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it技能

it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it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it技能

it技能范文第1篇

不过,在新的形势下,IT这样的角色分工不得不做出调整,促成这种调整的因素包括移动化、年轻一代员工的加入以及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的流行,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IT行业。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作为IT专业人员,有必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包括自己应该掌握哪些技能,以确保自己在未来的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被淘汰,同时,IT部门也有必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能。

新形势下的技能需求

过去,IT工作主要围绕技术、技能和熟练程度,如知道如何部署和管理的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微软的活动目录和Exchange,以及对最终用户的设备和软件故障进行修复。这些技能很容易识别,比如,凭员工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所获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可以大体了解其是否具有这些能力。

虽然技术永远是IT人员的必备,不过,随着最终用户IT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IT技术日益平民化,其他技能(即软技能,如互动)将变得更为重要。

事实上,一些传统上由IT部门提供的技术和工作已经开始转向通过IT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完成。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因为这种新的关系让参与者人人受益。也许最明显的例子是,BYOD的出现改变了支持关系:IT人员仍然支持内部资源和工具的访问,但如果电脑出现故障或智能手机要更换则是主人的责任。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内部平台(如维基或者社交网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使用者就可以自己进行技术支持或者自我培训(理想的情况是,由IT工作人员或精通技术的人指导)。

随着使用者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用者与IT人员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IT人员能与用户一起更开放,并且让IT与业务的各个方面更紧密地集成,就可以促使这种变化的发生。这就意味着,IT人员要更好地了解用户需要,尽可能发挥用户的能力,以减少他们对IT部门的依赖。反之,如果IT部门拒绝这种变化,而用户可能仍然会采用那些他们喜欢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并且偏向于采用一些消费级的服务。这不利于发挥IT部门的价值,也不利于确保IT环境安全。

IT领域这种新的协作和集成模式,以及对移动化、BYOD、大数据的需求,会对IT人员提出一些新需求。总体而言,新一代的IT专业人员需要以下技能:

与所有用户积极沟通,努力了解用户的需求,愿意倾听并真正考虑用户的建议。

就一些关键需求对用户培训,尤其是安全方面的。

为消费级解决方案(如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以及它们在工作场所的使用潜力提供咨询。

开发与平台无关的解决方案,或者同时为一些主要平台提供替代的解决方案。

除了服务台电话之外,能提供其他主要的通信方式。

帮助用户实现其知识和资源的共享。

在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非IT人员。

设法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技术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

那些职责发生变化的

IT职位

那么,上述所有这些变化以及要求更多面向最终用户和业务,对于传统的IT职位意味着什么?换而言之,传统IT职位需要做哪些改变?

帮助台/技术支持:帮助台和桌面支持需要借助更多的方式与用户沟通(如聊天、短信、即时通讯);变得更加移动(帮助台的商业软件现在已经提供全功能的移动解决方案);除了指导用户解决问题或防止出现问题之外,还要告诉他们相关的背景知识;开发用户自助式服务的解决方案,如企业内部的技术论坛,让用户自己解决问题或者相互提供帮助;制定流程,指导用户寻求硬件制造商或者电信服务商的帮助,以解决个人设备出现的故障;引导用户选择更符合公司需求的BYOD硬件和软件。

网络和基础设施管理:随着云解决方案和IaaS(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出现,传统的网络管理员以及传统数据中心的作用正在发生巨变。虽然企业仍然会有管理和建设物理网络基础设施的需要,但如今还需要同时考虑新的面向服务的解决方案。

系统和设备管理:即使采用BYOD模式,对计算机、共享资源和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仍然是需要的,正如需要集中管理目录服务和用户账户一样。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重点不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设备以及配置这些设备,而是确保每台设备上公司数据的安全,并允许它访问资源。这个角色还要和帮助台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资源来帮助用户用好企业内和公共的各种移动应用。另外,这个角色还可能要负责实施和管理的虚拟桌面和云服务。

