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幽默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变色龙图片,简要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

二、字词过关:读准字音

契诃夫 模样 坎肩 伶俐 惦记 不赖 胚子 恐吓 戳

三、概说故事

1.请用一句话将故事讲述出来。

明确: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件的故事。

2.请用一个字来点明这篇小说的核心(变)。

明确:变。

四、细说“变”

1.请跳读课文,找一找奥楚蔑洛夫的多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狗前后不同的评价方面:

(1)第8段,哪几个词特别能够体现出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评价和态度:

明确:“野畜生、疯狗、弄死好了”。

(2)第8段,哪处细节描写具体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此时的语气和腔调?奥楚蔑洛夫此时应该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明确:“严厉、咳、拧起眉头”。

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3)学生演读第八段关于奥楚蔑洛夫的内容。

(4)当奥楚蔑洛夫得知这条狗是将军家的,他又是怎样来评价这条小狗的,请大家速读第10段,用一个短句来回答;这次这只小狗变成了一只怎样的小狗呢?

明确:“它是那么小”。

楚楚可怜,令人怜惜。

(5)学生演读第10段第二、第三两行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从“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开始一直到“却长得这么魁梧!”

(6)我们的奥楚蔑洛夫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令我们惊讶,而且,他对小狗的态度还在不停地变化。请学生分别演读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第三次到第六次转变。

(7)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街头事件中,在这么短短的一个时间段中,我们的奥楚蔑洛夫对一只小狗竟然有了前后6次截然不同的态度。看来,奥楚蔑洛夫被称为“变色龙”真是当之无愧!

2.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从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在审理案件时态度的多变,其实,从奥楚蔑洛夫的动作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的心理变化。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一找关于奥楚蔑洛夫的一组典型的动作变化的描写,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1)第10段:“脱大衣”,为什么呢?“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一个“脱”字,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紧张、慌张。

(2)第20段:“穿大衣”,为什么呢?“好像起风了,挺冷”此时的奥楚蔑洛夫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明确:恐惧、战栗。

(3)这件本来极其庄重严肃的军大衣,却成了奥楚蔑洛夫掩盖内心紧张恐惧的道具。除了这两处,在文章的首尾还分别出现了与军大衣有关的动作描写,请大家找一找。

A.“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这里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B.他退场的时候,“裹紧大衣”,此时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极其害怕。

一个登场时趾高气扬的警官却以惶恐、猥琐的身影退场,离开了舞台。至此,一个可笑的善变的奥楚蔑洛夫就这样诞生了。

五、论说“不变”

1.问题:多变的奥楚蔑洛夫身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①断案的准则不变:小狗的主人是谁?

②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奥楚蔑洛夫从未关心过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他始终关注的是小狗的主人是谁。

2.如果我们透过现象来看本质,你觉得奥楚蔑洛夫身上有哪些不变的思想性格?

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巴结权势者,践踏弱者,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等等。

六、深思“不得不变”

1.辩论: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不仅是可笑的,更是可鄙的,灵魂是无比丑陋的。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胆的提议:我们可不可以让奥楚蔑洛夫不变,让他成为一名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警官?就像我们的包青天一样。

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论辩。

2.如果他秉公执法了,你觉得他的结局会怎样?

明确:丢官甚至丢命。

3.那么,奥楚蔑洛夫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看第一段第二个句子。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明确: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奥楚蔑洛夫对百姓的搜刮,又看到了他的职权范围――一个在大街上巡逻的警察,一个芝麻粒大的小官。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着高高在上的将军,小小的奥楚蔑洛夫只能卑微地仰望。他不仅不敢得罪将军,就连将军家的一只小狗,他都要虚伪地去追捧、赞美。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自我。因此,我们说,奥楚蔑洛夫不得不变。

4.其实,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云雾,走进当时的俄国,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奥楚蔑洛夫的不得不变。

背景材料:虽然19世纪后期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但是经济发展仍是落后的,到处是萧条之景。在政治上,沙皇竭力强化专制统治,整个俄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这是一个崇拜官爵的社会,这是一个摧残自由人性的社会。

师总结:现实世界的黑暗,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了人们的灵魂,我们所能看到的只能是人性的扭曲和弱小。因此,我们说奥楚蔑洛夫又是可悲、可怜的。作家契诃夫以深邃的目光洞察到了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本质,一个小小的人物,牵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这种讽刺的意味是何等的深刻!

