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246例中的髓内肿瘤患者共计45例(18.3%),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8岁,平均43.5岁;室管膜瘤22例(48.9%),星形细胞瘤14例(31.1%),脂肪瘤8例(17.8%),血管母细胞瘤1例(2.2%);肿瘤位置情况中,19例位于颈段,占42.2%,12例位于颈胸段,占26.7%,8例位于胸段,占17.8%,6例位于胸腰段,占13.3%。

    1.2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表现[3]:感觉异常、行走不稳、四肢无力、疼痛感衰退,或伴感觉分离及括约肌功能逐渐衰退;晚期临床表现:丧失深浅感、截瘫,可伴局部肌肉萎缩、瘫痪等。本组患者45例,其中40例首发症为不同程度丧失深浅感,主要表现为节段性感觉障碍,如感觉不适、肢体麻木等,36例同时伴有运动功能性障碍(其中包括:括约肌功能逐渐衰退9例,双下肢全瘫2例),如肌力衰退、四肢无力等,少数患者伴有局部肌肉萎缩。

    1.3 影像学检查

    对本组所有患者进行MRI平面扫描及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病变部位:25例为胸段,12例为腰段,8例为颈段;行增强扫描后,强化33例,12例无强化,其中16例伴有脊髓空洞。MRI检查提示:25例为室管膜瘤,病变部位为脊髓中心,脊髓增粗,边界清晰,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长信号,T2加权像为较长信号;16例为星形细胞瘤,病灶边界模糊,可见病灶呈弥漫性生长,其中8例不均匀强化,8例未强化;4例为血管网状细胞瘤,T1、T2加权像不均匀,为等信号,且可见流空现象,均具有强化征象。

    1.4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镜下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肿瘤位于腰部及胸部的患者垫高相应部位,从而使病变部位充分暴露于术野的最高位;肿瘤位于颈部的患者应尽量屈伸头部。术前采用MRI对所有患者肿瘤进行准确定位,胸腰段肿瘤37例,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X线椎体定位,从而明确肿瘤的上、下极。患者均给予显微镜下取正中入路进行手术,手术切口避开血管区,逐层切入,根据提示找出肿瘤与脊髓周围组织的交界带,通常呈水肿胶样,将肿瘤分块或一次性完整切除。采用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对术中小出血进行压迫止血,不宜采用电凝;若术中出现大量出血,要首先明确血管来向,找出肿瘤供血血管,并采用弱电流电凝止血,同时在靠近肿瘤端剪断血管。术后给予相应的脱水及激素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感觉平面变化等。

    2 结果

    通过手术中的判断及术后MRI复查显示,本组患者45例中,29例肿瘤全部切除,16例肿瘤大部分切除。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证实:25例为室管膜瘤,16例为星形细胞瘤,4例为血管网状细胞瘤。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3例,无明显改善8例,另有4例病情加重,其中手术死亡0例。对根据McCormick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进行分级,其中Ⅰ级33例,Ⅱ级、Ⅲ级、Ⅴ级分别各4例。术后进行5~25个月的随访28例,无复发20例,包括室管膜瘤16例,血管网状细胞瘤4例,复发8例,均为星形细胞瘤,复发后均放弃治疗。

    3 讨论

脊髓肿瘤范文第2篇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 22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证实的脊髓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10例,无变化4例,短期内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MRI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是必要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和肿瘤全切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

关键词 ] 室管膜瘤;脊髓;诊断;显微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128-02

[作者简介] 王雷(1976-),男,江苏徐州人,医学博士,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脊髓肿瘤中室管膜瘤是较为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居多,多位于颈髓,胸髓、腰髓和圆锥次之。其病理特征趋向于良性,手术全切是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和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2]。脊髓室管膜瘤多位于髓内中央,手术风险较高,但是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治疗效果已得到明显提高,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已成为其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该研究旨在探讨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方法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提供依据。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16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脊髓室管膜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33.4岁,病程2周~60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有10例病灶位于脊髓颈段,4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腰段,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进行性加重为主,首发症状有6例是肢体无力,10例是感觉障碍,3例疼痛,2例大小便失禁。