开发人员:对开发人员而言最大的变化是要支持更多的移动设备,而且不仅是在企业内部,还有企业之外的设备。这可能很简单,只要提供一个基于Web的工具的移动版本,也可能会很复杂,需要把一个桌面应用修改为本地移动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写程序时很可能需要对软件架构进行重新设计,以充分利用今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触控界面。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是,需要支持类型和大小不同的设备,还要支持多种平台和多种移动操作系统的版本,特别是Android系统。另外,开发人员还需要与IT人员,比如负责网络、云或VDI解决方案的IT人员合作。

培训讲师:在很多时候,IT培训很简单,通常是为最终用户准备所需的文档以及介绍一些操作方面的基本知识。而如今,培训除了提供相关文档和操作知识以外,还需要告诉最终用户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做,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制订这样的安全策略。

事实上,在移动、云以及BYOD的环境,培训更为重要,因为要告诉用户哪些是最佳的工具、讲清企业的安全需求,让用户学会选择并维护自己的设备,这些都是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的IT系统的关键因素。培训还应充分利用可用的每一种沟通方式,包括直接指导、电子邮件、维基、内部支持论坛、老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和一对一的帮助。对于最终用户而言,沟通方式的选择越多越有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沟通方式要能满足各种层次的用户,比如年轻的、年老的、对技术恐惧的以及对前沿技术感兴趣的,每一类用户都能找到他们喜欢的方式。

如果用户需要,培训讲师应该随时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不只是上几堂课。更重要的是,训练方法和材料应不断评估和改进。

安全专家:安全专家将继续把重点放在网络保护、确定和处理受损的设备、恶意软件检测及清除。同时,其职责还将扩大到确保供应商的云解决方案和员工拥有的移动设备及其数据的安全,并为用户制定有效的安全战略。用户教育再次成为关键。

项目管理:在IT领域的项目经理其实是一个可塑性或者说变化很大的角色。就其性质而言,项目管理是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方向、预定的时间完成,通常的工作是调配资源、协调不同的人和团队,而不是专注于某项具体的技术。为了满足新的IT需求,项目管理的职责也将发生变化,包括在解决方案中考虑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和部署,与最终用户进行沟通,围绕移动化和云计算技术制订新的规划,并评估正在进行的努力。 也就是说,项目管理的内容正在扩大,掌握移动化和云计算相关技能和经验正在成为招聘项目经理的核心要求。特别是,随着企业对移动项目的管理,以及移动开发对内部工具和客户需求的增长,掌握移动化相关的项目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

CIO:移动和BYOD两个趋势并不直接改变CIO和技术负责人的职责,即使是云解决方案也是如此。然而,上述因素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希望更多地利用IT技术来提升竞争能力,这就意味着,CIO和IT部门需要成为管理者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桥梁。理想的情况是IT部门能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以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在战略规划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产生新的IT职位

除了改变传统的IT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外,变化的IT环境还产生了新的职责和工作岗位。有些工作岗位是全新的,而有些是对现有职位进行一些转换和补充。新生的IT职位包括:

用户需求分析员:那些对IT技术非常精通,同时对本行业又非常了解的人将受到追捧。他们可以作为IT部门与普通用户或者其他部门之间的一个中间人,他们的一个核心责任是确保用户的IT体验。此外,他们还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需求,这些需求和问题(包括业务和技术)都是可以通过IT技术解决的。作为IT大使,他们的作用相当于在该领域的行业应用导师。

企业IT架构师:随着IT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云计算和移动时代的来临,IT系统开始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的供应商。其结果是:企业IT系统和IT队伍更加复杂,不仅有内部的,还可能有外部的,必须统一管理和协调,这就需要有人来把各个独立的解决方案整合成一个整体。那些能巧妙地把各种项目整合起来以提供服务的架构师将成为IT团队的顶梁柱。

用户体验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是互联网和应用程序开发的门面,他的价值在于为员工以及客户提供横跨多个领域的体验的一致性,包括桌面、协同、云服务、移动应用和Web服务等。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人(一个或多个)参与到多个领域和项目。还有一些工作也与他们相关,如开发培训和其他直接面向用户的资源。

