

我叫xxx,生于xx年xx月,是xx学校x年级x班的一名小学生。我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各科成绩都很好;在实践中能够勤于动手,敢于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在班级工作中,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多次受到表彰。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2、写获得的奖项:

对待学习一丝不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担任班干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乃至全年级都名列前茅,是一名“常胜将军”;曾经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文明小学生的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获得全国青少年“XX杯”征文优秀奖和三等奖,还获得过20XX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XX奖。

3、生活方面的爱好: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2篇

我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我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身作则模范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上学期我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

上课,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就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课后,我认真做好作业,提前预习好次日要上的新功课;省下的时间,我就可以读自己喜欢的《少年百科知识》、《动物世界》等课外读物,上网了解社会大事,查找学习资料,又是我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另一途径.

每当学校组织劳动时,我总是积极主动,我从不会怕苦,怕累.因为用自己的辛苦换来学校的美丽是很值得的.整理花园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花园中种的都是月季花,月季花的刺是很锋利的.因此,为花园拔草,每次我都会伤痕累累.可我从不害怕,因为花园因为我而更好看了.

每逢下雨时,我总会留在后面,看班里的门窗是否关好.在一次关门窗时,因风太大,窗户重重地打在了我的额头上,顿时,我的额头流出了鲜血,我不怕疼,因为我换来了班里的安全.除了检查门窗外,看扫帚有没有少,也是我每天必须要检查的事.教室里没垃圾袋了,我连续从家里拿来两卷垃圾袋;教室里擦洗的毛巾没了,我从家里拿来很多干净的旧毛巾;教室里没有钟表,我自己掏钱为班级捐献一个钟,并随时为它换上电池……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使我一直牢记在心中.在一次新学期开学时,我们班的一名同学因在楼梯上乱跑误撞,不小心将五年级的一名同学撞到了升旗台上,这位同学的额头撞在了升旗台上的棱角,鲜血顿时直往外流.我看到此番景象之后,并没有慌乱.我连忙告诉老师,并协助老师一起把这位受伤的同学送到了村卫生所.

毛泽东同志尽管是一个国家的首领,在他回自己的故乡韶山时,请老师毛禹珠吃饭.席间,毛泽东向老师敬酒.既然一个地位高尚的人都这么尊敬自己的老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尊敬老师呢?在村里遇见了老师,我总是要先打招呼.当每次老师批评我时,我总是虚心接受,从不会反驳,因为我知道,老师是为了我好,老师是为了我的前途才批评我的.

我与人为善,在学校与同学们相处时,我总是和他们团结友爱,当同伴们发生争执时,我总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和好.再一次跳绳时,我和其中的一名同学吵了起来,事后,我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应向她认错.自从我向她认错之后,我们两个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从那以后,我也深深的明白,团结同学是多么的重要.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疑问词;岛效应;语用预设;焦点;逻辑式移位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227?05

一、引言

移位是生成语法框架内重要的句法操作,名词组移位将名词移到IP的指示语位置,疑问词移位将疑问词移到CP的指示语位置。然而,移位还必须遵循一系列的限制规则。比如,英语疑问词移位遵守岛效应,疑问词不能从复合名词组、主语、附加语等短语中移出,请看下列例句。

(1) a.*Whati did you read [NP a report [CP that John bought ti]]?

b. *Which booki did John go to class [CP after he read ti]?

c. *Whoi did [NP a story about ti] amuse you?

(Lasnik & Saito[1])

(1a)中的what从复合名词组内移出,(1b)中的which book从附加语内移出,(1c)中的who从主语内移出,这三个例句中的疑问词移位都违反了岛效应的限制,因此都不合格。

汉语疑问词是否遵守同样的限制规则呢?汉语与英语不同,疑问词没有移位到句首位置。处于岛中的疑问词,有的可以在岛外解释,有的不可以,如例(2)所示。

(2) a. [NP [CP他写什么]的书]最有趣?

b.* [NP [CP他为什么写]的书]最有趣?

