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金融课程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精选

国际金融课程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第1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能够推动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和市场化,深化产学研紧密合作,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融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以体现政府目标为导向,运用行政手段,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具体到微观层面,金融支持常常指的是通过银行信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方式动员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或企业融资的过程。

(三)金融支持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手段种类繁多,除了以传统的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股票、债券市场及建立风险基金的方式外,还包括政策性金融支持制度,如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信用服务等。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股票市场,有助于研发投入比例高、投资大、风险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和金融支持;对不同风险类型的科技企业建立不同的风险基金和投资基金,能够因材施教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政策,能够对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长期的信贷支持。此外,信贷担保体系、科技融资平台、多级政府联动等方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目前,这些支持手段和政策已在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得以有效实行,有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研究向市场的转化。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作为关乎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世界各地都极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资本也就成为了关键要素,一项科技成果在其研发初期、中期、甚至是转化为产业成果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旦在转化期间出现资金问题,就难以有效保障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会制约的经济发展。关于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中,国内外并无统一的概念与测算方法,其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期真正应用与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改革创新是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40年来,农村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农村改革以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居主要位次,常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6位,油料居第6位,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物价上涨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农业发展

近年来,农业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中部其他省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为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调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购进价格,但由于近几年的物价飞涨,其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幅度远远远大于粮食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虽然国家不断完善惠农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越来越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民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与生产发展不适应

虽是农业大国,但其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比极少,由此造成了科技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广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不足。农业科学技术的落后与新阶段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并无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同时金融支持效果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支持效果不明显,劳动力素质低

作为一个农业资源大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业的生产效益低,削弱了农民的积极性。相关政府对有关农业的金融支持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同时大部分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外出打工,不愿回乡务农,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留下的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群体,农村人才队伍落后,缺少技术型人才。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建议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背景,面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支持

面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业型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业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融资效率。首先,政府应该将科技政策与金融政策融为一体,深化部门间合作,推动科技与金融协同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加大与金融支持的合作发展,提高公益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力求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互利共赢的局面。其次,农业型科技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依靠省情,金融体系完善程度与历史发展背景等因素,根据本地实情,按照应用进行示范,理清脉络,实现整个技术的突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加大商业性金融支持,健全金融机构科技信贷金融支持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仍是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对于中小型农业企业而言,其自身具有发展不确定性、缺少担保和抵押等问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融资流程较长、手续繁杂,难以适应中小型农业企业资金周转灵活的特点,且二者之间交流困难、信息不对称,因此中小型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我国的银行融资以间接融资的方式为主,因此信息的及时、有效、全面互通是银企之间必须搭建的桥梁。对此,商业银行应该进行业务和服务创新,一方面发挥自身高活力的优势,努力满足中小型农业企业快速、灵活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与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通力合作,对企业的农业科技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定,有效筛选和投资具有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此外,企业也应该强化信用意识,及时全面地公布信息,努力达成健康良好的银企关系。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第2篇

为了确保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这些原则的遵守对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队伍构建工作的创新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遵循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在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国际金融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与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并通过使用有效的激励策略来鼓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教师进入国际金融教学团队,在对其科研优势做出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推动国际金融专业教学的发展,并通过发挥这些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来推动国际金融教师队伍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一原则的遵循对于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队伍的建设都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需要实现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学科建设的结合,并在推动课程、专业、学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构建具有特色的国际金融专业以及国际金融精品课程,并在优化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提升教学队伍教学能力;三是遵循强调教学队伍创新能力的原则。在此方面,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应当以学生需求、专业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来对教学作出创新与改革,从而推动教学队伍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团队有必要在开展国际金融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树立学习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质量思想,强调学生国际金融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发展,重视学生团队意识、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学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四是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需要遵循平等原则。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一般都是由具有较高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高学历教师构成,但是这些教师在资历以及支撑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会对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资历与职称较低的教师针对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优化以及团队建设所发表的建议和意见往往容易忽略,从而制约教师团队的学习与沟通,并制约教师团队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有必要遵循平等原则,消除资历、职称等因素对教师交流与沟通的影响,通过创造良好的平等氛围来使教师能够对自身观点做出勇敢表达,从而使教师队伍成员在相互学习与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推动教学团队凝聚力以及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工作中,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从制度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从而为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能够获得需要的各类资源,并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高职院校需要将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当作国际金融专业教学改革规划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并在构建合理科学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基础上来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当做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另外,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国际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制定长期且规范的培训计划,不仅要重视给予教师更多在校内开展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有必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制定激励政策,通过在物质待遇或者职称评聘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来让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团队具有更加积极地自我提升心态与需求;二是高职院校在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中要重视条例教学团队专业化发展与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在此方面,需要承认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往往都是由优秀的教师队伍组成的,无论是国际金融核心课程的教学还是科研方面,这些教师都具有着一定特长与优势。而通过促进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其他专业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以及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让教学团队的发展与教学环境实现结合,并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推动自身发展,从而有效构建可以推动国际金融学科与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