移动经理:用“移动经理”来取代以前的“移动设备管理”,是因为在很多企业中出现了各种移动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已经远远超过移动设备安全和移动设备的配置。移动经理的工作涉及制定面向移动的解决方案、教育用户、处理费用和风险管理、提供经过批准的应用程序或推荐应用程序、确保设备安全访问,以及制定和实施适当的移动策略、完成设备的编目和管理等。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它是企业成功地完成移动化和支持BYOD的关键。随着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企业需要IT部门帮助它们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对“移动经理”的需求日益明显。

小而敏捷的

IT部门适应最快

一般而言,大型企业的IT部门更能适应IT技术的重大转变,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进行测试、购买和部署新的解决方案。而小企业IT预算较少,IT部门的人员也较少,在变革时步子迈得较慢。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经验,现在完全不同了。小型IT部门更讲究协作,更重要的是,员工之间没有严格的技术分工,每一个人往往都身兼多职,大家要共同承担责任,接受的是交叉培训。而且,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无论负责那一方面的IT工作,与大企业中的IT员工相比,这里的员工与最终用户之间互动更多、也更直接。这意味着,IT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

it技能范文第2篇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立足市场,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IT人才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案,阐述如何从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云计算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IT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技能型IT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1066)。

作者简介:黄少荣,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智能,huangshaorong@163.com。

0 引 言

云计算是新一代IT 技术,是继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其本质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该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

(1)大规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在于它将各种软硬件资源都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中心拥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规模庞大。

(2)虚拟化:云计算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提供虚拟化的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的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3)可靠性: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的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用户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突发事故,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不同的“云”有不同的运用,同一个“云”也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只要是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PDA等,都可以按需购买“云端”资源[2]。

(5)潜在的危险性:云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却能够获取这些信息,持有敏感数据的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在选择云计算服务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云计算是对传统的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相关企业技术也发生着多维度的变革,给IT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展需求,对IT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提升IT人才的质量,以适应云计算时代新的技术技能需求。

1 云计算时代对IT人才新的要求

1.1 掌握关键技术

云计算时代,主流技术发生了改革性变化,IT人员将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深入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熟悉资源池的构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

(1)虚拟机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底层架构的重要基石。在服务器虚拟化中,虚拟化软件需要实现对硬件的抽象以及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管理,虚拟机与宿主操作系统及多个虚拟机间的隔离等功能,IT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虚拟机的使用,快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切换,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取资源进行开发。

(2)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系统需要并行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技术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大多数云计算平台都会提供针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IT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新的网络存储技术,才能够构建云计算资源池。

(3)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分析,这对数据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IT人员必须擅长负载均衡和并行数据处理,在程序设计时必须偏向更多的数据访问和调用,利用云计算的高性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使应用更加智能。

(4)平台管理和维护技术。云计算开发平台转向基于Hadoop框架、GoogleAppEngine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则从Windows转向Linux、VMware虚拟机。随着使用云平台的用户增长,对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上架部署、设备维护和运维、负责云系统平台监控、日常故障处理及性能优化、负责服务器、云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分布式编程与计算。为了使用户能轻松享受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编程模型,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目的。IT人员必须熟悉云计算模式编程框架,熟悉Hadoop等相关原理及技术和Map-Reduc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

(6)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仅仅只包括数据安全,更是一个涉及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IT 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反病毒、木马技术。

1.2 全新的技术技能

未来企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整合需求越来越大,IT人员仅具备简单配置服务器或者单纯开发软件的能力是不够的,要想在云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下取得成功,技术人员需要多才多艺,而且精通公司战略和法律责任等广泛的商业事务,还需要擅长与信息技术部门之外的同事合作。

云计算意味着全新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对意外、复杂问题的新理解,IT人员将成为IT技术的集成者,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者。云计算服务由第三方提供,屏蔽了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传统的系统维护、软件研发、硬件部署等业务必将出现较大转型。云供应商的IT人员必须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使用云服务的IT人员负责本地系统与云保持联系,关注的重点从具体技术细节转移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其岗位逐步从技术性的具体岗位向企业业务终端岗位转变 [3]。这种情况要求IT人员必须明确企业业务需求、懂得业务流程,并与云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企业需要的各项服务。IT人员还需要具备相关的管理、沟通、专业技术(需求分析、信息安全处理)能力和法律知识(熟悉交付服务的流程与制度、SLA服务等级管理、云计算相关立法等内容)等能力[1],并掌握供应商合同管理、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术。

