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 系统功能语言学 影视翻译艺术性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通过镜头的切换、演员的表演以及台词、音效的配合全面地表现其艺术魅力。可以说,影视作品是集文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特殊文本,对其翻译同其他体裁的语篇翻译相比具有特殊性。有关影视艺术作品的翻译,国外已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与此相比,国内影视艺术作品翻译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日汉影视作品翻译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影视艺术作品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一、情景语境、人际功能及语气系统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每一个语篇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起交际作用的。因此,语境与语篇是相互依存的,特定的语境创造了特定语篇。情景语境指的是语言活动的直接环境,由三个要素组成:语场、语旨和语式,其中语旨是指交际者及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此外,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个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涉及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影视作品中的语言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白构成,因此,人际功能是否得到体现可以反映出一部作品翻译的质量好坏。在语法层面上,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情态及评价系统来体现,而人际意义的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语气系统来体现。本文着重分析语气系统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体现和影响。

应该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交换的角色主要有两种:给予和要求,交际中所交换的可以是物品或服务,也可以是信息。如果把两个交际角色和交换物组合起来,就形成了4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陈述、提问、提供、命令。在英语句子中,言语功能主要由小句的4种句式来体现: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4种类型的小句,在日语和汉语中基本都可以对应,但是各自的表现形式有一些差别,日语和汉语句子中体现语气系统句型及表现形式的异同,可简单归纳如下:

(一)陈述句和感叹句

按韩礼德的观点,体现陈述语气的陈述句分两类:一种是一般陈述句,体现陈述语气;另一种是感叹句,体现感叹语气。在日语和汉语中,一般陈述句的表现形式基本一致。在汉语中,感叹句中一般在句末加‘啊’‘呀’‘哇’‘了’等语气词来表现,但也有不带语气词的情况。如“真漂亮哇!”“厉害!”等。

(二)疑问句

韩礼德认为,疑问句的基本功能是探询信息,它分为两类:是非问和特指问。汉语中,一般在句末加“吗”或“么”来表示,如“你去过杭州么?”“他身体好吗?”等。特指问也常叫特殊疑问句,在日语和汉语中常用疑问词来表现,如“谁”“什么”“哪里”等。

在日语和汉语中表达疑问语气的小句,还可以体现在选择疑问句这种句型上,可以表现为“你去北京,还是去上海?”等。此外,汉语中正反疑问句也是常用的表达疑问语气的句型。如“他是不是日语老师?”等。

(三)祈使句

表达祈使语气的小句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命令句,另一种是表示建议或愿望的语句。在日语中,除了命令句式之外,还有几种表示愿望的语式。

汉语中体现祈使语气的句型,除在句末加语气词以外,还有把字句等。另外,日语和汉语中动词句也可以体现祈使语气。如“出去!”“来!”等。

二、语气系统在影片《追捕》汉语台词翻译中的艺术体现

日本电影《追捕》1978年在中国上映,高仓健、真由美的荧幕形象影响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众多的年轻人。《追捕》在中国受欢迎的原因,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及精彩的剧情等因素外,配音版台词的精妙翻译也是功不可没的。当时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翻译的经典台词至今仍被广泛流传。影视语言主要由人物角色的对白构成,为了再现影视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台词的艺术性,在翻译中应特别重视原文的语气,使人际功能及日语台词的艺术性在汉语台词中得到体现。下面,笔者结合上述汉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语气系统的特点,就其台词中的语气进行对比分析。

(一)语气一致

1.陈述和感叹语气

以电影《追捕》为例。例1,汉语台词“过去看见的,听见的事,人的欲望,野心和反抗心理全忘记了,正在欢度他的余生”。此处是影片中一位反面人物堂塔对主人公杜丘说的一段台词,台词中提到的“他”是被迫吃药以后变成痴呆的横路。堂塔对横路的惨状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出,说话间甚至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足见其内心的冷酷无情。原文台词中用了平叙的陈述语气,在汉语台词中很忠实地保持了这一语气。

例2,汉语台词“横路,横路敬二吗?记得我吗?横路!”此处是杜丘见到神志不清的横路时说的话,杜丘想唤起横路的记忆,原文台词中最后用了一个感叹句,这在汉语台词中也得到了忠实的体现。

2.疑问语气

例3,汉语台词,“这些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例4,汉语台词,“他说了什么没有?”

例3和例4在原文台词中都使用的是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例3在原文台词中带有

疑问词“什么”的特殊疑问句,汉语台词中也保持了特殊疑问句的句式。而例4在原文台词中是一个带有不定代词的疑问句, 在汉语台词中被处理成汉语中表示疑问语气的特殊句式:“~了没有”,也保持了原文的语气。

3.祈使语气

例5,汉语台词,“哦,你有证据吗?给我看看。”此处的场景是在影片最后,虽然杜丘等人掌握了反面人物长岗的犯罪事实,但长岗仍然不承认,还在负隅顽抗。日语台词中用了一个不客气的命令句式,表达了上级对下级的一种命令语气。这种命令语气在汉语台词中也忠实地得到了再现。

(二)语气的改变

例6,汉语台词,“我杜丘东人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

例7,汉语台词,“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这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好了, 杜丘,快,去吧!”……

例8,汉语台词,“从这跳下去,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呀!”

例9,汉语台词,“你命令唐塔制造一种夺取人的意志的药物――AX,对不对?”

