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市自*月*日起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情具有“两多一少”(台风偏多、高温偏多、降雨偏少)的特点,为切实做好2009年*市教育系统各单位防汛防台工作,确保*市教育系统各学校、各单位平安度过汛期,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市上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迎世博的克难攻坚之年。各学校、各单位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戒备,始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坚持以人为*,认真做好今年的防汛防台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建立健全*单位防汛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及时总结以往工作经验,修订完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各学校、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主动加强与所在区域防汛工作指挥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区县、街道政府在防汛防台以及“防灾、避灾、救灾”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和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开展防汛检查,消除各类隐患

各学校、各单位要按照防台风、防暴雨、防强对流天气的标准,立即着手组织全面的防汛检查,特别是做好重点区域和设施设备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场所、校内河道(水域)、供配电房和排水泵房、在建工地、老旧房屋、大树老树、防汛墙和水闸、低洼易积水点、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和避雷设施,以及各类防汛物资贮备等情况。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特别关注辖区内沿海、沿河(江)、沿湖,或者位于地势较低的区域,以及校舍等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的防汛防台防潮准备工作。对学校在建工地、校内从事各类服务的社会企业,学校要督促相关单位明确责任,落实各项措施,并及时向其通报有关汛情信息,确保学校防汛防台工作不留死角。各学校、各单位对在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明确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坚决消除各类防汛安全隐患。

三、加强基础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各学校、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市、区防汛部门的要求,在全面细致开展防汛检查的基础上,以防范各类防汛防台事故及次生灾害为目标,积极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基础准备工作。近期,各学校、各单位要以正在进行的迎世博600天行动市容环境和建筑外立面整治为契机,结合暑期校园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维修改造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做好排水设施设备和校内排水管网的检查和维修,清理屋顶平台,确保天沟和落水管道通畅;及时疏通排水管网,清理下水井,确保校区和校内道路排水畅通,要及时清理校园路面垃圾,防止雨天堵塞排水管道进水口;校内低洼易涝区域要做好防止雨水倒灌和积水排水准备,有条件的要设置必要的贮水井、排水泵、挡水板等设施。

(二)全面清理各类校园高空构筑物,对空调外机、宣传标示、室外天线等户外设施要全面清查,及时加固;要对校园内的大树、老树维护加固,特别要对行道树以及学生活动区域的老树大树及时修剪;要注意校内简易工棚、简陋车棚、老旧牌匾、墙面突出标志、建筑外贴面的清理整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要进一步加大防雷检测与隐患整治的力度,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分步实施对校内建筑的防雷安全检测,尤其要重点做好对九十年代以前老旧建筑的防雷安全检测工作。对在防雷安全检测中查出问题隐患的,要立即制定整改计划,加强隐患治理动态跟踪,确保防雷检测与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杜绝隐患“回潮”;对未开展防雷检测与整治的学校和单位,要明确时间节点,制定实施计划,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切实消除汛期可能发生的雷电安全隐患。

四、做好汛期值班、巡查和信息报送

各学校、各单位要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加强汛期安全巡查力度,重点巡查锅炉房、配电间、危险品仓库、图书馆、计算机房、实验室、学生宿舍、校内高架电线等部位,如发生险情、灾情和人员伤亡事故,一经核实应及时向市、区防汛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严格执行首报、续报和终报制度,防止发生信息漏报、误报、迟报和瞒报。市教委值班电话:23116619(夜间、节假日);23116754(工作日)。

请各高校、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市教委各直属单位认真填写《2009年*市教育系统防汛防台人员机构情况表》,并于*月*日之前报我委。(联系人:*,电话:23116774,传真:23116771;联系地址:大沽路100号3022室,邮编:200003)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滩滨水区;功能定位;设计理念;典型景观;历史人文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54-03

引言

外滩作为上海城市的象征,承载着上海开埠近一百七十年来的历史,浓缩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保护和延续上海的历史文脉,促进浦江两岸的功能转变,优化上海中心城交通结构,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07年8月18日起对实施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到2010年3月38日,历时近三年的新一轮外滩综合改造正式竣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外滩,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一、新外滩商业功能及定位

1.外滩近代史。在上海开埠之前,外滩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英国人将外滩作为码头,铺设了马路,加固了江岸。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到19世纪末,各国租界区的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来外滩发展,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外滩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 ”之称。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外滩拔地而起,外滩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外滩推动了外国资本融入中国资本。有外滩助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上海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被称为“东方曼哈顿”。因此,外滩在历史上就是上海金融业的发源地,这对其今后改造中的功能定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外滩滨水景观改造史。外滩滨水区起初的改造主要是为了解决防汛问题。上海自从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之后,潮水上涨漫到市区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直至新中国成立,黄浦江边仍没有防汛墙,仅有几条铁链作为阻隔。1959年,外滩开始修砖土结构的防汛墙,墙顶高程4.8米。1963年,上海着手限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同时在市区全面修建防汛墙,并在外滩加建了钢筋混凝土L型防汛墙,标高加高至5.2米。1974年8月,台风侵袭使不少地段高潮位和防汛墙齐平。同年11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颁布了新的防洪标准,外滩那一段标高确定为5.8米。

