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陈情表练习

陈情表练习

陈情表练习

陈情表练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国《视唱教程》 音乐学 艺术审美 能力培养

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家、著名大提琴家、翻译家刘烈武教授翻译的法国《视唱教程》,自1982年7月第一版后,1983年在北京5月第二此印刷发行整30年了,这套《视唱教程》为我国各音乐专业院校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作出了贡献。刘烈武教授后来历经三年,至1985年5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全套出版,全套共十册。前九册均有不同册数的分册,第十册仅一册,共三十四册。

这部教程是由法国音乐教育家亨利・雷蒙恩和古斯塔夫・卡卢利共同编著的。法国音乐教育家亨利・雷蒙恩(Henry・Lemoine),1786年生于巴黎,钢琴作曲家兼教授。古斯塔夫・卡卢利(Gustave・Carulli),1801年生于利沃尼,六弦琴演奏家、作曲家兼声乐教授。这本《法国教程》问世160年左右了,著名音乐家翻译家刘烈武教授用了多年的时间翻译而成。刘烈武教授个人的梦成就了中国千万音乐爱好者走向了成为音乐家的梦,在这里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音乐教师要深深感谢刘烈武教授的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的贡献。

一、法国《视唱教材》教学使用说明

亨利・雷蒙恩和古斯塔夫・卡尔利在第一册第一分册有九首视唱的预备练习,这九首练习要求学习者熟识音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视唱中辨别乐音的高低和长短,当学习者练习到不难唱准音的高度后,应当开始练习击拍,练习唱准拍子,要用一个比较容易发声的母音及唱名代替音符,一面歌唱,一面击拍。这种练习须谨慎、正确、平均、自然。开始时要把拍子练习正确,最好利用节拍器依照各种不同的速度来建立学习者对音乐进行是的时间观念,学习者音注意气息的长短,唱出音符的时间的长短,以不过于疲劳嗓音为度,正确换气。预备练习中还说:如果能这样学习音乐的第一步的基本练习,以后就可以解除很大的困难。编著还忠告教师和家长们:好好了解最具有艺术灵感时期的幼童们,他们在这艺术最重要的初步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应该特别小心给以指示。

接着编著从C大调音阶每个音符进行练习以及全音阶音程练习逐步练习,教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标明速度、换气记号。教程中有我们不知道的各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家,也有不少的著名音乐家如:让・赛巴斯蒂安・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罗贝尔・舒曼、查理・古诺。编著中收集大量古典及近代作曲家单声部、二声部、三声部及四声部的音乐作品作为教程练习,一是让视唱学习者了解音乐经典,同时对经典的视唱作品都注明音乐家生平,从这里就看出编者对选用视唱作品作者的尊重,也是对音乐知识产权运用的尊重。教材内容的编写可谓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尤其在基础练习方面不断重复,让学生牢固掌握得以运用。教程中半音阶的练习,不同调式的练习,各种节奏在视唱中安排,每条视唱对速度和力度要求非常严格。旋律中的力度记号标记得极为仔细,增强了视唱对音乐的表现力,为学生今后的演奏音乐作品、演唱音乐作品打下了基础。在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教材中对休止符的练习,各种节拍部位上的休止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内心听觉,休止符不是音乐的停顿,而是音乐进行中的“问号”,这个“问号”具有思考感、思想性和哲理,是音乐表达的另一种方式。

此教程各分册编排由浅入深,程度循序渐进分类练习,第一册至第五册第三分册为单声部,第六册第一分册至第九册为二、三、四声部练习,第十册带有歌词。此教程是一部相当完整、实用的视唱教程。由于他的分类科学、合理,因此不仅适用院校学生及广大音乐工作者深造之用,也适合音乐初学者或音乐爱好者音乐入门。这套书共采用七个谱号,对大提琴演奏者、中提琴演奏者以及男高音和女高音都有不同的编排要求。尤其对作曲及指挥,为了总谱阅读的移调读谱,应该全部掌握七种谱号的读谱技能。采用七个谱号的练习,适用于各种音域的声乐或器乐的记谱,并可用来作为移调读谱的有效工具,视唱教程以音乐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的需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掌握这七种谱号的读谱技能。

