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范文第1篇

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室内装饰装修的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一、新技术应用

1、凡是柱子钢筋Φ14以上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以节省钢筋用量,亦可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我公司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了套筒掠压连接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敲乱凿。

4、室内电线套管优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PVC管材,室内排水管宜选用隔音标准不低于同类的UPVC管材。

5、在砼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的和提高砼的耐久性,现浇板采用胶合板,减少拼缝和漏浆,提高屋地面自防水能力。

6、积极选用防水新技术,做好节点处理。

7、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屋地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二、新工艺应用

1、砖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筑法施工。

2、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各楼层、梁、板、柱砼一次浇捣成型,减少了主体结构砼施工缝的留设,确保了砼的施工质量。

3、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4、砂浆抹面时砼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5、地面以及墙面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

三、新材料采用

1、排水管道使用UPVC管材,电线穿管采用PVC管材。

2、在有厨房房间、厕所内所在的地面,加做一层M15水泥防水剂(卫生间还需刷沥青玛蹄脂),能保证闭水试验合格后做装修面层。

3、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砼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少剂,早强剂等外加剂,使砼早期强度提前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

4、窗台、楼梯梁滴水线建议使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既能确保施工质量,又减少了施工工序。

5、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四、新生设备运用

1、设竖向电渣压力焊机5台。

2、设水准仪、经纬仪各二台。

3、采用十件装型的工程质量监测工具。

五、特殊技术需要的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方能确保某些特殊工艺的施工质量。

(一)、砼温度监控

砼浇筑之前,为准确掌握砼内部的温度升降情况,在底板中心轴线沿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从表面到中心多个部位设置测温点,每个测点垂直方向布置3-5个温度传感器。为正确地了解砼内部温度变化状况,本公司拟选用智能温度巡检仪进行测温控制,以便确切测得不同深处内部砼的温度升降情况,信息及时反馈。智能温度巡检仪测温时以6min为一个采样周期,每一小时打印温度参数表一次以供备查。当再现超过控制温度时,应立即报告并增加保温措施。

(二)、砼防裂措施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高强砼若不采取特殊技术措施,砼很容易发生开裂现象,针对本工程特点,为确保高强砼不产生裂缝,特采取以下措施:

1、高强砼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砼的收缩,一旦收缩应力大于砼的抗拉强度,必然造成砼的开裂,为减少和防止混凝土的开裂,首先,应注意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避免使用高标号的水泥。

(2)尽量降低砼浆量体积,增加粗骨料用量。

(3)采用合理的外加剂,如减少剂、微膨胀剂等,以降低高强砼的用水量。

(4)掺入I级磨细粉煤灰,改善各易性,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值的出现,以利于砼的养护工作。

(5)要求砼搅拌站的配制高强砼前,提交书面的砼配制及试验方案,同时施工单位指派专人对商品砼站的原材料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

2、防止高强砼裂缝施工技术措施:

(1)所有高强砼均采用高频振捣器进行振捣,分层与布点合理,避免欠振和过振,墙柱均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钢筋密集的地方先插入高频或小口径的振动棒,然后50cm一层,分层铺设砼,振动器插入间距不大于400cm,插入下层砼50mm左右,振捣表面以刚出现泛浆这度,以免构件表面水泥浆过厚。

(2)采取二次振捣和二次压面,减少硬化前后的裂缝,二次振捣开始时间一般为

3小时/次左右。

(3)加强养护,为防止砼早期失水,成型后立即覆盖,在强度达5-10Mpa时(约16-20小时)砼表面即开始包裹塑料布并覆盖草包养护,要求草包的湿度达到100%,墙体和柱子拆模后,悬挂麻袋片,浇水养护十四昼夜,这样既可以避免内部失水,又可以降低砼内外温差,且有利于部分外加剂在高湿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

(4)在浇筑砼前,制定严密的现场施工措施,各项操作细则,加强技术交底、检查和监控制度。

(建立砼施工日志,对原材料浇筑情况、人员班组、部位、气象条件做好记录,作为分析问题的原始依据。

3、防止高强砼裂缝的设计措施:

建议设计适当增加直径较小,间距较密的构造钢筋,以抵抗高强砼的收缩及温度应力。

(三)、结构转换梁的施工

因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一些特殊性,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方能确保某些特殊工艺的施工质量,如梁柱节点处非等强度砼的施工措施等。

本工程主体梁、柱间的标号不同,针对以上设计,通常做法是采取柱子与梁分别浇筑的办法,采用以上办法,梁柱节点处很容易出现裂缝,为确保该部位的施工质量,拟采用以下特殊措施:

1、节点处的砼实行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浇高等级砼,后浇低等级砼,在高低等级砼的交接处,设置金属丝网,以便操作者控制浇筑范围。节点施工缝处理严格按设计要求。

2、实际施工时,根据砼的强度、浇筑顺序、终凝时间等因素经过计算确定,避免随意性。砼浇筑前,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使得每个管理者和操作者都明确自已的职责,有哪些技术和质量要求,做到人人清楚,个个明白。施工当中,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和交班人进行手把手的交接,把上一班的注意事项向下一班交代清楚,防止因工人操作失误,影响质量。砼浇筑时,加强通讯联系,在砼浇筑过程中,前方和后方,楼上和地面全部用对讲机联络,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确保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的砼施工。

六、施工技术质量制度

(一)、技术质量交底制

1、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技术安全措施、施工方法、材料性质、质量标准、工程变更及其他注意事项。

2、技术质量交底贯彻逐级交底的原则:

由公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交底直至班组。

3、技术质量交底的要求:

(1)各级交底工作应做到有书面记录,接受交底人(包括班组长)应有签字,并列入技术检查资料。

(2)交底工作应及时进行,交底内容应有针对性,交底任务应明确。

4、各施工操作班组员接受任务后,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各项规定和质量要求进行作业。如因交底错误而发生的质量事故,由交底者负责,如因不执行交底要求而发生质量事故,由班组负责。

5、有关技术质量交底未详细,任务不明确,操作班组有权暂不接受安排,直到清楚后再接任务。

(二)、质量检查制度

1、质量检查应贯彻施工操作班组自检,项目部巡回检查,公司质安科月检。

2、质量检查应采取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班检查相结合形式进行。

3、质量检查主要内容:

(1)操作前的准备检查。检查材料、用具、机械的配合,原材料的规格,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检查是否按技术质量交底要求操作,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发现违章立即停止。

(3)收工前的产品检查。检查当天完成的产品,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到边检查边提出纠正改进措施,使产品能符合标准。

(4)各工序、各工种交接互检。每个单位工程相互联系的工种必须由施工员、质量员等做好牵线,经处理整改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有关专项检查。根据施工形象进度、环境、气候变化等不同情况,必要时应采取特定的专项检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

(6)产品(成品)的技术检查,单位工程的主要技术检查工作。如定位标高、轴线、灰线加大样等,必须由施工员会同质量员进行检查,复查后要有文字会签,列入技术资料档案。构件、门窗的外形、尺寸、规格、型号和试验数据是否齐全、正确,必须由厂技术负责人会同质量员进行检查,复查后作好记录会签,列入技术资料档案。

(7)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查、订购各种材料时,必须按计划规定的规格、质量采购,外加工的成品、半成品、预制构件、门窗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经检查合格,才准进场,同时应按指定地点,分规格集中堆放,严禁使用材质不明、不合格或无质量合格证,无试验报告的原料、成品、半成品。

(8)单位工程技术资料检查。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单位工程的质量综合评定,为此对技术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对于保证资料中的原材料试验、焊接试验、砼、砂浆试块强度评定等必须做到及时完整,试验数据准确有效,对于工程应涉及的其他技术资料整理,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4、各级各项检查必须按标准要求进行,并做好书面记录,及时提出质量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同时根据质量评分,作出奖罚。