2 云计算时代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和产业设置要同步实施,课程内容与现代技术也要同步升级,只有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型IT人才。

2.1 培养IT人才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职业人才”,IT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IT人才仅仅掌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IT从业者要想在行业中不被淘汰,靠的不仅是技术,而是长期培养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良好心态和成熟心智,以及交流互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为了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依据企业人才标准,提炼出一套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最终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的学生。在大学文化中,要铸造云品格、构筑云价值、凝练云精神、建设云文化[2]。

2.2 培养IT人才专业素质

1)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云计算有可能颠覆软件产业,是对传统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云计算时代IT人才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发展思维和全面思维。教学上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等多样、有效的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永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云计算的构建、开发、部署、管理将是高职院校IT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4],而且云计算是一门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学生不仅要对分布式计算、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具备沟通、管理等业务能力。

在专业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上,应在第一学期引入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增加支持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如云计算导论、IT人才素养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云计算概念,对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以便接受其他云计算新技术。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和算法等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再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在课程中加入云计算相关内容,如IaaS、Paas、SaaS的应用、云计算办公软件Office Live、Hadoop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管理技术BigTabl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MapReduce、VMware 虚拟化技术等内容[5]。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设置的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云实验室建设,升级改造实训条件,开发云实验和实训,组织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云计算架构下,实践教学还必须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思维的培养和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学业评定上,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是检验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必须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云技术。学生通过搭建私有云计算平台或借助公有云计算平台参与项目和工程,在团队中分别承担设计、开发、部署与发布等不同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人才评价上,注重云素质、突出云技能、考量云素养、完善云知识。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要基于云平台、利用云资源、开展云研究、促进云创新[2]。

4)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试。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了提高人才的市场认可度,需要在不同领域拥有多项认证。目前最受欢迎的认证有:①VMWare虚拟化专家认证,②思科(Cisco)设计专家认证,③Zap-Think架构师认证,④开放群组(Open group)

IT架构师认证,⑤信息系统安全专家认证,⑥至少获得一项CloudSchool.com网站上的云计算服务认证。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云计算认证考试,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拿相关权威认证证书,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

2.3 能力导向的师资建设

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学师资。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云计算时代的IT人才,必须建设云教学团队,优化云人才梯队。建设云教学团队要重视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实践技能的应用性、市场联系的紧密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云计算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机制,大力支持引进国际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推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云计算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服务人才机制,组成专业领域齐全、层次结构优化的云教学团队[6]。

3 结 语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管理和服务将作为云计算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思维的核心,高职院校需适应时展要求,深入研究云计算时代IT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拥有全新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IT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面向云计算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3): 12-13.

[2] 曾宪文, 李宪武. 云计算与高等教育的前瞻性云应对[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3): 47-50.

[3] 黄务兰. 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计算机时代, 2012(3): 59-61.

[4] 曾文英, 吴积军, 曾文权, 等. 基于云计算的IT课程体系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17): 40-44.

[5] 王颖, 杜朝晖. 云计算时代高职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5): 22-24.

it技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及网站;Rss;SaaS;SEO;优势

关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问题,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有关同仁们,已经反复讨论了几十年了。一提起图书馆服务质量问题,从各期刊和各图书馆网站上,可以看到许多论文和文章,都用大篇幅来讲这个问题。都讲的很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本文提醒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一提起图书馆服务质量问题,就仅仅联想起在“能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题目下的一些内容。还要关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下面本文就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信息推送技术(Rss)

1.1 信息推送技术(Rss)是什么?