二、传播、普及法国《视唱教程》的教育家之一 ――陈洪

说起《法国教程》在中国音乐院校作为教程运用不能不提起著名音乐家陈洪教授。笔者1984年9月就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有幸得到早年留学法国学习法国视唱的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陈洪教授的教导。中国早期引进《法国视唱》进入我国音乐高等学府并教授此课程专家之一是陈洪教授,为了表彰陈洪教授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1年5月,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为其颁发了最高荣誉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陈洪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高师音乐教育的筑路人;是学识渊博的音乐理论家;是满怀爱国激情的作曲家、翻译家。他把毕生的心血倾注于发展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中,在音乐教育、音乐理论及作曲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1987年是陈洪教授80 诞辰,南京师范大学举办陈洪教授作品音乐会,笔者有幸协助他翻译“三门峡大合唱”等他早期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校正和五线谱翻译成简谱的工作。在陈洪教授的指导和交流中得知中国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视唱固定唱名法和陈先生的关系,在和陈洪教授相处的那段日子里笔者受益匪浅,他那和蔼可亲的话语,至今如在耳边,还有他教授的知识让笔者对学好音乐有了更大的追求(工作后笔者曾两次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记得陈洪教授曾说:他1937年在抗战前夕就职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视唱,兼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和教务主任。当时年青的陈洪教授完全以音乐教育事业为重,决定应聘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此职。陈洪教授一生始终低调看待自己、不事张扬的谦虚品格,令人敬佩。陈洪教授一边管理学校教务,同时教授集门课程。视唱就是其中一门,他说自上海音乐学院(上世纪国立音专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成立就把法国《视唱教程》作为视唱教材选用。他用的教材就是他在法国学习的《法国教程》,当时国内没有出版的此教程,他就用钢板刻印,他从每册中选编一部分内容,循序进渐作为教程内容,装订成册给学生们作为视唱教程。

1929年,年轻的陈洪从法国结束留学生涯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新音乐的建设发展。陈洪学成归来后,最先在他的家乡广州进行了早期音乐实践与音乐教育活动。从陈洪在广州期间的音乐活动与大量的文存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的想法最多,思维最活跃,尤其是他迫切想要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刚回广州陈洪就应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邀请在其创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从事音乐研究和教学。笔者和陈洪教授接触的日子里学到学好视唱、教好视唱的许多知识。他说教视唱不仅是打这拍子视谱练习音准、节奏等,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多变、流畅、富有风格、丰富的和声等演奏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唱出音乐的风格。比如他曾谈到休止符的教学:他说教材中对休止符的练习及对休止符的音乐审美我在教学中尤为重视,对各种节拍部位上的休止练习都有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休止符不是音乐的停顿,而是音乐进行中的“问号”,这个“问号”具有思考感、思想性和哲理,是音乐表达的另一种方式。并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休止符在音乐中的魅力。他还结合中国的音乐作品分析休止符在音乐中的艺术意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的休止符,在唱“冒着敌人的炮火时”休止符会给人们带来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心

三、创新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

要对每首视唱作品内容加以分析,从旋律特点、曲式、视唱作品的作曲家,旋律的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都要全面讲解,分析给学生听辨,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视唱。通过这样视唱课的学习,学生就要有了音乐的表现力,多元视阈下的教学不仅培养学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经典旋律的记忆能力,还为声乐演唱、钢琴演奏、作曲等相关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陈洪教授还讲解了旋律和和声的关系。多声部音乐的内容,首先从旋律中表现出来。乐曲中乐思的表达,主要在于旋律。和声可用以辅助旋律,是旋律的补充,可使旋律更为完满地表达乐思;对多声部音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声部音乐中诸音的关系,均表现为横的声部运动(旋律)与纵的和弦进行(和声)之间的关系,亦即旋律与和声的关系。

我国音乐创作多声部结合的诸音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五声为基础的旋律(五声性旋律)与以三度结构和弦为基础的大小调体系的和声之间的关系。告诫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民族和声的学习和研究。运用于视唱教学的钢琴伴奏之中。作为和声教育家他对和声的定义让笔者终生铭记:和声学是有关旋律与和声的多声关系的学问之一,是研究和弦与和弦外音的多音结合及其在作曲中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

陈洪先生的教导笔者一直运用于教学之中,深知音乐教学中没有一门小课程,小学科。在近25年的教学中,笔者努力用研究式的方法,结合国情在运用好《法国教程》教材的基础上,选一些中国近代的优秀经典旋律,优秀的地方民歌、戏曲选段,中西结合,为教好视唱这门课不断创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笔者一直把视唱课和基本乐理相结合,总结出了一套视唱的教学方法:1.视唱(单声部、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2.看谱默听(①看单旋律;②看钢琴作品听辨上下旋律的进行);3.背记经典中外旋律(分析不同时期音乐的风格和特征);4.结合演唱的旋律介绍中外音乐史和中外音乐家;5.教师恰到好处、出色极佳的钢琴伴奏是学生唱好视唱调节演唱情绪的关键,好似一个舞台上歌者背后的灯光。

