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 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学生统计和探究的能力,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公平、正直的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对待不确定事件发生的良好心态,同时感受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引出猜想

1 从摸球游戏中体验不公平性。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摸球游戏,我决定将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队。男生队和女生队。谁愿意当男生队队长?女生队队长?

游戏规则;一个盒子里装有白与黄两种颜色的球。女生优先选择颜色,进而决定代表男生颜色的球。如果摸出对方颜色的球。那就算是对方的。

师:谁愿意先摸?如何公平地决定谁先摸?(男女生都想先摸。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决定)

因为两种颜色球的数量不同。引发游戏的不公平性。(假设盒子中代表男生颜色的球多于女生的球)

师:是啊,一个游戏失去公平性,它就失去意义。盒子里的球该如何放。才能让每种颜色摸出的球的可能性相等。让游戏公平?

(板书:游戏公平需要等可能性)

1 猜想抛硬币方法的公平性。

师:在刚才的这个游戏中,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先后,公平吗?

师:如果用一个数表示可能性是一半。可以怎么表示?(1/2)

师:结合硬币本身进行分析,2表示什么?l表示什么?

师:如果抛十次硬币,正面朝上可能是几次?抛20次呢?(揭示课题)

3 思考: (1)为什么是男生赢?(2)会用数表示男、女生获胜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吗?(3)如果从中再摸一次球定胜负,男生一定赢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个知识链中。“可能性的大小”是最接近本节课的新知,所以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刚才作了积极地猜想,认为硬币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那在实际操作中又会是怎样的?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 又实验要求:

(1)硬币上有“1元”字样的为正面,花图案的为反面。

(2)小组分工合作,每位同学各抛10次,轮流负责记录,建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2 抛硬币实验记录表(小组使用):

师:观察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观察全班合计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这个实验不但我们在做,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曾经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看看科学家们给我们留下的实验数据。

4 教师展示数学家抛硬币的数据记录:

师:由此可见,用抛硬币来做决定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掷硬币是学生理解古典概率的重要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掷硬币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理解尽管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都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以此来确定学生的猜测是正确的,即:因为硬币有两个面,其中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所以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三、游戏活动,增强体验

组织学生玩飞行棋。

1 讲清游戏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用色子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

2 提出运用转动转盘的形式来决定哪队先走。

3 识别转盘的公平性。

4 转动转盘,决定走的次序。

5 长方体与正方体色子公平性的对比。

师:同学们,比赛非常激烈,如果再玩一次,谁会赢?能肯定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本环节将识别转盘的公平性、长方体与正方体色子的对比、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三个练习融于一个玩飞行棋的游戏中。在游戏中注重分工合作,让所有的同学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快乐中求知、快乐中发展。]

四、自由设计,展示方案

如果比赛的同学是4个、5个、6个或更多的话,请各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转盘。

[设计意图:学习有两个层次,孩子们学了新知会说、会重复,这是第一个层次。如果学生不但会重复,还会创造、举一反三,这就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了。在本环节中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交换老师的QQ号。

出示老师QQ号的前几位数,将最后一位数放在5张牌中的一张牌上,让学生感知翻动每张牌,被翻到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网上用QQ号与老师交流,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而且在用已学的知识与之相交换,可以让学生体验变化中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六、全课总结,引发思考

1 回忆并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2 师:如果刚才三方同学沿着这条棋路继续比下去,谁会是最后的赢家?(不能确定)

师:是啊,今天老师想告诉你们,生活亦是如此,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我们要学会用不确定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不确定事件的发生。不管结局如何,我们都要怀着良好的心态,下好这盘棋!

[设计意图:可能性的知识不是用苍白的语言解说就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因此,本节课我的预设主题是:创造各种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丰富的学习体验,在体验中感知、体验中掌握、体验中感悟。让数学成为孩子们的数学,整节课“游戏串蕴涵着问题串,活动串蕴涵着探究串”让孩子们去领会可能性的知识。

如何将理性的数学有条理地输送给孩子们呢,我预设:游戏体验、动手实践、学以致用、感悟提升这四个教学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进行了猜测、验证、体验、思考四个学习的历程。明白了游戏公平需要等可能性,学会用一个简单的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第2篇