(二)加大对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资源投入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实践教学;外汇交易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国际金融课程通常是针对商学院本科生设置的专业课,涉及非常广泛,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种种现象,并能够注重国际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学具备以下特点。

(一)知识点覆盖面广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汇率等基本理论,了解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管理方法,学会几类主要的外汇交易,并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方式及国际资本流动规律,最终学会用所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各种国际金融问题,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与实际联系紧密,内容更新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而国际金融学的课程内容也必然随着国际形势及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而不断更新,及时地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它们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及预防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成为国际金融课程中要研究的新内容。所以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地融入新事件、新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实际经济活动不脱节。

二、实践教学作为国际金融学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国际金融学所包含的国际金融活动很大程度上都与汇率有密切的关系,而经济主体,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会进行外汇交易活动等。而已有的国际金融等课程更多的是阐述外汇交易等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而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增强国际金融实践操作能力,具体目标是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外汇交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外汇交易的方法、风险的分析和控制,也要能够解读外汇行情、利用分析软件对外汇走势作出合理判断,并顺利实现外汇买卖的即时与委托交易的模拟操作。目前国内仅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国际金融实践教学,而多数高校还是纯理论教学,这样导致学生仅对外汇交易的理论内容有所涉及但没有系统的外汇交易应用方面的学习,因此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在《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中学到的投资的基本概念,深化学生国际金融学理论教学中学到的汇率变动的基本概念和得到交易的基本程序与方法,通过外汇模拟交易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金融交易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常用词汇,把握各类金融外汇交易的基本特点与交易常识,进而更好地将国际金融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国际金融学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化

(一)理论教学

国际金融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中涉及的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需要有很强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掌握,所以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只有在理论已经充分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的实训形式。教师应该有效地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整合相关理论,选择板书、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详尽地阐释理论,并且及时关注课堂学生反馈情况,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等形式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从而让他们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为后续实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实验室软件模拟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仿真现实经济情况进行外汇模拟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式,因此学校建立金融实验室并安装相关外汇交易软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训讲解每次实训的主要内容,不同实训内容的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对即将要进行的实训有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完成实训内容。在外汇实训的现场指导中设定具体交易环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练习。外汇交易相对复杂,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不同的问题,现场指导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并将常见问题记录,以后补充在实训报告中供学生参考。这样的仿真模拟交易才真正做到了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事实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手上的虚拟货币造成的影响。只有经历过才能更加理解国际金融市场学习的重要性。

(三)建立实训基地

作为学生很少有机会到银行、证券公司和外贸公司等参加实践活动,而这是学生了解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外汇交易特点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是银行、证券公司几乎不需要本科生进行外汇交易相关的实习,所以高校如果能够联系大型外贸公司的资本运作部门建立实训基地,应该说是对在校仿真模拟实训之后的一个最好的补充。目前这方面对各学校来说实施都比较难,但是也有不少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一些实训基地的机会。另外还有个解决路径就是学生利用假期回老家的相关公司进行外汇交易方面的实习,通过家乡的关系网适当地寻找这样的机会也是不错的方法。

(四)开展专业讲座

除了丰富的课堂理论教学、新鲜的外汇交易实践教学以外,高校在国际金融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邀请外汇交易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外汇交易专家应该是从事多年的实际外汇交易,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讲座为学生讲解近年来外汇市场的发展比枯燥的课本描述历史发展更容易让人记忆犹新。尤其重要的是真正的外汇交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突然性的事件等的应急处理办法等,这些知识是教师经验欠缺的重要部分,因此通过专业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一堂课。

