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

新技术

新技术

新技术范文第1篇

2014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73.4亿元和197.2亿元,分别实现了9.5%和19.3%的增长,总量均居全省第一。石家庄市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了多个第一,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量和增加值利润率均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居全省第一;民营经济综合指标排位居全省第一。但应看到,石家庄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薄弱环节的关键仍然体现在科技创新投入的不足上,主要有政府和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投入上不够,金融方面力度支持不够。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科技投入体制对于提升石家庄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因此,政府要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为企业获得国家、省创新基金(资金)提供保障;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严密组织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落实“石家庄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政策,提高“石家庄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额度,向协作银行争取放大授信额度。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作为质押贷款服务,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引导企业投入民间资本。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与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辩证施策,挖潜增效,紧抓项目不放松,千方百计稳增长,持之以恒促转型,扭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挑重担、作贡献。

2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石家庄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发展,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科技活动人员的规模增长缓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水平;二是如何能够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干事创业谋发展。其实质就是关于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的两个问题,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前提和基础是怎样留住人才,最根本的还是如何激励人才。因此,石家庄市首先必须要尊重人才,具有人才首位意识,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现有人才的福利待遇,使其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从而为能成为石家庄市的一名科技人员感到自豪。据资料显示,石家庄市在平均工资和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上均不具备竞争力,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留住人才很重要,吸纳科技人才和引进“对口型”人才最重要。根据科技创新的特点结合石家庄市科技进步的环境、优势、领域、行业等综合考量,新能源、创意产业、高效农业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所以,这些方面的人才是重点的引进对象。另外,在科技管理、信息技术与资本运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也是重点引进对象,特别是确实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尖端创业创新的领军人才。大力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积极落实企业各项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政策,为领军人物、团队创新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科技领军人物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力。积极推动企业与院士对接,积极建设院士工作站,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为推动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3加强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和创新

体系完善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围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引导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技术转移和受益的主体,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加快产学研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环境,有效落实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石家庄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十条措施》。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创新型县(市)考核机制,制定《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考核办法》,对县市区进行考核,分中部、东部、西部对各县(市)区进行了考核和排队,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石家庄市重点产业发展和国家、省产业发展战略紧密衔接起来,通过实施国家、省重大项目和市“九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生物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大传统产业嫁接改造力度,推动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工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加快科技惠民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众。

4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新技术范文第2篇

2.信息动态

3.超硬刀具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余东满,高志华,李晓静,王笛,YUDongman,GAOZhihua,LIXiaojing,WANGDi

4.械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苏嘉玲,SUJialing

5.手动大直径钢管内壁修磨机崔洋,徐金凤,CUIYang,XUJinfeng

6.PYB1200圆锥破碎机参数优化任海,董为民,陈洪,RENHai,DONGWeiming,CHENHong

7.单相流气体管道清管模型研究概况陈禹汀,沈炳耘,刘翀,CHENYuting,SHENBingyun,LIUChong

8.基于有限元车床横梁结构的仿真分析胡世军,付荣凯,郭超,高长松,HUShijun,FURongkai,GUOChao,GAOChangsong

9.基于Pro/E和MasterCAM的注射模CAD/CAM应用研究付士军,朱院院,FUShijun,ZHUYuanyuan

10.卷簧机液压系统设计郜立焕,李言芝,唐晓阳,张吉浩,杨阳,GAOLihuan,LIYanzhi,TANGXiaoyang,ZHANGJihao,YANGYang

11.薄壁类零件车削加工工艺方法王建中,陈陆帮,WANGJianzhong,CHENLubang

12.650t/h桥式卸船机卷筒装置故障分析及其改进措施李宪晔,程从山,杨文武,李江,LIXianye,CHENGCongshan,YANGWenwu,LIJiang

13.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张子才,龚争理,黄良沛,王少力,ZHANGZicai,GONGZhengli,HUANGLiangpei,WANGShaoli

14.汽轮机油压力液位检测任乐猛,程广振,RENLemeng,CHENGGuangzhen

15.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项目制造ERP成本核算应用研究赵欣欣,杨维平,ZHAOXinxin,YANGWeiping

16.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沈晓伟,SHENXiaowei

17.基于VBA包装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图库的开发毛文武,李光霞,周顺,史伟,元杰,MAOWenwu,LIGuangxia,ZHOUShun,SHIWei,YUANJie

18.基于OFRG装配模型零件尺寸标注模式的分析方法樊忠和,FANZhonghe

19.尿素添加量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刘露露,杜娟敏,孙文周,LIULulu,DUJuanmin,SUNWenzhou

