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美学论文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精选

工业美学论文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第1篇

二、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目前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根据题目的需要,可在其中安排2周的调研实习。结合学生提前下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毕业设计安排从2000-2001级教学计划开始,在第四学年全年进行。

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工作量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产品设计类论文)的具体要求:做此类题目的学生一般至少要根据具体设计的产品,独立完成制定项目计划、市场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对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解析,经过设计构思、设计展开、深入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型制作,最后编制完整的设计报告;完成设计效果图、模型制作和一万字以上的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正文一般包括项目的提出、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方案制定、调查报告,具体设计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等内容。

四、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参照《**工业大学本科生论文撰写规范》(2000年1月第五次修订版)执行。毕业论文装订要整齐,顺序统一,即封面、内封、毕业论文评语(可后加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含外文复印件及外文译文)等。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并于答辩前48小时将全部材料交答辩委员会。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各答辩小组必须将本组内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至少一名)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教研室答辩委员会复议后给定成绩。对个别特殊情况,可提交系教务委员会处理。六、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5%,中等、及格、不及格不低于25%。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三部分的评分组成,下列权重供参考。

(1)导师评分:(25)学生论文反映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10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10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思想、纪律等方面的表现5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视野;生态艺术教育;生态美学;系统综述

自1972年JosephW.Meeker的论文《生态美学注解(NotesTowardanEcologicalAesthetic)》发表以来,生态美学的时代悄然而至。学者们期望通过发展由生态意识支配的审美活动,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生态自觉”,从而实现大众审美的生态观念更替。[1]20世纪末,“生态艺术教育(EcologicalArtEducation)”被界定为一种生态意识主导人类艺术活动与体验的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初,以滕守尧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将生态关系融入艺术教育,试图超越并取代学科独立、技术导向的传统艺术教育。2020年,曾繁仁先生提出:“在后工业‘生态文明’新时代,美育的生态转型乃时展之必然趋势”。[2]2017年1月,美国教育部支持印发的“艺术引领学生走向成功之路:2020年推进艺术教育行动纲领”提出要注重艺术教学环境的营造,推进优质均衡的生态艺术教育发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计划于2035年建立全覆盖、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学校美育体系。在全球生态艺术教育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法(systematicreview)探究生态艺术教育理论,以期构建全方面、多层次的生态艺术教育框架。

一、样本文献筛选

本研究所有样本文献来源于科学网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北大核心,以科学网及中国知网为主要搜索引擎。研究选取“生态+艺术教育”“ecologicalarteducationORecoarteducation”①等作为高级检索主题(SU/TS),并通过限制文献类型和研究方向,甄别该领域代表性研究文献;本研究没有指定时间范围(数据库包含1994年至2021年的文章),检索操作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9日。首次检索获得文献记录161篇。在通读样本文献的标题及摘要后,进行初步相关性筛选,并从中获得生态艺术教育相关文献106篇,作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初始样本文献分析,研究制定了一组文献筛选标准(见表1),以判断样本是否符合研究内容与目的。经过进一步筛选,最终获得53篇文献记录作为正式研究样本。依据特希(Tesch)的八步分析模型②,研究提炼每篇文章的观点和结论,并对文章进行编码和分类统计[3]。最终从学理基础、价值探讨、生态化指征三个方面,对全球生态艺术教育进行系统回顾。