1989―1993年,外滩修建起了新的防汛墙。经过改造之后,外滩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黄浦公园至新开河约1 700米的黄浦江边,构筑了钢筋混凝土双层空箱式结构的防汛墙。地面由14万块彩色地砖和花岗石铺成,临江观景平台有32个半圆形花饰铁栏、64盏庭柱式欧式方灯、21个碗形花坛、造型各异的人造大理石椅子以及四季常青的绿化带栏墙。景观此次改造的外滩滨水观光平台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2007年开始,外滩开始了新一轮的综合改造,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也是服务世博、配套世博的需要。此次改造着力优化整合外滩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设施,赋予其符合现代潮流和城市发展理念的新功能,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3.新外滩滨水区景观改造后的功能及定位。首先,外滩滨水区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游客观赏黄浦江两岸美景、外滩老建筑、陆家嘴新建筑和歇足休闲之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优美舒适的滨水休闲区域。其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也是更好展示老外滩经典形象的需要。外滩作为上海金融业的发源地,曾经是远东第一金融街,沿线荟萃了世界各国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此次改造将通过全面提升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好地与老大楼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融为一体,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二、新外滩滨水区总体设计理念分析

1.改造背景。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但在此次综合改造前,外滩大部分滨水空间被城市快速机动车道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动空间局促、舒适性较差、外滩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问题。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黄浦江两岸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滩地区城市公共活动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的滨水空间环境亟须改善。在此次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中,外滩地下通道的建成用以疏导过境交通,使地面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进而减少地面车道数量,使外滩地区滨水环境的建设获得更加充分的空间,为改善外滩环境、重塑外滩功能、重现外滩风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此为契机,对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客运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公里的外滩滨水区域进行综合改造。

2.设计目标。(1)最大限度地释放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充裕流畅的滨水休闲空间,体现以人为本。 (2)更好地展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改善外滩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上海最经典的滨水城市景观。 (3)优化和整合外滩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旅游休闲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外滩核心区的品质。

3.主要设计理念。(1)设计概念。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上海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的特征和现代气息,最大限度满足了大人流量对于公共活动和观景的需求,追求整体、简洁、大气的空间形态。方案以不同标高的平台和广场,作为滨水地区整体环境的重点,形成丰富而充裕的公共活动空间序列;以舒缓的坡道作为空间联系的主要手段,提供安全的活动路径和丰富的观景体验,满足大人流量时的活动需要。(2)空间组织。新外滩主要的空间组织要素包括平台、广场和坡道。 规划对现有防汛空箱顶部平台在局部节点以及与坡道衔接的部分适当放宽,以增加人流容量。在广场北侧增设一处观景平台。在人行道与防汛空箱之间增设中间高度的平台广场,提供更好的外滩建筑观赏场所和人流活动休憩空间。平台广场主要位于南京路与延安路之间,南北贯通,以利于高峰时期安全疏解南北向人流。在主要人流交汇处和重要观景点设置广场,强调广场空间对人流的容纳性,同时为举办节庆活动提供场所。主要的广场有四处。黄浦公园西侧入口处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广场将比现状扩大1倍,增加休闲、观景空间;在福州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金融广场,为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提供场所;在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为了便捷地联系空箱与外滩地面,增设了几处坡度在3%~4%左右的舒缓坡道,形成既安全又舒适自然的高差过渡和富有趣味的观景场所。(3)道路交通。外滩地下通道建成后,地面道路将缩减为四条机动车道,主要服务公共交通,另有两条备用车道,用于设置公交站点和临时停车。适当加宽西侧人行道,增加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外滩人行过街以地面为主,保留现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的过街地道。滨江地区由空箱顶和坡道、活动平台和广场,以及地面人行道形成三条南北向连续贯通的人行通道,疏解高峰时段的南北向人流,以应对大客流,保证外滩地区安全。(4)设施布局。外滩地区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停车设施、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其中功能性设施包括公厕、管理、服务、寄存、应急救助、市政等;服务性设施包括便餐、饮料、旅游品、书报亭等。各类设施主要利用空箱下部空间,功能以保证游客基本需求为原则,设施的规模和布局根据游客需求和空间特点确定,避免设置与外滩功能关系不大的设施。(5)绿化。外滩滨水区改造后,地区绿化面积将与现状绿化面积基本持平。现状大树尽量原址保留,并在不对优秀历史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此外,规划保留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像等重要的现状雕塑,并结合绿地和广场适当增设雕塑。

三、新外滩滨水区中典型景观分析

1.黄浦公园广场。黄浦公园广场是将拆除了大门、围墙的“黄浦公园”,与外滩源绿地连成一个外滩花园。苏州河口的平台十分开阔,游客可以通过平台走上外白渡桥,观赏风景。在黄浦公园东北角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塔。塔高60米,由三个枪状体构成,寓意鸦片战争、、解放战争以来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黄浦公园往南是铺有防滑花岗石的滨水平台,改造后的滨水平台西扩3米。在靠近北京路一侧的位置有抬高的全木地板休闲亲水平台,这里也是观赏浦江两岸风光的最佳位置。

