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人生尚有梦,

勤学日不辍。

临床如履冰,

求索无寒暑。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自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学医,学习工作,工作学习,转眼之间已历时26年。

26年前怀着对医学的好奇和神秘感,开始踏上学医的漫漫长路,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悬壶”行医于僻静乡村。2年后因父亲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深感自己知识贫乏,热切希望深造。恰逢恢复高考,一边行医,一边复习,于一九七九年九月进入温州医学院学习。通过五年的勤奋学习、系统训练,扎实地掌握了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于八四年以全校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带着医学生的梦幻,怀着对医学的虔诚,踏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临床工作一线。

毕业以后从事危重病抢救工作,危重病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才象其他专业一样,登上医学神圣的殿堂。这门学科有许多还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本人在危重病医学领域里摸石子过河,不断求索,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尤其在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机械通气、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和征、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肺复苏、脑血栓溶栓、dic、各种顽固性休克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被评为副主任医师以来,最近五年的工作、科研、著作等情况如下:

一、人工气道 创新所在

“於无路处创出路,於有路处辟新路。”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是危重病抢救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围手术期麻醉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本措施之一,人工气道技术广泛应用于icu、急诊室、麻醉科以及临床其他各科。如何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在人工气道建立过程,医务人员稍有不慎,造成人工气道痰液阻塞、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脱出等,致使病人窒息死亡;假如气管套管套囊维护不当,往往会造成气管糜烂、溃破,甚至穿孔等。因此,人工气道的维护方法不同,疗效千差万别。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深感有一本专著指导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的必要性。所以,一边临床工作,一边着手收集有关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国内外最新资料,集百家之长,汇临床精华,历时三年,规范了人工气道操作规程,编著《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专著一部,近40万字,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对推动我国危重病抢救工作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辛勤耕耘 科教并举

注重临床科研并举,近三年承担市科委课题二项、市卫生局课题一项,其中一项已结题,正在进行成果鉴定。五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共12余篇;除出版《××××××》专著一部之外,还参与编写《××××××》专著一部,6万字,1999年由第二军医大出版;编写《××××××》讲义40万字,××省卫生厅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内容。

承担×××省卫生厅医学继续教育—《危重病监测治疗学》项目一项(ⅰ类学分);承担×××市医学继续教育—《急诊急救新进展》项目一项(ⅱ类学分)。已举办××省危重病监测治疗学学习班五期,共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512人参加培训学习;举办××市急诊急救新进展培训班1期,共有120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三、钻研业务,技术娴熟

熟知危重病抢救国内外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能熟练地进行危重病各项操作技术;近年来开展了早期急性心梗、脑梗塞溶栓治疗,体外无创起搏,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等技术;在其他科室的协助下开展危重病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急诊胃镜、气管镜灌洗等诊治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和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顽固性心力衰竭、植物状态、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严重颅脑损伤、多发伤、急性心梗、各种休克、脓毒症等方面,积累了一套独到治疗方法。使危重病抢救成功率达到达领先水平。

四、团结同事,当好领头雁

带领全科54位医护人员,在全省率先实行急诊急救危重病病区(icu)急诊病区一体化管理。使××市×××××科不管从科室建设方面,还是技术力量方面,都走在××市××前列,在××市×××领域起领头雁的作用。承担××市×××质控中心、××市中毒急救质控中心等任务;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旅救援中心协作单位。

行医路上,几多艰辛,几多欢欣,送走一批病人,又迎来一批患者,时光就在这迎来送走中慢慢消逝。纵浪天地,大化任求,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春*入帘全不觉,