(三)、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凡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项目,必须在隐蔽进行前检查验收,施工员、质量员等应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检站单位代、表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盖章,做好记录。

2、在隐蔽工程验收中,如发现与设计图纸或变更要求、技术资料或质量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处理整改后,再作二次验收,当确认合格经填写质量情况和变更资料等,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盖章后,方准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隐蔽工程验收时,应详细填写被验收的分部、分项工程、被验收的部位和轴线、标高、规格和数量,如有必要应画出简图或说明,检查意见栏内不得使用“基本符合”等不肯定用语,亦不能无检查意见。

4、隐蔽工程验收单份数可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等实际情况复制,要求字迹清楚、内容齐全有效,签证手续齐全。

(四)、技术复核制

技术复核是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自行检查复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发生的一项有效的重要的技术管理制度。

1、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基础的灰线、柱基的定位、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楼梯、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等。

2、技术复核要求

(1)技术复核一般由现场施工员和班组自复后,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会同工区(队)技监员一道进行复核,对重大的、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技术复核项目,并应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复核。

(2)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复核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如在技术复核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纠正,并在纠正后,再进行复核,未经技术复核合格者,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技术复核后,立即填写自复记录和复核意见,自复和复核人员均在复核单上签名。

(五)、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措施

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项目部设专职资料档案员专职管理,按公司要求标准和工程要求进行工程档案归档。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分为施工技术资料档案和竣工技术资料档案以及经营、管理、核算资料档案。

1、认真熟悉审查图纸,正确贯彻按图施工原则,土建安装必须组织共同会审,以解决图纸错漏及交接部分的矛盾,合理解决材料代用问题,认真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并及时整理会签存档。

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凡工程变更及材料代用一律由设计院发正式变更通知单及材料代用证明书。

3、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技术问题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

4、施工组应有专人组织负责测量,对标高及主要轴线统一由测量小组测设并做出标记。土建安装均统一标高轴线施工,施工中做好阶段观测记录。

5、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无质保书或产品合格证书及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场。

6、建立岗位责任制,主要工种实行样板挂牌制按工艺施工。

7、加强对自拌砼和砼输送的质量控制管理,加强对砼的坍落度,运输时间及浇捣时的质量控制。

8、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土建、木工及钢筋翻样工作,对主要部位和复杂部位必须先翻样,后施工。

9、加强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施工组成立质量监督小组,以专业检查为主,同时展开自检互检和工序交验工作,特别应加强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

10随时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及时收集工程技术资料,统一归档。

11、加强成品保护,设专人制定专门措施,做好成品保护管理工作。

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新技术新工艺范文第2篇

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好园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园林工程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从而不断促进园林工程建设。基于此,分析园林工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探究其应用途径。

关键词:

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园林工程建设,因而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因此,生态化、低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园林工程建设。

一、园林工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一)网络图技术

网络图技术是以流水施工为基础的作业方式,即将不同的施工类型分成若干个施工段,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同时进行施工,这能够使得在同一时间进行平行施工进而实现无缝对接。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省施工时间,而且能够在加强施工连续性的基础上把握整体的施工进度。实际上,网络图技术将整个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工工序、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等都是系统中的构成要素,网络图技术将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园林工程建设,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人力资源和施工设备利用效率。因而,网络图技术能够更好地调动积极因素和更加利于现今园林工程管理。

(二)铺地技术

园林道路建设是园林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园林道路不仅起到美化园林和提高园林格调的作用,而且作为园林工程中的基础建设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因而,园林道路建设应当达到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园林工程中的道路施工工艺具有新的突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真空吸收工艺。在园林道路施工中应用真空吸收工艺即在真空负压的情况下进行脱水,改变了混凝土物理性能,从而增强路面混凝土的紧实程度,能够有效处理混凝土强度与使用时间的矛盾。真空吸收工艺的运用不仅能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养护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路面工程施工效率,使得路面能在短期内投入使用。