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滑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5年1月26日,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又一次降落到白宫的草坪上。如临大敌的白宫警卫甚至都没有搞清楚,它是何时降落的。这架仅售400多美金的飞机产自中国深圳。在该生产公司的网页上,给出了客户定制开发工具、接口和App指南。一位耐心的业余爱好者,根据公开的开发指南,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无人机的导航飞行活动。如果是再专业一点的爱好者,完全可以在网上采购更加便宜的飞机零部件和开源的软件和硬件,制造出更多用途的飞机。于是,白宫的周围不断有人或远或近发动他们的飞机。原则上,可以从几十公里到几百米启动,然后目标白宫。

手机、机器人、3D打印机、工业控制设备,这些原先高大上的只有专业人士在庞大产业背景下才能学习和研发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透明”地展现给所有网民。由于对个人用户的开发比对公业务能够快速迭代,使得性能、价格几何级数地进化。这一切,来自于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运动的资源共享。而开源运动的获益者又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盟到开源的开发中来,使创造的门槛越来越低。

从黑客到创客,历史上的左派与右派

从《旧约》开始,西方文明就开始信奉上帝。后来耶稣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很多人相信人生一世可以得到拯救与赎罪。天主教依靠神父传递上帝的旨意,而受益于印刷术普及,基督新教却提出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于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新教群体不断开始各种社会实验,诞生了相当多的基督教分支:摩门教、乔治安普的和谐社会实验、欧文与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对于共和制度的争论,也逐渐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分歧,即强调民主的左派和强调自由的右派。从新教中不仅产生了资本主义,也产生了志愿者和强调平等的创客精神。

黑客,最初指的是偷取网络隐私谋取私利的群体。后来与其说黑客被法律所禁止而转入地下,不如说被以民主、平等为诉求的红客所代替。这种思潮接管后,一路发展到创客、极客,以志愿者的姿态引领了科技的一波又一波浪潮。先是一批开源软件的爱好者将自己的软件免费开源给全世界,形成了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运动,也造就了开源软件的左派与正版软件的右派对垒20年的格局。近10年来,由于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商业模式的扩展浪潮,软件开源运动逐渐占据主流,解放了大批在家编程和没有大公司背景的爱好者,以致于微软在美国相当一部分人眼里成为保守和破坏创新的代名词。事情并没有结束,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大量大公司的硬件设计开发人员离职,又创生了硬件开源运动:中国过剩的、廉价的、质量很高的代工厂加上从世界著名公司流失创业的芯片设计师在互联网上快速结合,于是催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信息技术前沿与创造型思维模式

2014年12月,《科学》杂志公布了当今世界的125个前沿问题。原先这种离大众很远的前沿问题基本上和当代社会没有什么关系。然而这次不同,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越来多的前沿问题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云思维,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互联网思维开始占据主流。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快速迭代、信息聚集、商业模式、聚焦主页、聚焦体验,既是人们对技术的期待,也是人们的现实选择。

能源和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加快发展物联网和新型传感器。物联网所带来的跨界思维和整合思维,打破了原先的学科的界限。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冲击下,电子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数据思维,使我们的个体、个性和用户思维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基因与健康领域变得更加实证与微观,进入了以技术和数据为表征的时代。受益于生命信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开始将人脑和机器由原来的对立,到视为一体,而人与人之间互联网化的社交联系,在信息社会中更加显示出生命体的特征,人们对生命的理解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够使用工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却把工具性和人性截然对立起来。信息社会使人们相信,技术既是人们的工具,又创造了新的人。技术的使用,让人们的思维模式相比以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从新硬件时代到互联网+

面对技术的变革,由于基础不同、国情不同,世界各国采取的策略也不同。互联网公司首先在美国火爆:雅虎、亚马逊、YouTube等迅速崛起,新经济曾经带领美国一路领跑。然而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也让美国发现自己不能够仅仅依靠虚拟经济。由于加工业已经转移到新兴国家,美国的实体经济却又很难恢复。于是,创新驱动的美国开创了一个新硬件时代:谷歌汽车与机器人、特斯拉、深度学习、页岩气。当这个世界不断抛弃索尼、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时,美国完成了新硬件时代的弯道超车,势不可挡地拉开了与欧盟的距离。