上述几个例子,为了向中国观众成功地传达原文台词的人际功能,译文中改变了原文的语气,如例6中原文台词为陈述语气,在汉语台词中则被处理成感叹语气。此处在原文台词中使用了两个相同的陈述句,此处表面看起来是陈述,实则是一种强调。在汉语台词第二句中变成了感叹句,很好地表现了原文台词的人际功能。而在例7和例8的最后一句,原文台词中使用的是陈述语气的句式,直译成汉语为“走”和“跳”。在日语中,这种句式也可以表示祈使语气,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台词的人际功能,汉语台词中将陈述语气变为祈使语气。而例9中最后一句在日语台词中是陈述句,直译成汉语为“是吧”,表示确认的语气,在汉语台词中被处理成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正反疑问句“对不对”,变为疑问语气,此处为长岗的犯罪过程真相大白后,杜丘当面质问对方的场景。从语旨上看,在此处翻译成“对不对”显然比直译成“是吧”更能体现影片中对话双方的人际关系及台词的艺术性,汉语台词的处理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

结语

综上,本文简单概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相关概念,并着重围绕语法层面中语气系统在汉语台词中的艺术体现对日汉影视艺术作品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影视翻译的实践中对于语气艺术的处理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译文台词中使用与原文台词一致的语气;二是根据实际将原有的语气加以改变。在翻译方法上可以简单归纳为直译和意译,而不论采取什么翻译处理方法,则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文台词的人际功能及台词的艺术性。因此,在进行翻译之前,准确分析判断语篇的人际功能和语旨非常有必要,也将成为影视艺术作品语篇制作的重要决定因素。

(注:本文为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02145309400/022)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胡壮麟.功能主义纵横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6]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第2篇

一、作者背景和作品介绍

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米切尔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婚后辞去报职,潜心写作。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她从1926年开始着力创作《飘》,十年之后,作品问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家庭的熏陶,米切尔对美国历史,特别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家乡听闻了大量有关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种种轶事和传闻,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内战的书籍。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亚特兰大成长,耳濡目染了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米切尔文思纵横驰骋的背景和创作的源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飘》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这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社会为背景,以郝思嘉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作者站在同情农奴主的立场上,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情况,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具有南方浪漫传奇小说的传统。米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生动,对白个性化,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二、对比与赏析

《飘》这部举世巨作之所以风靡全球,这当然与玛格丽特・米切尔丰富的文化底蕴;浪漫典雅、风趣幽默的创作特点;文思隽永、笔风细腻的行文风格及选取独特、恰当的历史视角和背景是分不开的。这部著名的文学巨作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人所了解和熟悉。从1940年傅东华的译本开始,国人对于这部文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学术讨论就没有停止过。《飘》在国内有多种译本,傅东华、陈廷良、戴侃和李野光、陈新、李美华、李明等都对该作品进行了翻译。不同译本的呈现传达着译者们对原作的理解和欣赏、认识和感悟,也演绎着翻译――语言艺术随着时展的历时变化。从这个意义出发,也许就可以理解为何文学名著之所以愈久弥新、长青不衰的一个原因。笔者选取《飘》(节选)的三种汉译文就归化、异化翻译方法和翻译的标准分析语言发展的历时变化。本文选取片段原文对应的中文译本分别是《飘》(傅东华,浙江文艺出版社,1940)、《乱世佳人》(陈良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和《飘》(节选)(李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2-26)。以下文中,笔者依次将傅东华、陈廷良和李明的译文简称为傅译、陈译和李译。三位译者对于原文内容的处理和结构把握都是十分到位的,都是非常成功的译作。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语言中选词用句和词的语体色彩的使用,以及归化和异化对于选词用句和句法结构的处理在三篇译文中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历时变化。现将原文与译文逐段就上述三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意象――题目翻译审美的再现

《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都是为了人的思想意义。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刘勰,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意大利的哲学美学家克罗齐所提出的“印象”论哲学诠释学:“物理的事实并不以形象的资格进入心灵,它帮助形象(这形象是唯一的,也就是审美的事实)的再造或回想,因为它盲目地刺激心理组织,产生出相当于原已形成的审美表现品的印象。(克罗齐,1983:114)”下面就从意象和审美角度来分析三种译文的题目翻译。

傅译和李译都翻译为《飘》,而陈译为《乱世佳人》。前者的《飘》――随风而去,唯美富有诗意且意味深远,灵动且富有动感,深邃且有无限的意境和想象空间,令人思绪飘渺,似乎可以领会到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远非简单的一个爱情故事,应该包含更多层面的信息或内容。后者的《乱世佳人》,从选词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文学功底的,“乱世”看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佳人”得知故事的女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她和男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可见译者还是下了不少功夫斟酌字句的。但比较来看,《乱世佳人》显得过于直白,缺乏文学作品应有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笔者个人认为“乱世佳人”符合媒体人和电影、电视人的口味,但从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著作来说,傅译和李译的“飘”更胜一筹,于无声处将作者的内在情感和表达让读者心领神会。

(二)归化和异化――三种译文在翻译策略上的比较

“归化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2001:240);“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Shuttleworth & Cowie,1997:59)。

【原文】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译文】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傅译,1940)

【译文】她的脸蛋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母亲那种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也有父亲肤色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陈译,1990)

【译文】斯佳丽的脸上特别明显地继承了她母亲身上所具有的各种娇柔特征,同时也像她父亲一样浓眉大眼。她母亲是法国沿海地区贵族的后裔,父亲是爱尔兰人,皮肤红润。(李译,2006)

从对原文这一句的翻译可以看出,三位译者在译文中的选词用句大相径庭。原文中的“blend”,傅译成“混杂”偏贬义,用来形容一位魅力无限的佳人似乎欠妥当,陈译的“融合”是一个中性词,干净简练地表现出斯佳丽容貌的特点,而李译的“继承”,用词准确精巧,不费吹灰之力就恰如其分地再现了斯佳丽混血特征。另外,原文中“delicate features”和“heavy ones”,傅译成“娇柔”和“豪爽”,似乎选词太过,面部的容貌特征译为娇柔说得过去,译为豪爽似乎有些搭配不当。从语言意义的角度,这两个词更多地还是用来描述人的性格而非容貌。从后面的“质地难免不调和”应该理解为补充说明,调和与质地的搭配太死板和生硬。但陈译为“优雅”和“粗野”,显得特别不和谐,两者用来形容性格比较合适,但若用来修饰容貌就显得太过牵强。李译为“娇柔特征”和“浓面大眼”,特别贴合修饰人的容貌特征,而且读者可以在脑海马上浮现斯佳丽的迷人容貌。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斯佳丽的外貌描写,李译最为贴切、生动、传神,能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内心表达和读者的心理期待。

