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it技术

it技术

it技术

it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IT技术的“日常生活化”;自然化;影响

一、IT的引入与虚拟社区的建立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IT业起步至今已经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IT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快,IT技术如何从最开始令人震惊的社会事件发现到被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熨平,这一自然化的过程源起于IT专业技术知识人才的出现,这支队伍人数伴随IT行业在日益壮大 ,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专业实践内容的日益丰富,一个依附互联网形成的为有着相同爱好、经历或与IT相关业务的网络用户服务的虚拟社区产生了,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

二、IT技术的日常生活化

(一)IT技术初入日常生活产生文化震惊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军事目的而采用的一项工作,经过20世纪后30年的发展才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初IT技术的产生带来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技术神秘性对具有惯习的日常生活产生冲击,产生文化震惊,人们对这个知道的比自己多的多的并且运算速度超过人脑的庞然大物感到惊奇和震惊,那个时候的计算机还不为多数人所熟悉和使用,使用计算机还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

在中国曾掀起三次计算机的普及高潮,普及的对象已经涉及一切有文化的人,可以想象对IT技术的震惊和好奇会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接受的教育而消减。随即进入IT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第二个阶段,IT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为日常生活服务。

(二)快速更新换代的IT技术抚平产生的文化震惊

日常生活的经济适用性和重复性特征习惯简单重复旧有的行为。然而,由于IT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当新的IT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已有的IT技术所包围,因而新技术产生的社会震惊要小于最初进入民众日常生活。这个过程的实现是专业IT知识群体专业知识社会化和普通民众IT知识内在化两个过程结合实现的。

1. IT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客观化。(1)IT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制度化的过程。人们的所有行为都会倾向于习惯化,在习惯化的过程中,偶然逐渐采取有规则的形式变为可以预见的行为。行为的规则在行动者行为中保留、传递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沉淀化。IT精英群体借助网络语言把习惯化的行为超出特定的行动情境而传递下来,这样用语言文字把行动规则巩固下来就产生了制度。进一步,行动的规则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执行和巩固,逐渐被互动网络中成员接受为一种传统。(2)IT专业知识合法化的过程。合法化的功能是使已经制度化的“初级秩序”客观化,在客观上可以得到,在主观上听起来可信。IT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的专业知识通过“类化”、“定型化”后在网络虚拟社区形成一种彼此共享认同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或制度得以被执行和传递需要“合法化”的保证,它向人们解释和证明制度化的行为何以如此。

2. 非IT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内在化。这个过程是通过行动者个人的社会化而实现的,包括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1)初级社会化是个体在孩童时期经历的最早的社会化,初级社会化的关键是“概化他人”在意识中的形成,当概化他人的概念在意识中晶化时,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之间的一种对称关系便确立下来。在这一内化过程中,个体对客观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父母。(2)次级社会化是制度或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亚社会”的内在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次级社会化是获取专门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扎根于劳动分工,爱好信息技术或从事IT工作的人们最先获得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多数次级社会化中,不需要个体对重要他人的情感认同,只需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相互认可即可,这时人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内化各种IT知识。

IT群体的专业知识不断外化、客观化为客观知识,非专有知识群体又不断通过社会化来内化各种专业知识,共同构成技术的“自然化”循环往复的过程。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专业知识又对民众的日常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

三、IT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IT知识主观化使IT知识内化为普通大众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加速社会知识的生产和进步

主观知识不断地转化为客观知识的过程就是社会知识加速生产的过程。IT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社会实践等途径所获得的各种新的IT知识、新发现源源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客观化到社会共有知识体系中,个体通过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等过程而内化那些贮藏在各种载体上具有创新性的客观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拥有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IT行业的更快发展

社会知识因主观知识不断地转化而提高质量,有利于促进了科学研究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通过应用其科研成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知识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人们通过交流和学习社会知识提高了素质,产生出新的消费需求,刺激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普通大众新的消费需求将促使IT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伴随IT行业出现的IT群体,他们拥有的专业知识不断客观化以及普通大众将IT知识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渗透、循环往复实现技术的日常生活化。与此同时融入日常生活后的IT技术在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各种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合理引导IT技术融入日常生活,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it技术范文第2篇

