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翻译

陈情表翻译范文第1篇

传统的翻译研究对译者的主体与主体性问题是十分不重视的,或者说是极力压制的。考察中西方翻译史,不难发现在长期形成的观念中,中西方对译者的定位是何等的相似,译者普遍被定位于一个至今难以摆脱的角色—仆人,使译者长期处于边缘地带。

二、译者的主体性

先来了解下译者主体性的定义,目前比较权威的也是用的比较多是查明建、田雨的这个,“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每个译者都不可能以一片空白的头脑走进一个文本,他总是有着一定的知识结构,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又从而养成一定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让人生观,这些便构成了一个人的先在性,也就是一种“前理解”。译者的这种先在性是往往不受到本人的注意,因此也就被人们所忽视。每个读者或译者在理解和阐释一个文本的时,都是带有一定“偏见性”的。应该承认这种偏见性,并正确对待它。翻译的创造性是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一个本质特征。对于大多数译者来说,他们长期以来都奉行一条原则,那就是在翻译中,不要掺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这种典型客观主义翻译观于今天不再是放之四海皆行的准则了。

三、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

《苍蝇》是英国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众多短篇名作之一,这篇短篇小说短小隽永,语言精炼。文章以两位老友的对话开始,退休了的伍德菲尔德(Woodifield)和已是暮年的老板(未署名),在看似无情节的描述中文章逐渐揭示重点,老板于6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痛失爱子,强忍悲恸不敢触及,本以为自己再也不能为儿子的的离去哭泣,哪知老友的无意提及令之痛哭起来,朋友走后,老板用墨水淹死了一只苍蝇。就这样一个看似没有结局的简单的故事,却蕴涵着曼斯菲尔德对灵魂的严肃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初读,两个译本各有千秋,在某些句子的处理上陈和徐的译法不尽相同,可以说意思相差较大。认真对照下原文,发现这其中和译者个人的翻译风格紧密相关,徐、陈的译文相比,各有高明之处,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两篇不同风格的译文不同的表达稍加比较,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主体性问题,以下摘录了两篇译文的一些句子加以评析。

例1:OnTuesday,hewasdressedandbrushedandallowedocutbacktotheCityfortheday.(P412)

陈译:到了星期而,他就给打扮的整整齐齐,让他到城里商业区去转转。

徐译:每逢礼拜二她们便把他穿着打扮起来,允许他进城去放一天风。

原文这句被动句,陈还是以被动形式翻译出来,而徐则译被动为主动,所给人的语感当然也大不一样。陈的“他就给打扮的整整齐齐”是被动,后半句“让他到城里商业区去转转”变成主动了,整体来看情感没有徐译的来得强烈。徐整句都采用主动表达,给读者这样一种感觉:处主导地位是他妻子和女儿们,他一直处于被控制的地位,而且“放一天的风”这个表达暗示了Wooifield因为身体差而几乎禁足的生活。

例2:SotheresatoldWoodifield,smokingacigarandstaringalmostgreedilyattheboss,whorolledinhisofficechair,stout,rosy,fiveyearsolderthanhe,andstillgoingstrong,stillatthehelm.(P412)

陈译:所以,老伍德菲尔德就坐在那儿,抽着烟卷,眼巴巴盯着那个老板,简直百看不厌,瞧他坐在办公椅上转啊转,身体矮胖,红光满面,虽然比伍德菲尔德还大五岁,可身子骨仍旧结结实实,仍旧掌着大权。

徐译:老伍德菲尔德坐在那里。抽着雪茄,近乎贪婪地盯着老板看,老板坐在办公椅上转来转去,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虽然比伍德菲尔德大五岁,但依然很健朗,依然大权在握。

例2两个译本句型结构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看事物的角度,即译者的主观性。陈把“staringalmostgreedilyat”译为“眼巴巴盯着”,“stout,rosy”译为“身体矮胖,红光满面”,而则徐译分别为“贪婪地盯着”,“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两位译者对老伍德菲尔德(以下简称老伍)和老板褒贬不一的措辞可以说成是译者对作者表达的苍蝇意象的不同理解。陈译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可怜的老伍和高高在上的老板,表示老板表面上给人一种身强体壮,意志坚强之感,实则不过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而已,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由人异化成一只虚弱的“苍蝇”了。而徐译则贬老伍褒老板,老伍比老板还小五岁,却是一个“虚弱的老家伙”,明显的“行将就木”,之前的一句“weclingtoourlastpleasuresasthetreeclingstoitslastleaves.”,让人不禁想起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很是凄凉,但究竟他是一只异化了的还是没有异化的“苍蝇”,这就由读者的想象力决定了。

例3:“Myson!”groanedtheboss.Butnotearscameyet.Inthepast,inthefirstmonthsandevenyearsaftertheboy’sdeath,hehadonlytosaythosewordstobeovercomebysuchgriefthatnothingshortofaviolentfitofweepingcouldrelievehim.(P415-416)

陈译:“我的儿啊,”他道。可是没有眼泪淌下来。孩子死后,头几个月里,甚至过了几年后,每当他悲从中来,除非放声痛哭一场才减轻得了痛苦的时候,他只要说这么几个字就行了。

徐译:“我的儿啊!”老板着。可是还没有眼泪出来。在以往,在儿子死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只要一提起这几个字他就会悲痛欲绝,大哭一场是唯一的解脱方式。