危重病域探幽径。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甘肃省岷县妇幼保健站;岷县卫生局甘肃岷县748400)【中国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0-01 1、引言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良好形势下,我院将针灸重点应用在某些找不到原因的妇科功能病:闭经、痛经、慢性附属器炎、月经过多以及月经过少等疾患。并且这方面的患者大都是经过其他治疗无效以后方改用针灸疗法的。从2011年6月至12月底的半年中,我院使用针灸疗法治疗继发性闭经十四人效果明显,令人惊奇,这里举出以下几个典型有效的例子.2、病例报告(一)王某,25岁,已婚,因停经6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遂行针灸治疗。第一次针刺关元,合谷,三阴交,针后并在原穴各灸三炷;二日后进行第二次治疗,针刺肾俞,大肠俞,长强,也在针后各灸三炷。三日后月经就来了,且无任何不适感。

(二)张某,23岁,已婚,闭经已七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曾先用内泌素人工周期治疗,一月后仍未来月经,即改用针灸。第一次针刺长强、命门,针后并各灸五炷,第二日就来月经,一般情况也正常。

(三)李某,28岁,已婚,月经常不调,近又因停经三月余,来院求治,检查证明无妊娠及其他异常现象。曾先用自血疗法及组织浆治疗两个疗程,但均无效,遂使用针灸治疗,每隔三日,进行一次,先后共五次;第一次取穴长强、大肠俞;第二次取穴仍为长强、大肠俞;第三次取穴关元、中极、气穴、大赫;第四次取穴肾俞、大肠俞、命门;第五次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以上各刺激点均为先针后灸各灸五炷。五次治疗后的第六日即来月经,色量均正常,并且腰痛减轻。3、讨论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①单纯针灸治疗对闭经的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是已被广大群众认可的治疗方法。 ②不论是利用那种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均是以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为本,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思想及整体观念。 虽然诸多医家提出了种种治疗方法,但仍存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①对针刺手法方面的报道较少,针灸除了选穴取穴对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外,针刺手法也是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各医家选用的治疗标准尚不统一,为判定、比较疗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科研研究的力度,进而更准确的评价针灸治疗闭经的疗效。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闭经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费用适中,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闭经的好方法。浅谈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陆晓文(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因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设备品种数量增加速度较快,维修设备的技术力量相对滞后。医疗设备的品种繁多,科技含量较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有些设备专业性很强,价值昂贵并且维修时牵扯人生与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对维修人员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一些大中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迅速判断和排除故障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关键词】医疗设备;技术人才;器械维修【中图分类号】R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1-02 当今西方科学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的生产、研制、管理与维修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十分重视研究设备管理、维修与设备改造革新的关系,特别强调设备管理与维修以确保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从管理决策人才、技术指导人才和维修专家三个层次上培养设备人才的战略。国外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部以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为研究对象,专门负责医学技术设备的使用周期内的管理与技术保障并参与临床医学研究及设备的改进设计, 该部的临床工程师, 生物医学设备技师及临床工程技师均由各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硕士及本科生担任,占全院医务人员15 %~20 % 。相对照而言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培养、使用和提高等各方面都无法比试,同时在医院的地位和现状又是令人担忧的,很难肩负起医院发展所负于的重任。现阶段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存在问题: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八十年代中初期国内部分医科大学及工科院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BME毕业纷纷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曾一度辉煌。但是,大多数BME毕业生又先后离开医院。2、现行人员素质偏低。据相关资料报道,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如护理人员改行、汽车维修人员改行等。这部分人员的技术主要源于工作实践,未经正规BME教育,技能单一,思维方式落后,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3、维修手段落后。应该说,我国现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与美国70年代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设施)有更大的设人,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是显著的,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4、管理制度滞后。尽管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管理的盲区,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滞后。在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和培训等方面缺少一套严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1]。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的医院,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鉴于对问题的认识,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讨:一、改变现有管理体制,使医疗设备效能最大化。医院的发展,是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严格有序的科学管理;创新才是飞跃,是发展的根本。不创新将是死水一潭,所做的工作只是原地打圈圈没有得到提升;创新的科学管理能使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最终实现更大范围资源的科学合理共享,产生出比以前高出几倍的效率,管理出效率更出效益是众所周知的;各类医疗仪器是一种服务和增值于一体的物质资源,是科技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成果,是医院现代化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标志,是现代大医院发展壮大的基础。国内大中型医院都具有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但若没有真正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科学管理,让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就不会让它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现在对医院的评价仍用旧观念和过时的方法,即把医疗设备的总值作为一个很大的指标,总认为医疗设备的总值越大,管理水平就越高,各类效益就越好,医院就越强,呈现出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致使部分设备不适合本地区常见病或不适合医院对该学科的需求,而使用率下降或闲置损坏,造成对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2]。管理没有跟上是造成设备浪费的原因;用科学的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明白不同的理论适合不同医疗系统的管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加强创新观念的开发,和本地区医院及厂商进行适度沟通,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使医疗设备效能的发挥达到最大化。