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

革命故事范文第1篇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为了让学生们时刻铭记革命艰难、不忘革命者的奉献精神,郑北一中学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特将本周的教育主题定为“根植红色基因”。

围绕“如何根植红色基因”,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讲革命故事”和“唱革命歌曲”两个具体活动。

我校少先队辅导员张老师在党支部的引导下,精心筛选了十几首经典的革命歌曲,通过校广播站、班级音乐课堂,学生唱响了这些革命歌曲。高涨的革命热情感染了他们,先辈的流血牺牲感动了他们,红色的革命精神影响着他们。 

革命故事范文第2篇

血染毛毯见真情

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纪念馆,陈列着一条缀着许多块补丁、显得十分破旧的毛毯。这条红底白花的毛毯,外表与普通家用的毛毯无二,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的经历,它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振堂等人的战斗友情和对中国革命的赤胆忠心,承载了颇多传奇色彩和扣人心弦的故事。

这条毛毯,最初是原第二十六路军军长董振堂使用的。1931年12月,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在中共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董振堂、赵博生和季振同等率第二十六路军,于12月14日在江西省宁都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后,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兼十三军军长。第二天,起义部队开进苏区。

1932年春,在庆祝宁都起义胜利时,董振堂见到了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二人一见如故,交上了朋友。一天,董振堂到红军总部开会。在的住处,董振堂惊讶地发现,总司令竟然住在一间简陋居室里,木板床上只有一床褥子和一床很薄的军被,根本无法御寒。第二天,董振堂便把自己的一条苏联产的毛毯,送给了。

1936年10月,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所部被编入西路军。1937年1月,在甘肃省高台县与西北军阀马家军的激战中,因弹尽粮绝,红五军几乎全军覆没,董振堂壮烈牺牲。

得知董振堂牺牲的消息,痛惜不已,从此,他对董振堂赠予的这条毛毯更加珍惜。这条毛毯,不仅随经历了数次血与火的残酷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而且跟着他走过了千难万险的长征。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作为中共的全权代表,到西安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与被扣留的进行谈判,迫使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此后,经常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往返于延安与西安之间,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新的局面。根据党中央和的指示,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肩负重任出入地区,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见为革命劳苦奔波、殚精竭虑,十分关心他的身体,便把一直珍藏的那条毛毯转送给了。

1937年4月25日,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张云逸、参谋孔石泉,边区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副官陈友才,以及西北保卫局特务队副排长陈国桥等率领一个班战士,共25人,乘坐卡车前往西安与有关方面谈判。在行至陕西省甘泉县的劳山时,一行人遭到武装匪徒的伏击。

在这次战斗中,的随从副官陈友才为掩护而不幸壮烈牺牲,凶残的匪徒在陈友才的遗体上狠狠地捅了数刀,陈友才身下压着的替携带的那条毛毯也被捅了好几个洞,浸透了烈士的鲜血。

等人突围脱险之后,来到西北保卫局设在三十里铺的检查站。待驻扎在延安的一个骑兵连赶到现场,敌人早已逃之夭夭,现场只有被打坏的汽车和烈士们的遗体。

在整理烈士遗物时,战士们发现了这条毛毯,便将它带回。当接过这条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毛毯时,睹物思人,禁不住泪流满面:“友才是替恩来死的,永远也不能忘记他!”

后来经过邓颖超一针一线的精心缝补,继续把这条毛毯带在身边。

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9月,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率领三大主力师即将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

考虑到年事已高,前线条件又那么艰苦,在临行前,他又把那条毛毯回赠给了。

于是,这条毛毯又伴随着一路征尘,战斗在抗日战争的前线。1938年10月,率八路军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区,八路军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他们总是把自家的大炕烧得热乎乎的,让部队同志睡个好觉。

一天夜晚,住在太行山上下河村的一户村民家里,由于他家大炕烧得过热,结果毛毯被烧出了一个大洞。

即便如此,依旧舍不得丢弃它,他让夫人康克清把烧坏的地方用白布精心地修补好。以后的日子,始终带着它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直到新中国诞生。

解放后,将这条凝结着多位战友深情的毛毯捐赠出来,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赠送毛毯表关爱