二、生态艺术教育学理基础

生态艺术教育作为一个还在建构中的跨学科理论形态,学术界对其学理基础和研究导向迄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不同的研究导向与学理基础,本研究依据Tesch的八步模型,将样本文献分为“生态导向”和“审美导向”两类。统计结果显示,超半数的样本文献属于“审美导向”研究,在总体样本文献中占比52%。此类研究从生态关系与艺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出发,旨在构建生态式艺术教育框架,进而实现审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5]相反,“生态导向”研究总量较少,占总体样本文献的48%。这类研究致力于开发由生态意识支配的艺术教育实践,发挥生态意识对人类艺术活动及体验的主导性,并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目标[6]。“生态导向”研究中外文文献占比73%,而“审美导向”研究中中文文献占比89%。西方“生态导向”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Payne指出,面临21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平衡、技术滥用等问题,生态艺术教育能够加深生态人文主义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影响力,培养超越人类本性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审美导向”研究的代表人物,滕守尧试图将生态关系融入艺术教育,进而构建全方面、多层次的美育框架。[4]他认为多学科艺术教育的“融通”,将达成审美体验和生态价值的深度契合,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结构,促使其精神的成长[7]。中西方学者对生态艺术教育产生的认知分歧,源于双方不同的美学、生态学理论基础以及哲学思想根基。1988年,纽约长岛大学的Berleant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态美学系统的现象学理论与存在哲学背景。Kemal与Gaskell将艺术史、文学批评、地理和哲学论述融入生态美学,但研究始终以人与自然二分对立为前提,这源于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模式。而以滕守尧为代表的中国学者认为,生态美学与中国古代“中和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秦时代“天人相和”的哲学思想,对后现代的生态文明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

三、生态艺术教育价值探讨

生态艺术教育反对学科独立和技术培养导向的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艺术门类与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当前各国生态艺术教育研究通过反思艺术教育现状,阐发生态艺术教育对于个体、国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价值。[5]研究将生态艺术教育的价值探讨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类,并对其样本数量进行统计(见表2)。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生态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生态审美行为、意识以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多数样本文献探讨生态艺术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优越性,及其对于教育主体的影响。Lobos认为,将生态美育思想融入艺术教育,有利于唤醒人们对于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形成亲生态的审美意识。[6]Sams等人相信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美育观将有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与生发,这与我国传统美学“天人相和”的观点相契合。22篇样本文献指出,生态艺术教育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与创造能力。不同艺术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的生态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具备基本艺术素养,艺术审美与创造力的学生。“整体共生”的生态审美理念既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指人与社会的和谐。[8]李新生提出生态艺术教育能够帮助个体进入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即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的栖居”③。[9]仅有10篇样本文献关注生态艺术教育的理论价值。作为一种较新的美育理论形态,生态艺术教育,还需要自身在不断发展中确立和深化。

四、艺术教育的生态化指征

为廓清生态艺术教育指征,探究生态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教育认知及实践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深入剖析53篇样本文献,提炼其中关于艺术教育生态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并进行量化统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学者认为生态艺术教育具有融通性、可持续性、多样性与整体性;少数学者提出了生态艺术教育的创造性、包容性、平等性与本土性。鉴于前四项指征较为显著,研究将对这四项指征进行重点分析与梳理。

(一)融通性

当前门类艺术教育因过分强化独立艺术技能而各自分立,这与美育本质相悖。周星提出要增强艺术教育的融通性,生态艺术教育的使命之一正是发掘与创造艺术学科的融通,实现不同艺术学科、不同学科领域的生态融合。[10]滕守尧认为生态艺术教育意味着多种艺术“相互联通、相互对话,以激发出全面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智慧。”[8]2009年,Lobos在西里西亚开展了一个创新项目,该项目从艺术教育学视角出发,透过语言学与音乐学科的对话,探讨了一系列生态问题。[6]类似地,Gome和Victor的“生态艺术规划”项目,将视觉与造型语言相关联,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融通。此外,生态艺术教育的融通性还体现在教育主体与教学环境,以及艺术教育过程中的融通,身体感官间的融合。

(二)可持续性

随着生态危机不断加剧,自然环境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2001年,滕守尧首先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保护人类精神家园、使人本身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4]”此外,边霞和林兰针对儿童生态艺术教育指出,要发展面向儿童的、顺应其本性的可持续发展审美教育。西方生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性研究,主要以艺术活动、项目或课程的生态内容改革为基础,通过艺术体验与实践,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课程中,O'Gorman和Davis使用了生态足迹计算工具,该课程让学生们重新思考了他们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