(三)GRC和FRP塑山技术

短线强化水泥(GRC)和玻璃纤维强化树脂(FPR)作为一种新型的塑山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假山、瀑布和雕塑。不同于利用钢、砖骨架进行塑山存在易裂和褪色的问题,GRC和FRP具有轻便、廉价、耐用和造型塑造性强的优点,其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塑山技术的缺陷。GRC和FRP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设计,从而达到石块定位和设计创新的目标。此外,由于这两种塑山材料运输方便和分隔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其广泛地应用于园林工程建设中,为园林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一)改良设计

设计对实际的生产施工影响重大,园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哪种设计都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施工,从而达到所需的设计效果。现今的园林工程设计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如在园林工程中经常利用CAD进行工程平面处理,进一步使得工程设计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利用3DMax进行立体建模,使得整个工程设计更加立体;利用Photoshop对立体模型进行染色。

(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首先应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设计,如假山、瀑布、植物和建筑等都应结合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设计。在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时应当灵活地应用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比如在平地中施工建设假山等景观可以利用GRC技术。与此同时,在多样灵活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应当注重对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园林工程建筑水平。

(三)重视科学配置资源和后期养护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进行空间上和整体的资源配置。一是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需求,合理安排建筑、假山和植物等的区域位置,从而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效果。二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景观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对于园林设计建设完后应当注重园林的后期保养。首先,园林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和假山等维护周期较长,从施工设计起到施工完结后,园林工程都需要不断地管理养护。因而,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技术实现园林的管护。例如,病虫防护技术、修剪整形技术和更新改造技术等的运用。

三、结语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针对其实际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更加完善和贴切实际需要。园林工程建设主要的目的是绿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味,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休闲舒适的地方环境,从而不断地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不仅应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与施工需要,而且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进行优化运用,从而提升园林自身的应用价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成波.新技术、新工艺与园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2076,2072.

[2]李熹.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6):182-183.

新技术新工艺范文第3篇

1.绿化混凝土技术

绿化混凝土技术与堆石混凝土技术有很大差别,绿色混凝土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防护部位。绿色混凝土技术打破以往用混凝土为原料防护水利工程的做法,因为绿色混凝土技术是将绿色植物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在水利工程中。其技术实施的方法是以碎石、废渣等作为混凝土基本原料并在其中掺入高分子材料,制成较大一些的砖块,并在上面预留适合种植植物的孔,在其中加入肥料和土壤,将植物种植在孔中,把种有植物的混凝土砖块搭建在水利工程的防护部位。绿色混凝土技术中的植物的根系传过砌砖扎根到泥土中,植物更好的生长。促使水利工程的强度高、植物的覆盖率高,抗洪作用非常强,有效的保护水利工程的质量。此项技术是一种环保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2.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主要是膨润土防水毯的应用。膨润土防水毯是防水工程中一项新创,是由新型复合防水材料制成,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用于防水效果非常良好、。鹏润土防水毯是以膨润土和土木植物为主要材料将膨润土均匀的覆盖在织布层与非织布层之间,在对织物进行编制,将鹏润土与织布固定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在制造过程中保证整个防水毯上膨润土重量均匀。膨化土防水毯具有的优点有不会污染环境,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效率快。施工要求低适合应用水利工程中。然而,鹏润土防水毯施工过程中注意将其放置在土层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防水指数。

3.长距离输水系统水利过渡过程计算

对于水利工程中需要长距离输水系统的部分进行的过渡过程计算,从客观的角度对水利工程中的供水工程建设的计算,已达到缩短工期同时工程质量保证的目的。通过对水利工程长距离输水系统进行水利过渡过程的计算确定如何建设水利工最为合理,降低可能对水利工程造成危害。数据的准确性能够更有说服力,促使施工责任人综合分析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泵的类型、调压实施等最佳的运行方案,从而提供高整个水利工程质量和有效的节约工程造价。

