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关礼仪教育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精选

公关礼仪教育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第1篇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滑落,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德治国"的口号。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以德治国的思想正化为实际行动,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的规划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成了现阶段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怎样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一方面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在当今社会,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形是:在一些超市购物,保安必得通过查验购物小票,来证明你不是贼;去博物馆参观,中午想出来午餐,你手上要被敲上一个醒目的章,你得举着它吃饭,还不敢洗手,才能据此回来继续参观;去用人单位求职,他要怀疑你的文凭会不会是假的;就连轰轰烈烈评出的"百花奖",选票居然也很有水分;水货一词就要进《辞海》了!更要命的是--想把日子过踏实,你还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要学会验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毛银爪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子是否隔年,菠萝馅是不是冬瓜冒充的;去修车你必须认明修车的会不会偷换你的好零件,……

为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难道真的必须走过许多部门,校验诸多证件,填写无数表格,才能证明真实?可见当今社会的一个巨大欠缺就是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注重社会公德的学习。同时,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及面,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从而建设校园的诚信大环境,并将在学校中所受的影响在社会上加以推广。

社会公德建设需要整体协调发展,也离不开个人自律。在校园中,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思想都不尽相同,所以应该采取新颖多样的形式,除了加强理论教育,还应多组织一些像爱心募捐、骨髓捐献和义务家教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生动的教育。逐步减少大学校园中诸如上课迟到、浪费粮食、不尊师重教、公众场合搂搂抱抱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拥有比以往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更自由,更解放。当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旅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全球的信息,感受了世界形形色色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一时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资本主义的颓废思潮相继泛起,有人惊呼--当代青年可能是"跨掉的一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历史公德教育。由于公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并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形成追求高尚、力争先进的风气有很大的帮助。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实现教育公平,在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越是基础教育,越具有很强的社会外溢性。尽管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却十分明显。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义务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农村教育经费中公用经费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公用费用;义务教育;公共品;缺口

1义务教育投入中出现的问题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要求。但10多年来,这个4%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令国人忧虑。不久前,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告,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3.01%,实际教育经费投入额为6348.36亿元,余缺0.99%的经费为2086.48亿元。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大,但占GDP4%的目标是涉及我国教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不仅拷问着各级政府支持教育的决心力度,也暴露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的问题。[1]

总体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很快,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比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差异却十分明显。义务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

公用经费是中小学教育支出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1号)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需开支的业务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费用等。分析公用经费的所属科目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保证教育经费的充足首先要保证公用经费的充足。

2义务教育中公用部分经费的缺口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支出是逐步增加的,但是仅在数字上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公用部分投入缺口却呈没有规律的上下变动。原因如下:西部生均支出逐年增加,从2001年起大幅上涨,平均增长率达11%。教育经费公用部分实际支出和西部生均支出波动规律类似,从2001年大幅增加。平均增长率为23%。如此推测,按西部生均支出标准计算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个人部分投入和实际支出的缺口应该逐年上升,但是从数据上看,缺口值忽高忽低。究其原因,就要结合西部地区每年的农村学生总数来看。从1998年到2005年每年的学生总数的波动很大,总体是下降的,到2005年比1998年降低了12%。在学生人数的大幅减少的年份,虽然看起来缺口是缩小了,但这是由于学生人数剧减而造成的。

置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的背景之下,中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周期性干预和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各政府控制部门(包括教育)进行分权化改革。在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主要表现是把行政和财政管理下放到县乡以至村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但是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责任并没有明确。目前,我国财政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困难,突出表现为收不抵支,赤字巨大,债务负担沉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以致90年代的多数时间里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仍在低水平上徘徊。1991年是2.86%,1995年只有2.46%,此后有所增长,到2006年为3.01%,仍没有实现国家预设的到2000年达到4%的目标。

3建立稳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3.1确立切实的公用经费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然而随着通货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保证,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改革国家公用经费参考定额标准的制定,按照确保基本办学条件、确保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原则,制定出各省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基准定额。各地区以此基准定额为底线,结合本地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工作者,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理解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礼仪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许多思想家就对公关礼仪的作用有过重要的论述。如: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大思想家荀子更是把礼与法相提并论,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当代大学生理所应了解和掌握公关礼仪的本质、原则和规范,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1公关礼仪的含义

公关礼仪是社会组织在与公众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问、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达成共识,构造和谐环境,最终塑造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行为准则。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塑造组织成员的个体形象,表现所在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体现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因此,它成为组织成员获得自尊与自信、社会组织获得承认与支持,以及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重要手段。

