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北亚 国际秩序 重构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8)06-0059-64

从地理层面上看,东北亚主要包括朝鲜半岛、日本、邻近的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当然还有彼此间相互联结的海洋。从经济层面上讲,东北亚应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和蒙古。就政治安全层面而言,纯粹的地理概念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因为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确立了在西太平洋地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其势力已渗入到东北亚地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和重要的经济、政治与安全利益,而且同日本、韩国有着紧密的同盟关系。美国与东北亚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政治、安全关系,使得美国虽然从地理层面上看是东北亚的区域外国家,但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必须考虑美国的因素,东北亚新国际秩序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必须考虑美国的因素。因此,本文认为比较适宜的对东北亚的界定,是将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与地区政治安全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将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限定为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美国七国。

一、冷战时期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回顾

国际秩序概括起来就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在布尔看来,他所说的国际秩序“指的是国际行为的格局或布局”。[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冷战的开始,东北亚地区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前沿阵地,在这里形成了苏中朝与美日韩相对峙的国际秩序,这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在东北亚划分营垒的直接产物;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左右,全球范围内保持着两极秩序;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中、苏、美战略三角相互博弈的国际秩序,并且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

冷战时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秩序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两大阵营对抗的东北亚国际秩序(1949-1959年)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杜鲁门政府对新中国实行的是全方位的敌视政策,停止对话,不予外交承认,组织孤立新中国的国际条约体系,想方设法加剧中国的经济困难等 [2]。正是由于美国奉行了上述政策,中美关系很难得到改善与发展,而且还导致了中美在朝鲜半岛上进行了一场直接的军事对抗。[3]

虽然朝鲜战争的爆发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应该承认的是,战争本身破坏了东北亚国际秩序的稳定性。有学者认为,苏联因为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友好条约而丧失了雅尔塔体系中所获得的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它才转而支持北朝鲜发动一场统一战争,以弥补从中国失去的它在雅尔塔体系中获得的东北亚安全利益。[4] 如此说来,表面上属于朝鲜半岛内部统一的战争,实际上牵涉到了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国家美国、苏联和中国的利益,使得战争呈现出众多大国利益冲突的特点。历史表明,主要国家围绕东北亚战略利益的冲突与战争,往往以朝鲜半岛为焦点。因此可以说,“东北亚是亚太地区的战略枢纽,亚太安全的重心在东北亚,东北亚安全的关键在朝鲜半岛。”[5]

这一时期东北亚国际秩序的总体态势是两大阵营的对抗。

(二)第二阶段:中、苏、美三角对立的东北亚国际秩序(1959-1969年)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秩序经历了最初的重组。首先,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导致中苏同盟走向分裂。其次是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促使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即由原来的“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由联苏抗美转变为既反对美国的侵略扩张,又反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20世纪50年代末,在中美和苏美继续对立的国际背景下,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对外战略的方针政策等问题上,发生了全面的和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造成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严重对立,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在中苏关系恶化的岁月里,中美关系依然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美国不断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纵容台湾当局对大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美国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还在越南扩大侵略战争,不断进行战争升级,严重威胁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因此,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反华政策和战争政策,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同美国的对立日益严重化。

这一时期的东北亚秩序受到了美中苏三国相互对立的影响,进入了十分危险的状态。

(三)第三阶段:以美国为主导的相对稳定的东北亚国际秩序(1969-1989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东北亚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因素是苏联势力的扩张。因此,中美两国基于战略环境的变化和共同的战略利益,逐步进行了新的力量联合。在基辛格看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任务就是重新分析当前的国际环境,阐明某些概念,而这些概念将使人们能够对一种稳定秩序的出现做出贡献。[6] 在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成为美国对抗苏联扩张战略的强有力的因素,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尼克松政府上台后不久,就表示希望在中美之间建立“较正常的”关系,并宣称美国认为应当逐步让中国参加到国际大家庭中来。[7]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全球范围内愈益变本加厉的扩张,使得美国对中美关系的作用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在这个时期,苏联的战略扩张威胁了东北亚的安全格局,并改变了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力量对比,使得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均势局面出现变化。

二、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

冷战后期,东北亚国际秩序在美、中、苏构成的战略三角框架中得以确立,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东北亚国际秩序又逐渐产生了美、中、日之间的新三角框架。从地缘战略方面来看,东北亚是美、日与中、俄之间矛盾的根源。因为在这里,海上势力与陆地势力之间、维持现状与打破现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处于对峙的状态,对冷战后东北亚新国际秩序的重构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基本动因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归结起来说,主要有现实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两个方面。其中的现实原因,主要表现为东北亚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

大国间的关系成为冷战后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决定性因素。[8] 大国在东北亚的政策都是从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基础而制定的。虽然日本和俄罗斯也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大国,但是难以与美国和中国相抗衡。美国在东北亚的主要利益是防止出现霸权主义国家,确保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和市场,以及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并确保中东石油的海上运输安全。为了保护共同的利益,美国和日本加强了合作。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对东北亚采取了“包括广泛参与和扩张”的政策,[9] 因此,冷战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日之间的关系。这一新的三角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美国继续保持对东北亚地区的强大影响力,中国的实力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中美之间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日之间保持着同盟关系;中日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矛盾主要集中于经济上的竞争、领土上的纷争、不同的安全关切、贸易摩擦和围绕对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等斗争。[10]

