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

商鞅立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用问题;企业;变法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29-02

1 商鞅变法故事的来源与含义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商鞅变法令,令行于民《史记•商君列传》。

请看下面的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两千多年以前,商鞅为秦孝公打工时,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举措。秦国也因为商鞅所推出的一系列变法制度而跻身“战国七雄”之列!我想,秦国之所以可以与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当时的强国,同时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商鞅所推出的变法首先是功不可没的,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同时,我认为商鞅推行变法的决定性举措,就是他在变法初期所施行的“徙木立信”,商鞅通过“徙木立信”这个举措,树立了秦国变法制度的威信,树立了他自己在秦国管理者以及民众之间的威信,商鞅,通过“徙木立信”这个举措,解决了变法必须迅速、有效实施的根本问题,这个根本问题是什么?答案就是——信用。是商鞅通过“徙木立信”,使全国的百姓相信只要按着商鞅要求的去做,就一定会有他所承诺的奖罚结果。这个变法初期的“徙木立信”之举,就是商鞅推行的变法得以顺利实施的根基。

2 信用是存国之道、信用是企业之本

那么,什么是信用呢?信用就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是很难得到但却最容易失去的。费十年时间所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去。信用同时还是我们过去履行承诺的正面记录。信用也可以算做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人人可以尝试与自我管理的行为管理模式。

公元前771年的春天,周王朝就出现了这样一件大事。这件事还得从周幽王的宠姬褒姒说起。这褒姒乃是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令人沉迷。自从嫁给周幽王以来,褒姒只笑过两次,第一次是封她为后的时候,第二次就是褒姒之子被封为太子之时。回味起褒姒的两次开颜,周幽王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啊!于是便令人告示天下:“凡有逗褒姒一笑者赏银万两”。果然,虢石父见到周幽王的告示后赶来禀报:“臣有办法令王后开心一笑。”周幽王大喜,抓住虢石父的双手,激动地说:“假如爱卿能让寡人的爱妃一笑,寡人给你黄金万两。”虢石父道:“臣为大王、王后服务是分内之事,岂能贪图大王的封赏。”周幽王说道:“快点说一下,你到底有何计策能使王后开心?”虢石父附耳对周幽王说了几句话,周幽王大喜。次日,周幽王亲自去请褒姒郊游,褒姒本不想去,但耐不住他软磨硬泡,只好随他前去。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烽火台,周幽王搀扶着褒姒下车,又亲自搀扶褒姒一步步走上烽火台。二人迎风远眺,极目四望,果然是无比惬意。见褒姒兴致很高,周幽王令人点燃了烽火,只见一股狼烟直冲云霄,煞是壮观。过不多时,只见远处烟尘滚滚,原来是诸侯见烽起,以为外敌来犯,派兵来救幽王。见诸侯上当,褒姒果然展颜一笑。幽王见褒姒开心,自是也笑得前仰后合。诸侯的为将官问道:“大王点燃烽火,可是有敌人来犯?”周幽王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道:“寡人和你开玩笑的,你们还当真了,真是傻子!”为将官异常恼怒,但碍于他是大王,不好发作,只好愤愤地挥手,领兵退去。周幽王见褒姒嫣然一笑,大感受用,回味无穷。随后照葫芦画瓢又来了两次烽火戏诸侯的游戏。第二次诸侯们虽有了一次上当的经验,但怕周王室真的有什么事,还是派兵来了,来后发现再次上当,只能再次愤愤而去。第三次的时候,诸侯们便知道这只不过是周幽王的一个游戏而已,没人前来了。周幽王因宠爱褒姒,三戏诸侯,诸侯众叛亲离。申侯串通西戎、戎狄入侵周朝。在骊山下杀了周幽王,西周从此灭亡,继而东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故事到此结束,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要拿信用开玩笑!拿自己的信用开玩笑,那是要断送江山的,不论你是谁,不论你职务高低,不论你是老是少是男是女,都不能用自己的信用开玩笑。

3 近代企业信用问题的重要性

在冰城哈尔滨,有两家二十多年前规模差不多的食品加工企业。二十多年以前,这两家食品加工企业几乎是同时起步创业,创业初期的基础也几乎完全相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两家企业都是小型的手工作坊模式,营销模式也都是仅限于推着小车沿街叫卖,但事过近三十年的今天,这两家食品加工企业在公司规模以及覆盖地域上却有了较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立木范文第2篇

重读细研《史记》的意外收获是,使我认定向商鞅进言的赵良和西汉的司马迁、刘向等古代学者,远比炮制高大全改革家形象的电视剧《商鞅传奇》和“历史话剧”《商鞅》的当代作者,对商鞅的认识更丰富、更真切、更先进。限于篇幅,这里且单说“徙木立信”这个“佳话”,商鞅他要“立”的是哪门子“信”?

