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与诗

茶与诗

茶与诗范文第1篇

讨论宋诗的风格与特色,是一个大题目,前修与时贤都作了不少工作,更有许多出色的成就。近年整理出版的《全宋诗》,则为细致的检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中虽有若干疏失(注:如第二十二册,“张茂先”下录散句“熠熠宵行”,引陈骙《文则》“张茂先《励志诗》云云”,此“茂先”,西晋张华也。又重出者亦不止一例。),但它毕竟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线索与依据,而这样一个诗的世界,也使人更有条件从广阔的范围,即不仅仅局限于其成就可以称之为“诗人”的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对两宋诗重新审视。

以文为诗,为宋诗特点之一。平朴如说话,絮絮缕缕,讲述身边的故事,铺叙处每每意致玲珑。生活之细微以及对生活之细微的悉心体验,无不由诗曲曲传出。此中有着题材的广阔,更有着细节的丰盈(注:宋诗题材的广阔以及它的总体风貌,朱刚《从类编诗集看宋诗题材》一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见《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第84-89页。),或可以说,宋诗特以它的细微而见深广。趋平,求奇,复古,诗歌流派固有不同,但以对生活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从事创造,则有共通。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两宋仍多在诗歌中完成,诗的世界里,生活中的细节,便总是被满新绿。所谓“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疏林茂麓窈窕而敷荣”(注:陈傅良《送陈益之架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十七册,第29230页。本文所引宋诗,均据此本,以下只注明册数、页数。),宋人在诗中早已道得亲切。

茶事只是社会生活之一端,但在《全宋诗》与《全宋词》的范围里检阅其详,却不能不惊讶于它的丰富。茶事中的细微末节(注:两宋茶诗,颇存茶事之细节,后人或讥其琐碎,如《瀛奎律髓》卷十八“茶类”录丁谓诗《煎茶》,纪昀评曰:“细碎敷衍,未见佳处。”丁晋公此作,以诗论,自不属上乘,然“自绕风炉立”、“铛新味更全”,咏煎茶甚切,虽是“敷衍”题目,却也敷衍得好。),在茶诗中原是有情,有境,有性灵;饮茶方式的选择,也每每显示着饮者的气度和风神。而茶事中曾经讨论过的若干问题,在通检两宋诗词的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得出一二新解?谨作此尝试。

一 分茶

对于分茶的解释,有几种不同意见。1958年版,《宋诗选注》释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以为“分”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所谓“鉴辨”。蒋礼鸿先生则以《“分茶”小记》为题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认为分茶有二解,其一,为酒菜店或面食店;其一,指用沸水(汤)冲(注)茶,使茶乳幻变成图形或字迹(注:《蒋礼鸿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册,第393-395页。)。许政扬先生在《宋元小说戏曲语释》“分茶”条中也提出详细意见,结论是:“分茶”就是烹茶、煎茶(注:《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33页。)。1982年版《宋诗选注》摒弃旧释,曰:“‘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诗文笔记里常常说起,如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一载蔡京《延福宫曲宴记》,杨万里《诚斋集》卷二《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宋徽宗《大观茶论》也有描写,黄遵宪《日本国志·物产志》自注说日本‘点茶’即‘同宋人之法’:‘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云云,可以参观。”此外,今人《剑南诗稿校注》卷十二《疏山东堂昼眠》下释分茶曰:“分茶,宋人泡茶之一种方法,即以开水注入茶碗之技术。杨诚斋《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云云,可想像其情况。”(注: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64页。)又,今人《陈与义集校笺》在《和周绍祖分茶》诗下,引证亦详,末云:“分茶一辞,宋人无释,各种茶谱亦不载”,“据各家所咏或记载,盖以茶匙(茶谱云:茶匙要重,击拂有力)取茶(汤)注盏中,为分茶也。简斋此诗云‘小杓勿辞满’,当即以茶匙击拂之意”(注:白敦仁《陈与义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诸家之释,以1982年版《宋诗选注》为近实。不过,若求详实与确切,则仍嫌不足。此为其书体例所限,不烦苛求。

