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康复培训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儿童康复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儿童康复培训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1篇

特殊教育学校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言语-语言康复上会面临以下问题。

(一)康复介入较迟,导致康复效果不明显。

特殊儿童父母缺乏早期言语-语言干预意识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使得特殊儿童入学年龄偏大,错过言语-语言干预的最佳年龄导致干预效果不明显。有研究指出,语言干预训练对语言发育不良儿童有效果,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疗程越长,效果越稳定。当前我国的学前特殊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一项对江苏特殊教育学校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都是近几年里创办的。在这些学前班任教的老师中,真正了解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懂得特殊儿童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教师非常欠缺,大部分班级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学活动安排也不够科学合理。

(二)言语-语言康复资源的缺乏。

无论是特殊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还是其他的类型的康复都是一项高消费的教育活动,它需要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提供支持,其中外部资源包括干预的场所和干预设备,内部资源包括言语-语言干预课程及专业的干预教师。

1.康复场所和资金的缺乏。

外部的硬件设施是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的基本条件,特殊教育学校干预中心以及干预设备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言语-语言康复的成效。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的场所具有严格的要求。特殊学校的康复用房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象的特殊性、干预训练的阶段性和特定康复器材的配置等;同时,言语-语言干预中需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设备价格比较昂贵,特殊教育学校资金的短缺使得无法为言语-语言干预提供设备,这些条件都限制了特殊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

2.缺乏标准的言语-语言康复课程指导。

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三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一些亮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在课程内容上,既注意课程门类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大体一致,又注意根据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要增设专门课程,但方案并未对各类障碍的康复提供详细的课程指导。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各培智学校普遍缺乏明确的、系统的语言康复内容。现今培智学生的语言康复内容一般照搬或截选语文课程内容,语言康复内容普遍缺少内在连续性,且内容的编排体现不出“康复与教育结合”的语言康复思想。

3.专业化的言语-语言康复教师短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对象范围的扩大,言语康复需求和康复人才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专业的康复教师的缺乏是制约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的重要因素。面对言语障碍人群这个庞大的群体,我国从事言听康复的人员仅0.45万。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程度还不高,据教育部2007年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接受特殊教育培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4990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只有18976位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仅占54%。有研究者认为,我国当前对言语-语言治疗师的培养工作重视不够,我国语言治疗师的培养起步较晚,开始于医疗院校的康复专业发展到一些高校建立言语听力学专业。

(三)特殊儿童父母对言语-语言康复技能的缺乏。

家庭是特殊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态度和对康复训练的支持程度会影响到特殊儿童康复的效果。有研究者通过个案研究指出,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儿在家庭中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家长做功能训练,患儿容易配合,更易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在西部地区,专业人员对家庭定期培训或入户指导的条件不具备,在多数地方即使设有专门进行家庭指导的人员,但因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指导水平不高,存在概念不清、内容局限、方法僵化以及工作思路刻板等问题。

二、培智学校言语-语言康复未来展望

教育和康复相结合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几个方面的建设来实现转型。

(一)在政策层面上,落实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政策。

自我国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以来,普通中小学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已经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殊教育是一项高投入的教育,它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的,东部地区的特殊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康复技术上都已达到成熟。在未来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中可以通过落实国家的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政策,加强东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联系,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到贫困地区任教、任职,帮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西部地区的学校支持特殊教育教师到东部地区进行进修,共同努力促进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学校康复中心的建设。

康复中心是特殊学校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场所,康复中心的设备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康复活动的开展以及康复的成效。康复中心建设是进行特殊学校进行康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完善康复中心的言语-语言康复的仪器、辅助工具、教具等是康复必备的条件。其次,康复课程、教材、诊断评估测量工具、图书等是进行康复的软件设施。第三,是对中心科学的管理机制,康复中心的正常运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中心的仪器保护、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等都需要有严格的规定。

(三)加强与医院或高效的合作。

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康复是借鉴医学领域的康复理念,医学领域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际操作上发展都已成熟,因此,特殊学校加强与医院的合作能够获得专业的言语-语言治疗师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改善教育与康复割裂的局面。另外,在一些高校已开展了关于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的专业,加强与高校的和做能够获得专业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指导,同时,高校开展的语言康复是从教育训练的角度起步,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去找到合适的语言康复方式。