德国和日本强于工程高端制造和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但其工匠文化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新经济方面乏善可陈,甚至被新兴的中国盖住了风头。在美国的新硬件时代到来之前,德日制造和美国的软件相处得也还不错,但受到美国新硬件的冲击,德国只能迎头而上。西门子医疗前几年曾经停掉其他研发,全力将自己的几百条产品线的硬件直接互联,以信息化、柔性生产和软硬一体化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从而在竞争中超越了通用电气,德国人为此起了一个华丽的名字:工业4.0。

中国也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唯一的亮点是迅速成为首富们的IT大佬:李彦宏、马云、马化腾等。虽然相比美国的互联网经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并无太多新意,但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产业基础和被压抑很久的中小企业创造力,使他们得以迅速成功。另一方面,大量的广东工厂、浙江工厂和江苏工厂被闲置的工业制造亟需产业转型。在中国目前这个时间段,互联网与传统工业行业的结合,可能是唯一正确的路径,我们姑且称之为互联网+。互联网是火种,习李新政希望用它点燃中国经济的转型引擎。

IT男+艺术女,从制作到制造

在中国的东莞,巨大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在过去的20年里,创造了非常多世界产量第一的产品。然而,单一工科男的大量聚集并没有带来设计和高端制造能力的提升,却给东莞带来了色情业发达的尴尬名声。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的工厂破产和外迁,以东莞为代表的传统加工业,需要融入更多的设计和艺术含量,他们需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于是,IT男来了、艺术女来了,他们昼夜在广东、天津、北京、上海喝着咖啡焕发着创造力:柴火空间、新车间、FABLAB等。李克强总理专门视察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为创客的发展点燃了火种。由IT男和艺术女组成的24小时创意的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制作无趣、无聊和无钱的印象。

然而,仅仅是玩一下3D打印、树莓派或者机器人,再卖几杯咖啡,争取政府的资助,是无法支撑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的。在IT男和艺术女之外,我们更多地是需要专业精神,需要解决工业问题。这样,大学的闲置实验室、专业的教授和工业亟需转型的压力会迎刃而解。从制作到制造,体现出专业与否的巨大变化。

无论是新硬件时代、工业4.0,还是互联网+,一个绕不开的专业就是IT。目前大学的IT 相关专业已经达到总专业数量的1/3还多,但似乎IT专业人才总是不够用。在新经济的架构中有人提出,过去“穷人、富人和中产”的分法已经过时,当今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IT人,一种不是IT人。而IT人员的培养,与传统的工业工程师的培养完全不同。在这个资源爆炸、信息过载和知识半衰期极短的专业领域里,学习越小越好、越早越好,正在代替传统的严格训练的课程体系。

美国新硬件时代的第一阵营、德日工业4.0的第二阵营、中国互联网+的第三阵营似乎把世界分成IT和不玩IT的两个世界。然而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谁都想抢占产业的制高点,谁又都离不开谁。美国的新硬件似乎与德国拉开了距离,但是德国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产业精良和制造优势给美国制造掘坟,而表面上中国制造还处于低端,但是庞大的制造能力和内需,使得像华为、振华、三一、中车这样的企业可以抄全世界的后路。信息世界最大的不同在于,全世界是人和机器可以快速地组合。一个品牌过去至少25年才能稳定,在今天,1个8个月的产品可以有6亿用户。在这当中,制作和制造最大的区别,过去在于大规模稳定生产所需的流水线质量生产,今天在于创意和跨界能否充分调动存量的生产资源。

STEAM:把议员都换成工程师,现代社会需要蒸汽基因

在美国有一个人,不断地为创业和创客推波助澜。这个人叫彼得蒂尔。12岁就获得国际象棋大师称号的彼得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很早就因为美国支付平台的创业而成为亿万富翁。退出公司后,彼得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总有惊人之语,也总想颠覆传统教育。2012年,他宣布给予具有创新精神的美国大学生每人10万美金让他们退学创业。彼得眼光独到,他曾成功地投资了谷歌、Yelp、特斯拉、太空技术公司、LinkedIn和SpaceX。在他的鼓励下,特斯拉还把技术专利开放给全世界。彼得认为,美国要想领导世界,就要把美国由律师和政客组成的500多名议员中的一多半换成工程师。在彼得的推动下,美国不断有法案鼓励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在当今的美国教育界,谈得最多的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而不是通识教育。考虑到创客时代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最近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被广泛认可,成为新时代学习的基础课程。STEAM的英文原义是蒸汽,也许,教育的蒸汽机时代就要到了。