这是老伍不经意提起儿子,老板不禁掩面而泣,多年来努力在心底筑起的心坝瞬间崩溃的场面。两位译者对这句话理解不同。先说陈的译句,笔者认为陈译的“甚至过了几年后”有点啰嗦之嫌,宜把“过了”或“后”去掉。后面一句的“onlyto”《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一条解释为:“却;不料,不料竟会;结果是”,笔者认为这里“onlyto”应译为“不料,不料竟会”。“shortof”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除了有“缺乏;不足”之义,还有“除以外”之义,陈和徐在译这个短语没有异议,后半句笔者认为这样译更贴近作者的表达“每当他悲从中来,非痛哭不能减轻时,这几个字就会不经意地脱口而出。”想起痛失爱子,老板情绪难控,无意识地喊出“我的儿啊”,可见爱之深!如按陈老的译法“只要说这么几个字就行了”,要是说出这几个字就能控制情绪,他不会长达6年都走不出失子的阴影了。徐译也有所偏离原文。“Myson!”是老板痛哭后吼出的,而不是“一提起这几个字他就会悲痛欲绝”,因果颠倒了。

例4:Allthesame,therewassomethingtimidandweakab-outitseffortnow,andthebossdecidedthatthistimeshouldbethelast,ashedippedthependeepintotheinkpot.(P418)

陈译:尽管如此,那只苍蝇已经显得有点软弱无力,疲于奔命了。老板决定最后再来一次,他把钢笔又深深蘸进墨水壶里。

徐译:然而,它虚弱的、小心翼翼的尝试又开始了。老板把钢笔蘸进了墨水壶中。他决定再滴最后一滴。

在第二滴墨水之后,苍蝇的反抗明显无力了。挣扎出第一滴墨水时,老板还称它很有胆量,但此时的胆量明显不如刚才。陈把“effort”省去不译,后面的从句也是按字面顺序译出,显然没有徐的译法更忠实于原文,也更吸引读者,先说把钢笔又蘸进墨水瓶了,要干嘛呢,读者不禁想赶快读下去。

纵观全文,两篇译文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鉴于篇幅问题,在此就不一一举出例子分析了。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研究、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译者,不同时代背景,同样的著作却散发不同的光芒,这就赋予了重译的可能性,每推出一个新的译本,都会有其价值。

陈情表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答辩式教学模式;教学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各种形式的翻译课程及教学法应运而生。从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大学外语院系本科仍将是中国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lJ。研究外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方法问题,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则具有直接意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等因素。本文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基于教学实践,探讨针对翻译基础课教学的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问题。

一、答辩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后现代主义

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利用、意义的重构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1。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于学生,知识不再是单一的传输过程,而是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再单纯是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而是个人经验的综合【3】。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翻译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式等。以任务为中心的语教学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语言交际教学思路的一种发展形态,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路子,其哲学依据是建构主义。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学生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和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的结构、功能、系统转移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是一种将交际作为语言学习手段的多边活动观。目前,合作学习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又与班级授课结合在一起。它综合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和现代的合作学习策略,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外语教师的要求较高,也不能替代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竞争性学习。从务实的观点看,外语的教与学,归根到底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这两种能力的综合——翻译能力。外语专业翻译基础课属于培养学生外语终端应用能力的高年级技能型课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翻译课定为三个层次: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作为外语专业课,具有过渡性,即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作为翻译专业课,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 J。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实质上仍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教学格局【5]。作为外语专业课,因其过渡性质,具有双重任务,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意识和技能,也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外语乃至汉语水平,必须二者兼顾,而以前者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相对缺乏,翻译教学班变大。课堂教学大多只能采取讲课的传统形式,教师在教学材料选择上难以顾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对学生译文的评析往往缺乏代表性、针对性;目前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特别是写、译能力欠缺,所以对于翻译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学法研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二、答辩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文的“答辩”指学生在翻译课特定的时间内,在教师主导下口头陈述自己的翻译过程,展示译文,然后回答其他学生和教师的相关问题并讨论的过程。“答辩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答辩为中心环节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考虑了翻译教学规律以及大班授课特点,吸取了任务式和合作式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基于上文,笔者以英译汉教学中“英语被动意义的翻译处理”专题“课堂教学为例,分析答辩式教学基本模式设计包括的环节。

1.布置任务。翻译课的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主要不是“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巩固”,而是“课下作业先行+课堂讲评随后”。在典型翻译课上实施答辩式教学时,教师应于前一次课布置任务(作为课后练习的一部分),并提出具体要求。这部分训练属于“精译”,以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参照,材料应有一定难度,但量不宜多,每次一个小段或一个较为复杂的长旬为宜,没有“参考译文”可供参考,以此造成“悬念”。必要时向学生提供相关背景信息。材料应与下一次课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有关。不同课次所用材料的选择应分别体现知识性、鲜活性、时代性、趣味性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与典型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笔者选取了-d,段话作为学生的翻译任务,并交待翻译时要注意被动意义的翻译、四字词组的使用、各种译法的应用 。

2.完成任务。这是各翻译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小组成员首先拿出个人的译文,在组内充分讨论,确定小组的译文,准备答辩材料,确定小组答辩代表,制作课堂展示电子文本。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小组成员不但要努力理解原文并用各种翻译技巧表达自己的理解,还要和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进一步学习。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将会在下一步解决。教师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这个阶段在学生翻译技能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情表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译;修辞意识;修辞力量;受众;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88-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47