1.2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际关系的发展史,人类越进步,人类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人们也就越加需要运用公关礼仪来调节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如今,大学生的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不断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从中学来到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从家庭走向学校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在个性不断显现、自我逐渐张扬的同时,他们更加渴望获得真正的友情,展开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为了成功、有效、和谐、愉快和持续地与他人和社会进行接触,公关礼仪素质成了他们实现建立友情,发展友谊和了解社会的钥匙,成为他们完成社会化的纽带和桥梁。

第二、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成人的需要

公关礼仪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在我们就人品与文凭问题对社会进行问卷的调查中,百分之百的企业回答是:人品重于文凭。在人品塑造中,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关键,而公关礼仪素质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公关礼仪素质也就关系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对大学生而言,举止庄重,进退有礼,仪容客观,执事谨敬,文质彬彬,稳健主动,不仅能塑造良好个人的形象,还会获得他人和组织认可与尊重,成为其社会化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高学历教育和低素质表现相矛盾的现象,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把“明礼诚信、团结友善”作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正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四、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文明礼仪,诚信公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的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能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觉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他们会将职业活动中的文明风尚带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为经济建设服务;带到人们的家庭里,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安定团结;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规范各行业的社会形象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组织之间的关系。面这些影响力,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防止和抵制不文明习气的蔓延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2.2完善公关礼仪教学系统

公关礼仪是一门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广泛,并具有无限的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承性的文化体系。因此,公关礼仪课在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然面,在高校公关礼仪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除了公关、旅游、营销、文秘等专业将公关、礼仪课分别作为该专业基础课或技能课之外,更多的高校是把公关、礼仪课作为公共选修课,一百多人的大课堂,一般只开20个课时,无论在内容、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难以达到课堂教育的效果和要求,对此,笔者认为:

第一、以素质教育为本,科学制定公关礼仪教学计划。

公关礼仪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计划的职能部门首先应当明确公关礼仪课开设的必要性,无论是文科院校还是理工科院校,都应将公关礼仪素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中;其课时量和时间的安排应当根据大学生培养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专业的需求,就业的需求,综合进行考虑;公共关系课、礼仪课不论是单独开设,还是交叉开设,在有关专业或科目的教学中,理应将公关礼仪的内容与专业技能培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作为素质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入学开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培训,都应有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纳入系统的学生教育过程当中。

第二、把握课堂教学,丰富公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公关礼仪的内容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且多元化得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以公关礼仪的形象做到以礼教学,即以礼的姿态、礼的语言、礼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和形象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快的公关礼仪资讯和信息;利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辨别失误和提高做事的才能;利用小品演示和模拟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关礼仪的作用和其带来的快乐与和谐;利用专业培训,将公关礼仪知识与专业技能密切结合,由课堂走向课外,由学校向社会延伸,让学生在就业历程和职业生涯中去领略公关礼仪修养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第三、改革考试的方式和成绩评定的标准。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第4篇

(一)发现问题的过程据权威机构统计

公关人才在紧缺人才中名列前茅已经有15年的历史。随着长春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各行业对高素质公关人才的需求必将增加。2011年,公关礼仪专业被评定为长春市、吉林省示范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而公关礼仪课程是公关礼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技能课程,将其建设成为对专业起着支撑作用的精品课程是我们的目标。课题组成员深入相关企业,对专家及我校毕业生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之前专业的礼仪教学一直注重形象和姿态的训练,与公关工作实际相脱离。为使公关礼仪教学符合工作岗位要求,我们明确了公关礼仪的岗位群及工作任务,确定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工作思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实施方法。

(二)课程改革研究的规划与设计

在课程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礼仪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品德。在课程结构上,根据“礼仪”与“公关职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遴选机制,面向与公关礼仪相关职业岗位,划分岗位能力模块,构建以岗位应用能力为主体、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练、用相结合”的课程架构。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切实做到“按需施教”,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强化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情境导入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将知识点和训练相结合。

(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通过走出去开眼界,进入企业和兄弟学校学习,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逐步形成校骨干、区骨干、市级骨干组成的教师团队。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准确定位公关礼仪精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课程建设与公关礼仪专业建设的关系。

3.重视教材建设课程团队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结合行业企业专家的宝贵意见,分工协作,收集了大量的实训案例,完成了《公关礼仪实习实训教程》的编写工作。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

4.注重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公关礼仪精品课程特点,创设出“情境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网络共享。

5.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礼仪实践活动,在个人姿态形象、微笑服务礼仪、礼仪庆典、活动程序礼仪、人际沟通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不断提高公关礼仪操作能力。