视唱教学就是综合培养学生听觉思维能力,视觉思维能力,内心对音乐的冲动、激动和感动音乐的情绪。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键盘创意出色彩斑斓的音响,享受自己创造音乐的快乐,用丰富的节奏弹出优美的旋律,体会各种节拍给音乐带来的情绪。学会运用各种音乐术语,感受速度和力度在音乐之的作用,学会用审美的方法思考那种音乐需要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表达音乐形象。音乐中的力度会让音乐绘声绘色,它会使你感受音乐的辉煌、快乐、柔美和亲切之美。总之,视唱教学是把热爱音乐的学生带向音乐殿堂、培养他们成为为社会音乐事业服务,为传承保护民族音乐,为他们成为音乐家的梦想的前奏曲。

参考文献:

[1][法]亨利・雷蒙恩,古斯塔夫・卡卢利.视唱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俞玉姿,李岩.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陈情表练习范文第2篇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数学学科中的表征

1. 陈述性知识及其在数学学科中的表征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图式两种形式表征,前者用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后者用于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 它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 数学学科的定义、定理、法则等都属于这类知识. 比如: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偶函数等.

2. 程序性知识及其在数学学科中的表征

所谓程序性知识,是指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它是一种技能型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主要以产生式来表征,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它是数学学科中的技能性知识,比如: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斜二则”画法规则画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等.

3. 策略性知识及其在数学学科中的表征

所谓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其实质是一套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就是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知识,是如何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技能. 就数学学习而言,根据题设信息和解题策略合理地调用相关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策略性知识的一种体现.

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虽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对知识的一个划分,它们确实代表了三类不同的知识,但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概念,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技能性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知识运用的知识,与技能相比,它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合理地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中去的知识,这种运用是一种对内调控的技能,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它也是以产生式来表征的.

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策略性知识也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合理提取和科学应用.

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策略性知识激活的速度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它需要一个分析辨别的过程.

在很多认知活动中,三类知识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学习过程中,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程序性知识才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而策略性知识则是在熟练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涉及的概念和规则一般都带有很高的概括性,在应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必须随对象和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使这样的规则支配自身的认知行为,提高自身认知活动的效率,不可能经过短时期的训练与教学就能收到广泛的迁移效果,而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反复练习与应用的过程. 当然,学习者所掌握的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会促进新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三、认知学派“知识划分”理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1. 正确引导理解记忆,牢固掌握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主要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 因此,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其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这就要求在进行定义、定理、法则等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时,不但要根据学情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新知产生的必要性及来龙去脉,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准确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明白知识应用的条件,还要帮助他们及时地把新知合理地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让知识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分类清晰的网络结构,使得某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将信息保存于网络结构中,以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知识互换并提供检索路线.

比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图象法、直接法、复合函数法,但学了导数后,因为所学内容比较丰富,导数法判断单调性作为导数众多应用中的一种,学生往往不能立即归到判断单调性的方法结构中去. 教学时,就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将原认知结构激活,把这种新方法纳入其中,并明确其适用的一般情境. 又如刚刚学过了立体几何,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结构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以下知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而平面几何的相关内容虽然重要,却因学过的时间较长而逐渐淡忘,作为线线垂直判定的完整的认知结构,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它们及时激活并补充进来,以便在需要时毫不费力地提取使用,如全等或相似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

2. 合理实施技能训练,准确把握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技能型知识,它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 因此,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心理过程是先习得相关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并在必要时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这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关法则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让学生准确理解法则的内容上,要在学生掌握法则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法则进行解题实践,训练、巩固应有的技能.

