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资料

鲁迅资料

鲁迅资料

鲁迅资料范文第1篇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13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幕;

6、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使东三省成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

鲁迅资料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

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

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

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巨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

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

(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

2、重点指导。

(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绍()馆()段()厉()弛()

招()管()断()历()驰()

(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归纳多音字。

4、理解词语的含义。

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

料理——办理,处理。

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

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

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

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书塾”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

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

(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

(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

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

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联系。

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

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

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西南角上)

(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外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

(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

(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

(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

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

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

(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组自学。

(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

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

(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承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

(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

(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

(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制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制的?

(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

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

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

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

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

鲁迅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鲁迅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始终是一个我们无法绕过的标杆式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不仅被奉为民族魂的象征,而且成为中国学子挥之不去的一个教学符号。最近几年,中学教材中有关鲁迅作品的遴选问题一直众讼纷纭,极端者甚至提出要将鲁迅逐出中学教材,可谓掀起一股“反鲁风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与中学教学界掀起暴风骤雨不同,诸多高校对鲁迅教学的争论几近于无,各个高校的鲁迅教学,似乎各自为战,更缺乏探讨与交流。针对这一境况,根据我近八年的现代文学的教学经验,在认为现代文学的讲授中,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探讨不仅不可回避,而且是我们进入现代文学、理解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何引导大学生理解鲁迅,如何引导新世纪的学子进入鲁迅作品所营造的思想世界,如何在理解的同时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时代性反思与汲取,仍是高校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僵化与冷漠:当前高校学子对待鲁迅的基本态度

对于新中国的普通民众而言,鲁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精神符号,而这一符号的定型,恐怕离不开这一铿锵有力的论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用三个“伟大”与三个“家”来界定鲁迅,在为鲁迅罩上了一层炫目光环的同时,也无形中为鲁迅教学设置了诸多藩篱,为人们的认知带来了诸多限制,甚至成为让年轻学子望而生畏的一个僵硬的符号。

高校学子在进入大学课堂以前,已经通过中小学课本、通过反复的量化的考试认识了鲁迅,在他们的学习经验中,鲁迅永远跟战斗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精神就是跟他们格格不入的战斗精神,鲁迅就是一个横眉冷目的战斗文人,对鲁迅,他们一直是又怕又恨,怕其中繁复的思想分析和那些文白交杂的语言,恨中学几乎每次考试都有鲁迅的问题,甚至在不少中学校园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这种“怕”,一方面源于高度意识形态下被迫学习鲁迅的不愉快的经验,这种经验抽干了鲁迅丰盈的思想内涵与文学特质,而成为一种僵化的意识解读。另一方面则与当代鲁迅教学一直未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有关。中学时代的鲁迅教学多为应付考试,设置标准答案,而这些答案多与当下生存经验有不小的隔阂。因此,这些学生进入大学课堂,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基本固化于中学课本的定义,而这一定义基本局限于的上述论述。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当高校教师试图将鲁迅及其作品引入课堂,学生们要么以冷漠的姿态敬而远之,要么沿袭固化的知识背景,对鲁迅进行程式化的解读。

我系尝试开过鲁迅研究的选修课,结果选课者人数寥寥,不少学生宁愿去选枯燥的应用写作,也不愿意学鲁迅,问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一是鲁迅在中学已经讲得够多了,不想再听了,其二是鲁迅的作品不好看,看起来很吃力;其三是鲁迅是革命时代的偶像,现在已经过时了。他们对鲁迅课程普遍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听、不看、不想,这种冷漠态度,对照西方高校学子对经典作家如荷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热忱,的确值得我们焦虑,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是否被接受的问题,而涉及现代经典如何被传承的命题。当被诸多学者视为文学大师与精神大师的鲁迅已经不能吸引年轻学子的心灵,已经不能激发他们潜在的精神诉求,现代文学该依靠什么来传承自我?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2]在以高速度的方式跨步走在21世纪的未来之途的同时,如何让学子重新点燃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的热情,如何让学子意识到鲁迅并从生存经验的深处去感受鲁迅的重要性,显然颇值得思虑。