(四)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培训。

当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语言治疗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相应的培训机构也还正在发展之中,语言康复师的短缺与需求的矛盾在近期内还会继续存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资金支持,开展了各类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要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借鉴其他学校康复的经验。同时,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机构以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既要注重对特殊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也要兼顾教师的操作技能,在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中应向“双师型”的转型,既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又具备康复训练技能;既掌握教育学相关知识,又了解多种特殊儿童康复知识。

(五)开展家校合作的康复模式。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2篇

任务目标:出台《市残疾儿童康复“春苗阳光”工程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深化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康复项目;全面推进“四个创建”。

工作重点:

1、出台《市残疾儿童康复“春苗阳光”工程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完善残疾儿童专业康复机构建设,为800名左右的残疾儿童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救助。市级投入不低于600万元,县级至少按1:1的比例配套资金。

2、加强和规范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适配中心(站)建设,组建康复中心医院。有条件的县市区至少要建立一处残疾儿童专业康复机构。增加投入,加大康复管理人员和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力度,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培训康复专业人员200人(次)以上。

3、继续深化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规范完善县级各类残疾人技术指导中心、镇(街)康复指导站、村(居)康复服务站三级网络;突出抓好康复示范点建设和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康复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四个创建”活动。

4、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推动残疾人康复由项目救助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进一步扩大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

二、劳动就业工作

任务目标: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增加残疾人就业培训范围,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基地,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加强保障金征收和管理。

工作重点:

1、加大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手段,以征收促进就业,全市年度保障金征收增长10%以上。

2、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论证建立规范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富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范围,增强培训质量。全市组织5000人次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市本级培训400人次),城镇新增1240名残疾人就业。

3、扎实开展“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继续巩固已建的115处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通过基地新安置200名残疾人就业,新增辐射带动1000户贫困残疾人从业脱贫。推动县级建立残联自主的残疾人就业基地,增强基地发展活力。

4、开展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为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

5、扎实开展“共享阳光-携手建功十二五”活动,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活动效果。动员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争当自主创业标兵及致富能手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带头作用。

三、保障服务工作

任务目标:积极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继续落实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为2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修缮或新建住房,完成省级下达的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学前教育)及贫困残疾大学生救助工作。

工作重点:

1、积极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机构托养、社区服务、邻里照料和亲属护理等多种形式的托养服务模式。居家托养服务新模式经验,加快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和居家护理政府补贴制度化步伐,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托养设施建设标准和机构运行管理制度。未出台“阳光家园计划”实施办法的县市区,应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本级托养办法,落实配套资金和服务设施。

2、认真做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资金,并全额发放到位;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探索扩大生活补贴范围及标准等政策,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3篇

第一部分:年度开展的各项工作

一、聋儿康复工作

年度指导基层聋儿康复2次,家长培训96人次,接受康复咨询300多人次,听力检测300多人次,配合慈善总会为全市贫困聋儿验配助听器37台经过老师一年多的康复训练。今年又有4名聋儿离开语训班进入普幼普小,康复率100%。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我们。截止10月底,新收训聋儿16人,在训聋儿24人,在训聋儿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人。

(一)对聋儿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

年初,在去年对聋儿训练的基础上,组织了专门的聋儿家长培训,向家长汇报了每位聋儿的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学习能力的评估结果,使家长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孩子目前的情况,同时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的培训。有2名家长为孩子做了人工耳蜗植入,绝大部分家长也为孩子配置了数字助听器。

(二)加强了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了康复质量。

创建了儿童学习园地和康复知识园地,购进了规范的《听力障碍儿童康复评估档案》、《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学记录》,对每位聋儿建立了康复档案;每个老师都预定了《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有2名同志写了论文。5月份,收到了“首届国际儿童听力康复会议”组委会邀请并参加了会议,学到了许多先进经验和国际前沿康复理念,提高了听力康复水平。加大设备的投入,康复更加科学。购置了先进的聋儿听觉言语评估导航系统,导航系统评估科学准确,可爱形象的画面调动聋儿的学习兴趣。并在*年已购FM无线调频语训系统基础上再增加投入,使三个班的语训老师全部用上FM系统教学。