Rss是英语“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供稿)的缩写,是某一网上站点用来与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单方式,也叫“聚合内容”。它的原义是把网站内容如:标题,链接,内容等转换为可延伸标示语言的格式,向其他网站供稿。

从技术上讲,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并且,了一个Rss文件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中使用。

用最易懂的语言来讲,Rss是一种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信息服务形式。它是依一定的技术标准,自动从信息资源中,搜索相关信息后,经图书馆工作人员二次加工,三次加工,或根本就不进行加工,就通过一定技术方式,推送到希望得到该信息的用户面前。

1.2 Rss推送服务技术,可做如下工作:

1)新到馆期刊:期刊时效性比图书重要,为了让读者有效掌握新信息,故新到馆期刊的通知有其必要性。

2)新书展示:新书展示的图书通常经图书馆工怍人员筛选过,值得陈列及供读者浏览,具有其价值性,故可以将其纳入Rss服务目。

3)资料库利用:图书馆往往会提供许多资料库,将资料库或新购资料库信息,利用Rss主动通知给读者,是一项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4)个性化服务:预约图书到馆、有人预约缩短借期、逾期提醒、未款等通知,均是读者个人隐私资寻,更须以个性化方式处理Rss Feed的订阅。

5)整合管理界面:各馆大多有自行开发的管理系统,也有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管理系统等,往往要开启数个视窗去查看读者申请情况,若每个系统都能提供一组各馆专属的Rss Feed,则可以全部整合到Rss Reader里,只要开启Rss Reader,就能清楚掌握各个系统的读者申请情况,达到“真正简易的聚合”管理,如此,可以节省人力负担及掌握时效,但这有赖各系统开发人员的共识与配合才能达成。

6)IM传送:根据统计,80%的年轻网络族群有使用即时传递软件(IM)的习惯,而学生就是属于这个族群,如果图书馆能RSS的讯息由IM送软件传递,相信会得到不错的成效。

7)图书馆对blog, new,小说,科研报告,气象等信息,甚至对订制的Rss信息进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的加工工作,从而行成具有本图书馆特点的Rss信息,通过本图书馆的网站,推送给读者。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这种信息推送技术,做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但很容易被忽视。我们是图书馆工怍人员,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我们应拿起时代赋与我们的先进工具(如因特网技术,电脑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把图书馆延续了几百年的“被动的等待读者的光临”这种状态,变成了主动将信息推送到了读者的面前。换句话说,应该是这两种图书馆服务形式共存。总之,这项技术的出现,适应了电脑网络的环境,同时也适应了当前改革创新的新形势,就当前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这个问题来讲,确实使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了一大步。

2 软件服务化技术(SaaS)

2.1 什么是软件服务化(SaaS)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化)的简称,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不再象传统模式那样花费大量投资用于硬件、软件、人员,而只需要支出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不断升级,这是网络应用最具效益的营运模式。

用最易懂的语言来讲,就是把与高校图书馆,在技术上豪不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以及那令人头疼的电脑维护等等技术,全部让计算机专业部门包了(包括校内专业部门),以便图书馆工作人员集中精力,更专注图书馆核心业务,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2.2 SaaS至少有以下主要优势:

1)大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通过节省许可证费用、硬件成本、人力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实现;

2)标准化服务对应标准化报价,灵活选择模块,收费方式风险小;

3)享受更专业的备份,维护,安全,升级服务;

4)不需要额外增加专业的IT人员;

5)简化软件实施,想用就用;

6)准面对面使用指导。

由以上分析可知,软件服务化技术,可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远离那令人头疼的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大量工作,大大降低工作成本,享受更专业的IT服务,不必将过多的精力,资金投入到与IT有关的业务里。使图书馆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专心做好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问题。从某种层次上讲,软件服务化技术,对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有很大的极积意义。

3 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O)

SEO是英文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搜索引擎优化。在网络中,搜索引擎优化对于网站排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网站页面,如何进行索引,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通过对网站的结构,标签,排版等各方面的优化,使搜索引擎更容易搜索到网站的内容。让网站的各个网页在搜索引擎中获得较高的分值,从而提高网站的排名,力争让我们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上进入前10名或尽量向前,以此来提高网站的访问量,最终以提升网站的宣传能力的一种技术。