冷战后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冷战后,冷战时期本地区的均势格局,因苏联这一重要战略轴心的消失而受到极大破坏,美日韩战略同盟居绝对优势。但本地区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却大部分得以延继。首先,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虽然已不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它依旧是东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力量,也依旧是美国要加以战略遏制的重要对象。其次,作为冷战时期本地区另一重要战略支点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没有因剧变而衰落,反而因改革开放而强势崛起。中苏(俄)之间一消一长,自然引起了超级大国美国与地区大国日本的战略戒备。第三,本地区冷战时期国际秩序下的台海对峙与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依旧存在且危机不断。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因国内困难和国际空间被极大压缩,朝鲜的安全危机意识空前加强,“先军”战略与发展核武器成了国家战略的优先选择。这带来了美日韩同盟的极力打压。于是,就有了“朝核”危机的一再发生而使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第四,作为冷战标志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在东北亚地区并没有如欧洲那样消失。对中朝进行制度颠覆和意识形态演变,依旧是以美国为首的战略同盟长期的战略目标。而防止被颠覆与演变,也依旧是中朝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影响因素

1. 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有利条件。

首先,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都主张采用和平的手段解决所存在的问题,这就为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对话与合作的世界潮流下,各国都更为强调通过和平手段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为东北亚国家之间进行全方位合作和国际秩序的重构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冷战结束以后,虽然各国的东北亚战略有着根本的区别,既有追求建立地区公正合理新秩序的,也有谋求单独或联合主导东北亚的,还有寻求恢复或扩大在本地区影响的,从而在地区内形成一个非对称性的安全结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希望保持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都把接触与交流作为发展国家间关系、实施各自东北亚战略的手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发生战争与冲突的可能,使国际秩序的重构成为可能。

其次,东北亚各国对多边合作的积极态度,为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提供了契机。在新的安全观念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出于不同的动机,都主张加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相互之间的和解和信任,加强了联系与合作,进而为重构东北亚的国际秩序提供了契机。2004年底美国布什政府向中国政府提议:提升围绕朝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地位,使其成为磋商东北亚安全保障问题的永久性框架。[11] 由于各方的积极参与,使东北亚地区官方、半官方、非官方的各种多边安全对话不计其数。虽然在围绕东北亚安全机制的主导权、性质及作用等方面各方的看法不尽相同,对朝核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甚至完全相左,但对话本身就是进步,坐下来谈就是成果。

最后,朝鲜外交的转型和各国对朝鲜外交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东北亚国际秩序向深层次发展。朝鲜虽不像中、美那样对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起着统领全局、制衡导向作用,但它是朝鲜半岛问题的主角之一,并有着自己独立的外交原则和外交思想。“没有南北朝鲜的和平共处和和睦相处,没有朝鲜参与多边对话和安全机制,东北亚地区就不会稳固,真正的和平也难以实现。”[12]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各国都纷纷调整其对朝政策,接触与加强联系成为各国的首选,朝鲜也发起了一轮积极的全方位外交。[13] 这些成果对南北关系的改善,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及世界安全战略的稳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 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不利条件

(1)地缘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后,国家间政治制度的不同已经不是进行合作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但由政治制度所引起的一些不利因素和某些具体政治制度,仍是东北亚各国进行合作的严重障碍。有的国家政治权力格局不协调,对制订对外政策和开展对外交往产生不利的影响;政府和议会之间关系不畅,经常发生强烈碰撞,影响到对国内与国际事务的处理。有的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不畅甚至恶化,影响其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还有的国家处于政治经济转轨期,政治体制不完善,致使政局不稳、社会不安,这自然对国际交往不利,必将影响本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

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安全保障机制和确立政治互信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一方面,由于长期受意识形态对立和历史恩怨的影响,中国的强势崛起时常被日本视为一种威胁,甚至成为某些传统势力或利益集团用来阻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口;另一方面,现有的东北亚国际秩序是在冷战基础上建立和保留下来的,日韩与美国构建的安全保障同盟,同样无法使中国等东北亚其他国家满意和放心。朝鲜半岛依然处在分裂之中,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仅在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军队和武器装备,还在于常因某些突发事件而出现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局面。朝核问题曾几度成为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的焦点问题。所有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本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

东北亚地区是二战遗留问题最多的地区,日俄之间有“北方四岛”归属的问题,中日之间有“”(日本称“尖阁列岛”)的归属问题,日韩之间有“竹岛”(韩国称“独岛”)的归属问题,中日和中韩之间有领海线、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问题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都不利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