1.2影像学检查

术前均行MRI(1.5T,美国,GE公司)检查。该组脊髓室管膜瘤均为单发位于髓内,相应阶段脊髓增粗,肿瘤呈囊实性或实质性,与脊髓周围边界尚清晰。均伴脊髓空洞。MRI显示室管膜瘤T1加权相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加权相呈均匀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伴有囊变及肿瘤上下界可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形成。肿瘤累及阶段短者为一个阶段,最长者为5个阶段。

1.3治疗方法

大部分病人术前行X线椎体定位,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行脊髓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手术取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椎板切除应充分暴露肿瘤上下极,两侧近椎弓根,纵行切开硬脊膜,细丝线向两侧牵开硬脊膜充分显露脊髓,脊髓室管膜瘤多呈灰褐色或褐色,伴有出血者脊髓表面可见软脊膜颜色改变,脊髓空洞常见于肿瘤上下方脊髓,用低功率双极电凝(8W)电灼(高频电外科系统,VIO300S,上海,爱尔博)软脊膜及脊髓表面的血管,电凝的同时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降温,电凝后切开软脊膜,边界清楚的肿瘤沿着肿瘤周围的胶质增生带分离,在显微镜下分离出瘤体一端,然后向另一端分离肿瘤的两侧及腹侧界面,分离过程中应注意牵拉动作要轻柔,尽可能不使脊髓发生移位。分离过程中如果有少量出血,用止血纱并以小棉片轻压即可止血,如仍有出血,可用低功率滴水双极电凝轻点止血,一定不要用高功率双极电凝止血或同一位置持续电凝。肿瘤完全切除后可见脊髓塌陷,注意合并脊髓空洞时,脑脊液流出后,也会塌陷。瘤床应彻底止血及检查有无肿瘤残留。用无创伤线缝合软脊膜及蛛网膜,常规缝合硬脊膜、肌肉和皮肤。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16例脊髓室管膜瘤达显微镜下全切除14例和近全切除2例,术后无患者出现残疾或死亡的现象。患者平均住院14d,以出院时症状与体征进行评价,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10例(62.5%),无变化4例(25%),术后加重2例(12.5%)。随访采用复查及电话随访,12例定期到医院复查,获随访6~36个月,MRI显示肿瘤均无复发,脊髓空洞消失,所有病人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

3讨论

脊髓室管膜瘤是较为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绝大多数位于脊髓中央,发病部位主要为颈髓最多,胸腰段次之,圆锥少见。脊髓髓内肿瘤曾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区,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为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带来了新的曙光。应用精准的影像学诊断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不但可以全切肿瘤,而且能够尽可能的保留神经功能,使脊髓室管膜瘤的治疗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对于其手术时机、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脊髓室管膜瘤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易被临床忽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通常表现为麻木疼痛和步态不稳。MRI检查是诊断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最佳方法。普通X线片和CT对该病诊断意义不大,通常MRI检查经常可以见到小的肿瘤卒中的表现,尤其在肿瘤的上下端,强化后肿瘤特征更为明显,T1加权相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相上可以看到特征性的"帽"状征,这种特征通常为慢性出血形成囊变所致,增强肿瘤实体部分多均匀强化[3-4]。该组病人均行MRI检查,无1例漏诊,增强后肿瘤特征尤为明显。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哑铃型,边界清楚,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强化均匀,肿瘤上下端常合并脊髓空洞,且多位于颈髓和胸髓14例,腰髓2例,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6]。