1 . 引言

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在经历多年的努力后,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的标志性事件。西方文学向中国打开了大门,中国文学准备好拥抱世界了吗?在国内评论界看来,莫言或许并非中国唯一有实力获得此奖的重要作家,他的得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这座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国外出版的莫言小说翻译作品部分颠覆了莫言原作品的结构,作品中大部分地道的中国当地语言用归化法翻译,以西方受众的接受度为基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认为:“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翻译。”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向世界宣传中国、向世界推广中国的工作显得益发重要,翻译担负着此种重任,在参照“信、达、雅”的标准外,还应参考语言的民族化问题。翻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与现实世界联系紧密的人才,有效地影响译文受众是翻译行为的主要目的(陈小慰,2012)。但是,这方面的努力在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各种专业考试,如工程英语、银行英语、GRE、TOFEL等,进而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潜下心来立志将翻译作为终身职业的人才少之又少。而从事翻译的人才因为并未重视译文受众心理上的接受度,翻译值得商榷。比如:

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烦,说:“我家死人,你倒有了故事了。”(阿城《棋王》,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中,如果将“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简单地译为My classmate then added inflammatory details to him about my story就不能向母语为英语的译文受众传神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原来意蕴,汉语中有“添油加醋”一词,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恰巧英语里有“add spice to”和“spice up”两个词组,非常恰当地、并贴近原文文本意义地表达出“添油加醋”这个词的准确意义;所以把这句话翻译成“My fellow student then told him a well-spiced version of my story”。

这类译文翻译的不准确性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的修辞话语力量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修辞话语影响译文受众。为此,本文提出,应加强修辞意识的培养,提高译者对译文受众、对译语修辞传统和译文话语修辞力量的理解与重视,在翻译过程有意识地认识到修辞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有效地传达出来。

2 . 修辞的定义

“修辞”两个字连用,早在先秦就开始了。《周易》上就有“修辞立其诚”的话。这里的修辞是修饰文辞的意思。古代希腊人很重视修辞的研究,古代希腊的修辞学(或叫修辞术),指的是演说的艺术,包括立论的艺术和修饰语句的艺术。修辞,狭义上就指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文字修辞。今天,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修辞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语言材料的修辞特色,还要研究语言材料和各种语言之外的因素(如语言环境、交际对象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修辞不仅同语音、词汇、语法、逻辑密切相关,还同语言环境、交际对象、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修辞除了具有说服艺术及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等传统意义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接受的意义就是运用语言去有效地影响读者,对读者施加潜在影响力,接受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并让读者采取相应行动(邱文生,2012)。也就是说,修辞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语言表达行为,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提升语言的审美价值。修辞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在认知活动中伴随着审美的追求。而译者在修辞语言的刺激下,进入修辞认知活动,重构概念之间的审美关系,并将审美认知结果尽可能地映射到译语文本中,从而让译文受众也能在译入语语言的刺激下产生审美共悟(邱文生,2012)。

3 . 在翻译中引入当代西方修辞学的视角

译者在工作中,应将翻译与修辞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具备修辞意识,了解修辞与翻译之间的内在关系。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是对原文的再创作,是一种语言活动。既是语言活动,就存在修辞问题,因为修辞就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艺术,修辞就是运用语言去影响读者,是语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典修辞学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修辞学,是强调用言辞影响受众,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将话语的象征力量置于研究的中心位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象征资源影响受众的认知行为是其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西方新修辞学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将话语理解为社会行为,是发话人、话语以及受众在社会情境中的互动(柴改英,2008)。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Kenneth Burke)在谈到话语行为的象征特性时表示,现实的搭建是人类通过象征完成的,因此话语是以“话语动机”(motives of discourse)这一社会符号性质的特征参与社交,从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人类群体之间的和谐。

而在翻译的研究领域中,我们已经从语言、文化、功能、规范等角度入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却缺乏对译文受众的研究力度,对译文语言的修辞力量缺乏认真的研究。翻译是交际,翻译学对研究人类交际问题的学问,也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学问;当代西方修辞学将言语视为作者与受众之间建立的广泛、密不可分的社会联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文本对象,言语脱离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想象的。因此,翻译涉及的不仅是单纯的言语转换,而是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作者心理等在内的宽泛的文本转换,翻译学需要借鉴西方当代新修辞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在宽泛的文本转换基础上着眼于对译语受众的研究力度,研究如何进行正确的翻译来影响译语受众。