苏家坡地处福建省上杭县、龙岩县交界,这里穷乡僻壤,仅有的几十户贫农长期以来生活困苦,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世世代代目不识丁。

1929年秋,为了指导闽西特委工作,在闽西指导土地革命斗争的,化名“杨先生”随同特委机关来到苏家坡,中共闽西特委机关设在这里的“树槐堂”,带病住在“树槐堂”的楼屋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期间,他经常走家串户,访贫问苦。

一天,发现闽西特委炊事员杨冬冬的床上没有棉被,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捆稻草,眼看就要入冬了,没有棉被冬夜难捱,于是他就拐弯抹角地与杨冬冬聊起了天:“大婶,你姓杨,我也姓杨,人家都称我杨主任,那我该称你‘姑母’才对了,我们是一家子人呢。”

“那如何敢当,我真要是有像你这样的‘侄子’,那是要好几辈子修的福哟。”杨冬冬喜滋滋地说。

关切地问:“大婶,我奇怪的是,我看到你怎么没有一床棉被?没棉被怎么过得了冬?”

疃冬回答说:“棉被有是有,去年我的儿子去参加赤卫队,我把家中唯一的一床棉被让他带走了。”

“噢,我知道了。”没有多说,转身往自己的房间走去――他的房间就在特委所在地后楼右侧的小阁楼上。一会儿,抱着自己床上的那床旧军毯,又回到杨冬冬的宿舍,对她说:“给!这是我自己的军毯,挺保暖的,你留着用吧。”

“这……这……怎么行?”杨冬冬显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有些手足无措。

“怎么不行?你把你的独生子都可以送去参加革命,我把这床毛毯送给你不可以吗?很应该,表示一点我对你的心意吧。”

“这……”杨冬冬双手接过送来的军毯,眼里噙着泪花,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一床毛毯半世纪

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条破旧毛毯,毛毯的四周用白布条“滚了边”,由于年代久远,毛毯边缘的白布条多处破损,毛毯的左下方还打了一块大大的补丁。

这条毛毯原先的主人是革命烈士徐绪奎,后来到了开国中将王必成的手里,它“跟”了王必成49年。毛毯破旧后,王必成家人多次偷偷将这条毛毯换下,但每次都被他“要”了回来。这鼎鼎大名的“王老虎”,为何对一条破毛毯如此“恋恋不舍”?

据王必成的夫人陈瑛女士晚年回忆,王必成和徐绪奎是延安抗大同学,且同是湖北人。后来,两人辗转从延安来到新四军。1940年7月中旬,王必成任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徐绪奎任二纵九团团长。

1940年8月10日,徐绪奎指挥部队成功拔除了盘踞在长江北岸靖江东北的孤山、西来镇的日伪据点,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条军用毛毯。9月6日,顽固派向黄桥地区进犯,新四军奉命进行还击。第二纵队第九团在徐绪奎的率领下英勇地从顽固派的碉堡空隙插入营溪镇,消灭顽固派保安一旅旅部。在组织部队消灭残敌的时候,一颗子弹打进了徐绪奎的胸膛。

部队向海安、东台方向追击逃敌时,徐绪奎的警卫员金山把团长遗留下来的这条毛毯交给了王必成。王必成捧着战友的遗物,含着眼泪说:“永远不要忘记徐团长,你我都要为实现徐绪奎的遗志而奋斗,消灭敌人要紧。走,追赶敌人去!”

此后,王必成一直带着这条毛毯南征北战,全国解放后,他仍一直盖着这条毛毯,直到最后离世。陈瑛回忆说,解放后,每当老战友来登门看望时候,王必成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战争中牺牲的同志,而且每每会提及徐绪奎,此时王必成总会感慨一番,有时还会拿起床上的这条毛毯,给老战友们看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毛毯渐渐褪色,上面的毛也脱落殆尽。见毛毯实在太破旧了,家人便趁王必成不在家时,换上崭新的毛毯。但是王必成回家发现后,总是执拗地要家人将旧毛毯重新换回来。小女儿结婚时,特地买了一床纯毛的新毯子送给父亲。王必成接过新毯子,认真地说:“新毯子我收下,你们的孝心我领受了。但是,原来的毛毯不能换,因为盖着它有意义。”就这样,这条毛毯王必成盖了49年。

