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范文第1篇

X县X街道办事处地处县城中心,辖X个行政村、X个社区,户籍人口X.X万人,常住人口X万。共有党组织X个、党员X名。辖区内有机关事业单位X个、党员X名。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有限的公共资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之社区服务能力不足、驻社区单位和党员参与共驻共建意识不强等问题的存在,对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破解城市社区党建难题,以基层党建工作引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市委组织部和县委的指导下,街道办党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落实“四抓四强”举措。

初步形成了共驻共建、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管理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抓资源整合强功能。

X街道办的社区大多为传统居民社区,干部少、群众多,工作量大面宽,当了X多年“小巷总理”的X路社区党支部书记X直言,以前遇到需要辖区单位配合的工作,经常要跑到各单位陪笑脸、磨嘴皮,寻求帮助和支持,吃尽了“小马拉大车”苦头。

针对社区条块分割、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破解。

一方面,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框架下,建立了共驻共建责任制,明确了辖区单位在社区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城市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由街道办党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责任书。县委还把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的共驻共建工作纳入到本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共驻共建制度化、长效化,变社区“独唱”为大家“合唱”,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等资源利用最大化、节约化。XX条老街,小摊小贩扎堆,每天垃圾遍地、拥堵不堪,群众颇有微词。在一次联席会议上,这个问题被摆上台面。很快,县综合执法局牵头,周边

X个社区、X家单位联合开展了“我是小小城管员”活动,党员、群众代表近X人参加,清理占道经营、整治环境卫生,老街旧貌换新颜。

另一方面,党员共管,激发队伍活力。针对社区党员年龄、文化、职业等层次多样的实际,我们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将社区党员分为骨干类、普通类、流动类、在职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类X大类,分层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台账,采取党员每月自评、支部季度考评、党委年终审核的方法评议积分,积分结果作为党员评优树模、干部年度考核、党员“双评议”等的重要依据,此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载宣传。

同时,对单位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结合“双报到”活动,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他们除接受本单位党组织日常教育管理外,每月到社区开展活动,社区党组织定期将机关事业单位“双报到”党员在社区的工作表现、义工服务活动情况反馈给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作为党员年度考核重要参考。

部门单位党组织也在预备党员转正、群众评议、评优树模等方面,充分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建议。

二、抓组织体系强堡垒。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经济组织也融入到城市社区,一些“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城镇区域内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增加。

同时,街道办和社区的有限公共资源难以实现服务全覆盖,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亟待提升。对此,我们从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建立了以街道办党委为龙头、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小区党支部为堡垒、网格党小组为单元的四级城市党组织体系,筑牢了党在城市社区的工作基础。

一是抓实“小网格”。近年来,城市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互联网业不断兴起,将城市党建扩大到了新的领域。我们坚持哪里有党员,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群众,党的工作就覆盖到那里的思路,不断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去年以来,根据街道办楼宇小区实际,我们把X个社区划分为X个网格单元,在每个网格单元成立党小组,负责做好党员管理、矛盾调处、便民服务等工作。同时,根据党员业缘、志缘、趣缘,成立了文化宣传、法律维权、书画棋艺等功能党小组X个,形成了纵向到网格、横向到党员的党组织体系。

二是建好“大体系”。针对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实际,我们建立了街道办、社区两个层面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办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由街道办党委书记召集;社区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街道党副书记召集,驻街道办和社区单位党组织书记参加,研究解决城市党建工作和难点问题,遇有重大问题随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同时,深化拓展“双报到”活动,分布在城市社区的X个村、X个机关事业单位、X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在街道办的X个城市社区登记报到,参与社区管理服务。

三是打造“连通体”。大体系、小网格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我们尝试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内容进行整合,先后投入

X余万元,建成社区网格化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开通“民情直通车”,通过手机和电脑终端,对群众的需求事项在线办理,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

同时,针对社区流动党员多、流动去向分散的实际,我们依托微信群、QQ群建立网络党支部,党员线上学习、线下交流,做到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服务救助、交流分享“五个同步”,促其履职尽责、发挥作用。X路社区利用网络党支部定期对X名流动党员开展微党课辅导,受到党员的一致好评。

三、抓建章立制强保障。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各项工作都是“骨头顶着头”,没有退路。开展党的建设,需要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保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建章立制,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我们建立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季度点评、党建联系点、考核督查等制度,对社区干部实行专心、专职、专人、专责“四专”管理和“三考两评”,将党建考核成绩提高到X%,抓党建工作实绩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发社区干部工作热情。