2.广场。广场位于南京路口,是外滩滨水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在黄浦江边凭水而望,对面的东方明珠及陆家嘴建筑群一览无余,身后便是见证上海百年风雨沉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广场一旁的垂直绿化墙上,鲜花和绿草拼出2010年世博会字样。这种垂直绿化方式以其低碳和高效利用空间的优点,在如今城市景观中运用广泛。绿化也进行了适当调整,人们观赏历史建筑和浦江江岸风景的视线得到了改善。改造前由于花坛的阻挡,游人站在滨水平台上基本上是单向视角,只能观赏浦东方向的风景,如今往浦西方向看也能欣赏“万国建筑博览群”和一条条历史悠久的马路了。

3.外滩金融广场。外滩金融广场面积3 900平方米,位于福州路口。与其他三大广场相比,金融广场更是外滩金融集聚带的一个标志。金融广场的一大标志性设施是一块巨大的金融信息屏,它将定时公益性金融信息。另一大标志性设施,是矗立在该处的一头“金融牛”。该雕塑由曾担纲制作纽约华尔街公牛的设计师、美籍意大利人阿图罗・迪・莫迪卡设计,自重达2.5吨、长5.2米、高3.2米的铜质“外滩金融牛”,线条深邃、肌肉结实,周身呈现出红铜色,牛眼圆睁,头部转向右边,牛尾则卷曲上扬,呈螺旋状蜿蜒指向天空,四肢强健有力,气势十足。“金融牛”雕塑充分体现了外滩的金融文化和功能,其设计将外滩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相结合,与外滩老建筑和历史文化氛围相协调。

4.延安路广场。从金融广场往南对着延安东路的方向就是延安路广场,又称气象台广场。这里有建于1907年的气象信号台,信号塔高48.8米。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气象台改造成了一个时尚酒吧,一个个微型喷水池安置在门前,历史感和时尚感并存。

四、问题与建议

1.植物配置。新外滩滨水区在不对优秀历史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但于高大乔木数量仍相对偏少,观光平台上缺少有效的遮阴处。尤其在夏季,白天观光平台几乎裸地暴露在毒辣的阳光之下,在观光平台上的游人直接被烈日炙烤。而在观光平台上的花坛里种植的花草由于缺少冠幅较大的乔木的遮蔽,也几乎被烤得萎蔫。因此,观光平台上可适当增加一些落叶乔木,既能在夏季为花坛和游人提供一些遮阴功能,也不大影响人们观赏浦西历史建筑的视线,在冬季树叶凋零之后视线会更通透。

2.情人墙。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情人墙”――这段外滩从黄浦公园到新开河的滨江观光平台,在20世纪70年代,曾承载了整整一代上海人的辛酸的浪漫,也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在这一轮的外滩滨水区景观改造中,沿岸的防汛墙被拆除,代之而起的是通透的复古型雕栏:高1.2米,在景观上,更加突现了亲水功能,既展现了浦东的风光和黄浦江的波澜,也给外滩多了几分妩媚的神韵。如今,随着娱乐设施的增加,“情人墙”已不再是恋人们约会的首选之地,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无法改变那道消失了的灰白色钢筋水泥墙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它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爱情之墙”。“情人墙”的历史变迁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成果。因此,在改造中或许可以适当注意对这种特殊人文内涵的保护,将这一段历史在如今的改造中体现出来。

3.历史建筑。外滩是上海金融业的发源地,曾经是远东第一金融街,享有“东方华尔街”的美誉。沿线荟萃的世界各国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早期上海金融业发展的见证。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外滩建筑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重塑外滩的金融功能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相比日渐成熟的小陆家嘴金融区,中山东一路外滩及其周边区域的集聚效应要小得多,没有太大的纵深。另外,由于外滩建筑本身拥有老建筑和保护建筑的双重身份,不可能做太大的改建升级,从而可能难以满足当今金融机构的办公需求。同时,周边路网已经成型,且多涉及保护建筑,要见缝插针地设置足够的车位也有很大难度。因此,可以将外滩的部分难以恢复金融功能的历史建筑改造成博物馆,既保留了一部分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加充分地展示历史。因为外滩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承载的海派文化的精髓。在景观的改造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晓娟,彭锋.论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塑造――兼对上海外滩景观设计的分析[J].上海城市规划,2001,(3).

[2]钱宗灏.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5: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4.

[4]吴晓松,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把防汛救灾工作纳入了主要的议事日程,使防汛救灾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5篇】_防汛救灾心得体会,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20__年,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雨情紧急、水情迅猛、灾情严重。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目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有序有效地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夺取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雨情、水情、险情、灾情

雨情:1-9月,全市累计降雨量1417.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7.1%。5~9月,市区降雨1105.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3.3%。含山县降雨1014.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6.6%。和县降雨1083.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4.3%。当涂县降雨1169.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71.0%。特别是6月18日至7月6日出现的四次强降雨过程,累计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3.5倍,暴雨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为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位。全市6月18日入梅,7月21日出梅,梅雨期34天,梅雨期降水量588.6毫米。汛期,全市小时最大降雨量52.5毫米。市区日最大降水量148.2毫米,出现在7月1日。三天最大降水量257.3毫米,出现在7月1~3日。