分茶之意究意如何,须从唐宋饮茶法以及期间发生的变化说起。

唐宋时代的饮茶,乃茶末与茶汤同饮,饮后不留余滓。至于烹茶法,元明以前,可大别为二:其一煎茶,其一点茶。煎茶盛行于唐,陆羽《茶经》载其法最详;两宋盛行点茶,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乃点茶法经典(注:以下引《茶经》、《茶录》,均据百川学海本,个别字句据他本校改;《大观茶论》,据《说郛》宛委山堂本。)。当然点茶盛行的同时,传统的煎茶之习也未少衰,不过依茶品、时地、饮茶之人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式。

煎茶所用之器,两宋为风炉和有长柄与短流的茶铫;点茶,则以燎炉和有把手与长流的汤瓶。煎茶与点茶,皆须煎汤亦即煎水。前者煎汤于茶铫,后者煎汤于汤瓶。汤至火候恰好之际,若煎茶,则将细碾且细罗之后的茶末投入滚汤。若点茶,此前便须炙盏,《茶录》所谓“凡欲点茶,先须*[左火右劦]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嗣后以小勺舀取茶末,在盏中调作膏状,于时以汤瓶冲点,边冲点边以竹制的茶筅或银制的茶匙在盏中回环搅动,即所谓“击拂”。点茶需要技巧,又以因击拂之法不同盏面泛起之乳花不同而有各种名目,自第一汤至第七汤而各有不同(注:《大观茶论·点》。以“七”为数,应即由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惠新茶》而来。“七碗”在两宋茶诗中也常常用作茶的代称。)。

点茶尤重盏面浮起之乳花。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一录蔡京《保和殿曲燕》云:“赐花全真殿,上亲御击注汤,出浮花盈面。”又引其《延福宫曲宴记》云:“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上”,徽宗也,“疏星淡月”云云,即见于他的《大观茶论》(注:《大观茶论·点》云注汤时,“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 ),王安中《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延和行对台臣。宫瓯浮雪乳花匀”(注: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二册,第751页。本文所引宋词,均据此本,以下只注明书名和册数、页数。),亦咏其事。只事烹茶重乳花,却不自点茶始,陆羽《茶经》讲述煎茶法时已叙述得详细。《茶经》卷下“五之煮”: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如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上艹下敷]”有之。(注:《艺文类聚》卷八十二,杜育《荈赋》:“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如春敷。”)

又同书“七之事”引《桐君录》云:

茗有饽,饮之宜人。

茶与诗范文第2篇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这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一生仕途坎坷,这首《汲江煎茶》便是他被贬在儋州时所作。

一日,顺手拿起一本《苏轼诗选》,随手一翻,便翻到了这诗,细细品读过后,大惊:没想到苏轼也是一烹茶好手!

提到茶,猛然想起一首歌,叫《奈何》,是一友给我听的,清澈的男声,淡淡的,很是好听。

歌词是这样的:烹一抹,洞庭波

佐壶中茶香唤奈何

煎青芽,焙文火

借与清风三分春色

雨肆弦,花惊落

一怀心绪点不破

倾杯尽,盏边祸

茗香只在唇间过

留不得

......