二是健全责任体系。推进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纪实制度,对党建工作开展过程进行全程纪实。建立共驻共建“双诺双评”机制,年初,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上级党工委和街道办党委分别签订社区共驻共建目标责任书,同时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每半年,由街道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辖区党员群众对承诺事项进行评议,评价结果反馈给驻社区单位上级党工委和县考核办,作为本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倒逼共驻共建落实见效。

三是健全经费保障体系。建立了县财政预算、县管党费以奖代补、街道办党委年度列支、辖区单位投入、社会赞助为一体的城市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为每个社区预算X万元工作经费,县管党费每年对社区奖补X万元的党建经费,街道办党委每年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X万元,累计投入X多万元用于社区“三有一化”建设,所辖的X个城市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全部达到室内X平方米、室外X平方米的标准,X%建成“一厅式”便民服务大厅和民情在线服务平台,X街等X个社区实现了“村居合一”。

同时,驻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累计投入X多万元,为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互联互动强服务。

以前,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不存在隶属、监管、指导等关系,各行其是、资源分散,优势难以互补,社区事务协调起来很费周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发挥街道办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指导社区党组织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活动计划,主动邀请驻社区单位来参与,每月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和公共志愿服务,变封闭的社区为开放的社区,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共同努力,参与到社区建设、管理和便民服务上来,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是开展公共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党员做义工、服务当先锋”活动,全办建立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文艺宣传、义查义诊等志愿者服务队X支X余人,累计服务党员群众X.X万人次。广泛推行社区“X”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八卡”服务,让有技术、有特长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针对社区老党员较多的现状,创新建立社区慈善老年大学X个,开设广场舞、秧歌队、戏曲、书法绘画等兴趣班,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是深化共建服务。每年年初,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会议,结合各单位业务特点、党员特长等,围绕社区管理、文明共建、环境整治、法治维稳等重点,按月制定活动计划,签订共建承诺书,开展项目化共建和“菜单式”服务。X路社区协调县委党校开办专门电脑培训班,

X多名社区老人免费学会了使用电脑;胜利街社区党支部协调X派出所定期到辖区学校开展防暴反恐应急演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像这样的活动,X个社区每月至少开展X次,今年累计开展X多次。

三是推行网格化服务。我们按照每个网格X名的标准,配备网格员X人,由网格党小组负责网格员日常工作的监督考核,为居民提供“一线式”综合代办服务,变群众“找上门”办事为网格员“走下去”服务。今年以来,街道办累计化解矛盾纠纷X件,排查安全隐患X个,服务居民X余人次。

X街社区党支部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积极动员驻社区的X家单位,X名机关干部与X名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定期上门辅导作业,帮助孩子梳头洗衣、打扫卫生,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通过我们的实践和努力,在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是搭建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通过党员承诺践诺、日常考核评价、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等,进一步深化了在职党员“双报到”,强化了党员日常教育,特别是加强了在职党员“八小时”外的管理和监督,有效激发了辖区党员队伍整体活力。

二是开辟了城市社区一体化党建新路径。通过建立“大体系”、“小网格”,理顺了辖区内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关系,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纵向领导、横向协调的能力,实现了社区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构建了无缝隙、全覆盖的社区管理新体系。

三是提升了社区社会治理新水平。社区党组织整合辖区党组织服务、党建、文化、人才等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提升服务水平。

同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增强了社区党员和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党组织的“三力”和党员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连续三年,辖区信访上访量下降了X.X%、“两率一度”提高到X.X%。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帮扶;教师成长;教育规律

自皋兰县三川口学校与西固实验学校结队帮扶以来,我校在青年教师成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探究精神,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就我校与西固实验学校在结队帮扶中获得的经验做具体介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结队帮扶中,对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教育,让青年教师明白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事业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同时也发现青年教师成长培训和指导中存在着目标盲目的问题。因此,在大量的经验总结之后,笔者总结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即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育规律的主动探究。为了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或对教育规律的主动探究能力,我们从专家讲座、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并总结出以下问题和认识。

一、专家讲座流于形式

专家讲座往往是调门高,效果小。由于专家讲座常常不能完全符合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讲座并不是来自一线教师,而是一些优秀学校的中层领导或者教研员,这些人往往有严谨的语言,却没有鲜活的实例,长于对语言的组织和对教师实际的想象,缺少对于实际课题教学的操作和体验,专家讲座好听而空洞,以至于流于形式,甚至受到了青年教师无言的抵制,教室们参加讲座仅仅是为了点名,甚至有一部分教师点名都不到场,这是典型的用脚表达。