永别了工位的课堂

国际教育主流一直在以小班化、学科教室、个性化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趋势中前行。上一次实用主义还是通识教育的争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1950年以后,杜威占据了绝对上风。工业文明映射到课堂的铃声、班级、教案、分数、大学校早已被瓦解,而工业文明所需要的遵守纪律、克制自己、穿很丑的工装、军训等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的培养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研究能力的西方课堂,正逐渐被以专业化综合的实验室和其倡导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意能力所唤醒。麻省理工大学新媒体实验室是尼古拉庞蒂所建立的新型学科实验室和学科教室,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室和学科的概念,成为世界创新教育的标杆。永别了工位,课堂将不再仅仅是教师或者工头发号施令的地方。

与激素水平相匹配的创造教育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嵌入式;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一、前言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嵌入式系统已成为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另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嵌入式软件人才缺口每年为20万人左右。

近几年工科院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而高职院校却只有很少。面对企业巨大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在嵌入式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二、岗位分析

人才需求庞大,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些问题摆在面前,如何解决,需要用什么方式解决?这首先需要了解企业有哪些岗位,哪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

对此,笔者走访了20多家嵌入式开发设计公司,仔细研究了其运作流程,分析了其岗位设置,大致如下——

研发部的工作主要分为软件组、系统组和硬件组,按照岗位职能可进一步细分:

软件组: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音视频开发工程师、图形界面开发工程师

系统组:系统工程师、驱动工程师

硬件组:电路原理图设计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

销售和技术支持部门: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哪些岗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呢?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得500份访谈资料和2000多份调查问卷,得到以下数据,70%~95%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学生适合以下岗位:技术支持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维修工程师、贴片焊接工程师、应用软件工程师(c/c++、java、linux、wince)、pcb设计工程师。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了系统组岗位不适合外,高职生适合的岗位还是非常多,既有职能部门,也有研发部门。

三、岗位能力分析、教学改革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找到了高职院校学生适合的岗位,根据对岗位需要的技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转换成院校的课程后,得出以下数据:

软硬件交叉部分:c/c++语言、汇编语言;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linux、wince、vxworks)。

硬件部分:电子电路设计知识,接口电路程序设计;eda工具;sdl、fpga、pcb设计;焊接结构设计、制造、管理;硬件的测试与调试。

软件部分:java.net、脚本程序编程语言;gui开发,网络编程,多任务编程;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过程,软件工程;内核定制与裁剪、文件系统;软件测试技术(黑、白盒测,回归、单元、集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需要的嵌入式岗位都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精通软件的还要了解硬件知识,精通硬件的还要了解软件知识,还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以前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①把硬软件割裂开,硬件放在电子专业,软件放在计算机专业。没有软硬件交叉学科。②开设了嵌入式教学的学校,学生最后没有分方向学习,什么都学,最后造成什么都不会。

所以我们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作出调整。调整如下:

①大力压缩不必要的基础课;②第2学期和第3学期开始学习交叉部分基础学科;③第4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方向学习,软件方向学习软件核心课程,硬件方向学习硬件核心课程。

四、总结

通过重新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既解决了硬件学习和软件学习割裂的状况,也解决了高职嵌入式教学改革的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总之,只要教学规划得当,教学措施有效,高职院校完全可以使学生真正进入嵌入式系统行业。

参考文献: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实践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65-02

很多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时采用的是常规的教学方法。首先,对计算机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各个电脑硬件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选购常识;第三步是计算机系统安装和设置;最后,介绍一下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保养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计算机组装维护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学生往往只是学会了如何组装计算机,至于如何选购计算机硬件和维护计算机仍无从下手。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项目实践教学法,带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概念

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就是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实践教学法针对中职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等工作。

在正式开课之前,应对计算机硬件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计算机日常使用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大纲。在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喜欢动手操作,不善于理论学习的现状,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枯燥无味的理论转换成生动有趣吸引人的实例,并且训练设置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操作环节

项目实践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每个具体实践教学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根据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特点,制定如下的操作环节:

(一)准备

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组装工具与计算机零散硬件,做简单的实践训练动员以激发起学生兴趣。

(二)示范

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每一步的操作目的和动作要领,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注意安全操作。

(三)训练

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作指导,巡视并纠正错误,同时给予帮助,发现普遍性问题后,集中讲解。最后总结表扬操作训练中表现较好的学生,鼓励训练中状态不佳的学生。