(2)地缘经济因素。

东北亚各经济体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经济中的商品结构、生产要素禀赋也不相同。因此,东北亚经济合作只能以垂直分工为主。而垂直分工是旧的国际分工体系,它不利于各国利益的平衡、不利于发挥各国的优势,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各国的积极性,因而缺乏稳固性、长期性。近年来,中、日、俄对亚太经合组织都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组建。东北亚一些国家在权衡对外经济合作的利益关系时,往往认为同区域外国家(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获利更大,因此把合作的重点放在区域外国家(地区)上,这本身即是对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削弱。如日本就因为认为美国、欧洲、东南亚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市场规模大、经济合作的比较收益大,而愿意更多地与这些国家(地区)进行经济合作。

(3)地缘文化因素。

东北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大的民族有汉族、大和族、俄罗斯族、朝鲜族、蒙古族等。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心理素质,同时也存在巨大差异。本地区的各民族,无论在语系、、民族性格、生活习俗上,还是在道德伦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别。本地区民族文化心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相互关系的排斥性和松散性。反映在重构东北亚国际秩序上就是缺乏向心力和融合性。

三、东北亚新国际秩序展望

在当今东北亚国际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秩序观,一种是日本、中国、俄罗斯奉行的多极国际秩序观,面向未来,追求全方位的合作;另一种是美国奉行的霸权制衡下的单极秩序观,面向现实,确保自己的独霸地位。这两种秩序观并存,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共同影响着东北亚国际秩序的重构。冷战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不允许再出现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新的超级大国或大国集团,单极秩序正体现了这一思想。美国构建单极秩序的本质目的是维系自己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这就必然同多极秩序发生对抗和冲突。

冷战结束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在全球意识形态、外交或文化影响上向美国的主导地位发出挑战。但是,日本曾拥有对美国的最大贸易顺差,美日经济矛盾日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成为政治大国,拓展政治空间,日本也追求在日美同盟框架之内发挥外交自主性,这也有可能成为将来美日矛盾的诱因。虽然日美双方在经济、军事以及地区利益上仍然互有所求,日美关系的基础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动摇,但是作为一种战略性冲突,日美矛盾将长期存在。

冷战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与苏联对抗的共同战略利益的消失,中国和美国在战略上失去了政治联合的基础。同时,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是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并没有真正实现,意识形态的因素还在继续起作用,因此,中美之间对立的一面突出了。在美国某些学者和决策者看来,现今的中国具有同当年苏联类似的威胁,它既是对美国和自由世界的主要威胁,也是美国领导世界的主要障碍。中国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断上升的大国,“是一个挑战者”。作为一个正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搏击的国家,作为一个力量不断上升的大国,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对美国单极秩序的挑战,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单极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来说,这种挑战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和俄罗斯的矛盾虽然总体上大幅度缓和,但是美国对俄罗斯的警惕和防范心理根深蒂固,对俄罗斯仍然奉行遏制政策。如果俄罗斯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那么在未来多极争雄的世界上必然会有一席之地。虽然俄罗斯目前在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妥协,避免与美国作力不从心的对抗,但是这种收缩符合俄罗斯兴盛时扩张、衰落时蛰伏的特点。美国希望看到一个顺从的、实力上永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的俄罗斯,而俄罗斯国家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通过经济的发展重塑大国地位。最近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虽然美俄两国之间暂时的妥协与让步是可能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在各自利益驱动下,引发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

综上所述,从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各大国的利益博弈来看,未来东北亚地区新国际秩序必将建立在平衡各方力量、兼顾各国利益、建立约束机制和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东北亚新国际秩序将以“中国为主轴,中美、中俄、中日、中韩、中朝、中蒙关系为纵向支轴,其他国家之间双边、多边关系为横向联结,逐渐建立起东北亚地区一体化的框架网”[14],并推动中俄朝三边、中日韩三边和中美日三边的安全协商,从而构建一个多极、稳定、安全、繁荣与和谐的东北亚。

注释:

[1] [英]赫德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2] 时殷弘:《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11页。

[3] John Lewis Gaddis,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57-59.

[4] 详细论述参见沈志华:《、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金熙德:《中国的东北亚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6] [美]亨利•基辛格:《美国对外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

[7] [美]亨利•欧文:《七十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年版,第184页。

[8] Ashley J. Tellis, et a1.“Sources of Conflict in Asia”, in Zalmay Khalilzad & Ian O. Lesser, eds, Sources of Conflict inn the 21st Century; Regional Futures and U.S. Strategy, RAND, 1998, p.72.

[9] 对于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美国正在从追求军事安全利益转向利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巨大经济市场,为了确保连结美国与东亚和中东的海上运输线,保持在这个地区的海上利益。这就是美国确保接近东亚和中东的资源和市场的意义。East Asian Strategy Report, 1998, pp.9-l2.

[10] 布热津斯基认为中国在亚洲谋求军事强国的地位,所以与经济强国日本的双边关系紧张。Zbigniew

K. Brzeginsky, 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Scribner’s.1993; Richard L. Kugler, Toward a Dangerous World, RAND, 1995, p.67.