比如,进行“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仅仅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培养运算技能. 这种技能,不经过适当的解题实践是无法形成的. 又如,利用三垂线定理画二面角的平面角,从操作程序上看,很简单,不外乎三步:第一步,从构成二面角的一个面内的一个点引棱的垂线;第二步,从该点引对面的垂线;第三步,该点与两个垂足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顶点在棱上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果学生仅仅掌握这些,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题训练,当这个二面角为常规位置时,学生或许还能解决,但当给出的二面角不是以常规位置出现时,如图形以横的、斜的或倒的形式放置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3. 科学安排解题实践,有效提高应用知识策略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知识运用的知识,它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合理地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中去的知识,这种运用是一种对内调控的过程,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它也是以产生式来表征的. 策略性知识习得的过程与程序性知识习得的过程相似,都是经过陈述性知识阶段、策略练习阶段和策略自觉运用阶段. 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学生精确地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使之高度概括化、结构化,是促进知识迁移和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一种条件,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为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和运用新概念、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形成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作业. 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地选编适量的具有思考价值、并能揭示教材内涵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应用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培养、训练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情表练习范文第3篇

第3期名家联系方式如下:陈照森13782875946,张鹏13838506871,王战军0391-6417777,陈二度13938160007,张福旺13782703003。

陈三虎

陈三虎,别名陈振华,男,汉族。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CCPC康龙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单周擂主,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副会长。电话15938133888。

问:我这段时间膝盖经常酸痛,但是我站桩时膝没超过脚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站桩时首先要检查塌腰松胯了没有,再检查大腿肌肉是不是用力了。站桩时大腿肌肉用力是正确的,还应该塌腰松胯、膝盖外搠。

问:站桩是太极拳的必修课吗?如果光练套路的话也能找到太极拳的内劲吗?

答:站桩是辅功法。通过站桩可以调节心态,使自己意气合一,在套路的演练中更能体现意念与动作的融会贯通。太极拳本身就是活动的桩功。

问:如果练习时间有限,是练站桩还是练套路?

答:练拳时间少的情况下,应先练站桩,也可以练习单式,比如练单手缠丝、双手缠丝等基本功。

问:怎样才能把站桩的劲运用到套路上?

答:站桩是套路的辅助功法,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有动静、步法、技击之别。

问:怎么采气?请讲一讲采气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

答:采气是在意念的驱使下,动作的一开一合、一收一放,配合开吸合呼的逆腹式呼吸方法来完成的。

问:丹田如何运转?

答:丹田运转是通过腰胯横8宇螺旋转动,加上丹田收放,双手顺缠逆缠,外分里合,形成周身一家。中气下沉时感觉丹田饱满,内劲鼓荡。丹田劲是在一收一放之间慢慢产生的,最终沉于根。

陈大虎

陈大虎,字振中,男,汉族,陈家沟陈氏二十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自幼习练太极拳,1988年拜太极大师王西安先生为师,深造陈式太极拳新、老架一二路及刀、枪、剑、棍等器械,尤其擅长推手技击和擒拿格斗。联系电话13513823001,温州电话132508715200

问:何为中定?

答:中定即立身中正。

问:“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中的“合”字主要是指位置上的上下相对,还是意念上的相互呼应呢?哪一个是主要的?

答:“合”是以意念上的相互呼应为主的,位置的“合”是为辅的。

问:打太极拳有了气感还要注意什么?

答:打太极拳有了气感以后,就应注意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达到形神兼备。

问:做“懒扎扎衣”时,左脚脚尖应向哪个方向?

答:左脚扣脚,脚尖方向基本竖直朝前,两胯放松,膝盖微起。

问,以意领气和以意导气有分别吗?

答:以意领气和以意导气是相同的,只不过是说法不同。

问:当气到某个脏腑时,那里感觉有些痛,这正常吗?

答:这不正常。造成痛感的原因是气在这个部位受阻,应用意念引导继续运行。

问:单式发劲可以常练吗?

答:年轻人可以经常练单式发劲,但是练习强度要适当,不可过度劳累。

问:请解释一下形、气、劲的关系。

答:气是无形的,劲是气的外在表现,形是精气神的综合表现。

问:碾步是什么步子?是弓步吗?

答:碾步为逆缠,是转换时所需用的步法。

问:站桩对练拳重要吗?什么时间练站桩好呢7

答站桩对练拳来说很重要,它有利于养气和根基的稳固。站桩早晚皆可练习,练拳前后也都可站桩。如果在吃饭前后进行练习,则饭后1小时练拳站桩较好。

问:我是初学者,请您对像我这种初学者提点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答:初学时首先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练放松,拳架要大开大合,肢体放长,去僵存柔。

问:如没人练推手,如何自己练招式用法和擒拿呢?木桩可以不?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自练呢?