(三)探索了听力语言康复范围。

按照“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扩招了4名3岁以下有条件的低龄聋儿。语训班由去年的2个班增加到3个班,现有聋儿17人。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开展了成人听力语言训练,目前正在探索及总结经验。

(四)组织承办了为期10天的中国残联/香港复康会第十期全国区县康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班。

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项目工作人员34名残联康复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培训班。通过此次培训班,全科同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学到了宝贵的社区康复经验提高我中心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五)开展了为残疾人儿童献爱心系列活动。

中心与市友谊医院团委、慈善总会、大连绿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蒙妮坦化妆品公司大连分公司联合开展了为残疾人儿童献爱心活动。利用3月份爱耳日,配合市慈善总会为全市57名免费佩戴助听器的聋儿检测了听力、验配了助听器。慈善总会义工定期利用双休日看望寄宿聋儿,并代替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康复作业。市友谊医院团委继去年5月4日来看望语训班聋儿,今年又心系聋儿,送来了玩具教具等。配合大连市电视台法制频道开辟了“感动、心动、情动、行动”栏目的拍摄,并为贫困聋人家庭做了宣传募捐。庆“六一”,与大连旅行社联合开展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组织聋儿到旅顺旅游观光活动。

二、肢体康复工作

(一)狠抓了社区康复工作:为迎接“辽宁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暨康复服务领域现场会”,顺利完成了沙河口区天兴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站和绿波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的筹建工作。受到与会的全省14个市主管康复工作的理事长、康复部主任的肯定,为对全省康复站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二)组织了三期肢体康复培训班。上半年,协助市内四区、长海县残联、庄河市残联、瓦房店残联举办了康复知识培训班、社区康复业务工作培训班和首期肢体残疾人儿童亲友培训班”,共培训了1500多名康复指导员、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和乡村医生。为500人次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信息服务、转介、康复知识普及、选配辅助器具、简易康复器具制作、心理疏导等康复服务。(三)建立了肢体残疾儿童登记建档。对各区市县14周岁以下260名适龄肢体残疾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建档。结合实际,新招收了8名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儿童。截止11月底,先后共有26名脑瘫儿童接受了康复训练,其中长托12名,定时训练4名,家庭康复训练10名。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康复训练总有效率达到85%以上。推荐了5名贫困脑瘫儿童接受免费矫治手术,经过定点医院专家筛查,有4名符合手术条件,择期手术。介绍7名贫困脑瘫儿童接受了免费辅助支具配戴。1名脑瘫儿童顺利入普小就读。(四)配合大连电视台法制频道“情动心动”节目组,为贫困脑瘫儿童王瑞制作了一个系列节目,该节目8月6-9日已在电视台播出。5月20日第十七届“全国助残日”到来之前,组织脑瘫儿童和聋儿一起免费游览了美丽迷人的旅顺。(五)对贫困肢残儿童矫治手术术后康复训练。9、10月的中旬两次会同解放军215医院的专家,在庄河市、瓦房店和普兰店市,对80多名贫困肢残儿童进行了现场检查,当场确定14名符合贫困肢残儿童矫治手术条件的患儿,尚有13名患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今、明两年将有20名贫困肢残儿童接受矫治手术和康复训练。

二、残疾人文化工作

(一)艺术团建设创新发展,卓有成效。

上半年对以往所排练的节目进行了创新和补充,新编排声乐节目《超越梦想》、《怒放的生命》等、器乐、舞蹈和哑剧小品等节目20个,累计排练时间40天,一台精品节目焕然一新。

从4月份开始先后为全市专门协会工作会议、开发区残联“助残日”、庄河市残联“助残日”、市残联“助残日”、全省盲人协会工作会议等演出五场次;6月25日,与*区文化馆共同举办20*打造文化*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残疾人专场文艺晚会;7月中旬,为省盲人协会工作会议和马拉松运动员演出、舞蹈队为大连安利公司爱心行动同台演出两场;8月份,与瓦市残联合作演出主题为“我爱家乡—瓦房店”的广场晚会;9月下旬,为韩国特奥代表团的专场义演等,全年演出共达10场次,直接观众近两万人次。