我们要使搜索引擎优化的目的,是要让读者尽快的找到我们图书馆的网站,并访问我们图书馆的网站。成为我们图书馆网站的读者或潜在的读者。

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O)的优势

1)SEO效果好: 通过SEO获得的流量都是高质量的搜索引擎流量,选择好了合适的关键词,那么这些流量都是转化率极高的有效流量,搜索引擎给出的排名结果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SEO的效果要比其他网络广告或者营销的方式更加好。

2)SEO成本低:对一个网站进行优化基本上不需要投入资金就可以开始进行操作,几乎是零投入的,和付费推广比较起来,SEO的成本更低。

3)SEO持续性好:做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一旦不参加竞价了,或者账户余额不足了,竞价排名就停止了,就找不到了,这就是普通搜索引擎竞价的时效性。但是SEO却完全不用担心,只要通过正常的优化手段获得了搜索引擎自然排名,而且坚持维护的话,关键词排名是不会有大幅度变化。

4)SEO覆盖面广:搜索引擎竞价或者其他网络广告的方式,都是局限在某一个网站或者某一个区域,但是SEO针对的是整个互联网用户,这个优势任何推广都无法比拟。

5)SEO做的好的网站,绝不仅仅是带来了搜索引擎流量,而且会提升整个网站的质量,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度,提高网站访问率。

当然,图书馆的网站,代表着我们的图书馆面貌。图书馆的网站搞的好不好,主要看内容,内容更新要适当,如太慢,两,三个月更新一次,或半年更新一次,那就等于把我们图书馆网站的读者赶跑了。如太快,一两个小时就更新一次内容,读者没来得及看就更新了,也不行。总之,图书馆网站搞的好了,能让读者经常来图书馆的网站,能使潜在的读者,变为我们图书馆网站的读者。看来,做好搜索引擎优化工作,对图书馆的网站是有利无敝的。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的需求量大大提高。而作为信息来源地之一的图书馆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图书馆服务宣言》出台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服务理念,更是越来越重视。

《图书馆服务宣言》里讲过,“图书馆以服务创新应对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

从《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我们看到了图书馆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要充分的利用电脑技术,因特网技术,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IT技术,如推送技术(Rss),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O),软件服务化技术(SaaS)等,将搜索到的大量的信息,送到读者手里。并充分考虑其他同仁们的建议,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图书馆在技术进步面前不能保守,而应勇于“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必须关注新的信息技术,依靠信息技术求生存、求发展。只有很好地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贵贞,张春宁.数子图书馆Saas技术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5.

[2]王念庆.SAAS模式是中国通用软件走出困境的机遇[OL].比特网,2009-08-201.

[3]叶伟,等.图书馆互联网时代的软件革命――SaaS架构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4]陈光华.台湾大学图书馆2.0实践.web―lib2008论剑2.0讲稿[OL].

it技能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IT能力,竞争优势,基础设施,管理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IT)开始渗入到商业领域的各个角落。IT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工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企业对IT投资的增加和信息技术运用的普及化,人们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随之显著提升,管理学界将这一现象称之为“IT黑洞”。企业如何有效利用IT并使其对竞争优势的取得发挥作用,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实际上,IT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使能作用使得将IT仅仅作为一般性资源进行理解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进行探究。

1.IT能力理论综述

IT能力的概念最早由Ross etal.提出,他们定义IT能力为“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以及通过实施来影响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并指出IT本身的先进性并不能为一个企业带来成功,企业的成功源于其IT能力,即企业形成了一种运用IT去捕获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的能力[1]。IT能力综合体现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关系资源三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之后又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IT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Bharadwa定义IT能力是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的IT资源以整合组织其它资源的能力[2]; Kettinger认为IT能力是硬件、软件、共享的服务、管理实践以及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集合。他指出,IT能力“软”的方面同“硬”的方面同样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对新的软、硬件进行投资的同时应当仔细考虑在IT规划以及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并强调IT能力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实现的[3]; Mu11igan则以金融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将IT能力区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管理、网络协调和企业管理,这三个层次与IT的4种属性(集成、系统范围、系统定位、可访问性)的不同等级相对应,其研究目的主要通过识别IT能力的关键属性而对不同的系统进行分类,寻找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适配性。