答:用木桩练习,可以~个人练招式用法和擒拿。一个人练习招式用法和擒拿时,也可以进行推手单式练习,比如合劲、捌劲、靠劲等练习。

问:我在陈家沟买了橡胶的缠丝棒,请问怎么使用?

答:缠丝棒用于练习缠丝劲,可双手握棒反复做顺逆缠丝练习。

王国营

王国营,男,河南温县人,陈式太极拳传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师从于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庆州,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太极流大赛推手冠军。电话15606899555。

问:练了陈式新架一路八十三式,就不用再练老架一路七十四式了吧?

答:两者都可以练,不过练好老架一路更有利于练好新架一路。

问:请问要练多久一路才能练=路呢?

答:练习一年左右,老架一路就练得比较纯熟,太极拳的要领基本掌握,而且有了一定内气,此时再练二路较好。

问:老架一路要学多久才能学完?

答:老架一路学完容易,难的是要有功夫,尤其是形成长久功夫。

问:做开步时,出脚的脚跟与地面摩擦的距离多长为好,也就是说出脚的落点在哪里?

答:做开步时,要保持身体中正、虚实分清,身法较高时脚跟与地面摩擦的距离越短越好。

问:如何体会有了内气呢?如何才能做到用力合适?内气是不是不知不觉中就产生呢?

答:有了内气,最初的基本表现是手心发热、手指发麻、涌泉发旋,丹田部位有一定的发胀感。此时要尽量做到放松,所用的力度能够使肢体按照拳架的要求运行,做到不丢不顶。练太极拳的第一阶段是以形引气,就是以外形引动内气,但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形才能引来正确的气,也就是说练拳开始就必须做到拳架工整,符合太极拳的要求。

问:我练了一路近2年了,练完后腿有些软,这是不是正常的?

答:这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运动量太大,并且运动后没有做整理放松的活动,肌肉、关节没有得到放松恢复。练完功后可以通过压腿、拍打周身来放松肌肉、韧带,不要马上坐下来休息。时间允许的话,慢走两圈也是很好的放松。

问:我觉得“舍胸拔背”,很难做到,能仔细说一下吗?

答:含胸区别于凸胸与凹胸,具体要求就是胸部放松,两肩关节稍稍向内含;拔背就是百会穴往上领,会阴穴往下沉,意念引导使腰椎拉长拔开。

问:能谈谈练习套路中的用“意”的重点吗?

答:初学的时候,意就放在拳架的要求上:当拳架熟练符合要求,体内产生一定内气后,意重点放在形和意的结合上。

问:能具体说一下形与气的结合吗?

答: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是以形引气,就是通过外形的练习引来内气;内气逐渐充沛以后,就可以做到以气催形,就是通过内气在体内的运行去催动外形。

问:从“以形引气”到“以气催形”,这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练习才能达到?

答:这要看你练拳的强度、正确程度而定,一般两到三年会有这种感觉。

问:为什么有几天不练拳全身就会不舒服,是不是练拳也上瘾啊?

答:我也有同感。练拳的时候周身经络气血通畅,人自然感到舒服并且不容易生病。如果几天不练,气血没有那么通畅,就会感到不舒服。另外还有一个习惯的问题,你习惯做一件事情,如果突然不做了也会感到很不习惯。

问:行拳时脑子该想什么,或者意该注意什么?

答:初学的时候脑子要想着身体各部分的要求,到一定阶段后脑子要想着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再往后可以加上用法的要求。当然不要用意太重,若有若无就行了。

和有禄

和有禄,1963年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个太极拳世家,自幼随父传拳法,是和式太极拳第六代嫡系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当代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河南大学客座教授、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其著作《和式太极拳谱》经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后,繁体版也由台湾方面出版,三次再版,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喜爱。电话0391-6181185,手机13938181565,E-mail:。

问:和式太极拳和其他太极拳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和式太极拳除具备诸家太极的共同要点外,其特色是圆转自然,旋转灵活,没有明显发劲、抖动、扭腰、坐胯、大幅度移位等动作,而是由松静柔和、一动百动、内外一致的招式贯穿始终,造型优美,适应性强,可打卧牛之地,久练而无气喘劳累的现象。

问:背丝扣的练法是怎样的?

答:要练好背丝扣,首先明白背丝扣的原理,它遵循阴阳转换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身体的运动做到阴阳消长,阴阳互抱,阴极生阳,阳极生阴。从手上来说,两手走同方向的圆而不在一个平面上,手有先后出现的上下、进退,从而产生两手相关联的阴阳转换,形成分、合等劲力。

问:和式太极拳是否就是赵堡太极拳?