脊髓室管膜瘤较颅内室管膜瘤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可获得治愈[7]。Harrop等认为影响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结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术前的神经功能状况,主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8]。我们亦主张对于脊髓室管膜瘤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并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因脊髓室管膜瘤在脊髓内多是导致脊髓移位而不是呈浸润性生长,且肿瘤与正常脊髓之间可见一薄层胶质增生带,显微镜下此界面显示清晰,因此肿瘤分离应在此带中进行且全切的可能性较大。该组16例均获全切除,手术体会如下:①脊髓切开部位均力求从后正中切开,避免术后发生严重的感觉障碍。对于辨认中线困难的,术中根据两侧脊神经后根进入带及脊髓后正中静脉等结构,仔细确认脊髓后正中沟。②脊髓室管膜瘤的血供较丰富,分离切断肿瘤周围血管时,供血血管多来自脊髓腹侧面的脊髓前动脉分支,侧方根动脉分支也参与供血,应小心鉴别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和滋养脊髓的血管,沿胶质增生带缓慢轻柔地向另一端分离切除,出血点尽量用明胶海绵及棉片压迫止血,或用微弱双极电凝轻点止血,并随时以生理盐水冲洗,防止电凝产生的热量损伤脊髓。③应尽可能整块切除肿瘤,如果分块切除肿瘤,常因出血造成术野显示不清而增加手术难度,并且容易造成肿瘤细胞脱落随脑脊液种植转移。对整块切除困难的可先行瘤内切除减压后再切除残余肿瘤。该组有2例因瘤体较长且与脊髓粘连较重,采取分块切除,粘连较重无法切除的残余肿瘤应用小功率电凝烧灼,避免强行切除对脊髓造成不可逆损伤。④肿瘤切除后应力求脊髓的解剖复位,用丝线或可吸收缝线缝合脊髓软膜、蛛网膜及密水级缝合硬脊膜,防止术后脊髓粘连和脑脊液漏。⑤此外,该研究认为椎板复位对保持脊柱稳定性和防止术后椎管粘连有一定的作用,避免术后出现迟发性疼痛和感觉障碍。该组16例脊髓室管膜瘤达显微镜下全切除14例(87.5%)和近全切除2例(12.5%),术后无死亡病例及手术致残者,有10例在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且12例获随访6~36个月,MRI显示肿瘤均无复发,脊髓空洞消失,患者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充分表明了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优势。

目前,对于脊髓室管膜瘤全切术后是否需要放疗仍存在一些争议。有报道认为脊髓室管膜瘤不全切除术后应给以局部放疗,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9]。另外也有报道主张次全切除也不需要放疗。目前并没有证据能够表明不全切除的脊髓室管膜瘤术后进行放疗是有意义的。甚至有学者主张即使是不全切除,情愿行再次手术切除,也不行放射治疗[10]。该组2例次全切除的肿瘤患者,术后未给以局部放疗,术后随访3年亦未见复发。该研究认为肿瘤若能完全切除,可以避免术后复发,不需要放疗。对于不全切除的肿瘤可谨慎考虑给以局部放疗。对于脊髓室管膜瘤全切术后是否需要放疗,由于病例数有限,缺乏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据,临床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我们认为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早期诊断,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并早期全切肿瘤是控制肿瘤复发,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

参考文献]

[1]张智峰,徐滨,庞长河,等.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效果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5(34):430-433.

[2]岳志健,曹依群,吴曦.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4):308-311.

[3]KimDH,KimJH,ChoiSH,etal.Differentiationbetweenintramedullaryspinalependymomaandastrocytoma:comparativeMRIanalysis[J].ClinRadiol,2014,69(1):29-35.

[4]渠海增,谷博,全勇.脊髓室管膜瘤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7):1068-1070.

[5]徐正平,杨冰,刘信龙,等.颈髓室管膜瘤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30-32.

[6]NomakG,SchwachenwaldR,ArnoldH.Earlymanagementinpoorgradeaneurysmpatients[J].ActaNeurochir(Wien),1994(126):33-37.

[7]LiD,HaoSY,WuZ,etal.Intramedullarymedullocervicalependymoma--surgicaltreatment,functionalrecovery,andlong-termoutcome[J].NeurolMedChir(Tokyo),2013,53(10):663-675.

[8]HarropJS,GanjuA,GroffM.Primaryintramedullarytumorsofthespinalcord[J].Spine,2009(34):69-77.

[9]刘希光,王贵怀,李爱民,等.颈段脊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策略及疗效评价[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3):250-251.

脊髓肿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髓内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53-02

髓内星形细胞瘤可发生在脊髓的任何部位,以脊髓上段常见,多见于儿童。星形细胞瘤生长极其缓慢,早期缺乏神经方面的症状和体征,晚期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笔者收集20例髓内星形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12年9月间20例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31.35岁,其中20岁以下者6例。术前病程3个月到2年。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和感觉异常,双下肢无力伴持续加重。