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 (4)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医学工程师法,规范临床医学工程机构的名称,明确界定医学工程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人员编制,并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聘任等相关制度;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生物医学工程师的权利、义务和奖惩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关注生物医学工程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工作业绩,以稳定生物医学工程队伍,提高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促进医学现代化发展[3]。三、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人才是一个单位的宝贵财富,只有人才队伍建设好了,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在院党委和政治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从88年开始,先后从总后医专、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引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9名。这些大学毕业生到科里后,一是老同志作好传、帮、带;二是给他们压担子,大胆使用,使他们很快担负起维修工作重任。对没有学历的同志,注重培养,给予智力投资,给以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目前已有5名同志参加了大专函授班学习,1名同志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还有两名同志准备参加大专起点本科班考试。全科同志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很高。四、切实抓好技术能力。医学工程保障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是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前提,这些能力包括安装能力、基础医疗设备维修能力、质量检测能力、计量检定能力、医疗设备评估能力、临床培训能力、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鉴定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等。另外,大型医疗设备和系统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场地设计和技术评估能力以及对医疗设备资源配置合理、规模适宜的论证规划能力也是医学工程部门应该具备的能力。临床工程师基于多学科教育背景、临床工程实践和对医院自身情况的熟悉,提供的建设规划方案或论证报告很可能关系到医院建设的百年大计,这些贴近医院、贴近临床的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是院外和社会上无法提供的。有了这种能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临床受益,医疗设备安全性提高了,病人也受益。抓好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要经过3到5年的实践培养,才能成为具备综合能力服务于临床的工程师。当前,许多医院的临床工程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教育背景混乱,下不了临床,发挥不了医学工程学科保障的职能,拖了医院后腿。究其原因,除了医工部门自身的基础管理薄弱外,医院不够重视,人员编配比例过低,也是一大根源。与美国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临床工程师、物理师、放射工程师、信息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技师)编配比例约占其人力资源的15%-20%,而国内三甲医院的比例不足1%-3%,二甲医院的比例差距更为明显。五、走科技开发之路。医疗设备的供应、管理及维修是医学工程部的日常本职工作, 但是光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代表本科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里所说的应包括政治、学术和经济地位。从全国来看:医学工程学会的建立,每年医学年会的召开都为医院医学工程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吸引了许多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加入到这一队伍,他们中的一些思维聪颖, 对临床发展动态反应敏锐, 不满足于原始简陋的仪器设备, 力图用新的技术, 原理或方法研制发展新仪器,运用于临床. 走理工医结合的路, 研制新产品, 利用技术优势走(转下页)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胡滨(天津市医学考试中心天津300000)【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2-0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对加快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与保证培养成效的核心环节。国外发达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起步较早,其应用的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是在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后逐步制定出来的;同时,国内部分省市亦在完善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和国内部分省市的经验,重点围绕住院医师考核评价方面的国内外成果开展了初步研究,并结合天津市的现状,针对健全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一、国外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一)发展概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始于自19世纪末的德国,现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度,在其住院医师培养的全过程中,标准系统的考核与评估贯穿始终。美国于1992年建立了以授予专科证书为目标的考试程序,其医学院在校学生需要通过第一步及第二步美国医师资格考试,才有资格申请住院医师培训。与美国相似,德国6年高等医学教育期间要通过三个阶段的全国统一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再经过18个月的注册前住院医师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完全注册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美国住院医师要接受病案评审、培训期间考试、各学科委员会组织的执照考试、临床操作考核和应用标准化病人的考核等,用以考核评价其核心能力。加拿大要求在培训结束之后接受由加拿大皇家医学院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笔试、口试和技能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住院医师通过考试后获得合格证书。日本则是通过书面、口试和实际操作三部分考试来确认。英国自2005年开始推动"现代医学职业"计划,并强调建立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评估模式,欧洲地区、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北地区广泛使用该模式来评估住院医师的教育效果。(二)美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新进展:1、美国住院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是由美国医学专科委员会、美国医学会、美国医院联合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和美国医学专科学会委员会等组成的自发性组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对每个专科都有一个培训指南,确定总体要求,注明应达到的标准,根据指南进行考核评价,有完善的电脑管理系统,每位住院医师都有一整套的培训档案。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的认可标准或一般要求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审定和批准,医院各个专科要制定详细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并予以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地点在指定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医学中心,其资格由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认定并每年进行审核。2、美国住院医师培训与评价标准包含的六大核心能力: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提出住院医师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顾、医学知识、临床工作中的学习与改善、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和基于系统的临床实践等六项。3、考核评价形式:对住院医师采取的评估形式包括在教育训练期间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在教育训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育训练进行期间举行,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住院医师,以改善其今后的学习和培训。总结性评价通常在教育训练结束时举行,测量住院医师是否达到专科或阶段培训目标,判断其是否具备在某医疗领域开展工作的能力。4、住院医师考核评价"工具箱"的建立:2000年9月,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理事会(ACGME)和美国专科医师委员会(ABMS)共同公布了《毕业后教育受训者能力考核方法表》。该表就像一个"工具箱",不同的专科委员会都可以从中选用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来实施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