伴山阿,听雨落

看几处春花淡着墨

未续完,茶犹热

饮下轻压江湖苦涩

雨声小,弦惊落

一怀心曲弹不破

倾杯尽,无需多

拱手欣然谢相酌

擦肩过

世浮沉,茗香浓几分

杯盏深,相酌莫相问

拂衣袖,人散徒留余温

茶未冷,与我静待何人

绝非为了凑字数而抄上这一段歌词,实在是这个词配上这诗,确实精妙。“未续完,茶犹热。饮下轻压江湖苦涩”不同的是,苏轼压下的是朝廷的苦涩,是被贬的苦涩。

被贬的苏轼,一日甚是无聊,无事可做,便于夜晚去江边汲水,想给自己煎碗茶喝。

要想烹出好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这个道理苏轼自然是懂得。于是他独自来到江边取水,明月皎皎,月影映照江面,似给江水披上薄纱,他用大瓢舀水,江中月影似乎被他用瓢装盛着,随着江水落入壶中。

开始煎茶了,“小杓分江入夜瓶”,陶瓶中的茶水渐渐烧开冒出的烟雾萦绕在房间里,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

其实写到这里突然有些怀疑,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当时苏轼被贬,哪里来的这么好的茶叶呢?有人说这或许是他随身带的茶叶,也有人说这是苏轼的一误

笔,其实不管怎样,读诗便是读诗,我只是一个读者,写得好便行,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呢?“雪乳已翻煎处脚”多么可爱的场景,小时候自己试着烹茶,看着壶中白沫时浮时沉,就觉得那白沫就像一叶在奔涌的江水中漂泊的白色小舟,江上狂风大作,掌舵人正与江水对抗着。嗯,那时自己还小,现在想来,孩童的想法好不可爱。

茶终于煎好了,开始斟茶了。“松风忽作泻时声”倒茶水的声音就像风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虽有些夸张,但在我脑海中却想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用来形容倒茶声的句子了。连斟茶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如“松风忽作”,一个那样宁静的夜晚,一个那样幽僻的地方,突然觉得苏轼写这句的目的是为了一抒愤慨:自己有学问,有胆识,却被贬至这幽僻之地,叹老天不公啊!!!

城中厚重的钟声传出,带着岁月的沉淀,一下一下的,敲在自己的心上。卢仝说:“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苏轼将壶中之茶一饮而尽,喝完后,自觉无聊,无友相伴,甚是寂寞。只好独自迎着狂风赏月,听着城内钟声。那样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在那时,陪伴他的却只有月亮、狂风、钟声和喝剩下的茶水......

点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绿茶,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听着《奈何》,手执一本《苏轼诗集》,偶尔翻上那么一两页,就这样静静地度过一段时间。

世浮沉,茗香浓几分。太浓的茶,喝下去了,便觉得茶的苦涩在唇齿间游弋,倒不如想苏轼那样以活水为茶,淡淡一杯,不似白开水般无味,不像茗香般浓郁,大概我想过的一生也是这样把。

茶与诗范文第3篇

早期的文化常以酒助兴。从屈原的“奠桂酒兮椒浆”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均为酒诗。酒诗常常是天下地上,玄想联篇,与现实却无干碍。恰恰在这时,茶加入了文人列。茶,也从此走上诗坛。左思写出了我国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娇女诗》。这首诗,写的是民间小事,写两个小女儿吹嘘对鼎,烹茶自吃的妙趣。题材虽不重大,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娇女饮茶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派活泼的生机。

唐代前期,诗人主要仍以酒助兴。唐代诗人广结茶缘还是在陆羽、皎然等饮茶集团出现之后。把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白居易一生写了大量的茶诗。到中唐时期,正是从酒居上峰到茶占鳌头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到唐末,茶在文人中便占了优势。

宋人茶诗较唐代还要多,有人统计可达千首。像苏轼、陆游、黄庭坚、欧阳修等,均是既爱饮茶,又好写茶的诗人。元代诗人不仅以诗表达个人情感,也注意到民间饮茶风尚。明人饮茶强调茶中凝万象,从茶中体味大自然的好处,体会人与宇宙万物的交融。清代朝廷茶诗很多,但大多数是歌功颂德的俗品。

当代也不乏茶诗佳作。而且,由于时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茶诗的内容和思想也大不同于历代偏于清冷、闲适的气氛。新时代的茶诗,更突出了茶的豪放、热烈的一面,突出了积极参与、和谐万众的优良茶文化传统。