(四)应用

由指导教师给出应用训练题目,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能较快较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表扬鼓励进步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岗位从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沟通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选购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用户需求独立选购计算机硬件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根据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硬件配置的方法,完成计算机装机硬件配置单。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根据用户需求决定硬件配置档次、分档次确定装机配置单、所选购硬件的理由或者优势等。

(二)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动手操作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分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接口架构、计算机硬件组装、跳线配置、BIOS常用优化设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架构特点、组装调试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三)计算机维护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保养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维护人员的岗位需求。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计算机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维护维修工作。

五、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实践教学中,应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几点问题:

(一)确立具有实用性的优秀项目

1、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教学大纲内容并结合贯穿所有知识点。2、项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易度。3、项目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确立公平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教师要根据未来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二)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项目团队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这个项目是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还是由团队合作来完成。本人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团队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项目训练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针对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项目总结及拓展延伸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学习、团队合作的过程,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应包括思维总结和技巧总结。思维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思维方案,少走弯路。技巧总结中,"殊途同归"是应该极力推荐的,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当今面临的是一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由开展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来计算机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要需求,更是我们现今阶段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宏渝.课程项目化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蒲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2).

[3]张错玲,张佑生,张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收获与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10(1).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轨道车辆装备;控制系统;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22-03

2012年国家基于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竞争力的需求,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本校轨道车辆专业由于之前的悠久历史、行业领先的业绩有幸首批入选该体系中。

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与手段,故此轨道车辆专业在教学培养计划上增加了轨道车辆装备综合实践、轨道车辆控制系统综合实践、轨道车辆测试技术综合实践、轨道车辆设计综合实践、轨道车辆制造与修理综合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在近些年突飞猛进,技术更新非常快,以前的实验设备、实验规程均不能很好地满足综合实践的要求,因此_发适用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研发适用的综合实践设备是摆在轨道车辆实验室面前的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2015年学院自行开发的一套完整的、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实验原理高度一致的基于网络控制技术的现代轨道车辆综合实验平台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并已经完成了2012级轨道车辆专业学生《轨道车辆装备综合实践》(16学时)、《轨道车辆控制综合实践》(16学时)的教学任务,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对元器件及设备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

一、轨道车辆装备与控制系统综合实践的目的

在此实践训练中需要综合应用课堂所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应用平时实验已掌握的软硬件的基本设计、调试的方法,完成一个综合了多种设计技术、具有一定实用背景的应用系统的设计。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轨道车辆装备与控制系统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轨道车辆装备与控制系统综合实践的要求

1.基本要求。学生应在实践环节中完成一个轨道车辆装备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制作,系统功能综合调试,提交设计报告并完成系统功能演示。

2.阶段任务与要求。(1)选题。学生自由组合成设计小组,选择本实践环节中给出的基本题目作为小组设计题目。(2)方案设计。学生围绕小组的题目检索收集资料,进行调研,提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选择最优方案。(3)软硬件系统设计与调试。总体方案确定后,设计完成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并连接好硬件系统。设计完成软件程序流程,并编写出相应的程序。完成软硬件系统的联机调试,实现选题的设计功能。(4)设计报告的编写。学生根据本小组的题目及设计过程撰写综合实践报告,陈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工作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画出系统电路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写出调试结果及分析;附参考文献。(5)答辩及演示。答辩内容应包括所设计题目的基本任务要求,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软硬件系统综合设计与调试,系统功能演示、总结。

三、备选的工作任务

根据轨道车辆装备与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设计了五项任务,并制作综合试验箱,准备了相关的元器件、PC机及开发环境、数据采集卡等,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任一任务来完成。

