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圆明园祭

圆明园祭

圆明园祭范文第1篇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一)

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20xx中秋庆典邀请函

——知己遇见洵美

“月儿圆圆挂天边,

饼儿圆圆甜又甜。

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桌儿圆圆庆团圆。”

一首朗朗的小儿歌,唱出了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最有人情、充满诗情画意的一个传统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中秋也意味着收获丰收的到来。相信这样的聚会能带给孩子们温暖与美好的回忆,唯愿这样的美好珍藏在每个人一生的心中。

值此中秋佳节,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与天津洵美华德福儿童之家一起邀约众位朋友相聚,共度节日庆典。

庆典时间:

20xx年9月13日(周五)上午8:40-12:15

流程:

8:40-9:00 签到,参观,自由活动

9:00-10:00 晨圈、竹竿舞、拔河

10:00-10:30 偶戏

10:30-11:00 做月饼/烤地瓜

11:00-12:00 市集/整理

12:00-12:15 摸秋/结束

费用:

一大一小 50元;两大一小 100元

报名:

a. 知己学园和洵美儿童之家的园内家长请发送信息“知己/洵美+姓名+中秋庆典”,

b. 园外朋友请发送信息“姓名+几大几小+中秋庆典”

获得确认后,转账付款。

庆典地点:

天津华德福知己学园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津同线3号桥(双河村北) 柳青度假庄园内

详细地址及交通指南 点击链接了解

温馨提示:

1. 倡导环保,请自带水杯,以及简单餐具享用市集美食。

2. 请穿轻便鞋子,自带防暑用品

3. 园内植物多,请做好家人和孩子的防蚊虫叮咬工作

4. 参加市集的朋友,请提前准备售卖的物品。请勿售卖电子类的产品;提倡健康的食物、用具、二手产品以及个人制作物品。活动结束,请大家积极协助完成清洁整理工作。

5. 请在校园内活动,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如孩子在学堂园院子外活动,请通知双方机构负责人,孩子家长务必要自觉陪伴。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二)

中秋佳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似银光花似雪,手把花枝对新月

林业吟秋 ,窗栊如画 ,丹桂香风发

中秋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与家人欢聚一堂,

赏月亮吃月饼,其乐融融

小时候每逢中秋节,总会一家人团聚于月亮的银辉之中,大人们谈天说地,小孩子们打闹追逐,但还不时地瞄几眼那空桌子,直至摆上自家做的月饼、白糖芋头、清甜的柿子、酸溜溜的桔子,就从来没有过的自觉地坐到满满人的桌边,一边听着那遥远的却又近得发着光的月娘娘的故事,似梦似真,最后什么时候睡着了也不太清楚。唯有那暖暖的爱、银银的月海、甜甜的月饼,凉飕飕的风存留于记忆中,那么真切又那么的遥远!

儿时的经历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回顾生命,在记忆长河中,都有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属于它自己独有的光芒,使人一次又一次情不自禁的去回忆它。

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动手做一次月饼,那其中的滋味一定会让你回味不已;和孩子一起过节,和孩子一起创作与众不同的灯笼;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老师们会献出一台美妙的偶戏,一台希望能让孩子们对月亮留下美好画面的偶戏;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我们还会在夜晚来临前,相约猜灯谜。

孩子们需要节日和庆典,因为节日庆典是人们对自然节奏的感应,那些重要的节日其实是人类对自然界发生转折与更新的认知与体验,每一年重复循环的节日,不断提醒我们与天地同感,提醒我们有些事物是永恒的。但其实,作为大人,何尝不需要这种与自然连接的节奏呢?所以,感谢我们的孩子,正因为他们,我们越来越有热情去重新创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地享受我们的生活。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中秋节的前夕,爸爸妈妈们将在宝贝家带着孩子们围在一起吃月饼、做手工、听故事、猜灯谜、唱歌和游戏,让那份团园与美好一直围绕着我们......

活动时间:

9月12日下午5点至7点

活动流程:

5:00--5:10 来园 问好

5:10--5:40 做月饼

5:40--6:00 装饰灯笼

6:00--6:15 偶戏

6:15--6:30 猜灯谜 换取礼物

6:30 --7:00 食物分享

7:00--7:10 整理 再见

活动邀约:

活动邀请2-6岁孩子的家庭10组,名额有限哦!