手工条件下进行审计工作,主要是利用算盘、计算器等工具,采用审计查账法、审计分析法、审计调查法等方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查;在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主要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工具采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开展审计工作,这无疑是审计技术的一大进步。由于计算机技术日益进步且管理方法日益电算化,计算机作为重要的审计工具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对审计实施方法的影响

目前,人们一般把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技术称为CAAT技术。所谓CAAT就是Computer assisted auditing techniqu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由一种或一系列专门针对某项审计职能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组成。在审计中借助它进行符合性测试或实质性测试。从而获取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证据。作为辅助审计技术,只要被审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进行大的变动,就能使审计人员在短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处理大量数据;审计人员还可以直接审计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本身并打印出数据副本;可以长期作为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因此,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一种经济、适用、长期受益的IT方式,被各审计单位广泛采用。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据检验技术。数据检验技术是指审计人员设计出一些虚拟的经济业务数据,提交给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根据检测的目的,检测数据应包括合法和非法的数据。将系统对检测数据的处理结果与审计人员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以确定系统控制是否存在并有效地执行。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检测数据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检查的范围也受审计人员对该系统的了解和想象力的局限。

2、平行模拟技术。平行模拟技术是审计人员模拟被审计单位对实际数据的处理情况而设计的一系列程序,它可以将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数据用审计人员的程序重新处理一遍,以验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平行模拟技术在日常审计中主要动用的方法是ITF(Integrated Test Facility)。ITF是一个建立在活动数据文档基础上的程序,使得审计人员能够不影响企业真实营运或财务数据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大部分的电子商务软件包都配有ITF设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VAN或第三方网络供应商对控制系统进行交易测试,当然前提是企业必须授权VAN接受审计人员启动的交易并将其发送至客户的信箱中,这种交易测试可以持续进行或者周期性进行,再将测试结果与期望结果相比较,从而得到验证;另一种替代方案是建立一种特定的审计交易类型(在VAN登记),重复现行发生的交易,并将结果反馈给审计人员,由审计人员对结果进行评估。

平行模拟技术具有不破坏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文件,审计人员可以在不增加很多成本的情况下,扩大样本规模,独立地进行测试的优点;但这种技术的使用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如要求审计人员要注意所选取的数据要有代表性,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也要达到被审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

3、嵌入审计模块。嵌入审计模块技术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中加入为完成审计目的而编写的程序。嵌入的审计模块是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按照审计人员的要求,以特定的时间间隔,或在系统中的数据达到某种条件时,为审计人员生成和输出有关的报告、嵌入审计模块主要以在线监测的方式被运用在审计工作中。在线监测是考虑到电子商务的交易数据可以会消失或改变的情况,而通过网络系统在交易进行的过程当中对企业业务的敏感和重要环节的即时监测,从而发现异常情况,掌握审计证据的技术。在线监测系统应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迅速提交用户告警的详细信息和进行准确的告警定位,从而提醒审计人员异常情况的出现;也可以进行在线查询和实时测试,获得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另外,监测系统还可以依据所储存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提示客户进行及时的维护预防。

嵌入审计模块技术虽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动态的监控,但它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就应予以考虑,并应建立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嵌入的审计模块及其生成报告。由于嵌入模块审计技术的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只适用于选定的范围。

4、远程审计。远程审计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过人机合作,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非现场的审计工作,远程审计主要实现审计信息网上传送和信息资源共享,审计人员只要把自己的计算机与网络连通,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给予的审查权限,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完成除实地盘点和观察外的大部分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审查远距离外的计算机信息功能;调用系统的审计功能或使用审计软件对系统的经济信息进行抽样、审查、核对和分析;使用电子邮件向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客户和供应商等进行函证;在网上复制有关文件或数据等审计证据、编写工作底稿等等,审计项目负责人可以在网上制定审计计划,给在不同地点的各审计人员分配审计任务;在网上复核助理人员的工作底稿,并对助理人员给予指示与帮助;随时了解审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各审计人员的工作;草拟和签发审计报告,远程审计尤其适用于对电子数据的审阅、核对、复算、询查,但对于需要实物鉴定或就地盘点的审计证据,还必须依靠就地审计的方式,如观察或盘点等获得。