1.空调器致冷/致热转换控制实践[3]。(1)实践目的。①掌握半导体致冷器、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②掌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数字I/O输出程序设计原理及半导体致冷器的致冷/致热转换控制实验编程。(2)配备设备。①PC机一台。②实验用到的半导体致冷器、散热片、散热风扇、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接线端子、面包板、导线。③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一个。(3)综合实践要求。本综合实践的内容为设计、搭建一能够根据用户操作进行空调器致冷/致热功能转换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要求如下[4]:①打开空调器的同时,必须打开通风机的开关,如通风机未打开,则空调器不能运行。②打开通风机时可以不必使空调器投入运行。③设置一转换开关,可由用户进行操作进行空调器致冷/致热/通风功能转换,根据空调器性能的要求,在从致冷工况向致热工况或致热工况向致冷工况转换时在两个工况之间必须自动加入若干时间的延时,以保护设备。④根据空调致冷/致热转换控制系统要求设计相关的控制电路图。(4)步骤。①仔细阅读实践要求,并依照要求进行电路设计。②按照已经完成的电路图对电路板进行联接。③编写程序,按照实验要求对系统进行调试。(5)实践报告。①写出实践内容及要求;②画出程序流程图;③写出程序清单,并加以注释;④写出程序执行结果及调试过程。(6)系统电路图(参考)。

2.供电网缺相故障检测断电控制实践。(1)实践目的。①掌握三相供电网缺相检测工作原理及对应处理方法;②掌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数字I/O输入、输出程序设计原理及缺相检测编程。(2)配备设备。①PC机一台。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一个、课程设计实验电路板一块。③三相变压器(无中性线)、整流模块、滤波电容、手动开关等。(3)实践要求。本实践的内容为设计一个能够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有某一相掉电时辨识缺失的相位信息并同步断电的装置。该装置要求如下:①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无中性线,任意相掉电,检测装置应能够检测出掉电的相位信息并同步断电。②根据缺相检测控制系统要求设计相关的控制电路图。(4)系统电路图(参考)。

3.设备供电线路接地故障检测实践。(1)实践目的。①掌握设备供电线路接地故障检测工作原理及对应处理方法。②掌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数字I/O输入、输出程序设计原理及电路电流平衡检测控制实验编程。(2)配备设备。①PC机一台。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③三相变压器(无中性线)、整流模块、滤波电容、手动开关、直流漏电流传感器。(3)实践要求。①本实践的内容为设计一个能够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有某一相供电线路故障接地时实时检测信息并同步断电的装置。该装置要求如下:能够在无漏电的情况下,无论电流多大,漏电指示装置无动作,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出现大于10mA漏电的情况下,迅速给出漏电信息并切断供电线路的装置。②根据供电线路故障接地检测控制系统要求设计相关的控制电路图。(4)系统电路图(参考)。

4.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实践。(1)实践目的。①掌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工作原理。②掌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模拟输出程序设计原理与实验编程。(2)配备设备。①PC机一台。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③直流电源与PWM调压电源模块/变频器、直流电机、测速电机、继电器。(3)实践要求。①本实践的内容为设计、搭建一个能够通过控制软件与相关硬件组成的调速控制系统来对直流电动机进行开环调速控制[5]。该装置要求如下:通过软/硬操作面板上的控制开关可对电动机进行起停进行控制,通过软/硬操作面板上的{速旋钮可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控制。②根据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要求设计相关的控制电路图。

5.轨道车辆温度自动测试系统综合实践。(1)实践目的。①掌握温度测试系统工作原理。②掌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模拟输入程序设计原理与实验编程。(2)配备设备。①PC机一台。②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③24V稳压电源、PT-100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器(4―20mA恒流输出)、终端电阻,控制器(PLC或通用数据采集器)、半导体变温系统、标准温度表。(3)实践要求。①本实践的内容为设计、搭建一以PT-100温度传感器为基础的自动温度测试系统。系统要求如下:轴承的温度测量范围设定在0℃―100℃之间,车内温度的测量范围设定在0℃―50℃之间,车外温度测量范围设定在-50℃―50℃之间,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当前测量温度,测量数据以每5秒钟的间隔存入硬盘,数据格式包括通道号(位置)、测量时间、测量数据(数据格式为电子报表格式,需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正)。②根据温度测试系统要求设计相关的测试电路图。

2014、2015年完成的综合实践课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系统的构建、软硬件知识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对应用系统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综合实践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对综合实践的硬件准备又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进,设计开发并制作了更为完善的综合实训设备作为实践课程的基础,学生可根据自己所选任务方向、小组所确定的方案设计自行选择硬件模块和备选元器件,来搭建自己的硬件环境。2016年14级轨道车辆在校生将会使用更为完善的教学设备完成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会成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而有趣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宋瑞刚,杨检,方宇.城市轨道车辆电力牵引实验台测控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9):90-95.

[2]刘志明.霍凯轨道车辆控制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杨琳.列车空调实验台监控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17(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