同时,语言使用在随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着。这一点从上述三位译者的选词中可见一斑。对于人物的容貌描写,从混杂到融合再到继承,从娇柔到优雅再到娇柔特征,从豪爽到粗野再到浓眉大眼,语言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不断变化,选词从不太符合人物容貌特征到比较忠实地体现再到自然地、不做作地再现人物容貌,译者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中用更贴合原文表达的字眼呈现原文的风采。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对语言的使用应该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进步的。

从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译文的语言结构上看,三位译者使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各有特点。原文使用的是一个状语前置的倒装句,在中心词“feature”之后和两个并列的后置定语,这个简单句句式结构精练紧凑,内容设计层次分明。傅译中将译文转变为了一个简单句和一个因果从句,语意上逻辑关系突出,句法结构上层层深入。在中心句后原文用的是逗号,而傅译中用了冒号与两个并列句隔开,用以表示解释说明具体是什么容貌特征,而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何有这样的特征,傅译中用了连词“因为”引入,而为了在结构上更符合中国人的句法特点和句子的完整性,增译了“所以”引导的结果从句。从这里可以看出,傅译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法,即用译语文化中惯用的表达方式来转换源语,并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而陈译具有明显的异化特征,也只采用了一个简单句,结构上也做到了简洁精练,但由于过多地保持了源语的语言风格,没有过多连词的衔接、语意的转换、词语的堆砌。陈译明显从形式到内容都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式,尽量保存源语的异国情调,并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而忽略了目的语读者的内在感受,由于没有明显的连词和语义转换,陈译中的语意层次不清晰,句法结构不紧凑。而李译采用了比较折中的方式,笔者从其译文中既能体会归化的妙处,也能感觉异化的神采。从句法特点看,李译将原文转化为两个简单句,保持了原文句式上简练得当、句法结构清晰明了的特点。从语意表达上看,李译有逻辑明确的句群关系和恰如其分的连词使用,语意表达清晰且不拖沓。李译恰当地权衡和驾驭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比较完美地呈现了作者的最真实想法。傅译是上个世纪40年归化的代表,陈译是90年代异化的代表,而李译是21世纪归化和异化折中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的方法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还是折中,都体现了翻译是时代的产物,也反映了源语向目的语转化过程中的进步性。作为译者,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平衡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来诠释源语言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价值。在翻译的文化论之中,归化与异化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有归化就有异化,无归化就无异化可言。对一个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他在提出其中一种翻译倾向的时候,心中必然明白还有另一倾向的存在。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中提出的12种翻译矛盾之中就有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孙致礼,1999:52)。

原文第二段还有一个句子既可从译者的译文也可从上述的两个方面体现和诠释不同的特点。

【原文】But for all the modesty of her spreading skirts,the demureness of hair netted smoothly into a chignon and the quietness of small white hands folded in her lap,her true self was poorly concealed.The green eyes in the carefully sweet face were turbulent,willful,lusty with life,distinctly at variance with her decorous demeanour.

【译文】可是不管她那散开的长裙显得多么端庄,不管她那梳得光滑的后髻显得多么老实,也不管她那叠在膝头上的一双小手显得多么安静,总是掩饰不了她的真性情。她那双绿色的眼睛虽然嵌在一张矜持的面孔上,却是骚动不宁的,慧黠多端的,洋溢生命的,跟她那一副装饰起来的仪态截然不能相称。(傅译,1940)

【译文】尽管她长裙舒展,显得仪态端庄,一头乌丝光溜溜地用发网拢成发髻,显得风度娴雅,一双雪白的纤手交叉搁在膝上,显得举止文静,但真正的本性却难以掩饰。精心故作娇憨的脸上那对绿眼睛爱动、任性、生气勃勃,和她那份端庄截然不同。(陈译,1990)

【译文】尽管她穿着舒展的长裙,显得非常朴实;尽管她用发网将头发顺溜地拢进发髻当中,显得非常端庄,尽管她将洁白的小手交叉着十指放在膝上,显得非常文静,但她的真本性却无法遮盖住。她那张脸看上去非常贤淑,可那双绿色的眼睛躁动不安、固执任性、充满活力,这与她那万千的仪态显然格格不入。(李译,2006)

第一,从选词用句来看,对于原文“turbulent,willful,lusty with life”,三位译者的角度不太一致。傅译“骚动不宁的,慧黠多端的,洋溢生命的”,前面两个形容词的使用明显有过犹不及的感觉,从词的语体色彩来说它们是贬义的,这与作者交代的“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意境不符。陈译的“爱动、任性、生气勃勃”和李译的“躁动不安、固执任性、充满活力”是比较真实再现斯佳丽的整体的青春迷人形象的。但笔者认为,这些词都用来形容眼睛似乎有些不妥,“任性”和“生气勃勃”用来描述斯佳丽青春靓丽的迷人形象就比较贴切,但描述眼睛就显得“好钢没用在刀刃上”。

第二,从翻译技巧和方法来看,三位译者的译文又再次深刻地体现了在不同的时代归化和异化对句法结构处理呈现的各自鲜明的特点。首先从句式上看,傅译连用三个“不管……多么……”,“不管……多么……”,“也不管……多么……”的排比句式,句式平和,句子相等,没有太大的节奏感;语意上看,虽然运用了三个排比句,但语意上缺乏层层深入、递进加强的语气和效果。傅译太过依赖归化对译文的处理,几乎所有的句子都采用的这种翻译技巧,笔者认为太过依赖和遵循归化的译法,尤其是逐词逐句地保留中文的语法和句意的习惯,会很大程度上损失原文中固有的习惯表达和字句文法。陈译则采用与傅译完全不同的翻译方法,他将原文调整为一个“尽管……,但……”有明显转折语意的句子,这非常符合原文句法和语意上的习惯表达,达到了异化翻译对原文的要求。但问题是,这样的异化处理之后,后面的译文与前面的译文很难衔接上,“精心故作娇憨的脸上那对绿眼睛爱动、任性、生气勃勃,和她那份端庄截然不同。”这样的译文恐怕是很难被目的语读者看懂和接受的。李译也采用了三个排比句“尽管……显得……”来加强气势,但绝妙之处是他将这三个排比句与连词“但”相连,从而形成语意上的转折,使句意的表达更加清晰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者认为李译采用较多的折中翻译技巧,而且处理得娴熟得当,表达得丝丝入扣,可见其文学造诣的浑厚功底,遣词造句的恰当好处。这是值得我们每位译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忠实与美――从语言学和美学角度看翻译标准的呈现