1.2 MRI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常规行T1WI、T2WI矢状位及T2WI轴位扫描,采用TSE T1WI(TR/TE:640ms/11ms),TSE T2WI(TR/TE:3000ms/110ms)Matrix240×320,Fov280×280,NEX2次。扫描层厚4mm,层间隔0.4mm。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快速注射钆噴替酸葡甲胺(Gd-DTPA),对比剂总量为0.1mmol/kg体重,行T1WI抑脂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1.3 图像分析 在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图像上观察肿瘤部位、范围、形态、大小、信号、周围水肿、强化方式,以及有无脊髓空洞、坏死、囊变、出血。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肿瘤行全切者5例,次全切者11例,减压者4例。其中16例为I-II级星形细胞瘤,4例为III-IV级星形细胞瘤。20例患者中病变单纯累及颈髓者7例,占35%;单纯累及胸髓者5例,占25%;同时累及颈胸段脊髓者8例,占40%。

2.2 影像结果 ①平扫受累脊髓弥漫增粗,病灶边界欠清,大部分肿瘤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部分呈高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可清楚显示肿瘤边界者13例,其中2例肿瘤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提示有瘤内出血,其中7例在病灶头端或尾端可见脊髓空洞形成,其中2例增强检查时可见不强化坏死囊变区。②平扫受累脊髓外形变化不大和轻度膨大,病灶较小,边界较清,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明显强化者5例,其中1例尾端伴脊髓空洞形成,肿瘤无坏死囊变区。3平扫受累脊髓增粗,肿瘤局限,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检查,肿瘤不强化者2例,不伴脊髓空洞形成,肿瘤无坏死囊变区。

3 讨论

星形细胞瘤约占髓内肿瘤的40%,多数为低度恶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发病部位以颈、胸段最多见,较少累及马尾和终丝。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与病变范围的大小不成正比。颈胸段髓内肿瘤出现症状早、症状重,患者就诊时肿瘤常较小,脊髓在外形上变化不大和轻度膨大[1]。本组病例病理结果16例为I-II级星形细胞瘤,与文献报道一致。多数肿瘤沿脊髓纵轴发展,往往累及多个脊髓节段,脊髓明显增粗,表面可有粗大迂曲的血管,肿瘤与正常脊髓的分界不清,上下两端常呈梭形,常见偏心性、小而不规则的瘤内囊变,部分肿瘤的头端或尾端可合并脊髓空洞。少数肿瘤伴瘤内出血。临床上多见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

本组病例中,肿瘤的实行部分在行增强检查时,明显强化者13例,比较典型,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不强化,延迟期明显强化者5例,均为I-II级星形细胞瘤,分析可能是由于低度恶性肿瘤其血脑屏障较完整的缘故。不强化者2例,考虑为肿瘤分化甚好或肿瘤全部坏死所致。

鉴别诊断:髓内星形细胞瘤应与室管膜瘤、脊髓多发性硬化,相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甚难鉴别,平扫时两者缺乏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有一定的鉴别价值。限于脊髓中央管周围或位于圆锥、终丝的肿瘤,以室管膜瘤为多。不发生异常对比增强的髓内肿瘤以星形细胞瘤为多。多个小灶性增强的肿瘤,室管膜瘤往往呈跳跃性,星形细胞瘤常常表现为连续性。若同时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室管膜瘤可能性大。[2]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较少累及马尾和终丝,累及范围较大,伴发囊肿的机会较少。室管膜瘤较小,呈边界清楚的结节状,并伴发广泛的囊肿。星形细胞瘤与脊髓多发性硬化鉴别困难,脊髓多发性硬化在急性期亦可表现为脊髓增粗,信号减低,但其信号均匀一致,周围常有正常脊髓组织环绕,占位效应不明显,晚期常出现脊髓萎缩。[3]

磁共振成像对髓内星形细胞瘤的定位和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结合文献学习探讨髓内星形细胞瘤在MRI中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脊髓肿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椎管;神经鞘瘤;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 in microoperation of Schwannoma in vertebral canal:a report of 65 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 in microoperation of Schwannoma in vertebral canal,so a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level of Schwannoma in vertebral canal.Methods Sixty-five cases of microoperation of Schwannoma in which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 was perform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Of 65 patients,60 was cured(occupied 92.3%),5 got better (occupied 7.7%),no death occurred;total excision in 62 cases,subtotal excision in 3 cases,with total excision ratio 95.4%.Conclusion Conventional dynamic 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 in operation might protect spinal cord from functional damage,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microoperation might help to increase the total excision ratio of tumor,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effectively.For those cases which impair the stability of spinal column,we can implement fusion internal fixation.