收费标准:

每个家庭40元

活动地点:

宝贝家华德福幼儿园(曲江城市花园8栋)

报名方式:

添加史老师微信

备注活动报名,格式为:中秋庆典+孩子小名+联系方式。微信转账成功后,即报名成功。

温馨提示:

请您为家人和孩子准备睡吧,餐具和室内鞋。

请家长发挥想象力,运用您灵巧的双手准备健康的分享食物。

活动期间,请家长自行照顾好孩子,若提前离开请告知老师。

院内植物多,请做好您和孩子的放蚊虫叮咬工作。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三)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xx,中秋又将至。好久不见。

下周四我们将迎来华福学校第四次中秋节庆,在此诚邀大家前来参加。做月饼、观戏剧,享佳宴、做游戏,提灯笼、赏月亮,热闹又好玩。

9月12日周四下午16:00-19:30,红旗西路小庙沟,期待大家的到来!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活动:20xx年9月12日晚6:30,润知园

6:30 团圆圈

6:50~7:20 偶戏、祭月

7:20~7:50 团圆宴

8:00 再见圈

【祭月流程】

1、【陈设】 月出后,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台,摆放好祭品,点燃红烛,铺好席子

2、【就位】主祭,执事,赞礼正坐于主祭席上,参祭者正坐在祭者席上

3、【祭月】执事带上三根香,主祭上香祭酒,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如此三次

4、【读祝】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向月亮展开诵读

5、【焚祝文及月光纸】主祭将祝文及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里焚烧

6、【拜月】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参拜之礼(拜两次)

7、【从献】主祭离开奠席,参祭者按照男女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一只香),默默祈祷心中所愿,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

8、【礼成】至此中秋祭月仪式完成

温馨提示:

1、中秋活动于20xx年9月12号下午6:30正式开始。请各位家长用完晚餐后6:00到园,孩子们在园里用晚餐。

2、祭月和偶戏同时开始,孩子们参加偶戏活动,家长参加祭月仪式。祭月仪式时,每个班级家长按照年龄大小依次站好。

祭月是一个很神圣的仪式,希望大家带着一颗崇敬之心保持安静。

祭月时请大家首选汉服,没有的请穿中式服装,平底鞋。不穿短裤,短裙,人字拖。

3、请大家自带水杯

4、请开车来的家长把车停到大观园或者大门外

20xx中秋节幼儿园庆典邀请函(五)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传说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庆典流程

时间:9月12日下午

邀请家庭:在园家庭及准备入园家庭

报名方式:家长群内接龙

庆典流程:16:00-17:00 签到、摸秋、手工--蜡烛灯笼

17:00-17:15:晨圈

17:15-17:30:偶戏

17:30-17:50:亲子游戏

17:50-18:50:团圆宴+集市+猜灯谜

19:00-19:30:赏月、歌唱

注意事项

1、【着装】良辰美景,建议家长为孩子及自己准备汉服、裙装或传统服装,让我们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自带食物聚餐】请大家视情况自备1-2样您家的拿手小菜,请自备餐具、水杯。

圆明园祭范文第2篇

――北京,拥有多处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他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群星璀璨,与皇宫、皇城、皇家坛庙构成了北京的气度和风范,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重要支点。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组建于“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园“面向世界是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面向全国是展示首都形象的精品,面向市民是展示北京发展的舞台”,深入挖掘“公园是历史、是文化、是幸福指数”的深刻内涵,围绕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能,认清发展趋势,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出“战略三步走”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全国公园行业典范。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服务接待任务和国庆60周年游园活动筹办组织工作,初步建立了与首都工作大局相适应的公园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对首都公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006年3月1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所属事业单位15家,其中包括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天坛公园,著名的皇家园林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香山公园、景山公园,享誉盛名的专类园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解放后新建的现代公园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玉渊潭公园等11家市属公园,以及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北京市园林学校、中心党校和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市属11家公园现管理面积近1300公顷,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八家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市属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近1亿人次,完成国家外事接待任务上百余次,是北京市重要的对外交流和服务窗口。市属11个公园均为“首都文明景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及所属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围绕“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的总体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求真、锐意进取,进一步加强公园管理的新探索,着力打造全国公园行业典范,以首都世界名园核心体系建设引领北京公园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贡献力量!

摘要

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正确领导下,天坛公园坚持文化建园的方针,以文化为主线贯穿工作全局,在天坛历史文化研究、挖掘和传承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形成以演出活动为载体的文化系列展示项目,让沉寂多年、几近失传的德音雅乐重新发出悦耳动听旋律,让天坛神乐署成为世界上唯一演奏中和韶乐的地方,并把中和韶乐载入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春节公园上演的大戏――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得到了游客、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好评,荣获一个又一个奖项,成为叫响京城的文化品牌。

天坛建筑格局和礼乐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古人追求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相处的智慧表达,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天坛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研究、挖掘、传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打造公园文化软实力,为实现公园科学发展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始建于公元1420年。

天坛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有二十二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六百五十四次祭天大典。

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整体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划分成内外坛两部分,坛墙北部为半圆形,南部为方形,体现出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天坛建筑精美奇特,含意深刻,主要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北端是祈谷坛,南端是圜丘,中间由丹陛桥连接为一个整体。