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指出,“翻译的标准问题大概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罗新璋,1984:418)。林语堂认为忠实标准是“译者第一的责任,就是对原文或原著者的责任,换言之,就是如何才可以忠实于原文,不负著者的才思与用意”(罗新璋,1984:419)。在他看来,“忠实”的具体涵义应深刻地反映出译文的传神效果。“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译成须忠实于原文之字神句气与言外之意”(罗新璋,1984:425)。

林语堂认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罗新璋,1984:431)。可见,“美”的标准主要应用于文学翻译中,它揭示了译者对艺术的责任。茅盾曾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郭著章,1999:161)”因此,要使译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与原文近似的效果,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就应以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原文文本,洞察原作者的心灵轨迹。由此看来,林语堂有关“美”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要求,也从语言学和美学的角度深刻地论述了“忠实”的具体涵义,使我们评价译文时有了具体的操作标准。

【原文】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pointed of chin,square of jaw.Her eyes were pale green without a touch of hazel,starred with bristly black lashes and slightly titled at the ends.Above them,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 with skin――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

【译文】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颌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上面斜竖着两撇墨墨的峨眉,在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画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傅译,1940)

【译文】不过这张脸还是挺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颌儿,方方的牙床骨儿。眼睛纯粹是淡绿色的,不带一点儿淡褐色,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稍稍有点吊眼梢。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条触目惊心的斜线。那种皮肤深受南方妇女珍视,而且她们总是戴上帽子、面纱和手套,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免得给佐治亚的烈日晒黑。(陈译,1990)

【译文】斯佳丽这张脸实在迷人,下巴尖尖的,下颌方方的,双眼呈淡绿色,无一丝淡褐色,眼眶周围的睫毛又粗又黑,眼角微微上翘。双眼上的眉毛又浓又黑的,眉毛往上倾斜,在她那木兰花般洁白皮肤上划上一道十分亮丽的斜线。那洁白的皮肤是南方妇女最为珍视的,她们往往要戴上帽子、蒙着面纱、戴上手套来仔细保护它,以免被给佐治亚那炎炎烈日烈日晒坏。(李译,2006)

面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该如何忠实地反映原作的传神之美和意境之美?作为译者,当然是要综合考量译者语言文化底蕴和选词用句的基本功。可以说选词的语体色彩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译作的美感。一般的译文可能从通篇结构、内容都说得过去,但深究其选词用句,可能问题就不只是冰山一角。拿这三位译者的作品来作比较,不免就会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具体问题,这样或多或少会削弱译作的美学价值。原文用了许多限定的形容词(arresting,pointed,square,pale,startling等)、动词(starred,titled,slanted)、副词(bristly,slightly)、作伴随状态的现在分词(cutting)和作后置定语过去分词(prized,guarded)来分层次地、多角度地描写和刻画斯佳丽迷人的脸蛋。但在傅译中,笔者看不出描绘的是一个“实在迷人”的绝世佳人,反而生出一种疑问:这样的描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真实设想?傅译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处理得欠妥当,程度太过强烈,非常缺乏美感功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不能达成对等的效果。可见译者的选词用句还需要进一步地揣摩推敲。陈译的选词用句以及词的语体色彩较之傅译有所进步,但仍然无法很自然地呈现出佳人的美貌。两位译者还有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原文中眼眶、眉毛、眼角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能完全理解,才会出现傅译中眼睛“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以及陈译中“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眼睛里面缀着睫毛,那这样是完全不符合情理的。而只有李译“眼眶周围的睫毛又粗又黑”,充分考虑到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楚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预期设想。由此可见,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时,要充分揣摩作者的心理,真正理解作者心声,只有读懂读通原作,并结合译者个人的语言文学底蕴和选词用句的技巧,方能译出不辜负作者愿望和读者期待的好作品。

(四)专有名词――从翻译方法看语言发展的历时变化

原文有大量的人名,如Scarlett O’hara,Stuart Tarleton,Brent Tarleton等,地名如Georgia,Tara,Atlanta等,普通名词如dress,slipper,billowing material等。我们看看处于三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译者是如何诠释名词翻译的,以及随着时间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特征。傅译依次是:人名――郝思嘉,汤司徒,汤伯伦;地名――爵吉亚,陶乐垦殖场,饿狼陀;普通名词――花布春衫,低跟鞋,波浪纹。陈译依次是:人名――斯佳丽・奥哈拉,司徒特,布伦特;地名――佐治亚,搭拉庄园,亚特兰大;普通名词――花布的新衣,舞鞋,波浪形。李译依次是:人名――斯佳丽・奥哈拉,斯图尔特,布伦特;地名――佐治亚州,搭拉农场,亚特兰大;普通名词――花棉布衣服,平跟皮拖鞋,波浪形。从三位译者的翻译可以看出,傅译有着明显的上个世纪40年代时代背景下的语言特点,他将故事人物的名字一律归化,即将原作中美国先名后姓的格式译成姓前名后的形式,变成了大家人人都可以看懂的中国味的名字,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障碍。在上个世纪这种译法是受到普遍推崇的。而陈译和李译则尽量保持源语的习惯表达和固有做法,没有完全归化,这也是可以被目的语读者认同和理解的。随着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们的外来文化中习惯表达和固有做法是慢慢地、逐步地被接受和认同的,所以现在的译作在处理人名、地名时几乎采用的是归化的手法,也没有人质疑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这说明时代在发展、在进步,翻译方法也要不断变化,灵活处理,不必死板地寻求一种翻译方法或模式,这样做其实也是行不通的。再看对普通名词的翻译,可以明显地发现时展的轨迹,时代在变,语言表达方式也要随着改变,那么译者的选词和语言历时的变化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三、结语