把一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十金”(按柏杨的说法,不是黄铜而是黄金二百四十两),这赏格高得不可置信,没人去试;商鞅加码到五倍,有个胆大的赌一把试了,立即获赏“五十金”,“以明不欺”。这是要立“诚信”吗?否,他是要立“威信”――威慑性的“信用”:你们不要动脑子考虑我说的话合不合常情常理,凡是从我口里讲出来的话你们都要信从,我言出法随,说到必做到!你看,接下来,他不允许任何人非议他定的新法,拿违反新法的太子师与太子傅罪施刑以震慑天下,你可以说他这是不畏权势,拿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刀;那么,行法有年,“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连承认自己当初对变法的认识有错,转而赞扬的话也不许说,这不就是要人们对他盲信盲从吗?“其后民莫敢议令”,正是商鞅想要的效果。

剥夺众人思考的权利,拥护我要拥护到迷信的境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跟我走不动摇……我们现在把这一套叫做专制主义、极权主义;有时委婉地称之为“威权主义”。重读《商君列传》,我注意到“威权”这个词。变法十年,商鞅权势熏天。赵良为他的安全计,劝他激流勇退,坦言商鞅是“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对此,为《史记》做索隐的唐人司马贞解释道:“‘左建’,谓以左道建威权也”。原来在唐代开元年间就有“威权”的概念了。

西汉末年的刘向在《新序》一书中论商鞅的成败得失,充分肯定了商鞅对于秦有富国强兵之功勋,同时也指出他的败处在于,对外无诚信,对内无恩义。他以诈盟背信生擒魏军统帅公子昂,害惨魏国,令魏人恨之入骨,以致他失势后逃亡到魏国被拒入境,回到封地又狗急跳墙起兵造反而被擒遭车裂。对内,他则“刻刀锯之刑”,弃灰于道者也要处以刑罚,“一日临渭而论囚(判杀)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他只要人怕他,在他的“威权”、“威信”下战战兢兢、服服帖帖。

商鞅立木范文第3篇

1、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2、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3、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商鞅立木范文第4篇

自古驱民在诚信,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盛赞商鞅善于以“信诚”去征服民心,而使有令必行。诗中的“一言为重百金轻”,指的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的着名政治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推行变法。在新法将要公布时,商鞅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表示实行新法的决心,他就在京都南门外边,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并贴出告示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柱由南天门搬到北门,就给十金的赏钱。开始,人们都十分怀疑:这件事太容易了,是不是真的会给那么多的赏钱呢?于是,谁也没有去搬。

看到这种情况,商鞅又宣布:能搬者,赏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大着胆子把木柱搬到了北门,商鞅果然给了他五十金的赏钱。

从此,商鞅重然诺、守信用、说话算数的说法就在广大民众中传开了。人们对他很信服,他公布的政令法令也因而都能得到贯彻执行。

西汉时期,河东太守季布,一生极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不失信于人。他以重守诺言闻名,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由此便有了“一诺千金”的成语。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诚人,如果每一个人都不讲信用,这个社会还将怎样发展下去。我们安逸的生活,怎么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持。换言之,如果每一个人都讲诚信,那这个和谐的世界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是一言为重百金轻的最好体现。

商鞅立木范文第5篇

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八班 王若旭

《弟子夫》中有一段话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一直把它铭记在心。

有一个故事叫《立木为信》它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主持变法,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商鞅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银子。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扛得到,那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在开玩笑吧!"大伙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扛木头,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有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出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法令公布了出去。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约定的事要尽力去做才行,这样才有很多的朋友。如果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做不到这样,你就会失去朋友,一个人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有素质的人是绝不会有那些下流肮脏、无赖粗俗的话的。

人无不立言,良好的信誉会给自己的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诚实、守信也是形成强大亲和力的基础,诚实、守信的人会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障碍,使困境变为坦途。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烧伤创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商品储运与养护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仓储协会;全国商品养护科技情报站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