(五)课后多渠道沟通

现在的90后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力都比较强,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可以释放自己、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他们也非常需要教师的认可。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在课余时间跟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互动。所以课后学生利用网络在宿舍学习,教师采用视频会议或邮件联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并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对已经学的理论和做的外汇实践进行总结,真正做到吸收消化知识。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要想实现国际金融学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上几方面努力,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鼓励授课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创新。但在实现以上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加强校企合作

正如以上提到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困难,作为实训基地本身能够加强教学效果,所以如果能够以学校为平台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应该能够想到为企业服务的措施从而使得校企获得双赢才能够长期合作下去。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很多教师本身理论基础非常扎实,也能够进行虚拟的外汇交易等实践,但仍然缺乏真正的实践。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两种情况下有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投资决策,因此授课教师加强实践操作非常重要,这种可以通过去公司实习也可以通过自行开户进行外汇交易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沈军,王聪.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02).

[2]罗丹程,宋连成.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08).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学;引导式教学方法;改革;应用

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发生改变,对金融行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金融学课程需要积极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因此,引导式教学法被运用到了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当中,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兴趣。但目前国际金融学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引导式教学法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阻碍了引导式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中的发展。

一、引导式教学法的概念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专家最早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法,随后经过不少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改革,最终形成的引导式教学法主要的含义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讲解,而引导式教学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在上课之间将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整理好,并通过各种渠道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上课之后,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运用案例、问题以及热点新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AsliDemirguc-Kunt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引导式教学具有更多优点,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二、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资料不够丰富目前,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运用记忆来掌握知识。在各大高校中,国际金融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会参考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教师会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步教学,不常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一味的听教师讲解,很少会主动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掌握的只是知识的表面,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也缺乏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够供学生参考的相关资料太少,尤其是案例型资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影响了学生的预习与复习工作,导致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容易理解。

2、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在组织该课程的实践与实验教学时,教师只是让学生上机,简单的模拟一下炒汇的过程,没有列举出一些外汇交易的案例让学生试着去分析,也没有与学生一起讨论。虽然实践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学生并没有从中学到多少东西,只是了解了炒汇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对于其他投资、规避风险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的并不理想。

3、学生不容易掌握英文教材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以翻译为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在双语教学中所使用的英文教材难度比较大,相关资料也不容易理解,导致不少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学习和翻译英文教材成为学生上课主要的任务,而忽略了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国际金融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

对以往该课程教学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文稿进行改革,将典型的案例与一些热点新闻加入到PPT当中,并针对案例和新闻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积累的相关知识,并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并运用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金融学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基础的理论课程,所以应该将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案例作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国贸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实践课程,教学重点应为对具体的市场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在其它专业,国际金融学属于常识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基本概念、相关的实例以及外汇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国际上金融行业的动态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并将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列举出来,引导学生对各种案例进行分析,并思考其发生的原因,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目前国际上金融行业最新的发展形势。教师应将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各种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这些案例,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更好的理解国际金融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教师还应该补充一些国际资金融通的相关案例和题目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该课程。国际资金融通是该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学好这一块的内容,并能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表示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获得了成效。所以,教师应将国际资金融通相关案例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更具优势的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国际金融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引导式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通过引导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作者:张雨晴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独立学院的发展较快,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较,独立学院从事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要求其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发展”的教学要求,致力于培养既能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现象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该课程与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课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一)与其他经济类的课程比较,学生本身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一些媒体、财经类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国际金融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当前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等。他们很想通过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二)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断地吸收和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程上把这些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三)学生渴望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中增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国际金融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就有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独立学院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国际金融学是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基本上套用其它类型院校的做法,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计划和同一教学大纲,各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很难满足培养基础扎实、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

2、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都能听懂、看懂,但学生普遍反映的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过多的理论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好。

3、教师缺乏以及教学方法不当。在国际金融教学过程中,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许多才踏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同时受各种限制,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

4、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有些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不适应独立学院的实用性要求;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材内容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让学生感到理论与实践不符合。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国际金融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加紧改革和完善具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要深入了解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教学大纲、学时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握与本专业最密切的国际金融知识。

(二)实行案例教学与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加以改革。在金融实务部分的讲解中,引用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

我们要对国际金融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走访学生,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和相应的辅导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通识性,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的内容。同时积极吸纳最新的教研成果,及时纳入课程教学。

(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实践教学应建立校内实验中心。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金融交易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积极开发国际金融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