二、茶与小说

唐代以前,由于茶只是供帝王贵族享受的奢侈品,加之科学尚不发达,因此,在小说中茶事往往在神话志怪传奇故事里出现。唐宋时期,有关记叙茶事的著作很多,但其中多为茶叶专著或茶诗茶词;明清时代,记述茶事的多为话本小说和章顺小说。在我国六大古典小说或四大奇书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三言三拍”、《老残游记》等,无一例外地都有茶事的描写。在众多的小说中,描写茶事最细腻,最生动的莫过于《红楼梦》。《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谈及茶事的就有近三百处。

三、茶与画

中国茶画的出现大约在盛唐时期。陆羽作《茶经》,已经设计茶图,但从其内容看,还是表现烹制过程,以便使人对茶有更多了解。阎立本所作《肃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场面。唐代是茶画的开拓时期,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的描绘比较具体,不过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尚不够深刻。

五代至宋,茶画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茶画作者,大多是名家大手笔,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也更提高了一步,其中不乏茶画的思想内涵,而对茶艺的具体技巧不多追求。元明以后的茶画向更邃的方向发展,注重与自然契合,反映社会各阶层的茶饮生活状况。

清代茶画重杯壶与场景,而不去描绘烹调细节,常以茶画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康乾鼎盛时期的茶画,以和谐、欢快为主要内容。

茶与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时益 荼事诗 明遗民 生存策略

林时益(1618~1678年),江西南昌人,明宁王裔孙,本姓朱,原名议,字作霖,授奉国中尉,人称朱中尉。入清后改名林时益,字确斋。明亡后,为躲避战乱,与同里彭士望一道携家来到江西宁都。两人和宁都名士魏际瑞(祥)、魏禧、魏礼、邱维屏、曾灿、李腾蛟、彭任等一起隐居宁都翠微峰,读《易》讲史,不事清朝,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九人被世人称为“易堂九子”,“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的一个政治学术团体,《清史稿》云:“时宁都易堂九子,节行文章为海内所重。”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帝下诏曰:“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其时林时益已客居宁都十余年。在宁都冠石结庐佣田,专意种茶、制茶,不愿复出,《清史稿》云:“时益久客宁都,弗乐归。卜居冠石,结庐佣田,非其力不食。冠石宜茶,时益以意制之,香昧拟阳羡,所谓林茶者也。”林时益的茶事诗既是其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明清易代之际明遗民生存策略与生活心态的映现,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

茶人:一种生活

与一般文人所谓“躬耕”的附庸风雅不同,林时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人,种茶、制茶、卖茶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其《入市为内人问药》诗有云:“数亩茶园梅水西,终年闭户更编篱。”《赠耦耕诸子》有云:“寂历衡门春雨里,竹丝细织采茶篮。”《病中酬周伯恒原韵之二》有“茶因旅食频频摘,客为心枯久废吟”之句,其《江玉仲邀同魏冰叔过刘氏园骆圣文来坐之八》诗也有“自惭生计拙,负茗向黎川”之句,可见种茶、制茶、卖茶是林时益的谋生之道。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魏禧《朱中尉传》云:“及迁宁都,士望云游四方,中尉以病,多家居,并督理二家事。既日贫,中尉曰:‘不力耕,不得食也。’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安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锄畚,手爬粪土以力作。夜则课之读《通鉴》,学诗。间射猎、除田豕。有自外过冠石者,见圃间三四少年,头著一幅巾,赤脚挥锄,朗朗然歌书金石声,皆窃叹,以为古图画不是过也。……晚好禅,严戒生杀。见者以为老农老僧:不复识为雄何之人。”林时益是因为“日贫”、“不力耕,不得食”而种茶的。与普通茶人不同的是,林时益这种茶人生活还融入了“读《通鉴》”、“学诗”,有“朗朗然歌书金石声”,这种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宛若陶渊明之世外桃源。林时益的《冠石》诗对这种生活进行了描写:“城西之石峰嶙峋。冠石之冠古制存。初以力耕久为客,时因避乱还成村。窗间无数桂花叶,屋里一株桃树根。山口竹林响清昼,远林归尽锄茶人。”其种茶之处冠石是一个“石峰嶙峋”的地方,因为“避乱”成了一个村庄,住屋旁边有桂花树、有桃树,锄茶人的声音在竹林中回响。“远林归尽锄茶人”一句,令人想见满山的茶树与茶人。其《酬顾东山枉赠元韵,东山知东岩制茶自曾君有》诗也云:“何物书生能好奇。致令嘉客寄相思。美贻忽漫将诗至,非报翻嫌制茗迟。灵草自来依石种,野人谁与合时宜?肯过东谷披藜藿。细煮寒泉笑更痴。”描写自己种茶制茶的生活,这种生活有“美贻忽漫将诗至”的雅致,也有友人来冠石与自己“细煮寒泉笑更痴”的志同道合,诗情与茶意合一。

