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第1篇

一 作文界的“网红”――交际语境写作

交际语境写作,是一种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特定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书面表达。 交际语境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解决写作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下问题:

1.帮你明确交际目的――“为什么写”;

2.帮你明确读者对象――“写给谁”;

3.帮你聚焦交际话题――“写什么”;

4.帮你选择恰当的文体和表达――“怎么写”;

5.帮你确定特定作者主体――“谁写”。

如果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读写素材,以“讲故事说感悟”为交际目的,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交际语境写作试题: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课本故事汇”,讲述课本故事,汇报心得感悟。本次“故事汇”以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蓝本,要求你选择扮演文中的一个角色,像莫顿・亨特一样,以第一人称讲述《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再说说自己感悟的道理。

这个题目目标明确,指令清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达成写作目的:

1.故事哲理:朗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概要和生活感悟。

2.角色选择:《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里,这些人或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了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的故事,接下来请你讲述这个故事,请选择你自己最想扮演的角色。

3.故事讲述:由于你的角色不同,所以你参与的情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等都会有差别。你准备怎样讲述莫顿・亨特的故事?请你选择故事的顺序、侧重,注意根据角色取舍故事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并列出讲述故事提纲。

4.“提醒”感悟:分享是快乐,分享更是智慧。在直接参与或间接旁观莫顿・亨特冒险遇险脱险故事中,你肯定是有所感悟的,你很想把自己的这种感悟和大家分享。请仿照课文中莫顿・亨特的“提醒”,聚焦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讲述的故事,写一句生活感悟的“提醒”。

二 交际语境写作最暖心的玩法――亲子写作

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观察、共有生活素材、共历阅读生活基础上的针对同一写作内容进行写作的“亲子写作”,有非常明确的交际目的,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境写作。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第2篇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A、B两班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在分层备课中切实把“分层异构”的思想落到实处。现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

【A班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在生活中善于感悟、善于从小事件中悟到道理的能力。

【B班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精读课文,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揣摩并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而体会、树立战胜艰难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比较以上两个班级的“分层异构”教学目标,可以明显地发现不同之处。A班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文化积淀不够深,自信心不足,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上,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B班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又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特点,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上,希望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揣摩,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细节,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更在为人处世中注重细节。

二、分层组织课堂教学

A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缺乏目的情况,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片段:

师 当第一眼看到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 走路

师 那么到现在我们朗读完了以后又是怎么理解课题的呢?

生2 作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生3 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要把面对困难、不怕艰险的精神带到人生的每一个挑战中去。

生4 作者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去克服。

师 同学们在回答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其实就包含着文章的主题。

显然,学生无法对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和哲理进行感悟,只会记事,不会议论或抒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感悟生活哲理,这其实也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在阅读时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

而对于B班学生,要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感悟到真情实感,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细节探究入手。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艺术地设计、处理教学细节,如《背影》的教学片段。

师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描写的背影,请同学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 将你们所画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习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橘子的路线,并在学习小组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师 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1 根据课文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橘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橘子。

生2 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生3 “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攀”“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由此,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4 “父亲”在给“儿子”买橘子时倾注了深沉的爱。

这样的教学无法预设,它是教师积极反思、经验积累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品析课文作好了准备。

三、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走班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背诵文言文为例,对A班学生,可要求他们背诵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目,如《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等,如果他们背诵时感觉吃力,有些段落根本背不了,则可适当放宽要求,让他们一段一段地背。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达到要求,也能增强背诵课文的信心。而对B班中的中等生,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不能少,背诵要“整体背出,语气流畅,基本无错误”;而对学优生,除了一次性背诵完课文外,还得要求“完整流畅、有表情,完全无错误”,此外,还应要求他们背诵一些不作要求的经典篇章和文段,如《观潮》《满井游记》等。

四、分层进行课外指导

对于A班学生,一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是要对典型学习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而对于B班学生,一是要创设条件让他们多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二是多写——通过写读书笔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他们多向报纸杂志投稿。

五、分层制订评价措施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第3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导语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获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笔者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并且在音乐创作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笔者先作了个调查。笔者面向全班学生说:“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笔者叫起了其中一位,说:“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笔者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学生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第4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

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

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

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

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第5篇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表现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积极、大胆地质疑。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首先要求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只有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促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思维、理解等一系列的智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敢于质疑问题,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试想,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许正确、不许错误,轻则瞪眼、重则辱骂,毫无疑问,这样势必会遏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多质疑问难。

例如:在进行《孔乙己》的教学时,有学生对文章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中“大约” 和“的确”两词连用产生了疑问:“大约”表示猜测、不确定,“的确”是确实、十分肯定的意思,两者连用这不是矛盾的吗?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有两个学生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经过师生们的相互合作和共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单纯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是矛盾的。但是,我们在理解句子的含义时不能将这个句子孤立起来,而应该根据原文来理解。用“大约”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既没有人真正知道孔乙己的真实情况,更没有人亲眼看见他已经死去;用“的确”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正是万恶的旧社会吞噬了他的生命。显然,在文章中,两者连用是不矛盾的。通过这种质疑、合作探究、释疑的训练,学生在遣词造句和思维训练方面的能力均有了显著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则反问?“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这篇课文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学生一听,顿时议论纷纷,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结果,这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小组合作看注释,翻工具书,力求读懂课文,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极具个性化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三、利用诗歌作品,启发学生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