20.单搭自冲铆接头谐响应分析董标,何晓聪,张文斌,DONGBiao,HEXiaocong,ZHANGWenbin

21.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头研究进展汪苏,沈忠睿,WANGSu,SHENZhongrui

22.铝合金材料腐蚀损伤动力学规律研究张福高,叶彬,高艳军,ZHANGFugao,YEBin,GAOYanjun

23.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张国政,吕栋腾,吴治明,ZHANGGuozheng,LVDongteng,WUZhiming

24.热处理在产品加工中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王新杰,李伟,WANGXinjie,LIWei

25.封端聚醚胺单组份聚脲树脂的研究王新春,郑天亮,WANGXinchun,ZHENGTianliang

26.磁场结合时效处理对AZ91D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冯志宽,FENGZhikuan

27.镁合金半固态触变压铸技术研究现状黄晓锋,胥林营,陈建波,陈娟娟,冯凯,HUANGXiaofeng,XULinying,CHENJianbo,CHENJuanjuan,FENGKai

28.超快冷终冷温度对重加热后9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田国平,程知松,武会宾,张坤,刘学利,TIANGuoping,CHENGZhisong,WUHuibin,ZHANGKun,LIUXueli

29.提高裂解气压缩机长周期运行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康龙,胡珊珊,任丽娜,KANGlong,HUShanshan,RENLina

30.GFRP与混凝土在有缺陷粘结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艾军,王艳晗,刘芳,AIJun,WANGYanhan,LIUFang

31.电装产品质量的工艺研究尤永峰,YOUYongfeng

32.30CrMnSiA尾杆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朱晓英,庄明辉,王连义,钱晓亮,ZHUXiaoying,ZHUANGMinghui,WANGLianyi,QIANXiaoliang

33.板料数控柔性成形工艺在新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杨海元,杜彬,YANGHaiyuan,DUBin

34.片式元件无铅手工焊工艺研究韩飞,常健,焦向杰,HANFei,CHANGJian,JIAOXiangjie

35.射频阻抗技术在油罐剖面监测中的应用郭有胜,张欲立,孟凡军,GUOYousheng,ZHANGYuli,MENGFanjun

36.火炮身管精密加工与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李琳琳,张欲立,徐恒秋,常东,张宏光,杨玉华,郭有胜,LILinlin,ZHANGYuli,XUHengqiu,CHANGDong,ZHANGHongguang,YANGYuhua,GUOYousheng

37.ProCAST仿真技术在铸钢件缺陷预测上的探讨与应用赵富,赵银虎,刘斌,贾冬生,ZHAOFu,ZHAOYinhu,LIUBin,JIADongsheng

38.端联器精密成形工艺研究马涛,刘斌,林海,MATao,LIUBin,LINHai

39.强化国防科技成果在宁波转化的路径与对策建议余艳,乌仁娜,YUYan,WURenna

1.第十讲数控铣床编程型腔零件解析文长安,张路,余英良

2.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淤积机理及减淤措施研究徐存东,崔晓艳,王小振,XUCundong,CUIXiaoyan,WANGXiaozhen

3.Φ400全自动管端定径机生产线的研制史亚臣,孙海滨,周立兵,SHIYachen,SUNHaibin,ZHOULibing

4.六工位机械手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分析吴淼,WUMiao

5.MQL技术在内排屑深孔钻削加工中的应用李通,彭海,LITong,PENGHai

6.基于逐步回归算法的逆向造型研究徐晓栋,龚玉玲,XUXiaodong,GONGYuling

7.三角形螺纹在数控车床上的加工及分析丰飞,FENGFei

8.高压喷嘴几何参数对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宋琳,索双富,黄伟峰,李永健,SONGLin,SUOShuangfu,HUANGWeifeng,LIYongjian

9.新型螺旋玻璃管自动弯管机的设计宋云峰,SONGYunfeng

10.桥式起重机纠偏控制策略的研究刘瑾,李兴根,LIUJin,LIXinggen

11.多楔带传动系统带横向振动计算方法及优化控制张智,上官文斌,ZHANGZhi,SHANGGUANWenbin

12.基于FLUENT的直管气体输送参数的研究伍雁,高家荣,胡永鹏,WUYan,GAOJiarong,HUYongpeng

13.喉管对微泡发生器流场影响的仿真研究喻学宁,李浙昆,熊艳,YUXuening,LIZhekun,XIONGYan

14.圆盘形凸轮机构及其优化设计孙永峰,张海兵,金之椰,SUNYongfeng,ZHANGHaibing,JINZhiye

15.低温冷风深孔加工中雾化器分析苏小玉,SUXiaoyu

16.新技术新工艺 砂轮磨损对球头立铣刀刃形的影响翟光新,赵先峰,吕卫卫,ZHAIGuangxin,ZHAOXianfeng,LVWeiwei

17.基于参数优化下矿井提升机减振问题的研究刘双,许行之,段丽英,LIUShuang,XUXingzhi,DUANLiying

18.球磨机系列化设计中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的应用李斌,董为民,LIBin,DONGWeimin