[11] 《参考消息》,2004年11月20日。

[12] 郑海峰:“东北亚地区安全刍议”,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13] 李华峰:“朝鲜近期外交走势评析”,载《东疆学刊》2001年第1期。

[14] 孔寒冰:“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价值、可能、困难与前景”。[M/OL].edu.省略/data/data5.jsp?db=globe030616.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国;北约东扩;;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38-02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敌手,面临或解散或改革的命运而些原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出于维护白主和独立、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等多种考虑,纷纷要求加人北约。在美国牵头和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了向东扩展。尽管北约东扩俄罗斯极力抵制和反对,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因促使了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

一、巩固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领导世界

(一)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是由覆盖全球的同盟和联盟所组成的体系来支撑的。把美国和欧洲事务联系起来的是大西洋联盟,大西洋联盟在机构上就体现为北约。北约把欧洲拥有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国家与美国联系起来,使得美国在欧洲事务中也成为一个最主要的参与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同时北约却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如果美国不能给北约赋予新的任务和使命,它就很难再继续作为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因此,美国决心要东扩北约,增加北约成员国,将北约的职能从原来的保障成员国的安全、防范苏联,扩大到维持整个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以此来给北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之继续成为维系大西洋联盟的纽带。

(二)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中东欧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地缘政治真空。这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中东欧国家历史上就是西方列强与俄罗斯争夺的中间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北约东扩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染指这个真空地带,将中东欧国家纳入西方安全体系,使得这些国家在军事和安全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的行动。与此同时,美国还可以将中东欧丰富的能源和其他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三)冷战结束以后,西欧国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军事威胁――苏联不复存在,使得西欧在军事和安全上对于美国的依赖相对减少。西欧国家虽然认为美国领导的北约仍旧是维护欧洲和大西洋安全的主要保障,但却提出在北约框架内加强欧洲防务特性的建设,即加强欧洲盟国在安全防务上的独立行动能力,建立北约的“欧洲支柱”。特别是近年来欧盟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发展,加强了欧洲国家独立处理安全危机的政治意愿和行动能力,使得欧盟对于北约的安全依赖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并且维持美国在北约的主导地位,积极地介入欧洲事务,维持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和领导核心地位,一直是美政府的奋斗目标。北约东扩,它的成员国必然增多,管辖的范围也会随之增大,其职能也会由以前主要对付苏联的威胁转向对付北约周围地区动荡等新挑战。从而,美国继续充当欧洲安全的保护人,进而可以像冷战期间那样,使其盟国(尤其是法德)难以对自己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因此,北约东扩是美国推行大西洋战略,加强对欧洲的主导地位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索沃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一列重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在战略上和安全上仍旧离不开北约组织,而且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也是西欧国家的共同利益。

二、在中东欧国家推进民主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冷战的胜利是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向外输出和促进自由民主成为了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必须发挥领导世界走向自由与民主的作用,把民主外交视为领导四届的一个重要手段。向外传播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即使美国对外战略的最终目的,也是美国试图领导世界的新策略。于是美国通过经济支持等手段对独联体国家的亲西方派进行支持。在这种背景下,进入新世纪后东中欧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2000年把米洛舍维奇赶下了台,2003年11月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令谢瓦尔・德纳泽总统黯然退场,2004年12月乌克兰新政府在橙色革命中诞生,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又发生了郁金香革命。近几年来,在自由化浪潮中,原来属于俄国势力范围的国家纷纷向美国靠拢。上述国家所发生的成为了美国试图将它们吸纳进北约,积极推动北约东扩的前提。

中亚、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是有条件的。凡是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在处理与盟国的各种分歧(包括种族冲突、领土争端、司法争端等)时,都必须采用和平的方式。它们的防务和预算要透明,情报资料要进行交换;每个国家都必须致力于安全与和平。这样,中东欧成员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很小。另外,北约采取的是集体防御原则,只要中东欧国家加入了北约,北约之外的大国慑于北约巨大的军事压力,插手中东欧国家事务的可能性就很小。防止中东欧动荡的目的基本可以达到。同时,北约规定,凡是要加入北约的国家,首先都必须接受民主、自由和法制的原则,与其他成员国同享利益共担风险。此外,北约还规定,准备入约的成员国的防务必须由文官控制,要消除华约烙印、共产主义意识和苏联军事学说,按西方标准改造本国军备,促进国家向民主和市场经济过渡,使其最终走上西方的轨道,加入西方的阵营。

三、遏制俄罗斯

虽然北约及美国也曾多次强调,东扩并不是针对俄罗斯,但其明显的战略目的以及俄罗斯在此问题上的强烈反应都很好地驳斥了这种说法。东欧地区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北约东扩的首要目的就是把俄罗斯排挤出东欧,再进一步东扩到俄罗斯的领土边界,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以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从美国方面来看,把北约势力范围向东扩展到俄罗斯边界,一来可以夺占原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将使俄罗斯永远失去中东欧这一战略屏障;二可以把西方防务的前沿阵地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迫使俄罗斯改变其对待西方的强硬态度;三可以确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从而确保美国对整个欧洲防务的主宰,剥夺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苏联解体后,对欧洲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华约组织已不存在,如何防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欧洲各国和美国所关切的,北约东扩是其重要手段之一。