二、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是实例分析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促使水利工程更好的控制和治理地表水及地下水。本文将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的建设为例,具体的分析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位于淮河、里运河、老通扬运河交汇处。此次水利工程建设中有效的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善以往、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存在的问题。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具体应用有:

1.采用先进的水力模型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的建设需要注重水泵的应用和使用过程中周围水力的作用。对此采用水力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及计算相关的作用力,从而有计划的建设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采用的是TJ05—ZL-01水力模型。此种水利模型是新推出的一种技术,经过专家鉴定,目前国内处于比较领先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利模型具体分析水利工程水泵的周围作用力,以原水泵作为基础。原水泵叶轮的直径为D=2.00m,转速为n=250.0r/min,应用TJ05—ZL-01水力模型进行换算原水泵效率值采用的公式为nDDn,确定效率值为500kW。根据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的实际需要,分析进水条件、使用条件等,经过综合分析后确定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需要应用水泵为叶轮直径为2.00m,转速为214.3r/min,的水泵。同时根据水泵特征杨程下的主要参照表1具体的计算水泵轴承抽水的效率,确定水泵使用的电功率。在此基础上确定水泵的轴承的效率应用公式N9.81QH/,既最终得出水泵的轴承效率。确定水泵的使用功率的同时,需要明确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的变频发电技术。此项工程是以抽水为主,采用最佳的变频发电技术将会大大的提高整个工程运作效率。

常见的变频发电的方式有同转速运行方式、变转速运行方式、变极降速运行方式、变频运行方式,在针对第三抽水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两种实施方案。方案1:以原水泵机组为基础,变换成频率增倍的变频变速。抽水工况使用的电能为1,600kW,功率为28P,转动的频率为50Hz,电压为6kV;发电工况使用电能为400kW,功率为56P,转动的频率为25Hz,电压为6.3kV。方案2:采用反转发电的模式,将抽水发电两种工况变换成级数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变频变速。其中抽水工况中电能为1,600kW,功率为28P,转动的频率为50Hz,电压为6kV;发电工况中电能为450kW,功率为28P,转动的频率为25Hz,电压为3kV。将两个方案进行计算,从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采用第二个方案更为适合。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在确定水泵的使用标准后针对相关的设施建设采用堆石混凝土建工程底部需要巩固的部位,有效的增强工程的稳定性、坚固性、减缓工程老化的程度。

2.水泵部件采用新工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主要建设是抽水站,而抽水站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水泵。对此为保证水泵能够持久的应用,采用新技术对水泵部件进行处理,提高整个水泵的功能。针对水泵的叶片采用适当数显三坐标测量其表面的程度,并将其改善,降低叶片的摩擦力,提高水利性能;为保证水泵的密实性采用“”型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从而提高水泵密封的紧实度,避免水流入水泵,使水泵生锈降低工作效率。水泵各个部位采用最为先进的习技术增强水泵的性能。实现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第三抽水站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三、结束语

新技术新工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T型梁;制梁;新工艺;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U21 文献标识码:A

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上部构造较多采用预制安装方案施工,T型梁预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桥梁的使用效果。然而传统的制梁技术,工艺制造出的梁技术要求高,因此在铁路T型梁的预制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梁腹侧表面、T型梁端头锚固截面有蜂窝、麻面现象,模板拼缝处有“错台”,个别梁有“跑模”现象,T型梁翼板顶面板收缩裂缝较多,T型梁顶面混凝土板表面高低不平,外形尺寸偏差、梁顶板混凝土太薄等质量问题,而且制作工期较长,使桥梁生产不能程序化、标准化。因此加强铁路T型梁新技术、新工艺制梁的研究至关重要,对于加快工程进度,减少人力物力浪费,保证铁路T型梁内在质量意义重大。

1铁路T型梁主要制作工艺

一般来说铁路T型梁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台座制作及模板安装、钢束、预应力孔道制作及安装以及钢筋与预埋件安装和混凝土浇注与养生,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各个施工工艺流程,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1.1 台座制作及模板安装