细细品读三篇译文,体会原作穿越时空的意义,翻译如品酒,愈久弥醇,愈久弥香。三位译者对两国文化都有着深厚的理解和诠释,特别是在处理选词用句以及词的语体色彩上面,驾轻就熟地权衡和解码译文,行文流畅,选词恰当,比较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设想。除了部分具体细节需要调整之外,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三位译作的翻译过程来看,不同的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即归化和异化。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可以看出三位译者对这部文学巨作的翻译倾向,傅译本的归化翻译风格帮助中国读者接受了这部一千多页的长篇小说,并使它在中国流行几十年,亘久不衰。“傅先生翻译的目的是将这部深受外国人喜欢的爱情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以供茶余饭后消遣。为了使国人愿意阅读、接受甚至喜欢它,翻译就不能生硬,不能使读者感到故事和自己很遥远、很陌生,而是应该以平实的、读者熟悉的语言将故事讲出来”(徐泉、王婷,2007)。我们发现“归化与异化,说到底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异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而归化作为解决问题的折中手段,也就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第二位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文化传真”的最终目的(孙致礼,1997:28)。而陈译则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文的语言结构和习语表达,作为归译的对立面,这种处理方法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而李译则不仅抓住原作的风格特点,还敢于挣脱原作的形式束缚,采用归化和异化的折中法,选词精准考究,结构布置合理,方法恰当好处,行文自然流畅。可以说,归化和异化既是矛盾的对立面,也是矛盾的统一体。对于文学翻译,不能只选用一种翻译倾向,更应该从翻译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中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实践和摸索,使归化和异化这个传统译论散发出时代的理性光彩。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M. & 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1997.

[2]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Baker,M. & Mlmkjaer (ed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3]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5]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罗新璋.翻译论集[M].商务印刷馆,1984.

[7]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8]徐泉,王婷.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及理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1).

[9]孙致礼.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山东外语教学,1997,(3).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译;修辞意识;修辞力量;受众;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88-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47

1 . 引言

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当代中国文学在经历多年的努力后,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的标志性事件。西方文学向中国打开了大门,中国文学准备好拥抱世界了吗?在国内评论界看来,莫言或许并非中国唯一有实力获得此奖的重要作家,他的得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这座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国外出版的莫言小说翻译作品部分颠覆了莫言原作品的结构,作品中大部分地道的中国当地语言用归化法翻译,以西方受众的接受度为基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认为:“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翻译。”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向世界宣传中国、向世界推广中国的工作显得益发重要,翻译担负着此种重任,在参照“信、达、雅”的标准外,还应参考语言的民族化问题。翻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与现实世界联系紧密的人才,有效地影响译文受众是翻译行为的主要目的(陈小慰,2012)。但是,这方面的努力在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各种专业考试,如工程英语、银行英语、GRE、TOFEL等,进而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潜下心来立志将翻译作为终身职业的人才少之又少。而从事翻译的人才因为并未重视译文受众心理上的接受度,翻译值得商榷。比如:

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烦,说:“我家死人,你倒有了故事了。”(阿城《棋王》,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中,如果将“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简单地译为My classmate then added inflammatory details to him about my story就不能向母语为英语的译文受众传神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原来意蕴,汉语中有“添油加醋”一词,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恰巧英语里有“add spice to”和“spice up”两个词组,非常恰当地、并贴近原文文本意义地表达出“添油加醋”这个词的准确意义;所以把这句话翻译成“My fellow student then told him a well-spiced version of my story”。

这类译文翻译的不准确性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的修辞话语力量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修辞话语影响译文受众。为此,本文提出,应加强修辞意识的培养,提高译者对译文受众、对译语修辞传统和译文话语修辞力量的理解与重视,在翻译过程有意识地认识到修辞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有效地传达出来。

2 . 修辞的定义

“修辞”两个字连用,早在先秦就开始了。《周易》上就有“修辞立其诚”的话。这里的修辞是修饰文辞的意思。古代希腊人很重视修辞的研究,古代希腊的修辞学(或叫修辞术),指的是演说的艺术,包括立论的艺术和修饰语句的艺术。修辞,狭义上就指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文字修辞。今天,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修辞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语言材料的修辞特色,还要研究语言材料和各种语言之外的因素(如语言环境、交际对象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修辞不仅同语音、词汇、语法、逻辑密切相关,还同语言环境、交际对象、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修辞除了具有说服艺术及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等传统意义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接受的意义就是运用语言去有效地影响读者,对读者施加潜在影响力,接受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并让读者采取相应行动(邱文生,2012)。也就是说,修辞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语言表达行为,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提升语言的审美价值。修辞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在认知活动中伴随着审美的追求。而译者在修辞语言的刺激下,进入修辞认知活动,重构概念之间的审美关系,并将审美认知结果尽可能地映射到译语文本中,从而让译文受众也能在译入语语言的刺激下产生审美共悟(邱文生,2012)。

3 . 在翻译中引入当代西方修辞学的视角

译者在工作中,应将翻译与修辞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具备修辞意识,了解修辞与翻译之间的内在关系。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是对原文的再创作,是一种语言活动。既是语言活动,就存在修辞问题,因为修辞就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艺术,修辞就是运用语言去影响读者,是语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典修辞学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修辞学,是强调用言辞影响受众,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将话语的象征力量置于研究的中心位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象征资源影响受众的认知行为是其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西方新修辞学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将话语理解为社会行为,是发话人、话语以及受众在社会情境中的互动(柴改英,2008)。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Kenneth Burke)在谈到话语行为的象征特性时表示,现实的搭建是人类通过象征完成的,因此话语是以“话语动机”(motives of discourse)这一社会符号性质的特征参与社交,从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人类群体之间的和谐。