俄罗斯独特的地理位造就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大国情结”在俄罗斯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种崇高的而且须臾不可缺少的观念、思想甚至情怀。东、西罗马帝国相继灭亡之后,莫斯科自诩为“第三罗马”。从那时起,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俄罗斯国家形象已经定型:俄罗斯是大国、强国,俄罗斯要比其他国家更强大,俄罗斯人的精神比其他国家高尚,俄罗斯人将拯救世界。冷战时期,苏联在许多国家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组建华约与西方对抗,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不论是“帝国转移”理论,还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受其影响最深、最广的当属前苏联势力范围所在地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些国家不论从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都深受俄罗斯的影响,即使苏联解体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家都与俄罗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的思想、价值观在东欧、中亚、高加索等地区的影响力仍然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恐惧和不安。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传统,曾叫嚣从美国手中抢回阿拉斯加、对日本发动核攻击、用放射性废料淹没德国、攻占波罗的海诸国等言论的日里诺夫斯基在俄国内总能保持10%左右的支持率。而执掌俄罗斯8年的普京也是一个标准的民族主义者,只不过不带有极端的标签。近些年来克里姆林宫不断推动军事改革,努力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再加上国内光头党等极端民族主义现象的泛滥,这就使得美国担心俄罗斯民族主义失控的可能。

虽然就目前而言俄罗斯的实力不能与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同日而语,但是无论如何,俄罗斯都是一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大国。在美国看来,俄虽不再是西方的敌人,但其庞大的战略核武器库也是令欧美望而生畏,心不能安,因为俄仍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摧毁美国和欧洲几十次的国家,何况这样的核武器库被掌握在一个与自己并不同心同德的国家手中,这让仍囿于冷战思维的美国不能不心存警惕。俄罗斯在地缘上拥有世界最为辽阔的国土面积,尤为重要的是,它横跨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先进的军工生产系统,高素质的科技队伍,都在告诉人们,俄的再度崛起并不是遥遥无期。所有这些,都使得美国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惟恐其东山再起恢复在中东欧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诉,北约东扩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产物,是美国借以主导欧洲事务、继续维持并扩大对欧洲控制的工具。美国想通过北约东扩,继续保持并加强与盟国的联系,维持中东欧稳定,向中东欧传播 “民主”,遏制俄罗斯。美国曾经是并且会继续是北约东扩最积极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北约的命运[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2]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3]冯玉军;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现状及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8).

[4]刘胜湘:冷战后美国北约东扩战略的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 2000,(4).

[5] 郑羽: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1985-1991年苏联、美国与东欧[ 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6).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东丰;农民画;东北民俗

素有“梅花鹿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吉林省东丰县被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授予“农民画创业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农民画乡之一。东丰农民画艺术创作的根源来源于东北原始文化,同时东丰农民画也是东北古老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据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东丰县繁衍生息。历史上生活着朝鲜族、满族以及以游牧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更有回族、藏族等17个少数民族共同在这块富饶的大地上孕育着东北文明。早在清朝时就被称为“皇家鹿苑”。这些都构成了东丰农民画创作的沃土和宝贵的文化内涵。东丰的农民画家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挖掘内涵,沿袭了东北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以东北大地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东北特有的民俗文化,早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和美学特征。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一、东北民俗,东丰农民画的创作渊源

人们常说的“东北四大怪”在东丰农民画中体现的淋淋尽致。比如其中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据《柳条边纪略》载:“宁古塔屋皆南向,立破木为墙覆以苫草厚二尺许,草根当檐际若斩,陶大索牵其上,更压以木,蔽风雨出瓦上,开户多东南,土炕高尺五寸,周南、西、北三面,空其东,就南、北炕头做灶......”。可见,东北天寒地冻,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由于屋内火炕都是靠窗子,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边,就容易缓霜,使窗户纸经常脱落。所以把窗户纸糊在外,是为了使室内火炕发出的热气得以保持,并与寒冷的外面形成温差,使屋里保持暖和而窗纸又不至于损坏。在东丰农民画中很多作品就体现出了这一民俗,他不仅仅表现的是一种创作,更体现出朴实的东北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结晶。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再比如:“大姑娘叼烟袋”。外人到了东北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在东北,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 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子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子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东丰农民画家将这一习俗用绘画的形式再现给世人面前,如今的东北人民倡导绿色健康生活,不会再去吸烟,但这一古老记忆却流传在人们心间。

二、东北民俗,东丰农民画的美学溯源

美学就是探讨美的规律、研究审美心理或审美经验、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审美现象的学科。审美现象即是人类生活中一切美的现象,美的创造与欣赏,以及美育过程的种种现象。任何审美现象背后必须有一个更基础的现象,那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这个活动,既包括认识也包括情感和道德,审美经验就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而艺术活动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无非是心理活动、审美经验的凝结。

人的衣、食、住、行,是人的文化及思想形态的反映,东北民间的这一居住习俗也是这里的民众生活及环境的文化纪实。房子是东北文化的标志。东北的吉林住房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房屋的设计、材料的运用上,民间百姓的概括就是“土坯房子篱笆寨”。土坯是什么呢?东北百姓把草和泥合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块一尺长短的土砖,叫“坯”。在阳光下晾干,然后用来垒屋。吉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天又温热。一年之内有将近五个月的寒冷天气。用土坯盖房,既冬暖夏凉,又经济实惠。这种大院、篱笆、夕阳等意境本身就是透露着美的意境,这种古老的居住方式已不多见,勤劳的东丰农民用画的形式将他们重现,不仅是一种美,更是对生活美的一种追求。