其中,在省特殊学校艺术汇演中,艺术团推荐的舞蹈被省残联选用并报送中残联参赛,获得大奖;参加辽宁省盲人原创作品大赛获得创作一等奖;舞蹈队演员鲍庆玲参加世界聋人小姐大赛获得冠军,取得史无前例的成绩;多家媒体对艺术团演员进行采访和报道,演员翟亮和鲍庆玲在久久合家欢栏目还进行了专门表演。

(二)文化工作开拓进取,形成规模。

1、创建“文化助残”模式。经过对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区、西岗区、甘井子区、沙河口区图书馆等近十家市民文化场所调研,创立了“文化助残”的模式,发表了《文化助残是推动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式》论文,为搞活残疾人文化工作,拓宽了思路。

2、助造“爱心捐书”工程。与各级图书馆、市“365志愿者服务站”联合发起倡议,在各大中专院校举行爱心捐书活动,共募集各类图书、杂志1万余册,有声读物100盘。最终筛选出近2千册图书,数千册杂志,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助造了“爱心工程”。

3、开辟“送书下乡”之路。积极争取*区少儿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在中心康复一科免费建立了图书流动站,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少儿图书馆又专门为聋儿捐书200余册;“红领巾助残”手拉手单位中南路小学为聋儿捐书300余册;在西岗区八一路街道傅家庄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图书流动站,流动借阅各类图书300余册,深受辖区残疾人欢迎。在北三市农村建立残疾人图书流动站一个,拉开了“送书下乡”活动的帷幕。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活动

1、盲人定向行走试点。利用近3个月的时间,在市内四区对盲人生存现状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座谈、问询、问卷,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盲人群体生活现状的资料和数据,形成书面调查报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设性措施,筹备完成了在昆明街道武昌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试点社区的设立工作,在省康复会上组织现场观摩,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及广大盲人朋友的欢迎。

2、再现“红领巾”助残活动。总结以往经验,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实践、论证,发表《创新载体、扎实工作—深入开展‘红领巾助残’活动》的论文,将“红领巾”助残重新纳入助残活动中,在爱心捐书、为残疾人做好事等活动中,“红领巾”助残为助残活动注入了活力。

3、广泛开展残疾人兴趣小组活动。网络小组活动条件得以改善,特别是老年聋人的娱乐活动,每周四全天活动,成为老年聋人津津乐道的一项活动;残疾人声乐小组每周六坚持活动;为文学小组成员“送书上门”活动启动,丰富了读书和志愿者送书活动的内容;开展“勿忘国耻”等教育讲座活动若干次,残疾人活动多姿多彩。已经开始承办“心灵的家园”全市残疾人征文活动和主办大连市残疾人摄影大赛。

4、跟踪报道,真情宣传残疾人风采

为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21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事、中国残联/香港复康会第十期全国区县康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班、特奥火炬传递、韩国特奥代表团、特奥高尔夫训练活动、全国残疾人机动车大赛等大型的活动的跟踪报道、宣传。为市残联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各种会议及各部门相关活动做了摄录、制作资料的编辑,全年拍摄资料700分钟,部分材料被大连电视台数次采用。

四、残疾人体育工作

(一)在春节前开展了“情系残疾人、送温暖”活动

春节期间组织了不放假的四个项目4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春节联欢,并赴旅顺、庄河、瓦房店等地走访慰问了在国家队的运动员家属。十月份,中心领导带体育科人员慰问了在国家坐地排球队的队员的家属。

(二)备战和出征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从年初至五月份,轮椅篮球队和坐式排球队在教练员的周密管理下,在中心的全力保障和服务下,克服了冬天无暖气,宾馆无法就餐等诸多困难,艰苦训练,保证了训练质量。五月份,中心主任亲自带队组织男女轮椅篮球、坐式排球备战和出征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轮椅篮球男队获亚军、女队获第四名,坐式排球男队获季军、女队获第五。大连籍的70名田径运动员获38枚(9金、19银、10铜)奖牌。其中:大连运动员杨月、张海原破世界记录;李军、董文、张立新创全国记录,大连籍运动员共取得总分413分,继续保持了辽宁省代表团团体总分的“半壁江山”,为辽宁队的成绩作出了贡献。

(三)承办了第21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组比赛

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七支代表队21名运动员参加了第21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组比赛。大连竞速队的刘成明获男子全程冠军、李军获亚军,张立新、刘洋、石瀛分别获男子半程的前三名,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四)圆满完成国家队训练基地的任务