国内也有学者对IT能力进行了界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例如,张篙和黄立平以资源观为基础来定义IT能力,认为IT能力是一种调用和部署IT资源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4]。马艳峰和王雅林理解IT能力是对IT资源管理和控制,并与组织其它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IT效果和组织目标,从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5]。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学者们主要从技术、战略、成本、业务流程和经营目标等角度对IT能力进行界定,但是对IT能力的构成还是注重于资源观,本文综合诸多观点,认为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

2.IT资源和 IT能力

IT资源和 IT能力对企业经营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二者在建立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IT资源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没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对相互竞争的企业而言,IT资源都相对容易获取,竞争一方一旦引入新的信息系统,其竞争对手会随之仿效,从而会消除前者最初取得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航空公司和联邦快递公司分别首先引入SABRE系统和跟踪及分拣系统等,率先占据了各自的行业并取得了竞争优势,然而,其竞争对手采用了类似的信息系统-联合航空公司采用APPOLLO系统、联合包裹服务公司采用不过夜包裹投递系统等,最终的结果是使得作为战略性的IT应用演变成为企业生存的必需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IT资源往往是竞争对手最容易模仿的资源,因此IT资源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而要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优越的IT能力。IT资源是IT能力的基础,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取得往往依赖于公司部署IT资源的能力以及IT资源结合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的能力。IT必须和企业的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要素相结合,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3.企业IT能力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IT能力是一种特有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同时它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整合、建立与重构组织资源,从而帮助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6]。企业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

3.1 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包括硬件、软件、通信技术、数据和核心应用等,它能够使企业实现广泛、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及灵活的IT应用,从而有效地支持针对企业具体业务的、特定的IT应用[7] 。IT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四种能力或成效,即迅速识别并开发出关键应用软件的能力;突破产品和地域限制的共享信息;在组织机构间实现共同经营以及供应链管理;在不同组织机构之间发掘协同机会。IT基础设施是IT能力的根基,构建企业IT能力的焦点不应只放在IT基础设施上,更应该专注于将IT基础设施与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例如人力资源、组织、战略决策以及管理理念进行协同整合以发挥其作用。 例如,Wal-Mart的战略信息系统SIS的成功并不完全归功于其导入了最先进的IT技术,还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对现有的组织和IT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并与其它资源或能力例如物流能力进行有效连结以发挥出IT的最大功效,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2 IT管理技能

企业IT投资不仅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而且可以转化为IT人力资本积累。IT人力资本包含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两个关键维度。技术技能是对特定任务的业绩及其效能的理解,包括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拥有与工程、制造或财务等相关的设备,此外,技术技能还包括专业化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对用来解决某一特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的工具和技巧的熟练运用竞争优势,在企业内部,技术技能往往表现为软件编程、系统设计和新技术开发等内容。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涉及到管理者行使有效的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论文参考文献格式。IT管理技能是管理者在对IT相关资源进行配置时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随着IT技术逐步通用化和商品化,IT管理技能将是IT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IT管理技能是企业IT能力的核心构成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IT项目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IT员工的业务知识三个方面。IT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行为方面,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的。把某项IT管理技能从其他技能中完全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有效的IT管理者必须依靠多种技能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IT能力提升的目的。

4.结论

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其IT能力而不是作为基础的IT资源,企业投资IT后,必须对IT资源进行合理部署并结合诸如企业的战略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并使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而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企业IT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复杂过程,涉及到组织特有的惯例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IT投资只有形成了IT能力,IT对企业绩效的能动作用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Ross J. W., Beath C. M., Goodhue D. L. Develop Long- term Competitivenessthrough IT Asset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 (1):31- 42.

[2]Bharadwa A S.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 2000,24(1):169- 196.

[3]Kettinger, W., Gover, V., Guha, S., et al. Strategic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 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 [J].MIS Quarterly, 1994, 18(1):31-58.