三、东北民俗,东丰农民画的时代特征

根植于农耕社会的东丰农民画,它的创作出自农民之手,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它的审美主体必然就是农民。年画创作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感情、生活需要、心理追求。东丰地区农民的审美准则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在他们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农民精神形态影响下的艺术形式,东丰农民画明显区别于其他艺术,这取决于东丰农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政治障碍;规避策略

作者简介:戴慧(1981-),女,吉林白山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政治与外交研究、东北亚区域安全与合作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203-0063-03

东北亚经济存在着高度互补性,且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近年来,东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但这种高度互补性并未自动的导致区域合作,况且,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在适当的国家间政治合作的基础上。目前东北亚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障碍,政治障碍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朝鲜核问题等,突破这些非经济性症结是促进东北亚经济整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出路。

一、区域一体化与东北亚经济合作进度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作为经济全球化一部分的区域一体化浪潮方兴未艾,并逐渐形成3大经济圈: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圈(10+3)。这三个经济圈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3/4,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相比之下,东亚经济圈的实力最弱。从地区内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比率看,欧盟为63%,北美自由贸易区为54.1%,而中日韩三国贸易总量仅为区域内贸易总额的19.3%,可见差距很大。

近年来,东北亚国家认识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并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三国宣称将致力于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和平对话,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2005年7月,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宣布扩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的实施范围,使其扩展到韩国的部分地区、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2005年9月,中、朝、韩、俄、蒙五国签署“大图们江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中国政府在吉林省长春市已经举办三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活跃了合作氛围,取得了巨大成功。

上述进展表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来势迅猛,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2004年东北亚各国贸易总额达28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其中,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总额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东亚经济的整合关键是东北亚各国的政治合作,其核心是中日韩特别是中日的合作。中日韩的经济总量约是东盟10倍,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存在高度互补性。据预测,到2020年,中日经济总量将达到或超过9万亿美元,与现在欧盟的经济总量和规模相当。??显然,中日如果不能很好地合作,整个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就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经济互补并不能自动的导致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合作尤其是中日合作,面临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对此必须加以认真对待。

二、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政治障碍

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政治合作为特征的,……像国内经济一样,稳定繁荣的国际经济也需要强有力和稳定的政治基础,以便建立起管理这个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规则。??这表明,越是密切的经济合作,就越需要高度的政治互信作为保证。当前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存在不少历史的、现实的和潜在的政治障碍。

(一)历史因素

东北亚合作进程中,日本领导人的历史观始终难以被周边国家接受。日本前首相小泉不顾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抗议与反对,执意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每年,许多日本阁员、议员也都去参拜靖国神社。一部分日本政要甚至根本否定日本的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显然,这种表态不能被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周边国家和人民所理解接受,也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时至今日,日本仍未与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实现心灵上的和解。邓小平关于日本历史问题的几段讲话,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理对日本历史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国对日外交一直未曾偏离这些原则。1986年8月邓小平会见日本自民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先生时说:“我们注意到日本政界有些人很强调日本人的感情,请他们注意不要忘记还有中国人民的感情。最近有些麻烦,如参拜靖国神社,还有其他的事情。这些问题同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相比,要更本质得多,更实际得多,更重要得多。”1987年6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公明党代表团时说:“坦率地说,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战后一部分人一直存在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这些人为数不多,能量不小。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从另外的角度解释日本战后宪法,没有忘记制造中日之间的隔阂,这是很不幸的。”1987年6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说:“有些不愉快的事情,要妥善处理。这对两国人民都有好处。中日关系历史上的纠葛,坦率地说中国方面没有责任。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评价,要强调以新的向前看的态度,不要找麻烦,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新的纠葛。现在这些纠葛没有一件是中国引起的。对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最大的克制态度,包括说服人民。”“我们双方考虑问题都要立足于长远,要解决长远问题。对现在和将来可能发生的纠葛,都要冷静、迅速地共同合作,尽快解决好,以免影响我们长远关系的发展。”??应该说,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对日本而言尤是如此,这是开展东北亚合作的政治基础之一。

(二)领土争议

所谓领土之争,是指东北亚国家围绕某些岛屿和领海的归属问题而产生的争执或争端,主要是日俄北方四岛之争、韩日独岛之争、中日和东海大陆架之争。问题的症结是,这些岛屿之争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民族怨恨和复杂的国际背景。无论是北方四岛,还是独岛、和东海大陆架,其所承载的多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怨恨。

虽然存在岛屿之争,但上述四国的政治关系尚属正常,没有公开的冲突。民间的、潜在的不信任情绪仍然存在,这对正常的国家关系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一大政治障碍。