20*年第12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中国代表团高尔夫项目训练基地设在大连,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30名运动员和13名教练员,从7月-9月进行了3个月的集训。经过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中国特奥部赋予的光荣任务,保证了安全顺利和训练效果,为国家特奥高尔夫球队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贡献,被中国残联评为优秀特奥训练基地。

与此同时,8月份,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来连进行异地拉练,中心抽出专人全时空保障训练和生活,使女子坐排队伍的训练得以顺利完成,达到了本次拉练预期目的。

(五)为国家残奥、特奥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为备战20*年上海世界特奥会和20*年北京残奥会,我市各运动队有43名运动员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其中27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田径、游泳、自行车、轮椅篮球、坐式排球、脑瘫足球、盲人足球以及赛艇等项目,正在祖国各地为明年的北京残奥会进行着紧张的训练。我市有44名运动员、14名教练员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今年10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第12届世界夏季特奥会。此次赛会,共获得10金、6银、10铜的好成绩,其中田径项目获得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4枚;高尔夫球项目获得金牌2枚,铜牌1枚;保龄球项目获得3枚银牌、2枚铜牌;团体表演项目舞龙舞狮队获得1枚金牌和2枚铜牌。由我市组织训练的一名高尔夫运动员还在比赛中打出了一杆进洞的罕见的优异成绩,同时我市有3名教练员和6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了本次特奥会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称号,为祖国、为家乡争得了荣誉。10月20日,市长接见并嘉奖了参加特奥会归来的我市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的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精神,得到了市长的高度赞誉,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影响,提高了我市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知名度,加强了社会对残疾人工作的广泛认识和对残疾人的支持和关爱。

五、经常性管理工作

(一)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年初结合中心实际,为进一步加强正规管理,就逐级请示报告制度、资金支出申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办公秩序管理制度、公文办理制度、各种会议制度和车辆使用制度等内容又进行了补充和规范,促进了中心工作作风的转变,确保政令畅通,使中心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行政效能年的落实。

(二)高标准完成了年度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1)克服种种困难,有力保障了轮椅篮球队和坐式排球队封闭训练期间的饮食工作,确保了运动员在中心训练基地内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春节,保证了运动队的正常训练,为在第七届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贡献。

(2)、周详计划,科学配餐,合理调剂,做好了聋儿、脑瘫儿童的伙食安排和保证了中心职工的早餐、中餐,做到了吃饱、吃好。

(3)、圆满完成了第21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组比赛、中国残联/香港复康会第十期全国区县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班、第12届夏季世界特奥会中国高尔夫球队在连训练和中国女子坐地排球队在连拉练训练、第12届夏季世界特奥会韩国代表团98人的城市社区接待的计划方案拟制、住宿饮食和车辆安排等保障工作,做到了计划周密、安全顺利、及时准确、保障有力。

(三)加强了财务、人事管理工作

在财务工作中,围绕中心年度及各项大型活动的经费预算,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审计。编制了中心年度和季度和月财务计划、预算、决算报告、报表;建立了固定资产档案,加强了资产的审核登记工作,做到帐物清楚;合理安排资金,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在节能上,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加强办公室用品、车辆、水电费等费用的管理。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对中心人事档案重新分类分项进行了整理,补充健全人事档案材料。及时编制工资计划,定时发放职工工资、补贴和及时缴纳各类保险、公积金等,积极做好职工考勤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人事调转等工作。年度为大连籍运动员出国比赛办理签证8人次。

(四)建立了正规的计划总结报告制度

中心每月底都例会分析研究工作,制定月工作计划,下发各科室。每月小结工作进展情况,用《工作简报》的形式向上级和同级汇报和通报工作开展的经验做法和体会,每个工作阶段和半年、年终专门组织全体坐下来进行全面总结,讲评好的做法,找准存在的差距,提出具体要求。年度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先后报道了“第七届全国残运会、第21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轮椅组赛、中国残联/香港复康会第十期全国区县康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班”、第12届夏季世界特奥会中国高尔夫球队在连训练和中国女子坐地排球队在连拉练训练、第12届夏季世界特奥会韩国代表团98人的城市社区接待、第12届夏季世界特奥会中国代表团大连特奥队员获奖情况等活动的有关情况,撰写和编辑稿件56篇。每月的工作《简报》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开辟了“构建和谐、工作研讨、备战七运、党建生活”等几个新栏目,共编排《简报》11期。