台座、模板制作及安装是T型梁预制工艺最重要的工序。台座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台座长度以最长梁长制作,两端有活动底板。当台座两侧宽度较小时,会影响后续的拆模等工艺流程。模板一般采用成套定定制的钢模。在使用这种模时,一定要做到准确的定位,牢固紧密的安装。这样制得的梁整体性、联结性差,而且拆模后梁体外表仍然比较粗糙,外观尺寸误差比较大。

1.2 钢束、预应力孔道制作及安装

制作预应力钢筋应根据最长梁长,根据计算长度、工作长度和原材料试验数据确定下料长度,梁体预应力孔道成型采用橡胶管抽拔成孔。

1.3 钢筋与预埋件安装和混凝土浇注与养生

T型梁的钢筋和预埋件安装需严格注意以下几点:由于梁长的差别,在梁的横隔板钢筋安装前,需要进行计算,以实现精确定位,避免架梁后横隔板错位;翼缘板钢筋安装前要先立模,然后安装,安装时要在翼缘板上精确划线,来控制翼缘板的钢筋间距,按设计尺寸安装边梁外侧翼缘板钢筋;预埋件的埋放工作在浇注前应做好、横坡调整装置提前设置好及各类钢筋的定位和补强工作要安排妥当。混凝土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T型梁梁体的强度、弹性模量压缩量等性征。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拌制、浇注以及养护对于铁路T型梁质量的保证非常重要。对于混凝土浇注和养生传统的做法是直接将其在自然条件下晾晒。按照一般正常速度,混凝土浇筑后,在自然条件下晾晒,要等到7、8d后混凝土才能达到一定强度,这样混凝土凝固速度慢,进而影响工期。

2铁路T型梁制作新工艺、新技术

鉴于传统制梁方法的缺陷和限制,目前发展了一些新的制梁方法和技术,对于保证T型梁质量,加快预制速度,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1 蒸汽养生制梁法

制作一片T型梁首先要做T型梁预制台座,然后进行钢筋骨架,模板安装等,前面一切都准备就绪就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要压浆、封端。但这些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T型梁的制作过程,传统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在自然条件下晾晒,而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现在制梁新技术、新工艺则是利用蒸汽养生工艺。

(1)自动温控养护技术:采用成套蒸汽养护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节蒸汽供应,实现全过程实时量测、控制蒸养环境温度,有效解决了纵横向“温度差”的问题。

(2)形成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蒸养工艺:一方面按照蒸养工艺曲线的要求实现静停、升温、恒温、降温等阶段,记录梁体整个蒸养过程的温度实际情况,形成记录曲线,可以大幅度提高梁体养护质量,缩短T型梁养护时间。

(3)自行滑动式蒸汽养护棚罩:自行滑动式蒸汽养护棚罩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移动方便快捷,能够为自动温控养护的顺利实施提供工装保障。

据统计,采取自然养生的方法,每个台座每3~4天平均仅能生产1片梁,而采用蒸汽养生的方法,每个台座每2天平能生产1片梁,生产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也为铁路桥梁建设的提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梁场为确保某应急工程建设如期完工,就采用蒸汽养护工艺制梁提高T型梁的生产速度,从而保障了工程如期完工。

2.2 整体制梁法

在T型梁制作过程中,目前发展了一种整体制梁法,即在整体式绑扎台座上绑扎钢筋、并进行整体式拆、立模板法制作施工,比传统的分体式拆、立模板法、分体式绑扎法制作速度更快,而且这样制得的T型梁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联结性更强,即使拆模后梁体外表仍然比较光洁,外观尺寸误差相当小。

目前对于以往很多铁路T型梁的制作中,模板都采用了分扇式制作,螺栓连接安装的方式,每块钢模长度与T型梁两个横隔板间距等同,就不可避免出现模板接缝漏浆,混凝土错台,有混凝土拼缝的现象。若采用箱梁模板的立拆模式,模板采用轨道配合油顶整体安、拆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施工功效,同时可以保证T型梁预制的外观质量,减少T型梁混凝土施工的常规弊病。