而在翻译的研究领域中,我们已经从语言、文化、功能、规范等角度入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却缺乏对译文受众的研究力度,对译文语言的修辞力量缺乏认真的研究。翻译是交际,翻译学对研究人类交际问题的学问,也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学问;当代西方修辞学将言语视为作者与受众之间建立的广泛、密不可分的社会联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文本对象,言语脱离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想象的。因此,翻译涉及的不仅是单纯的言语转换,而是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作者心理等在内的宽泛的文本转换,翻译学需要借鉴西方当代新修辞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在宽泛的文本转换基础上着眼于对译语受众的研究力度,研究如何进行正确的翻译来影响译语受众。

4 . 翻译过程中的修辞意识和方法

西方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创立的“认同说”(identification)里认为只有当这个人的言语被我们认同时,我们才有说服他的力量(Burke, 1969)。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是由人本身、职业、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样的特性构造而成,当我们与他们享有某些共同物质时,如有相同的、参与同一个社会组织时,即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柴改英,2008)。当今叙利亚内乱中,美国与西方各国团结起来谴责共同的敌人――叙利亚,就是典型的同一。肯尼斯・博克的观点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受众在译文文本中感受到译文语言的认同感,也就是说,在价值观、态度、情感特点、知识结构、认知心理等方面认同时,译文文本才有可能对受众产生影响。修辞在与个人经验和背景的互动中形成了修辞构想,而这些构想只有被受众接受并吸收,才能呈现译文言语本来的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对修辞意识进行深度的关注、研究,以受众为中心,体现语言的象征力量,让译文言语在受众心中产生与译者同样的修辞的构想,才能影响受众,达到译文行为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4 . 1 以受众为中心,充分展现译文的修辞力量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异化法与归化法是常常谈到的两个重要方法,受众中心化是归化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受众中心化以读者为中心,译者首先将译文读者的需要置于首位,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历史、风俗、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并形成各自独特文化特性和语言表达方式,在研究、翻译文本时语言或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不可译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文化因素和受众的心理特征,对源语信息进行重组,使译文受众产生与原文受众同样的反应。这体现了翻译以受众为中心,采取归化的翻译手法以排除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信息顺利传达(李春光,201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也是一种致力于对译文受众产生影响的象征活动的实质(陈小慰,2012)。例如:

我银行里为你挂个名,你白天去走走,晚上教教我儿子,一面找机会,好不好?(钱钟书:《围城》,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周经理得知方鸿渐回国后职业无着落,表达安慰、显示好意的话。“走走”在语境中不是单纯的take one step,也不是walk,而是“到银行去露个脸,露个脸也等于让大家知道你是银行的职员”的意思。译文应为:

I’ll put you on the payroll at the bank. You can drop in during the day and in the evening tutor my son while looking for a job. How’s that?(珍妮・凯特、茅国权译,转引自陈宏薇,1998)

drop in意思是pay a causal visit,象征性地“上上班”的意思。

在文学翻译中,受众意识的重要表现得很明显,但在应用性翻译中,则更应重视受众的接受度,在翻译中,去有效地影响受众,让受众接受译文话语,相信译文话语传递的信息,实现翻译的目的。

例如,“有目共赏”是一电视机广告,在汉语语境中,“有目共赏”明显地套用了成语“有目共睹”的形式以产生新鲜的效果,但其字面译文You can enjoy it if you have eyes在英语语境中失去了广告中最重要的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意义怪异,不具备让受众信服的理性基础,更谈不上产生广告效应。该广告如套用英语习语,改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一方面向客户显示出了产品的优质质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美,贴近了受众的诉求策略,较好地对译语受众产生了预期的影响。

鉴于以上例证,翻译应考虑译文受众的接受度,不是简单的文本转换,译者自身应学会从受众心理出发,认识到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严格重视用译文对受众施加影响,达到翻译的目的。

4 . 2 应考虑到受众对译文形式的认同感

肯尼斯・博克认为,所有的文字形式都是一种行为(Burke, 1969),一个民族习惯的话语表达传统,对于另一个民族来说,是不合规范、难以理解的,熟悉的行文方式能有效地影响受众,达到预期的效果(陈小慰,2012)。译者应充分熟悉两种语言的结构、表达等特点,在翻译中,使用译文受众熟悉且具有认同感的相应表达方式,在结构及形式上贴近译文受众,让译文地道自然,贴近受众的心理,对其产生预期的影响。

例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中国谚语是对偶句,形式对称均衡、整齐美观;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内容凝练缜密、互相映补:“无心”对“有意”;“插柳”对“栽花”;“柳成荫”对“花不开”。但翻译成英语时,应考虑译文受众的接受度,从有效影响受众的角度考虑,按译文受众习惯的“对偶工整”手法来安排,翻译成:

Follow love, and it will flee; flee love, and it will follow you.(李定坤,1994)

再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苏州和杭州的赞美,是一对对偶句,前后两句对称,翻译成:

In heaven is paradise; on earth are Suzhou and Hangzhou.(朱佩芬:1995)

原文中“堂”和“杭”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然而英译文未将原文的尾韵译出,这是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在翻译中无法避免,但译者尽量将损失减到了最小,采用了译文受众接受的形式,提高对译文受众的影响程度。

4 . 3 采取顺应源语文化的翻译方式影响受众,使其领略不同文化与语言的风采

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以受众为中心,顺应受众来完成对受众施加影响的任务。奈达(1993)曾说过“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坚信自己国家的语言是最美的”,保留源语的语言文化特征,才能体现源语民族文化的真正特色。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翻译也要巧妙地说服、诱导受众,使受众在倾听的基础上,接受译者的影响,实现译文的修辞任务。通过翻译采用译语受众接受的方式将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用受众接受的方式介绍过来,满足译语受众的好奇心,使其领略异域文化以及语言的风采,让其情感上与源语文化受众同一化,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译者与受众“双赢”的互动过程。例如:

这对年轻夫妇并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

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 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 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转引自陈宏薇,1998)

这句话里的西施和张飞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却为译文受众不知。因此,在翻译时必须作一下加工,在人名或其他专用名词的前后加几个词,以作简短的说明,使其了解这两个人物的基本特点。

5 . 结语

修辞与认知相关,是人类思考的表达方式。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在修辞认知活动中,重建译文体系,以受众为中心,用受众接受的方式向受众传达信息,译者与受众的情感同一程度越高,译文就能更有效地影响译文受众。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两国人民之间建构和谐的跨文化交互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Burke, K. A Rhetoric of Motives[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0.