    [Key words] vertebral canal;Schwannoma;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microoperation

    椎管内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肿瘤与脊髓、神经根粘连较紧,手术全切较困难,易导致副损伤,若能在电生理动态监护下显微手术,则可减少脊髓神经损伤[1]。我院近3年收治6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均行电生理监护下显微手术,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男女比例1.5∶1。年龄最小7岁,最大66岁;其中20岁以下7例,20~40岁29例,41~50岁18例,50岁以上11例。病程最长22年,最短15天。肿瘤位于颈段17例,占26.2%;胸段32例,占49.2%;腰骶段16例,占24.6%。肿瘤呈哑铃形生长7例,其中颈段3例,胸段4例,腰段无。多发性肿瘤2例,均位于腰骶部。

    1.2 临床表现 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几个方面,其中早期突出症状为神经根疼痛。本组病例中明显的神经根痛49例(75.4%),不同程度肢体肌力下降55例(84.6%),肢体麻木感20例(30.8%),束带感8例(12.3%),括约肌功能障碍16例(24.6%),不同程度的感觉平面障碍12例(18.5%)。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经核磁共振(MRI)确认,并能明确肿瘤的部位及范围。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优势。其表现主要为:椎管内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肿块,部分呈哑铃状;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液化坏死不强化,肿瘤边界清晰[2]。

    1.4 手术方法 本组65例病人,均采用全麻。在术中电生理动态监护显微镜下行手术治疗。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安放电极,在电生理体感(AXON Epchon 2000型术中电生理监护仪)及运动,根据术前定位,沿脊柱正中切口入路,将脊突及椎板切除,在神经显微镜(LEICA OSH-1)下,切开硬膜后显露出肿瘤,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包膜与脊髓、神经根的粘连直至完全切除,对于较大的肿瘤,可在包膜内分块切除。

    2 结果

    本组65例在电生理动态监护显微镜下行手术,肿瘤全切62例,次全或大部分切除3例,其中1例为颈胸段哑铃形肿瘤,2例为腰段肿瘤。本组65例中,术中病变切除时及切除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躯体诱发电位(SEP)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增高的58例,占89.2%;潜伏期及波幅无明显改变的7例,占10.8%;在术后3个月左右复查明显好转,无术后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病理报告65例均为神经鞘瘤,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恢复情况优良。根痛症状术后均得以迅速消失,运动障碍得以满意恢复,对部分神经根切除患者复查,无明显肌力减退,仅残留感觉麻木,痛觉减退,但术前较严重的瘫痪病人术后需在3~6个月以后才能满意恢复。痊愈60例,好转5例。随访时间:2个月~3年。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岁,以双下肢骶髂部进行性疼痛8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3天入院。体格检查:蹒跚步态,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双下肢L1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踝阵挛(+),病理征阴性,括约肌功能无障碍。MRI示:T11~T12平面椎管内可见等T1,不均匀较长T2信号肿物,向右侧经椎间隙延伸至椎旁,肿块内侧压迫脊髓,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T12椎体有强化征象(见图1略)。初步诊断:T11~T12椎管内神经鞘瘤。手术在全麻下取左侧卧位,取右侧T10~12肋后外侧手术入路切口。在电生理监护及显微镜下切除11、12肋骨,将肿瘤侵蚀的椎体、椎板切除,摘除T12上下椎间盘后,取患者自体髂骨及肋骨置入填充骨缺损处,并以8 mm×88 mm Z-plate-2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患者恢复良好,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复查胸椎片示:胸髓无受压(见图2略)。1年后患者因骶髂部疼痛,复查MRI示:T11~T12肿瘤复发(见图3略)。再次手术切除肿瘤,自体髂骨植骨术,同时行脊柱TSRH内固定术。术后化疗4次。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复查肿瘤无复发(见图4略)。此病例说明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和保全脊髓功能,并能减少术后复发。图1 典型病例的术前情况 图2 术后胸片 图3 术后1年肿瘤复发 图4 肿瘤复发后,再次手术化疗后复查无复发

    4 讨论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好发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骶段,本组资料分别为49.2%,26.2%,24.6%。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预后良好,脊髓功能有望完全恢复。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2],Sepp[3]报道脊柱神经鞘瘤年发病率为0.3~0.4人/10万。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髓外硬膜内,多见于脊神经后根及脊髓的侧面。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60%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本组49例(占75.4%)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脊神经根的任何平面均可发生,40%发生在胸段,其次是颈段、腰骶段。本组有16例发生在腰骶段,因此腰骶段为此类肿瘤的高发区,可累及1根或多根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Dsras[4]等认为神经鞘瘤来自神经鞘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发生于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肿瘤通常是孤立的,也可沿神经干多发。本组有多发性神经鞘瘤2例,均位于腰骶部。