水情:今年,长江来水偏早,水位涨势迅猛。从4月初开始,长江马鞍山站水位持续快速上涨,4月下旬即达设防水位,且超过1983年、1998年等大水年份的同期水位,比20_年同期水位高近3米。同时,姑溪河、黄池河、牛屯河等内河水位也快速上涨,入汛前全部超过设防水位。7月初,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全市江河水位全线迅猛上涨。汛情最严重时,长江马鞍山段和境内10条主要内河堤防全部超警戒水位,其中姑溪河(上游段)、黄池河、运粮河、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青山河(上游段)等7条内河超保证水位,姑溪河(上游段)、裕溪河、牛屯河、姥下河等4条内河超有记录以来历史最高水位,绝大部分堤防高水位浸泡时间长达30多天。汛期,长江马鞍山站最高水位11.18米,出现在7月7日,最低水位4.39米,出现在9月27日。

险情:因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全市内河堤防险情频发,共出现漫溢、滑坡、管涌、跌窝等各类险情710处(含山县317处、和县255处、当涂县101处、雨山区8处、博望区15处、市开发区2处、慈湖高新区4处、郑蒲港新区8处),其中,较大险情83处(含山县25处、和县44处、当涂县7处、博望区3处、郑蒲港新区4处)。

灾情:全市受灾人口106.9万人,倒塌房屋2408间,转移安置人口6.6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5.1千公顷,成灾面积63.3千公顷,绝收面积40.9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4亿元。损坏小型水库35座、堤防96处358.5千米、护岸254处、水闸240座、塘坝1147口、灌溉设施1094处、机电泵站220座,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

二、防汛抗洪工作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靠前指挥。一是迅速部署安排。汛情发生后,各级防指人员第一时间到岗到位,迅速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全面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坚决打赢抗洪救灾持久战。此后,又多次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对全市抗洪救灾工作阶段性特征进行科学研判,并作出精确部署。市政府连续召开30余次防汛工作调度会,分析雨情、水情、汛情、灾情,调度指挥抗洪救灾工作。二是领导靠前指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均第一时间、不分昼夜,走遍受灾地区,深入堤防一线查汛情,赶往集中安置点听民声,全面掌握汛情灾情,果断作出精准部署。市委常委、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市政府所有副市长,均按照分工到各自责任点督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各县区、乡镇党政负责同志全部驻守防汛一线,日夜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三是县区落实有力。各县区、园区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决策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四是部门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救灾工作。市水利局派出6个工作组,驻守防汛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市气象局加强预警预报信息;马鞍山水文局及时提供水文信息;市住建委开展积水路段巡查,各易涝点和泵站安排专人值守;市安监局抓好尾矿库巡查值守;市国土局派出7个督查组对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和监测;市发改委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统筹调拨工作;市公安局出动警力3700余人次,有力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市委办、市政府办及时抽调精干人员,充实防指力量,并建立高效的督查、派单和信息上报制度,确保各项指令发得出去、落得下来,确保重要信息及时上传下达;马钢、十七冶凸显国企责任担当,全力投入全市抗洪救灾大局;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也按照责任分工,及时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强化科学调度,积极有效应对。一是汛前准备充分。早在汛期来临之前,市防指就制定了抗洪救灾工作总体方案,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充分准备。先后举办了6批防汛培训班和11场防汛演练,落实了9个市级防汛物资储备点和15个县级防汛仓库,排查加固9处市级重点险工要段,督促14处“开口子”工程按时复堤,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和人员撤退转移方案。同时,实施完成了雨山湖北门、体育馆东门等7处易涝点整治工程,对市管577公里下水管网进行了疏浚,对市区排涝泵站设备进行了维护检修。二是监测预警到位。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预报,主动预警,把握工作主动权。按照预案确定的应急响应标准,市防指于7月1日12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7月2日12时提升到Ⅲ级,7月5日12时提升到Ⅱ级,7月6日22时提升到I级,应急响应实现连续“四级跳”。各县区、园区也先后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严格按照响应等级要求,全力投入防汛抢险。三是巡查抢险有力。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期,每天有6万多名干群严防死守,对长江两岸及市内各主要河流、中小水库,开展24小时拉网式巡堤查险,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险情,有效保障堤防安全。四是统筹调度科学。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调度、全力排水,通江涵闸累计排水量达35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内河防汛压力。统筹抓好防汛抗洪、防台风和抗旱工作,积极开展“尼伯特”、“莫兰蒂”等台风防御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五是城乡排涝有序。强降雨期间,主城区每天派出100余名防汛人员、10余辆防汛车辆不间断巡查,并对高速北入口、中加南门(达观天下)等17处积水点进行了应急处置,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强降雨导致的交通伤亡事故。各县区、园区也充分利用间歇性晴好天气,指导开展蔬菜大棚、畜禽棚舍清沟沥水,组织农户抢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三)发挥组织引领,团结一心抗洪。一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救灾30多个日日夜夜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数万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防汛抢险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在救灾安置点成立临时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做到了“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一面鲜艳旗帜”,涌现出了尹建平、刘安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传递正能量,营造防汛抗洪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抗洪救灾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刊发各类宣传稿件2300余篇(件),其中中央主流媒体刊登100余篇(件),省级主流媒体刊登300余篇(件),市级媒体刊发1900余篇(件),尤其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推出的《抗洪书记尹建平》系列报道,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三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倡议下,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纷纷为灾区慷慨解囊。广大市民和企业积极响应,为防汛救灾捐款捐物,参与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安抚等工作,给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四)强化军民联动,各方广泛参与。一是人民军队始终冲锋在前。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期,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紧急出动,不畏艰险,奋勇参战。防汛救灾期间,第一集团军某旅、武警等1500名官兵驰援我市,马鞍山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动官兵、干警4300余人次,动用车辆、冲锋舟、橡皮艇300多台(艘)次,投入全市抗洪抢险,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二是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抗洪救灾。面对严峻的汛情形势,我们坚持把群众作为防汛救灾的基本力量,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更多群众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来。在防汛抗洪最紧张的阶段,全市每天有6万多名抗洪大军,日夜坚守在1353公里江河大堤上,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战高温,斗恶浪,筑子埂,查隐患,排险情,是夺取抗洪救灾重大胜利的中坚力量。