1918年,天坛首次作为公园向社会大众开放。

1961年,天坛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祈年殿――古都北京象征

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中心建筑,为三重檐圆顶造型,上面覆盖蓝色琉璃瓦,象征天的至高无上。祈年殿是世上现存最大的圆形木结构建筑,它高大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圜丘――古人的宇宙观

作为向上天祝告的祭台,圜丘的设计贯穿着“天圆地方”的理念,在修建过程中遵循传统阴阳数理,采取“至阳之数”九或九的倍数,体现古人天有九重的宇宙观。

斋宫――特殊的皇宫

斋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前在天坛斋戒的地方,位于西天门南部。出于防卫需要,斋宫按照紫禁城的形式修建两道宫墙御河,所以叫小皇宫。到了天坛,皇帝在皇天上帝面前不能称尊,因此“皇宫”只能坐西朝东。

斋宫无梁殿内设有皇帝宝座,宝座上悬挂“钦若吴天”巨匾。斋宫无梁殿建筑结构通体不用木材,但外观与木结构建筑别无二致,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一大创造,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无梁殿内现设有大祀斋戒展供游客参观。

神乐署――最高礼乐学府

神乐署位于天坛西南外坛,是明清时期皇家培养乐舞生,演习祭祀礼乐的最高学府。神乐署的正殿凝禧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礼乐的殿宇,现开辟为以“中和韶乐”为代表的古乐艺术展演区,这里也是国内唯一的中和韶乐演出场所。

神乐署内还设有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中展示神乐署历史,陈列琴、瑟、鼓、埙、笙等古代乐器。

凝禧殿西侧的显佑殿内现设有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先人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

回音壁――奇异的声学效果

天坛皇穹宇的围墙也叫回音壁,由于它的内表面十分光洁平滑,声音被有规则地反射,形成奇异的声学效果。站在皇穹宇院内甬道第三块石头――三音石上击掌,能听到三声回响。回音壁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天坛公园从上世纪末提出了“文化建园”方针以后,十分注重生态、景观、文化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拓展新的发展思路,各方面工作有了历史性飞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园直接或间接参与包括奥运、国庆90周年游园等多项重大活动,得到奥组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公园干部职工发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胜利地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作为全国五A景区行列的天坛公园,2009年又被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共同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光荣称号。2011年天坛又成为全国首家标准化试点公园,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祭天文化博大精深

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国人敬天尊祖的朴素感情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2D02年春节开始,天坛公园依据清乾隆十三年的《大驾卤簿图》中卤簿仪制以及《清会典》、《清会典图》等文献的记载,整理再现的天坛祭天乐舞和祭天仪仗展演,成为献给首都人民和海内外游客的一份节日大礼,服装道具制作精益求

精,礼仪规制上努力做到尊重历史,在保持原真性同时,突出祭天乐舞、祭天仪仗展演的艺术观赏性,把祭天礼仪的文化精髓很好地展现出来,真正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天坛春节文化活动不仅表达敬天尊祖的传统美德,同时追求和谐的时代主题,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祭祀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含义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游客在游览皇家坛庙同时,可以真实体验恢弘的皇帝祭天仪仗,感受古朴的祭天乐舞表演,聆听被誉为华夏正声的中和韶乐,从而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祭天文化。

在北京春节文化活动评选中天坛文化周连续荣获了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文化魅力奖和非遗展演奖。

中和韶乐――宁静清远之美

韶乐又称雅乐,起源于西周,为祭天时使用的音乐。韶乐演奏融礼、乐、歌、舞为一体,乐器采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种材料,古朴典雅,被历代尊崇为“华夏正声”。明太祖朱元璋更其名为中和韶乐,沿用至今。

天人合一――和谐崇高之美

天坛建筑形制和礼乐文化,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表达了先人与自身、社会和自然界相处的态度和原则。经过千百年沉淀和升华,其所蕴含的崇高气质,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命脉,其中的智慧哲理,留给当下人们以思考和启迪。

祭天仪仗――气势雄壮之美

古代皇帝出行有仪仗队伍相随,尤其在祭天时使用的仪仗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被称为大驾卤簿。大驾卤簿阵容庞大,色彩斑斓,宏伟的气势彰显国家威严,表达对上天的无比敬仰。