Burke, K. A Grammar of Motive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

柴改英.从肯尼斯・博克的话语修辞观看公示语的和谐功能及其翻译[J].外语电化教学,2008(3):36-4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陈小慰.翻译教学中修辞意识的培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86-90.

李春光.论外宣翻译中受众中心化与译者主体性的和谐统一[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7):54-57.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 风格 自然 贴切

1 对翻译的解释

翻译,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要求译出来的文章在思想内容,情感氛围,风姿神韵方面都需要与原文本相符合。其中如何传达原作的风姿神韵,即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牵涉到译文的遣词造句,还关系到译文整体基调的把握。

2以《苹果车》为例,赏析老舍的翻译风格

《苹果车》这部剧描述了国王马格纳斯与以首相卜罗塔斯为首的内阁大臣们的宫廷斗争。卜罗塔斯野心勃勃,企图独揽大权.他向国王马格纳斯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不再做讲演”,“停止暗中操纵报纸”,“不准再提国王否决权”。聪明机智的国王以在退位时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同时自己以平民身份参加竞选为要求同意退位。卜罗塔斯感到前途未卜,惊恐不已,为了自保,他亲手撕毁“最后通牒”,宣布“一切照旧”。

下面摘自《苹果车》的一段及老舍先生的翻译文本来具体赏析。

To music o’er flood and fell;

To slowly trace the forest’s shady scene;

Where things that own not man’s dominion dwell;

And mortal foot hath ne’er or rarely been;

To climb the trackless mountain all unseen;

With the wild flock that never needs a flod;

Alone o’er steeps and foaming falls to lean;

This is not solitude;

‘tis but to hold;

Converse with Nature’s charms;

And view her stores unrolled.

老舍先生的翻译是:

踞石临波有所思兮,

或徐步林荫之幽胜;

罕见人迹兮,

物聚乎无人之境;

群兽无栏兮伴我行,共攀无径之荒岭,

时倚峭壁与飞瀑兮,

大自然兮相与呼应;

信非孤独兮,放观万象之展映.

《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是萧伯纳创作的第四十个剧本,也是他的创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戏剧。《苹果车》来源于英国俗语“弄翻苹果车, (“upset the applecart”),意为“搅乱如意算盘。在《苹果车》这个“政治狂想剧”里,萧伯纳把现实和幻想混合起来, 讽刺意味很浓烈。

老舍先生在翻译该作品时,对讽刺语言的拿捏十分准确,让读者领略到英国宫廷的斗争,如“罕见人迹”,让人身临其景,体会那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漩涡四起的勾心斗角。单从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上,便可感受到老舍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文字语言灵活驾驭的风采。老舍先生对古英语的把握与翻译也是恰如其分。整个译文与原作所想要表达的气氛与格调是符合多对多,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更能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让现实跟幻想更能很好的交换与融合。

老舍先生本人的作品也是以环境、人物来表现社会的,其语言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在进行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也做到了语言上的大胆与独特。把自己的风格也运用到所翻译的作品当中。所翻译出来的作品自然,有风格。

3老舍的翻译观

老舍一生的翻译理论只有两篇呈书面形式以供参考:《谈翻译》和《关于文学翻译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少不代表没有理论,文不在多,而在质,在精辟。老舍的一些笔谈中,也涉及到了翻译,其中不乏有精辟之论,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翻译理论和事业,仍很有启示作用,总结如下:

(1)翻译中的创作

老舍身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非常厌恶翻译腔。他认为翻译是“再创造”要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能力。他对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翻译者也不例外。最保险的办法是我们要深入生活,亲力亲为,连一草一木之微也不轻易放过。了解得够深入、透彻,才能处处译得明确。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他说:“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译本,比原著更美,是翻译中的创作。”

(2)翻译的语言

他在翻译的语言用法上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好的译文既要体现汉语简练,富有神韵的特点,也须尊重外文的细腻明确的风格。“不使译文冗长累赘,而仍能不损失原意。”他反对随便使用陈词滥调,为言简意赅而损伤了原文的精致细密。他认为要从生活中找到生动的语言去翻译,而不是顺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3)翻译的层次性

老舍先生认为翻译是可以有层次的,以供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使文化程度略低的读者也能知晓这些作品都说了些什么,这在同时代的译论中鲜有提及的。优秀的译作,不仅使读者知道作品中有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写的。可见当时他提出的有不同层次的翻译与今天所谈论的翻译上的高标准和多元标准是不谋而合的。

(4)翻译的规划

老舍先生提出应对译者加强组织和规划。规划可以分为个人规划和集体规划,对科学和哲学的名著“应进行集体翻译,个人不便独立工作。集思广益,能够保证精确。集体工作对于规划译名也有好处……”。对待文学翻译他认为应个人单干,即使几个人合作,最后也应由一个人执笔,以便保持风格的统一。他在翻译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老舍对翻译的独到见解。他的翻译规划思想对今天的翻译事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略性的建议。

4 结论

老舍先生是个译者,很成功的译者。他翻译的文本很贴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还有当时多对多社会下人们丑陋的、麻木的等的一面。能更好的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语言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写作特点与风格。更将作品与中国相结合,使得读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范文第5篇

 

一、引言

 

问卷调查和量表在商业和医学等各种学科领域内的广泛存在和跨境流动,导致问卷调查(量表)的翻译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和研究类型,跨越了语言学科的范畴,而成为了一种量表本地化的一个必要过程。本文将研究问卷调查内容的科学性特征,并从此而出发,研究问卷和量表在翻译和回译中的相关技巧。