相关文献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疑问词在逻辑式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语迹遵循语迹原则,(2b)不合格的原因是“为什么”的语迹违反了语迹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疑问名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疑问性质;疑问副词是算符,在逻辑式移位到CP的指示语位置。(2b)不合格是因为“为什么”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违反了临界条件。本文首先扼要地回顾这两种观点对岛效应的解释,然后指出它们存在的理论问题,最后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岛效应作出解释。

二、两种句法解释

第一种观点由Huang[2]提出,他认为疑问词论元能够在岛外解释而疑问词附加语不可以。第二种观点以Tsai[3?5]的一系列论文为代表,他认为疑问名词能够在岛外解释而疑问副词不可以。

(一)疑问词论元/疑问词附加语

Huang[2]认为语迹原则能够解释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Chomsky[6]提出语迹原则来解释英语疑问词移位的主语/宾语不对称现象。

1. 语迹原则:语迹必须受到适当管辖。

2. 适当管辖:A适当管辖B,当且仅当A管辖B并且(a)A是词汇语类或(b)A与B同标。

可见,适当的管辖语包括N0、V0、A0、或P0等词汇语类和语迹本身的先行语,Infl或AGR不可以充当管辖语。

请看下列例句。

(3) a. [S’ Whoi [s do you think [S’ that [s John saw ti]]]]?

b. *[S’ Whoj [s do you think [S’ that [s tj saw John]]]]?

(3a)中的Who由从句宾语位置移至主句句首位置,句子合格;(3b)中的Who由从句主语位置移至主句句首位置,句子不合格。(3a)中的动词saw管辖who的语迹ti,遵守语迹原则。(3b)中,Infl和先行语who都不能充当语迹tj的管辖语,因为Infl不是词汇语类,who不处于语迹tj的最大投射―内层S’内。

我们再来看汉语疑问词的情况。根据适当管辖的定义,语迹的管辖语是词汇语类或是其最大投射内的先行语。疑问词论元语迹的管辖语是V0或P0,疑问词附加语语迹的管辖语是先行语,要使先行语适当管辖语迹,二者必须处于同一个最大投射内。疑问词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后,我们得到(2a,b)的逻辑式(4a,b)。

(4) a.[CP什么i[NP [CP他写ti]的书]最有趣]?

b.*[CP为什么j[NP [CP他tj写]的书]最有趣]?

(4a)中动词“写”管辖疑问词“什么”的语迹ti,(4a)遵循语迹原则;(4b)中疑问词“为什么”不处于语迹tj的最大投射―内层CP内,因此不能充当tj的管辖语,(4b)违反了语迹原则。

(二)疑问名词/疑问副词

Tsai[3?5]认为“谁”“什么”“哪里”等疑问名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量化性质;“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副词是算符,在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这种观点的事实依据是疑问名词可以用作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而疑问副词不可以,如(5)所示。

(5) a.如果谁欺负你,请告诉我。

b. 他什么都喜欢。

c. *如果他为什么欺负你,请告诉我。

d. *他为什么都喜欢。

(5a,b)中的“谁”和“什么”分别用作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而疑问副词却没有这样的用法,如(5c,d)所示。因此,Tsai认为疑问名词在逻辑式仍处于原位,由处于外层CP标志语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疑问副词在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2a,b)的逻辑式为(6a,b)。

(6) a.[CPOp[NP [CP他写什么]的书]最有趣]?

b.*[CP为什么j [NP [CP他tj写]的书]最有趣]?

(6b)中的“为什么”在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NP和CP两个界限节,违反了临界条件,因此(6b)不合格。

(三)存在的理论问题

上述两种观点应用到了语迹原则和临界条件,但是这两条原则本身面临着严重的理论问题[7?9]。

“管辖”是语迹原则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成分统领关系,但是其本身是个非统一的概念,包含了中心语和补足语的关系,中心语和标志语的关系,移动的成分和其语迹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到了最简方案时期,因为它不符合一切从概念必然性出发的基本假设而被完全放弃。此外,Rudin[10]提供了事实依据来证明语迹原则不是一条普遍原则。保加利亚语多项疑问句中,所有疑问词都处于句首位置,如(7)所示。

(7) [CP [koj]i za?to] [C’ ti kupil knoga] (谁为什么买了这本书?)