远程审计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超越时空的特点,更具时效性,可明显节约审计费用,它的运用范围较广。

(二)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IT审计结果最终应以报告书形式归纳,向企业的最高领导提交。原则上,IT审计报告由承担该审计的IT审计人员完成,并在得到IT审计负责人的认可后方可提交。一般来说,IT审计报告大致由综合审计意见及个别审计意见两部分组成。

1、综合审计意见

综合审计意见包括本次审计的概要,重要的问题以及综合的结论。大致包括以下各项:(1)IT审计对象范围、实施日期及实施过程的概要;(2)IT审计目的;(3)重大问题及改进对策方案的概要;(4)本次审计的综合结论。

2、个别审计意见

个别审计意见是指在IT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所在及现状;(2)考虑这些问题的危险性及影响;(3)IT审计人员提议的改进对策。

IT审计报告是对IT审计实施的最后归总,目的是让被审计部门的最高领导明白该信息系统在可靠性、安全性与有效性等方面整体的状况及重大问题所在,IT审计报告必须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要考虑到有些企业领导不是信息系统专业的,因此技术用语或专业用语要尽量少用,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最好附加一些说明。另外,对于企业最高领导想了解的问题或存在的疑问等,必须给予明确的回答。

在起草IT审计报告时要注意:(1)专业用语不能过多;(2)劝告的内容不能过于抽象,要尽量具体;(3)对于缺陷,一定要有明确的证据;(4)要有具体的解决实施方案,并考虑实施的可能性;(5)解决方案要考虑费用与效果比,费用不能过高;(6)详细的技术事项另付说明;(7)报告书中不能有对个人的攻击;(8)要考虑机密信息的保护。

IT审计报告书的内容包括:(1)IT审计人员制作IT审计报告的时间;(2)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结果;(3)系统存在的问题;(4)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劝告;(5)根据改进的劝告提出的改进方案;(6)其他的必要事项。

需要指出的是,IT审计不是以提交报告书为结束,而是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要跟踪整改的状况,确立IT审计跟踪制度。

被审计部门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计划,IT审计师随时与被审计部门接触,了解跟踪整改的状况。如整改进展缓慢,要帮助找出原因,促使整改的完成。IT审计要达到最终目的,审计结果的跟踪是不可缺少的,并要使其成为一种制度。

此外,IT审计师还要对一年中的审计活动进行汇总,向经营者(被审计部门)提交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包括以下项目:(1)IT审计人员的变动;(2)IT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3)按照基本计划预定的IT审计活动的实施状况;(4)特别重大的问题及整改状况;(5)下年度IT审计计划的主题。

it技术范文第3篇

纵观世界,随着数量空前的产品和服务发挥出 IT产业的优势,在 IT中产生的赢利计划也应运而生,IT完全可以化身为业务或产品,从而带来更好的市场前景及更多的赢利。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促进商家由产品、服务竞争转变为商务模式的竞争,因为创新的商业模式本身会产生价值的放大效应。对于信息技术项目,照搬以往传统市场经营方式难免会招致失败。同样,一个成功的创新商业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在信息经济中,没有任何一种经营模式是不能被复制和移植的。

企业究竟应当怎样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呢?各个企业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实施方法可能相差甚远,但基本的要义是相似的。

创意是基础,当你在制定商业模式时,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全新的创意,以及产生这些创意的手段如何。这是价值链建立的基础。

本来交易都是厂商定价或是决定折扣,由整个分销渠道从上往下决定价格。但一些新兴网络公司的做法是反向思维,由最终用户来定价。E-bay的模式是创造了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同时扮演买主和卖主两个角色的市场。在这个模式中,借助 E-bay提供的平台,过去供应商所熟悉的最大买主不再是经销商了,反成了一个网络上的不知名人物。

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以顾客为中心不再是空话,通过产品和服务使顾客得到真正个性化的满足是建立商业模式必须考虑的。

比如,MP3的兴起,使消费者有权力不用再买一张张套装好的 CD唱片,而可以选择性地买下想要的歌曲。它所代表的意义不只使得唱片销售单位从“张”变成“首”这么简单,事实上它体现了真正的个性化服务。