二、经验交流形式自由更有效

为了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我校教师派上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师们进行了气氛活跃的自由交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新型交际方式———网络交流更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与西固实验学校的消极经验交流中,我校教师和西固实验学校教师分别进行了经验介绍,然而,这些介绍被认为是泛泛而谈,缺乏质感,倒是双方学校参加交流的青年教师建的QQ群在两校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青年教师的交流群开始并不是用于教研的,但我校校长在与青年教师交流时得知有交流QQ群,于是主动提出把这个群作为两校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自由发表言论,上传文件。教师们在QQ群里显得更为自由和活跃,同时,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校与结队帮扶学校增加了网上的经验交流,减少了面对面交流,既实现了有效交流,又减少了车马劳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三、微课堂更能展示教育效果

教育教学要精讲多练,我们一直坚持进班听课、大家评课、自由发言积极交流,以推进青年教师课堂技巧的发展。从实践经验来说,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形式,在我校与结对学校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听课方式———微课程在我校与结对学校的交流接近尾声时才被大家广泛接受,好在这种形式有很强的延续性。微课程指教师就某一个单一的问题进行简短明了的讲解,它不是对一节课的讲解,就课堂教学实际来说,教师讲解应只占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左右,精讲多练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一直强调的形式。因此,微课程更能看到青年教师对于具体问题的把握,我们可以从一个问题中看到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从学生就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了解教师讲解的真实效果,听课教师也不是当堂听课,课后评价,而是把微课程通过互联网分享,教师可随时观看,随时评论,这样的评论往往能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也能很准确地点出教师教学中出彩的地方,避免了过去一节课各个环节讲解下来,课后评课乱七八糟的感觉。

四、课题研究总结经验,提升教师的认识

在我校与西固实验学校结队帮扶的过程中,我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看到,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总结经验进行论文撰写,对于在交流中感受到的问题和经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查阅资料之后对他们的困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问题有了更深刻的反思。看到教师撰写论文的重要性,我校校长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撰写论文,尽可能在杂志上发表,这样也可以锻炼教师的措辞的严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成就感。也有一部分教师在文章中准确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理解,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发表,对此,我们将文章统一打印装册,专门保存,因为这是教师成长的真正材料,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成长是学校教育的又一重要课题,学校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青年教师往往善于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但没有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学校应促进青年教师尽快发挥其活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范文第3篇

体验式教学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A Kolb)在总结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和瑞士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

库伯提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他强调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的参与产生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亲身经历或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

二、体验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以培养学习者外语应用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在具体体验过程中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主动应用到语言实践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从总结和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可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体验式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技能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技能的高低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熟练不熟练的问题,而语言知识不会自动转换成语言技能或应用能力,体验式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为学生提供的是转换知识和综合应用语言技能的机会与情景,是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实践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语言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的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体验式英语教学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化的因素

1. 体验式教学强调感受和体验,感受和体验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首要因素

有调查认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了“感受和体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体验和感受中才能内化所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停留在主观感受上,也就是学习者只能想象知识的应用领域、而无从感受和体验、接触具体的情景和状态,也就是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或语境,去完成专项任务,这就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空间,使他们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实践和切身体会交流之中,感受语言知识的应用背景、应用方法和应用领域。由此学习者得到真切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全方位的,活性强,印象深,使学习者即时理解和及时体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改变学习者主要依赖机械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能力。

2.体验式教学强调分享,分享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个体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范围狭小的,学习者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分享,每个人就会得到数倍的经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它强调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动、学习者之间的动。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某个个体的事情,学习效率不仅仅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学习者产生重要影响。在分享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可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不断反省、升华,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发展理性思维的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强调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必要因素

学习者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零散的信息,这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反思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积极的思维和价值观。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地领会和掌握,而是简单的记忆,因此语用能力的欠缺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总结与反思可使学习者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梳理语言知识要点。当然,个体存在着差异,有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总结与反思就可以形成经验,而有的则不行,需要反复体验,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经过不断内化、调节才能够形成。总之,总结与反思使学习者学会向内学习,向内发掘潜能,发现影响语言习得的盲点、障碍,并及时予以修正,使学生的语言认知螺旋上升、不断深入,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语用能力的提升。

4.体验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应用,实践与应用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核心要素