除了以冷漠的方式来抗拒鲁迅以来,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子多以僵化的方式来阐释鲁迅及其作品。在课堂上,每当问及鲁迅其人其文的问题时,学生们的回答基本雷同,都是基于中学课本教学而衍生的标准答案,比如,让学生阐释《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看法,答案不外乎“狂人是封建传统的反抗者、是吃人社会的牺牲品”这一僵化的答案,除此之外,这些年轻的学生似乎失去了自我发挥与想象的能力。与以冷漠姿态对待的鲁迅的学生比较而言,他们虽然对鲁迅产生了兴趣,但这兴趣是在僵化的知识体系上形成的固定的认知图式,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另一种冷漠,即缺乏发现与创造力的冷漠,同样值得高校教师注意。

那么,面对日益疏远鲁迅的年轻学子,如何去引导他们发现鲁迅、理解鲁迅,从而在一个关乎心灵与精神的层面重新认识鲁迅的意义,的确是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二、立体呈现与差异性解读:如何理解鲁迅及其作品

由于配合革命宣传的需要,鲁迅一直处于“被塑造”的过程中,特别在新中国成立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鲁迅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僵化的革命文化的符号。我认为,要让高校学子真正理解鲁迅,必须打破这一僵化的符号阐释,从立体呈现与多元透视的角度出发来学习鲁迅,让学生理解鲁迅其人其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对鲁迅一体化的论述在学术界、思想界开始破冰,并逐渐趋向多元形态的探讨,李泽厚、刘再复、林贤治、王富仁等学者纷纷从不同层面来讲述鲁迅,探究鲁迅的深层次思想,为我们立体地把握鲁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通道;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的一些日记与书信也纷纷出版,为进一步理解鲁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高校教师的教学不应再是为了应付量化考试,不应再是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因此,在讲述鲁迅其人时,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方式:其一,将刘再复等学者有关鲁迅其人及鲁迅精神的解读作为参考文,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理解后,对其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诸家的评价进行概述,并阐述自身的心得,这样不但有利于吸收当代大家的文化思想,而且可以从一种批判继承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其二,引导学生去阅读鲁迅的第一手资料,如鲁迅的书信、日记,鲁迅本人的作品,等等,从第一手资料出发,来体会鲁迅的精神品格与其人生历程。这种借助原始资料与大家评说的方法,不仅能打破僵化的鲁迅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一种思想性、历史性的层面来理解鲁迅,并通过多方面的资料阅读,形成一个立体的鲁迅印象,从而知道,鲁迅并不是一个符号,也并不只是一个横眉怒对的战斗者,他有过寂寞孤独的人生体验,有过漫长的思想成长道路,他的意义并不在于革命意义上的冠冕堂皇,更在于他对现代知识分子思想人格的潜在影响。

只有理解了鲁迅的真实的人生世界与思想世界,才能真正深入理解鲁迅的作品,并在其中寻求到现代精神确定的意义所在。在鲁迅作品教学层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文本的多义性,引导他们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差异解读,进行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都必须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与创造,“……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而且,“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3]。当代读者与经典之间的阅读与被阅读,也可视为超越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充满张力与创造性的对话性阅读,才会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更何况,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并非因为其意义内涵是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而是因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经典充满多义性与创造性的内部往往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产生新的内涵。比如,阿Q形象在新文化时期,具有反封建性的功能,而到了新的时代语境下,他的形象内涵自然可与当代文学的劣根性等结合起来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只有立足于时代语境之中,立足于自我的生命体验,才能对经典进行创作与传承,鲁迅的作品作为现代文学经典之作,它在不同时代同样有不同的意义维度,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尊重自我感受与生存体验,从创造性的角度来阐释鲁迅的作品。

其二,鲁迅的作品可谓博大精深,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连篇累牍的阐释,也仍然不能夸口真正读“懂”,因此,面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鲁迅,更忌讳以主题先行的方式来人为地阐释鲁迅,要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真正兴趣,需要从作品的细节入手,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共同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鲁迅为文的魅力与趣味所在。比如,我带领学生以细读的方式共同赏析《在酒楼上》,就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思想意识分析,发现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但讲述的并非作者自己,而是作品的主人公吕纬甫,但是,作为叙述者的“我”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讲述者,而是参与到故事进程中,与主人公产生对话关系,形成互相渗透的作用,其中隐藏了鲁迅复杂的内心冲突。这种复调式的小说书写,如果不通过逐句的文本细读,是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的。