(五)完成了中心临建房的无障碍改造工作

为了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更加体现残疾人之家的作用,为广大残疾人体育爱好者提供一个人文和谐舒适的体育运动中心,结合中心现有的设施状况对体育馆的临建房进行了彻底的无障碍改造,现在已基本完工,明年将运转使用。

六、组织建设工作

(1)积极响应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的号召,开展了“行政效能年”、“争创‘四个一流’单位”的活动。

(2)组织了为身患癌症晚期的中心退休职工张耀秀献爱心义务捐款活动,共捐款6000余元。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开展人人献爱心活动,为慈善事业捐款元。

(3)开展了向“方永刚”同志学习,用事业谱写光辉的活动;

(4)组织了以“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十七个全国助残日活动”。

(5)广泛开展了学习中纪委“八条规定”,杜绝利用职务谋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活动。

(6)扩大了党员队伍建设,近几年,先后有十多名同志向组织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组织考察,今年发展了4名比较优秀的同志加入党的组织,目前中心有党员20名,占职工的51.3%。

第二部分:工作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周密安排是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从年初,中心领导组织班子人员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到每月分析研究月工作计划开始,中心始终都在高度统一的领导下按部就班,有秩序,有步骤地稳扎稳打完成各项工作。每开展一项活动,每承办一次会议或赛事,中心都要预先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对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发动,明确责任分工,结束后都有具体的讲评,这已经成为一种路子。

(2)以重点工作为龙头,带动了全年工作的有效落实。

全年,突出了备战七运会、保障各种活动和世界特奥会韩国代表团的接待等任务,全面展开年度计划的任务目标,以抓重点带全面,全面推进了年度各项工作的落实。

(3)团队意识强,协调配合的氛围浓厚

近几年,中心每组织一次活动,每组织一次保障,基本上都是全部参与,无论以哪个业务科室牵头组织的活动,全中心都能从一盘棋的角度,全身心地投入,不分份内份外,领导之间相互协调,科室之间相互配合已经达成了默挈,团队作战的意识已经形成,这是近几年成功开展各项活动凝结的经验和财富。

(4)窗口意识的培养,提升中心的名气。

每月的《工作简报》让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了解了中心的发展状况和开展的工作;每次活动的舆论宣传增加了中心的知名度;争取和组织承办的一系列残疾人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心的建设,使中心得到了锻炼,更增加了文明中心的含金量;配合大连电视台法制频道开展的“情动心动”节目组,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贫困脑瘫儿童的关心,唤起人们对贫困脑瘫儿童康复问题的关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脑瘫儿童提供救助,也促进了他们早日康复,重返社会。走出去组织社区和北三市的康复知识培训,广泛宣传残疾人康复知识和常识,也增强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得到了全体残疾人及其残疾人亲友们的赞誉和认可,也更加增强了我们康复工作的神圣使命感;组织脑瘫儿童和聋儿一起免费游览了美丽迷人的旅顺,不仅使残疾人孩子们愉悦了心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他们能够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向全社会展示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和谐氛围。艺术团走出去演出,既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展示了残疾人艺术风采,又增加和激励了残疾人自强不息,敢于挑战的精神,从而也为文明中心创立了名牌;送文化下乡和建立文化角,不仅丰富和方便了残疾人文化生活,也为建立文明社会做出了贡献。

(5)优秀的职工群体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在任务面前,优秀的职工群体就是财富和保障。以大局为重,树立为一切为了残疾人服务的意识,互相关心帮助,互相支持协调,相互信任理解,主动靠前补位,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提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尽职尽职,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得失,这不仅是单位的财富,也是增强单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加强团队和谐人文建设的关键。

第三部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虽然,中心完成了年度计划的任务目标,组织和承办了一些国内外的活动和培训,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中心的全面建设稳步提高,但是从中心的全局和未来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和不足,譬如:

存在办公环境和设备差,办公秩序不正规问题;存在个别工作标准不高,满足现状的问题;存在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存在个别职工主动意识差,被动性干工作问题;存在一些制度落实不好,流入形式问题;存在某方面节能意识差,水、电、纸张浪费等严重问题;存在少数人自我意识强,相互协调不积极等问题。从中心的整体提高和长远提升发展看,这些问题还需要加强改进和纠正。