(三)多样性

生态艺术教育通过发展多样性给教育主客体以自由,这是一种超越民族、超越流派的艺术表现自由,它从多元视角对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重新审视。边霞和林兰指出,动植物本身的多样性与自然四季的更迭,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天然的生态材料、图式和教学方法。张妹姝认为生态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多样性,使他们成熟地面对情感与生活。Gome和Victor的研究展示了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生态艺术教育项目,该项目将学生引入自然,以多样的天然色彩及材料,如叶、根茎和果实为载体,采用多种生态教学法,来实施生态艺术教育。Song提出要在多元环境背景下开展生态艺术教育,帮助,建立学生与自然生态的联结。

(四)整体性

生态的整体论观点是对二元论机械世界观的批判与反思,它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为生态艺术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生态整体观出发,董云提出生态音乐教育应实现音乐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他认为音乐教育不能囿于技术与形式的培养,而应赋予其整体性艺术思考。王喆和李婷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引入生态的整体性思维,能够转变艺术教育书面化、技能化的现状,弥补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人文思想的缺失。Song提出要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知,将生态的整体性观念融入艺术教育中。Sams等人的研究通过实证检验了K12艺术教育者对将生态艺术融入课程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希望将生态艺术融入艺术课程,实现艺术课程的整合(integration)。

五、结论与思考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美是博大精深,见仁见智的。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认识,即使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事物可能都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没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被称为绝对美,美也不是相对的,因为美没有定义,也没有比较级。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美也不是丑的对立面,人们赋予事物的定义其实只是个人喜好,欣赏或讨厌。喜欢的便称之为好的美的,美与设计关联时,通常所谓的设计师要赋予产品“美”,实际上是为了获取消费者欣赏。

一.美学与设计

美没有定义,几千年来,美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什么是美,于是就有了美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以及人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和研究一切审美现象,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美学研究的中心。

美学与设计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产品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既要有创新又要符合人的审美标准才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已经出现,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设计史上的巨大变革而萌发。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与特征,功能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历史地位。其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这一原则衍生出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简约主义、极简主义……并产生了许多功能形式完美统一的设计成果。

二.美与人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黑格尔这段名言透示出知识、智慧是人们掌握、征服世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哲学中分离出的美学,提供给人类一种改造自然、发展自身的必要武器。根据审美主体——审美过程中人们心理曲折轨迹的展露,从而获得人们对美的要求与取向。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对人的审美感觉作了经典性论述:“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

人靠五官感知周围的事物,获得美的享受。人的五官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也是审美心理过程的初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映,知觉却是对事物各个不同形态、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也包含着对这一形象情感表现性的掌握。人的知觉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以往的经验会在内心积淀成种种图式,由环境和目的性行为造成的特定期望会决定审美主体究竟去选择哪些图式。这种期望和图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人的知觉活动,使知觉选择某种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抑制、舍弃另外一些方面。

审美知觉区别于其他知觉之处在于,它并不依照人与非人、动物与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用还是无用去对事物分门别类,而是按照它们揭示的情感表现性去进行组装嫁接。“枯藤、老树、昏鸦”虽各各不同,但情感表现性质相同,所以诗人把它们放在一起,抒写出悲凉冷落的情境。当人们面对一座险峻挺拔的高山时他们会感受到狰狞可怕或威严崇高,看到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时又会涌起欢快轻松的心情。审美知觉表面上是迅速直接完成的,实质在背后潜隐着审美主体全部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包含着他的信仰、偏见、记忆、好恶,所受的教育,这里掺和了想象、情感和领悟。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和引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与深邃的内心世界的统一体。

审美活动几乎调动起人的全部心理功能和各种精神力量,使它们变成为一个整体的动力结构综合地发挥作用,审美的感知因素是审美经验的出发点,领悟为它指明了方向,情感是它的动力,想象为它添加了翅膀。当这四种要素在内心依次结合,愉快的审美经验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当内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与组合,与外在的物质结构达到契合时,内在心灵就会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地运作,最终构成愉快的审美经验。