5.“变与不变”的悲哀。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高校教育;文化艺术

国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为高等教育文化发展提明了全新方向。为了不断贯彻好有关教育发展规划方针,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逐渐深化,有效促进高等教育改革,黑龙江高校文化不断完善[1]。

一、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概况

艺术教育对培养人们丰富的艺术创造和表现力意义重大,可进一步加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是一种提升人们修养和素质的教育。而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其成为优秀人才、提升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方面具有关键意义。另外,因黑龙江高校逐渐重视专业艺术团体合作和交流,适时开展大学生高雅艺术、艺术展演等活动,孕育出很多更加优秀的创作人才。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黑龙江艺术教育逐渐完善。随着近些年广泛举办全国性艺术学科交流座谈会,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对艺术教育学科的地位和价值产生极大的提升作用[2]。基于此,在原有的艺术专业基础上,各高校开设一系列关于艺术教育的专业,黑龙江高校广泛参与其中,逐渐完善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但是即便如此,依旧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中,像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知识少、课程设置随意等。因此,实现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探究正确的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现状

(一)转化地域文化特色为文化生产力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文化引领。同时,积极地开发地域文化特色,需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积极挖掘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全面提升人的科学文化、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另外,还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黑龙江省整体的文化特色产业实力,积极发展地域文化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3]。我国孕育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国地域文化特色产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转化地域文化特色为特色文化产品,就是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的关键。例如:应用多彩的地域人文资源,创作出各类艺术作品,包含小说、美术、设计、音乐、戏曲、诗歌等,促进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同时,积极地大力发展黑龙江旅游业,坚持以开发历史、民族、冰雪、山林等资源为契机。

(二)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在我国众多地域文化中,通过对比分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发现因其特殊化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地域文化。又因其特殊的人口构成、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历史积淀等情况,衍生出很多精彩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促成了独特的文化流变。

(三)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需积极地开发好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实现对人们科学文化、健康、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融合现状

在长时间的碰撞和交流中,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一)高校体育和冰雪文化的融合黑龙江人民居住在严寒冰雪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不同工具或手段、物质材料,创造出当前哈尔滨的冰雪文化[4]。高校和冰雪运动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冰上杂技与舞蹈、滑冰表演、溜冰车、轱辘冰等均是源自民间的冰雪体育活动,之后均进入到校园,增添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色彩。除此之外,在地域体育文化事业中,高校为其增添了无限活力。同时,高校教育致力于培养训练专门人才,规范化源自于民间的冰雪体育活动,通过承办地方冰雪体育赛事、参与地方冰雪体育活动等,为地域体育文化带去全新内容。

(二)高校教育和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融合在创业与生活的过程中,黑龙江人几十年来形成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包含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关键组成部分。在对高校学生实施精神文化培养中,高等学校把其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了对在校生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例如:《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在黑龙江各高校中得到广泛流传,带领学生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产生极强且关键化的作用。高校的参与和推动,对地域精神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师生对地域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延续了优秀的地域精神文化要素,对其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促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和高校教育发展永葆生机。

(三)高校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融合民间舞蹈、雕刻、说唱文学、手工制作等黑龙江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进到校园,对高校的艺术文化类型产生极大的丰富作用。例如:独具黑龙江特色的文化艺术社团,像剪纸艺术、冰雕雪雕创意设计、说唱艺术等社团在黑龙江部分高校成立,对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极大的丰富作用[5]。除此之外,在课堂中一些民俗艺术被引入其中,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增强了校本课程的趣味性。