陈瑛说,毛毯边缘的“滚边”,她换了两次。毯子上有3个破洞,都被她打上了补丁。丈夫曾说过,盖着这条旧毛毯就会想起牺牲的徐绪奎,就会想起当年和自己一起战斗而光荣牺牲了的同志:萧国生、郭猛、刘别生……他说他不能忘记牺牲的同志,不能忘记过去,要永远记住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他每每抚摸着这条破旧毛毯,就感觉好像当年抚摸战友的肩膀一样。

1989年春节,王必成病重了。得知情况后,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同志专门赶到医院看望王必成。见到曾经战斗过地方的乡亲,王必成非常高兴。当看到老将军床上这条破旧的毛毯时,纪念馆的同志露出诧异的神情。见此情景,王必成便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毛毯背后的故事,在场人员无不感动。得知纪念馆正在搜集黄桥战役时期有关珍贵文物时,王必成当即嘱托夫人:“我走后,请你帮我把这条毛毯捐赠给黄桥战役纪念馆。”1989年3月,王必成病逝。遵循其遗愿,这条毛毯最终进了纪念馆。

60岁“闺女”“出嫁”了

2006年2月14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接待了老八路杨茂林,他向纪念馆赠送了一条跟了自己整整60年的苏联毛毯。这条毛毯长1.93米,宽1.36米,草绿与紫红相间,叶形图案。

1926年,杨茂林出生在河北阜平县花山村的一个贫农家里。抗战爆发后,刚满14岁的杨茂林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八路军。

杨茂林回忆说:“那个时候我每天苦练打枪,不论是行军走路,还是坐卧休息,都是手不离枪,训练射击,树上的麻雀在我的枪口下一枪一只!只要敌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定弹无虚发。参加宁城战役时,我一个人就打死100多个敌人!”1946年,在晋察冀边区和军区召开的群英会上,杨茂林被授予“神”称号,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给他颁了奖。他还得到了一份奖品――一床毛毯。

杨茂林说:“这条毛毯既是我的奖品,又是我的战利品!”

原来,杨茂林打死的100多个敌人里面有一名军官,当时这条毛毯就放在敌人的马背上,成了战利品。

从那时起,这条毛毯就没有与杨茂林分开过,随他一起参加了历次战役。有趣的是,杨茂林说他有3件宝贝,他把这3件宝贝比作自己的“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先后离开了他:“老大”丢了――一把在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军刀,在混乱中被弄丢了;“老二”跑了――一只作战时装红蓝铅笔用的皮囊,后来被老伴扔了;“老三”要“出嫁”了――这条60岁的毛毯,杨茂林要像嫁女儿那样,亲自给她找“婆家”,把她捐赠给“八路军纪念馆”!

革命故事范文第3篇

在那个年代,虽然胡日先带领其子孙,长年累月勤耕苦作,但由于地主豪绅横征暴敛,欺榨剥削,结果还是债台高筑,家贫如洗。

1925年五华农民运动浪潮席卷全县。上级党组织派遣胡焕寰等到念目石村,开展宣传组织农会。胡日先带领全家首先响应,报名参加了农会。在他家的带动下,念目石、碰塘、琴江下的农民纷纷加入农会,随即成立了琴江乡农民协会,选举胡日先为会长。胡日先当上农会会长后,便带领农民积极实行“二五”减租,取消送租送田信鸡等勒索农民的苛捐杂税。穷人抬起了头,挺起了腰,扬眉吐气,但地主豪绅却恨得破口大骂,誓要把胡日先“农会头”除掉。

1927年5月,地主豪绅勾结宋世科团进剿念目石,他们一到村里,见物就抢,见屋就烧,见人就杀,并派重兵包围胡日先家。由于敌人突然袭击,胡日先躲避不及,不幸被捕,被押进安流东灵寺。敌人对他施用惨绝人寰的酷刑,但他坚贞不屈,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曾被胡日先清理过家产的地主黄柱臣,认为斩除“农会头”机会已到,便得意洋洋地对胡日先说:“你这个共产党农会头,今日你有三头六臂,插翅也难飞,快送你上西天了!”遍体鳞伤的胡日先,忍着巨痛,厉声呵斥:“我胡日先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我死了,有我儿子、孙子,革命自有后来人,你们莫高兴太早,你们的末日快要到了!”辞严气正,弄得地主黄柱臣丧魂落魄,灰溜溜地走开了。几天后,海丰农军总指挥吴振民率领农军打败了宋世科团,攻陷安流,把胡日先从狱中解救了出来。