(四)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确定了教学内容团队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根据岗位工作实际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建立与真实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教学内容整合为6个学习情境,细分为18个学习任务。

2.确定了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确立了“情境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将行动导向教学贯穿始终,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工作法等体验式教学方法。

3.建设了教学环境我校建设了公关礼仪实训中心和相关的课程实训室。引入了企业的要求和文化元素,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进行。使本课程专业技能操作、综合实训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4.形成了优秀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课程团队。我们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关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教材开发、实训情境开发和实训室建设。他们能将企业文化带到课上,在课程建设实施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5.有了更新的教学评价我们建立了比较合理、灵活、恰当的评价考核模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引进行业企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共同评价。考评中实训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考评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平时表现与考核表现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

6.建立了网络课程学校建立了公关礼仪精品课程网站,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翔实。将实训教材、实训案例、电子教案及相关影视资料、图片、配套课件、教学录像上传,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与社会共享。

二、成果价值公关礼仪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毕业生就业率高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普遍对公关礼仪专业毕业生素质感到满意。认为我校学生形象好,懂礼貌,沟通能力强,毕业后晋升速度快。

(二)外出礼仪活动受到好评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国家赛事和庆典活动,学生因形象美、气质佳、关注细节而誉满春城。

(三)学校的礼仪操形成了品牌许多省内外企业和学校纷纷向我校学习借鉴。我校派出学生指导省内中小学生礼仪已逾百次。

公关礼仪教育范文第5篇

教育是一项古老的社会事业,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教育,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不同的教育产品具有不同的属性,就义务教育而言,它是一种纯公共产品。要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必须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从教育属性出发,把握中外义务教育发展脉络,从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垄断格局,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二者的相互补充。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分析和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其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深化,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转变公共行政观念,适应全球化时展的需要全球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解决矛盾与实现利益方式等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结果,具有超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普遍性。

2、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转换公共行政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所处的最主要国内环境。

3、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理清改革思路,深化行政改革的需要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公共行政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教育属性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借鉴与现状

(一)新公共管理环境下义务教育发展的借鉴

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调整思路,解决公共行政中的诸多痼疾,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我国的行政改革目标应该确立为公共行政改革,而不是停留在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就机构改革机构,就体制改革体制,很难从全局出发,对公共行政进行总体的战略性设计。由机构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再到公共行政改革,这是我国行政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公共行政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也不同,但是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因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如制订《国家公务员法》),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时,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3、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均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公共行政管理并不可行,但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重视产出,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为公共行政管理包括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简单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义务教育发展历程现状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对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基础的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工作做了明确定的规定。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在教育的投入上由于对国情认识上的错位,长期坚持单一由国家进行投资的政策。这一政策既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的加重,也造成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短缺。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教育发展落后,影响了经济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各地的实践和探索,教育、计划、财政等部门对解决教育投入的思路有了质的突破和发展,逐步实现了教育投资主体由一元政府投资向国家、社会、学校、集体与个人多元投资的转变,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较好地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改变的三个阶段:

1、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心实现了重大转移,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格局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调整教育发展的“重心”,改变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结构,建立新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大背景下,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对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各级政府成为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者。这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在实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从1985年到1992年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实行后,各地把实现“一无两有”问题(即: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坐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捐资、集资办学活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具体政策与措施,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经费六条主要来源渠道,即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简称为“财”、“税”、“费”、“产”、“社”、“基”)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路子,使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迅速增加,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据统计,1985~1991年,全国在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之外,另筹措资金1000多亿元,用以新建中小学校舍2.75亿平方米,改造破旧校舍1.6亿平方米,消除中小学危房4.23亿平方米,使中小学危房比重由80年代初的16%下降到3%以下。这一阶段的实践证明,在发挥国家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

3、自1992年到今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机制,并把这种机制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纲要〉实施意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保证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我国的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初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1998年中央出台了“1个百分点”政策(即: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是解决教育经费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财政“1个百分点”的政策出台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相继增加了本级财政的教育经费支出。1998年至2002年,仅中央本级财政通过增加“1个百分点”,5年累计就比1997年(1997年中央级教育事业费仅为89亿元)增加教育经费489亿元。

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与“一费制”为了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减轻学生家长负担,制止乱收费,政府在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同时,在贫困地区试行中小学收费“一费制”。

三、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86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小学净入学率,小学毕业升初中率等都有大幅度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还不是很雄厚,又处于体制改革的阶段,对义务教育的管理还有一些不到位,在推进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定位失误