(三)英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新进展:1、英国住院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2003年英国四个地区的卫生部联合出台了"现代医学职业计划",阐明了毕业后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从2005年开始,英国所有医学院校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二年的住院医师基础训练计划。住院医师训练结束后,可选择进入社区医疗、专科医疗或学术研究等领域。2、英国住院医师培训与评价标准包含的六点核心能力:英国医学总理事会设定的住院医师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良好临床照顾、维持跟得上时代的医疗专业、教学与训练并进、良好医患关系、良好团队协作和公正正直等六点。3、考核评价形式:同美国类似,英国的住院医师采取的考核评价形式包括也在教育训练期间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在教育训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两种。4、英国新的综合性住院医师评价模式:自2007年八月开始,英国皇家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考试率先采用新的综合性评估模式,包含三个模块:(1)应用性知识测验; (2)临床技术评估;(3)工作场所评估。(四)美国、英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特点:从美国、英国等国家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在培训过程中均通过安排统一的考试来保证培训的质量。第二,实行三统一: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考试内容,统一颁发合格证书。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注重对住院医师核心能力的考核。二、国内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一)发展概况: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提出并实行了严格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工作逐步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2007年,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对考核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大部分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科室。(二)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1、组织管理:考核工作由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实施。2、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包含笔试、标准化病人、计算机模拟病例和临床技能操作。3、考核评价程序:考试计划总体分两个大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和技能考核部分。(三)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1、组织管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在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2、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含有专业外语、临床思维、专业理论及临床技能四项。3、考核程序:考试计划总体分三个部分:临床思维考核、专业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五)辽宁、北京的考核评价特点:从辽宁、北京两地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两个省市都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相关的培训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考试考务工作。第二,考核评价方法上每个省市并不统一,都有自己的特色。第三、考核程序普遍采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但考核内容上也是略有不同。三、借鉴与建议鉴于医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我们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培训环境,引进和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专门的机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评估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负责全市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组织、管理、考核等工作。(2)改进现有住院医师训练计划,建立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强调职业精神、道德素养、人际沟通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对每项能力均制订出具体的标准和评估方法。(3)我们目前住院医师评价过于简单。应采取笔试、口试、操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4)需要建立师资培训认证制,强化对带教导师的培训和资格确认,并规定资格的有效期,定期换证。(接上页)向社会,扩大了社会影响。总而言之,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维修部门需要不断的提高队伍的素质化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更好的为医院服务,医院部门要做好医疗器械维修队伍的建设支持。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周丹.临床工程学科工作模式转化[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3):1-3.[2]郑文波.试论临床医学工程工作模式的改革[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8):2-6.[3]史长宁,王卫东.军队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发展与模式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05,12(4):396.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 数字化 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是医学知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如何将书本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为影像技术服务,是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职责。现阶段影像技术已从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发展为CT、MRI、CR、DR、DSA、PACS 等高端影像技术,正逐步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需要掌握医学影像、外语、计算机、电路等多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影像技术人才。我院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省内多所大专院校的临床教学医院及临床实习基地,每年有多所大专院校实习生来院进行临床实习,现就如何带教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进行探讨。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的现状