将理论和实践建立有效的联系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和应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韦斯特曾指出:“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他们试图以教代学, 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 脱离语言实践的外语教学不会有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其在具体情景、环境和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笔者曾用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我院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时段:2学时;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教学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为:导入复习→下达任务→成立小组→小组考察装配线→小组交流活动→各组选派代表介绍工艺流程→教师评价及总结。课上学生们表现出积极、踊跃、主动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参与讨论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们灵活地把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单纯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吸收方对信息,进行选择,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能唤起他们“我要学”、“我要参与”、“我要表现”的欲望,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率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这样机会。另外,在语言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更多的是学生获取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模式,这种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对学习者的观念、意识、态度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5.体验式教学强调情景化学习,情境化体验是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转换的有效因素

学习过程处于各种模拟情境或创设的真实情境之中,使学习者在情景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实践所学语言,提升语用能力。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在一定的情景或语境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也与情景语境紧密联系。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语言习得不能过分依赖书本,也不能脱离语言运用的环境。只有在恰当的情景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规则,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情境在外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课并通过设置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把相关专业知识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中,又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语境中进行语言的习练,突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场所,英语教学可以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延伸到实训室、车间等场所,真实的情景语境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产生一种真实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言习得成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感知情境与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结合,理解、记忆和掌握的效果比单纯的听、读好得多。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成效是一可变函数,在智力认识活动一定的前提下,它的可变量取决于人的情感或情境因素,可见情境化体验对外语教学的举足轻重。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成效和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构建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体验式英语教学能刺激学生主动建构,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有利于诱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内因,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入,认知的升华,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活跃性和实效性。总之,体验式英语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发展。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验式英语教学虽然具有多种优势,但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穿插进行,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使他们有机统一于外语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外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经验与教育》[A]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50

[2]Kolb,D. A. ( 1984 ) .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3][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朱小蔓: 《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性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6]施良方.试论北美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的关系[J].教学研究,1993(1)

[7]刘润清译外语教学与学习一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1994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数学交流能力;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培养;提高;强化;读;说;听;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54-03

小学生数学交流,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数学思想,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更广泛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乃至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重视小学生数学交流,既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交流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交流的机会匮乏,仅有的交流模式也比较单一,以至导致学生的交流能力普遍低下。这是我们在小学教学课程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生数学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交流环境欠佳。小学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安静、严肃的学习环境往往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标志。这与老师平时偏重于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听讲、很少为学生创设数学交流机会有关。

2. 交流对象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多数学生都喜欢与同学、朋友、家长和优等生交流,不太喜欢与老师、待进步的学生交流,而且首选的交流形式是生生交流,其次是小组合作交流与师生交流。

3. 交流中存在的多种障碍。一是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在数学课上发言,个别同学甚至还愿意充当旁观者,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课外与同学讨论交流数学问题。二是与老师交流的目的大多是问疑难问题和反映学习情况;与同学交流的目的多数是订正答案和讲生活或学习中有趣的事,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则很少。三是绝大多数学生只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对于数学语言比较陌生;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只关注自己的想法;不善于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受到启发而获得灵感。

4. 对数学交流的价值认识模糊不清。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数学交流对促进思维发展和学习进步的重要性,对数学交流持无所谓的态度。少数学生甚至觉得数学交流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

二、小学生数学交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目前小学生数学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置没有确立,多习惯于“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的被动式教学,仅沿着老师的思路去回答问题,偏重于列出算式和确定计算结果,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性、拓展性思考,没能从理念上全面把握教学的基本知识,更没能很好地体味数学在实践中解决奥妙问题的无穷趣味和魅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路单一,学习兴趣不高,普遍缺少的愿望和需交流的问题,即使有问题,也难以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予以表达,导致交流信心的缺失,形成交流障碍。因此,要解决小学生数学交流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就必须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方式上着手,通过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读、说、听、写”训练,来优化小学生数学交流的氛围,提高小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三、解决小学生数学交流问题的对策

1. 进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数学阅读可以丰富和优化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文献以及老师、同学的解题过程等,接受数学信息。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克服有口无心的“假读”,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思考,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二是引导自由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利用晨读等充裕时间,让学生广泛读取数学谜语、数学故事、趣味数学、数学脑筋急转弯……从中领悟到阅读的趣味,进而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三是教会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针对数学概念、公式、性质、计算题、应用题等各种不同情况,分类教会各种类型的阅读方法,准确理解,排疑解难。四是设计阅读提纲,优化阅读过程。设计阅读提纲有助于开启学生思路,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增强与书本交流的针对性。五是开展阅读大课堂,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课堂阅读时间相对有限,因此有必要把数学阅读延伸到课外。再通过每周一次的阅读大课堂,让学生集中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六是开展数学朗读比赛,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读、同桌比读、小组赛读等形式,在竞争氛围中激励学生接受数学信息。