疑问词za?to“为什么”和koj“谁”都位于句首位置,za?to“为什么”处于CP的标志语位置,koj“谁”嫁接到该位置。显然,koj“谁”不能成分统领其语迹ti,例(7)违反了语迹原则。但是,例(7)是合格的疑问句,说明语迹原则在保加利亚语中不起作用。

临界条件是移位的限制条件,一次移位不能同时跨越两个界限节,但是,临界条件的适用范围却含混不清。(4a)中的疑问词“什么”在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两个界限节NP和CP,显然,(4a)违反了临界条件,但是(4a)是合格的。Huang[2]的解释是,临界条件只适用于句法移位,对逻辑式移位不起作用。Tsai[3?4]认为(6b)不合格的原因是,“为什么”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两个界限节,违反了临界条件。(4a)和(6b)中的疑问词移位都是逻辑式移位,(4a)可以违反临界条件,(6b)却必须遵守。由此可见,临界条件没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临界条件的另一个理论缺点是与最简方案不相容。生成语法发展到最简方案阶段后,句法推导的唯一目的是生成合格的逻辑式,逻辑式在任何阶段都可以拼读。管约论时期句法移位与逻辑式移位的区别不复存在,临界条件是否适用于逻辑式移位的规定都是不合理的。

三、语用预设新解

除了理论方面的问题,相关文献在语言事实的认定上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以往的研究都认为“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这四个疑问词不遵守岛效应,可以在岛外解释。然而对于“为什么”“怎么样”是否遵守岛效应,却存在较大的分歧。Huang[2]认为“为什么”和“怎么样”是疑问附加语,遵守岛效应;Shi[11]认为所有的疑问词都是变量,岛效应与汉语疑问词无关;Tsai[3, 4]认为表方式的“怎么样”和表目的的“为(了)什么”不遵守岛效应,而表结果的“怎么样”和表原因的“为什么”遵守岛效应。本文的观点是原因疑问词遵守岛效应,而其它疑问词都不遵守,例证如下。

(8) a. [我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b. [[怎么样赢得]的胜利]才算光明正大?

(9) a. [我们为(了)什么学习]才有意义?

b. [[他为什么(谁)写]的书]最畅销?

(10) a. *[他为什么来]比较好?

b. *你不愿意用[[为什么他赚来]的钱]?

我们发现“怎么(样)”出现在主语岛(8a)和复合名词岛(8b)中,句子都是合格的,说明“怎么(样)”能够在岛外解释,不遵守岛效应。(9a)合格说明表目的的“为(了)什么”可以在主语岛外解释。(9b)的接受性似乎比(9a)要弱,但是如果我们把“什么”换成“谁”,句子的接受性就大大增强,说明表目的的疑问词可以在复合名词岛外解释,不遵守岛效应。例(10)不合格,说明原因疑问词遵守岛效应。

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作出解释。Karttunen[12]的研究表明,所有的特指问句都可以分解为预设和请求两个部分,疑问词是带有疑问特征的存在量词。比如,问句(11a)的预设是 x,张三昨天在超市买了x,答句(11b)告知x的具体内容是牛奶;(12a)的预设是$x,张三昨天在超市碰到了x,答句(12b)确定x的值是李四;(13a)的预设是$x,张三昨天在x买了牛奶,答句(13b)确定x的值是超市;(14a)的预设是$x,张三在x去北京,答句(14b)确定x的值是明天。Tomioka[13]发现,原因特指问句与其它特指问句不同,其预设中不包含存在量词。比如,问句(15a)的预设中没有存在量词,因此其答句既可以是(15b)也可以是(15c)。原因特指问句的预设究竟是什么?Tomioka[13]的答案是原因特指问句的预设是陈述句,而且该陈述句的命题值为真。同样以(15a)为例,该问句的预设是“张三在超市买牛奶”这个命题为真。如果这个命题为假,即“张三在超市买牛奶”这个事实不成立,我们就不能提出(15a)这个问句。

(11) a. 张三昨天在超市买了什么?

b. 牛奶。

(12) a. 张三昨天在超市碰到了谁?

b. 李四。

(13) a. 张三在哪里买了牛奶?

b. 在超市。

(14) a. 张三什么时候去北京?

b.明天。

(15) a. 为什么张三在超市买牛奶?

b. 因为超市的东西便宜。

c. 因为张三喜欢喝牛奶。

既然原因问句的预设中没有确定的存在量词,那么其提问的对象是什么?原因问句的答句回答的又是什么?对相关语料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原因问句的答句不是唯一的,它们随着原因问句的焦点变化而变化。焦点是句子中意义比较突出的部分,是说话人需要传达的新信息,汉语采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来标记焦 点[14]。例(16)用重音来表示焦点,例(17)用焦点标记词“是”来表示焦点。