4 . 翻译过程中的修辞意识和方法

西方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创立的“认同说”(identification)里认为只有当这个人的言语被我们认同时,我们才有说服他的力量(Burke, 1969)。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是由人本身、职业、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样的特性构造而成,当我们与他们享有某些共同物质时,如有相同的、参与同一个社会组织时,即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柴改英,2008)。当今叙利亚内乱中,美国与西方各国团结起来谴责共同的敌人――叙利亚,就是典型的同一。肯尼斯・博克的观点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受众在译文文本中感受到译文语言的认同感,也就是说,在价值观、态度、情感特点、知识结构、认知心理等方面认同时,译文文本才有可能对受众产生影响。修辞在与个人经验和背景的互动中形成了修辞构想,而这些构想只有被受众接受并吸收,才能呈现译文言语本来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对修辞意识进行深度的关注、研究,以受众为中心,体现语言的象征力量,让译文言语在受众心中产生与译者同样的修辞的构想,才能影响受众,达到译文行为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4 . 1 以受众为中心,充分展现译文的修辞力量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异化法与归化法是常常谈到的两个重要方法,受众中心化是归化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受众中心化以读者为中心,译者首先将译文读者的需要置于首位,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历史、风俗、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并形成各自独特文化特性和语言表达方式,在研究、翻译文本时语言或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不可译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文化因素和受众的心理特征,对源语信息进行重组,使译文受众产生与原文受众同样的反应。这体现了翻译以受众为中心,采取归化的翻译手法以排除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信息顺利传达(李春光,201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也是一种致力于对译文受众产生影响的象征活动的实质(陈小慰,2012)。例如:

我银行里为你挂个名,你白天去走走,晚上教教我儿子,一面找机会,好不好?(钱钟书:《围城》,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周经理得知方鸿渐回国后职业无着落,表达安慰、显示好意的话。“走走”在语境中不是单纯的take one step,也不是walk,而是“到银行去露个脸,露个脸也等于让大家知道你是银行的职员”的意思。译文应为:

I’ll put you on the payroll at the bank. You can drop in during the day and in the evening tutor my son while looking for a job. How’s that?(珍妮・凯特、茅国权译,转引自陈宏薇,1998)

drop in意思是pay a causal visit,象征性地“上上班”的意思。

在文学翻译中,受众意识的重要表现得很明显,但在应用性翻译中,则更应重视受众的接受度,在翻译中,去有效地影响受众,让受众接受译文话语,相信译文话语传递的信息,实现翻译的目的。

例如,“有目共赏”是一电视机广告,在汉语语境中,“有目共赏”明显地套用了成语“有目共睹”的形式以产生新鲜的效果,但其字面译文You can enjoy it if you have eyes在英语语境中失去了广告中最重要的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意义怪异,不具备让受众信服的理性基础,更谈不上产生广告效应。该广告如套用英语习语,改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一方面向客户显示出了产品的优质质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美,贴近了受众的诉求策略,较好地对译语受众产生了预期的影响。

鉴于以上例证,翻译应考虑译文受众的接受度,不是简单的文本转换,译者自身应学会从受众心理出发,认识到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严格重视用译文对受众施加影响,达到翻译的目的。

4 . 2 应考虑到受众对译文形式的认同感

肯尼斯・博克认为,所有的文字形式都是一种行为(Burke, 1969),一个民族习惯的话语表达传统,对于另一个民族来说,是不合规范、难以理解的,熟悉的行文方式能有效地影响受众,达到预期的效果(陈小慰,2012)。译者应充分熟悉两种语言的结构、表达等特点,在翻译中,使用译文受众熟悉且具有认同感的相应表达方式,在结构及形式上贴近译文受众,让译文地道自然,贴近受众的心理,对其产生预期的影响。

例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中国谚语是对偶句,形式对称均衡、整齐美观;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内容凝练缜密、互相映补:“无心”对“有意”;“插柳”对“栽花”;“柳成荫”对“花不开”。但翻译成英语时,应考虑译文受众的接受度,从有效影响受众的角度考虑,按译文受众习惯的“对偶工整”手法来安排,翻译成:

Follow love, and it will flee; flee love, and it will follow you.(李定坤,1994)

再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苏州和杭州的赞美,是一对对偶句,前后两句对称,翻译成:

In heaven is paradise; on earth are Suzhou and Hangzhou.(朱佩芬:1995)

原文中“堂”和“杭”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英译文未将原文的尾韵译出,这是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在翻译中无法避免,但译者尽量将损失减到了最小,采用了译文受众接受的形式,提高对译文受众的影响程度。

4 . 3 采取顺应源语文化的翻译方式影响受众,使其领略不同文化与语言的风采

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以受众为中心,顺应受众来完成对受众施加影响的任务。奈达(1993)曾说过“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坚信自己国家的语言是最美的”,保留源语的语言文化特征,才能体现源语民族文化的真正特色。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翻译也要巧妙地说服、诱导受众,使受众在倾听的基础上,接受译者的影响,实现译文的修辞任务。通过翻译采用译语受众接受的方式将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用受众接受的方式介绍过来,满足译语受众的好奇心,使其领略异域文化以及语言的风采,让其情感上与源语文化受众同一化,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译者与受众“双赢”的互动过程。例如:

这对年轻夫妇并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

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 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 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里的西施和张飞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却为译文受众不知。因此,在翻译时必须作一下加工,在人名或其他专用名词的前后加几个词,以作简短的说明,使其了解这两个人物的基本特点。

5 . 结语

修辞与认知相关,是人类思考的表达方式。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在修辞认知活动中,重建译文体系,以受众为中心,用受众接受的方式向受众传达信息,译者与受众的情感同一程度越高,译文就能更有效地影响译文受众。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两国人民之间建构和谐的跨文化交互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Burke, K.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0.

Burke, K. A Grammar of Motive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

柴改英.从肯尼斯・博克的话语修辞观看公示语的和谐功能及其翻译[J].外语电化教学,2008(3):36-4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陈小慰.翻译教学中修辞意识的培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86-90.