林时益也是很乐意以茶人自居的,其《春日山中怀周伯恒宪使》云:“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癸卯三月送魏叔子之高邮寿黄黄山翁七十》云:“茶人最爱春山晴,二月三月雨淋铃。”《山中新晴喜王颐庵枉过》云:“书到言登石鼓峰,茶人春尽未相从。”《广陵别涂子山》云:“茶人负担古黎川,日试山第一泉。”可见林时益处处以茶人自称。顺治十六年(1659年),方以智到宁都探访“易堂九予”,发出“易堂真气,天下罕二”的赞叹,林时益《己亥季夏郭家山呈别术大师》诗云:“闻师自止山,八载藏胸臆。忆我归西江,师从南粤出。……指此是茶人,有如旧相识。翼日魏叔至,采山言卓锡。高峰及长林,从兹恣游屐。久复过树庐,一谈遂七日。始知师家世,为学有本末。我客转式微,种茶聊代食。弱男二三子,黾勉劳筋骨。悲哉久病身,坐享消群力。师即茶说法,旗枪莫妄摘。学古贵因时,按图反滋惑。侯至寒釜红,掀翻众手疾。风气香所警,更宜藏慎密。茶忙立夏止,迎师来冠石。供以羲皇风,于我竹窗北。……今师返寿昌。篮舆郭山人。力疾写长歌,离忧那堪毕。”木大师即方以智,方以智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是明遗民的重要代表人物。因为自己的茶人身份。与方以智就有“有如旧相识”之感,方以智“即茶说法”,谈到采茶与学古的关系,认为学古和采茶一样,要把握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其实隐含的是明末清初遗民的为学及生存之道,对于明遗民的生存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赠茶:意在茶内

茶历来就有重要的交际功能。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表意,是中国茶文化的传统。茶的这种交际功能又源于其高尚品质,古人认为茶是高洁、坚定、忠贞的象征,唐代韦应物《喜园中茶生》有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赞美茶的高洁不可污;北宋苏轼的《叶嘉传》,以人喻茶,以茶喻人,赞颂了茶“志图挺立、资质刚劲、风味恬淡、清白可爱”的个性和“正气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的高尚品德。