(三)美国因素

作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东北亚事务有着很深的影响力。总体而论,东北亚经济合作可能面临美国方面的如下滞障:一是美国与朝鲜的危险博弈。尽管美朝都同意朝鲜半岛无核化,并签订了《共同声明》等多个文件,但双方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程序上大相径庭。美国和朝鲜为了达到各自目的,展开了危险博弈:时而以武力相威胁,进行军事演习、发表最后通牒式的强硬表态;时而做出一些缓和与让步姿态,以便向对方施加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迫使对方首先做出让步。这种博弈关系无疑非常危险:当任何一方误读了对方的“出牌”,从而采取了极端的应对手段,战争就难以避免。这将严重冲击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二是美国对台海事务的干预。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长期战略目的,一直介入台海两岸事务,成为阻止中国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美国通过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海空力量表明了其试图倍增介入台海事务能力的意向。日本把台湾纳入“安全识别圈”范围,通过了“有事三法案”,并执意修改宪法第九条、参加美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等举措进一步复杂了。

三、缓解东北亚经济合作中政治障碍的若干建议

若使东北亚经济合作步入健康轨道,在政治上,有关国家必须力图破解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为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为了日本人民和东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根本利益,日本方面必须端正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负责任的表现。

(二)抛弃冷战思维

冷战思维一直存在于美日等国政治家的头脑中,且根深蒂固。美日基于现实主义的权力和实力的思维方式,认定下一个能对美国霸权提出挑战的国家惟有中国,并将中国视为假想敌,不断对中国的各项事业进行阻挠和遏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没有意识形态偏见,正在虚心学习包括美国、日本在内所有国家的成功经验,继承人类文明的遗产,并真诚地与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高度对外开放的国家。这不但使中国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也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益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欢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合作的行动表明,中国尊重并遵守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国际制度规则,同时积极推动改革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以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这种负责的、积极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所有国家,应该受到美日等国的欢迎而非遏制。惟有抛弃冷战思维,中美日才能迎来一个全面合作的新局面,东北亚经济合作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

(三)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互信

针对冷战后中日关系的现状,沈骥如认为,应当让中日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适度分离”的状态。也就是说,默认政治关系的冷却,在经济关系上维持现有的合作进度,但暂时不出台新的合作计划??。这样,既可以维持已有的经济合作关系,防止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和失控,也有助于双方特别是日方评估中日关系恶化的经济后果。同时,双方应当保持各种级别的政治对话,以增进相互了解。这种趋势有利于双方特别是日方冷静评估两国彻底分离的后果,冷静考虑在重新建立经济关系热、政治关系也热的中日关系过程中自己应当做些什么。经过一段双方关系冷却后的思考,中日关系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时期。东北亚合作将因此得到中日两国友好合力的强力推动。

注释:

①东北亚各国在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EB/OL].国际在线,2005-9-6.

②沈骥如.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障碍与希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1).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杨炯译.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世界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④转引自于青.邓小平谈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2004-8-19.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6-03

在必修一《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听到老师这样告诉学生:“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军队。”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小米加步枪”的说法,比如,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八路军游击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对于这些说法,笔者长期以来也不问究竟。近些年,随着相关话题不再敏感,档案资料文献的公开和回忆录的出版,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史实浮出水面,为我们解读解放战争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打破了笔者心中“小米加步枪”的神话。

二战后期,“为建立东方安全地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作战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①所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后,没有马上支持中共夺取政权,而是希望国共谈判,建立联合政府,不得已赴重庆与进行和谈。但是,随着战后国际两极格局日益明朗,在欧洲,美苏冷战和武力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在远东,美国坚决不允许苏军登陆北海道,参加对日占领;在中国,美国坚持东北“门户开放”,以及对美国援助的依赖,追随美国反苏。这让苏联认定是美国人的傀儡,其在东北的独占权和整个远东利益都将受到威胁,并且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苏联要想确保不让美国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苏联由原本在对中共是否支持,怎样支持的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很快转变为支持中共,抗衡美蒋。这种支持首先体现在将中共军队引入东北,并援助大量武器装备,移交日军留下的兵工厂等工业企业,使之有能力与军队争夺东北,从而使东北不致完全落入美国支持下的手中。

二战结束前夕,就做出预判,苏联援助一定会来,并做出战略决策,设法趁苏军占领东北之际,把军队开进去,在东北建立背靠苏联的最为巩固的根据地。在驻扎东北的苏联红军的默许和支持下,中共派遣大量工作人员进入东北,许多人是徒手、轻装,作为劳工到东北找到中共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1945年10月4日,彭真以东北局名义致电中共中央说,苏军“已下最后决心,大开前门,此间家务全部交我,因我力量微小,现只能接受一部分,允许一月内替我保存”,决定向中共提供步枪30万支、机枪100挺、大炮15门。此间家务,指在东北的日式武器。因为当时到达东北的中共军队还不多,几十万装备用不了,所以苏军代为保管,并催促中共一个月内调主力30万到东北接收武器,全力夺取东北。一度感到为难,表示30万很难办到,预计能够组织10万,另争取从山东调5万主力,并希望苏军延迟撤退2个月,以便中共做好准备。①