(16) a. 我不会说∧英语。

b. 我不会∧说英语。

c. 我不∧会说英语。

(17) a. 小王明天是出差。

b.小王是明天出差。

c. 是小王明天出差。

(18) a. 为什么张三在购物?

b. 因为他太太出差去了。

c. 因为他不上班。

比如,如果问句(18a)的焦点是“张三”,那么其答案就是(18b);如果问句(18a)的焦点是“在购物”,那么其答案就是(18c)。本文认为,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一个句子的焦点语义值是焦点引出的选项命题的集合[15],原因问句的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假设焦点“张三”的选项集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成员“张三的太太”,答案(18b)说明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他太太在购物。假设焦点“在购物”的选项集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成员“上班”,答案(18c)说明的是为什么张三在购物而不是在上班。

下列包含焦点标记的语言事实可以支持本文的观点。

(19) a. 为什么是张三在擦黑板?

b. 为什么张三只擦黑板?

(20) a. 因为张三值日。

b. 因为桌椅已经擦了。

原因问句(19a)和(19b)的焦点标记分别是“是”和“只”。(20a)说明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其他人擦黑板;(20b)说明为什么张三只擦黑板而不擦桌椅。(19a)的答句只能是(20a),(19b)答句只能是(20b),说明原因问句提问的对象是句子的焦点,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

基于原因问句与其它疑问句在预设和答句方面的不同,本文认为“为什么”在逻辑式不移位,其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

(21) a. 为什么张三在购物?

b. 张三为什么在购物?

(22) a. 因为他太太出差去了。

b. 因为他不上班。

(21a)与(21b)的唯一不同点是“为什么”和“张三”的顺序,两句的结构如图1所示。

(21a)与(18a)相同,其答句既可以是(22a)也可以是(22b)。但是,(21b)的答句只能是(22b),也就是说,(21b)的提问对象不可能是“张三”。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而“张三”是句子的主题(如(23b)所示)。而且,充当主题的“张三”在“为什么”的辖域之外,不可能成为“为什么”的提问对象。

上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讨论了原因问句与其它特指问句的异同,认为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其答句是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原因问句的语用预设性质决定了疑问词“为什么”在逻辑式不移位,其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这样,原因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就迎刃而解了。请看(24)和(25)两组例句,(24)合格而(25)不合格。

(24) a. 我们讨论[李四为什么辞职的问题]。

b. 你关注过[李四为什么辞职的问题]吗?

c. [李四为什么辞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5) a. *[他为什么写的书]最有趣?

b. *[我们为什么讨论这件事]最有意思?

c. *张三[因为李四为什么没来]而不高兴?

这六个例句中的“为什么”都处于岛中,(24a)、(24b)和(25a)为复杂名词岛,(24c)和(25b)为主语岛,(25c)为附加语岛。(24a)和(24c)为陈述句,(24b)为是非问句,说明这三个例句中“为什么”的辖域都没有跨越岛。与(24)不同,(25)不能理解为合格的陈述句或是非问句,只能理解为不合格的特指问句。这三个例句都只包含“为什么”一个疑问词,因此“为什么”的辖域必须是整个句子,也就是说,(25)为特指问句的唯一可能就是“为什么”在岛外得到解释。(25)中“为什么”的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的矛盾导致了这三个例句不合格。

四、结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两种句法观点对岛效应的解释,并指出它们存在的理论问题。接着我们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作出解释,结论如下:原因问句的预设中不包含任何存在量词,而其它特指问句的预设中都包含存在量词;原因问句的预设是陈述句,而且该陈述句的命题值为真;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随句子焦点的变化而变化,其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原因疑问词“为什么”的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因此无法在岛外解释。

参考文献:

[1] Lasnik, Howard, Mamoru Saito. Move α: Condi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and Output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11?12.

[2] Huang C.-T. James.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M].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129?218.

[3] Tsai, W.-T. Dylan. On Economizing A’-Dependencies [D]. MIT, 1994.

[4] Tsai, W.-T. Dylan. On Lexical Courtesy [J].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999, 8(1): 39?73.

[5] Tsai, W.-T. Dylan. Left Periphery and How-Why Alternations [J].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008, 17(1): 83?115.

[6] 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 Dordrecht: Foris, 1981: 248?253.