答:和式太极拳产生于温县赵堡,有人也把它叫做赵堡太极拳。

问:请问老师,什么叫摇撸劲?

答:摇撸劲就是上下相随的立圆劲,这种劲发力时就像摇辘轳,因此形象地被称为摇撸劲。

问:和式太极拳推手中的“采”用的相对较多吗?

答:技法的使用因人因时而异,有些人善于采拿,有些人善于化打,有些人善于跌法,但是要提倡技法的全面掌握和应用。

问:横气填胸、无法气沉丹田,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么解决?

答:这个问题的产生,多是因为架势不够规矩,没有做到中正松沉。要解决这个问题,练拳时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规矩架势,心平气和地去练拳。

问:何为“三直四顺,四门中正”?

答:三直是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是手顺、身顺、腿顺、脚顺。四门是指身体的前后左右,四门中正也就是身体中正,不偏不倚。

问:怎样才算“顺”呢?

答:自我感觉不别扭,劲力顺达,身体舒服,就是“顺”。

问:赵堡太极拳的手腕为什么是直的?

答:太极拳讲究劲起于脚,行于腰,达于梢节。如果手腕不直,劲力就不能达于掌指。

问:什么叫分筋挫骨?

答:分筋挫骨就是通过擒拿的反关节和拧转,使对方身体某一部位产生错位而疼痛,从而使其失去反抗能力。

问:先实战试手积累经验再练拳架,这样对拳架的理解会快一些,是不是这样?

答:这也是一种练习方法。和式太极拳还有一种练法要求先练拳架,使身体圆转自然毫无滞劲,实战时则沾连黏随、随化随打。

问:太极推手是双人练习懂对方劲的过程,是从拳架到散手的过程,但学太极拳是不是非得要练推手才能练出功夫?

答:双人推手不仅是懂对方劲的过程,还要懂自己的劲,明白劲从何处出又往哪里走。推手是一个不用护具情况下比较安全的训练手段,可以通过这种训练掌握化力、借力打力的太极拳技法。

问:练拳多久适合学推手?

答:传统的练法要求架势规矩、劲力圆转后方可学推手。

问;请问女同志在练太极拳方面和男同志练法完全一样吗?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答:男女练习太极拳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女同志有自己的生理特性,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练习,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陈情表练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程序性知识;产生式;变式训练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从知识的获得心理加工过程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分类富有启发意义的新特点,提出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或起步阶段,程序性知识往往是多个陈述性知识的某种组合方式。程序性知识首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动态成分。与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不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这种动态形式来表征。

数学程序性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产生式中的条件或结论可能不是唯一的,而且产生式往往是一个重叠的系统,一条产生式“如果……那么……”中的“那么”可以是第二条产生式的“如果”。即两条产生式是重叠的。这样这些产生式便建立的相互关系,如果一组产生式有这种相互联系,便形成一个产生式系统。

陈情表练习范文第5篇

也正因如此,近些日子,这座小村落被置于一场舆论风暴的漩涡。4月27日,格斗教练徐晓冬与自称太极大师的雷雷在四川成都进行了一场比试,不足20秒钟,雷雷战败。

这场江湖“约架”被一些人看作现代搏击对传统武术的“秒杀”,引起公众强烈关注。中国武术协会很快针对“约架”发表声明,称这种“约架”违背武德,涉嫌违法,应坚决反对。

作为太极发源地的陈家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继承也是一种真功夫

今年72岁的朱天才与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被称为陈家沟太极拳“四大金刚”,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自陈家沟突然进入大众关注视线后,陈家沟的习武之人也迫切希望,这些陈氏太极拳的佼佼者能够尽快站出来为太极拳发声。

常年在外的朱天才匆匆赶回陈家沟,第二天一大早便面对众媒体采访。朱天才说,他本身并不反对打假,而是反对心怀不轨、恶意炒作的打假,“太极拳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些人有目的地谩骂、诽谤,是别有用心”。

如今在太极村的人,也在讨论太极拳的实战能力。“拳头的事情要用拳头来证明。”一名在广州开武馆传授陈氏太极拳的弟子赶回陈家沟。朱天才和村里的一些老人则一直坚持老理,他们搬出陈家沟的祖训,“不和狂徒较量,不与无知逞强”。