19.制造业信息化综合集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沈克,郭彪,刘延辉,张洪威,付淑芳,谷月,SHENKe,GUOBiao,LIUYanhui,ZHANGHongwei,FUShufang,GUYue

20.CAD快速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技巧徐亚娥,XUYae

21.信息动态

22.电火花特种加工技术及应用王宏霞,朱芬芳,吴燕华,WANGHongxia,ZHUFenfang,WUYanhua

23.辉光离子氧氮化工艺提高27SiMn材料表面耐磨蚀性能对比研究李春英,LIChunying

24.热作模具钢的选用及其技术发展探析窦涛,张培训,DOUTao,ZHANGPeixun

25.密封试验夹具橡胶圈压量设计试验研究王海军,WANGHaijun

26.纳米TiO2自清洁材料的研究进展刘太奇,操彬彬,王晨,LIUTaiqi,CAOBinbin,WANGChen

27.偏心轴的强韧化处理工艺郭晓红,GUOXiaohongHtTp://

28.316不锈钢材料的统计热疲劳模型朱训智,何晓聪,高山凤,ZHUXunzhi,HEXiaocong,GAOShanfeng

29.基于DSP控制的CCAS溶解氧控制系统李军生,LIJunsheng

30.超长芯轴热处理及校正工艺试验研究白树全,高美兰,BAIShuquan,GAOMeilan

31.绿色电镀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韩方丁,王方刚,李家柱,HANFanding,WANGFanggang,LIJiazhu

32.工艺参数对激光合金化层裂纹的影响李艳丽,黄旭仁,范兴,LIYanli,HUANGXuren,FANXing

33.超磁致伸缩薄膜悬臂梁的非线性振动特性试验研究刘巍,刘双军,王福吉,贾振元,LIUWei,LIUShuangjun,WANGFuji,JIAZhenyuan

34.微小金属管壳的引伸成型技术研究洪智敏,陈敏慧,魏宗升,郑挺军,HONGZhimin,CHENMinhui,WEIZongsheng,ZHENGTingjun

35.U形截面半环件冲压成形技术许连辅,张雯洁,刘忠柏,赵源东,XULianfu,ZHANGWenjie,LIUZhongbai,ZHAOYuandong

36.真空油淬技术实现渐开线内花键零件的热处理微变形谢小路,刘满红,叶智书,张明,张良德,XIEXiaolu,LIUManhong,YEZhishu,ZHANGMing,ZHANGLiangde

37.自动化涂装生产线在弹药行业中的应用孟凡军,于瀛,刘丽红,张欲立,杨浩,高君,MENGFanjun,YUYing,LIULihong,ZHANGYuli,YANGHao,GAOJun

1.第九讲数控铣床编程十字块配合体零件解析李文明,校东,余英良

2.公法线测量和近似计算蜗轮齿厚蔡俊霞,CAIJunxia

3.一种在立式铣床上铣削六面体两端面的新方法王常义,WANGChangyi

4.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及实现张超,ZHANGChao

5.整机互联中挠性传输载体接口连接技术研究李宇君,LIYujun

6.基于PLC的冷却水恒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技术新工艺 冯金冰,FENGJinbing

7.VisualSourceSafe在协同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卞小军,BIANXiaojun

8.大直径轴盘类工件直径测量的研究龙瑜,唐进,LONGYu,TANGJin

9.基于Pro/E和ABAQUS的圆柱齿轮参数化建模和啮合模拟仿真尚鹏举,舒大文,岳艳琴,SHANGPengju,SHUDawen,YUEYanqin

10.关于复杂曲面刀具轨迹规划技术的研究沈斌,欧阳华兵,SHENBin,OUYANGHuabing

11.高容积率低流量脉动外啮合齿轮泵设计技术研究杜静,陈文胜,DUJing,CHENWensheng

12.PYB1200圆锥破碎机腔型的优化设计曹雪丽,董为民,陈洪,CAOXueli,DONGWeimin,CHENHong

13.旋流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CFD模拟分析刘栋玉,黄亚宇,刘光伟,万鹏程,LIUDongyu,HUANGYayu,LIUGuangwei,WANGPengcheng