李春光.论外宣翻译中受众中心化与译者主体性的和谐统一[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7):54-57.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陈情表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艺英语;中西文化;问题;思维方式;情感;差异性;翻译策略

茶艺英语翻译由来已久,它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输出。随着中国入世,中华茶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国家对茶文化的教育培育与宣传也更加重视,基于茶文化交流的茶艺翻译逐渐兴盛,使得中国茶艺文化为更多人所关注。

1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显著,从茶艺英语翻译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化表现就更为突出,它对茶艺英语翻译所带来的影响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

1.1生活观念差异

语言源的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观念,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活观念,他们对于语言的塑造能力及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迥异的生活观念就造成了各色文化差异,茶艺英语就是其中之一。茶艺源于东方社会,而它与英语的融合即是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直接碰撞必然会带来诸多差异性。从生活及东西方人性格习惯来看,东方人含蓄内敛,生活观念略显拘束,所以他们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译。而西方人性格直白,情感热烈,对东方茶文化永远保有一份神秘感,所以西方人的茶艺翻译更加倾向于直译。举例来说,中国人会说“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儿倒不出”,它用来讽刺那些口齿不灵,反应木纳的人。而在西方,以英语为母语语言的英国属于岛屿国家,地处偏僻但商业文明发达,语言文化历史深厚,所以它在表达茶文化语言环境时则更加直白,比如“ateahound”就是专门用来讽刺某些在舞会、茶话会以及各种公共社交场合中公开对女士大献殷勤的花花公子。这其中英国人直接用到了“hound”(猎犬)这个词,它也表示卑劣的、不断侵扰他人的人,可见英语对茶艺英语的表达非常直截了当。

1.2历史文化差异

中国人对茶的喜爱可以说深入骨髓,他们不但饮茶,还会研究茶文化和一切与茶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说在中国的每一品茗茶背后都有它的传奇历史典故,常常人们在品茶之余也能徜徉于悠远历史之中,回味无穷。就比如说“西湖龙井”,它的典故就出自于乾隆年间某一品茶治好了太后的久病,因此,它也被称为“贡茶”,从此名扬天下。这些奇妙有趣的故事也让茶艺英语翻译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西方人很难理解这些茗茶背后的历史典故,所以他们的翻译可能就难以形神兼备。在英语国家中,最有名的典故就是“afternoontea”(下午茶)。在17世纪的英国皇室,下午茶文化传遍欧洲,它还衍生了“teabreak”等等习惯用语,这些茶艺英语历史典故让人们理解了更多的中西方茶文化内涵,使茶艺英语翻译文化发展更加兴盛。

1.3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与语言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礼仪、风尚与习俗,它们也都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沉淀的,且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群产生了一种约束力,促成集体习惯的最终形成。在中国文化中,茶文化多将儒教、道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衔接,讲究静心养性,所以中国人多喜欢品茗清茶,中国人也愿意在品茶、闲谈交流之余来增进情感,所以,就有了“茶余饭后”这一成语。相比于中国饮茶语言文化的悠闲,英国饮茶语言文化则更趋向于精致细腻,例如teacaddy(茶叶罐)、teatray(茶盘)、teaparty(茶话会)等等。而在英语中更有teawagon(用茶车)这一名词,它是指那种可以推到客厅或户外,供客人集体享用的移动茶几,这也体现出了茶艺英语在西方地域中所体现出的小资文化情调。

1.4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也决定了语言源的发展进程,中西文化存在地域差异影响,因此,他们在茶艺英语翻译方面也存在思维方式角度差异,这种思维方式角度不同来自于地域差异,也来自于文化背景差异。在茶艺英语中,单词与字符能够根据语言的思维习惯来或自由、或固定组合起来,形成人们常见的语言语态形式,就这一点来看,中文与英语在茶艺语言表现方面就有较大不同,它主要体现在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与表达形式上。比如说,我国就非常崇尚由整体扩散到局部,由大及小的思维方式。在进行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通过中文习惯来确定整体句法结构展开细节局部处理,再根据西方英语思维中所奉行的个体主义来反其道而行之,即由小及大来将茶艺英语翻译出来。它的翻译流程主要从点着手,再逐渐延伸到整体,实现茶艺英语的整体翻译过程。可以见得,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角度也都是镜像相反的,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为茶艺英语翻译带来不同影响,但他们殊途同归,都能达到最终的翻译目的[1]。

2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茶艺英语属于专业术语翻译范畴,它的翻译不仅仅要体现多种语言的规范性,也要注重翻译的有效性。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切实影响,现实茶艺英语翻译是存在许多阻碍的,例如以意译变形为主的茶艺专业术语信息缺失问题,也存在某些翻译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这些都极大影响了茶文化在中西方文化领域与茶艺领域的传播过程。

2.1茶艺专业术语严重缺失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艺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许多茶叶的命名都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与典故,极具底蕴。不过在英语茶艺翻译过程中,就由于中国语言文化内涵的过于深厚而暴露出英语翻译术语的严重缺失感,许多茗茶名称不得不以拼音代替命名,比如西湖龙井茶就被翻译为“Xi-huLongjingTea”,普洱茶被翻译为“Pu‘erTea”。这种翻译完全不能体现出这些茗茶背后的精彩典故,更不能体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寓意表达上相当欠火候,不能词情达意。