其三,带领学生学习鲁迅作品,不能就作品论作品,否则会陷入狭隘的文本泥淖,应该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导入作品形成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将鲁迅作品与同时代的中外作家作品进行类比性研究,这样不但能丰富作品的内在涵义,而且能让学生在一个比较视野下,生成对鲁迅作品的深刻认识。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为现代思想的一个标杆,高校教师有责任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新一代的学子理解鲁迅,热爱鲁迅,并传承鲁迅精神。

参考文献:

[1].新民主主义论.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鲁迅资料范文第4篇

宋时娟女士的文章,披露了尘封已久的为已故孙中山举行基督教祈祷礼这一历史细节的真相,写得原原本本,有根有据,详尽可读。我在退休前读过两遍的《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版),有两处提到为孙中山举行的基督教祈祷礼,可惜邵氏日记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读此书,也忽略了基督教祈祷礼这一重要历史细节。读了宋女士的文章,随即从书架取下邵氏日记,找出以下两条史料:

“(3月17日)午后鲍罗廷因孙科等主张于十九移灵之期,为 孙 公在协和医院教堂举行耶教祈祷礼,与孙科等抗议甚烈。”(第132页)

“(3月19日上午)十时顷 孙公灵榇自协和医院至礼堂,由家族等举行耶稣教祈祷式。十一时后,灵榇由协和医院行经东长安街向中央公园进发。”(第133页)

第一条史料已为宋女士所征引。我由宋女士的文章及飞德先生的《编余琐谈》想到,要弄清、说清长期被刻意回避、隐瞒、否认的历史细节,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里附带说一下,史料价值很高的邵氏日记只印了2000册,有人跑了南京的几家图书馆,包括南京最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借到。不知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没有可能重印此书(差错较多,须一一订正)。

读了石湾学友的文章,感触甚深。主要一点是:不但鲁迅的著作影响深远,而且他骂人的话也影响深远。鲁迅骂梅兰芳,殃及池鱼,几十年后,在“”中,中国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庚因为在1959年吸收梅兰芳入党,遭到批判。鲁迅骂顾颉刚骂得很凶,骂他“红鼻”“梅毒菌”等等。顾颉刚在“”中被批斗,并被罚每天早晨到所在单位扫地一小时(扫了一个月,当时已年逾七旬)。日记被抄走,作为“罪证”。住房被迫让出三间,供三户人家居住。他遭此厄难,原因之一是被鲁迅骂过(也许是为缓和关系,当年顾颉刚曾登门拜访鲁迅,被鲁迅轰了出去)。

陈漱渝先生是研究鲁迅的著名专家,深知为鲁迅立传的甘苦。他在文章里谈到了鲁迅到西安讲学。《蒋廷黻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11年3月版)对此事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蒋氏在书中说,“1925年(应为1924年)春,陕西省省长刘镇华派代表至平津,聘请著名学者暑期到西北大学演讲。与我同行的尚有16名学者……在西北大学夏令营演讲是很辛苦的。那儿的学生比平津的年纪大,像人面狮身似的坐在教室里,他们太没有礼貌,不是喧闹就是打盹。”(第118页)演讲人中有鲁迅,他出版过一本《中国小说史略》。“他在西安所讲的仍为他那本书中的旧套。……他和我们相处不仅很客气,甚至可以说有点胆怯。……人们绝不会料到他居然是一个文学与政治纷争中的重要人物。”(第119页)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征引史料很多,都是大段古文,]有相当古文功底的人读起来会感到困难。胡适曾批评鲁迅这本书评论太少,鲁迅表示接受。1923年12月28日,他在给胡适的信中说:“论断太少,诚如所言。”鲁迅在西安讲《中国小说史略》,那些学员未必能听得懂,未必接受得了。鲁迅这次讲学共计12小时,得到的报酬是讲课费及川资300元大洋。