现在一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为三到六个月,进行医学影像专业全科学习。学生进入各实习科室后,由教学秘书进行各科室轮转安排,当值的技师指导参与日常的医疗行为。在工作中,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学生要求不严,临床技师忙于医疗服务,不能系统的讲解仪器的性能、操作等,只能遇到具体的病例具体指导,就会导致学生掌握细枝末节,不能整体掌握仪器的情况出现。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影像技术操作,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严。3)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比较影像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欠缺。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实习前的服务理念培训

实习生在学校接受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很少有服务理念,而进入实习医院后,将成为医院员工的一部分,实习生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医院和科室的形象。其中,个人形象、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应对常见的投诉或意外情况是培训的关键,是带教的重要部分。我的体会是实习生的服务意识培训要达科室的标准才能进入专业岗位,才能与患者及带教老师交流。

2)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

大型综合医院影像科一般X线、CT、超声、MRI等专业岗位。各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实习要求不同,实习生又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实习时间又有三个月、半年,每个实习年度进入影像科的实习生人数也不一样,因此,要使每个实习生能够相对公平地在各专业岗位获得相当的实习机会。即每天进入一个岗位的人数、实习时间、实习教师、实习资源等基本一致,实习前制订严格详细的带教计划十分关键,计划包括《全体实习生年度实习安排总表》和根据总表制订的《每个实习生实习安排及考核表》,总表将每个实习生对应一个唯一编码按照实习时间长短及专业岗位编入表中。保证实习机会的公平和实习秩序。个体表则严格规定了各实习生在各专业岗位的实习次序、进人时间、结束时间、专业组长确认签名、实习评价、备注中的实习要求等,个体表由实习生进入新岗位时交给岗位组长.以保证实习过程的完成和实习效果[1]。

3)实习生进入专业岗位相关的课题组

操作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影像技术操作不能创新。新指标、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同一疾病不同影像设备的诊断效果研究,疾病扫描参数的变化研究等,这些研究几乎是

无穷无尽的,需要影像技术及实习人员的参与。实习生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与专业岗位工作有关的研究的锻炼,一方面能更深入掌握实习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到了医学研究的方法。

4)强调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高新技术在影像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CT、MRI、CR、DR等医学影像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些众多的高端仪器里,键面多是英文显示,并且计算机的功能和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大学生专业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比重,提高影像技术人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2]。