(四)地域和高校建筑文化的融合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黑龙江宝贵的物质文化资源中保留了大量的工厂遗址和建筑景观。例如:索菲亚教堂,为哈尔滨东正教教堂;新文艺运动建筑风格道里秋林商店;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等。针对于存在的这些物质文化资源,黑龙江各大高校师生和学者们,展开对其研究与保护。又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的主楼建筑,均显现出造型简捷、注重细节、中西结合等优势特征,且讲究实用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高校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一,很多黑龙江现代建筑是高校参与建造的,像大庆市人民医院、太阳岛观光塔等,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设计完成;其二,高校应用自身专业建造知识等,实现对黑龙江地域历史建筑的翻新和保护。

四、黑龙江高校教育和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方向

(一)提升文化融合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育中师生的参与,对推动地域、高校教育文化融合意义重大,相应地需积极改善高校师生对地域文化兴趣不高、了解少的现状。所以,需相应改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结合有关情况,提升文化融合水平。而在改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时,需先改革课程设置,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有关课程的设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增加了解地域文化的途径[6]。所以在进行有关教学中,教师需具备极强的地域文化和校园建设的融合意识,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提升自主融合意识,树立共同大文化观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高校需加强和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地域间因素的关联。政府部门在实施相应政策中,积极地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高校建立大文化意识,加强对大文化意识的宣传,开阔视野,发展为主动且积极地吸收融合,促进地域文化和高校教育间被动融合,促进两种文化间共同发展。高校在塑造自我校园文化中,应当致力于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结合地域特色进行鲜明的设计。例如:在设计有关校园文化标准时,可选择建立相关的纪念馆,对英雄人物进行塑像,有意识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无形中实现对学生思想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在自身的发展中,地域文化还应优化好自身的结构,结合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情况,讨论关于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内容,净化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不仅如此,还要增强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把握和传承自身特色,促进校园和地域文化间的认同感,创新有关文化,结合校园教育中优秀部分,增添新的活力,很好地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三)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高校的科研水平实施必要的科学研究,是高校服务社会能力高低的关键保障。在注重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时,加强有关科研工作,高校需结合起地域文化环境和资源展开研究,促进学生实际和专业知识的更好结合,引导他们关注地域文化要素对科学研究的影响[7]。除此之外,还应致力于提升高校的科研能力,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学生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科学研究提供相应的帮助。

五、黑龙江地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在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中,南北、中西文化交融,地域文化形成多地域、多民族特色,高校教育中融入地域文化艺术,成就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地域特色。因此,在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特色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黑龙江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有极佳的推动作用。

(一)地域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在高校教育中深受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影响,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地域文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参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便于提升提炼艺术创作的灵感,抓住地域文化精髓,提出艺术设计的内容和题材,以黑土文化开放性特征启发学生思维,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艺术创作水平。另外,黑龙江独特的历史变迁和民族演变,决定了黑土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让高校教育中能够传承、创新黑龙江地域文化,做到不墨守成规,要兼容并包,例如可走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和民间专家。了解前辈的心路历程,采访老艺人、工艺大师,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便于他们更深入了解黑龙江的历史和地域民间艺术情况。另外,还可通过走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让学生体会黑龙江地域民间艺术创作精神和心理状态,提供第一手材料用于地域文化的再创作。又例如:可聘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讲学,实现学生和艺术大师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实施地域文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大师的艺术风范。再例如:还可积极地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切身感受、体验艺术带来的魅力,参与到黑龙江地域传统手工艺制作中。

(二)营造学术氛围在高校教育中,需致力于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自然影响学生,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例如:黑龙江高校应加强对旅游资源、民族服饰、地理和风俗等的研究,在学术氛围的营造中把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应用于其中,实现从学习氛围变化到专业学习的过渡,产生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强理解和弘扬地域文化。又例如:可积极地应用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元素,在校内环境营造中,增加校园文化色彩,定期宣传黑土、东北、知青文化等,促进黑龙江高校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化发展。