(五)保障生命安全,转移安置群众。一是迅速及时转移群众。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前谋划和安排好群众转移方案、撤退路线和安置地点,特别是对山洪泥石流及地质灾害威胁地区、危旧房、施工工地、低洼地区、水库泄洪影响区等危险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查全、查细、查实”,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不落一人。全市共紧急转移受灾群众6万多人。二是妥善有序安置群众。在鼓励受灾群众投亲靠友、互帮互助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集中安置点标准化建设,出台了受灾群众转移集中安置点管理指导意见,抽派数百名党员干部进驻安置点,确保被安置群众“有饭吃、有安全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高峰时全市共设置1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32个,集中安置受灾群众5541人。三是全面周到服务群众。各级卫生部门派出多批医疗小分队,实现灾区包保、医疗救治、卫生防疫、血防工作和健康教育等五个“全覆盖”。全市深入灾区工作的医务人员达4210人次,派出医疗防疫队610批次1679人,诊疗救治各类病人4874人次,消杀面积69.1万平方米,有效保证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六)全面减少损失,抓好灾后重建。一是迅速开展查灾救灾。全市各级民政、住建、交运、国土等部门分赴灾区进行实地核查,做到第一时间核实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建立救灾资金拨付绿色通道,防洪抗灾各项资金随到随拨、随调随拨。二是全力推进生产自救。着力抓好生产自救,深入广泛地了解受灾农民需求,加强技术指导和农资保障,引导农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面了解受灾企业的实际困难,积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三是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各县区、园区按照“水退到哪里、环境整治就到哪里”,充分发动群众,对洪水退后遗留垃圾进行清扫,对沟塘内漂浮物进行打捞,做到不留死角。四是加快推进城乡水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水毁道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建设。积极谋划长江马鞍山河段治理、裕溪河治理、江心洲防洪治理等“十三五”重大水利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洪薄弱环节实施方案和今冬明春灾后水毁修复工程建设方案。

三、20__年防汛抗旱工作打算

20__年,我市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超前准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持做到“八抓八到位”,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抓宣传发动,思想认识到位。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化防汛抗旱意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

(二)抓机构组建,组织领导到位。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完善市防指内设机构,及早投入正常运转。

(三)抓任务分解,防汛责任到位。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类防汛工作责任制,分级分部门负责,分段分片包干,将防汛责任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的每个层次、各个环节。

(四)抓隐患排查,防汛检查到位。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检查,确定全市防汛重点险工要段,汛期加强防守。

(五)抓器材储备,防汛物资到位。做好防汛器材、物资和经费的补充储备,加强对现有防汛物资、常备物料的增补、清点、晾晒等管理工作,保证随时调拨。

(六)抓队伍建设,抢险力量到位。健全市、县(区)、乡(镇)防汛应急抢险队,加强应急抢险队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搞好防汛抢险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

(七)抓水毁修复,应急除险到位。督促县区全力推进水毁修复工程进度,抓紧组织实施完成,发挥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八)抓预警机制,预案方案到位。认真做好防洪、排涝、抗旱、防御台风和山洪泥石流等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完善工作,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为切实做好学校汛期工作,确保我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我校做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思想到位。

思想决定行为。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抓好此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利用校会、集会等时间集中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明确了学校抓好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杜双莲为组长,副校长胡海峰为副组长,王锋、刘小伟、魏福建……等为成员的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在汛期每周校领导都要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我校为了明确责任,把汛期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分别就全体党员、各处室主任、办公室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作了明确分工,使每位责任人明确“我的职责是什么?”“我应怎么做?”“如果我做不好,将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我应负担怎样的责任”,如此一来,形成了领导与各成员共同致力于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向向师生进行汛期安全教育(包括防洪教育、防溺水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2、严禁学生到没有安全保护或不熟悉水情的河流、水渠、池塘等地方游泳、洗澡、戏水。