这座位于清风岭上的村庄,曾是一座豫北普通村落,因处在黄河、洛河交汇处,北临沁河,常年受河水冲刷形成大小沟壑,陈家沟因此得名。

公开资料显示,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建太极拳,后历经发展,又派生出杨氏、武氏、和氏、吴氏和孙氏太极拳。

在陈家沟祖祠里,立着这五家拳派的石碑,氖绿极拳研究30多年的温县政协副主席严双军介绍说,石碑表示这5家拳派认祖归宗,也被国家体育总局承认。

陈家沟人试图向外界证明,太极拳实战并非“花拳绣腿”。

如今开馆授徒的陈俊凌说,“祖上都是开镖局走镖的,学太极拳都是用来保命的,要是不能打,他们能走镖吗?”

严双军说,直到清末,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及其儿子仍以走镖为生,“太极拳如果没有技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根本不可能流传下来”。

漫长的传承使得陈家沟盛行习武之风。“看到两个小孩一起玩,大人就说你俩比试一下看看。”陈家沟70后拳师、被称作“天王”之一的张福旺说,正是习武之风,才使陈氏太极得以传承。

后来,太极拳一度被禁止练习,陈俊凌至今还记得自己关起大门在月色下练拳的日子。“完全是继承的心理,家里人也给时间让你练。”

情形在改革开放后好转。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友人时,题词“太极拳好”,陈家沟太极拳才得以重见天日。1980年,温县成为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次年3月,一个日本代表团来到陈家沟参观,村民们在操场上表演了太极拳。

正是这一年,朱天才的命运也发生改变。他回忆说,1981年,新加坡内务部长带着新加坡国术总会的人员到河北永年参观杨氏太极拳,后又辗转到陈家沟参观,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第二年,新加坡希望中国选派人员去新加坡交流,并希望有陈家沟的拳师。

“县里3月找到我,最终12月定下来,我被选为兼职专业运动员,国家管吃管住让我练功。后来王西安、陈正雷、陈小旺也被选中外出交流。20世纪90年代后,每年都绕地球一圈,我们4个多少对推广太极拳起到决定性作用,才被人叫作四大金刚。”朱天才说。

朱天才和张福旺都觉得,这么多年在国外教拳的经历,都是靠打出来的,也能证明太极拳的实战能力,“老外是绝对不客气的”。

那段时间,陈照森开始在国内教拳,被人踢馆更是家常便饭,被踢馆“不下200次”。

1985年1月,陈照森在安徽淮北教拳。某天晚上结束后,当地4个练武之人拦住他,要和他切磋。遭到拒绝后,4人在陈照森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

“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在后面搂住我,一个从前面进攻。”陈照森说,面对挑战,他踹倒一人,打翻两人,第4人不战而降。

张福旺还记得,2007年,他跟随河南文化代表团去美国俄勒冈州进行表演,“对方100多公斤,一看你的功夫打得跟摸鱼似的,就会上来感受一下”。他很快将挑战者制服。

不过,在朱天才看来,太极的实战不必非得通过打人来展现。“我在美国教拳的时候,我可以站两个小时,美国篮球运动员半个小时都站不了,这就不是一种比试吗?”

相较于实战过招,72岁的朱天才如今更注重太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太极拳是一种道,是祖祖辈辈积累出来的大智慧,“继承也是一种真功夫”。

另一位陈氏太极嫡宗传人、广州陈正雷太极会馆馆长陈娟同样认为,现代太极拳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把谁击倒。“现在韩国跆拳道馆遍布中国的中小学,那么多中国孩子天天要对着韩国国旗敬礼,全国各县城都有几家瑜伽馆,而太极馆才有多少,我们的传统国粹方兴未艾,既要去伪存真,更需要共同推动。”她告诉笔者。

很多大师都是自封的

“太极拳是一种攻防的功夫,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演化成以养生为主,但技击功能不可否认。”陈氏太极第十一代传人陈照森说,之所以人们觉得太极拳不能打,是因为普通人接触的太极,都以养生为主。

“既能健身也能技击,但技击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在练习,能练出水平更要刻苦用心。”严双军说,“就像菜刀,很多人是用来切菜,但你不能否认它也能用来杀人。”

更深的误解还在于,一些手段拙劣的太极“大师”层出不穷。一段拍摄于2012年的视频报道显示,经梧太极第一传人闫芳曾表演“隔空打人”的神技,即掌推第一个人,其身后的其他人纷纷后退或倒地,夸张程度令人咋舌。