(三)对有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设置在高校办学中,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均是其核心。校本课程基于教师群体优势,以及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情况,坚持以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为前提,经细致分析之后开设。另外,通过对黑龙江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设置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本课程,依据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了解黑土、东北文化等,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在其中融入地域文化。例如:需先了解黑龙江的黑土文化特点、内涵、形成历史等情况,设置像黑龙江文化艺术研究、流域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选修课等课程。在具体地域文化特色课程中,还应当保证边缘、、交叉课程等设置的合理性,促使其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又例如: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立专门的工作室,结合本专业或其他艺术领域的民间艺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面对上文提到的黑土文化,可抽取其中有关的部分,把旅游、文学、艺术、地理等学科作为基础,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像黑龙江风俗研究、珍稀物种研究等课程,实现彼此间的有机融合,可实现高校教育中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彰显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通过坚持以地域的视角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能够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还便于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极大地推动黑龙江地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中学导讲评式教学实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攻坚计划”……这是一系列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叩问本质的区域教育整体改革,在成都东郊556平方公里的龙泉悄然面世。

“九年来,我见证了龙泉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崛起,也见证了龙泉驿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这是李霖涌的肺腑之言。他是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一名普通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原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教师,因为我曾经下海经商,先后做过校办公司的出纳和校办工厂副厂长。”

“为什么选择到龙泉来做一名教师?”是这里“充满勃勃生机的经济改革、教育改革的热土”,让他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于是,在2005年8月5日,他选择了桃花故里,正式踏上了龙泉一中的讲台,这一天正好是他40岁的生日。

而作为龙泉教育战线5000多名教师中的普通一员,李霖涌见证了龙泉教育人探索教育改革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教育水平跃居全省一流行列。

“追寻教育的本真,是新一轮教育变革的思想根基和至高点,也是龙泉教育人的信仰!”这是龙泉驿区教育局局长黄与红对龙泉教育改革做出的注释。

她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没有信仰的教育也将沦为“教育技术”的奴隶,而这样的教育改革经验也将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Part1 顶层设计 从根源探寻教育本真

这是源于2010年的一场变革。当年8月20日,历经半年调研论证,易稿12次,《龙泉驿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遵循规律,摒弃功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龙泉老百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原始冲动下应运而生。

“一场触及灵魂的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出台、新一轮“课改攻坚”启动,龙泉教育人深刻地认识到: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龙泉的教育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升高的教育需求相匹配。

龙泉教育人认为,发展中的优势让他们感到龙泉教育“化蛹成蝶”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发展中的问题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区域教育改革必须系统思考、整体构建……构建全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及其配套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这既是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龙泉教育人涌动于心的内在需求。

龙泉首先确立了“顶层设计”改革的核心理念:“育人为本,特色发展。”《方案》明确了“育人为本、特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指导思想,把“培养习惯良好、基础扎实、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方案》以六大板块构建“顶层设计”改革框架,即办学思想“理念校本化、视野国际化、行为人文化”;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科学化、过程管理规范化、目标考核综合化”;课程改革“校本教研序列化、课堂教学优质化、评价方式多样化”;队伍建设“师德建设系统化、队伍成长团队化、专业培训终身化”;学生发展“习惯培养常态化、知识技能能力化、兴趣活动课程化”;特色建设“学校发展自主化、文化建设个性化、办学成果特色化”。“十八化”分别从校长、教师、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目标和考评要求,勾勒了该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顶层设计理念中响亮地提出了“三个”观点:不唯分数而教,要为发展而教;不为生存而教育,要为教育而生存;校长有思想、教师有理想、学生有梦想。

黄与红说:“‘顶层设计’重在唤起教育人的心灵觉醒,校长潜下心来办学,成为有思想、有理念、有作为的专业化校长;教师静下心来思教,研究儿童、研究课堂,成为师德高、业务强、受欢迎的专业化教师;学生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健康快乐的童年,成为好学、好问、好思、好动,有梦想的阳光儿童。”