14.遥控履带小车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王玉成,王庭有,徐丽娟,WANGYucheng,WANGTingyou,XULijuan

15.MSTP协议在单区域内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唐俊勇,郝海燕,TANGJunyong,HAOHaiyan

16.开放式数控系统中软件PLC的研发胡世军,郭超,高长松,付荣凯,HUShijun,GUOChao,GAOChangsong,FURongkai

17.应用开放式CNC进行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加工的研究张秀红,孟永辉,ZHANGXiuhong,MENGYonghui

18.汽车真空助力器带主缸总成试验台研究郝云峰,HAOYunfeng

19.∮0.05mm深孔钻削有限元分析及工艺研究李兆光,张人佶,王至尧,彭俊斌,徐道春,LIZhaoguang,ZHANGRenji,WANGZhiyao,PENGJunbin,XUDaochun

20.频谱谐波时效在风电球磨铸铁件中的应用研究王忠益,WANGZhongyi

21.电镀液自动循环供液装置的研制丁建东,DINGJiandong

22.透明亲水丙烯酸树脂防雾材料的制备及研究巫少龙,胡静,周春玉,WUShaolong,HUJing,ZHOUChunyu

23.铸造用型芯砂无机粘结膏的制备试验苟中平,何旭龙,蒋浩帆,于文斌,GOUZhongping,HEXulong,JIANGHaofan,YUWenbin

24.大型锻件夹杂性缺陷与控制工艺分析刘昌云,张培训,LIUChangyun,ZHANGPeixun

25.不同的预处理对3Cr2W8V钢低温盐浴渗铬的影响叶金玲,叶峰,邹敢锋,YEJinling,YEFeng,ZOUGanfeng

26.空心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王小杰,邵谦,WANGXiaojie,SHAOQian

27.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崔俊博,张勇,王晶星,CUIJunbo,ZHANGYong,WANGJingxing

28.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形成电解液组分优化盘艳红,杜军,李文芳,PANYanhong,DUJun,LIWenfang

29.基于均匀化理论粘弹性复合材料松弛规律的研究舒乐华,谢桂兰,曹尉南,汤亚男,SHULehua,XIEGuilan,CAOWeinan,TANGYanan

30.箱式电阻炉人工智能(AI)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吴宏岐,刘霞,李晓斌,吕晓峰,WUHongqi,LIUXia,LIXiaobin,LVXiaofeng

31.新技术新工艺 基于逆向工程的硅胶模具制造技术徐连强,陈志祥,张家骅,XULianqiang,CHENZhixiang,ZHANGJiahua

32.基于虚拟设备的氧化沟工艺设计与实现张军,ZHANGJun

33.液压元件螺纹垂直度数控加工工艺方法研究冯继冲,戴开明,FENGJichong,DAIKaiming

新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在动因;外部动因

1 内在动因

1.1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对创新需求有重要影响,企业目标与创新的本质特耦合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需求的强弱。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种情况。追求短期利润的企业往往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激情,此类企业一般不具备较强的创新动力。以中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则大刀阔斧,通过扩大投入不断改进甚至革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可见,追求中长期利润稳定增长的企业目标与技术创新的特性有着较好的藕合度,是产生技术创新要求的最佳企业目标。

1.2 企业家创新意识

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引导的技术创新是主动的“我要创新”的行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领导力量。创新理论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持续创新的意识。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创新活动的最高决策者,必须具有真抓实干的品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二是机会意识。对机会的敏锐感觉和把握是企业家的重要才能之一,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重要条件。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注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为企业展开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1.3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目标、企业家创新意识与创新本质的耦合程度,也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本质的藕合程度。没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只能是创新的幻想,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才具有现实性。现实生活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只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基础,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果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资金能力四个方面,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不断追求先进精神和持续创新的欲望推动着创新的不断深入。

1.4 企业内部制度因素

内部制度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是否存在有利于创新的正式制度规章及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安排、企业文化等。对于企业治理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选择,企业家的技术创新选择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结构属性。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在市场控制治理结构下,企业倾向于产品创新选择,在组织控制治理结构下,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选择。内部激励方法是企业推动创新的另一种方法,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创新的收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反之,对创新激励不足,或者是不重视创新激励的企业,其创新水平和动力就会明显不足。 转贴于

2 外部动因

2.1 科学技术发展

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技术经济活动,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发展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在其宏观动力和内在运动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不断应用于生产,成为推动生产基础变革的强大动力。熊彼特认为,“发明推动”是产品创新的动力起源,正是技术发明的出现,激发了企业家力图通过其商业应用而获得超额利润的冒险渴望,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2.2 政府行为作用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刺激与约束力量。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润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正向拉力和逆向迫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虽然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了创新,但其在某些领域的“失灵”使得政府调控成为必需。