3、午间、值班教师要按时进班查看学生到校情况,如发现有未到校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学生得到及时寻找,以防范发生事故。

周六、周日期间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是家与家较近),以便相互监督,有效地对因私自外出洗澡而出现溺水事故进行遏制。

4、加强对学校校舍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

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_小学在上级文教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火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不受影响。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和防汛安全的宣传工作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这项工作。

1、成立消防防汛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消防防汛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会议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学校坚持召开消防防汛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消防防汛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组织消防防汛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专门的消防防汛知识讲座,开办专栏,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防汛安全知识,增强了消防防汛安全意识。学校还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进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防汛自救的培训,并进行实际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掌握到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灭火技巧,全面提高了广大师生消防防汛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防溺、防雷雨实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消防防汛教育工作。

3、在全校师生员工之中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消防防汛安全检查。

对学校各重要部位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4、教师坚持每天上午放学前一分钟宣传消防防汛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进消防防汛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负责人。

2、加大检查力度。

3、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

4、游泳必须有家长陪伴。

5、假期学生远离沟渠湖泊等深水水源,坚持每天学生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班主任汇报。

三、制定消防防汛安全紧急预案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防汛安全无小事,为了使学生有效避雷避汛,举行避雷和溺水自救救助演练,为了使学生火险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和踩踏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消防演练。

四、警钟常鸣,把工作做细做实

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严禁学生任何时候使用照明蜡烛。学校值日教师每天巡视校园内有否违规用电器设备和电路、电线损坏的地方或其它安全隐患,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一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消防溺水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于一切,消防防汛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消防防汛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树立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每名教师都能关心消防防汛安全,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_小学防汛消防安全工作会做得更好。

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再强再猛的洪水也冲不跨我们团结一致抗洪救灾的决心。__乡全体救灾人员在抗洪抢险中所取得的胜利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_年8月5日,墨江县__、阿墨江、他郎河因受强降雨影响河水暴涨,__乡三江口一带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这次灾害导致防护河堤大面积坍塌,造成部分房屋倒塌、路面阻断,同时险情致使__两百多户居民需紧急撤离,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__“8·5”洪涝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救灾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方案,安全撤离并安置好受灾的群众。这次灾害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8月8日分别安排并组织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消防突击队等多支救灾队伍赶赴__灾区。

我也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在团县委书记和副书记的领导下和其他青年朋友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灾区,没顾得上休息,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给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搭帐篷。夏天的__十分闷热,我们青年突击队的所有人员都头顶烈日,紧张的工作着,汗流浃背自然是难免的,可没有一人说不愿意,也没有一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我们搭建好帐篷受灾群众才能被如数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认真,连休息是也不愿多浪费一分钟,尽管大家很累,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由于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的水泥场地不够,救灾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迅速对粮管所前后的暂时空场实施混泥土浇灌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于八号晚饭后接到了第二项任务,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混泥土浇灌作业。日暮下我们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青年突击队也紧张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员浇灌混泥土。我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排成一条长龙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带运输着搅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2020防汛救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20_年7月21日,我省房山区普降特大暴雨,引发了重大的灾害,房屋倒塌,农作物,及车,房,桥梁,人,受到严重的损失,这次的暴雨将这一切化为乌有。虽然暴雨,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却冲不垮我们的心态。

由于,20_年7月21日,暴雨的降临,我院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全房山区大部分乡镇遭受百年不遇的暴雨水灾,许多村庄和农田被淹没,房屋倒塌,损失惨重,灾民无家可归。随后,我院立即组织成立救灾医疗队奔赴房山区大石窝镇受灾的各个村庄,,开展防疫治病救灾工作。由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这次暴雨的降临,,立即抽调本院素质强,思想好的医护人员组成救灾医疗队,进行动员部署后,分成几个小组立即奔赴灾区第一线开展防病救灾工作。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将近一周的艰苦奋斗,目前,灾区各方面的情况已基本稳定,现场防疫工作已基本将近尾声,灾民的防疫工作已转入下一阶段。

在整个现场防病救灾工作,我们认真负责,采取措施得当,坚守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也详细问诊受灾的群众,是否饮用被污染的水,是否食用不洁饮食,是否有死亡动物接触史等,关怀备至。大灾过后,灾区还没有出现一例任何流行性传染病,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院的救灾医疗队为灾区诊治人员达8241人,消毒饮用水52处,消毒房屋2365间,为了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提供了健康饮水,免费发药等,同时我院救灾医疗队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医护人员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开展救灾工作,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一心服务灾区群众,取得了老百姓的好评,赢得了广大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和高尚得到的情操。

我院的防病救灾工作之所以取得明显的成绩,首先离不开上级领导部门的及时正确部署,其次,得益于我院救灾医疗的得力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2.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广泛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工作。

3.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防病救灾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群众,充分发挥医风医德。