有教育专家这样评价:如果说“顶层设计”是一场观念革命,则其观念创新集中体现为对教育本质与要义的回归与坚守、对教育路径的改革与创新。

“那记惊雷唤醒了改革的蓬勃力量”

从2010年夏那记炸响的惊雷开始,龙泉教育人开始全线发动、砥砺前行。

2010年8月20日,该区“顶层设计”动员大会上,时任教育局局长宁旺成向全区3000多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激情号召。

2010年12月,龙泉组建了由各教育集团理事长、学校校长、教育行管人员、教研员组成的讲师团。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职院校;项目教学;产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0

地域文化在广义上讲指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古至今一切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包括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特定的区域生态、特定的艺术形式甚至思维方式等。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的特色文化,是凝结在老百姓心里的乡情,是打上烙印的精神共鸣。

图案设计是美术设计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基石。地域文化中有很多生动的图案设计元素能够给予设计者灵感,使得极具风情的地域文化在美术设计作品中得以体现。图案设计中有很多要素需要地方文化支撑才能体现出地域特色,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美术设计作品的发展方向。美术设计产品是促进当地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促进地域文化传承,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当代高校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较全面素质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吸收当地文化,调研美术设计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就业率。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图案设计课程为例。

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图案构成特点、内容形式、表现方法和应用范围上可以分为:

1 2 3 4 5

构成特点 单独纹样 适合纹样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内容形式 几何纹 花卉、植物 动物 人物 风景

表现方法 黑白图案 彩色图案 其他

应用范围 瓷器 服饰 环境艺术 工业产品

在这门课程中,该校将图案设计课程内容与地域特点,地域文化相结合,以项目教学方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利用。我们用其中几节课来介绍和展示该校“图案设计”课程实践内容。

在黑白纹样的设计中,该校结合当地地域特色设置了“冰雪在图案设计中的表现”,以冰雪为内容表现地域特色,学生通过外出写生的方式收集素材,将具象的复杂图像转变成抽象的独立纹样,既体现了黑龙江省的地域特点同时又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在人物图案的设计中,设置了“满族文化在图案设计中的表现”,学校组织学生去民俗艺术馆、博物馆等地学习满族文化,通过去当地考察交流等方式搜集满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等材料,经过人物变形等方式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人物图案。在风景图案设计中,设置了“镜泊湖风景在图案设计中的表现”,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网络下载等方式搜集图片资料,将立体画面做平面处理等方式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图案。在植物图案设计中,结合该校农业院校特点,设计了“葫芦在图案设计中的表现”,学生通过观察写生等手段了解葫芦的生长特点外貌特征,与攀枝纹图案结合设计了丰富的二方连续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将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将这些作品绘制在瓷器、布面、葫芦上等方式,制作成瓷器装饰盘、装饰画、装饰挂件等。将学生作品与当地旅游业结合,把作品变成商品,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了当地文化传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就业面。

变色龙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黎锦历史悠久,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至今已逾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古称“吉贝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锦便享有盛名。《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那时黎族先民便能织出绚丽多彩的布了。从西汉开始,黎锦就已成为海南地方向皇帝朝贡的贡品。至宋代,黎锦以其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制作精美、品种繁多而闻名遐迩,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誉为:“机杼精工,百世千华”。宋元之际,黎锦的纺织技艺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据元代王逢的《梧溪集》记载:江苏松江(今上海市)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到海南崖州三十余年,她悉心向黎族人民学习黎锦的错纱、配色、综线、提花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于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返回松江,将纺织工具和技术传授给家乡百姓,从而推动了江南棉纺业的迅速发展。明代松江府“绫布二物,衣被天下”,成为全国棉布业中心。“鲁班爷的手黄道婆的布”至此的名。至清代,黎族的棉纺织业进入了空前鼎盛的时期。