2.2东方意蕴表达困难

在铁观音的茶艺表演过程中,就有投茶环节,它在中文中被称之为“乌龙入宫”(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中的一种),它的英语茶艺翻译为“Oolongcomingintothepalace”。而铁观音在其泡茶表演过程中被称之为“高山流水,春风拂面”,这其中高山流水暗指提茶壶高处冲水,体现茶艺表演者技艺精湛;春风拂面则是用壶盖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让茶水更加清澈剔透。但在英语茶艺翻译中,它被翻译为“Flushinghighandpurringlow,andthewindblowingface.”从上述两句中英文茶艺翻译对比也可以看出哪一种在意蕴表达上更加迎合茶文化格调,显然英语在翻译方面缺乏凝练,无法体现茶道中那种清新高雅的意蕴[2]。

3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客观讲,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无法消除的,那么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就应该强调更多技术表现及情感表达元素的发挥,用它们来弥补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鸿沟,实现中西方之于茶艺文化的顺畅交流。

3.1基于技术表现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

3.1.1强调对专业术语的有效研究首先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明确对一切茶文化用语的有效规范,应该从茶叶的名称方面来细致划分翻译技巧。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如果从翻译皮毛来理解并运用茶艺英语,就很可能失去对文化传播的初衷。还以普洱茶为例,我国普洱茶分为“普通陈年普洱”和“31年陈年普洱”,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加以区分,例如“普通陈年普洱”就要翻译成“AgedPu’erTea”,而“31年陈年普洱”则要翻译为“31-YearPu’erTea”。再比如说针对台湾阿里山的普通乌龙茶与冻顶乌龙茶,在英语中它们都被统译为“OolongTea”,但是在茶艺英语翻译中,它就应该被翻译为“TaiWanAlishanOolongTea”、“DongdingOolongTea”更为合理。3.1.2强调直译与意译的相互衔接考虑到中西文化是存在固定文化模式的,所以他们在语言信息的表达与传递上无法达到精准无误,体现在茶艺英语翻译中就存在了严重的不平衡状态问题,即两种语言之间的互相干扰。为了在茶艺英语翻译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可以将“明前茶”意译为“Theprecedingdragonwelltea”,这就表明“明前茶”必须要在清明前采摘,且暗示气候条件影响对所采摘茶叶的品质影响相当巨大。另外,茶艺英语翻译中也应该意译的将红茶翻译为“blacktea”而并非“redtea”,这是因为红茶在加工过程中颜色会逐渐变深为深红色,趋于黑色,所以它才被称之为“blacktea”。综上所述,英语茶艺翻译中应当将意译与直译融合起来,根据茶叶的文化历史来形成有效翻译衔接,其目的也是为了传情达意,让东西方文化及人群都能接受并深刻了解茶文化。

3.2基于情感表现的茶艺英语翻译策略

对茶艺英语翻译的策略释出也要基于情感表现来阐述,比如说在茶艺表演语言翻译中,形容茶的味道应该选择那些含有丰富感情与韵味的词汇。举例说,在形容茶汤味道浓厚时要用的词汇应该是body,而形容茶汤明亮时所要运用到的词汇就应该为bright,形容茶汤爽口时可以用到point,这些词汇虽然普通,但是在英语表达中却拥有它们异于表面的其它层次意味。比如“point”,在英语表面直译意味中,它就表示“点”,但它在英语中也有爽口的意味,比如说它可以形容茶为“afewpoint”,表示这茶喝起来有些爽口。通过这些普通的词汇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也是茶艺英语翻译文化中对情感及韵味的细腻独到表现[3]。

4结语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但茶艺文化翻译却要尽量消除这些差异,形成相互之间的流畅文化交流沟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它可能基于翻译技巧,也可能基于情感表达,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搭起了茶艺英语翻译过程中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直译与意译的桥梁,让茶文化知识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杨.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7):117-118.

[2]陈敏.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西茶文化比较[J].福建茶叶,2016(8):368-369.

陈情表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体裁目的;《精品龙岩》;汉英翻译策略

On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SL Text and TL 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Cho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re’s Social Purpose

—A Case Study Based upon the Public Brochures

Li Guo-qing Jin Zhi-bo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re’s corresponding social purpose and the choice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work is carried out around the illustr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criterion of the “equiva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re’s social purpose and the functional grammar. The tentativ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the criterion of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level of the contexct of culture. To achieve the satisfying social purpose, any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an be accepted.

Key words:context of culture; social purpose of the genre; Exquisite Longyan; C-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 引言

策略选择与评判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翻译界一直以严复“信、达、雅”为翻译标准,之后的每一代翻译家都从不同视角提出各自对翻译标准的看法和观点。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有关等值、等效等理论的等值论,即对等翻译观传入中国。等值论的优点在于它明确指出翻译的标准就是等值,易于接受。卡特福德以韩里德的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把语言分成若干等级,指出翻译时可在相应的层级上求得等值;尤金奈达提出动态对等翻译观,即译文与源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在国内外的翻译界影响很大。笔者认为等值论讨论应采用立体性思维模式,应该把宏观层面的指导性翻译策略选择与微观层面的具体翻译方法选择区分开来。我们的观点是:应该把等值标准放在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这个宏观层面上考虑。把对等放在语篇的体裁目的层面谈,有利于解决各\种体裁的语篇翻译,包括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等,适合实用体文本,如广告、旅游册等,也可以解决译学界争论的许多问题,如以人为本还是以文为本,翻译单位的界定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阐明我们的观点,本文以宣传画册为主要语料进行分析和论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作为地方宣传画册,它是一扇向世界介绍中国地方风土人情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窗口,对于世界了解中国的发展及其崭新面貌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这类宣传画册的翻译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宣传画册——《精品龙岩》为分析文本,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探讨语篇体裁与最佳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汉译英策略选择的分析主要从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语篇体裁目的入手。结论是:译文的评价标准应放在文化语境层面,任何翻译手法只要能达到位于体裁层面的社会目的,都应视为可行的翻译方法。