其妻张五妹目睹自己丈夫身上伤痕累累,青一块紫一块,火从心头起,谆谆告诫儿女:“牢记血海深仇,听党的话,跟共产党走,打倒这批狐群狗党,为你爹报仇。”她带领一家大小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农军。她家是革命据点,体弱多病的张五妹经常起早摸黑接待同志,护理伤病员,累得她腰酸背痛。但她从未有过怨言。一次,红军四十六团100多人路过,她组织全家老幼,热情地为红军战士煮茶做饭,问寒问暖。红军战士都称她为“革命的好妈妈”。

在父母的影响带动下,孩子们也纷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叛变革命,肆无忌惮地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在这血腥的白色恐怖中,胡荣、胡问欧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的教导、父母亲的支持,激励着他们与敌人血战到底。

1928年2月6日,古大存、魏远明率领革命军100余人,攻打横陂魏汉周、魏灼寰的封建堡垒——华阁西门。激战两小时后,因水寨李瑞屏等地反武装增援,敌人向革命军疯狂反扑。这时,战士胡运娘等人被敌包围,在这危急时刻,胡荣不顾个人安危,当机立断,带领几名赤卫队员冲上山头,端起机枪,紧扣扳机,向敌人开枪扫射,掩护胡运娘等同志杀出重围,安全转移。

1928年2月17日,黄旭初师兵分三路进剿安流。他们到安流后,就和当地反动武装互相勾结,成立剿共委员会。提出“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共产党员”口号,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革命活动一度转入了低潮。

1929年4月,八乡山第一仗后,念目石的革命火种又燃烧起来。胡荣首先在念目石组织起“救党会”,他任组长,胡亚四、胡亚涛为组员。胡问欧将分散隐蔽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恢复了洑溪乡党支部,他任书记,后任中共八区区委委员。在他们兄弟积极串联发动下,洑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胡荣任主席;洑溪乡妇女会主任由胡问欧的妻子曾友妹担任,儿童团团长由胡日先的孙女胡木英担任。1930年初,区、乡苏维埃政府都设在胡日先家里。为了保卫新生政权,胡荣兄弟率领念目石人民,在村的四面高山上日以继夜筑起了4个大寮(即碉堡),准备与反动武装展开顽强的斗争。他们依靠原始工事,用粉枪、刀、矛等武器,先后打败了敌人多次的进攻。

胡日先13岁的孙女胡木英也不甘落后,率领儿童团员到永和寺、水口宫、转水宫,废掉神坛,捣毁神像。胡日先一家,成为封建地主豪绅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把胡日先一家当作首先要剿杀的对象。自1928年至1930年,胡日先家先后遭受敌人几十次围剿。不但房屋被烧毁,墙脚被挖掉,果木被砍光,连屎缸板、风车、砻、碓、磨等都被抢光,房屋被夷为平地,片瓦无存。敌人烧、杀、抢、掠、悬赏通缉,迫使他家三年断了炊烟。在艰苦的年月里,胡日先携老带幼,上山蹲石洞,挖野菜草根充饥,以蓑衣稻草御寒,后流落到陆丰上砂讨饭,4岁的孙子胡毕香被迫卖掉,13岁孙女胡木英也被地痞抢走。

革命故事范文第4篇

今天的年青读者如何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如何了解鲁迅的革命人生? 日前,我读到的由石一歌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的故事》一书,就是解决读者“如何”的一个好文本。该书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革命史、战斗史,深切缅怀了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光辉一生。

《鲁迅的故事》一书共编写了24个故事。有的写鲁迅青年时代为了推翻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压迫,放弃医学,毅然用文艺这个武器来激励人民大众的斗志;有的写鲁迅对国民党法西斯暴行无比愤怒,冒着生命危险,用杂文打击形形色色的敌人;有的写鲁迅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认真改造世界观,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有的写鲁迅自觉地站在毛泽东革命路线一边,向在文化战线上顽固推行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的“四条汉子”发起了猛烈的反击,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总的来说,全书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线索,简括地叙述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各个时期的主要斗争事迹。题材新颖,值得一读。