参考文献: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街道,意象性,空间美学,色彩

1概述

1.1城市与街道

街道伴随城市而生,是城市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线性空间。这一点,它是有区别于道路的。虽然两者都是行人习惯或潜在的移动通道,均为到达目的地而生,但街道一般指“两侧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区段”,也就是说,街道与人、建筑和环境空间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走廊。在现代生活中,街道的商业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人们的活动场所,在展现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记忆着城市的发展。

1.2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

所谓可意象性,就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与可读性。城市街道能够产生意象性的主要有:

1)道路的交通特性,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交通线的不同影响力。例如兰州市的南北滨河路、张掖路等,均集中着不同的交通流量,使其具有明显的意象特征。

2)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集聚地,它们能给观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兰州市天水南路的终点火车站站前广场,由于此处汇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对此记忆深刻

3)街道自身的空间特性产生的意象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们可以凭借直觉,或宽或窄来判断具体的街道。如兰州市东岗西路盘旋路口处,相对宽阔的街道能使得其成为识别它的一个重要标志。

4)沿街的立面特征,既有建筑的立面,也有植物的界面,都能使街道产生区别于其他的明显差异。如庆阳路和雁园路,两侧建筑类型就有所区别,前者是商业办公建筑,后者主要是居民楼,类型的差异带来的是立面风格的迥异,这对识别街道非常重要。

5)靠近城市中特色的部分增加了街道的意象特征。中山路由于终点是兰州的形象———中山桥,这种清晰的标志特征物是其他街道所没有的,视觉上的引人注目使中山路更有意象性。

2城市街道意象美学

2.1空间美学

城市的街道空间是由道路、建筑群、绿化、设施、小品等组成的面的围合,这种围合能够使街道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即人行走在街道中,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街道两侧的封闭界面所带来的整体美感。街道空间的封闭界面能起到边界和界限的作用,对外,界面空间能形成生动活泼、富含活力、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对内,界面空间和其他元素能够组成人们生活的场所。

2.1.1水平界面

街道空间的水平界面是指由道路、广场等为主的底界面和以建筑屋顶所构成的天际线即顶界面组成。底界面是人们活动最为频繁,接触最为密切的一个界面,也是街道空间序列的开始,其作为空间的过渡,不仅能够缓解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巨大反差,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助于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过渡。屋顶素有建筑的“第五立面”之称,连绵起伏的屋顶构成了街道空间的顶界面,成为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特色的积极因素。

2.1.2垂直界面

垂直界面主要是由临街建筑的边界以及树木、设施等组成,其中建筑的边界是街道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在街道空间中无论是活动行走还是停留,一般情况下都是与垂直界面相对的,因而垂直界面是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主要观赏面;由于其临街的特殊位置,建筑边界在围合建筑空间的同时又形成城市街道的垂直界面,既是建筑空间的外壁,又是城市街道空间的内壁;既属于某个经济实体私有,又是城市居民的“集体所有”;既表明了建筑的功能性质,又体现着城市的文化意象。由此可知,由临街建筑的边界所形成的垂直界面具有诸多的双重身份和属性,它是建筑与街道空间的中介,在建筑加入到街道环境之中的同时,街道空间也渗透到建筑之中。

2.2装饰元素

一般来说,具有装饰性的街道比视觉单调的街道更具有意象特征。建筑物沿街道两侧排列,彼此在形体之间也存在着映照与回应,而装饰就是其连接的中介,它的存在使得街道具有协调统一性,更富有趣味性。街道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沿街建筑的外立面上,它以不同的材质、色彩、造型体现建筑的形象与风格,同时又是城市精神和文脉的集中表现。从视距与空间感知的角度来讲,人们对街道最初的感受是建筑的造型。即观察者与建筑之间距离过远(视点距离在300m~600m之间),无法观察到建筑的个体色彩和质感特征,对象整体形象和面貌较弱,这时候建筑的造型能够直接对观察者形成冲击,而建筑的造型一般体现在其比例和尺度上。