林时益《寄楷瘿瓢冠茶为谢约斋先生寿》诗有云:“日中顾影万山深,曾知辫发如何着。年年春晚采灵草,露希却走寒岩道。茅屋鸡声叫东日,镫光犹向锅头炒。旋取澄泉练炭饮,一杯白水香味好。直将三物寄程山,今日先生五十寿。”谢约斋即谢文(1615~1681年),字秋水,号约斋,江西南丰人,明清之际著名理学家。明朝灭亡后。他毅然尽弃举业,人香山学禅。与同乡甘京、黄熙、封睿、曾曰都、危龙光、汤其仁等六人并称为“程山六君子”。谢文与易堂九子过从甚密。实有明遗民之惺惺相惜之感。谢文五十岁生日,林时益寄去三样礼物为谢文祝寿,茶为其中之一,诗中描写了采茶的艰难、制茶的辛苦以及茶味的芳香,将这样的礼物寄给友人祝寿,既包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隐舍了诗人对谢文游在易代之际保持操守、不事清朝、洁身自好品行的赞誉,这种品行,与茶的品行相似,所以用自己亲手栽培、采摘、制作的茶为志同道合的友人祝寿,最为合适,寓意十分深刻,可以说是意在茶内。其另一首为友人祝寿的诗歌《寄秋齐为涂澹五十寿》也云:“露下晴初制紫茸。锡瓶随注过筠笼。封题桃石杖藜子,寄寿黎阳桑芋翁。学易有年留硕果,看

云轻意任寒风。天峰更比南山近,千尺苍枝落酒钟。”也是寄去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为友人祝寿,表达了对“桑芋翁”涂澹“学易有年留硕果,看云轻意任寒风”的淡泊高洁人生的赞美。另一首《茶谣送周公至大同》诗云:“青壁结茅二十载,吟诗送老茶园在。风雨清明茁紫茸,浅笠深筐(亻庸)采采。群慵采采声同然,说尹无如司理贤。重民不肯轻曳,如逢徐杜必生全。司理好官真公祖。之官忽去大同府。西边万里多寒风,戎马关河不易睹。我闻三叹斯民直。人生好是行胸臆。安得尽如元道州,参错天下为邦伯。即我茶人无曲口(原缺字)。不似南安翁入县。去年曾摄敝衣冠,南州竟日留欢宴。汝口汝心俱至公,天子不与布衣同。欲口(原缺字)西贼求韩范,骥足今看古治中。”作者友人周伯恒将赴大同任官,诗题将友人周伯恒喻称为周公,诗中借茶谣对友人为官进行规劝与勉励,赞颂了友人为官正直、“汝口汝心俱至公”的美好品格,这种品格,也和茶“正气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的高尚品德一致,体现其意在茶内之用心。

卖茶:意在茶外

茶制成之后,林时益常常亲自到四处去卖茶,辛丑夏(1661年),林时益与魏禧一起到黎川卖茶。得以结交方以智的三个儿子(即“桐城三方”)。李萱《朱中尉诗集序》云:“种茶自活,常至江南,欲渡淮而返,间走一二百里,负茶自卖之,其往来省墓,落拓孤愤之际,率皆有诗。”《朱中尉诗集》中有许多首卖茶诗,这些卖茶诗,大多与茶本身无关,林时益借卖茶以察看时势、联络友人、祭拜先贤、表白心迹,体现的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策略与生活心态。其《程士哲客滞广昌,予亦以卖茶至,留饮,饮罢登城西作之一》诗云:“作客犹延客,居然湖海人。采山予渐老,挟策子仍贫。货殖由奇胜,农田自拙存。此间须痛饮,莫问酒沽频。”《之二》诗云:“三年章水别,此会古平西。山气连云隐,秋声待客齐。濠梁渔未远,城郭鹤犹迷。吾亦从兹逝,岩居更插篱。”“采山予渐老,挟策子仍贫”,表达了诗人对时势没能有实质改变的担忧与无奈,只好与友人饮酒解愁,“此间须痛饮,莫问酒沽频”。既然时势不适合复出,那就只好继续隐居,“吾亦从兹逝,岩居更插篱”,表达了自己继续坚持操守,隐居不出,不与新朝合作的高洁品格。另一首《卖茶新地简夏菊庄进士好方脉地理》诗也云:“君谓陶公勤庶事,曹刘方驾总非真。且令肺腑为知己,莫使山川善笑人。青树绕庐长是夏,寒泉进石不须春。比来负担无奇胜,我亦归休陇亩民。”明遗民好方脉地理,实有为日后伺机而动、先据有利地形之深刻寓意所在。而实际情况却是“山川善笑人”,连山川都在嘲笑明遗民:随着时势的发展,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渺茫。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只好“我亦归体陇亩民”,继续隐居,与前一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题名为卖茶,实则与茶无多大关系,可谓是意在茶外。