流传至今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2006年5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黎锦技艺)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黎锦技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且引起了国内广大民众的关注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黎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机遇。

师法自然寓情于物

黎族自古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这里森林茂盛、物产丰饶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黎族人民敬仰和崇拜大自然,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黎锦技艺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师法自然,该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艺。

黎锦的原料、染料都源于大自然。黎锦的主要原料是棉花和麻类。棉花有两类:一类是草棉,又称海岛棉。每年四月种植,秋天开花结果。这种棉花雪白如霜,纤维细软,较有韧性。另一类是木棉,又称攀枝花棉,是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形高大,果实成熟时裂开,棉絮尽现。这种棉花纤维较短,一般只是作为辅料或和其他品种棉花混合使用。常用的麻类有:火索麻、羊蹄藤麻、苎麻。从棉花到棉纺织需要经过脱棉籽、弹棉、卷筒、纺纱等四道工序,而所需的纤维麻类在纺织前也要经过采麻、剥麻、脱胶、绩麻等工序。

纺好线后就该进入染的环节了。黎锦的染料主要采用野生或家作植物原料,通过从植物的花、果、叶、茎、树皮中提取原料来配置染料。如茜草、红花、苏木等草本植物,经过煮熬或捣成浆状加入清水浸渍,再加上少许生石灰或草木灰等,获得红色染料;利用假靛蓝和靛蓝草这两种植物的茎、叶,经浸泡、发酵等方式制成蓝色染料;最常用的黑色染料则是由乌墨树皮、枫香叶制成的;棕色、褐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树根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螺灰,煮水而成。此外,利用谷木叶制绿色染料,黄姜根制黄色染料,落葵果制紫色染料等。这些因地取材的纯天然染料,不仅造就了黎锦的绚丽辉煌,而且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了本地经济的自然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黎族织锦图案更是充分体现了黎族对自然的无限崇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据不完全统计,黎族织锦图案有160多种,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这些图案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并寄寓着黎族妇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如在黎锦图案中青蛙纹颇为常见,占黎锦纹样总数的20%左右。黎锦上的蛙纹,有呈现出蛙的基本特征的具象蛙纹,更有变形化蛙纹、简化蛙纹等抽象蛙纹。蛙纹在黎锦上的大量出现和不断演变,足以证明黎族对青蛙的崇拜。在黎族人的传统观念里,青蛙有着强大的繁衍生殖能力,又有捕捉害虫的本领。因此,黎锦蛙纹具有典型的生殖崇拜特征和避邪的功能。黎锦上的蛙纹图案极富创造性,如黎锦蛙纹讲究对称协调,有的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中间有四个抽象性的青蛙纹,利用动与静的对比手法,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实生动;有的蛙纹图案呈菱形化,两个或两个以上图案叠加,似雌雄蛙抱对;还有一些青蛙纹样则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把青蛙前腿省略,后脚加长,表现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图案构思神奇、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黎锦用以构成图案的诸多纹样及图案本身,都是黎族人民师法自然的结果,既表现了自然物及思念物的形态之美,同时借物寓情,反映出了创造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

绚丽多彩独特史书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黎锦的图案中则形象而生动地展示着黎族人民的迁徙定居、祭祀劳作、风俗习惯、生活风貌、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信息。所以,黎锦堪称是黎族人民的史书、黎族社会的活化石。

海南黎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的黎锦制式和图案都各不相同,不同的黎锦图案和花纹能使人区分出源自哪个村落、氏族,并能从中判断出不同人群血缘远近,能否通婚。可见,黎锦上的符号似无声的语言,早已成为区分黎族社会内部不同方言群体的重要标识。