我国教育法律规定,义务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其它投入为辅的经费投入体制。这种体制从战略上讲是顺应世界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明智之举。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它的操作细则缺乏严密性、科学性,脱离我国国情,这种体制已变异为束缚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教育投入操作随意化制定合理而细化的规则以制约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操作过程,是国家必须履行的职责。

宏观性政策即使再好,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微观性规程作为保障,也无法产生效益。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由于没有相应完善的保障措施,于是呈现混乱状态,所造成的损害不可低估。义务教育投入的客观依据是“按需拨款”。所谓“需”,至少是保证最低标准的办学条件,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费用,也就是保证所谓的“生均年义务教育成本”支出。否则,学校只有关门。实践证明,以“生均年义务教育成本”为依据确定政府教育投入的数额,是最具科学性的办法。国外的许多政府都花较大精力调查“生均年义务教育成本”,并写进“法案”,以供政府拨款时作参考之用。可是,我国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很少甚至基本不考虑“生均年义务教育成本”。

(三)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政府教育投入是一种权力行使,这种权力行使若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势必产生腐败。虽然,我国对此做出了努力,但是,总是不能对政府教育投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四、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共管理对策

全世界的公共教育体制在过去20年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因来自于人们对教育的更平等、更普及、高质量、高标准的追求,来自于人们对公共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不满。各国的教育改革普遍把矛头指向了由政府包下来的、通过纳税人的税负来维持的庞大教育机器,因此公共教育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普及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职责,它涉及到众多的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各个公共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搞好义务教育管理,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

(一)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根据公共管理理论,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凡具有全国规模和全局性质的,应当由中央政府进行决策和组织提供;凡具有地方规模和地域限制的,应当由各个不同的地区分头决策和组织供给。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这一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混淆了这种区分,颠倒了其中的关系。义务教育作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本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但实际上提供义务教育产品的责任更多地落到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身上。而县级政府由于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难以承担提供义务教育的责任。于是,各种乱收费有禁不止,义务教育成了“不是政府的责任”,成了学生或其家长的“义务”。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实现义务教育免费。

(二)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特别是义务教育管理的实践,要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关键是要增加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要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1、建立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既然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各级政府就有责任共同解决义务教育资金投入问题,要通过重新调整各级政府的教育事权,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责任,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

2、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必须建立稳定有效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做到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改由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由县统管。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中央或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承担,是许多国家解决教师工资问题的基本经验。这些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欠账较多,现在该是增加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时候了。

3、建立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困难的环节,也是提高亿万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的关键环节,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基本的保障,确保这些地区正常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教师工资的发放和正常运行必须的公用经费,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建立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规范制度,增强对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调节能力,同时继续安排“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专项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要给予重点倾斜。

4、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要真正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免费,造福广大农村中小学生,除建立各级政府分担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以及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外,还应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管机制,保证该拨的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义务教育经费不被挪用、侵占。

(三)完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强调公共管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主张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要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指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必须完善义务教育的绩效管理,使有关公共管理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

1、将竞争机制引入义务教育教育的市场化、民营化改革似乎已经把更多的教育机会带给了平民,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就是最大的受惠者。当教育一旦成为一种服务业进入市场时,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就会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学习者就会有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能在价格和服务水平及方式上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因此,公共教育的市场化、民营化改革虽然一直争议不断,但是在相当多的国家中这种改革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在发展。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尽管解决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问题,但这种教育体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要求,这些僵化的规范要求被强加于公立学校,使公立学校成为结构臃肿、效率低下的机构。可以说,缺乏效率和质量低下被认为是公共教育体制的两个最重大的缺陷。应该在新的市场制度基础上加强学校自治并打破科层制的束缚,政府各级行政机构对学校的管理应从传统的直接办学转化为间接调控,建立一种以“学校自主权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权,而不是以直接的民主管理为中心的”公共教育体系。可以说,这是一种有关政府、市场与学校关系的新思路和新格局。美国的做法较具代表性,政府教育改革的目的直指公共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其主要措施是将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推行“教育的市场化重建”,具体做法是:把财政、人员调配和政策制定等权力下放到各个教育机构,强调教育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双方在教育领域中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教育消费者(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选择,让个人的选择在教育市场中具有最大机会。在这场改革运动中,择校、竟争、学校自主权和凭单制构成了改革的几项主要的政策思路,是把公立学校推向市场的最主要的途径。我国的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尽管独具特色,但就其主要的方面而言,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有着共通性的问题,就是通过市场化和民营化的方式来改造现行的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教育体制。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迫使学校对学习者需求有更高的回应性、正逐步形成一个更加灵活的职业市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进而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情,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改造传统科层体制的运行方式,使学校中种种低效的、令人窒息的上层控制已逐步减少。