一般来说,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

体现在宏观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按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差异可以分为动力型、引导型和保护型三类。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动力型政策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最大。而在动力型政策的各项具体政策之中,其激励程度又有所不同。企业接受优惠贷款的政策方式效果最好,其次为重奖、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和减免税。

2.3 市场竞争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而市场竞争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助燃剂。市场需求引发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使创新成为可能。市场竞争则促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首先,竞争迫使企业快速收集情报资料,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为技术开发作好前期准备。通过情报资料收集,企业更好地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任务和要求。

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开发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产品,以最大化地迎合市场需求。

再次,竞争能改变观念,增长技术开发者的才干。无情的市场竞争促使市场参与者树立起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同时,又推动企业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人才储备,为企业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保证。

2.4 市场需求推动

市场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最终场所,而市场需求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起点。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规模时,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人水平,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拉动和激励。

整个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发明(技术早期开发)、技术革新(技术的局部改良和发明的工业化应用)和技术推广(技术成果的扩散和转移)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牵引作用在三个环节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技术发明阶段,市场需求为把科学发明由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原理以及为技术创新课题的提出和形成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技术目的。其次,技术革新阶段,市场需求为技术发明的完善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适用性的前进路标。再次,技术推广阶段,市场需求为新技术从一个应用领域向其他应用领域的扩散、移植和综合提供新的社会前景,为整个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市场需求休系的形成、演化和变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飞绒,龚建立.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J].软科学,2001,(15).

新技术范文第4篇

油田一般远离城市,资源和设施分散于边远的戈壁、沙漠、草原或海上,许多油田或探区是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决策和管理层难以感性地了解油田的自然环境、地质、工程、建设、交通的真实情况。数字油田可以将油田的复杂性整体客观地展示给管理者,有利于及时掌握情况、客观分析问题和正确决策。在“数字油田”的支持下还可以在勘探、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前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使许多部署方案、开发方案在选址、选线、运行环节上更合理,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可以说,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内老牌油田焕发青春活力的重要依托。以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为代表的国内各大油田企业纷纷实施了数字油田的建设,并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尤其在两化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字油田的概念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和3G/LTE等新技术和新业务形态的出现使得数字油田的实现手段和内涵将更加丰富。新技术带来新能力,新能力带来新环境,数字油田的内涵和外延也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也是为什么数字油田开拓者——大庆油田在“十二五”期间又致力打造“新一代数字油田”。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数字油田建设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比如油田内部管理体制和流程无法满足数字化的要求,部分数字油田项目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重建设,不重研究,缺乏统一的标准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数字油田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

新技术范文第5篇

KA55S9C绝对是本次会上的最大亮点,这款55英寸曲面电视用逼真的色彩、极致的对比度、颠覆性的曲面外观设计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影院级体验方式,也代表了未来电视机发展的方向。

由于采用了最新技术的OLED屏幕,因此KA55S9C无需背光和滤色器,通过自发光RGB子像素直接呈现在彩色显示板上,即可显示纯黑无亮点画面,因而其对比度远远高于传统LED电视。同时,KA55S9C的响应时间远远快于传统电视,从而杜绝了运动模糊和串扰现象。

KA55S9C还是全球第一台具备同时畅享全高清、立体声、2D/3D节目的“多视图功能”智能电视,其独有的“智能双画”技术让现场的媒体记者大开眼界。这项功能为不同用户提供独立的视频、音频体验,借助三星主动式3D 眼镜,不仅能享受高品质无损立体声音效,简单按下按钮,还可实现两个不同节目源之间的无缝切换,令电视合二为一。目前三星KA55S9C是唯一可以呈现出全高清3D画质的智能双画的OLED电视。

UHD电视震撼上市

此次会上,除了曲面电视之外,三星还了超高清UHD电视F9000系列。

新推出的F9000系列拥有55英寸和60英寸两种规格,其纤薄的边框、金属支架和极具质感的金属抛光面呈现出三星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F9000系列还采用了全新的接口方式,通过便携接口盒可以整合媒体播放外设所有线缆,既减少机身复杂的接口,避免因线缆缠绕而影响客厅环境。它的创新也延伸到了内部设计,用户可以通过三星独创的内置智能升级卡实时更新软件,达到未来超高清标准,享受更好的服务。

相关期刊更多

电信网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信息产业部

新技术新工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信息通信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