5).适当增加到设备科轮转的时间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的售后维修工作。而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基本都在影像科轮转,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同时对维修技能的培养有所欠缺。实习生到设备科学习,可以全面的了解医院的医疗设备情况,学习小型仪器设备的维修,更好的掌握维修方法,锻炼维修技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6)医院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随着医疗竞争的激烈,医患纠纷的紧张,部分教师感觉到压力很大,少数教师会应付的心理,感觉教学任务,应付完就行了。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影像科是按各功能单元划分,磁共振、超声、CT、X线诊断等各成体系,难免造成教师对各单元掌握知识的不全面,造成知识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实行影像科大轮转,可以使教师全面掌握大型影像设备的知识,掌握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二是固定实习带教老师,医院制定实行带教老师培养政策,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加强对带教老师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奖励,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增强责任感,带教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总结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理、工、医并重的工学学科, 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大型医疗设备的影像技术操作、还要掌握仪器设备的维护、研发等,是未来医疗技术领域变革的先驱者。因此,21世纪培养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不再是那种只会照片的操作技术人员,而是要既会操作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又要会故障维修,要成为工程与技术兼修的影像技术人才。这也对生物医学工程的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应不断更新和改进。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D446)

[参考文献]

[1]周少雄,黄泽棋,谢伟贤等,大型综合医院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17(11):149-150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高度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改善,基本保证了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预防和卫生需求。卫生人才队伍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力状况与卫生发展逐渐相协调。到2012年底,共有卫生机构363个,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98个,个体诊所14个。全市共有卫生人员23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06人,占卫生人员总人数的98.7%。全市病床1300张,占市总人口数的2.6‰。

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生725人,执业助理医师243人,每千人口医生数1人。研究生学历7人,本科学历328人,大专学历655人,中专及以下131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总卫技人员的42.3%;注册护士729人,每千人口护士数为1.5人。

全市选拔培养各专业学科带头人40名,市拔尖人才4名,业务骨干200名,人才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但是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先进县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卫生人才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卫生领军人才偏少,医学领域顶尖人才缺乏,对我市整个医学科学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基层卫生队伍人才严重短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急需充实,具备执业资格的业务骨干严重缺乏,全科医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比较普遍地存在质量不高、素质不高、技术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卫生队伍中村卫生室技术人员学历偏低、医疗技术水平亟待提高,职称结构不合理;卫生技术人员总量有待发展,人才队伍科学管理相对滞后,医德医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培养造就一支医德高尚、技术过硬、学术领先的卫生人才队伍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健康”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体现。

今后5年,是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颁布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目标、新的使命、新的政策,为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新的坚实的基础。一是国家把人才发展纳入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了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为卫生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同时把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纳入了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有力保障了高质量、高水平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三是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2011年—2015年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明确目标,深刻认识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升水平,努力开创“人才强卫战略”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医德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提升为核心,以抓好两端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重统筹、抓两端、建机制、增投入、强基层的思路,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统筹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高水平、高层次的卫生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卫生人才总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素质显著提高,卫生人才结构明显优化,城乡区域分布更趋合理,高端医疗卫生人才有突破性进展,农村基层、城镇社区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建立符合卫生人才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规模适度、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职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医德医风全面提升

大力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遵守医德规范自觉性,树立行业的新形象,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健全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制度、监督、考评长效工作机制,树立优良的医德医风。

人才素质显著提高

卫生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年内,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转化;力争全市培养1000名合格医师;到2015年,造就一支理论扎实,医术精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攻关能力的优秀医疗队伍,宜昌市级以上名医10名;全市医生9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50%,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0:35:55。

三、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村卫生室为基础,推进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大乡村医生执业监管力度,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转化;加大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准入制度,严禁无卫生专业学历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对培训后仍不具备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转岗分流;继续开展和完善市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活动,通过带教、合作等形式,不断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根据农村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合理配备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形成规模适当、相对稳定、水平适宜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到2015年,培养公共卫生人才80名,在职进修培训村卫生室医生428人;乡镇进修培训卫生骨干人才200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新增5名执业(助理)医师。

(二)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

加强医学学科和专业团队建设,加强各级医院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多层次、多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合作,培养造就一批医学杰出人才队伍、优势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学科骨干人才队伍,到2015年,培养市级医学高端领军人才10人,市级医学学科学术带头人40人,培养1000名合格医师。