[7] Pesetsky D, Torrego E. T-to-C movem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Ken Hale: a Lif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1: 355?426.

[8] Stepanov A, W.-T. Dylan Tsai. Cartography and Licensing of Wh-Adjuncts: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J].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08, 26(4): 589?638.

[9] 薛小英. 量词提升与辖域解释[J]. 当代语言学, 2006, 11(3): 221?234.

[10] Rudin C. On Multiple Questions and Multiple Wh-Fronting [J].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988, 6(3): 445?501.

[11] Shi D X. The Nature of Chinese Wh-questions [J].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994, 12(2): 301?333.

[12] Karttunen L.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questions [J].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77, 1: 1?44.

[13] Tomioka S. Why questions, presuppositions, and intervention effects [J].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009, 18(2): 253?271.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4篇

2010年3月7日,我**大学**学院分团委发起组织了一次“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早上七点的时候,同学们大多感到了集合地点,守纪律、有秩序的等车、上车。车行至****烈士陵园,我们首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祭奠、宣誓活动。敬献鲜花之后,同学们举起右手,与老党员一起宣誓:在家中,要当勤劳懂事、孝顺父母的孩子;在学校,要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学生;在社会……坚定响亮的誓言环绕在烈士纪念碑的碑头,也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宣誓人的心中。

站在纪念碑前,我的心情不能平静。这一方大碑,上书总理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方碑,代表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英雄之士们的伟大精神,附着了无数用生命换取我们今日美好生活的革命前辈的英灵,站在这方碑下的我们,要怎样才能秉承他们的遗志,用自己的行动去告慰这无数英灵?

怀着敬仰之情,我去参观了烈士墓,并将带来的白花献在了人民英雄吉鸿昌的墓前。

吉鸿昌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934年11月24日,经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必然是因为他做出了英雄的事迹,但影响力多么大的事迹,没用强大的思想、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理念做后盾,都不能成为英雄事迹。英雄长眠了,他为党的主义、人类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英雄的精神永存!信念永存!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不忘英雄的志向,学习英雄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民族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新社会里真正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一点事。

参观到无名烈士墓的时候,我的眼眶里有泪在打转。如若说吉鸿昌英雄戎马一生,壮烈牺牲后“赢得生前身后名”,那么他们呢?据讲解,他们在邙山牺牲后被葬于乱坟岗,解放后被重新安葬于,烈士陵园,无军衔、无军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谁知道他们牺牲是年龄几何?有多少正如坟前拜祭的我们一样正值花样青春?他们的青春,或许正如我们一样,有忧愁有梦想。可是当敌人来了,他们放下一切,亲人、爱人、生命……冲了上去……

不,他们没有亲人、爱人,也没有放弃生命。正是出于对这一切美好的热爱,为了亲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爱人得到尊严和自由,为了成就更多的生命,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躯体,他们的热爱、他们的坚持正因为他们的牺牲而被更多人热爱、别更多人坚持……

既然拼搏,何必在意所谓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尤其是在和平年代。但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远大的目标、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努力了、拼搏了、奉献了的灵魂就是每个人的英雄!新时代的年轻人,这不是一个成就战斗英雄的时代,这是全国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的时代,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念,去努力、去拼搏,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

在烈士纪念堂里,我更加了解了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生活条件的艰苦:露脚趾的草鞋,补丁摞补丁的袜子,磨出丝的毛巾,写秃了的笔尖……穿着舒适美观的衣服、提着装满食物和水的包,我是那么的羞愧,我何德何能享受这一切啊?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日子,他们却不能生活的哪怕更好一点了……

看过这一切的我,怎能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优越条件?怎能不懂坚持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怎能不好好学习以便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怎能不热爱生活孝顺父母?怎能不为中国共产党的高贵品质而感动?怎能部位自己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而感到骄傲自豪?怎能不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早日加入这个光荣的组织?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5篇

哈哈,蒙混过关了!孙小小暗暗高兴。其实,她并不是不想上学,只是想躲过发试卷的那一尴尬时刻。

下午,孙小小背着书包来到班里,抽屉里放着两张试卷。她拿出来一看,语文,95。再一看数学,58!哎……“你语文考了第一名耶!”同桌刘一飞急忙告诉她。“有什么用?数学都不及格。”“我们俩差不多。”刘一飞把试卷拿给孙小小看,他的语文61,数学99。“我数学第一名,你语文第一名。不过今晚要倒霉了,老师让我们把试卷带回家让家长签字,明天还要交上去。”刘一飞叹着气说。