祭天乐舞――秩序优雅之美

远古先民祭祀时有歌舞相伴。西周初年,周公规定祭天时要行演八佾之礼,并伴随文德舞和武功舞,武功舞刚健有力,文德舞典雅舒展,表演过程整饬有序,有音乐和歌声相和。

古柏文化独具魅力

天坛古树众多,现存的三千五百六十二株古树与红墙碧瓦相互掩映,林间绿草成茵,二月兰香海如潮,丁香、月季应季绽放,为凛然肃穆的天坛平添清幽祥和之气。现今看到的九龙柏、莲花柏、问天柏、迎客柏等古树名木,以其饱经沧桑,造型奇异而被人们赋以嘉名,寄托美丽的遐思和理想,这些古树名木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显示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的外交家亨利・基辛格博士曾多次访问中国,每次来访都要特意来到天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算起,基辛格博士到天坛游览达十三次之多。2008年8月8日上午9:40分,已经85岁高龄的基辛格先生携家人一行5人第十三次来到天坛,他来到回音壁西侧古柏林旁静静凝望一株株高大参天的古柏,跟家人徐徐道出自己对天坛的特殊情结。他说自己之所以对天坛情有独钟,不只是因为这里有雄伟的建筑、奇妙的声学现象,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里的古柏。他说他太爱这里的古树了,这些古柏见证了历史,它们永远是不可复制的。

体育文化蓬勃兴起

天坛是北京市内最大的公园绿地,空气质量可达到国际一级标准。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使天坛成为人们休憩、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的最佳场所,每天大约有三四万北京市民来这里晨练。天坛的东面是国家体育总局,在每天的健身人群中,不乏人们熟悉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老体育工作者的身影。由于天坛群众性体育基础好,许多全民健身项目首先在这里试点,然后向社会推广。天坛晨练是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体育文化表现出富裕起来的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首都人民健康生活的“幸福指数”。

花卉文化异彩纷呈

天坛花卉养植历史久远,拥有月季、等特色花卉优质品种,为迎接奥运,公园在花期控制技术上又获得了新的突破,从而让月季、秋菊两种不同时令花卉同时绽放。每年春秋两季推出的构思新颖、创意独特的月季、展览,突出表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鲜明的时代主题,极大提升文化内涵和品位,成为京城花卉的强大品牌。

同时,天坛作为生物多样化科普基地,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在智能化喷灌、垃圾无公害处理、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圆明园祭范文第3篇

湿地公园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着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 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xx"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着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湿地公园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来到了素有“瓷都披绿装, 佳景惠人间”之美称的唐寨山公园。

唐寨山公园建于2002年,第二年升级为省森林公园,占有面积为二点三万亩,共有四大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呈山水园林之秀美。

走进唐寨山公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宽大的音乐喷泉广场。那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喷。水花四溅,犹如傣族的泼水节,向人们发出美好的祝福。喷泉的水是从旁边的小池里喷出来的,上面还有一条小瀑布,是喷泉的水的源泉。这个广场又宽又大,旁边栽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间有许多人在玩轮滑板。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啊!

走上木梯,有一条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绿得像一款翡翠,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湖的两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样子,每个生肖之间都有一个菱形形状的石子路。唐寨湖旁总是有人在钓鱼,我经常看见来钓鱼的人都是满载而归。

唐寨山的树木多得数不清。到处是树木,到处是野花。松树披上绿色的衣裳;枫树穿上火红的马甲;桂树飘着淡淡的清香;菊花才刚刚开放,却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娇艳芬芳,就像个刚画完妆的女孩子;栀子也变得异常美丽……唐寨山公园真是名副其实的省“森林公园”啊!

亲爱的游客们,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了。现在,有20分钟的时间让你们自由地游览,你们可以用DV或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20分钟后到这里集合。待会儿见!

湿地公园导游词3

观音塘湿地公园是我县三大生态公园之一,每天都会有来自各个地方的人民来参观,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或阴天都会有人来参观。它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很特别的美,不信?我当个小导游,今天给你好好说说我去公园时的景色。

一进来就是碧玉广场,一块石头撑着一块千年碧玉立在广场正中央,碧玉上还刻着几只小龙,那龙有的张牙舞爪的,有的呆呆的望着对面,还有的玩自己的小爪子,十分惹人喜爱。

过了就是五彩缤纷的状元桥,柱子上盘绕着一条条真的金龙似的。一抬头,就是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和一幅又一幅的诗和画的结合,十分美丽。走过这座桥令我有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

有一景点不得不夸,那就是充满艺术感而极其逼真的反化石,反化石的种类繁多:有早已经灭绝的恐龙,有一些海洋灭绝生物,还有一些不明生物等……有一只三角龙的头都突出来了,牙齿十分锋利,非常凶猛,抬头一看,似乎我变小了许多,它一低头就能把我吃掉一样,害得我冒一身冷汗。这个反化石做得是在太逼真了,令我不得不夸工人的那双巧手!

圆明园祭范文第4篇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圆明园祭范文第5篇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

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相关期刊更多

光源与照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三明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三明学院

茂名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茂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