依据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军将在11月底前撤出东北,将政权移交国民政府。10月底,撤退在即,苏军先后向进入东北的中共军队提供了一些坦克、汽车,并移交了在南满的部分日军弹药库和兵工厂,余下的计划陆续移交,其中,抚顺炮弹就有300万发。1945年11月,东北局再报,他们接收了沈阳兵工厂全部设备,并将从苏军那里得到一批武器,“大约一万两千支步枪和六百挺机枪、八百万发子弹、十五万枚手榴弹、两万件大衣和三万双皮鞋……而在沈阳一线,连同此前已取得的武器在内,共得到步枪十一二万支、机枪约四千挺、各种口径炮一批……另取得通讯器材一大批,小型运输机六架,火车两列。在哈尔滨,则得到二万四千支步枪、数百机枪及部分炮”。②这一情况在11月12日所做的报告中也能得到印证:“枪接收了十二万支,还有些炮,工厂也接收了一些。”且强调,“在东北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说”,“苏军撤走前,必须接收完”。③

苏军拖延数月后,不得不在1946年4月底前撤离。4月20日,苏军与中共代表会晤,表示苏军将在哈尔滨留下中共所需武器,包括十万支步枪,一万挺重机枪,一千门炮。几天后,中共相继取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④苏军撤退前后,国共两党在东北的争夺达到白热化。4月上旬,四平战役打响,在此之前,中共在东北编成的军队人数达到34万,装备充足。

苏军坚决支持东北野战军死守四平,并指示驻朝苏军立即提供弹药应急。战役期间,“光苏军帮助秘密从朝鲜运来的军火,就有上百车皮因疏散不及,被空军炸毁”。⑤援助数量之多,可见一斑。苏军还劝中共在关内另辟战场以减轻东北压力,组织海运从东北向山东运送武器弹药,承诺中共要多少给多少。1946年初,国共之间形成的“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局面,到1946年6月,进一步]变成全面内战。

在四平阻击新一军、新六军等精锐部队达一个半月后,部队十几万人退入北满,很快再次得到苏军的援助。其中一批留在满洲里的日军重型装备,“在东北局军工部部长何长工的指挥下,用火车拉了几天才拉完,包括各种枪炮和坦克”。⑥据电称,这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加两个山炮营。为此还进一步向斯大林提出了再帮助20万支步枪、1.5万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大量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的要求。苏联随后从朝鲜方面向提供了2000车皮装运的武器弹药。⑦依靠这些军事援助,在东北的部队人数急剧增长,兵种也进一步增多:1947年9月发展到48万人,12月猛增到73万人,1948年发展到105万人,包括12个纵队,14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队,1个坦克团。而此时,在东北的总共55万人,且防守战线过长,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在人数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在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鉴于东北地区可用交通设施不能满足士兵和武器的转运,应请求,苏联派出前铁道部长廖瓦科夫将军为首的专家组赴东北。截至1948年12月15日,专家组帮助和指导中共东北铁路总局组织力量,成功接收和修复了东北最重要的铁路线15000多公里,和总长9000多米的120座大中型桥梁,修复机车885台,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了较大的后勤保障作用。①

从1946年12月开始,苏联还通过贸易机构直接向中共提供物资,其价值分别为:1947年15100万卢布,1948年33540万卢布,1949年42060卢布。②

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和物资除了武装东北的中共军队外,还大量的运往华北,支援关内的中共军队,运输路线基本上是火车从朝鲜出发,运往辽东,再经海运到达山东。最多的一次,1946年9月,2000多车皮(一车皮载重约40~50吨)的物资运抵安东,海船运量已不能解决,中共中央命令山东胶东军区全力组织机轮船前往安东“运输物资,愈快愈好”。③

1949年1月,苏联代表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此时,平津战役正在进行,他在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的报告中说:“我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的全部70万军队的武器转交到中国革命军队手中,它接收这批枪械后,再向中国要害地北京挺进。”④在1949年2月5日的会谈中,特别表示感谢苏联的巨大援助,不过他抱歉地对米高扬说:“当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以后,部队进入北平之时,他们所使用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并以美式装备取而代之。”“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明,是用美国的技术装备了中国人民。”⑤经过几年作战,到1949年,在大量歼敌、俘敌的情况下,将苏式或日式武器更换成美式装备完全可能。

优良且充足的武器装备同样展现在淮海战场上。粟裕在淮海战役后曾讲:“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我们打杜聿明,几乎用炮火推平村庄,一个村子打几千颗炮弹和成千成万斤炸药。”⑥

综上所述,“人民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军队”的说法不是历史的真实。解放战争期间,相比军队的武器装备,中共军队装备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中共从苏联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还有依靠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自制武器,以及战场上缴获的大量敌军装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苏联援助”的相关素材,纠正“小米加步枪”的传统观念,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1.无损于人民的光辉形象。因为外国援助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美国对几十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相比,苏联对中共的援助规模要小得多,但苏联的援助无疑极大地缩短了中共彻底战胜的时间。

2.还原历史的真实。只有先弄清楚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和它们为什么发生,对历史的评价,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所以“求真”应当是历史教学恪守的原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