2.3 T型梁制梁新工序

除了新工艺对于加快T型梁制作速度,保证其内在质量意义重大,有时通过优化工序组合和资源配置,也可以充分压缩制梁关键线路各工序时间,达到快速制梁的目的,实现铁路T型梁的集约化生产。

(1)T型梁封端:将封锚段轮廓混凝土和预制梁体一起浇筑,张拉完成后采用挡板封闭便可直接浇筑封锚段混凝土。此方法快捷方便,在保证梁体内外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以往梁体拆模张拉完毕后再立封锚段模板,施工较为烦琐,且封锚段混凝土浇筑易产生漏浆的问题。

(2)混凝土工序:合理配置混凝土拌合、运输及灌注设备,缩小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结语

铁路T型梁新技术、新工艺日趋成熟,它与传统的制梁方法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大缩短了施工制梁时间,保障T型梁能够按时完成;制梁灵活,尤其是工期有大的调整时能迅速增加要素配置,确保上期目标的实现;能够培养出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流水作业施工,工人重复上作,技术熟练,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在铁路T型梁的预制过程中,针对工程设计工期紧、质量和环保要求严、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强化安全、质量、环保措施,优化施组,科学施工,只有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组织科技攻关组搞科技创新,才能确保施工安全,节约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张雪松,李博,孙淑红,等.优质曲线T型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手册[M].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张少锋.客运专线箱梁预制质量控制要点[J].铁道标准设计,2007(6).

[5]王治斌.客运专线箱梁预制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05(2).

新技术新工艺范文第5篇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进行纠正说明以及总结评价,从而保证学生所讲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除了专业问题外,每位学生要发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其他学生要进行提问,使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及科学素养。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此次任务完成中的表现,对目标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

二、立体式教学法的应用

立体式教学法旨在保障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经过对三届选修冶金工程新工艺及新技术课程的研究生进行的对比实验教学,选取72名无显著差异的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立体式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对于拓展视野的帮助

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以开阔的眼界来观察与研究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研究生不能沉浸在周围的小环境下,需要放眼世界,从更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立体式教学法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但仍有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无助于拓展学生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教师所设置的任务所包含知识面还不够广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查找资料的途径比较局限,文献查阅能力有待提高;(3)教师应当收集一些学生收集能力范围之外的有用信息教授学生,从而起到引领作用;(4)各个学生在讲述自己所准备的材料过程中,因为个人表达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差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2.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23%的学生认为,该课堂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效,44%的学生认为该方法是有效的,完全认同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也有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1)受大纲对于课程内容规定的限制,课程内容涉及面仍显较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授课内容的改进,强调交叉融合。(2)交流不足,学生们还没有完全适应该教学法,课堂上稍显怯懦,同时,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这种新型教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消除“填鸭式”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往往在点评过程中,进行了某些灌输,对学生们的思考有些束缚。在立体式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邀请某些冶金领域知名教授前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们开展对话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胆量,同时,也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3.对于提高科研能力的帮助

良好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包括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的能力等。研究发现,仅有2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这说明,就培养学生科研素养而言,该教学法仍需适当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同时仍有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没有帮助。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这需要教师融理论教学于实际之中,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以及运用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过程中,科研方法方面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强,也就是增加方法论方面的内容,教授学生科学思考及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4.知识收获方面

对研究生而言,重在能力及方法的学习,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也必不可少,只是与本科生相比,所获得的知识应更加前沿,更加接近实际。通过调查发现,有20%的学生认为,通过该教学法,其所获取的知识量一般,更有5%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通过该教学法获取更为丰富的前沿知识。鉴于此,在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时,应着重注意:(1)注重价值引导,强调知识的作用,诱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2)注意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课程学习为科研服务,在科研活动中又获取新知的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相关期刊更多

电信网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信息产业部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信息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