    椎管神经鞘瘤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表现,对一些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椎管肿瘤容易漏诊。常用辅助检查有X线、CT、MRI等,X线提供信息有限,C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软组织分辨力低,容易漏诊。MRI是诊断此类肿瘤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检查手段[5],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三维成像,扫描范围广,能准确显示肿瘤大小、形状、轮廓与脊髓周围血管的关系,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和保全脊髓功能,并能减少术后复发。小型肿瘤和脊髓之间一般隔有蛛网膜,沿此间隙分离,能完整切除肿瘤。大型肿瘤多见于颈段和腰骶段,往往压迫脊髓严重,粘连较紧,此时要积极应用显微技术,最好是完整分离切除肿瘤,才能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较大型肿瘤无法完整切除,可以在包膜内分块切除,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包膜与脊髓、神经根的粘连直至完全切除。由于肿瘤的压迫,在肿瘤压迫处或其上方,脊髓的血管可以迂曲增粗,易被误认为是合并脊髓血管畸形,这时应在镜下仔细分辨清楚,切忌切除或电灼血管,以免影响脊髓的供血和功能。

    术中常规行电生理诱发电位(MEP及SEP)监测,MEP及SEP的记录和手术同步,通过连续的CSEP屏幕监测,对每一手术步骤操作进行实时观察,确实为手术医师及时了解术中神经系统功能状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使手术更加准确和安全[2]。对于椎管肿瘤的手术,做电生理监测主要以诱发电位为主;脊髓手术是诱发电位监测最适宜的手术类型,因诱发电位可以连续不断地监测脊髓功能,随时向手术医师提供有关脊髓损伤的信息,在不可逆损伤出现之前帮助手术医师纠正造成损伤的手术步骤。

    对于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可以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同时行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术。本组有2例患者均为胸腰椎交界处肿瘤,因肿瘤侵蚀椎体、椎板。手术采取在全麻下取左侧卧位,在右侧胸腰后10~12肋后外侧肾脏手术入路切口。术中切除11、12肋骨,并将其侵蚀椎体、椎板、椎间盘切除,这势必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将其切除的自体肋骨及所取髂骨置入填充骨缺损处,并以Z-plate-2钛合金钢板内固定。其中1例术后1年肿瘤复发,又行肿瘤切除、自体髂骨植骨术,同时行脊柱TSRH内固定术。术后2例患者恢复均良好。椎管内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效果好。椎管内神经鞘瘤一旦确认,应尽早手术切除,早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6]。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定位一定要准确,必要时术前可用金属固定于体表行X线透视协助定位,以免术中过多切除椎板,影响脊柱的稳定性。(2)术中手法要轻柔,少牵拉脊髓,避免造成脊髓损伤。如肿瘤位于脊髓腹侧或腹外侧,宜先切断肿瘤附近的韧带,并将肿瘤牵向对侧,以获得肿瘤的良好暴露[7];必要时可先行囊内肿瘤切除,待瘤体缩小再行全切。(3)术中常规悬吊硬脊膜,留置硬脊膜外引流管,减少血肿机化瘢痕形成对脊膜的压迫;硬脊膜密缝,避免术后脑脊液漏。(4)对于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可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自体取骨植骨术。

    总之,椎管内神经鞘瘤采用显微手术,术中电生理动态监测,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对脊髓及神经的损伤,减少肿瘤残留,并能有效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瞿伟庆.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附15例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10(3):154-155.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00-819,169-193.

    3 Sepp IMT,Haltia RJ.Long-term outcome after,removal of spinal schwannom a: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87 cases.J Neurosurg,1995,83:621-626.

    4 Daras M,Koppel BS,Heise CW,et al.Multiple spinal intradural schwannom as in the absence of Von Recklinghausen’s disease.Spine,1993,18:2556-2559.

    5 Scotti G.MR imaging of intradural extra me dullary tu mors of the cervical spine.J Comput Assist Tomoger,1985,9:1037-1041.