[4]张嵩,黄立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4):53- 56.

[5]马艳峰,王雅林.基于IT能力的企业信息化非技术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13).

it技能范文第5篇

一、IT内部审计同IT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之影响到公司的决策及执行,IT管理也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IT投资变得无法控制;风险控制与服务质量不能令其他部门满意;由于IT的专业性,IT战略规划常常同公司总体战略难以协调,可能导致影响公司总体战略的贯彻执行。IT治理就是为解决这些矛盾而引入的概念,现在IT治理已经在很多企业内实施,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部分,它能使企业合理利用IT资源,促使IT投资收益最大化,使得IT在复杂的管理环境下有效进行相关风险管理,从而保障IT服务质量,推动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IT内部审计是IT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IT治理起到促进作用。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是指保险公司各层级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各自的职责,采取适当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防止公司经营偏离发展战略的机制和过程。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确定系统信息的可依赖程度,评估控制风险的水平,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从而保障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对于以经营风险为主的保险公司来讲,有效的内部审计对企业防范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外部审计也会使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当然,两者在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重要部门,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熟悉公司保险经营和投资经营的运作流程,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现阶段保险行业IT内部审计特点

1.顺应政府监管的要求保险行业上市公司除中国人寿在美国上市需要执行SOX法案之外,其他保险公司需要执行保监会《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第三十条中有关于信息技术控制的专门条款,《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第八章支持保障系统中的48~53条中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的要求。

2.技术标准的选择一般监管部门会就IT内部控制提出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选择具体的审计标准来达到政府的监管要求是保险公司IT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有关IT内部控制和IT审计的国际标准很多,这些标准各具特点。一般保险公司的做法都是按照COBIT标准,根据自身特点,结合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实施COBIT控制模型,COBIT将IT过程、IT资源及信息与企业的策略、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体系结构。其中,IT准则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T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在内的信息相关的资源;IT过程从信息技术的规划与组织、采集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四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

3.IT审计技术与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测试数据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模块法、虚拟实体法、受控处理法、受控再处理法和程序代码检查法。

4.有效控制IT内部审计把对审计风险的检查控制作为IT内部审计的重要质量控制目标。审计风险分为重大错误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IT系统复杂性,检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避免检查风险的出现需要对IT内部审计进行有效控制。

5.采用非现场审计的方式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平台,IT内部审计主要采用非现场审计的方式进行。通过远程方式对审计对象相关数据和资料的不断搜集、整理和分析,把审计由事后审计变为事前统一规范、事中监督预警、事后定期分析回顾的过程。

三、保险业IT内部审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业务与IT联合审计IT内部审计与其他内部审计相比在技术上有其独特之处,如今IT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IT在支撑业务同时,也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引领业务发展。因而IT和业务也需要进行联合审计,交付给公司管理层一个统一、全面的审计结论,使得审计结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

2.从公司治理结构上解决审计独立性问题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直是内部审计探讨的重点,现在很多保险公司IT内部审计独立性从组织结构上来说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成立有公司决策层参加的审计委员会、有独立于IT研发和运维IT内部审计机构以保障IT内控审计和实质性审计的客观公正,是IT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然要求。

3.提高IT内部审计人员比例和素质IT审计是IT技术和审计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IT审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原来的IT技术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彼此钻研对方的学科,同时掌握财务、运营、商务等管理知识,在通过CISA认证的同时还需要有CFA、CIA、CISP等认证。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通过需求拉动的,只要公司有相应的需求和激励措施,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4.新技术和IT审计新理念、新技术的吸收运用新技术、IT审计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理念、新技术对提高生产力、拉动经济增长、改变生活方式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的了解,迅速做出应对,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5.处理好IT内部审计的关系一是IT内部审计与IT研发、运维、管理关系;二是调整好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国家审计的关系;三是摆正IT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审计中的位置。

6.成本效益原则IT内部审计同样需要遵从成本效益原则,不能进行不计成本的投入,服务公司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整体目标,在兼顾效益的原则下进行适度审计。

相关期刊更多

ITS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TWICE消费电子商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商会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