对于隔空打人,所有太极拳师都坦言,“身体不接触打倒人,谁也没这种能力,是恶意炒作”。但是陈照森相信“雀不飞”的绝技是存在的,祖上高手曾有人做到,“现在还没看到有人达到这个功力。太极10年不出门,以前除了种地就是练拳,现代人很难持之以恒”。

对于大师的称谓,朱天才也越加反感。“现在很多大师都是自封的,大师满天飞,没有标准,3年5年就敢称大师。各行各业都有真假,练太极拳的3亿人,才几个闫芳?出现上百个人也微不足道。武术界早就对闫芳敲警钟了,但她恬不知耻,遇到这种人能怎么办呢?”朱天才说。

为了让来访者真实体验太极拳的实战,连日来,陈家沟的拳师们让跃跃欲试的来访者全力攻击。5月6日,一名挑战者迅速出拳,拳师侧身闪躲,顺势抓住打过来的拳头一拽,挑战者趴在地上。

这名拳师告诉笔者,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普通人以为武术技击很慢,打起来非常好看,“实际上太极实战招数阴狠毒辣快速,几秒钟毙敌,打起来并不好看,管用就行”。

也有把挑战者打伤的情形。严双军说,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一名武术家来陈家沟找王西安比试,“对方一拳打来,王西安一拎一松,对方倒地后喘不上气来了”。

严双军与王西安私交甚笃,“马云多年前曾派助手到陈家沟暗访,打听哪个老师功夫好,后来找到王西安,一个月报酬100万元”。

谁挣的钱多谁功夫好

陈家沟谁的功夫最好?“谁挣钱多谁的功夫好。”一名村民如是回答。

作为陈氏家族理事会理事成员,陈海民并不反对这种说法。他觉得,太极拳这次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与产业化、商品化不无关联,“平时被捧到天上,摔下来就疼”。

陈家沟太极拳产业化肇始于1981年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筹建。“当时学校属于体育局,是公办,教职工不允许开武馆,只能偷偷教人。”曾担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的陈俊凌说。

20世纪90年代末,陈家沟成立旅游办公室,陈俊凌担任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策划旅游景点,提出太极文化旅游,“从那以后,村里出现了太极主题的旅社、饭店、商店和太极服装店”。

2000年以后,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改为民办,一些教职员工离开学校,开设拳馆收徒。陈家沟的家庭武馆兴起。

陈照森原来就是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老师,改制后,他开办家庭武馆,现在有学生20多人,每人每年学费6000元,“也会开培训班,200多人,每人收费几百元”。

因为土地紧张,难以获得批地,张福旺则租了场地开办家庭武馆。他的武馆一年收徒100人,去掉吃喝,一名学徒纯利润1000元,每年办一两期学习班,一期一两百人,一年下来收入二三十万元,“作为农民,收入不能算低了”。

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陈景约统计,陈家沟村3000多人,家家户户都有学拳的传统,太极拳学校4个,像陈照森这样的家庭武馆30多家,在外教拳的拳师200多人,太极拳的直接受益家庭超过200户,几乎所有的村民间接受益,“陈家沟打造成太极发源地后,村里3000亩地,有2000亩被企业承包做养生产业基地,每亩耕地每年可获得超过千元的补贴”。

M管全村因太极拳受益,但是陈海民认为,把武术、太极拳作为商品买卖交易,是很卑鄙的做法。“以前练拳是为了传承,老师家就是拳场,谁给老师弄一两煤油,弄个馍馍,就必须得教,那是义务。现在练拳是一个出路,屁股后教几个人,就有吃喝了。”

陈家沟流传这样一则轶事,一名企业家来练拳,给拳师送来了50公斤茅台酒,让许多村民生慕。

“现在学太极拳人多了,授拳的人也虚了,有些没学个所以然,就敢另立门派,在外面不择手段地挣钱。社会诱惑太多,难免出现各种借太极拳来行骗的。”陈海民说。

不过让陈海民欣慰的是,陈家沟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至今没被打破,“村里的孩子练拳不收钱”。

不过无论如何,太极拳已然是当地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2015年10月,焦作市组织全球百万人演练太极拳,并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温县一名县级干部表示,今年焦作市正筹划世界百城千万人习练太极拳。“打造太极圣地,以太极拳为核心,实现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健康产业,是温县十三五计划战略目标。”

如今,陈家沟正是一片在建工地,许多围绕太极文化的项目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