 

二、翻译——问卷本地化中的关键而脆弱的一环

 

问卷(量表)由于涉及到巨额商业利润和科学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可谓非常高。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往往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科研内容之一。而其中涉及到跨语言问卷(量表)的本地化的时候,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翻译——也成为了多方焦虑的因素。

 

比如这样一个问卷问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s)do you 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如果翻译成了“您同意以下哪个……的观点”,则会构成一个非常关键性的(critical)的错译。事实上,以上这个句子的含义是:您认为以下哪些……符合以下的陈述。而这个问题几乎贯穿整个问卷调查,可以说重复的次数最多。错译的文本如果直接拿给答卷人,则肯定会使答卷人误解,从而导致数据的污染。如何尽量避免问卷调查的结果不受到翻译的负面影响,成了多方关注的问题。

 

三、问卷可译性的问题

 

Farhan Kamrani(2011,p228)认为问卷翻译的第一步,是要让问卷本身有很高的可译性。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使用较小词汇量范围内的词汇,熟悉的词汇,提供词汇的背景知识,用两个不同的措辞用语来进行调研等。但是这些原则都是从词汇的层面上提出来的,并没有涉及到句型的问题。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则以上所举例的问卷问题句型非常拗口、别扭。直译过来:以下哪些选项您同意以下陈述。而即使在汉语中,比较通顺的表达也是:以下哪些选项适合以下陈述。

 

如果用英文比较简洁明朗的语句来表述的话,则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s)do you think fit the following statement。而之上所举例的选项:Change the way people buy…and interact with…companies。虽然句型本身是比较简单的定语从句,却也引起了误解。如果以易懂明晰的表述作为标准的话,则以上的选项可以刻意加上定语从句的标志:that,即:Change the way that people buy…and that people interact with...companies。事实证明,单个译员所进行的单向翻译并不足以保证问卷翻译的准确性。以上所出现的错译可能会通过校对、回译等方法检查出来,并加以改正。但是问卷(量表)的科学性要求并不止于这些。

 

四、如何实现问卷(量表)结果的客观性要求

 

问卷调查和量表研制是一个科学的过程,翻译和回译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科学手段。那么作为科学的手段,对于翻译和回译过程的某些不利因素,例如肖锦银(2010年)所提出的语言的不完全对应问题,翻译中目标语扩增,译者的能力和时差,评论者的立场等在量表研制的科学背景之下,其负面影响被最小化了。

 

首先,Farhan Kamrani(2011,p228)提到翻译不是保持问卷调查结果客观性的手段之一。问卷翻译的第一步,是让问卷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译性。问卷的语言本身有一些要求:(1)尽可能使用较小词汇量范围内的词汇。(2)使用熟悉的词汇。(3)为词语提供背景知识。(4)冗赘的原则(the rule of redundancy)。他引用Campbell(1968)的观点,认为每一个概念都应以两个不同的措辞用语的问题来进行调研。如果这两个或更多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类似的数字,则调研者可以对问卷的信度有更大的信心;而且在调研者声称:他的问卷调研结果并不是由于翻译错误而导致,才会有更大的可信度。

 

(5)背景信息原则(the rule of context)。难点词汇的上下文背景信息应尽可能充分地提供。这些原则对问卷调查(量表)的制作和本地化给予了方向和指引,可以说非常实用。虽然只是一种词语层面上的使用指引,而在句型层面上则并没有涉及。要提高问卷本身的可译性,还需要在问卷(量表)的制作中实现句法的简单化和明晰化,并将简单明晰的句法和句意作为问卷(量表)制作的指引原则,并具体化为明确的要求,则会更有帮助。业界似乎并没有类似的指引。

 

其次,问卷(量表)结果的客观性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翻译和本地化项目来实现。量表的制作和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非常严谨繁复的过程,有着各种已经验证的翻译模型和方法,比如Brislin模型,比如WHO-QOL跨文化生活质量研究问卷翻译法,对翻译(回译)人员的语言、职业、专业背景、人数等的规定,对回译版本的数量的规定、对回译版本的reconciliation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再次,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还需要另外一个层面的调适。在翻译到另一个语种之后,问卷和量表经常会需要进行专门的对等性和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在对等性方面,会进行翻译和回译。

 

而关于文化相关性方面的问题,却涉及到了对问卷(量表)内容本身的修订,例如对量表(Scale)本身的跨文化修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货币量表。答卷人个人信息中有关家庭月收入总额的信息,在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决不能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而已,必须由专家根据目标语国家和文化以及经济水平等进行适应性修订。而有关问卷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可靠度的验证有时是通过实地测试来进行的。结构效度的验证通常会用到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配对t检验用来检验其内容的效度。可靠性系数被用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如1997年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IT)采取IRT分析技术和改编的Delphi技术来确保量表的质量。

 

最后,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还需要原文、译文和回译文之间的互动。问卷和量表的翻译和本地化虽然从原则上而言是单向的,是需要忠实于原文的,是围绕原文为中心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最根本的原则却是调查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数据的真实性。相较而言,原文不再是中心,译文也不再是副本(在合同翻译中译文文本就等同于副本,在遇到争议的时候,以源语文本为准),而是和原文同起同坐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研究和调查文本。如果在翻译、回译、调适、检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原问卷和量表的不明确之处,是需要对原问卷和量表进行修订的。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五、一般意义问卷(量表)翻译质量的保证手段

 

问卷的翻译和本地化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如同科研量表那样大动干戈的。以上的有关问卷(量表)的翻译和本地化论述是一种最高级别的、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很多从一般问卷到科研量表之间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六、结论

 

问卷和量表翻译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成为了一种跨学科的团队合作,超越了单个译员的工作范畴,也超越了语言工作者的工作范畴,而成为了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事实上,翻译的质量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信”、“达”、“雅”所能涵盖的了,而是进行了扩展,包括了原文本身的可译性、问卷和量表结果的客观性甚至原文的修订。这一切标志着翻译已融入了各个学科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