创造品牌形象。在信息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已经大为改观,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品牌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和载体。网络公司现在虽然归于静寂,但这些公司都认准了一条,即创造品牌,所以大量的钞票都投向了市场推广。

兼顾市场环境和容量,一个商业模式再有创意,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作配合可能是难以为继的。商业模式的成败,市场大小、消费者习惯和基础设施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又比如,在某些地区以目前消费者习惯和基础设施情况,开展 B2C业务可能困难重重。例如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生意红红火火,而有些国家的网上书店门可罗雀,因为这些地方的书太便宜了,配送成本又太高了,冲抵了网上图书折扣的吸引力。

舆论和资本市场,对信息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热炒”,可能使许多企业产生了幻觉,好像信息经济是天上掉下来的,传统经济的一套在这里全然不起作用。事实上,信息经济也许会突破传统市场经济规律的一些局限,但仍然受制于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为信息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没有“断裂带”,它们的渗透、融合将是趋势所在,信息经济需要藉此延伸利润,建立实质基础,而传统经济则可以通过融合拓展自己在数字时代新的利润空间。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需谨记以下几点: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资信息技术可能是双好鞋。但尺码是否合适,穿上是否舒服,能不能走远路,则是另一回事。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时量体裁衣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擅长的战略性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总之,企业应当根据承担适度风险的原则,整合、聚焦自身的人力、财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信息技术投资。利用信息技术去改造、整合和提升现有产业,可能胜过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

财务可行是铁律。企业只有能够获利,才能在市场存续,而所有成功的企业无不是获利的企业,这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铁律。

资本市场的热潮,也许可以延长一个亏损项目的存续时间,但如果一个项目长期没有利润、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则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经济上,是否可行是衡量信息技术投资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许多网络公司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自身财务上的失败。香港最大的网上书店正是因此才被迫清盘的。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市场占有率已足够高,大家担忧的还是何时能够获利,因为自从它成立头五年一直没有能够摆脱亏损的状态,投资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市场是检验投资成败的唯一标准。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两个主要市场。信息技术投资,首先必须有明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其产品和服务要能为市场所接受,能创造或进一步扩大市场。

索尼之所以能在信息技术产业中,确立龙头企业的地位,完成由传统产业向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正是由于它们开发了具有广阔市场的 PS3产品。

如果偏离市场和用户,无论其技术上多么先进,都将招致失败的结局。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信息技术投资必须具有颇富想象空间的盈利前景,其概念和价值最终应当被投资者所接受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把你的资产放大到最高价值,否则将不可能实现资本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思科公司的市值,之所以能够超越许多传统公司甚至微软,关键就在于其未来的盈利空间。

让 IT成为派生企业

尽管近期从 IT部门派生出的许多产品,都是用以支持服务的平台,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出售的产品。在英国电信集团这一例子中所涉及的产品,是内部研发的一种现场服务支持解决方案,该产品进而发展成了一家名为 Vidus的公司――该公司最近被卖给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福莱蒙特的 @Road公司,而 @Road正在全球范围内对这一产品进行销售。

斯威尼是英国电信集团的 IT部门首席设计师,而他现已成为路德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回忆说,曾经英国电信集团在英国有大约 30,000名现场工作人员,而该公司正绞尽脑汁想办法对这些人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斯威尼说,当时这些现场工作人员每年的开销是八亿英磅,这必须要削减。

斯威尼回忆说,这是个庞大而复杂的难题,因为这个体系需要搞清楚“在什么地方的什么科技承担着什么工作,那些工作人员有什么技能,而客户又需要达到什么目的”。

最终,英国电信集团的 IT团队,与其研发部门合作,根据成本与价值模式研究原则,开发出了一个以约束为基础的软件系统。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为公司节省了资金,也加速了优质服务的出台。

在 2003年,这个现场服务产品,外加 100名工作人员从英国电信集团公司分离出来,派生而成维达斯公司,并与一家专营企业科技派生品的名为“冒险新伙伴”的风险投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斯威尼说:“我们认为,我们完成的项目可以运用于任何大型的现场服务企业。”除了英国电信集团以外,该公司还与一系列的大客户建立了关系,包括欧洲的电缆、公用事业及电讯业的客户,以及美国的辛辛那提电话公司。