在这次防病救灾活动中,由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及医护工作者率先垂范,始终坚守在条件最艰苦的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如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行性,和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为整个救灾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在,防疫救灾工作已转入新的阶段,我们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的高反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我们坚信,这次的灾难会过去,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防汛排水系统问题与对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增多,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往往暴雨过后,市内部分低洼地段和小区就积水严重,会破坏建筑、交通设施、水利工程设施和电力设施等,会导致通讯、交通中断,使得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受阻。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等,甚至威胁到市民的人生安全。对于天津这个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城市来说,内涝带来的灾害更大,造成的损失更严重。因此,研究城市防汛排水系统问题对于加强内涝防范,减少内涝带来的损失,意义尤为重大。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一个城市的防洪排水系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高水平、高质量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减少污染,促进工农业发展,让城市化高效率地运转。因此,建立条件完善的排水系统并进行科学管理,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1.天津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使整个城市的污水和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处理好污水,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规划的注要内容包括:估算城市排水量,选择排水制度,设计排水管道,确定污水处理办法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等。

1.1排水总量的估算误差较大,标准偏低

在制定排水系统方案前,必须先确定排水量定额,估算排水总量。对排水总量估算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方案的合理性。暴雨在城市排水总量中占主要地位,是引起内涝的直接原因,所以对雨量的估算必须严格。对雨量的估算一般采取暴雨强度公式,而这个公式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对条件作了大量的简化和概化,就导致了计算出来的值与实际降雨量和汇流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这给排水方案的设计带来了困难。暴雨强度公式的假设包括:假设降雨均匀化,采取的暴雨强度为最大暴雨强度,假设水文形态和降水空间变化无影响。但天气并不受人为控制,降雨的量不会如假设般一成不变,降雨强度有大有小,暴雨时间也有长有短,降雨形态和空间变化不一定跟预期一样。不同城市地区之间由于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情况以及经的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不同,它们的排水系统设置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尽量减少误差,在借鉴其他地区的标准上再因地制宜。

1.2排水基础设施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天津市排水系统的基础主要是砂垫层基础和混凝土基础,但某些地区忽视了基础的建设条件,没有根据该地的土质结构采用适宜的基础,就这样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混凝土基础安全系数较高,但成本也高,有些地方为追求高安全系数,排水系统一律采用混凝土基础,这不仅没有因地制宜,还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此外,管材和接口形式的选择方面也很考究在采购方面存在困难,很容易导致本该用的材料没有用上,盲目地采用自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这种管道在管顶覆盖覆土超过两米时,在过度的荷载下容易损坏。有些排水管道设备老化,质量差,一遭遇暴雨侵袭就会崩溃。第二,城市河道治理滞后于城市主体规划建设,部分工程没有进行或没有同步进行排水系统建设,导致工程建成之时就成了积水点。第三,有部分工程建造了一半就无人过问,成了烂尾工程,或者无法投入使用,被丢弃在一边,慢慢地被泥沙、垃圾淤积,由于淤积严重,下雨时就无法发挥排水作用,加剧城市内涝。

1.3排水系统存在管理缺陷

老城区多数排水系统设施老化,但由于建筑密集,很多沟段被压在房屋底下,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容易造成房屋坍塌,但近几年来,很多地下沟段多次出现断盖塌陷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老城区人口多,有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别是一些中小餐馆,常偷偷把厨房垃圾倒进沟渠,导致下水道堵塞。有关部门巡查力度不够大,常常有不法分子连夜偷取沙井盖。还由于长期的养护运行经费不足,导致下水道维护人员短缺,技术水平偏低,很难达到城市建设的规范化要求。

2.解决排水系统问题的对策

2.1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第一, 对市内的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合道路的改造、扩建逐步改造和完善各排水系统。对公共排水管道的功能和结构进行检测,以提高排水能力,达到最大的整体效益。第二,对排水管网进行达标改造。对市内标准偏低,存在安全隐患的排水管线、泵站分批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原设计的标准甚至高于原标准。第三,对积水点进行工程建设改造。在新建、改造排水系统的同时,还要整治积水点,解决道路积水问题。第四,疏浚河道、明渠,保持流水通畅。

2.2加大排水设施日常维修养护力度

第一,加大对排水管道的日常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定期疏通管道,保持排水通畅。重点对易积水的地区和交通要道、人流密集、经济集中地方进行管道疏通,保持排水设施正常运转。第二,加大对养护机械的投入,加快养护机械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应急处理防洪排水河突发事件的能力。既能提高排水设施的养护效率和质量,又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管道作业的不安全性。第三,泵站的汛前检修保养工作和供电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也很重要,明确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确保泵站正常运行。

2.3落实岗位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

只有完善和落实防汛排水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才能使相关部门深刻认识到防汛排水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做好防汛排水工作的责任感,进而有利于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得到规范和强化。为提高城市防洪系统的整体效能,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另一方面要抓好行政队伍的建设,加强对责任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考核制度,严抓纪律,督促责任方把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工作的改进。

2.4完善防汛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应急演练

为预防暴雨导致内涝等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对市区的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调研,建立和完善防洪应急处理预案,预案的编制要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首先,要确定总指挥责任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统一指导,调配人员和物资;其次,明确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负责的应急项目:应急调度,抢险救援,排水防汛,分发物资,疏散人群等,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此外,平常要完善防汛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强管理,加大对应急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抢险的主力军作用。在立交桥等易积水地区,要加大巡查力度,建立“雨前到位,雨中巡查,主动抢险,联动保障”的应急抢险机制。多进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抢险的能力。