脊髓肿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磁共振;椎管肿瘤;临床意义

椎管肿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磁共振是医学影像学的一场革命,人体组织允许磁共振产生的长波成分穿过,对机体无大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50例患者均是从当地医院随机挑选的从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椎管肿瘤患者。术前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诊断,术后根据病理诊断检查确诊为椎管肿瘤[1]。男患者有28例,女患者有22例,大多椎管肿瘤发生在25~65岁,主要症状为疼痛,逐渐出现运动障碍,感觉异常。

1.2方法 所选的50例患者全部使用MAX0.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先进性常规平扫矢状位T1WI,T2WI;横断位T2WI;冠状位T1WI。部分用扎喷酸葡胺做造影剂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周边的构造。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定位诊断。其中包括横向定位和纵向定位。T1WI和T2WI的表现信号可以让对患者检查的医生清楚的对肿瘤的边界做出准确判断。②定性判断。椎管内的肿瘤种类有很多,磁共振对椎管内肿瘤的性质判断没有定位诊断率高。但是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核磁共振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的结果 见表1。室管膜瘤患者占29.15%节细胞瘤患者占9.56%,脂肪瘤和血管母细胞瘤均占6.92%,神经纤维瘤患者占4.54%,神经鞘瘤患10.72,星形细胞瘤占18.17%,脊膜瘤占18.17%,转移瘤占20.47%。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期 根据椎管肿瘤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和脊髓完全受压。①刺激期:肿瘤病变的早期肿瘤比较小,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或者是运动障碍。神经根痛为髓外占位病变的主要症状。疼痛部位固定并且沿着神经根分布区域向四周扩散,在躯干部分呈带状分布,在四肢部分呈线条分布。疼痛的时候有电灼,针刺,刀切和牵拉的感觉。[2]初期的时候不是持续性疼痛而是阵痛,诱发阵痛的原因有咳嗽,喷嚏或者用力大便等。②脊髓部分受压期:随着病变的发展,肿瘤逐渐变大压迫脊髓,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脊髓部分受压期比刺激期短,和刺激期没有明显的时间分界。③脊髓完全受压期:脊髓因为肿瘤的长期压迫导致功能完全丧失,肉眼无法看到脊髓横断,但是由于肿瘤的压迫全部节段横断面受损,导致压迫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括肌功能完全丧失。50例患者椎管肿瘤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见表2。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髓内肿瘤 髓内肿瘤主要表现为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根据磁共振呈像发现其发生部位大多在颈髓段和胸髓段,脊髓粗壮情况不一,边界较为模糊。肿瘤的上下端发现脊髓有空洞而且大小不一。T1WI多为轻低信号或轻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在增强扫描中显示斑片状或不均匀的结节状肿瘤。

3.2髓外硬膜下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主要表现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病灶边界比较清晰,形状不均匀大小不一,T1WI呈等稍高信号影,T2WI压脂序线程不同程度高信号影,病灶呈膨胀性生长,左侧蛛网下腔明显扩大,相应的平面脊椎明显受压变扁并享有侧移位,周围马尾神经也明显受压推移,双侧椎间孔无明显扩大。

3.3髓外硬膜外肿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主要表现为转移瘤和脂肪瘤[3]。磁共振呈像硬膜外显示有肿块影,形状不均匀大小不一,T1WI像显示短信号,T2WI像显示略长信号。

4结论

椎管肿瘤主要是指发生在脊髓或脊髓及椎管周围组织的肿瘤,可以呈现原发性也可以呈现继发性。根据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临床上可以将椎管肿瘤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和髓外硬膜外肿瘤三种。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磁共振检查,六类人群不适合进行磁共振检查: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眼球内有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身体内有金属异物存留或者安有金属假肢的人,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幽闭恐惧症患者等,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磁共振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也可能坠胎。磁共振对软组织有较高的辨别能力而且所成图像为立体图像,能够在降低对人体危害的情况下不会漏诊或者误诊。

传统的诊断方法对椎管肿瘤诊断效果不明显,磁共振对肿瘤进行诊断,是继CT后医学影像的又一重大进步。它彻底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可以进行多部位多次检查,具有信息量大,多方位成像,高分辨力等特点。磁共振适合检查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胸部病变,腹部器官病变,盆腔脏器病变,骨与关节病变,全身软骨组织病变等疾病。

参考文献:

[1]杨晓.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