2. 教给倾听方法,培养学生“听数学”的能力。倾听是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针对大多数学生不会或不善于倾听的实际,重点教给学生进行有效倾听的方法。一是营造氛围,强化倾听意识。通过富有暗示意味的教室布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倾听上来,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感受倾听的重要性。二是创设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拷贝不走样”等趣味游戏,并对倾听行为给予正确适当地评价,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三是正确引导,教会倾听方法。教师明确提出,学生倾听要做到“五心”,即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四是学会复述和评价,提高倾听能力。每周安排一节“听算、复述”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课能力和复述能力,并要求学生对复述进行评价。五是能够质疑和补充,深化倾听功能。在数学课中设计“汇报结果、发表见解、课堂评论、自圆其说”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修正他人的观点,补充他人的看法。六是学会反思和创新,提高倾听效益。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能根据听到的别人的意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经过思考、交流、反思,然后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内化成自己的素养,然后有所创新。

3. 指导口头表达,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说是数学交流的有效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课上课下缺乏敢讲敢说精神的情况,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有时间说,有机会说,敢想敢说,愿想愿说,会说善说,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是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在课堂上舍得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与好奇参与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裕的时间里主动思考,踊跃发言,热情交流。二是正确引导,让学生说规范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通过操作的有序性来训练学生语言的条理性;让学生总结概括数学概念提高他们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性;在解答应用题的分析推理中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逻辑性。三是明确要求,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解题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把自己的思考方法、解题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听懂、听明白,促使他们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思路。四是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口头表达。组织开展多种形成的交流活动,如“互改作业,同伴交流说给同桌听”、“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发言说给同学听”、“课尾三分钟,谈谈本节收获说给大家听”等,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思考、尝试、说话的条件和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五是开展互评,让学生在数学辩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一些教学内容的易混点、疑难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相互评论,调动他们的钻研积极性,给他们充分的自主发言权,让学生敞开心扉,相互巧妙设问,相互补充充实。

经验交流总结发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31-01

1.概述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体验式教学源自于体验式学习,在20世纪初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推崇在构建适宜的学习情境或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理解并深刻认知所接触到的学习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体验式学习进而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技能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增长并建立对学习内容能够产生直接结果的学习经验。体验式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教学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适当的理论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体验过程中得到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英语体验式教学以现有的英语教学为基础,通过对经验现实主义以及皮亚杰建构主义的理论借鉴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通过体验情境的构建来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并亲身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一种先进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符合国家新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所提倡的英语实用教学思想,进而培养更加优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提出的新的需求。

2.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构建符合英语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验和认知意识,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有情感情境和学习情境两方面,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并端正其学习动机,又可以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情境构件时应充分融入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内容使得情境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及真实,从而加深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对英语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和完整的体验,强化学生体验式学习理解能力并促进学生的体验效果。教师在进行英语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时,首先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是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最后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之处,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2.2 合作探究,感悟体验

合作探究的核心就是问题的创设,体验式教学通过构建符合英语教学要求、涵盖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问题并探究其问题原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创新思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探究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问题情景构建的时候,应该充分意识到体验式英语教学主体的体验感受,即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心得体验,同时抓住英语教学主体内涵要求,通过精心巧妙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与应用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探究英语的学习变化与发展进程,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通过感悟情境教学的体验来树立英语实用性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2.3 总结反思,内化体验

体验式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教学环节与结果层面,更应该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反思体验式英语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实践从而实现对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整体把握,通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来获取对细节处的更加科学有效地掌控,实现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同时还要对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体验经验进行内化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并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体验式英语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互动交流,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以及英语在真实生活环境中的应用,深化教学环节中的英语体验,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以及合理有效进行语言交际的技能,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交流分享,丰富体验

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闭门造车”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知识的积累与阅历的增长需要人们进行互通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体验式英语教学方式正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与情景英语应用练习,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与情感交流,共同合作探究英语知识,并分享自身的英语学习心得体验,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学生的体验感受,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身英语知识积累应用能力提升。交流分享体验作为体验式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充分拓宽学生的经验迁移范围,通过学生主体意识与客观环境知识碰撞并相互作用实现知识体验与领悟的重要过程,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知识交流观念,真正地强化学生的语言体验,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2.5 延伸课外,深化体验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延伸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成为学生积累知识的另外的主要源头。课堂教学内容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和必要性知识,学生知识的积累在掌握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外更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大自身的学习范围,广泛汲取多方面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参与课外英语学习体验活动,来锻炼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并检验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延伸课外,深化体验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参与到语言应用交流与体验活动当中,将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语言体验学习主动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结束语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告知应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冬慧.体验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 卢显伟.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