“我不也一样嘛!”孙小小嘀咕道。以前考试要家长签名,尽管也被骂,可都是及格的分数,没想到这次竟然考了个不及格。

放学后,孙小小磨磨蹭蹭地收拾书包,心里想着回家怎么交代。刘一飞也故意慢吞吞的。等到大家都走了,刘一飞忽然对孙小小说:“哎,我有个办法,不如我们……”他凑近孙小小的耳朵,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这样行吗?能蒙的过去吗?”孙小小深表怀疑。

“试试吧。人家说,男生和女生的名字一看就能区别出来。只要我签你爸爸的名字,你签我妈妈的名字,不就行了?老师总不会把以前试卷上的签名拿出来对照一番吧?”听刘一飞这么一分析,孙小小答应了。他俩相互在对方的试卷上签了名字。刚签完,值日生拎着水走进教室,他们要来打扫卫生了。孙小小和刘一飞赶紧将签了字的试卷塞进书包,飞奔出教室。

回到家,孙小小锁上房门,才开始订正试卷。

第二天早上,课代表就将试卷收上去,交给老师了。

一上午过去了,平安无事。刘一飞说:“怎么样?我说没关系吧!”“不一定。如果下午班会课老师不问,那肯定就没事了。”

在孙小小不安的等待中,最后一节班会课终于到来了。班主任王老师是语文老师。她走到班里,对大家说:“这次测验,大家考得不怎么理想。你们回家也都让家长签字了。我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家长把你们训一顿,而是想把你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给家长做个通报,让他们有所了解。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有把试卷拿给家长看,字是怎么签的呢?”

听到这里,孙小小的心几乎蹦到了嗓子眼。“孙小小,刘一飞,你们上来!”王老师突然说道。孙小小双腿发颤地走上讲台,刘一飞站在她身边,紧张地发出“吭哧吭哧”的喘气声。王老师递给他们一支笔,“刘一飞,你给我写‘孙大庆’这三个字。孙小小,你给我写‘张丽’。相信你们都会写吧?”

孙小小在纸上写字的时候,手直发抖,刘一飞则紧张地舔着嘴唇。写完后,王老师拿起那张纸,又从讲台上拿出他们俩的试卷,说:“奇了怪了,孙小小,你的笔迹怎么和刘一飞妈妈的笔迹相同?刘一飞,你的笔迹怎么和孙小小爸爸的笔迹相同?哦,我明白了。”王老师指着刘一飞说,“原来,你就是孙大庆?你是孙小小的爸爸?”王老师又指着孙小小,“你是刘一飞的妈妈?”全班哄堂大笑,笑声差点把屋顶掀翻。孙小小和刘一飞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王老师的脸像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眯眯笑着的脸转瞬间拉成了钢板。她扫视了大家一眼,严肃地说:“你们少和我耍花样。我教了你们五年,谁的笔迹我不认得?还代签呢!学习不好不要紧,但要学会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你们倒好,不知道反思,却想用这些歪门邪道来骗家长、骗老师。明天,把你们的家长请到学校来!”孙小小要哭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刘一飞也后悔得要命,早知道这样,那还不如不签呢,现在后果更严重了。

孙小小回到家,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她硬着头皮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可是天空很宁静。孙小小抬起头,却见妈妈温和地说:“这件事我们也有责任。是我们对你的要求太高了,也太严了。”“以后好好学,不要害怕,争取下次考试有进步!”爸爸也说。孙小小惊讶地看着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第二天听孙小小一说,刘一飞惊奇地叫了起来,“真的呀?你爸妈说的话,怎么和我爸妈说的话一模一样呀?”

“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补数学。有可能,我妈会让我上数学补习班。”“上那个干吗?”刘一飞说,“不懂的题目你干脆问我好了!”

“哎呀!”孙小小拍着刘一飞的胳膊,急急地说:“我们互相补习,不就行了吗?我帮你补语文,你帮我补数学,这不正好两不相欠嘛!还能省下一笔钱零花。”两个人说着,哈哈笑了起来。如果没有这次代签,他们还想不起来可以用自己的所长去帮助对方呢。孙小小和刘一飞还定了个协议:谁进步快,就请对方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