作品没有按照纪年的传记写法来勾勒,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小故事揭示了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使鲁迅的革命形象从如烟如雾的历史深处走来,清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这正如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阅读鲁迅的故事,你会深感中国有鲁迅,甚幸!鲁迅是中华的民族财富,让人们受益匪浅。

本书不虚拟场景,不虚拟情节,以忠于传主的态度,不妄自揣摩,不擅加评述,对鲁迅的理想、事业、思想、性格等方面,进行了客观、中肯、朴实的写作,故事内容基本上都有史实根据。尊重历史,见证历史,旨在让历史昭示未来,让历史照亮未来!

革命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形式 干部培训 效果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1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形式的具体表现方式

教学形式的选择,应该既注重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和能力,又注重提高干部品德修养和传授新知识,同时还要综合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根据上述原则,大别山干部学院充分开发利用大别山地区的教学资源,坚持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着力开发课堂讲授、现场体验和社会实践特色课程,灵活运用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激情教学、情景教学、音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配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面演绎大别山革命史,让历史与现实血脉相通,让学员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

1.1现场教学

大别山干部学院第一批开发了18个现场教学点,以参观、听讲解的形式,让学员对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对革命先辈坚守信念、忠诚于党、服从大局、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有所感知,有所感悟。现场教学坚持寓理于情,寓理于史,把革命旧址旧居转化为新课堂,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生动教材,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箭厂河乡红田等重要地点,教师们的生动讲解和精彩点评,大大增强了培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2访谈教学

以“大别山红旗不倒”为主线,采取主持人与嘉宾访谈、问答的形式,讲述大别山革命故事,配合使用音频、视频、幻灯片等技术手段,帮助学员理解“大别山红旗不倒”的时代价值。教学内容新颖、真实,嘉宾的访谈朴实感人,使学员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让学员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得到感悟和启示,达到以史育人、以情动人的教学目的。其中大别山劲松――刘名榜,由主持人与大别山“红旗不倒”的标志性人物――刘名榜的小孙女刘小妹和四孙女婿张予川对话,讲述革命前辈刘名榜的感人事迹。大别山满门忠烈一家人,由主持人与大别山著名跳崖女烈士――晏春山的外孙黄德跃对话,讲述其一家6人参加革命、3人英勇牺牲的动人故事。

1.3体验教学

以“探寻红色足迹、接受群众教育”为主题,让学员体验革命情境,感悟革命精神;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实情,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提升工作本领。“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让学员感受革命艰辛,体验革命先辈坚定信念的高尚品格,培养团队精神。“走‘志仁小道’,听英雄故事,承先烈遗志,强党性修养”,让学员重走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首位县委书记――王志仁,当年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时所走的崎岖山路,将红色拓展训练与绿色生态体验有机结合,让学员在感受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坚持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的同时,领略大别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体验生态文明。“入农家,体民情,接地气”,安排学员入住农家,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实情,体验大别山民俗风情,增进群众感情。“跨越江淮岭,重走红军路”,组织学员到红十一军三十一师的驻扎地、战斗过的地方――江淮岭,体验红军的战斗生活,感受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领略长江、淮河分界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1.4红色故事会

以红军后代、烈士后人、将军子女为主讲人,真实讲述革命前辈的故事,使学员在故事中了解历史,在故事中感受精神。《爸爸的故事》,由开国中将范朝利的女儿,总医院普外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范西红讲述其父亲“反对向组织伸手、反对占公家便宜、反对搞特权”,从严要求自己,对亲属子女言传身教的感人故事。《群众、群众利益和共产党》,由开国中将吴先恩之子,《人民铁道》报社总编室原首席编辑、经济部原副主任、特刊部原副主任吴铁壁,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向大家讲述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关系。