2、对现有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竞争机制引入义务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扩大学习者的选择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学校办学的责任意识和效率,培植一种竟争、进取的市场精神,还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吸引各种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大大缓解国家投资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又会扩大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导致社会分层的强化,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新机制之外,产生不公平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单纯依赖市场不足以平衡社会对教育的供求关系,必须依靠政府对现有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我国这样一个幅源广阔的国家,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平衡,要对于义务教育中的资源进行平衡,须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运用移转支付的手段支持地方。明确中央、省、地(市)、县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承担责任和比例,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稳定来源。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使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成功的机会均等,国家财政必须调整对贫富地区的补贴比例,不仅不应再向富裕地区倾斜,也不应平均发放,而应重点资助贫困地区;建立并实施国家教育标准,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建立专门化的学校运行机制,保证学校教育机构的自主办学地位:培养师资并建立教师专业化管理的机制等。

3、实现义务教育提供者的多样化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组织中的政策组织和规制组织负责“掌舵”,服务提供组织和服从型组织负责“划桨”。管理义务教育时,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集中精力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对其他公共组织的活动加强监管。建国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长期由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的公立学校垄断提供,政府兼顾“掌舵”和“划桨”的责任。政府利用公立学校系统垄断提供义务教育能够有效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但由于垄断使学校缺乏竞争机制,使义务教育缺乏创新和效率,为改变这一状况,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要改革政府垄断提供义务教育的现状,实现义务教育提供者的多样化。政府管理部门在保证提供公立学校满足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制度,让一些有志于通过提供义务教育来获利的个人来从事义务教育的提供工作,给人们以选择义务教育的余地。从而打破义务教育的垄断,实行义务教育提供者的多样化,增加竞争性,促进教育的进步。也就是说,义务教育体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社会的变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学校的功能及其发挥状况而不断地适时应变。当前中国义务教育体制应有的特征:它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构成义务教育体制的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是一种非政府的和非企业的社会组织,提供的是公共物品。

4、坚守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在义务教育领域,对政府和市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应有明确的界定,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补充和交替发挥作用的关系。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程度就远远高于其它教育领域,是由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的一个领域,应当强化国家的教育职能。不能因为引入竞争机制而否认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相反应在义务教育领域坚守其公益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追求利润为直接目的,资本的寻利性导致生产者和经营者往往会自发地倾向于以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市场运作的规则,实现自己的私益。因此由公益性取代以往教育的私事性就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前提。对教育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教育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的悖论。可以说,教育与市场这对关系的要害就在于如何认识并处理这对悖论。就一个社群或社会的公民而言,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充分代表社会整体利益,又能灵活应对市场经济的公共教育制度。

(四)打破义务教育教材经营垄断我国中小学教材经营垄断体制,使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确实具有高额利润,而且对家长和学生造成了负担,对普及义务教育有负面的影响。按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对义务教育教材经营,应在原来的体制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对于大宗的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发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对外公开邀请符合条件的部门进行投标,最后由招标人从中选出价格和条件优惠的投标者,与之签订合同,实现教材经营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招投标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和订立合同的特殊程序,已在国际上通用,并形成国际惯例。招投标简单地说是招标人确定其需求,并向外,有意者进行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最后招标人从中选出价格和条件优惠的投标者,进行合作。招投标过程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招标程序的公开性。所谓的公开性是指整个过程的程序都在公开情况下进行。②招标程序的竞争性。招标本身就是一种引发竞争的程序,是竞争的一种具体方式。③招标程序的公平性。公平性是指对于所有符合招标的条件的人,都可进行投标,其地位一律平等,不允许有歧视的行为。为降低义务教育教材价格,保障教材消费者利益,应根据招标投标的有关规定,从教材的立项、出版到发行全面实行招投标管理,只要符合条件,不管投标者的性质如何,都一视同仁。通过招投标这种竞争机制,压缩义务教育教材的高利润空间,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此外,还可以由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教材实行集中购买,鼓励贫困的地区对义务教育教材的重复利用,节约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兴衰,作为政府的公共管理部门,各部门应当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尝试着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好各自的权力,争取尽早在我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振兴。

参考文献:

[1]袁连生、王善迈,《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2001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02年8月。

[2]杨君昌,《公共定价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2

[3]攀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巢峰等,《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5]巢峰等,《出版专业理论与务实》,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3

[7]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赵国杰,《管理与管理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9]陈振明,《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振明,《公共管理前沿》,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