茶与诗范文第5篇

一、 学科渗透 激发兴趣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该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尤其是语文老师,应该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讲述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知识。如唐代诗人张文规对当时紫笋茶进贡情景的生动描述: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我们鼓励学生收集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茶诗、茶联、茶的故事、茶的名句、茶的散文等,然后诵读、欣赏,制成书签、小报,写成读后感等,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的能力。感受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的熏陶,并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喜爱之情。

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茶的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钟山茶语》这门校本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也突出了以茶为载体的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开发性。

二、 综合实践 提高能力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该是接受式的,而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在《钟山茶语》的学习过程中,我多次开展诵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因为创作诗歌有一定的形式要求,平时学生接触得较少、较晚,从内容与形式来说,都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确立了层层递进的铺垫——以大量积累的诗歌内容、形式、语言感受为原始积累诗歌背诵篇目,同时渗透压韵、格律等诗歌写作主要技巧的讲解,初步形成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并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节奏、内容形式美,让学生乐学、爱学;其次,通过学生对对联的创作、技巧、思路的掌握来初步获得能力,尝试用对联的简单方式由易到难地进行简单创作;最终,在课内指导创作诗歌,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独立创作诗歌,同时举行丰富的活动比赛激励学生创作,创作较为浅显的诗歌,使学生在阶梯上升的学习中学习创作诗歌。

(一) 激发兴趣,诵读品味。只有经常阅读,才能真正体味出蕴藏于诗中佳妙的诗美来。《汲江煎茶》(苏轼)、《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煮茶》(皮日休)、《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卢仝)、《西山兰若试茶歌》(刘禹锡)、《六羡歌》(陆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李白)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茶诗。累积学习诗歌百余首,适当渗透诗歌格式讲解,积累感性诗歌经验。了解相关创作知识(不强求平仄、压韵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读后谈感受。一是要准确理解诗歌教学的美育价值所在,把握其精髓,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去促使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明确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是以欣赏为主,而非教师的讲解。

教师应为学生完整地欣赏诗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有充足的欣赏时间、有宽松的心理氛围、尽可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惟有这样,才能真正组织好诗歌的教学活动,让诗歌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 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品出诗歌的意,悟出诗歌的情,读出诗歌的韵,“天然去雕饰”。就在学生如火如荼的背诗热潮方兴未艾之时,不失时机地将赏诗融贯其中,使学诗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其次,教给技巧,指导欣赏,增进对诗歌语言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夯实基础,炼字用词有选择地讲一讲,它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朗读要处理好句中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至于体裁、格律知识,要略讲得通俗易懂。

(二) 围绕主题,重视编排。天高方可任鸟飞,只有让学生有大容量的诗歌阅读,才能让学生的诗歌创作语言绽放出奇葩,随手拈来,灵思倍涌,在广阔的诗歌天地里驰骋翱翔。

(三) 授之以渔,鼓励尝试。交给孩子诗歌创作的十五种写法。

1. 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2. 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3. 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4. 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5. 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6. 摹声法——增加趣味。

7. 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8. 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9. 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10. 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11. 故事诗——讲故事写成诗。

12. 图像诗——借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13. 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14. 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15. 对比法——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四) 创造机会,学以致用。用,是学习诗歌的最好方式。在诵读理解多篇关于茶的诗词的基础上,我们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大胆创作。先后举办了诗歌小报比赛、专题诗歌黑板报、诗歌朗诵班队课、诗歌集子、诗歌趣闻、吸引了学生对诗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