(三)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高防控科技水平,优化人员结构。2015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要达到50%以上。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能力建设,壮大监督队伍规模,优化人员结构,推进卫生监督队伍的规范化建设。2015年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达到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一点五,卫生监督机构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0%。

妇幼保健人员编制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80%,加大妇幼保健人才培养力度。

按照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精神卫生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吸引、鼓励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吸引各类人才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人员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加强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工作。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对现在专业技术岗位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要妥善进行调整。

(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培养100中医药医师。中医人才结构更趋合理,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至4名中医药骨干人才。

(五)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卫生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引进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素质优良的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到管理人员的8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培养80名高素质的卫生管理干部。

四、主要措施

1、开发人才资源管理网络,建立卫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加强人才信息的沟通和服务,逐步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和单位各司其职的宏观管理机制,实现卫生人力全行业管理。

2、开展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转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继续教育考核制,全面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网络,加强同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交流,努力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

3、进一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和推行全员聘用制,进一步推进岗位聘用制,确定合理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和聘用条件。逐步建立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契约管理的用人新机制。推出按岗定酬为主,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建立工资总额动态管理以及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做好相关政策衔接,为后勤人员平稳分流提供环境氛围。

4、进一步加大对“市管拔尖人才”、“40名学科带头人”、“百名业务骨干”培养和管理。加大培养、考核、管理和奖励力度,以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提高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

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储备型”或“应试型”而是“创造型”的人才[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主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以及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医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临床检验人员只有跟上时代和检验医学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医院临床的诊疗需求[2]。随着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如何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前的崭新的课题。我院在多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 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

1.1 全面了解专业生源情况,及时定位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职医学检验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考招收的文理兼收生、部分为中职检验生经过职业院校单独招生以及初中毕业招收的五年制生源。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文科学生学习偏理科的医学检验技术课程难度较大是最客观和现实的问题。

1.2 积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课堂心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及思辨能力还不够完善,心理发展水平及心理特征还处在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即有兴趣又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我们采用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的方式找出学生对专业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症结所在,并对发现问题整理分类总结。

2 加强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2.1 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师因素十分关键,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

强化教学一线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且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及特色,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教学模式并使之成为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助力,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2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学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外出见习和实习;参加各种规模的国培和省培学习;参加贴近专业并且起到一定的交流、提高、指导的继续教育的学习;参加多种规模的职业院校技能比赛等。总之,采用走出去或者请进来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观念。

3 吃透专业教材,改善教、学、考方法

3.1 教材大纲及教材是教师们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工具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反复研究与改进大纲,使之逐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紧扣临床一线对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的要求及职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对不合时宜的内容作了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删繁就简。理论课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需要而有的放矢,防止在校学习知识过度陈旧,避免人才培养不能与临床需要与时俱进。

3.2 改革单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取多渠道手段教学:学、做、练紧密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结合

工作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例如,一对一、优对差、集中与分散、点对应片等等教与学的模式,凸显传帮带的作用,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的最大化使用。同时将当下比较流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PBL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全方位糅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措并举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厌学心理极大的改变和降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效果。

3.3 教学效果及质量如何往往通过考核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为理论考试及实践考核

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太过单一,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不能动态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模式考核方式如:每节理论课五分钟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每次实践课进行抽查十人考核讲解、操作技能;每一章节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归纳式考核。考核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这些“检测式”考核模式,动态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随之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

4 有创新,但也要传承经典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创新摸索的同时,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化了集体备课及定期听课的优势。集体备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创造能力,激发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集体备课和听课使教师们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及交流上互通有无、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创新改革[3]。交流专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使教学思路及理念、方式方法形成动态化、良性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快速提高。

5 合理投资教学资源,体现职业特色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着力点是技能的培养,是面向临床一线的人才需求。教学设施及场所的合理投资是将课程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我院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了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及时更换了老旧的教学设施、设备及器材,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紧跟临床一线的发展步伐。

6 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和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专业教师的永恒课题,也是专业发展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壮大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婉华,王杰芳.医学院校理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浙江医学教育,2003,02(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