第四部分:明年的工作设想

1、社区康复工作

配合市残联做好肢体残疾社区康复指导和培训工作。为400人次以上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信息服务、转介、康复知识普及、选配辅助器具、简易康复器具制作、心理疏导等康复服务。

2、康复训练工作

加大招生力度,抓好康复训练工作,让更多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接受免费矫治手术、辅助支具配戴和康复训练。招聘康复技术专业人才,有计划地培训在岗工作人员,为矫治手术术后康复训练、成人和儿童肢体残疾康复训练做好人员方面的准备。改变训练室布局,增加康复训练设备,为矫治手术术后康复训练、成人和儿童肢体残疾康复训练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

3、艺术团建设:与市园林处、开发区管委会、各市残联、各区道办事处等几十家事业单位,与外省市艺术团、经纪公司、我市鑫艺歌舞团等十几家演艺单位,与我市大商、大显等知名企业,亿达、华宇等数家房地产公司,进行了沟通、洽谈,初步达成演出意向的有7家单位,已经落实的演出有5场。

4、是力争改善现有的办公和后勤的环境建设条件。结合残联机关搬迁后,根据实际,及时拿出维修和改造预算方案,合理规划调整科室的配置,统一正规的办公秩序。力争改善现有办公条件,尽全力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加强制度的规范和落实。结合中心的任务和实际,对原有的制度进一不规范,不仅要制度上墙,更要制度落实,建立一套正规有效的制度。

6、加强人员的管理和素质的提高。结合实际要抓好各类人员素质的培养,加强学习和培训,不但提高自身的素质。除无财务的报表外,力争达到纸化办公。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做到保障服务有力,综合协调到位。

7、继续加强办公室内部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工作中互相支持和帮助,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8、深入学习党的十七报告,用政治思想武装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科学发展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20*年办公室各项工作。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4篇

1.多形式、多渠道地安置残疾人就业。积极和民政部门联系,做好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继续开展残疾人职业介绍工作,努力使全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通过职业介绍平台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加大保障金的征收力度,促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深入开展适合各类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残疾人提高劳动技能。2.深入实施残疾人帮扶致富工作。进一步加强扶贫基地建设,加大对残疾人扶贫基地和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继续开展残疾人小额贷款贴息和自主创业补助,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和个体创业,使之成为残疾人致富“平台”。3.加大社会保障和救助力度。开展社会保障政策调研,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最迫切、最实际的帮扶需求,拟出台一户多残困难家庭分类补助和18—60周岁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助政策。进一步做好常年卧床不起的困难残疾人生活护理补助工作。继续推行对突发性困难残疾人的应急救助。深入开展“送温暖”工程、重大节日的走访慰问活动、助学工程和扶贫结对子。做好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障工程,真正使残疾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做好困难残疾人家庭住房补助工作。

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提高康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作。全面开展新发疑似残疾儿童信息监测,及时、准确掌握0—6周岁残疾儿童信息,并以此作为提高儿童残疾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贯彻“儿童优先”的原则,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纳入“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组织实施,按照残疾儿童“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康复一例”的要求,确保全区所有残疾儿童,特别是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抢救性康复治疗和救助。实施听障、智障、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25名,实施重度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3例,为残疾儿童配送康复及辅助器材20件。2.进一步做好康复服务进家庭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组织相关厂家(服务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上门调查,提出针对性、可行性强的个性化康复服务和无障碍改造方案。实施康复服务进家庭300户,配送康复训练和辅助器材600件,其中轮椅300辆。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3.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进社区工作。在已组建7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站的基础上,根据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进度,完成2家新建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站的组建工作。同时,进一步制定配套政策,落实相关措施,充分发挥优势,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承担起辖区内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功能。4.进一步做好仁爱家园建设和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监管工作。会同区级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仁爱家园工疗站建设,力争全年新投入使用4家,在加大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托养监管服务工作力度的同时,建立完善工疗站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承担起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康复监管服务职能。同时,积极做好区残疾人托管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以倡导“平等、参与、共享”为核心,合力推进残疾人文体事业