虽然英国电信集团自维达斯派生公司中获得的总体经济回报难以确定,但是斯威尼在给未来的 IT创业者提建议时,却津津乐道。他说,首先应该跟你的研发部门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一个架构,以确保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都能进行想法与 IP交流”。

it技术范文第4篇

IT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从互联网出现到现在,IT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的迅速。IT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在世界各个角落崛起。美国和欧洲的IT企业最为活跃,IT企业作为服务业的领军行业产值也是一路攀升。在这场科技大潮中,造就了一大批新型科技巨头企业。中国的IT企业相比较西方国家来说,虽然起步稍晚,但是发展速度同样非常的迅速。信息技术在我们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对我们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IT企业及IT企业的特点

IT是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对于IT产业的传统分类包括三类:第一类是提供计算机硬件,信息产品硬件为基础的IT产品制造企业;第二类是以提供软件和解决方案为基础的IT服务企业;第三类是提供通信软硬件的服务的通信类企业。

IT企业与传统也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是路径依赖与路径传递。路径依赖指的是用户再使用该IT企业的产品后,会产生依赖性或者是转移使用产品会造成额外的费用。这就使得产品能够牢牢的抓住自己的用户。IT企业的产品相比较传统企业在这方面更加明显,淘宝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用户习惯在淘宝网购物之后,就很容易再以后的购物中再次使用这个网站进行购物。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路径的传递效应是IT产品路径依赖的副效应。用户在习惯使用某一公司的产品后,对于该公司相关功能的产品也会倾向性的选择。微软的操作系统与微软的软件产品就是存在这种传递关系,人们习惯使用某一产品后,会对该公司的其他产品自然产生信任和依赖。这就是路径锁定的传递效应。

IT企业另一个特征是网络效应。所谓的网络效应是指该产品使用的人越多,该产品对的价值效用就越高。比如电话的使用,一个人使用电话没什么意义。但是几十亿人用电话,就发挥出了电话的重要作用。IT企业的产品在这方面体现的极为明显。所以用户的数量对于IT企业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IT企业第三个重要的特点是低成本的扩散与边际效益的递增。IT产品是高投入,高附加值,高产出的产品。企业一般在研发阶段投入很大,一旦被用户接受,只需极低的成本就可以通过网络效应扩大用户数量,而极低扩散成本产品的扩展带来的收益可以使得企业边际效益不断增加。

2技术创新战略分类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按照创新活动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主创新又称为原创新,一类是模仿创新又称为跟随创新,第三类是合作创新。

自主创新就是指的企业自主进行技术的研发创造,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而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专利技术或技术秘密,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重大联合技术创新,使得外部技术资源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益,最终使合作各方共同获益。

3我国不同类型IT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3.1中小IT科技企业

我国的中小型IT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匮乏,技术研发水平低的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小企业难以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自主创新需要较高的投入,风险也大,小企业很难承受。中小IT企业最好选择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两条路。模仿创新使得企业可以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当然这里所说的模仿创新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独创,将重点转移到后期客户体验的提高上。纵观现在的科技巨头企业,在其刚刚起步的时期都是通过模仿和创新来争夺用户。百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设计就更加注重中国用户的习惯,在中国市场打败谷歌,后来居上。

此外中小IT企业还应该多多考虑合作创新,合作创新可以有效的为中小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同时降低开发的风险。特别是同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中小企业可以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

3.2大型IT企业

大型IT企业跟中小IT企业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一般大型的IT企业不仅有充足的资金,还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机构。大企业应该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应该是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可以让企业获得先入为主的竞争优势,确保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攫取更多的利益。在雄厚资金的支撑下,大型IT企业依据自己多年积累的专利和技术可以比较容易的开发出新的技术。新技术具有自我催化的特点,手里掌握的技术越多,新技术的研发产出也就越快。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将技术和用户需求并重,一方面考虑新技术可以为用户带来哪些新的体验、满足哪些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用户需求需要企业研究哪些方面的技术,也就是技术和需求耦合状态下的创新。只有两方面都进行思考,才能促进技术的快速转化。大型IT企业同样也要重视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创新大型企业能够更方便的获得新技术,取得同行业的竞争优势。