黎族织锦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服饰上的各种织锦图案,以人形纹和动物纹为主,以花草树木纹和其他几何纹为辅;另一类是龙被、壁挂、被单、挂包等上面的图案,以人形纹、青蛙纹、龙纹和凤凰纹为主,以花卉纹为辅。黎族的刺绣技艺有两种,一种是单面刺绣,属传统工艺,在哈、杞、美孚方言区普遍流行;另一种是双面绣,即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都整齐匀密的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工艺难度极高。此种绣法主要流行于白沙县的润方言地区,是黎族最具特色的技艺。

黎族妇女刺绣,没有绣样,仅凭聪敏的天资和丰富的经验,将各种自然物像和纹样图案牢记于心,构思设计花纹图案,用心灵和巧手绘出各式各样的纹样图案。黎锦中的龙被,古称崖州被,又称广幅被,堪称黎锦中的巅峰之作,也是历代进贡皇室的珍品之一。龙被分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龙被上的图案纹饰非常丰富,许多图纹来自宫廷艺术,如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黄龙升天、苍龙教子、龙凤呈祥、鱼跳禹门、福禄寿三星高照、八仙过海、喜鹊登梅、吉祥汉字、儒释道三教图纹等,这些图案纹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固有的符号象征性。如在黎族人民心目中,龙是他们的祖先,代表着高贵与尊严,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好。龙被上的龙的图案可谓千姿百态、矫健无比且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地凸显出龙上可腾云驾雾、下可遁地入海的无往不胜、不屈不挠的精神。龙被整体气势宏大,色彩绚丽华美,织绣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黎锦的色彩简洁明快、对比鲜明,多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基本色调,配深红、桔红、桔黄、柠檬黄、粉绿、白色相间,褐色、紫色为辅助色。绣工追求色彩表现的真实性,注重还原所绣物体的本色,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通过合理协调的搭配,细致地表现对象的色彩变化,如红花的多种色彩形式:大红、紫红、浅红、粉红等;绿叶不同部位呈现的深、浅、浓、淡等,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并衬托精美的纹饰,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图案。“黎锦光辉艳若云”便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

重在传承创新发展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了海南黎锦制作技艺的存续状态,当时全省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不足1000人,而且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200人,会编织双面绣的仅有5人,学习织锦的年轻人寥寥无几。鉴于该项目处于严重的濒危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传续几千年的黎锦技艺重现辉煌,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该技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2009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2250万元,海南省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项目的抢救与保护。先后命名了包含南开村、西方村、番茅村、红内村、番道村在内的9个该项目传承村,在有关市县设立了5个黎锦技艺传习馆、10多个传习所,开设传统纺纱、染色、织布、刺绣等课程,由各级传承人收徒授艺,目前掌握黎锦制作技艺的人数已达到1万人。

重视开展学校教育传承且卓有成效。已命名了4所黎锦技艺传承教学基地。海南省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黎锦技艺专业,培养传承人数百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基于黎锦文化传承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其核心理念是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该学院将黎锦文化艺术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了黎锦装饰与服装设计方向,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在充分了解黎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激发创作灵感,将黎锦纹样元素和文化符号提炼出来并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生活物品的设计之中,体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的紧密结合。学生设计的作品很受欢迎,有许多被海南黎锦开发公司采用或被公司订购。这种教育传承中的创新是值得借鉴的。2013年秋季起,海南省在9个民族聚居市县的20所中小学里试点开设黎锦技艺实践课,参加学习的学生预计将达到2000多名。

为推动黎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在有效传承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黎锦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保护与传承,海南省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等形式,鼓励黎锦生产者积极面向市场。如黎锦技艺的部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自办了织锦合作社,组织本村黎族妇女生产销售黎锦。她在管理上科学而灵活,村民白天下田劳动,可利用中午、晚上的闲暇时间,随时来到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织锦,妇女们还可以带孩子来,织锦与照顾孩子两不误,每个人的生产成果以计件的方式计算,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当地妇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组织生产销售黎锦产品,既有效地促进了黎锦技艺的传承,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为该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做了有益尝试。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涂料与涂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染料与染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毛纺科技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