2.3色彩美学

色彩也是城市街道装饰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够带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印象。城市街道色彩是指城市的街道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包括建筑、绿地、道路铺装、指示牌、广告牌、河流等城市的内在人文景观和外在的自然景观。无论是水平界面还是垂直界面,其都能延伸到人们的活动空间,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2.3.1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街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可意象的部分。建筑色彩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个性和表现力。单体建筑色彩设计主要包括墙体、地面、入口、门窗、屋顶、细部等几部分,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这几个部分之间的色彩关系。

2.3.2植物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植物绿化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协调和相互映衬。通常来说,建筑与周围的植物绿化能够形成图底关系,以绿化作为前景色即“底”,而建筑作为对象,即“图”,这种图底关系的形成更有利于人们对美的感受;同时,由于植物绿化,能使街道中两个无关联的元素在视觉上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街道的连续性;除此之外,植物本身造型柔和,它与建筑等这类僵硬的元素相结合,能够起到柔化的作用。

2.3.3植物自身的配置美学

城市街道植物在配置中,注重主从关系,首先要选择主调树种,形成街道的风景主体;其次在小空间营造中,要重视统一与对比的关系,即选择造型独特、形体高大的植物作为主景,而低矮灌木作为背景,使得整体构图关系不显重复。值得注意的是,植物的配置必须要考虑季相关系,植物的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而在造景中要恰当配置不同的植物和花卉,以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进而带给人们变化的、多样的视觉感受。

3结语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不同的居民生活观念、不同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街道的整体形象建设时应该充分体现城市的这种个性,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征,使建设风格与城市个性和谐交融,进而提升城市街道的可意象性,以求营造出具有高度可识别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平,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日]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边颖.建筑外立面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温文瑞.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色彩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5]侯双庆.城市街道景观美学的研究与分析[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6]黄超.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工业美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人类文明始终都凝结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任何文化都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追求美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最强烈的社会需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从来都是受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所支配的。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形态,对之进行美学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

企业在社会上美誉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能否和社会的审美观念相契合。因为,追求美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最强烈的社会需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从来都是受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所支配的。基于此,美国艺术设计师罗维曾告诫企业界:“丑货滞销”。美国商业界也流传着“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的口号。可见,从美学角度讨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企业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来体现美学精神呢?

一、企业设计要追求“愉悦人”的审美效果

企业设计是企业文化理念的直接体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企业设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引领社会的审美时尚。

从企业生产环境来说,厂区、厂房、工作台是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它对员工产生的影响极大,这部分设计如果搞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难保。试想,员工在一个厂区环境脏乱、厂房低矮昏暗、工作空间拥挤,看到听到的往往是扣发工资、下岗失业等悲观性话语的企业中工作,他们会有怎样的精神状态呢?某些企业管理者在分析生产形势时,总是把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因而制定的措施也常常是惩罚性的。其实,有些问题并不是主观态度问题,而是客观环境问题。如果企业管理者能从改变环境设计入手,想办法营造“愉悦人”的生产环境,让员工活动在环境优美的厂区,工作在宽敞明亮的厂房,感受到工作空间的舒适,经常看到听到温暖人心的、催人奋进的鼓励性话语,那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从企业标识、广告宣传、营销场所来说,这部分设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人们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就是通过企业标识、广告宣传、营销场所的设计而形成的,这也是企业不惜在这些方面投入巨资的根本原因。作为企业符号,企业标识设计在考虑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要追求“愉悦人”的审美效果,因为人们在心理上会对一个令人愉悦的形象符号特别感兴趣,而对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形象符号产生反感,它的视觉冲击力越强,人们就越反感。现在有些企业在标识设计上只考虑视觉冲击力而忽视审美效果,这就进入了企业标识设计的误区。广告宣传是企业文化的形象展现,它的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企业风采及文化底蕴,让人们感知企业追求及服务理念,但时下有些企业的广告宣传却把重点放在了产品种类和功能介绍上,重技术指标而轻文化韵味,这就是企业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的表现。营销场所是企业文化的市场窗口,它集企业标识、产品、服务于一处,直接向社会展现出企业的设计理念、精神风貌、技术水平和服务方式,营销场所设计如果具有“愉悦人”的审美效果,就会起到吸引人、凝聚人的作用。