鲁迅资料范文第5篇

就学术研究资源来说,情况也与以前发生了改变,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纸媒学术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相对于以前的纸媒学术资源,网络学术资源虽然已经被大多数研究者所悄然利用,但对其较为深入的认识、归纳、研究还没有被提上日程。如一位历史学界专家所称“我们对学术的研究往往落后于学术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开创性学术研究,不得不对网络学术给予高度的重视”按照百度网的概括,网络学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信息自由,来源广泛;信息量极大,传播范围极广;信息内容庞杂,质量不一;具有多媒体和超级链接特性以及交互性等。而网络学术资源的主要类型则有:数据库资源;学术网站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组织机构资源;学术研究相关资源等。现代网络的特点可归纳为:包容性、开放性、自由性。它的出现已经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著名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也称,“所有媒体是一些人类器官的延伸———精神的或者物质的。轮子是脚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媒介,随环境而变化,引发我们感觉接受的统一指数。每一个人的感觉扩展,改变了我们的所想和所做的方式———我们领悟世界的方式。当这些指数起了变化,人类也变化了。”因此网络为现代学术研究带来的不仅仅是某种程度上的便利,更是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深层研究思维的改变。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网络对学术研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袁济喜教授认为的,“网络数据库的推广,打破了图书垄断,但数据库无限制的膨胀,导致了一种数据库写作文体,从而失去了学术原创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利用网络的便利进行学术造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等。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数字化建设

第一,多个网络电子数据库的建设就人文学科来说,中国首次大规模将现代网络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术研究的尝试始于上世纪末。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CNKI工程(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是在中国范围内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由此各种学术资源开始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了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并实现了各类资源利用上最大限度的及时、高效和便捷。这些大型数据库包括了人文社科领域在内的多种学科,所涵盖的史料信息量巨大,且不断处于更新增补的过程之中。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它们基本上将多年来公开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一网打尽了,并且电子化检索系统对于查找相关资料也非常方便迅捷。此外还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原名《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负责研制和编辑)、维普资讯网等大型数据库。上述大型数据库都是综合性质的,现代文学史料也自然包括于其中。

第二,网上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当网络时代到来,人们对于图书馆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人们多靠翻卡片到书库寻找所需资料,但随着各图书馆网站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查询的电子化。各网站除了介绍本馆概况、服务项目、专题资料以外,多有“馆藏目录检索”一项。人们通过网络检索就能迅速获知所要查询的图书馆是否有所需要的图书资源。对于现代文学史料工作而言,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电子资源中有些还提供全文浏览功能。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在这里不但可以查询各种图书目录,还可以在线阅读各种图书及期刊。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期刊如《现代》、《新月》、《文艺复兴》、《文学季刊》、《万象》等,都实现了在线全文阅读,且可以按照题名、出版者、责任者、出版地、出版时间、目录等多种方式检索。此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当然也还有部分重要的现代文学民国期刊如《新青年》、《小说月报》、《抗战文艺》等尚未扫描上网。功能相似的网络资源还有浙江大学主持的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合作计划(简称CADAL)的民国期刊数据库子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这些网络电子资源在使用上可以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研究者对民国期刊的研究需要。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数十万种电子图书及近万部学术讲座,在电子书查找及视频史料等方面走在了前列。而超星数字图书馆中的超星名师讲坛,实现了在线听课,更是不可多得的鲜活资源。以上种种网上数字图书馆,借助于缩微、扫描、网络传输等数字化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各种与现代文学相关的专题学术网站网络资源中的现代文学史料还包括一些专题性的学术网站。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网上文学馆、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网、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当代文化研究网、当代中国文学网、左岸文化网、诗生活及很多现代作家研究会创办的专题网站,如北京鲁迅博物馆网站、北京老舍纪念馆网站、中国茅盾研究网、郭沫若研究中心、巴金文学馆网站、鲁迅纪念馆、穆旦纪念网、徐志摩纪念网等。这些专题性网站都收藏有诸多作家的文字、图片、影像方面的史料,一方面为部分文学爱好者提供相关领域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也是研究者查找收集资料的部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