1.做好宣传工作。继续做好电视台每周一次的双语新闻和丽人广播每周一期的残疾人事业专题宣传。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契机,组织好各项活动,营造助残氛围,扩大宣传面,宣传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相关政策。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促进助残事务社会化、长效化。2.做好文体工作。组队参加市残疾人健身周即残疾人柔力球、聋人太极扇比赛。认真做好参赛人员的选拔,制定训练参赛方案,开展集中训练,努力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举办全区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等相关活动,选拔储备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根据市第七届文艺汇演要求,选拔15名残疾人文艺骨干进行6个参演节目的排练,同时,联系区文化馆邀请相关艺术家对参演节目进行编排指导,提高节目演出质量,争取在文艺汇演中取得好成绩。

以夯实组织基础为抓手,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学习活动,出台镇街专职委员考核奖励政策,加强对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的检查督促指导,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有效性,真正发挥联系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并提供必要服务等各方面作用。同时设计好载体,加强与各专门协会的沟通联系,指导各协会围绕残联中心工作,开展适宜的活动。继续努力在残疾人证的核发上实现无差错率,在残疾人状况和小康实现工程监测上力求详实准确,在残疾人基础信息维护上定期核对更新,确保残疾人基础信息和基本状况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与区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和协调,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和促进培智学校改(扩)建、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等相关工作。

儿童康复培训范文第5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到2016年,全县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儿童学前3年入园率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0%以上,残疾学生接受高中教育阶段的机会明显增加。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为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积极为残疾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二)重点任务

全面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制度。健全适龄残疾儿童的统计工作制度。依托现有特教学校继续加强资源中心建设。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全纳教育的宣传和教育。2016年,在县特教学校建立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提高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至每生6000元。在有条件的随班就读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一步推进县特教学校试点开展职业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全县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

二、主要措施

(一)提高全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根据辖区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数量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到2016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教班。

提高县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县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类别,不断提高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等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的招生培养能力。

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建立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县教育局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每周提供一次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二)积极发展学前阶段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到2016年,在县特教学校建立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接收残疾儿童。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选择韩店镇、明集镇两处中心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班保教试点工作。创造条件,支持初步具备就学能力的残疾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三)构建医教、康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信息档案数据管理平台。县教育局、卫生局、计生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分别建立完善残疾学生学籍信息、残疾儿童筛查鉴定信息、残疾孤儿信息和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信息管理平台,形成残疾儿童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运行机制,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鉴定与指导。县教育局组织成立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和咨询委员会,聘请医学、康复、心理、特殊教育等领域专家及家长代表,根据卫生、计生部门的检测结果,提出适合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建议,实施“一人一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顾问医生制度等康教结合模式,对残疾儿童实施随访、跟踪服务。

积极开展“康教结合”实验工作。县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定期派医务人员和专业康复人员到学校指导残疾儿童少年的医疗与康复工作,县教育局要组织特教师资为在校外接受康复医疗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教育服务。到2015年,依托现有资源,力争县特教学校创建成省级“康教结合”实验学校(全省30处)。

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建设。支持县内有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教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与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康教一体”的教育模式。县民政局要与教育、残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儿童的福利指导,向残疾儿童提供康复、特教服务,提高康教服务的覆盖率。

(四)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2016年提高到6000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县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每年安排8%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由中央、省、市返还我县的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五)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改善县特教学校的办学条件,继续充实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设备,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制度。2016年,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8人(含)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要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积极探索教育和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

(六)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制度,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承担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积极争取各级支持按特教学校编制标准核定编制,及时补充专任教师,保障特殊教育学校的良性发展。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承担特殊教育任务的专职教师的特教岗位津贴,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倾斜。为送教上门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20年或连续从事特教工作满10年并在特教岗位上退休的教师,其特殊教育津贴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加强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到2016年底,全县所有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接受至少一次国家(或省、市)级培训。

(七)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教材体系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制定的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用好新编和改编的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指导特教学校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学生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个别化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有效机制,确保每生每月至少参加半天普通学校的活动,促进融合教育。

三、组织领导

(一)落实政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发展特殊教育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每个残疾学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各部门、各镇街要将发展特殊教育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明确各自责任,本着特教特办、重点扶持的原则,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理配置特殊教育和康复资源。