3.3 IT企业战略制定的落脚点

IT企业根据其行业类型的特点,应该特别重视用户的培养。得到了用户的肯定也就获得了市场,用户真正的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不论是大型IT企业还是中小型IT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都要认识到产品是做给用户用的。已经开发出的新技术在转化为产品的前更应该先做好市场调查,用户对于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产品的需求怎么样。不论是自主创新,合作创新还是模仿创新,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用户。

参考文献:

[1]李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T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13.

it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IT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62- 03

1 引 言

21世纪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战略机遇期,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整合时期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对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的生命线。在IT外包环境中,如果企业不具备技术创新要素,就很难提高创新效益,更不用说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垄断。本文在阐述技术创新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分析IT服务外包现状入手,结合技术创新模式,围绕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实践和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目前IT服务外包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从企业自身内在能力的培养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2 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其规模实力、目标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针对不同的项目,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战略和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的成本与技术创新承担的风险,明确项目实施的具体方式。按照技术创新合作规模、能力的来源和竞争优势不同,可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服务商独立创新、服务商与客户合作创新及企业联盟3种模式。

(1)服务商独立创新。选择这种模式的一般都是大型外包服务企业,自身的特点是技术控制能力强,技术成熟度高,并具有很好的应对市场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IT服务外包企业进行独立创新是为了能迅速成为市场领先者和技术垄断者,但是在开发信息技术服务时所承担的成本高、风险高。独立创新的选择也不需要企业在每个技术环节都取得竞争优势,只要在主导技术或者某项技术方面获得局部技术创新,发挥竞争优势,就是一种创新。

(2)服务商和客户合作创新。在IT服务外包这一特殊的领域,服务商与客户双方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市场型的外包关系,更是一种伙伴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对合作创新的效果产生了较大影响。服务商和客户合作创新所承担的成本与风险一般较低。服务商在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碰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服务商和客户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而服务商在对项目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也往往要在客户的帮助,由一开始的低效率逐步走向高效率。合作创新往往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服务商和客户进行合作创新,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成功创新带来竞争优势,使双方获得共赢。

(3)企业联盟。入世后我国在IT行业的服务领域不断加大开放力度,IT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还是面临规模小、风险高、缺少资金、运营效益差、技术创新环境不足等问题。再加上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起步晚,存在形式极度分散,市场上虽然有大量的服务外包企业,但其规模实力和服务能力都没有优势。我国IT服务外包服务提供商除一些外资企业,如IBM、HP外,其他IT外包服务商缺乏专业化技术创新,其所提供的服务往往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面对中国IT服务外包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将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及各种契约整合在一起,构建服务外包企业联盟,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企业规模小、资金周转困难、控制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最终达到企业联盟之间的互惠互利。

3 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3.1 问卷调查

本文以浙江省为分析调查对象,以笔者问卷调查所得有关资料为分析数据。调查情况、问卷设计以及信度分析如下:

(1)问卷设计。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介绍企业的概况;第二部分是关于IT服务外包企业中制约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原因。

(2)调查情况。我们在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4个月时间内,采用问卷形式,以随机性为原则,在浙江省范围内对IT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此次样本覆盖了全省的十几个地区,包括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70份,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问卷率为94.3%。

(3)问卷信度分析。问卷数据的Gronbach’s Alpha 大于0.70则为高信度,我们利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信度分析,经计算后得到问卷的Gronbach’s Alpha值为0.817,因此该调查问卷的信度较高,是有效的。

3.2 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把制约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分为12个指标,问卷的该部分设计成不定项选择,这也是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符合事实。经过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6位的影响因素是:服务商和客户合作创新、知识管理欠缺(87.9%)、服务商之间没有建立企业联盟(72.7%)、服务商和客户都未合适、正确选择对方(69.7%)、服务商和客户在技术创新中缺乏监督-激励机制(57.6%)、服务商和客户服务质量控制契约不够完善(50.0%)、服务商不明白客户的真正服务需求(43.9%)。它们是IT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主要影响因素,我们选择这6项指标进行分析。

相关期刊更多

ITS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TWICE消费电子商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商会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