2 体裁目的对等和翻译策略选择

文化语境和语篇体裁是功能语言观的重要内容。韩里德认为文化语境和语篇体裁位于同一层面,是一系列内涵符号、内容层,语言是表达层。不同语篇体裁有着不同的体裁目的,在讨论体裁时应该考虑体裁和社会目的以及功能(Martin 1992)。功能语言学把体裁目的和体裁定位紧密连在一起,不同体裁目的决定不同翻译策略选择,但只要译文能够完成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能达到和源语篇在体裁目的上的对等,不管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或其它翻译,都应看成好的翻译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篇体裁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不同语篇体裁有着不同社会目的。《精品龙岩》是一本介绍福建省龙岩市风土民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的宣传画册。它旨在有效介绍当地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弘扬民俗风情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吸引外商投资建设,加快当地经济多元发展。从语义场角度看,这类地区画册宣传的对象常常是自然地理景点或文化风俗胜地,与地方性历史文化习俗紧密相连。如何把该类宣传画册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素译成英文,有效传达源语信息,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吸引海外朋友来中国投资,是该类译文语篇要实现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只要能成功地实现这个体裁目的,达到与源语篇同样强度的语境效果,就是成功的译文。

3 实际案例分析

3.1 减译和省译

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属于文化语境范畴,在地区宣传画册这一语境中体现为:汉语善于运用华丽辞藻,结构松散,注重意境美,倾向用四字格、对仗排比等;英语表达风格简明,表达直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在《精品龙岩》的翻译中,这种文化差异在语式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为了尽可能使译文贴近目的语特点和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贴合目的语文化语境,译者从语义场角度出发,适当删减或省略汉语行文中意思相近但重复堆砌的词语,省译引用的诗词古句。这种处理方式更加贴近英语凸显主题信息、客观、通俗的表达习惯,符合英语宣传画册的文化语境。例如:

① 龙岩,是一块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是一块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踏进龙岩,就是走进了朝圣之旅。// Longyan is a famous revolutionary area in China whose contribution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A journey to Longyan is the pilgrimage to the founders of this nation. (陈建寿 2009: 44)

这段中文的特点是使用对仗修辞手法和和4字成语以达到行文的渲染效果。但如果逐字逐句翻译,译文读者会觉得冗杂啰嗦,因而阻碍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省译意思相近的成语,将“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省译为famous,“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省译为will never be forgotten by the people. 这样,译文较为符合英语简洁流畅的行文风格,符合目的语文化语境,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与接受。

② 精深博大的客家文化、摇曳多姿的闽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构成了独具闽西风情的多元景观,滋养着一代代龙岩儿女。// Hakka culture,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and Red culture has merged here, the heritage of which has been nurturing many generations of people. (陈建寿2009: 9)

为了更加贴合目的语文化语境,译者将中文4字修饰语“客家文化,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省略不译,将“相互融合,竞放异彩”省译为merge. 经过省译和删除一些华美、缺乏实际信息的词汇,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的行文风格和表达习惯,符合目的语文化语境,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从以上删减和省译的翻译实例中,可以看出为使目的语与源语在文化语境的宏观层面一致,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译文,译者通过删减法,尽可能使译文贴近目标语的行文风格和表达习惯,取得和源语在体裁层面对等的语境效果,使目的语读者更有效地理解源语信息。

3.2增补文化背景信息

《精品龙岩》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是介绍龙岩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使国外了解龙岩,吸引外国友人观光考察,促进该地区的招商引资建设,最终推动当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完成宣传画册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译者调整原文本语场,适当增补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或信息,使得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提高他们对龙岩文化的兴趣,达到传播龙岩文化的目的。在《精品龙岩》的译本中,增补相关信息主要体现为加注和添加解释两种形式。

3.21加注

加注一般用来简短说明和解释一些富含源语文化特征的专有词汇,将其放于括号中,放在要解释的专有词汇后。这样,译文读者对此处的文化背景不会感到陌生。例如:

③ 客家乡村狂欢节——走古事 // Zougushi (parade of ancient stories), Hakka rural carnival. (陈建寿2009 :32)

从语义场角度看,这是介绍龙岩客家文化的传统活动——“走古事”。走古事是龙岩客家地区的盛大狂欢活动,以历代人物、传说故事为情节,装扮成古事篷,再由青壮年抬着游走于大街小巷,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精品龙岩》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社会目的在于介绍龙岩的历史文化、风景民俗以及城市综合发展,使世界了解龙岩,弘扬龙岩特色文化,激发外国友人观光旅游、投资建设的热情。为了使译文读者最大程度体会源语的文化语境,使其理解“走古事”的具体内涵,译者先将该传统活动音译为Zougushi,然后在括号中附上注解,简明扼要地将这一当地的传统民俗活动概括为parade of ancient stories. 这种加注的翻译方法可帮助实现译文与源语篇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动态对等。例如:

④ 福建省非物质遗产——龙岩静板音乐// Longyan Dead Plate (a kind of folk instrument) music —the Intangible / Cultural Heritage of Fujian Province.(陈建寿2009: 40)

“静板”是龙岩特有的一种民间乐器,以“静”为特色,以弦乐为主,给人以“静”的感觉。译者一方面突出“静板”音乐的文化特征,将其译为Longyan Dead Plate,另一方面加注说明。这样,可帮助目标读者进一步了解不太熟悉的文化语境,有助于其有效把握“静板”音乐的实质。

⑤ 龙岩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六通”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基础条件。// Longyan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and has been working hard on the “Six Connecting Project” (a project to connect water supply, electric grid, roads, telecommuni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in rural areas. (陈建寿 2009: 97)

在这个翻译实例中,译者对“六通工程”加注解释,目标读者可对Six Connecting Project有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使其能更好理解源语的内涵和文化信息。对于像“六通”这类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翻译时应尽量补充说明这类词汇的实质含义,有助于实现译文语篇的体裁目的——介绍龙岩发展状况,宣传龙岩文化。

从以上几个加注的翻译实例中不难看出,为了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篇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采用加注的翻译方法可帮助增补相关文化或背景信息,通过灵活调整源语场,使其达到目的语位于文化语境层面的社会目的。

3.22 添加解释

除加注外,直接增添有关文化或背景信息,也可使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源语信息,激发他们对龙岩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的兴趣,最大限度实现目的语和源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

⑥ 打新婚 // Get a good beating to get married: a local custom of the Hakka. (陈建寿 2009: 37)

“打新婚”是客家当地的一个结婚习俗,目标读者并不熟悉。为了目标读者能够了解龙岩习俗,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增加相关文化信息,告诉目标读者“打新婚”是客家当地的习俗。这有助于目标读者理解这一文化情境,达到宣传龙岩当地文化习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裁目的。

⑦ “饶平吹” // Raoping Sona: traditional folk music originated from Raoping Town. (陈建寿 2009: 40)

“饶平吹”是发源于龙岩市饶平镇,以唢呐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是龙岩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添加“饶平吹” 的起源及其艺术地位的信息,使目标受众较好地对这种民间艺术进行总体把握。如果译者只将其音译为Raoping Sona,则很难给目标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因而无法产生与源语篇等同的语境效果。例如:

⑧ 冠豸山水门墙 // Shuimen Wall, the scenery like a waterfall on Guanzhai Mt. (陈建寿2009: 69)

在翻译一些旅游景点的名称时,译者往往会采用拼音,避免产生歧义,避免使目标读者不知所云,难以理解。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此处的文化信息,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及社会功能,译者在翻译时添加对“冠豸山”这一奇特景观的特点描述,可使目标读者清晰认识这个景观,激起他们对龙岩旅游的兴致。例如:

⑨ 冠豸山“定海神针” // Dinghaishenzhen, the rock that symbolizes the stabilizing force of Guanzhai Mt. (陈建寿 2009: 69)

“冠豸山”定海神针是一块高耸入云的石头,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定海神针,但对于目标读者外国人来说,他们绝大部分都不了解“定海神针”的文化内涵。所以译者增加对“定海神针”的神话意象的解释,以便目标读者能够更好理解这块石头所赋含的象征意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其到龙岩观光游玩,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

翻译实例显示,译者从文化语境出发,翻译时灵活采用增补文化背景信息的方法,以加注或直接添加解释的形式,对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文化专有词汇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和概括,可以使目标语读者了解龙岩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以及城市发展等文化信息,吸引国外友人前来观光旅游或投资建设,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

4 结束语

本文以《精品龙岩》翻译的一些实例为语料,结合地区宣传画册语篇的体裁目的,分析和探讨如何使目的语语篇再现源语篇的社会功能,富有创意和神韵,完成目的语篇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实现两种语篇在文化语境和体裁目的层面上的对等。实际分析和论述工作围绕该类语篇的体裁目的与最佳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展开。

译文的评价标准应放在文化语境层面,只要能实现位于宏观层面的文化语境的体裁目的,产生同样强度的语境效果,可采用任何形式的翻译策略。文化语境并不局限于文字形式,它是间接影响语义的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人文景观等文化因素。因此,翻译时要把文本置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不仅要关注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要重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字对字、词对词地忠实翻译,难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就宣传册语篇而言,除直译外,还可采用增补文化背景信息、减译和省译等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再现原文本情境,又充分发挥译文优势,使译文读者能够顺利理解源语篇的有效信息和作者意图,有利于实现目的语在文化语境层面的体裁目的和社会功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宣传册要宣传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景名胜、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弘扬中国文化,吸引国外友人观光游玩或者投资建设。笔者希望,对《精品龙岩》这一翻译实例的分析可以为该类地区宣传画册的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陈建寿. 精品龙岩[M] .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

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t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Pinter,1994.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994.

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Press, 2001.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M]. Amsterdam: Bejamins, 1992.

McCarthy, M.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