从产品功能、式样设计来说,这部分设计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按照审美设计学理论,产品设计要到达令消费者满意的效果,就必须遵循愉快原则,即产品功能满足使用者要求,产品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产品式样具有亲和效果,实用、经济、美观构成了产品的整体美。整体美的产品会让人看起来顺眼舒心,用起来得心应手,使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感到轻松、愉快、自由。美国设计师蒂格认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它的可见证明就是美。

二、企业管理要体现“解放人”的美学情怀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自美国的泰罗倡导科学管理以来,专家们针对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如何挖掘生产潜能、提高劳动效率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他们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方法,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度。这些管理理论、制度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关心低成本”的雇主与“关心高工资”的工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但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以所谓科学管理为主导的企业文化仍处在关心物的层次,还没有真正达到关心人的境界。现代企业要提升管理水平,就应注重构建以美学精神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体现“解放人”的美学情怀。具体来说,“解放人”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不把人沦为工具。以美学精神为主导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维护人的尊严,不把人当工具看待、当工具役使。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马尔库塞在研究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时发现,虽然现代社会是一个特别强调人权意识的社会,但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被奴役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而是被一种高度合理化的、效率极高的、前途远大的文明外表掩盖着,并在这种形式中继续着。他深刻地指出:“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可见,要真正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改变把人沦为工具的状况,并非易事。有些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人的生命安全甚至瞒报事故的恶性做法,就是把人沦为工具的赤裸表现。

二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改变单调的生活。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社会,科学技术使企业生产变得更加标准和快捷,人的工作越来越机械,生活越来越单调,理性挤压了感性,物欲排斥着精神,发自心灵的音乐被用于商业推销,人们不再想象新鲜的、别样的生活方式,而是追求同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类型或畸形。以美学精神为主导的企业文化要关心人的生活境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仅满足员工“高工资”的愿望,更要引导员工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三是优化人的创新环境,激发人的创造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成为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激发员工创造活力,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美学精神为主导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挖掘创造潜能,保护员工的创造热情。这是一个需要创新人才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大流动的时代,企业管理只有体现出“解放人”的美学情怀,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

三、企业形象要具有“感动人”的壮美意味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的感性显现。企业的社会形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接受还是抵制的心理。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诸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企业的灵魂”、“奉献是企业的责任”等醒目的标语,许多企业还不惜重金把这些标语口号式的话语经过包装放在了媒体上。其实这些做法都进入了形象塑造的误区,因为诸如此类的话语只是对企业精神的理性表达,而不是对企业精神的感性诠释;良好的企业形象要靠感人至深的言行来塑造,要具有“感动人”的壮美意味。企业文化建设要想避免进入误区,就要纠正对企业形象塑造的误解。

误解之一是认为企业形象可以包装打造。在企业文化建设大潮中,不少企业都热衷于形象包装,或内部成立策划机构或外请专业策划公司,或印制精美宣传画册或雇人撰写报告文学,或把经营理念写成标语或把新闻记者请到厂里,或请大明星搞形象代言或租小飞机做空中广告,殊不知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是靠包装打造出来的,而是靠全心全意为消费者着想的真情换来的,企业形象如果没有“感动人”的壮美意味,那它的知名度越高美誉度就可能越低。海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之所以高,其重要举动在于张瑞敏带头砸掉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对企业形象塑造来说,这一锤比任何形式的包装打造都有效,正是这一“感动人”的举动,让人们真正看到了海尔的企业精神。

误解之二是认为经济实力可以代替一切。经济实力确实是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惟一因素,甚至不是关键因素。社会对企业形象好坏的评价并不是看它有多么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是看企业家在财富榜上的排名位置,而是看它在担当社会责任时的具体表现,比如,在国家和人民遭遇灾难时它有没有爱国之情、爱心之举,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它有没有良好的表现。如果企业在这些方面没有“感动人”的举动,甚至作秀,就会出现形象危机。在南方抗击冰冻灾害时某些企业认捐不掏钱、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个别企业掏钱发牢骚的言行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完全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