1.5激情教学

又叫模拟破冰――红色国民大会,将学员分成三队,分别组成鄂豫皖根据地三大起义后成立的三支红军部队:红十一军31师、32师、33师,开展集体活动,让大家相互熟悉,消除陌生感,增强团队意识。唱红色歌曲,组织学员学唱大别山经典红歌,体验革命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情怀。

1.6音像教学

主要放映电影《五更寒》、纪录片《猛将传奇――和尚将军许世友》、纪录片《大别山的儿子》、电影《风雪大别山》、电影《挺进中原》等。

1.7情景再现

观看情景剧《红色大别山》,分序幕、唤醒、骨肉情、坚持、终章五个部分,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了吴焕先闹革命、周大娘用唯一的儿子救王树声、刘名榜坚持大别山游击斗争等历史故事,展现大别山革命历史,讴歌了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而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革命精神,让学员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和风土人情。

1.8课堂讲授

有六个精品课程:由开国上将李克农之孙、总政治部原政研室主任李凯成讲授《红色管理》(或《群众路线》),原中国人民总参宣传部研究员、红色理论知名专家王立华讲授《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与领导艺术》(或《的领导艺术》),信阳党史专家讲授《大别山革命史与大别山革命历史地位》和《大别山精神及其现代价值与启示》。

上述各类教学方式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生动直观,使学员多次身临其境,多方面感同身受,不间断地接受精神洗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

2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形式的特点及效果

2.1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形式的特点

2.1.1最大限度挖掘利用自身宝贵资源

在教学资源开发上,以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首府新县为中心,涉及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空间上覆盖大别山各个地区,时间上包揽大别山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教学资源体系,初步形成点线面网状分布的现场教学点新格局。为抢救大别山不同革命时期宝贵的革命资源,学院以现代传媒手段,采访健在的老红军、老干部,力求以大量的鲜活生动的史实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再现大别山革命重要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决策,切实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2.1.2因时因地,科学设置班次

在班次设置上,以短期培训、专题研究和小班教学为主,开设有3天、5天、7天等菜单式课程表,供不同学员选学;在培训对象上,既有党政干部,又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军队干部。大别山干部学院建设以来,已成功承接了省委党校市厅班、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总部班等65个班次,截止到2014年7月培训学员5000余名。培训效果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的肯定,特别是受到了学员的好评。

2.1.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专兼结合的方针,通过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全力实施“名师工程”计划。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大力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老将军、老红军及其子女,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层专家学者和新时期的先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开放的师资库。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知识更新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培养学院学科带头人。

2.2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形式产生的效果

大别山干部学院,以参观革命遗址、倾听红色故事、体验革命情境等鲜活的教学方法,将党性教育融入故事、情境、行为之中。这种尊重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学员们纷纷反映来到了这里,才读懂了“信念”两个字的内涵,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

从每期学员对教师的评测结果看,优秀率、满意率均在98%以上,学员对访谈式教学、现场教学印象深刻,评价很高,许多学员纷纷赋诗谈感想、感受。为了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给自己写一封书信,谈感想、谈体会、谋未来,使学员真正由阶段性学习向长期学习、个人受益向群体受益、院内培训向社会辐射的转变,得到了广大学员的积极响应和一致赞誉。

在访谈式教学和红色故事会中,无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无论是本县的,还是县外的;无论是厅级、处级,还是科级、一般干部,学员几乎无一人退场,更没有人交谈、走动。生动鲜活的教学形式,让党性教育深入人心。学员普遍认为所学知识能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有学员具体总结为活、新、真三个字:

“活”:一是授课不拘一地,授课地点涉及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几天时间里,辗转新县、光山、湖北红安,教学点上还有罗山何家冲红25军长征出发地、大悟县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等。二是不争论英雄人物所属地。在过去听讲课时,有时总争论英雄人物所属地。但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实事求是,视野宽广,共同缅怀、研究、弘扬大别山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相信这些对今后的宣传和影响都会有长远的意义。三是形式不限于课堂。多角度、多层面演绎大别山革命史,让历史与现实相通,让学员真懂,真信,真用。

“新”:有创新思维,敢于创造特色,创造品牌,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感染。访谈教学、红色故事会、“红色足迹”体验式教学、“入农家,体民情,接地气”体察式教学等,创造了品牌课程,增添了吸引力。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近代中国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中山学社

苏区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