3.排水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意味着当代人要做好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商业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河流被改道,大量的农田和土地被覆盖上厚厚的水泥板,下暴雨时径流量增大,雨水的下渗量几乎为零,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加快,导致洪峰提前到来。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为了节省一时的资金就忽视对排水系统的建设。我国有一些老城区,在暴雨突发事时就显示出来其排水系统的优劣性,就如天津,虽然加大了对滨海的建设,但下暴雨时仍然出现严重的内涝。因此,城市建设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遵照国家的规范,制定经济合理的规划方案,使新规划的排水系统与原来的排水系统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马丰斌 北京城市防汛排水系统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0)

博物馆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半年来工作完成情况

经济指标完成过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00万元,营业收入379998万元,增加值94998万元,利润42852万元,税金5400万元。

现代工业稳步推进。一方面,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11亿元的市重点中冶武彭纳超微孔碳砖、新材料三期项目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一是总投资5.1亿元的市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邯交所)项目,已完成发改备案、土地用地意见、规划意见。二是文化产业综合体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亿元,总建设年限为5年,分三期建设。目前此项目正在考察中。三是由北京和合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旅游小镇项目,已与我镇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古镇建设扎实推进。邯陶七厂文化街区作为古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完成一期收尾工程和亮化工程。二是文化产业招商如火如荼。一方面,联系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产业发展公司、陕旅集团等诸多重量级文化旅游品牌企业到我镇进行参观考察。另一方面,详尽规划三和文化街区结合陶瓷七场文化街区,建设集旅游服务中心、陶艺体验、啤酒花园、磁州窑美食广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环线。三是文化旅游持续向好。一方面,积极联系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师大、山东滨州博物馆、日韩友人等单位和个人来访磁州窑,并且在各个陶瓷工作室和公司挂牌建立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培养旅游讲解人员,开创设计了多条磁州窑精品旅游路线,为游客提供磁州窑旅游的第一手信息,积极尝试做旅游地接。

拆违工作强力推进。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全力抓好七厂片区、大家陶艺、张家楼、羊角铺等重点节点拆违工作。一是按照区规定要求对辖区内公路两侧和城区违建摸底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楚。二是加大宣传,对违建户下发拆违通知书,限期自行拆除。三是对到期不拆的违建集中拆除。在拆违工作中全镇一盘棋,全体党政领导冲在一线,组织人员,指挥车辆,保障拆违工作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已清理违建938处及残垣断壁301处共16192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78668立方米。

安全稳定常抓不懈。牢固树立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活动,加大问题解决力度和对重点人稳控工作,全镇重点案件32件,已解决18件,正在解决24件。安全生产工作突出了经常抓、抓经常,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先后协调工商、地税、国土、供电、公安等部门共同参战,累计取缔污染企业10家,打击偷开私采2起,排查土小企业10家,取缔10家,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监管力度,确保了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农业农村工作进展顺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各项涉农补贴严格审核并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新建游园2个,完成春季造林2050亩,并签订护林防火责任状,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完成生猪存栏1.2万头、出栏0.87万头、禽蛋3.43吨。总投资32万元完成重点水利项目6项,做好辖区内重点地段防汛工作,保障汛期泄洪畅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于4月21日召开了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会,邀请区委党校老师给机关党员和各村(社区)书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全镇37个基层党组织分别于4月25日、26日组织召开了本支部的“两学一做”动员会和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颂党恩、做先锋”演讲比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又开办镇夜校培训班,通过每周五晚上由领导干部、村书记讲党课等多种的方式,确保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收到实效。

“两延伸两提高”深入推进。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每月6日纪委例会制,组织镇纪委委员、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到镇参会,重点总结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和安排部署本月工作,以目标倒逼促工作落实。二是加强制度,强化管理。以制度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行使权力行为,制定下发《镇深化“两延伸两提高”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党委议事规则、《镇党风廉政谈话制度》、《镇机关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等多项制度,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三是加强监督,提高效能。按月对镇属部门、各村(社区)工作安排情况进行通报,不定期对工作作风和纪律进行督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进工作有效落实。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和谐社区建设稳步开展;低保工作应保尽保,优抚救灾发放到位,民主政治建设透明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开展,各项业务指标达到要求;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正常开展,规范运行。与此同时,宣传、纪检、工青妇武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受土地、水源保护地等因素制约,发展空间受限;镇机关开支比较困难等。

二、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是以古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大开发改造力度,全力办好“磁州窑艺术节”,打造古镇,抓住陶瓷产业振兴和文化旅游开发两条主线,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通过发掘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商贸和物流的发展。

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下半年开工建设。

三是继续全力抓好区委、区政府布置的七厂片区、大家陶艺拆违、张家楼及羊角铺重点节点等中心工作克难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四是加大磁州窑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挖掘整合全镇文化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利用网络宣传推广平台进行大力度推介宣传;以磁州窑为中心开展系列活动,提升磁州窑的品牌影响力;做好文化项目申报、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工作,促使文化产业项目快速平稳落地。

五是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严厉打击偷开私采,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六是做好雨季防汛和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